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属于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重点知识。

1.内容要求

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热能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知道内能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影响。

2.学业要求

能进行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并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运用反应焓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综合考虑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建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的应用。结合前一节内容对反应热、焓变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定性和定量认识热化学方程式,并对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区分和理解,培养学生“变化观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在对燃烧热的概念、表示形式与简单计算的教学中结合燃料的选择与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实际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在人教版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编排在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而燃烧热与能源作为第二节内容呈现。新教材在必修二《化学能与能量变化》对“能源”已有介绍,在选择性必修一中不再具体介绍。新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均安排在第一节内容,均在反应热与焓变的学习之后,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热的表示,而燃烧热则为反应热的示例,对反应热中“宏、微、符”三重表征的模型进行学习和应用。

在概念描述上,新旧教材略有不同。新教材对“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范围更宽泛,主要指明其对反应热量变化表示的特点;对“燃烧热”的定义中,旧教材定义为“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新教材将“稳定的氧化物”改成“指定产物”,并指明可燃物中元素氧化得到的产物,从而将“燃烧热”的定义更具体化。

新教材在多处知识的处理上采用举例说明、总结归纳的形式进行编排。通过“水的聚集状态变化时的焓变示意图”直观地标明聚集状态对反应热的影响规律:由固态变液态,由液态变气态是吸热过程,通过实例说明△H中“每摩尔”的含义,从而使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的总结变得水到渠成,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

本节内容是对反应热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新教材结合实例突出对知识构建的过程,通过“重要的体内能源——脂肪”的介绍及“了解火箭推进剂”的课后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科技等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三、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和必修阶段的学习,学生从定性角度掌握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本章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分别从宏观现象(中和热的测定)、微观探析(物质旧键的断

裂与新键的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对反应热有所了解,并对焓变△H的符号表征及变化图像有所认识。但学生还无法将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有效联系起来,对于从定量角度讨论化学变化存在困难,对反应热的实际应用理解不深,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效联系起来。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能理解燃烧热概念,正确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认识燃料的选择。

【评价目标】

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的讨论,诊断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2.通过对燃烧热概念的辨析,诊断学生对反应热的掌握程度;

3.通过结合实际分析热量变化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

学生学法: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七、教学思路

八、教学过程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说明用液氢作为火箭燃料的优点。

燃料 燃烧热(kJ/mol)

H 2(g) 285.8 CH 4(g) 890.3 C 2H 5OH(l)

1366.8

由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上述三种燃料, H 2(g)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同时, H 2(g) 燃烧产物无污染,这是用液氢作为火箭燃料的优点。

【讲解】当然,由于液氢体积大,需要超低温,在储存与反应的问题上都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课堂小结

【总结】在了解了燃料的选择与使用后,可见燃料燃烧所提供的热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我们学会反应热的表示方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学习了燃烧热,理解燃烧热的定义与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

最后我们通过联系实际,探讨了生活、生产、科技不同领域中燃料的选择。我们只有把理论和实际联系,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相信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航天梦不再是梦!

学生跟教师一同梳理本节学习内容,体会社会发展与科学知识的密切联系,提高自身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九、板书设计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 mol 燃料

燃料的选择

提供足够热量

污染小

易开采

易运输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概念:1 mol 燃料、指定产物

十、课堂练习(典型性、代表性和覆盖面)

1.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同,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CO(g)+ 1

O2(g)= CO2(g)

2

ΔH = -283.0 kJ·mol-1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既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CO2(g)放出283.0 kJ的热量B.表示1 mol CO(g)与1

2

C.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1

D.CO与O2反应生成CO2只能实现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

2.燃烧是人们利用热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B.实验测定H2的燃烧热时与所用H2量的多少无关

C.含碳物质燃烧生成1 mol CO2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D.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O2(g)=H2O(g)△H =-241.8kJ·mol—1

A.H2(g)+1

2

B.CH4(g)+2O2(g)=CO2(g)+2H2O(g)△H =-846.3kJ·mol—1

C.C(s)+O2(g)=CO2(g)△H =-393.5kJ·mol—1

D.C3H8(g)+5O2(g)=3CO(g)+4H2O(l)△H = -2044.0kJ·mol—1

4.1 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 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 = CO+H2ΔH= +131.3 kJ·mol-1

B.C(s)+H2O(g)= CO(g)+H2(g)ΔH= +10.94 kJ·mol-1

C.C(s)+H2O(l) = CO(g)+H2(g)ΔH= +131.3 kJ·mol-1

D.C(s)+H2O(g) = CO(g)+H2(g)ΔH= +131.3 kJ·mol-1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25℃、101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 = 2H2O(l) △H =-285.8kJ·mol—1

B.500℃、30Mpa下,将0.5 mol N2与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H = -38.6 kJ·mol—1 C.在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l) △H = -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