交通工程导论-人车路环境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人_车_道路环境系统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人_车_道路环境系统分析

第25卷第3期2003年9月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Vol.25No.3Sept.2003收稿日期:2002-06-11作者简介:杨明朗,男,1949年生,男,教授1 文章编号:1006-0456(2003)03-0057-04道路交通事故人-车-道路环境系统分析杨明朗,刘平义,朱立红,段天宏(南昌大学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29)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必须从人-车-道路环境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人机分析,强调在整个系统中除解决人的驾驶适宜性和驾驶室的宜人性设计外,还着重强调了人-车-道路系统的协调性,并指出了目前尚未引起重视的道路设计.关键词:驾驶员;车辆;道路设计;人机工程中图法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994年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确定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由此也就奠定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地位.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例: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至2000年底,总通车里程已达到16000km ,位于世界第三位[1].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交通事故起数也是与日俱僧。

同样以高速公路为例:据统计,自199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以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伤人数持续上升.在大力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明显,并引起设计部门的重视,期待着人们的妥善解决.2 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分析影响交通事故的因素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车、道路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人、车、道路是产生交通事故的三个要素,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其关系如图1.其中,人自然是作为主体的驾驶者,车便是系统中的机,环境则为汽车所行驶的公路.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迭加,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补偿.交通事故的产生是这三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和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密切相关.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就从这三个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图1 人-机-环境关系图211 人是人-车-道路环境系统中的中心环节在道路的人-机-环境系统的三个要素中,人是主要方面,总是起主导作用.人驾驶汽车的过程,也就是人控制汽车在道路上运行的过程,其人的行为模式可以表示为下图4所示[2].在此过程中,人的大脑(世界上最高级的分析器、决策器)进行分析和决策,完成控制的重要环节部分,相当于一般控制器系统的控制器.所以人-车-道路系统的显著特点是人的参与,并且人的参与活动又是重要的环节,从而人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图2 驾驶员个人行为闭环控制模式方块图人不仅年龄和性别不同,而且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从事驾驶工作和都具备与驾驶工作相适宜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国内外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在基本相同的行车条件下,有些人发生交通事故要明显多于其他人.这说明在驾驶员中确实存在着驾驶适宜性问题.所谓驾驶适宜性,是指人具备圆满、不出差错地完成驾驶工作的素质.所以对交通管理部门或交通运输部门来讲,通过驾驶适宜性的检查选拔具备条件的人来当驾驶员能够消除潜在的事故危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这也提出:人-车-道路系统中,车和道路因素的设计都应适于人.212 车辆的宜人化设计在解决好汽车的驾驶适宜性时,应从人体对作业的耐受性、人体尺寸、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人体的感知响应特性、人体的适宜劳动姿势、人体的安全保护这几个方面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21211 机动车辆驾驶操作系统中人机界面的优化设置首先机动车辆驾驶操作系统是一个包含驾驶员参与的反馈控制系统.驾驶操作是驾驶员最基本、频繁、重要的操作,所以驾驶操作系统中人机界面匹配的合理程度对车辆行驶安全性、对驾驶员的身心健就、驾驶操作的舒适度以及正常工作时间内持续驾车所能保持的工作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个好的人机界面明显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人机界面中最重要的部件为显示器和控制器.这两者的设计都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4].显示器是机器将信息传递给人的一种部件.显示器的设计决定着操作者接受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一种理想的显示器,除了要确切的反映“机”的情况外,还应根据人的感觉器官的生理特征来确定其结构,两者必须得到充分的协调.控制器是运用人的力量(直接或间接)来开动机器设备的或用来改变设备状态的装置、部件等.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机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所以在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操作者的体形和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体力和能力的限度,使控制器设计中凡与人有关的部位,都具有宜人性.21212 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及车内成员的人体保护技术行车事故是在人-车-环境系统中产生不稳定或不平衡时发生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可以防止事故发生.而一旦发生,则用有效的车内成员人体保护技术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避免或减轻乘员可能遭受・85・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的严重伤害.21213 车辆环境的舒适性好的车内环境可以减轻人的疲劳,缓解人的压力,舒适的环境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主要取决于座椅与人体的人机界面能否为人提供舒适而稳定的坐姿,驾驶员-座椅-车辆系统能否有效地隔离或衰减来自路面不平度的激励而产生的振动以使驾驶员所承受的全身振动负荷低于规定的限值.驾驶员-座椅-驾驶室系统的几何位置关系能否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野和对于各种操纵机构与显示装置的舒适位置,在这方面的设计中应该用到人机工程学的原理.2)车辆的噪声控制.噪声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车内驾驶员的耳旁噪声满足于人的听力保护允许标准.3)车辆车内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化控制.判断其小气候是否宜人的依据是人的舒适性.213 道路的宜人化设计上面已论述了人,人-车之间的人机工程问题.作为整个人-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道路路面质量、道路的宜人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道路的线形设计中心理因素的分析.在进行路面状况、道路线形等设计时,人们往往注重设计的标准性、经济性,对工程量和成本考虑较多,而对使用性重视不够,忽视了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因而出现了许多虽符合技术标准却事故多发的道路和路段.因而,分析并研究道路设计中应注意的心理问题、提高道路的使用品质是很重要的.良好的道路,不仅能使道路施工容易、建设成本低廉而且能为驾驶员正确、及时地感知各种交通信息提供方便条件、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安全.而不好的道路则会给驾驶员的心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成为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在道路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人的视觉方面的要素.为此,通过大量的事故分析和试验研究,结合人机工程学中视觉方面的知识及原理,对道路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5]21311 有足够的行车视距根据人的视觉特征,两眼的运动总是协调、同步的.因而道路设计应以双眼视距为准.道路应保持驾驶员可靠地发现前方线路的全部情况,同时要保证路侧有宽阔的视野.这样使驾驶员尽早为图4的行车目标作处决策,从而保证行车安全.21312 道路的线形设计1)保证有良好的视线引导作用即要能根据道路线形及时、准确地判定行驶路段的特征和线形的变化,防止产生视觉曲折、紊乱和错误.如有的道路线形缺乏自然的视线诱导作用,车辆在行驶时视线盲区大,驾驶员容易产生恐惧感,行动犹豫,一旦出现突然情况很容易惊慌失措而肇事.有的道路线形组合不当,容易使驾驶员视觉产生误差或错觉,造成判断失误.2)保证路的平滑连续性道路线形应该连贯、均匀、协调舒畅、变化要柔和、过度要自然,避免不必要的巨变,从而减少视线的跳跃的不适应而引起的事故.如有的道路线形变化频繁、急促使驾驶员视觉负荷过大,心理紧张,对突显信息不能妥善处理.3)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组合协调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给合在一起,应尽量使反向点重合,平、竖曲线的长度要均衡,纵横坡度合成要适当,以有效地消除路线扭曲、视线曲折,缓和离心力变化引起的不适.21313 道路应和环境曩观相适应1)设计的道路要适应地形、地貌、与树木、建筑物等景观配合和谐,形成协调一致,清晰、美观、富于变化的动态形象,缓解驾驶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疲劳.但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让道路两旁的树木影响驾驶员的视线.2)对于经常处于雨雪天气环境中的道路,道路管理部门应该配备铲雪车等相应的设备和人员进行清扫,减少车辆因制动失效或打滑造成的交通事故.对于经常处于浓雾天气环境中的道路,则应适当增加照明・95・第3期杨明朗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车-道路环境系统分析设备,提高照明质量.21314 道路两旁的交通标志应醒目在公路的两旁往往会出现一些交通标志,如果这些标志设计的不显眼,驾驶员没有注意到,那么就会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这就要考虑视觉特征中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的关系.停车、危险等信号标志都采用红色.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公路两旁的标志常用黄底黑字.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工程上的难易,成本上的高低,而且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使道路能充分适应驾驶员的心理要求,尽可能符合驾驶期望和驾驶员的视觉习惯.3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我国交通事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应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从人-机-道路环境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国外已经提出“人-车-路一体化设计”的概念,也已有成果公布,主要来自美国和德国.综合利用人机工程学、汽车工程学、交通工程学、计算机仿真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理论,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科学的,以“驾驶-汽车-道路一体化设计概念”为指导的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评价指标,研究驾驶员-汽车-道路交通环境系统的综合优化方法,是摆在人机工程、车辆工程、交通工程学科的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参考文献:[1] 蔡果.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趋势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2).[2] 卢容德,朱月华.个人行为的控制模式研究[C].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7.[3] 周一鸣,毛恩荣.车辆人机工程学[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 袁修干,庄达民.人机工程[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5] 赵炳强,王国荣.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心理因素分析[C].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7.[6] 单博华,淡明宗,张璋,李兵.道路交通心理[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Analyzing the Man -vehicles -Highw ay Systembecause of the R oad T raff icYAN G Ming -lang ,L IU Ping -yi ,ZHU Li -hong ,DUAN Tian -hong(A rchitecture School ,N anchang U niversity ,N anchang 33002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raffic accidents on our country ’s highways.It puts forward that we must conduct man -machine analysis on every segment of the man -vehicle -highway system if we want to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It emphasizes that in the system we should choose suitable people to drive and settle the amenity design of the taxi driver.It also emphasizes the harmony of the system.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at not enough importance has been given to the design of the road.K ey Words : driver ;vehicle ;design of road ;ergonomics ・06・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

道路交通人车路环境相互作用实验报告

道路交通人车路环境相互作用实验报告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道路交通人车路环境相互作用实验报告姓名:毛琰专业:交通运输学号:20061437班级:03420601指导老师:高利2009年7月6日1.实验名称:道路交通人车路环境相互作用实验2.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学3.实验时间地点:2009年5月26日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车载信息及车辆运行环境室4.实验目的:在学习交通运输学概论、交通中人的特性、交通流基本理论、交通运输规划概论和交通安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章所学知识,测试分析道路及周围环境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特别是驾驶疲劳时的特征、眨眼频次、眼闭合时间、脑电、肌电及皮温等,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以便巩固和综合所学知识并提高研究能力。

5.实验设备系统车载信息及车辆运行环境系统(包括全顺JX6545-H客车1辆,投影及屏幕1套,支撑及转角盘1套,Vega视景软件系统1套,驾驶参数传感器1套);监控系统1套(包括CCD摄像机1个,硬盘录像机1个,图像传输设备1套);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 Ltd. 公司研究开发的BioGraph Infinit的BioPro5型多导生理反馈测量系统1套(包括Procomp Infiniti生物反馈仪测量仪,脑电、肌电等传感器,驾驶人的面部表情采集系统,Genovel型高级电脑1台,脑电测量电极1个,肌电测量电极1组,多参数生理测量专用打印机1台);其他设备系统。

图一 设备系统连接框图6. 实验过程(1)有关教师现场讲解实验设备系统和实验要求,特别强调安全要求。

(2)连接并启动各实验设备系统并进行测试标定。

(3)对疲劳状态受试者进行测试。

(4)对精神饱满状态受试者进行测试。

(5)每次测试均按如下步骤进行:受试者上车,在头部单极脑电(EEG )电极放置位置用酒精棉球或磨砂膏擦拭干净,以便去除皮肤的角质层并增加导电性能,将盘状电极涂满导电膏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方法安放固定牢固,用酒精棉球或磨砂膏擦拭两个耳垂并安放脑电参考电极(即耳夹);将肌电(SEMG )传感器安放在 额头肌中部。

交通工程概论.doc

交通工程概论.doc

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是关于道路交通工程的一门科学,是综合研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交通流:是在道路上人、车、物从甲地到乙地的流动形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人流、车流、客流、物流等。

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

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

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

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

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

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

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

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课件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课件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
一、城市道路与公路
公路: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公路 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组成:人行道、车行道(机、
非)、分隔带(中央、机非分隔)、绿带; 道路宽度与设计车速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
道路宽度:道路宽度中包含种植行道树和设 置分隔带所需的宽度。但在道路中设置展宽 的街头绿地、街心花园、步行林荫道,以及 在道路外侧至建筑物之间布置的沿街绿地带, 均属于(G1)中类公共绿地中的街头绿地 ( G12 ),不属于道路用地范围。
n 基本影响因素:
n 基本专业知识与修养、价值观与能力 n 与交通参与者共同构成“游戏”系统 n 运营者的利润追求与服务水平的保障等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
2.1.1人的交通特性
交通系统中人的特性(小结)
n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最活跃的因素; n 人是交通需求之源; n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关键; n 人是改善交通系统之主;
自行车流交通特性
群体性 离散性 压缩与膨胀性 并排行驶 运行轨迹不易控制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
自行车基本特性
2.1.2 车辆基本特性 自行车流的膨胀性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
三.道路基本特性
1. 路网密度 2. 道路结构 3. 道路线形 4. 道路网布局 5. 道路面积率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静止 3.6
1 9岁
21
24 32 7.2 10.8 14.4 (km/h) 速度
交通工程学-第二讲-人-车-路基本特性
2.1.1人的交通特性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15章道路交通环境的保护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15章道路交通环境的保护
例: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
第三节 汽车污染 物的危害与防治
二.汽车污染物及其危害
危害较大的几种污染物
○ 一氧化碳
二氧化

○ 二氧化氮
碳氢化
合物
● 粉尘及烟雾
光化学
烟雾
第三节 汽车污染 物的危害与防治
三.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规律:
○ 城市越大,人口越密,汽车越多, 则排出的污染物越多
○ 城市多于农村 ○ 城市中心区多于边缘区 ○ 商业区多于居民区
第四节 噪声污染
一、声波及有关概念
声波:机械波,在媒介中传播,来源于发声体的振动; 传入人耳时,耳鼓膜振动,刺激听神经而产生声的感 觉。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乐音与噪音
二、声压与距离的 关系
距声源距离越近,声压 越低,距离增加一倍, 声压减小6dB
第四节 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的传播
三.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四.排气量与车辆运行状态的关系
○ 汽油、柴油汽车: ● 怠速时一氧化碳最多,减速次之,恒速最 小; • 碳氢化合物则减速时量最多,恒速最低
五.排放量同道路总坡的关系
○ 纵坡越大,耗油量越大,排污数量越大
第三节 汽车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道路交通大气污染的防治 国外概况:
○ 明显改善,解除了城市上空烟雾弥漫的局面;但光化学烟雾有所发展,氮的氧化物仍有增 加的趋势
• 包括:大气污染、噪声、振动、妨碍日照和电磁波干扰,以及对非再生自然资 源的消耗
○ 交通运输干线(地上和地下)的影响 • 包括: • 对耕地的占用 • 对交通工程沿线文化、历史和古建筑等风景名胜造成的不利影响 • 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一 .

交通安全工程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工程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度。
半径越小,曲率越大,曲线弯曲的程度越大,发生的 事故就越多;相反,半径越大,曲线弯曲的程度越小, 则事故也会降低。
第4章 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12/137
表4- 3 圆曲线最小半径
第4章 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13/137
2)横向力系数对于行车安全等的影响。 横向力系数是指单位车重所受的横向力,μ值越大,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就越差。 要保证横向力系数μ小于横向摩擦系数f,就能够保证 了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第4章 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4/137
第2节 道路线形与交通安全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是一种带状 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
线形是指立体描述道路中心线的形状。道路线形主要包括 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道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平面图,其反映的是道 路的平面线形;
道路中心线的竖向剖面图为纵断面图,反映出道路的纵断 面线形;
图4- 12 路面加宽的过渡 22/137
二.道路纵断面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纵断面线形反映了道 路中线地面起伏和设 计路线的坡度情况。
纵断面线形要素主要 包括:表示道路前进 方向上坡、下坡的纵 向坡度和在两个坡段 的转折处插入的两类 竖曲线类型,纵断面 线形要素构成如图 4-13所示。
第4章 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横断面是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切面。
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安全畅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 果线形不合理,不仅会造成道路使用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 失、降低通行能力,而且可能诱发交通事故。
第4章 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5/137
道路设计车速是道路线形设计的重要指标,一般由道 路等级及所处的地形决定。

论道路交通人车路

论道路交通人车路

论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相互作用郑静怡 2120100253摘要: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驾驶员、车辆、道路等构成的动态系统。

系统中,驶员从道路交通环境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综合到驾驶员的大脑中,经过判成动作指令,指令通过驾驶员操作行为,使汽车在道路上产生相应的运动,后汽车的运行状态和道路环境的变化又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如此循复,完成整个行驶过程。

因此,人、车、路(含整个环境)为道路交通的交要素。

三要素之间匹配性失调都会造成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形成交通事故关键词:人车路系统,人机环境工程,交通事故1.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1.1道路交通系统组成简单的交通现象就是人、车在道路上的移动。

行人或运行的车辆构成人流或车流,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

多道交通流便构成交通网.透过简单的道路交通现象,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含整个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系统。

因此,人、车、路被称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

三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三个原来独立的子系统之间便构成四个相互协调的界面,即人一车界面、人一路界面、车一路界面以及人一车一路界面,如下图1所示。

图1 人车路交通系统构成1.2人、车、路道路交通系统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为了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形成机理,需要对图1所示的人、车、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人、车、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可用下图来说明,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于参与交通的人、车辆和交通环境这三个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高效、安全、舒适是系统的整体目标。

而每一参与交通的人、车辆及其相关的道路环境均为一个子系统。

汽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车辆、道路及交通变化特征,不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

通过加速踏板、制动和转向盘,操纵方向,控制行车速度,以适应该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

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同时,在驾驶人控制着车辆按着预定目标,又按照交通规则运行的动态过程中,车辆也要受道路和环境状况的影响。

交通工程——交通环境保护

交通工程——交通环境保护

2020/12/17
19 19
四 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道路交通主要来自汽车,而汽车噪声强度与汽车 类型、发动机功率车速、行车密度、道路纵坡、 交叉口间的距离,路面等级与状况、标号志的设 置有关,其中以发动机功率、车流量的大小起决 定作用,其次与地形、驾驶技术、载重情况也有 一定关系。为了控制道路交通噪声,首先必须制 定环境噪声法规和噪声标准。
级为其响度级。即对于l000Hz的纯音,它的响度 级就是这个声音的声压级,响度级单位为Phon。 规定响度级为40Phon时,响度为1Sone, ➢ 响度级(LN)与响度(N)的关系为:
LN 40 log2 N (Phon )
2020/12/17
10 10
一、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响度与声压级和频率的关系如等响曲线 :
2020/12/17
26 26
一 汽车主要排放污染物的成分、形成
及其危害
汽车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物(粉尘以及烟 尘)、液体(水滴)及气体(废气)。而汽车废 气却是一种排放部位低,不易扩散的流动源,是 大气被污染的重要源头,危害最大。
2020/12/17
24 24
第三节 道路交通排放污染物 及其防治
2020/12/17
25 25
概述
道路交通对大气的污染是指交通运输中,车辆排 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 间都超过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允许标准,使人 们和生物等蒙受其害。交通污染,与车流量、车 型、燃料、运行状态、道路条件及地理气象等密 切相关,在不同的季节与时间里都在随机变化着 。在公路附近上空,往往形成一浓度较高且持续 时间较长的排放污物区域,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 ,同时亦将对动、植物和水、土环境造成严重影 响。控制好交通排放污染物,使道路交通发展要 合乎生态环境的要求,与环境相协调,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基本交通特性与管理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基本交通特性与管理

7、驾驶员应具备的条件
P29 综上所述,汽车驾驶员应具备下述职业特
点:身体健康;能从危险之中选择出最危险 的情况;正确、冷静、迅速而恒定地做出反 应;在黄昏时有必要的视力;对眩光不敏感; 有判断速度、距离的能力;对转向盘和踏板 能施加不同力;能辨别不同颜色;准确行车; 技术机敏;对工作有兴趣;对同志态度和蔼; 遵守交通法规等。
饮酒对驾驶机能的影响:
美国Loomis认为:当血中酒精浓度为0.03% 时,驾驶能力就有低落;当为0.1%时,低落 15%,为0.15%时,低落30%。 日本学者研究:当酒精含量达到0.5mg/ml时, 驾驶机能受到影响,辨色力降低,反应时间增 加,错误反应增加46%. 英国Cohen的试验:见P25。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酒后开车产生事故的特点:
向静止的物体冲撞; 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酒后驾驶事故悲惨案例:
珍惜生命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5、驾驶员的差异
年龄差异
P27 违章、超速、冒险行车者青年居多。老年人对交通标志、
弯道、障碍判断不清,反应迟钝、易肇事。对青年驾驶员应加强 教育,对老年驾驶员不安排夜间行车,中年驾驶员的驾驶效果比 较好。
安全态度差异
P28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表现在各种各样活动中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5、驾驶员的差异
性别差异:
①开车时男驾驶员多胆量大,强行超车,东张西望,女驾 驶员这种现象很少;

论道路交通人车路

论道路交通人车路

论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相互作用摘要: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驾驶员、车辆、道路等构成的动态系统。

系统中,驶员从道路交通环境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综合到驾驶员的大脑中,经过判成动作指令,指令通过驾驶员操作行为,使汽车在道路上产生相应的运动,后汽车的运行状态和道路环境的变化又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如此循复,完成整个行驶过程。

因此,人、车、路(含整个环境)为道路交通的交要素。

三要素之间匹配性失调都会造成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形成交通事故关键词:人车路系统,人机环境工程,交通事故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道路交通系统组成简单的交通现象就是人、车在道路上的移动。

行人或运行的车辆构成人流或车流,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

多道交通流便构成交通网.透过简单的道路交通现象,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含整个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系统。

因此,人、车、路被称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

三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三个原来独立的子系统之间便构成四个相互协调的界面,即人一车界面、人一路界面、车一路界面以及人一车一路界面,如下图1所示。

图1 人车路交通系统构成人、车、路道路交通系统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为了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形成机理,需要对图1所示的人、车、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人、车、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可用下图来说明,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于参与交通的人、车辆和交通环境这三个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高效、安全、舒适是系统的整体目标。

而每一参与交通的人、车辆及其相关的道路环境均为一个子系统。

汽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车辆、道路及交通变化特征,不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

通过加速踏板、制动和转向盘,操纵方向,控制行车速度,以适应该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

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同时,在驾驶人控制着车辆按着预定目标,又按照交通规则运行的动态过程中,车辆也要受道路和环境状况的影响。

人车环境13 公路安全与景观

人车环境13 公路安全与景观

第十三章公路安全与景观第一节概述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路的要求从 韧的解决基本出行问题逐渐转变为能否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快速的人性化交通问题,要求 公路在满足自身交通功能的同时,更需要兼顾安全、景观等附属功能。

在这种需求下,公路建 设也逐渐由以往只保证工程结构物质量而忽略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做法,变得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生态环保。

公路景观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并迅速在全国各地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兴起和推广,逐渐发展成为公路行业的一门新兴学科。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过度重视公路景观效果,而忽视了更加重要的交 通安全的情况,例如在公路净区内进行绿化、为了视觉效果取消护栏的设置等。

这种做法忽略 了公路需要提供的最基本服务,有舍本逐末之嫌。

事实上,如果处理得当,公路景观和安全是 能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

本章将探讨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公路的景观效果,达 到双赢的目的。

一、公路景观概述现代意义的“景观 ”(landscape) 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是最近几年才传入我国的。

什么是景观?学者们试图从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艺术等不同角度来阐释其概念,不同学科见解晰不同,地理学家把景观当作大地的风景场;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塑造的对象,等同于 风景再造;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称为建筑环境。

阐述各有不同,但其中 重要的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景观是人们对所处环境的一种论释,是人们对环境视觉所感知的 景象特征。

而公路景观就是一种带状的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大地风景,属于大地景观的范畴。

具体来讲,它主要是指由道路、附属设施、周边自然环境及人的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总的空间概念,它表示道路与其周边环境共同构成的一条带状大地环境,它反映了路域环境特征,是人史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建筑艺术。

因而公路景观要求将工程与环境美学高度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景观概念,这与纯艺术或纯园林景观是有区别的。

论道路交通人车路

论道路交通人车路

论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相互作用郑静怡 2120100253摘要: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驾驶员、车辆、道路等构成的动态系统。

系统中,驶员从道路交通环境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综合到驾驶员的大脑中,经过判成动作指令,指令通过驾驶员操作行为,使汽车在道路上产生相应的运动,后汽车的运行状态和道路环境的变化又作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如此循复,完成整个行驶过程。

因此,人、车、路(含整个环境)为道路交通的交要素。

三要素之间匹配性失调都会造成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形成交通事故关键词:人车路系统,人机环境工程,交通事故1.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1.1道路交通系统组成简单的交通现象就是人、车在道路上的移动。

行人或运行的车辆构成人流或车流,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

多道交通流便构成交通网.透过简单的道路交通现象,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含整个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系统。

因此,人、车、路被称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

三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三个原来独立的子系统之间便构成四个相互协调的界面,即人一车界面、人一路界面、车一路界面以及人一车一路界面,如下图1所示。

图1 人车路交通系统构成1.2人、车、路道路交通系统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为了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形成机理,需要对图1所示的人、车、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人、车、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可用下图来说明,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于参与交通的人、车辆和交通环境这三个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高效、安全、舒适是系统的整体目标。

而每一参与交通的人、车辆及其相关的道路环境均为一个子系统。

汽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车辆、道路及交通变化特征,不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

通过加速踏板、制动和转向盘,操纵方向,控制行车速度,以适应该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

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同时,在驾驶人控制着车辆按着预定目标,又按照交通规则运行的动态过程中,车辆也要受道路和环境状况的影响。

最新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15章道路交通环境的保护

最新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15章道路交通环境的保护

第五节 城市交通噪声及控制
三、道路噪声的控制
1. 制定环境噪声法规及噪声标准 2. 合理城市和道路规划、城市规划、道路规划 3. 设置隔音墙 4. 绿化
第六节 振动危害和防治
一、振动的产生及其危害
产生:
车辆的上下、左右或者前后颠簸、摇动,这种冲击作 用于车体各部、乘客及路面,路面传给路基,路基传给道 路两侧的房屋设施。
三、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分与数量有关因素:
汽车的速度 运行状态
燃料种类
发动机类型 道路总坡
驾驶技术有关
第三节 汽车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三、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1、 污染物的排放量与车速的关系
第三节 汽车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三、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2、排气量与车辆运行状态的关系 汽油、柴油汽车: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 15章道路交通环境的保

第一节 概述
• 环境问题的实质
– 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 品的再生速度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 身的自净能力。
•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 对周围环境自然成分的影响 – 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第三节 汽车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眩晕、头痛、呕吐、疲倦 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管痉挛、高血压等 强脉冲噪声导致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破裂
第五节 城市交通噪声及控制
一、交通噪声形成
城市环境噪声70%来源于交通 声源:汽车、火车、飞机 发达国家主要是航空噪声
第五节 城市交通噪声及控制
二、交通噪声的特点 ① 范围广泛 ② 种类多,点源、线源、面源 ③ 时空规律性 ④ 持续时间长 ⑤ 随机性 ⑥ 与车辆保有量有关 ⑦ 有多种噪声混杂

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绿色交通与环保措施

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绿色交通与环保措施

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绿色交通与环保措施在城市发展中,交通问题一直是个头疼的难题,尤其是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绿色交通和环保措施在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在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采取的绿色交通和环保措施,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绿色交通包括非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

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不仅是健康的方式,也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在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应提供宽敞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共享自行车停车点,鼓励市民选择步行或骑行作为通勤方式。

此外,可以设计并建设方便可及的公共交通站点,让市民能够更便捷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的使用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其次,环保措施在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一个关键点是绿化。

在道路两侧种植大量树木和植被,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此外,绿化还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绿化,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确保对现有自然环境的最大保护。

另一个重要的环保措施是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在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可以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收集装置等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浇灌、城市绿化和冲洗道路。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是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例如,太阳能照明系统可以安装在人行道上,通过太阳能发电为路灯提供照明。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另外,减少噪音污染也是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环保措施之一。

通过采取隔音墙材料、抑制机动车噪音或限制机动车通行,可以减少城市环境中的噪音污染,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推进城市行人道路工程中,政府、道路管理部门和市民都应发挥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交通和环保措施的投资,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市民采取绿色出行方式。

交通工程导论

交通工程导论

交通工程导论——如皋市如城镇十一期间公共交通现状分析调查交通设备121 沈京津国庆期间,各大小路段的车流量均有增加,主要体现在私家车的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交通运输无疑对缓解交通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图,如城镇依水而分,根据龙游河将城区划为外圆内方的铜钱格式。

随着近年来交通道路的发展,城区辐射范围越来越广,但主要商务经济中心仍然是在圆形区域内。

每逢节假日,这一块区域的交通变成了大问题。

根据我10月1日到10月3日上街调查的情况来看,贯通城镇南北的海阳路车流量是平时的2-3倍,主要是因为外出寻亲访友,出游的私家车数量增多。

而以石和泰民居为中心的购物街群车流量比平时略有增加,但人流量是平时的4-5倍。

由于这一区域内店铺林立,人们更愿意采用步行方式。

客流量的大量增加,主要归功于附近乡镇的人群进城采购。

在过去,乡镇的人们要进城主要依赖于长途客车,这种运输方式车次较少,票价较贵且停靠站台有限,人们下车后还得步行或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才得以到达商业区,相当不便。

但近年来,如皋市大力发展公交事业,逐步完善了城区、城镇、镇村三级道路客运网络,全面形成资源共享、衔接有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格局。

目前,如皋市客运班车镇村通达率达100%,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由于现在如城镇出租车起步价为八元,已经属较贵的了,所以在中短程运输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这就对公共交通有了更高的要求,至少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要,且节约时间,较实惠。

如图等所示,这几路公交车基本上覆盖了主要居民聚居地,商业点,基本上能满足如城镇和附近乡镇人们的出行需求。

目前,乡镇的人们在自己家门口或步行几分钟路程便可坐到乡镇公交,票价统一为两元,中途靠站停车,大大缩短了路途时间。

并且,在市中心公交站台相隔很近,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择站下车,相当便捷。

但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相隔两趟公交车发车时间较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完成情 况
课后体会
5
授课时间 日期 节次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够复述驾驶员交通特性;能够说出行人的交通特性;能够写出车辆的交通特性; 能够复述道路的交通特性; 能够写出交通环境特性; 能够说明人车路环境的协调关系;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培养沟通能力; 培养专业思维,热爱交通; 培养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复述人车路环境基本特性;
4
步骤
学生完成内容及过程
教师辅助过程
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简述 学科,所以是一个综合性的边缘学 科。
时间 分配
作业
1. 2. 3. 4. 5.
不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对比(相同点、不同点)。 说明驾驶员动视力和静视力的区别? 驾驶员都有哪些不良驾驶行为? 我国城市道路和公路是如何分级的? 表征机动车基本性能指标都有哪些?
6.讲授 3
听讲 明确学习任务
讲授法
三.车辆的交通特性 (1)机动车的分类 (2)机动车的设计尺寸 (3)汽车的基本性能指标 1)动力性 2)制动性能 3)通过性 4)操纵稳定性 5)平顺性 6)环保性 能力/知识目标 1. 能够说出汽车的基本分类 2. 能够写出汽车的基本性能指标 4.道路的交通特性 (1)道路的功能 (2)道路的分级与分类 公路的分类与分级 城市道路的分类 (3)路网密度与规划 (4)道路结构 能力/知识目标 1. 能 够 区 分 公 路 的 分 类 与 分 级 (按技术要求和重要性) 2. 能够区分城市道路的分类 3. 能够画出道路结构
1.课堂规范
2.引入
学生了解课程的各项要 求 参与讨论
10 分钟
仔细听讲 3.讲授 1 认真思考 小组讨论
讲授法 提问、引导
15 分钟
仔细听讲 4.讲授 2 认真思考 小组讨论
讲授法 提问、引导
15 分钟
3
步骤
学生完成内容及过程
教师辅助过程
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简述
时间 分配
大家上网查找资料: 5.练习 拓展 小组讨论 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启发、引导 我国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能力/知识目标: 1. 能够说出汽车的常用类型 15 分 钟
本次课使用的外 语单词
本次课使用的教 学资源、学习资 源 项目负责人评价 意见或建议
1
签字日期
2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步骤 学生完成内容及过程 规范要求 1、及时上交手机,保证 学习质量; 2、保证课程常规; 3、保证教室卫生。 教师辅助过程 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简述 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引导学生总 文化渗透 向学生渗透职业素养要 求,明确职业素养在未 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结职场的职业素养 能叙述课堂常规规范 能按照要求开展正常教学 讨论: 不同的人在过马路时的行为一致 吗?如果不一致,各有什么特点? 讲授、提出要求 能力/知识目标 1. 培养沟通表达能力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视觉特性、 疲劳、酒后驾驶) (1)驾驶员驾驶反应行为模式 (2)驾驶员生理基础 (3)驾驶员心理基础 (4)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及心理 能力/知识目标 1. 能够说出交通的组成 2. 能够复述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二.行人的交通特性(女性、小孩、 老人、男性) (1)行人交通特性基本参数 1)行人流量及行人流率 2)行人步速 3)行人流密度 4)行人空间占有率 (2)行人过街行为特征 能力/知识目标 1. 能够说出行人交通特性基本参 数 2. 能够写出交通特性 5 分钟 时间 分配
15 分钟
仔细听讲 7.讲授 4 认真思考
讲授法 提问、引导
10 分钟
8.总结
学生总结,与老师一起 总结、提炼
老师讲授 教师提问

交通特性研究道路交通规律,并据 以进行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运 营、管理等工作的一门工程学科, 又称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研究的 目的是为了实现安全、迅速、舒适、 5 分钟 经济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交通工 程不仅涉及道路工程、汽车工程、 城市规划、电子学、心理学等领域, 而且涉及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
素质目标
本 次 课 涉 及 内 容
能力训练任 务
案例、 重点、 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驾驶员交通特性; 难点 知识点
驾驶员交通特性;行人的交通特性;车辆的交通特性;道路的交通特性;交通环境特
性;人车路环境的协调; Highway:公路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交通特性 Driver 驾驶员 Vehicle 车辆 Traffic environment 交通环境 交通工程学教材 课件、教案、 《交通工程学》课程标准 计算机、投影仪 项目负责人 课前签字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教 案 扉 页
总课时数 教案编号 授课教师 64 02 刘帅 合作教师 无 无
项目 (教学单元) 项目一 交通工程基本概念认识 名称 单元标题 教学时数 授课班级 17 智能 1301 17 智能 1302 15 智能 1501 能力目标 能够解释人车路环境基本特性; 能够区分交通特性的时空特性; 任务二:人车路环境基本特性认识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训课 √ 理实一体化课 上课地点
公路trafficcharacteristics交通特性driver驾驶员vehicle车辆trafficenvironment交通环境本次课使用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交通工程学教材课件教案交通工程学课程标准计算机投影仪项目负责人评价意见或建议项目负责人课前签字签字日期单元教学计划步骤学生完成内容及过程教师辅助过程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简述时间分配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