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热系数公式

合集下载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冷量 = 室内空气的热量 - 室内空气的湿度 x 室内空气的比热 x 室内空气的质量
制热量 = 室内空气的湿度 x 室内空气的比热 x 室内空气的质量 - 室内空气的热量
其中,室内空气的热量指的是室内空气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异所产生的热量;室内空气的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一般用湿度比表示;室内空气的比热指的是空气的热容量,常用的数值约为1.006 J/g·℃;室内空气的质量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空气的质量,常用的数值约为1.2 kg/m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理论计算,真实的制冷和制热量还受到空调机型、环境温度、室内面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空调的配数如何计算公式

空调的配数如何计算公式

空调的配数如何计算公式空调的配数是指空调的制冷量或制热量,通常用来衡量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

在选择空调时,了解空调的配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配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空调的使用效果和能耗。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空调配数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一些影响空调配数的因素。

空调的配数计算公式是根据空调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来计算的。

制冷量通常用“W”(瓦特)或“BTU”(英国热量单位)来表示,而制热量则通常用“kW”(千瓦)来表示。

根据空调的配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空调。

空调的配数计算公式如下:1.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制冷量(W)= 室内空气的体积(m³)×室内空气的密度(kg/m³)×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空气的比热容(J/kg℃)÷制冷时间(h)。

2. 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制热量(kW)= 室内空气的体积(m³)×室内空气的密度(kg/m³)×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空气的比热容(J/kg℃)÷制热时间(h)。

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空调的配数,从而选择合适的空调。

但是,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室内空间的大小、朝向、隔热性能等因素。

首先,室内空间的大小对空调的配数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来说,室内空间越大,需要的空调配数就越大。

因为大空间需要更多的制冷或制热能力来保持舒适的温度。

因此,在选择空调时,需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来确定空调的配数。

其次,室内空间的朝向也会影响空调的配数。

南北朝向的房间通常需要更大的配数,因为南向房间容易受到阳光的直射,而北向房间则需要更大的制热能力来保持温暖。

此外,室内空间的隔热性能也会对空调的配数产生影响。

如果房间的隔热性能较好,可以减小空调的配数;反之,如果隔热性能较差,需要增加空调的配数。

总的来说,空调的配数是根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来计算的,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水机国家规范)注: 医院采用全新风二、建筑物冷负荷分解概算指标参数。

三、建筑物热负荷的估算20℃,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为-5℃。

根据方程①计算出建筑物墙壁供暖热负荷:①代入数值:Qn=1.15*(30*2.9)*0.7*(20+5)=1751w根据方程②计算出建筑物通风热负荷:②代入数值:Qf=1.15*(30*2.9)*0.25*(20+5)=625.3w住宅建筑物总的供暖热负荷为:1751w+625.3w=2376.3w如果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和墙壁上的门、窗失热问题,总供热负荷应为2376w*1.4=3327w。

1)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水系统,则风机盘管可选用FP-5.0。

FP-5.0参数:风量500m3 / h 、制冷量:2800w、制热量:4200w对于25平方米的房间来说,制冷配置为: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96大卡)制热配置为:4200w / 25平方米=168w / 平方米(145大卡)2)如果采用氟系统的室内机与水系统风机盘管同样的风量、制冷量,则制热量就相差很大。

如:RPI-28FSG1Q风量780m3 / h 、制冷量:2800w、制热量:3200w,制冷配置为: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96大卡)制热配置为:3200w / 25平方米=128w / 平方米(110大卡)水机与氟机在相同的制冷量前提下,显然氟机不能满足冬季供热的需要。

因为水机的制热量要比氟机的制热量大出1.31倍。

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氟系统,冬季环境温度-5℃时,系统的制热功率将衰减到0.72。

这就要求制热配置在168w的基础上增加28%,为215w /平方米。

这样氟机的制热配置就要比水机制热配置大出1.59倍。

即215w/平方米*25平方米=5375w(4623大卡)因此,这个25平房的建筑物选用氟系统中央空调就制热而言,要获得与水机同样的制热效果,制冷配置为:4634w / 25平方米=185w/ 平方米(159大卡)制热配置为:5375w / 25平方米=215w/ 平方米(185大卡)室内机要选用RPI-50FSG1。

空调常用理论计算公式

空调常用理论计算公式
空调常用理论计算公式
序号
名称
单位
计算公式
备注
1
总热量Q
Kcal/h
Q=Qx+Qq(空气冷却)
Q=0.24ρL(h1-h2)
Q:空气总热量
2
显热Qx
Kcal/h
空气冷却Qx=CpρL(t1-t2)
Qx:显热
3
潜热Qq
Kcal/h
空气冷却Qq=600ρL(W1-W2)
Qq:潜热
4
冷冻水量V1
L/S
V1=Q1/4.187△T1
注:一大气压=101.325kpa水的汽化潜热=2500kJ/kg(600kcal/kg)
h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气初焓(KJ/kg)
h2:空气终焓(KJ/kg)
5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
=(3.516+COP)TR/4.187△T2
其中:Q2=Q1+N
=(3.516+COP)TR
t1:最初干球(℃)
t2:最终干球(℃)
W1:最初水分含量(kg/kg)
W2:最终水分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M3/ h)
Q1:制冷量(KW)
△T1:冷冻水进出水温差
△T2:冷却水进出水温差
Q2:冷凝热量(KW)
N:制冷机耗电功率
6
制冷效率
——
EER=制冷能力(TR)/耗
COP=1/EER
Cp:空气比热(0.24kcal/㎏℃)
ρ:空气比重(1.2㎏/Mз·20℃
EER:制冷机能源效率
COP:制冷机性能效率

空调COP、EER、APF、SEER、IPLV、NPLV的应用于区别

空调COP、EER、APF、SEER、IPLV、NPLV的应用于区别

空调COP、EER、APF、SEER、IPLV、NPLV的应用于区别1、COP(COP=制冷量/压缩机电功率)COP值(制冷效率)实际就是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有些品牌的机组COP最高可到7.1。

2、EER(EER=制冷量/空调系统总电功率)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W/W 或Btu/W.h)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EER值越高,表示空调中蒸发吸收较多的热量或压缩机所耗的电较少3、APF全年能源消耗率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也叫全年综合能效比。

APF对空调性能的评估更加全面,并且更加适用于评价多联机组。

4、季节能效比SEER在正常的供冷期间,空调器在特定地区的总制冷量与总耗电量之比。

考虑了稳态效率,也考虑了变化的环境和开关损失因素,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

5、IPLVIPLV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是用一个单一数字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IPLV公式得到的数值。

IPLV(C)即制冷综合性能系数,用来衡量多联式空调在制冷季节的部分负荷效率。

由于家庭生活中大部分均是使用部分空调,因此IPLV(C)能更加准备的反应出家用中央空调在及时运行中的节能型。

IPLV(C)可分为5个等级(1级能效能率最高,5级为能效限定值,2级表示达到节能水平)IPLV的公式如下:IPLV=2.3%×A+41.5%×B+46.1%×C+10.1%×D其中:A=机组100%负荷时的效率(COP, kW/kW,下同)B=机组75%负荷时的效率C=机组50%负荷时的效率D=机组25%负荷时的效率6、NPLV是指非ARI标准工况下部分负荷值。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水机国家规范)注: 医院采用全新风二、建筑物冷负荷分解概算指标此设计参数的冷量估算为水机的设计参数,氟系统中央空调的冷量估算可以参照水机的参数。

三、建筑物热负荷的估算a-修正系数例:有一住宅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有效面积为25平方米),高度为米。

冬季房间温度要求达到20℃,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为-5℃。

根据方程①计算出建筑物墙壁供暖热负荷:①代入数值:Qn=*(30*)**(20+5)=1751w根据方程②计算出建筑物通风热负荷:②代入数值:Qf=*(30*)**(20+5)=住宅建筑物总的供暖热负荷为:1751w+=如果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和墙壁上的门、窗失热问题,总供热负荷应为2376w*=3327w。

1)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水系统,则风机盘管可选用。

参数:风量500m3 / h 、制冷量:2800w、制热量:4200w对于25平方米的房间来说,制冷配置为: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96大卡)制热配置为:4200w / 25平方米=168w / 平方米(145大卡)2)如果采用氟系统的室内机与水系统风机盘管同样的风量、制冷量,则制热量就相差很大。

如:RPI-28FSG1Q风量780m3 / h 、制冷量:2800w、制热量:3200w,制冷配置为: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96大卡)制热配置为:3200w / 25平方米=128w / 平方米(110大卡)水机与氟机在相同的制冷量前提下,显然氟机不能满足冬季供热的需要。

因为水机的制热量要比氟机的制热量大出倍。

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氟系统,冬季环境温度-5℃时,系统的制热功率将衰减到。

这就要求制热配置在168w的基础上增加28%,为215w /平方米。

这样氟机的制热配置就要比水机制热配置大出倍。

空调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空调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14
m2
F=a*b*L1/(1000u)

名称
单位
计算公式
L=V*S S=3.14*R2
计算单位
L—管段水流量 V—管段流速(m ) S—管段截面积 R—管段半径 ρ—空气密度 1.2Kg/ m
3 2
15
流量
M3/h
空气动压 16 水动压 Pa P =ρv²/2;
v²/2—风速²/2
ρ—水密度 1000Kg/ m
A
FLA=N/√3 UCOSφ
CMH
Lo=nV
空气冷却: CMH L=Qs/〔Cp*∝*(T1-T2)〕
KW
N1=L1*H1/(102*n1*n2)
KW
N2= L2*H2*r/(102*n3*n4)
mm
D=√4*1000L2/(π *v)
1 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水的比热=1 kcal/kg·℃ 水的比重=1 kg/l TR+制冷量3v²/2—水源自速速²/2P—局部阻力(Pa)
17
局部阻力
Pa
P=动压*ζ
ζ —局部阻力系数 Rm—比摩阻(Pa/m)
18
沿程阻力
Pa
P=Rm*L
L —管长(m) Cp——介质比热容 ρ——介质密度 V——介质体积流量 △T——对数平均温差 T1、T1——代表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T2、T2—— 代表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Q=Cp*ρ*V*△T 19 热负荷 (换热计算) KW
20
对数平均温差

T
T max T min ln T max T min
L——流量(m /h)
3

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公式在建筑物中,供暖和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设施,能耗的计算对于建筑物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并对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解释和分析。

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供暖能耗和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供暖能耗的计算公式。

供暖能耗计算公式:Q = U × A ×ΔT × H。

其中,。

Q为供暖能耗,单位为千瓦时(kWh);U为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2/℃);A为供暖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ΔT为室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H为供暖时间,单位为小时(h)。

以上公式中,传热系数U是指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它反映了建筑物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传热系数越小,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越好。

供暖面积A是指需要供暖的建筑面积,室内外温差ΔT是指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值,供暖时间H是指需要供暖的时间长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供暖能耗,从而进行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

接下来我们来看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

空调能耗计算公式:E = P × t × COP。

其中,。

E为空调能耗,单位为千瓦时(kWh);P为空调的制冷/制热功率,单位为千瓦(kW);t为空调的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COP为空调的性能系数,是指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与消耗的能量之比。

以上公式中,空调的制冷/制热功率P是指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能力,空调的运行时间t是指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长,COP是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它反映了空调设备的能效水平,COP越高,空调设备的能效越好。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空调能耗,从而进行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隔热材料的选择、空调设备的定时开关机等因素,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建筑供暖空调能耗。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常用设计计算公式总热量:Unit:kcal/h1RT=3.5kw1P=2.324kw1kw=860kcal/h1k=4.27J1、QT=QS+QL空气冷却:QT=0.24*&*L*(h1-h2)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 &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L -----室内总送风量M3/H h1 -----空气的初焓值kJ/kgH2 -----空气的终焓值kJ/kg2、显热量: Unit:kcal/hQS=Cp*&*L*(T1-T2)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3、潜热量: Unit:kcal/hQL=600*&*L*(W1-W2)W1 ----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 kgW2 ----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 kg4、冷冻水量: Unit:L/SV1=Q1/4.187*(T1-T2)Q 1-----主机制冷量(KW), T1-T2 -----主机进出水温差5、冷却水量: Unit:L/SV2=Q2/4.187*(T1-T2)Q2=Q1+NQ2-----冷却热量KW T1-T2 -----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6、电机满载电流计算: Unit:AFAL=N/1.732*U*COS@7、新风量: Unit:M3/HL0 =n*Vn -----房间换气次数 V -----房间体积8、送风量: Unit:M3/H空气冷却:L= QS/ Cp*&*(T1-T2)QS -----显热量kcal/h 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 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9、风机功率: Unit:KWN1=L1*H1/102*n1*n2L1 -----风机风量(L/S) H1 -----风机风压(mH2O)n1 -----风机效率 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皮带传动取0.910、水泵功率: Unit:KWN2=L2*H2*r/102*n3*n4L2 -----水流速(L/S) H2 -----水泵压头(mH2O)n3 -----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11、水管管径: Unit:mmD=35.68*根号L2/ vL2 -----水流速(L/S) v -----水设计流速(m/s)12、空气加湿量: Unit:gR=LX*1.3*(h1-h2)LX -----新风量(m3/h) h1 -----室内设计温度下的焓值h2 -----室外最低状态下焓值(查焓墒图)设备风量设计:(概算)[ρ(设备功率)*860*0.8/0.29(空气比热)/5(温差)]+Q1+Q2=Q(送风量)Q1-----人的潜散所须风量Q2-----建筑所须风量照度软件计算如:300LUX高度:2.5M、2.7M、3.0M、4.0M、6.0M瓦特数(W/M2) 11.6、11.7、12.2、13.6、16.51kw=860kcal/h换气消耗量在室内的人需要每小时 30 CMH(m3/h)/人的新鲜空气.市内场所别所需的换气次数/小时住宅(客厅) : 1-3次, 住宅(寝室) : 1-2次学校(教室) : 6次, 学校(图书室) : 8次剧场: 5-8次, 办公室 : 6-10次, 医院 : 2次商场(店铺) : 6-10次, 餐厅(食堂) : 6-10次, 歌舞厅(夜总会) : 7-20次饭店(礼堂) : 6-12次, 饭店(厨房) : 20-60次, 饭店(房间) : 1-2次饭店(洗手间) : 5次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 .电动机和驱动设备均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η2 .电动机在房间内,驱动设备不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1- η)/η3 .电动机不在房间内,驱动设备在房间内CLm =1000 ·n1·n2·n3· NM· CcL.MNm--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n1--同时使用系数;n2--安装系数,一般 0.7~0.9;n3--电动机负荷系数,一般 0.4~0.5 ;CcL.M--电动设备和用具的冷负荷系数,查表;空调供冷系统不连续运行,取1.0;食物的散热量和散湿量食物全热取17.4w/人;食物显热取8.7w/人;食物潜热取8.7w/人;食物散湿量取11.5g/h人。

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

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

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是什么情况?凯德利冷机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含义及等级划分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大家更多的了解。

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能效比代号:EER(1)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

(2)EER是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系数,也称能效比,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3)COP是空调器的制热性能系数,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热量。

(4)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5)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高能效空调=低能耗空调国标1、2、3级能效高能耗空调=低能效空调国标4、5级能效高能耗空调(4、5级能效空调)09年3月在我国强制停产。

能效比标准与分级能效比是指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率(耗电量)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将空调的能效比分为1、2、3、4、5五个级别。

具体的能效等级划定如下表:能效标识能效等级2.6~2.8 五级2.8~3.0 四级3.0~3.2 三级3.2~3.4 二级3.4及以上一级(特佳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能效比5.0以上)制冷量能效比的估算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 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

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

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1.162=2324 W 。

这里的W 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1.5×1.162=3486 W 。

例:比如,一台KF-20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KF -25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

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能效比与季节能效比的区别“季节能效比”,英文缩写为SEER,即变频空调在规定工况下工作1136小时,制冷总量/耗电总量;而定频空调的标准才是“能效比”,英文缩写为EER,即制冷量/制冷功率。

空气能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

空气能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

空气能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1.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制冷量=空气能制冷机组的制冷量*机组数量2.热泵性能系数的计算公式:热泵性能系数=产热量/输入电能3.空气能热水器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制热量=耗电功率*工作时间4.空气能热水器制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制热效率=热量输出/输入电能5.空气能热水器的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输入电能*工作时间6.空气能热泵空调的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制热量=耗电功率*工作时间7.空气能热泵空调的制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制热效率=热量输出/输入电能8.空气能热泵空调的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输入电能*工作时间9.空气能热泵干燥机的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制热量=耗电功率*工作时间10.空气能热泵干燥机的制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制热效率=热量输出/输入电能11.空气能热泵干燥机的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输入电能*工作时间12.空气能热泵蓄能系统的蓄能量的计算公式:蓄能量=耗电功率*工作时间13.空气能热泵蓄能系统的蓄能效率的计算公式:蓄能效率=蓄能热量/输入电能14.空气能热泵蓄能系统的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输入电能*工作时间15.空气能热泵空气除湿机的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制冷量=耗电功率*工作时间16.空气能热泵空气除湿机的制冷效率的计算公式:制冷效率=制冷量/输入电能17.空气能热泵空气除湿机的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输入电能*工作时间这些公式可以用于估算和计算空气能在各项应用中的性能和参数。

不同的空气能设备和应用需要的参数和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空调加热电加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加热电加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加热电加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加热电加热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推导和说明:
1. 首先,确定需要加热的空间的体积(V)以及所需的温度差(ΔT),即期望的室内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2. 接下来,需要确定空调的制热能力(Q),一般以单位时间内空调提供的热量来衡量,单位通常为千瓦(kW)或英国热量单位(BTU/h)。

3. 然后,根据空调的制热能力(Q)和所需的温度差(ΔT),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加热能力(H):
H = Q × ΔT
其中,加热能力(H)的单位与制热能力(Q)相同,通常为千瓦(kW)或英国热量单位(BTU/h)。

4. 最后,如果要计算所需的加热电能消耗,则需要知道空调的能效比(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能效比是指空调单位消耗的电能与提供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之比。

加热电能消耗(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E = H / COP
其中,加热电能消耗(E)的单位通常为千瓦时(kWh)。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仅适用于空调加热功能的计算,并假设空调在制热模式下的运行效率恒定。

实际情况中,空调的制热能力和能效比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化,例如室内外温度差异、设备的老化程度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空调型号和使用条件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1。

最全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最全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最全暖通空调计算公式暖通空调计算公式是指用于计算建筑物中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所需的热负荷、风量、水量、功率等参数的数学公式。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有多种不同的计算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一、热负荷计算公式1.平均负荷法公式:Q=Σ(QiAi)+Qv+Qs+Qw+Qc其中,Q为建筑物的总热负荷,Qi为各房间或部位的传热负荷,Ai 为各房间或部位的面积,Qv为风量传热负荷,Qs为太阳辐射传热负荷,Qw为热桥传热负荷,Qc为建筑内外温差传热负荷。

2.地板面积法公式:Q=A×U×ΔT其中,Q为楼面的热负荷,A为楼面面积,U为楼面的传热系数,ΔT 为楼面的设计温差。

3.等效平均温度差法公式:Q=Σ(Qi)(Ti-Te)/ΔTm其中,Qi为各房间的传热负荷,Ti为各房间的设计温度,Te为环境温度,ΔTm为全年平均温度差。

二、风量计算公式1.空气变风量计算公式:Q=A×V×ΔP/3600其中,Q为空气变风量,A为房间面积,V为空气流速,ΔP为房间静压。

2.空气混合计算公式:Qm=Q1+Q2其中,Qm为混合空气流量,Q1和Q2分别为两种进风空气流量。

三、水量计算公式1.主管道水量计算公式:Q=A×V其中,Q为主管道流量,A为主管道截面积,V为主管道速度。

2.辅助设备水量计算公式:Q=P/(ρ×c×ΔT)其中,Q为辅助设备的冷却水量,P为辅助设备的冷却功率,ρ为水的密度,c为水的比热容,ΔT为水的温度差。

四、功率计算公式1.制热功率计算公式:P=Q/COP其中,P为制热功率,Q为热负荷,COP为制热系数。

2.制冷功率计算公式:P=Q/EER其中,P为制冷功率,Q为冷负荷,EER为能效比系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暖通空调计算公式,不同的场景和具体要求可能会采用其他不同的公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相关的建筑物传热特性、设备特性、操作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暖通空调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总热量:Unit:kcal/h1RT=3.5kw1P=2.324kw1kw=860kcal/h1k=4.27J空气冷却QT=QS+QLQT=0.24*&*L*(h1-h2)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L -----室内总送风量M3/Hh1 -----空气的初焓值kJ/kgh2 -----空气的终焓值kJ/kg显热量Unit:kcal/hQS=Cp*&*L*(T1-T2)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潜热量Unit:kcal/hQL=600*&*L*(W1-W2)W1 ----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 kg W2 ----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 kg 冷冻水量Unit:L/SV1=Q1/4.187*(T1-T2)Q 1-----主机制冷量(KW)T1-T2 -----主机进出水温差冷却水量Unit:L/SV2=Q2/4.187*(T1-T2)Q2=Q1+NQ2-----冷却热量KWT1-T2 -----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电机满载电流计算Unit:AFAL=N/1.732*U*COS@新风量Unit:M3/HL0 =n*Vn -----房间换气次数V -----房间体积送风量Unit:M3/HL= QS/ Cp*&*(T1-T2)QS -----显热量kcal/h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风机功率Unit:KWN1=L1*H1/102*n1*n2L1 -----风机风量(L/S)H1 -----风机风压(mH2O)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皮带传动取0.9水泵功率Unit:KWN2=L2*H2*r/102*n3*n4L2 -----水流速(L/S)H2 -----水泵压头(mH2O)n3 -----水泵效率=0.7~0.85n4 -----传动效率=0.9~1.0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水管管径Unit:mmD=35.68*根号L2/ vL2 -----水流速(L/S)v -----水设计流速(m/s)空气加湿量Unit:gR=LX*1.3*(h1-h2)LX -----新风量(m3/h)h1 -----室内设计温度下的焓值h2 -----室外最低状态下焓值(查焓墒图)设备风量设计(概算)[ρ(设备功率)*860*0.8/0.29(空气比热)/5(温差)]+Q1+Q2 Q1-----人的潜散所须风量Q2-----建筑所须风量照度软件计算如:300LUX高度M瓦特数W/M2 2.511.62.711.73.012.24.013.6 6.016.51kw=860kcal/h换气消耗量在室内的人需要每小时 30 CMH(m3/h)/人的新鲜空气.市内场所别所需的换气次数/小时住宅(客厅) : 1-3次住宅(寝室) : 1-2次学校(教室) : 6次学校(图书室) : 8次剧场: 5-8次办公室 : 6-10次医院 : 2次商场(店铺) : 6-10次餐厅(食堂) : 6-10次歌舞厅(夜总会) : 7-20次饭店(礼堂) : 6-12次饭店(厨房) : 20-60次饭店(房间) : 1-2次饭店(洗手间) : 5次。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空调计算主要涉及到制冷量、常用公式有:1.制冷负荷计算公式:制冷负荷是指空调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需要移除的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c=Qst+Qve+Qvs+Qb其中,Qc为空调制冷负荷,Qst为传热负荷,Qve为人体代谢热负荷,Qvs为外表面传热负荷,Qb为热桥传热负荷。

2.传热量计算公式:传热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制冷工作状态下从室内吸热区域吸收热量,然后经过冷凝器排出的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st=ms×Cst其中,Qst为传热量,ms为空气的质量流量,Cst为空气的定压热容。

3.人体代谢热计算公式:人体代谢热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所产生的热量,一般使用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进行计算:Qve=BMR×A其中,Qve为人体代谢热,BMR为静态代谢率,A为人员数。

4.外表面传热计算公式:外表面传热是指空调系统在制冷工作下外部表面与环境界面之间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vs=As×αs×ΔTs其中,Qvs为外表面传热,As为外表面积,αs为外表面热传递系数,ΔTs为表面温度差。

5.热桥传热计算公式:热桥传热是指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热桥对空调制冷负荷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Qb=Ub×Ab其中,Qb为热桥传热,Ub为热桥传热系数,Ab为热桥面积。

6.制冷量计算公式: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制冷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Qr=ρ×V×Cp×ΔT其中,Qr为制冷量,ρ为空气的密度,V为室内空气的体积,Cp为空气的定压热容,ΔT为温度差。

7.冷凝器出口温度计算公式:冷凝器出口温度是指冷凝器出口空气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Tr=Ts+Qr/Cr其中,Tr为冷凝器出口温度,Ts为室内空气温度,Qr为制冷量,Cr为冷凝能量传导。

8.冷凝器制冷能力计算公式:冷凝器制冷能力是指冷凝器在单位时间内从压缩机中获得的能量,计算公式如下:Qco=Cr×Tr其中,Qco为冷凝器制冷能力,Cr为冷凝能量传导,Tr为冷凝器出口温度。

空调制热计算电费公式

空调制热计算电费公式

空调制热计算电费公式1. 简介空调制热是为了让室内温度达到舒适的状态,但此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电力,导致电费的增加。

因此,了解空调制热计算电费公式非常必要。

2. 空调制热所需电能计算公式空调制热的能量消耗量可以表示为: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量。

热量可以用电能表示为E = Pt,其中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

因此,空调制热所需电能计算公式为E = Pt = Q × ρ × c × t,其中ρ表示空气密度,c表示比热容,t表示制热时间。

3. 计算实例以一台功率为3kW的空调,制热4小时为例,假设室内温度从10°C上升到25°C,室内空气密度为1.2kg/m³,空气比热容为1.005kJ/(kg·K),则空调制热所需电能为:Q = mcΔT = 1.2 × 15 × 1.005 = 18.135kJE = Pt = Q × ρ × c × t = 18.135 × 1.2 × 1.005 × 4 × 3600 = 311.827kWh4. 空调制热计算电费的公式如何计算这311.827kWh的电费呢?电费的计算公式为电费 = 电量 × 电价,即Fee= E × P,其中Fee表示电费,E表示所需电量,P表示电价。

以山东省部分城市的工业用电价为例,电价为1.1元/kWh,那么该空调制热4小时的电费为Fee =311.827 × 1.1 = 343.01元。

5. 注意事项:空调制热计算电费公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空调功率一定要清楚,不要混淆。

(2) 室内温度的起始温度和目标温度要清楚,以便计算温度变化。

(3) 室内空气密度和比热容需要查询相关资料进行确认,不要盲目猜测。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序号 名称 单位 il •算公式 备注1 总热量Q T Kcal/h Q T =Q S =Q L (Q T •空气的总热量Qs ・空气的显热量 Q L •空气的潜热量〉空气冷却:QT=0.24§*L*ai -X2)入卜空气的最初热焰KJ/Jg入2 •空气的最终 热焙KJ/Jg 2显热量 QSKcal/h 空气冷却:Qs=Cp*§*L*(Ti -T2) (Qs ・空气的显热量L ■室内总送风量nV/h Cp •空气比热 024 Kcal/h°C Th 空气的最初丁•球温度弋 T2 •空气的最终「•球温度°C)§•空气比重(l ・25Kg/ nV ) @2or 3潜热量 Q L Kcal/h 空气冷却:Q L =600§*L*(W I -W2) 空气的潜热量L •室内总送风Sm^/hWi •空气的最初 水分含量Kg/Kg Wi •空气的最初 水分含量Kg/Kg4冷冻水量 VI L/s Vl=Qi/4J87*ATi QI •制冷量(KW) △T1 •冷冻水出入水温差5冷却水量 V2L/s V2=Q2/4J87*AT2Q2 •冷凝热屋(KW) △T2 •冷却水出入水温差6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lu/h)/耗电量(KW) 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EER-制冷机组 能源效率(Mbiu/hlCOP-制冷机组 性能参数7部分负荷 性能NPLV KW/ TR NPLV= 1 0・ 0 l/A+0・42/B+0・45/C+0・ 12/D A-IOO%负荷时单位能耗KWfl'R B ・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TRC ・50%负荷时单 位能耗KwrrRD ・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rrR 8满载电流(三相) FLAAFLA=N/、3UC0S0(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 U •机组电压KV)COSO •功率因数 0.85-0.92 9新凤量LnV ZhLo=nV换气次数*房间体积n ・房间换气次数 次/hV•房间体枳nV 10 送凤量LnV /Il 空气冷却:L-0S/Cp*§*(Ti -T2)T1 •空气初始iHffir T1 •空气 J5 终 iH.igr 11风机功率 NiKW Ni=LiHi/i02nin2 L I •风机风量L/s Hl •风机风压mPkO n 卜风机效率"-传动效率(直联时21, 皮带传动 n2=0. 9)12水泵功率 N2KWN2= L2・H2・Y 102・n3・n4 L2 •水流量(l/s)「比重(水或所用液体) H2•水泵压头(m ・H2O)n3•水泵效率 =07-0,85rw •传动效率 =0.9-to 13水管直径DmmD= V4XIUUU.L2 =35.86 JLnV ------- V-L2•水流量(l/s) V ・水流速 (m/s) 14 风管而积 F nVF 二abLi/iooo uLI-风机风量 (l/s) u -风皆风速 (m/s)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水机国家规范)冷量估算w/m-室内参数冬季 每人换气 次数标准美国 香港注:二.建筑物冷负荷分解概算指标此设讣参数的冷量佔算为水机的设计参数,氟系统中央空调的冷量佔算可以参照水机的参三.建筑物热负荷的估算例:有一住宅建筑而积为30平方米(有效面积为25平方米),高度为29米。

空调相关计算公式

空调相关计算公式
名称
单位
计算公式
计算单位
1
总热量
QT
Kcal/h
24*∝*L*(h1-h2)
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
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
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
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
n2—传动效率
(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
n3—水泵效率=0.7~0.85
n4—传动效率=0.9~1.0
a—风管宽度m
b—风管高度m
u—风管风速m/s
V1—冷冻水量(L/s)
V2—冷却水量(L/s)
注:
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水的比热=1 kcal/kg?℃
水的比重=1 kg/l
TR+制冷量
2
显热量
QS
Kcal/h
空气冷却:
QS=Cp*∝*L*(T1-T2)
3
潜热量
QL
Kcal/h
空气冷却:
QL=600*∝*L*(W1-W2)
4
冷冻水量
V1
L/s
V1= Q1/(4.187△T1)
5
冷却水量
8
满载电流(三相)
FLA
A
FLA=N/√3 UCOSφ
9
新风量
L
CMH
Lo=nV
10
送风量
L
CMH
空气冷却:
L=Qs/〔Cp*∝*(T1-T2)〕

制热系数和制冷系数的关系

制热系数和制冷系数的关系

制热系数和制冷系数的关系
制热系数和制冷系数是描述空调或制冷设备性能的两个参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制冷系数 = 制热系数 / COP
其中,COP是制冷设备的性能系数,代表单位电力消耗下实现的制冷量。

COP值越高,制冷效果越好。

制热系数是指在制热模式下单位电力消耗所能提供的热量。

而制冷系数是指在制冷模式下单位电力消耗所能提供的制冷量。

由于制冷和制热过程是相互转化的,因此制冷系数和制热系数之间存在一个倒数关系。

也就是说,同一设备的制冷系数和制热系数之比等于其COP的倒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给出的关系是理想情况下的简化模型,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设备效率、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和使用空调或制冷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设备的额定功率、制冷/制热容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的制热系数公式
空调的制热系数公式可能涉及多个变量,如制冷剂流量、蒸发温度、压缩机功率等。

然而,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基本的公式,该公式基于空气的比热容和室内外温度差来计算制热量。

制热量(Q)的计算公式为:Q = mcΔT,其中m为空气的质量,c为空气的比热容,ΔT为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差。

空调的制热系数(COP)则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COP = Q/P,其中P 为空调的功率。

请注意,以上公式适用于简单的空调系统,实际的空调系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数值,建议查阅相关的空调系统手册或咨询专业的空调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