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课:《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中国民间美术,并通过互动和实践的方式,激发高中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述-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民间美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 不同类型的中国民间美术- 传统的民间绘画:壁画、年画、山水画等- 民间手工艺品:陶瓷、刺绣、木雕等- 民间建筑和装饰艺术:四合院、雕梁画栋等3. 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民间美术与宗教、节日庆典的联系- 民间美术与民间故事、传说的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与社会生活、乡土风情的呈现4. 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线条、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的运用- 创作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手法- 手工艺品制作的基本工艺和工具使用**教学活动**1. 民间美术展览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美术展览,了解真实的民间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魅力。
2.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和分析- 让学生观看图片或实物展示的民间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的特点、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
3. 民间美术创作实践- 分组或个人为学生提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艺品或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
4.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析- 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动和评析,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和研究。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他们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评估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包括表现主题的能力、运用技巧的熟练程度等。
3.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总结- 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总结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教学资源**- 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展示- 书籍、电子资料或视频资源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制作民间手工艺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教学延伸**- 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手工艺人进行客座讲座或示范,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研究民间艺术的技艺和传统。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0篇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鉴赏,本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等民间美术.`这一课以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介绍为主,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满足现代学生的审美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本节课内,教师收集民间美术、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联系实际生活,引入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多元艺术形式,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欣赏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二、学情分析中学生的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特别是对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特别感兴趣。
然而我国优秀传统的本土文化关注较少,通过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关注民间美术。
三、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种类及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案学习和课堂活动,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正确对待民间美术,喜爱民间美术,增进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民间美术种类及基本特点、造型语言。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以及运用造型语言去欣赏民间美术。
课前预习:一.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
第9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

新授课教案【中国民间美术3】民间美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之中,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文化活动的。
满足劳动人民生活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2分钟)二、感受、学习课堂活动一:欣赏与描述:展示并描述课前收集日常生活中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10分钟)通过同学们的描述根据工具、材料、表现形式、创作特点分析民间美术几种不同的形式;(15分钟)A、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
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
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最着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着名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
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飞凤筝的场面。
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
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
再看看放飞凤筝的女子们的衣着: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
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
舒缓高翔的风筝,扑面而来初春的轻风,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
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幅年画寓意深刻之处。
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杨柳青年画产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
传说发源于17的?B民间美术作品是为谁服务,起什么作用的?二、发展阶段1.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布置的作业:收集日常生活中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介绍。
高中艺术课程:《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方案

高中艺术课程:《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述-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民间美术与官方艺术的对比-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流派2. 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作品欣赏-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论3.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绘画、刺绣、雕塑等技法- 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技法的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技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4. 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探讨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符号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 观摩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实际练习,提升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个人与合作相结合:鼓励学生个人表达创意,同时也组织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创作,包括技法运用、表现力和创意等方面。
-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价他们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书面评价:布置小作文或综合性评价任务,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 中国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图片和介绍材料- 绘画、刺绣、雕塑等相关教具和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六、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第二课时:中国民间美术代表作品欣赏- 第三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第四课时: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五至八课时:学生作品创作和评价七、教学拓展-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馆或民间艺术展览-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和调查,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板- 布置学生制作个人或团队作品集的任务,展示成果以上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案,通过此方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理解,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美在民间》高中艺术鉴赏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美在民间》高中艺术鉴赏教案中国民间美术——美在民间高中艺术鉴赏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向高中学生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让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学会运用艺术鉴赏的方法分析和评价民间艺术作品。
4. 培养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3. 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4. 艺术鉴赏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如注重实用性、富有民族特色等。
第二课: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分类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各个门类,如剪纸、蜡染、布艺等。
- 分析每个门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第三课: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选取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和表现手法,分析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第四课:艺术鉴赏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实践- 介绍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鉴赏。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3. 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4. 学生对于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中国民间美术的图片和介绍。
2. 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图片。
3. 艺术鉴赏练习题目。
教学扩展1. 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工作室。
参考资料- 《中国民间美术鉴赏辞典》- 《中国民间美术史》- 《中国民间艺术大全》。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其历史发展和地域特色。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与特点(1) 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流传的、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美术形式。
(2) 特点:民间美术具有广泛性、实用性、群众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1) 绘画类:年画、窗花、水墨画等。
(2) 雕塑类:泥塑、木雕、石刻等。
(3) 工艺类:剪纸、刺绣、编织、陶瓷等。
(4) 建筑类:民居、庙宇、园林等。
3.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与地域特色(1) 历史发展:民间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
(2) 地域特色: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民间美术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山东年画、江苏剪纸、四川泥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分类、历史发展和地域特色等内容。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和乐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间美术,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与欣赏:讲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分类、历史发展和地域特色等内容,并组织学生欣赏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
3. 实践与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实践活动,如剪纸、泥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和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美在民间一-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课教案

美在民间一-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课教案教案主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学科:美术年级:高中时间:4-6节课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学习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创作一件具有民间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准备:图片和示例作品,包括中国民间艺术的经典作品和现代创作案例。
绘画、雕刻、织布等民间艺术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示范和讲解。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课:引入: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
民间艺术形式:讲解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刻、刺绣、剪纸等,介绍它们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并展示相关的示例作品。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简单的练习,体验基本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第二节课:回顾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练习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技法和表现手法:介绍所选择民间艺术形式的常用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线描、色彩运用、构图等。
示范和实践:教师进行绘画、雕刻或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示范,演示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学生实践:让学生使用所选择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民间艺术实践,体验不同技法和表现手法的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节课:民间艺术主题和表达:介绍民间艺术常用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如民间传说、生活场景、神话故事等。
示范和实践:教师进行民间艺术主题的示范,演示如何结合技法和表达方式创作一件具有民间艺术风格的作品。
学生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并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方式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
第四节课:学生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并进行互相讨论和评价。
鉴赏与解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示范作品和学生作品,讨论其中的意境、表达和艺术特点。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他们在中国民间美术方面的成长和收获。
教学扩展: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欣赏真实的民间艺术作品。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4. 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5. 实践创作:制作一件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欣赏。
2. 教学难点: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创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分类和代表作品。
3.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各类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和特点。
4. 实践: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件民间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总结收获。
6.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六、教学内容1. 剪纸艺术:介绍剪纸的历史、流派和创作方法。
2. 泥塑艺术:讲解泥塑的起源、技法和典型作品。
3. 皮影艺术:阐述皮影戏的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4. 风筝艺术:介绍风筝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技巧。
5. 民间绘画:解析民间绘画的特点、题材和表现手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剪纸、泥塑、皮影、风筝和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剪纸、泥塑、皮影、风筝的制作技巧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手法。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剪纸、泥塑、皮影、风筝和民间绘画的基本概念、技法和代表作品。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实践能力。
高中美术说课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说课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说教材1.内容、地位和作用中国民间美术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
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
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它独特的形式语言。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增强民族自豪感。
(2)难点: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的理解以及其中的寓意。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对美术作品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和偏好。
对于民间美术,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主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有学生认为民间美术就是简单粗糙的代名词,又或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需要民间美术等等的狭隘想法。
因为有了这些想法,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还会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内容不宜讲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图片更感兴趣,所以本课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简单知识的传授。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指导根据本课性质及学生状况,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与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
人教高中美术第课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十六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说课人:***《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课题民间美术课时1课型欣赏·评述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
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并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准备1、将课题分成六个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教师布置好六组方阵,分别为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让学生直观理解基本理论知识。
演示法,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并加以巩固印象。
实践法,鼓励学生参与,手脑口结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作品欣赏、阐释风格3、欣赏拓展、实践创作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3. 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民间美术作品;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围-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2. 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 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民间美术作品的传承和创新3. 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和评价- 如何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如何评价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通过欣赏和评价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介绍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更全面的认识。
2.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观摩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
3. 欣赏与评价法: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4. 创作实践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围,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4. 总结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
第二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1. 导入:通过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技法,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高一【美术(人教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1.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剪纸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图中的这位老人吗?一位农村的大娘是如何成为艺术家的?它的剪纸作品怎么能够称之为艺术呢?
2.引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2
)分别从年画、剪纸、皮影、刺绣、泥塑等五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民间美术的品类
二.生活化的艺术
归纳;民间美术不以审美功能为最终的价值追求,而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保持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一致 三.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1)展示太昊陵庙会图片
2)看岁时节令图 讲解我国的有很多的民间美术是伴随着岁时节令而产生的
归纳: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四.民间信仰的造型载体
1)以社火脸谱“雷神”为例,讲解民间美术是社会生活的的概念 2)观看教师的讲解,品味民间美术的不同品类 二.生活化的艺术 思考倾听,分享交流,提出疑问 三.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1)观看图片,聆
听教师介绍 2)倾听思考,自主梳理
四.民间信仰的造型载体
1)观看图片,聆
听教师介绍
产物,寄托了民间信仰
2)提问:结合老师所讲,思考关羽如何成为人们心目中“忠”
和“义”的化身?
2)思考教师提问
2分钟小
结
1.小结
2.课堂提升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遭到破坏,人们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和信息现代化带来的便捷的
同时该如何去保护我们的传统艺术
1.回顾本课所学
知识。
2.思考自己对于
传统文化保护任
务的历史使命,树
立民族文化的自
豪感。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a. 剪纸b. 年画c. 泥塑d. 刺绣e. 面具3.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4. 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5. 创作实践:制作一幅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以及创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
2. 展示法: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3. 展示:展示各种类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分析。
4. 实践:分组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技法和创作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4. 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七、教学资源1. 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2. 创作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画笔、颜料等。
3.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技法。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简介这份教学设计旨在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的建议。
通过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艺术的丰富性。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了解中国民间艺术与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的关系。
3. 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1. 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讨论,并鼓励他们提供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 视频观看:观看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纪录片或短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背景知识。
- 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脸谱、陶艺等),进行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2. 中国民间艺术与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的关系-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中国不同地区或民族的代表性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历史和地域文化信息。
- 学生展示: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区或民族,收集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图片,并用PPT或海报形式展示给全班。
3.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践,可以是剪纸、泥塑、布艺等,引导学生运用传统的创作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学习资源:向学生介绍一些专门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书籍、网站或博物馆,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4. 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与创造- 作品欣赏:选取几个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论,并引导他们从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 创作任务:布置一个创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民间艺术元素,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的作品。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主动性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4.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5. 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创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示范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3. 示范演示: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3. 开展校园民间美术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审美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水平。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以及在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时的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民间美术》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图片:各类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包括年画、剪纸、泥塑、刺绣等。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认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4.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2.民间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2.知识讲解2.1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和产生背景从先秦时期的彩陶、商周青铜器到唐代民间墓壁绘画再到现代的刺绣、剪纸、布艺、陶艺等民间手工艺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
它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民族智慧和美学情趣的艺术创作体系。
中国的民间美术产生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它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与各个地方的宗教、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相关联。
2.2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包括木雕、石雕、青铜器、锻铁器、陶艺、漆器、刻印、丝绸、织布等多个门类。
它们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创造力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风土民情和民族气息。
2.3 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特点是表现技法独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民间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宗教画等主题占主要地位。
3.课堂练习3.1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选择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2 绘制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技法和方法,让他们自由创作一个民间绘画作品。
4.小结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互动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高中艺术课程:《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方案

高中艺术课程:《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方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特点和技法,学生将能够欣赏和创作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介绍中国民间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分析民间艺术的特点,如朴实、生活化、多样性等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 探讨不同地区、民族和传统节日等背景下的民间美术形式和特色- 研究不同材料和技法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影响3. 民间绘画和剪纸艺术- 研究中国民间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实践绘制具有民间特色的画作和剪纸作品4. 民间陶艺和雕塑- 研究中国民间陶艺和雕塑的历史和传统- 体验制作陶艺和雕塑作品的过程5. 民间刺绣和纺织艺术- 了解中国民间刺绣和纺织艺术的技法和样式- 创作具有民间刺绣和纺织艺术特色的作品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特点和技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绘画、剪纸、陶艺、雕塑、刺绣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作品欣赏和评析引导学生观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评眼光。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创作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作品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如绘画、剪纸、陶艺、雕塑、刺绣作品等,评估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2. 口头表达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展示等,评估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考试测试组织考试测试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知识和技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艺术史、民间艺术研究等图书资料,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
2. 多媒体资料准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课堂讲授和作品欣赏。
3. 实践工具和材料准备绘画工具、剪纸刀具、陶艺工具、刺绣材料等实践工具和材料,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高中艺术课程:《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方案

高中艺术课程:《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方案一、课程背景1.1 课程定位《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是一门旨在让学生了解、认识和欣赏中国民间美术的高中艺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种类、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1.2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学会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提高艺术素养。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文化内涵。
- 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 学会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2.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教学难点: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民间美术的欲望。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做好铺垫。
3.2 讲授新课1.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及其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2. 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讲解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常见民间美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3.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从形式、内容、色彩等方面分析和评价民间美术作品。
4. 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阐述民间美术在历史、民俗、审美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3.3 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分组进行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观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排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
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
[教学目的]通过观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同学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宏大民族绚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学问,增加民族骄傲感,提高同学对民间美术的审美力量,培育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同学预备状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上课伊始请各组依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争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他们的理由是对还是错,让我们看完书本后再评价。
请大家看书本75页。
1、2、3、段(板书中国民间美术)(三)讲授新课师:请每组争论一下,推举一位评委。
[上讲台评价](4分钟)。
生: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这些伤口是劳动人民制造的,所以应当是民间美术。
[师强调民间美术定义]生: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生: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剧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生: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亲密联系,但它不是迷信。
师: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么多谁能来概括讲一下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生:我是江苏苏州的,我的家乡有刺绣、桃花坞年画、苏扇。
1.年画(12分钟)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密,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
明代时,消失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课:《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
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只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事先准备的春节庙会的相关图片,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
(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师:讲解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
表。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剪纸、年画、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播放一段皮影《狸猫换太子》
生:皮影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剪纸
“五福捧寿”已经成为民间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组合符号,并且发展成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图案,蝙蝠中的蝠与“福”谐音,图版中《五福捧寿》剪纸是以五只蝙蝠像五角星样分散在外围,中间团花中有一圈是由八个寿桃组成,团花中还有如意纹,最中心是一个大的挂钱纹,套四个小挂钱纹,仿佛五只蝙蝠向着中间繁密的团花飞动,静中有动感,别有创意。
师:南北方剪纸有何差异?
生:讨论
南方地区: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北方地区:粗犷淳朴、天真浑邪
2、年画
年画又称为木版画,春节时农家张贴木版画,以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族需要。
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板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年画作品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
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
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
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
刺绣
刺绣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及钱包、香包等布
什物。
民间刺绣常以剪纸作底样,根据所做物件的形状来构图,采用“适形造型”的方法,达到饱满、对称、均衡等审美要求。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3、风筝
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每年的4月21号就在我们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
今年我们不看我们当地的风筝,而是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4、玩具
生:让学生回忆儿时有哪些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图片《泥狗》、《布老虎》、《泥老虎》。
5、编织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草,玉米皮边地都是,
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料编织出精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且美观的工艺品。
图片《竹编·背篓》、《竹编花瓶》、《三屉提蓝》、《食盒蓝》
6、剪纸
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放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
〈四〉小结(加背景音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何感想(学生畅谈)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亲自尝试制作一下,剪纸,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六〉本课结束,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