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趋势

合集下载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演变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演变
裴斯泰洛奇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他认为,教育一方面要遵循 儿童的天性,但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的作用,把人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只有教育 才能把人身上的能力发掘出来,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 谐的发展”。他进一步将自然教育思想深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口 号,使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有了新的内涵,开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并且将其作为贯 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的“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 界存在的普遍顺序。教育的秩序应以自然为鉴,模仿自然,适应自然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使每个人的智 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西方历史上首次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他认为外来的教育不是真正 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将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潜力吸引出来的过程。“知识的种子存在师的任务是帮助心灵走向光 明,这是完全自然的运动”。自然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心 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 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影响重大的教育理论之一。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文艺 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再到现代教育家杜威,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而在中国,也产 生了如道家老子和庄子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其实质都是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 然本性,返璞归真。
2013 年,学术 311 统考,针对“自然主义教育”考了一道超级大的论述题——“试析近代西方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一下子就定位到了“整个近代西方”。今天,心意 跳出“近代”,带大家捋捋从古代至今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颜昌盛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本文沿着西方经济思想变迁的主线,即从重商主义开始,经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生产价格理论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等7个阶段,探讨了每一个观点和学派主张、演进原因及其对于当时经济政治活动的影响。

最后预测了西方经济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颜昌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相关文献】
1.生态主义思想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与趋势探讨 [J], 于冰沁;王向荣
2.西方地方治理结构变迁的趋势 [J], 王堃
3.知识论视角下西方教师学习研究的变迁及趋势 [J], 张晓蕾
4.西方近现代关于教育出发点的理论变迁 [J], 康永久;
5.当代西方出版产业政策:变迁与趋势 [J], 刘大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 国的影响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 国的影响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给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塑造了中国的现代面貌。

在政治思想方面,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传入中国。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他们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开始倡导改革和变法。

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试图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富强。

虽然这次变法最终失败,但它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则是在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借鉴了西方的民主理念,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一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西方的法治思想也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法律往往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缺乏公正性和普遍性。

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人们开始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秩序。

在经济思想方面,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开始发展。

西方的市场经济理念、工业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经验逐渐被引入中国。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中国得到传播和应用。

例如,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等,都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收了西方市场经济中的有益成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文化思想方面,西方的文化思潮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观念。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形成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形成

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
⑴社会契约思想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其积极意义何在?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积极意义: ①否定了专制王权
20②21/4/论1 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20
卢梭的主要思想:
(2)平等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
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 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 自身”。这句话揭示了卢梭追求的平等社会目标之 一是
(三)概念(启蒙运动):
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神权或王权)来判断一切事物,尊 重真理科学,不再信奉传统偶像和教条,批判专制制度和宗教思 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四)基本思想: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五)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202欧1/4/1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权 治、主权在民 在 斯宾诺莎、
洛克、孟德
民 斯鸠、卢梭
专制思想
朕 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即 君权至上 国 家
资产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封建
阶级
根本区别
势力
2021/4/1
28
14世纪末,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566-1581年,尼德兰革命;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古希腊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 3.中世纪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从传统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一演变趋势。

一、西方思想的传入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这种思想的传入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思维模式,为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西方思想的传入使中国人民开始关注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逐渐摒弃了以家庭和社会集体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方式。

二、科学思维的兴起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思维在中国逐渐兴起。

科学思维强调观察、实验和验证,鼓励人们用理性和客观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使人们开始注重实证和证据,而不再盲从于传统观念和权威。

科学思维的兴起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现代化。

三、个人主义的崛起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还体现在个人主义的崛起上。

传统的中国思维方式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个人的利益常常被置于集体之上。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的思潮在中国逐渐兴起。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价值。

这种思维方式的演变使中国人民开始关注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推动了中国社会从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转变。

四、开放思维的拓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进一步的演变。

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文化和思想。

这种开放思维的拓展使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开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民开始接受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思维方式更加开放、包容和多样化。

五、创新思维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的思维方式又迎来了创新思维的崛起。

创新思维强调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考方式,鼓励人们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这种思维方式的崛起推动了中国的创新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

刘放桐-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后现代主义

刘放桐-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后现代主义



第四节(续1)
• 四、对表象主义的批判和语言转向的超越 反表象主义是罗蒂的反基础主义立场在认识论 上的表现。表象主义把心灵当做反映实在的一面镜子,把知识当做这种反映的系统化和精确化, 把哲学当做知识的最高系统。后者主要表现为一个认识系统,为获得知识提供指导,为鉴别知识 提供标准。表象主义是一种镜像哲学。然而罗蒂认为,人心作为自然之镜并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 在罗蒂看来,镜像论、表象主义是一种把视觉思维绝对化的视觉中心论,而传统西方文化正是为 视觉中心论所支配的文化,都包含了视觉隐喻。他对所谓视觉思维的偏见作了大量批判。罗蒂的 批判实际上是对以心物二分为前提、以获取符合对象的主观表象(精确表象)的传统认识论的批 判,其目的是为他实现哲学上的变革开辟道路。 罗蒂把语言的转向看做是通向新的哲学道路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他认为语言的转向并不就 是哲学发展的方向,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由于人们作出了语言的预设, 语言转向所要实现的哲学变更并未取得成功。为了实现这种变更,必需超越语言转向而继续前进。 后来他把问题由哲学领域引向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等实践领域,认为不要为语言提出预设,而要 把人的语言和思想看做由人所处的环境所决定;但不存在语言和思想是否与环境和实在相符合的 问题。人们不必考虑如何去测定这些语言和思想的精确性,而只应关心它们在人群中的应用。罗 蒂由此引入了实用主义的工具主义,即强调语言和思想的工具性和人为性。 五、新实用主义与后哲学文化 罗蒂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表象主义等的批判是他的新实 用主义的反传统哲学立场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体现,其结果是走向他所谓“后哲学文化”。他 揭示和批判了先辈实用主义者的不彻底性,特别是形而上学和科学主义的残余。他的新实用主义 的内容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反”之外,还有以下重要的几点。第一,进一步超越各种哲学流派和 思潮的对立。第二,否定哲学在各种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第三,崇尚不 确定性、相对性、描述性。第四,以教化哲学代替系统哲学。第五,后哲学与新解释学。罗蒂的 后哲学文化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称它为新解释学。他认为哲学的基本活 动是对话、沟通,其任务是促进不同的 文化、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在不同学科之间从事调停。 他的新解释学根就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只是对传统理论加以解构的方式。但罗蒂对传统哲学的 近乎全盘否定的态度往往使他走向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等另一个极端,不仅未能为现代西方哲 学克服矛盾、走出困境指出正确方向,反而将其引向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来自•第三节(续1)

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简介

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简介
析教育哲学2 主义教育和分析教育哲学2个分支组成
1、存在主义教育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和实践最早出现在一战前的 欧洲,如尼采的《论德国教育制度的未来》 欧洲,如尼采的《论德国教育制度的未来》, 1926年创办的萨默希尔学校,但是存在主义教 1926年创办的萨默希尔学校,但是存在主义教 育思想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产生重大影响却是 在二战之后。这是一种应用存在主义的哲学观 点而提出的教育理论。主要表现为对当代西方 教育的种种消极的批评,同时也提出一种极端 个人主义的教育理论。认为个人是万物的中心, 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和主观性作为出发点。
分析教育哲学对于澄清教育问题,建设教育 理论,是做出了贡献的。但是,它对于教育 理论的贡献不是建设性的,而是批判性的, 它仅仅提供了一种批判的分析方法。这些分 析方法,或陷入物理主义、行为主义,或变 成一种语言游戏(纯粹的分析和综合) 成一种语言游戏(纯粹的分析和综合)。因而, 分析教育哲学的意义和影响必然是有限的。
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这是一种以天主教的官方哲学新托马斯主 义为理论依据,将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 心和最高目标的教育理论。要求宣传中世 纪以来的宗教教育传统,加强教会对教育 的控制;主张将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 和最高目标,恢复欧洲的宗教教育传统。 代表人物是(法)马里坦 。
二、以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存在主义教育主张学校要使学生注意到死亡的不可 避免,领会到人生所处的窘境、凄凉和孤独,从而 回到纯粹的自我意识,进行自由选择,对自己的一 切行动完全负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完成”。 就是说,教育应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下去的意义, “帮助学生成为他自己。”在道德教育上,存在主 义教育否认有统一的道德标准,否认道德标准的阶 级性,主张让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在教学 内容上,极其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反对强调任何 一种职业训练;在教学形式上,反对班集体教学, 强调家庭教育与“个别对待”。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和美国教育家奈勒 等。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期伟大思想家们的各种理论与概念,笼统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近代 历史上的 空想社会主义 源自于 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乌托 邦”概念,这种先进的思想影响了以后许多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Saint-Simon,1760—1826)、傅立
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等等。
洲,“只有一条宽500米的街区,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市”
(图3-5)。这个城市中的居民既可以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并可 以使原有城市中的居民回到自然中去。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带形城市 的理论:
城市应有一条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 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 无限。
带形城市理论对20世纪的城市规划和城市 建设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30、1940年代 中,前苏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全面研究。
筑学、园林规划和城市绿地规划的兴起与发展。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前奏是1850 年 代末开始的公园运动,在奥姆斯特(F.L.O1msted )的率领下,1859 年首先在纽约建 设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这种方式改善了城市机能的 运行,开创了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新纪元。 伯恩海姆(D.Burnham)所作的
• 法国人 傅立叶 提出的社会制度 模式是以 法朗 吉(Phalanges) 为基本单位的社 会形态,并精确 地计算出法朗吉 的最佳人数是 1620 人,在这 里根据劳动性质 或种类的不同分 成若干生产队, 大家共住在一所 大厦中,成员可 以根据自己的爱 好选择劳动内容。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

西方近代化历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西方近代化历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理解: • ①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
⑶局限方面: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1、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
D 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 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
2012届儋一中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讲 工业文明的兴起
——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一、近代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1500年——1917年)
(一)经济工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全球化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三)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
影响:
封建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文化:推动文学艺术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评 价:
⑴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⑵积极方面:
①思想: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②文学艺术:产生了文化巨人和不朽名著; ③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④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思想武器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2009淄博)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 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 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背景:西欧文化为基督教会垄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因此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1、“文坛三杰”薄伽丘《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但丁《神曲》歌颂现世生活彼特拉克人文主义设个,史作2、“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现实主义艺术新时代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解破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运用于绘画,手法写实。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体现人的美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圣母像优雅和谐人性化。

3、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意义:欧洲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宗教改革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新教路德宗(路德教):背景:天主教垄断西欧思想文化,讲究因行称义。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内容:德国的马丁路德针《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

教徒只要内心虔诚悔罪就能得到救赎。

影响:是反对天主教的社会和思想改革运动。

新教登上历史舞台,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新教加尔文宗(加尔文教):内容:1536,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提出“先定论”(核心)影响: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本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现代西方哲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现代西方哲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刘放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在内的整个近代西方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有了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演进态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永葆青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对此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入考察,从中汲取营养,推动自身的不断创新。

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来龙去脉作宏观把握,无疑是一件富有意义的工作。

从西方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西方近代哲学通常指从笛卡尔到黑格尔这一时期的哲学,从整体上说属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其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理论等派别的对立,但它们大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哲学不应以“神”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人可以而且应当凭借本身固有的理性能力(包括经验感知和理性反思)去认知世界。

这种理性精神既含有一种以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又与当时兴起的近代自然科学精神相一致。

通过对理性的倡导,当时的哲学家们把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客体)的世界明确区分开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被提到哲学的首位,西方哲学发展由此出现了所谓认识论的转向。

这一转向克服了古代哲学的素朴性和中世纪哲学的神秘性,对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科学反对宗教的斗争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西方近代哲学同时又隐含了严重的片面性和深刻的矛盾。

这首先表现在原本丰富多彩的“理性”日益走向狭隘化、绝对化。

近代哲学家们用“理性”构建的哲学体系,往往成了与现实生活和科学发展相脱节的抽象形而上学体系。

这种体系不仅被当作“科学的科学”,而且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性。

其次,由于将主客、心物的区分绝对化,近代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二元论。

二元论在认识论上必然导致与理性精神相悖的独断论或怀疑论。

由于二元论将主客分离,主客体的存在都被抽象化,成了纯粹的意识实体或自在的物质实体,由此出发建立的哲学要么是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要么是与人无关的机械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

西方军事思想发展概述

西方军事思想发展概述

(二)古代西方军事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远古时 期的军 事思想
古希腊、 古罗马时 期的军事 思想
欧洲中世纪 的军事思想
(三)代表性的人物、思想及其影响
马略 色诺芬
斯巴达克 修昔底德
亚历山大三世
汉尼拔
凯撒
● 赢得战争胜利,必须政治、外交手段和军事打 击并用;
亚历山大三世 (前356—前323)
● 指出各种不同类型战争的规律是有区别的,全 民参加的民族战争具有最可怕的力量;
● 论证了军事领域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规 则,同时又指出不能把原理和规则当成绝对化的 公式; ● 对战争艺术的内容体系做了新的划分,提出 了有关战略、战术以及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
三、现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作战指挥的要旨在于选择时机、迅速行动和击敌 要害;
● 正确编组战斗队形是取得恩战格斗斯胜:古利希的腊前军提事之家一“,第
一个创立了直到今天仍解决
应考虑参战兵力等条件进行编一组切,的采决取战的迂战回术包原围则等,战不
术; ……
要沿正面平分的地段进行主 攻。”
迦太基军队统帅。 率军多次打败古罗 马军队。被后人称 为“战略之父”。
西方军事思想发展概述
一、古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现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四、西方军事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一、古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约公元前4000年 ——公元13、14世纪)
(一)古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产生背景
社会形态: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 战争形态:冷兵器战争
(一)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产生背景
社会形态:由封建制国家转变为资本 主义国家

近代西方思想演变和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西方思想演变和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西方思想演变和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纲扫描】【热点解读】1、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萌芽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觉醒;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出现标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后的复兴,它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运动;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法制的观念等把西方的人文主义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是第一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为代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长技,学习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这是第二阶段,主要是资产阶级各个派别依次上台,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形成了近代最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前两个阶段思想解放主要经过三个层次发展: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三阶段,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总的说来,自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是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但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由照搬别国模式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一个过程。

【综合提高】1、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①背景,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②性质,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③影响,兴起后迅速扩大到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及近代文化繁荣,对资产阶级影响大。

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图文

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图文

➢ (1)系统思维。这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 (2)自我超越。这是五项修炼的基础。 ➢ (3)改善心智模式。强调每个人都要以开放求
真的态度,将自己的胸怀开放出来。 ➢ (4)建立共同目标前景。这是共同的理想、共
同的文化、共同的使命。 ➢ (5)团队学习。这是组织中沟通与思考的对话
的工具。 ▪ 5.全球战略--企业决胜的关键
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亨利·法约尔在75岁时发表了划时代名著《工 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其管理理论: ▪ (1)企业经营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 前者之中。 ▪ (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3)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 、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 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 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 (4)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或“一 般管理过程之父”。
3、管理的动力原则
▪ 基本含义:是指推动管理活动向特定方向运动 的力量。要求管理者要最优地组合、正确地运 用管理动力,从而使管理活动持续有效地发展 下去,并取向管理组织整体优化功能和目标优 化。
▪ 基本形态 ➢ 物质动力 ➢ 精神动力 ➢ 信息动力
➢ 工作动力:指管理者通过工作设计和任务与职 权的授予而产生的对企业活动发展的推动作用 。
▪ 要求管理者掌握明确个人职责的原则,职位设 计和权限合理委授原则,奖惩公正、分明、及 时的原则。
▪ 4、效益原理
▪ 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效益 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 5、权变原理
▪ 管理中运用权变原理,就要承认管理中不存在 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有效的管理是根

西方政治思想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脉络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内容概述: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

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

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

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

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

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1.了解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

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

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

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

近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近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近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思想的引入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的观念和理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学术思潮、政治制度、教育改革和文化领域等方面,探讨西方思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一、学术思潮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和研究西方思想,将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学术思潮。

例如,"实用主义"提倡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价值;"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推动科学发展;"进化论"提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演化和发展;"民主主义"倡导人民的自由和权力分立。

这些思潮的引入,拓宽了中国学者的思维空间,推动了中国学术界的发展。

二、政治制度西方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近代化的浪潮,西方民主制度成为中国吸引和借鉴的对象。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醒悟到,要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

于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运动发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教育改革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领域,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科举制度被动摇,西方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模式,开设西方学科,培养西方化的人才。

这些改革为中国的近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文化领域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也对中国的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融合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

中国学者开始翻译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引进西方哲学、艺术和科学的理论,扩宽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

这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总结: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归纳总结: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复兴与成熟两个阶段。

(1)复兴阶段:文艺复兴时期,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等人冲破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发展了基督教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2)成熟阶段: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德国思想家康德等人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之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之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多元史观理解西方人文精神(1)唯物史观: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2)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如: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人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3)革命史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本身,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只是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2.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1)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2)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变迁!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变迁!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变迁!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

在大约14岁时,亚当·斯密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在“永恒的”(斯密如此称呼他)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

斯密在这个时期发展出他对自由、理性和言论自由的热情。

1740年亚当·斯密进入了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但他后来说“在牛津的时期对他后来的毕生事业没有多少影响”,他在1746年离开了牛津大学。

1748年他在亨利·霍姆的赞助下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演讲授课。

最初是针对修辞学和纯文学,但后来他开始研究“财富的发展”,到了他年近30岁时,他第一次阐述了经济哲学的“明确而简易的自然自由制度”,他后来将这些理论写入被简称为“国富论”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里。

1751年亚当·斯密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并在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的教授。

他的讲课内容包括了伦理学、修辞学、法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治安和税收”的领域。

1759年亚当·斯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一书,具体化了一部分他在格拉斯哥的讲课内容。

在当时这些研究的发表使斯密获得了广泛名声,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人类如何透过中介者和旁观者之间的感情互动来进行沟通(亦即,个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互动)。

渐渐地亚当·斯密的授课内容开始偏离道德的理论,而改专注于法律学和经济学上。

1763年底,政治家查理·汤孙德为亚当·斯密提供了一份收入更为丰厚的工作机会,担任他的儿子的私人家教。

亚当·斯密辞去了在大学的教授职位,并在1764年至1766年间和他的弟子一同游览欧洲,大多是在法国,在那里亚当·斯密也认识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精英,回来之后亚当·斯密在接下来10年时间里专注于撰写他的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为《国富论》,这本书在1776年出版。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①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并向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过程: 萌芽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 员会,18世纪初期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实际上成为 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进一 步完善。 ③职权:拥有最高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 负责。 ④首相:政府首脑、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 受议会监督。
近代英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议会和国王的斗争 (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 壮大;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不断发展;斯 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利益。 (2)斗争的焦点:议会权力至上还是王权至上。 (3)导火线:税收问题。 (4)实质:反对王权专制统治。 (5)斗争过程:
①1628年,颁布《权利请愿书》; 1641年,颁布《大抗议书》。 ②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长期议会召开, 两次内战,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 国,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斯图亚 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6)斗争结果: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建立起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 益的君主立宪制。
• 1.英国的宪章运动 •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能享 受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 选举中弊端丛生;民主内涵在新的历 史阶段得到拓展和深化。 • (2)斗争目标:争取普选权。
(4)意义: ①对法国:宣告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诞生;将启蒙思 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法国大革 命指明了方向。 ②对世界: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 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 其他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对亚洲和 中国革命产生了影响。
(4)地位: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 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5)意义: ①对英国: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民主 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对欧洲: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 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趋势
近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主导性的趋势可以辨识出来。

以下是我对近代西方思想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

首先,自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西方思想逐渐接纳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理念。

通过观察和实验,人们开始寻求能够通过证据验证的真理,而不能依赖于信仰或者传统的权威。

这一趋势导致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的兴起,同时也促使了对宗教和神学的批判。

第二个重要的趋势是近代西方思想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关注。

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个人权利的主张,要求政府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这一思想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成为后来民主制度的基石。

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念在西方思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第三个重要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社会不平等和劳动条件的恶化成为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张通过革命手段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对于20世纪的西方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对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反思和变革。

第四个趋势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20世纪后半叶,对于现代理性主义的质疑和批判在西方思想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后现代主义主张相对主义和多元化,
否定一切固有的真理和价值观。

这一思潮对于知识和权力关系、文化和身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导致了对于传统权威和现代意识形态的拒斥。

最后,全球化是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重要背景。

近代以来,世界逐渐趋向全球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愈发频繁。

这促使了西方思想与其他地区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也使得西方思想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地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

总而言之,近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趋势。

科学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全球化等趋势无疑深刻地塑造了近代西方思想的面貌。

这些趋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