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任务单【学习目标】1.使用地形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
并通过课堂活动能够对简要评价北京的位置。
2.通过阅读教材图文资料,认识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职能。
【自主学习】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政治文化中心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_____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_____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_____北京的符号。
2.北京位于_____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北京的地形以_____为主,地势由_____向_____倾斜。
3.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我国的首都,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_____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互动探究】任务1 使用地形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
并通过课堂活动能够对简要评价北京的位置。
1.阅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
完成小组活动。
分小组讨论(通过给出的两幅图以及查阅资料,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A组: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①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②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B组: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①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②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2.阅读“温度带分布简图”(右图)和“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左图),完成下列活动。
(1)北京东南面主要濒临我国的哪个海域?气温最高的是哪个月?最冷月气温大约多少?降水最多的是哪几个月?(2)从冬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任务2 通过阅读教材图文资料,认识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职能。
观察下列甲、乙、丙三幅图片,完成下列活动。
甲乙丙(1)甲、乙、丙分别是哪些建筑物?(2)甲、乙、丙它们分别体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职能?【随堂检测】A卷1.北京是全国的()A.工业和交通中心 B.政治和文化中心C.金融和文化中心 D.工业和金融中心2.北京城位于()A.东北平原的南部 B.华北平原的西北角C.天津市的东部 D.燕山以北3.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B.西靠西山C.北依燕山 D.濒临渤海4.北京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的数量都居全国第一位,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商业中心5.北京降水最多的季节是(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秋季6.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区内河流无结冰期 D.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7.下列叙述能够休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是()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国务院所在地B.北京有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C.北京拥有有大量银行机构、公司总部D.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B卷8.读“北京市地形剖面图(喇叭沟门——永定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横坐标表示海拔 B.沿西北方向绘制C.西部地形为高原 D.地势北高南低9.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如图中四幅气候资料图最能反映北京市气候特点的是()A.B.C.D.10.读北京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的山脉分别是()A.太行山脉、燕山山脉 B.太行山脉、阴山山脉C.大兴安岭、长白山脉 D.大兴安岭、小兴安岭11.读北京地形示意图,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A.南高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高西低 D.东北高西南低12.读北京地形示意图,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西向东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13.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①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②名胜古迹众多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④我国大城市之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4.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祖国的首都——北京精品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说出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
本节课程设计引入北京冬奥会情境。
通过对北京冬奥会的选址以及场馆建设等实际问题的探究落实课标要求,同时培养爱国热情。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
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
结合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宣传语,完成下列题目。
1.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体现了北京的政治职能B.位于华北平原南侧,与河北、天津相邻C.水资源匮乏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D.中国最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2.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有()A. 张家口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开展冰上运动B. 北京积雪时间长,适合开展滑雪运动C. 北京场馆众多,基础设施完善D. 张家口交通便利,服务水平高3.右图是北京市二环线路示意图,北京市的二环路呈“凸”字形分布的原因是()A. 地形因素B.地价因素C.气候因素D.历史因素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
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
结合右图, 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①软件研发产业②钢铁工业③石油化学工业④机械制造业⑤影视文化产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参考答案】C;C;D;B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2.气候3.地形二、政治文化中心三、现代化的大都市四、历史悠久的古城五、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 知识点
第6章北方地区第四节北方地区一、政治文化中心:1. 北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3.北京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向水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4.北京概况:(图见右下)1)北京的经纬度位置:1160E, 400N,2)北京位于东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北京的地形以平原为主3)北京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判断依据: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4)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北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6)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明清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
7)四合院、胡同、牌楼体现历史文化传统;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5.北京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6.交通网络:(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北京地铁准时快捷,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规模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7.北京未来建设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8.以故宫为例了解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措施有哪些?答:1)提高门票价格2)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3)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9.针对“北京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北京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体现着老北京的风貌,对于破烂不堪的可以进行拆除,而有保存价值的一定要好好保护。
北京古城城址变迁及其与水源的关系
北京古城城址变迁及其与水源的关系
2014-04-07 11:18:1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历史上,辽代的南京城和金代中都城大致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外附近。
它们的地表供水,主要来自今北京城西南郊的莲花池(一个天然小湖泊)。
可莲花池水源毕竟有限,虽然供应辽代和金代这样的地方政权都城内部宫廷园林用水有余,但随着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运河用水的吃紧就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金中都与元大都位置比较
从元朝建大都城开始,北京的城址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
在金中都的东北郊,有着比较丰沛的水源,可以统称为高梁河水系,包括大面积的湖泊(积水潭)和清澈的泉流。
这既为城市新址的建设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为新城的水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元大都对水源的利用
其实,自元朝之后一直到明清,为解决北京城市水运问题,历代都在寻求着新的途径。
最著名的是元朝郭守敬所开凿的通惠运河。
由于高梁河水系的水源依然不能保证都城漕粮运输,郭守敬勘探地形,将大都城西北沿山地区的泉流水源,都设法引入今天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然后疏通运渠经大都城再至通州与南北大运河相接,这一段运河称之为“通惠河”。
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
总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
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教材分析】本节从地理、文化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祖国的首都—北京,内容主要包括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政治文化地位、历史文化和北京现代化建设等成就。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包括北京的地理环境特征、北京的城市职能;第二课时包括北京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现状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了大量的中国地理知识,也熟悉了读图分析、材料分析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
对本课学习建议已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不要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应根据课本适当进行拓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这个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
但同时也有一些学习问题:一些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地交上来,甚至还出现不交的情况;有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弱化,学习没有劲头。
当然一个班级学科的成绩好坏,与学生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任课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个人也要做出检讨,平时在上课时对学生要求太松,忽略了班级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目前,华北平原应对春旱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单项选择填空)
①改播春小麦②加快节水农业发展③缩减农田面积
④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⑤多打井抽地下水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
(5)“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智慧春耕”(如图)体现了我国_______。(单项选择填空)
16.我国推广电动汽车()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百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材料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图1为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图2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示意图。
(1)东部地区农业南北差异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以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
(2)下列有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单项选择填空)
A.青藏地区人少地多,最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
B.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不能建设高标准农田
C.南方地区水热充足,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
D.北方地区降水少,气温低,不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
(3)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东北三省是我国国家高标准农田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请分析该地区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通过分析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教材内容,无论是对教师或学生都大有裨益。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教材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教本组成本册教科书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
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
第二部分是分四章分别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区域的差异进行具体介绍。
分别选取了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长江三角洲、香港和澳门、台湾省、塔里木盆地、三江源地区等作为具体的案例对中国的各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做出具体的分析。
第三部分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中国在世界中,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取得哪些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再谈我们在发展中面临哪些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最后提出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教材梳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标要求:本章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课标解读:“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中,“‘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也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
这种差异换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说成是某些重要地理要素的“分界线”(各种差异均以它为明显的分界)。
这里“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认识“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另一方面是要通过这一个点,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区域内部差异的一般方法。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中,“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在这里并不是要求要很具体地描述,能够根据重要分界线对四大地理区域进行正确区分即可,要达到详细说出的程度,可以在四大地理区域都认识完之后最终落实。
旧时京城如何排水
旧时京城如何排水近日连降大雨。
触景生情,一些市民对历史上的京城排水系统产生了兴趣。
溯古切今,城市逐步兴起的过程中,城市选地兴建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供水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排水问题。
古代一般城市的供水、排水,均依靠"母亲河"。
现代城市才有供水线和排水线的区分,尽量做到二者各行其道。
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
建都后就有了"宫禁之地",流入宫禁的"御河"当然不能承担排泻"民间污水"的作用,所以京城的排水系统是"双轨制"。
御河进入宫禁之前,只承天水(雨水),不承地水(民间使用过的水)。
前元时期"承蓟城之旧",北京的城址在今西城区南部。
水源系引莲花池之水西行,经水关进入城区后流入宫禁之地。
水关之址今为金中都水关博物馆。
由于莲花池水系的供水量有限,所以多置水井供民间取水。
从考古成果得知,今西城区南部的水井从战国时期就分布得广而多。
后世承之,故老北京有许多以井命名的胡同。
流入宫禁的"御河"既是禁内的供水渠道,也是排水渠道。
出宫后供水任务完成,由东南方向出城,经今龙潭湖水系汇入潮白河。
民间使用过的生活用水,不得流入"御河"污染宫禁之区。
此项政策后世亦承之,所以老北京居民院中多置"渗井"。
顾名思义,渗井不是取水之井,是渗水之井。
其结构是井壁围砖,上用石板封顶。
引生活污水流入其中,自然下渗。
久而久之,造成"地污水咸,南城忧堪"。
用现代术语来表述,也就是"三千多年的生活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表层地下水"。
居民院中的"渗井",直至本世纪初犹有存者。
侯仁之先生认为,由于莲花池水系的流量不足,元兴建大都时只能在金中都故城北垣外选新址建城。
大都城所依托的是紫竹院水系,高粱河由西直门水关入城,经今什刹三海流入宫禁。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最新最全)
鏂颁汉鏁?鏂?浜烘暀,鐗?鍏勾绾?鍦扮悊,涓嬪唽,璇惧悗,鏂颁汉鏁欑増鍏勾绾у湴鐞嗕笅鍐岃鍚庢椿鍔ㄩ绛旀绗簲绔?涓浗鐨勫湴鐞嗗樊寮?P5聽 1銆佸綊绾崇Е宀€旀樊娌充竴绾夸互鍖楀湴鍖哄拰浠ュ崡鍦板尯鐨勫湴鐞嗗樊寮傦紝骞跺~鍐欒〃5.1绉﹀箔鈥旀樊娌充竴绾夸互鍖?绉﹀箔鈥旀樊娌充竴绾夸互鍗?1鏈堝钩鍧囨皵娓?锛堥珮浜?鈩冩垨浣庝簬0鈩冿級浣庝簬0鈩?楂樹簬0鈩?骞撮檷姘撮噺800姣背浠ヤ笅800姣背浠ヤ笂涓昏鍦板舰骞冲師銆侀珮鍘?瑗块儴浠ラ珮鍘熷拰鐩嗗湴涓轰富锛屼笢閮ㄦ湁浜ら敊鍒嗗竷鐨勫钩鍘熴€佷綆灞卞拰涓橀櫟娌虫祦鍐缁撳啺锛堟湁鎴栨棤锛?鏈?鏃?鍐滅敯绫诲瀷鏃卞湴姘寸敯涓昏绮浣滅墿灏忛害姘寸ɑP5 2銆佺Е宀€旀樊娌充竴绾垮湪骞叉箍鍦板尯鐨勫垝鍒嗕腑锛岀浉褰撲簬鍝袱涓尯鐨勫垎鐣岀嚎锛熷湪娓╁害甯︾殑鍒掑垎涓紝鐩稿綋浜庡摢涓や釜甯︾殑鍒嗙晫绾匡紵绛旓細绉﹀箔鈥旀樊娌充竴绾跨浉褰撲簬鍗婃箍娑﹀尯鍜屾箍娑﹀尯鐨勫垎鐣岀嚎锛屼簹鐑甫鍜屾殩娓╁甫鐨勫垎鐣岀嚎銆?P5聽 3鍒嗘瀽瀵艰嚧绉﹀箔鈥旀樊娌充竴绾夸互鍖楀湴鍖哄拰浠ュ崡鍦板尯鑷劧宸紓鐨勪富瀵煎洜绱犮€?绛旓細聽鍖楁柟锛氭俯甯﹁惤鍙堕様鍙舵灄聽聽聽聽聽涓昏鍘熷洜锛氬寳鏂规皵娓╀綆銆侀檷姘村皯鍗楁柟锛氫簹鐑甫甯哥豢闃斿彾鏋椔?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鍗楁柟姘旀俯楂樸€侀檷姘村鍏卞悓鐨勫奖鍝嶅洜绱狅細姘斿€?鍖楁柟锛氭祦閲忓皬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涓昏鍘熷洜锛氬寳鏂归檷姘村皯鍗楁柟锛氭祦閲忓ぇ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鍗楁柟闄嶆按澶?P6聽 1銆佽瀵熷浘5.5涓殑鐣岀嚎A锛屽苟涓庡浘5.1涓殑绛夐檷姘撮噺绾跨浉姣旇緝锛?锛?锛夌晫绾緼澶ц嚧涓庡摢鏉$瓑闄嶆按閲忕嚎鐨勫垎甯冩渶鎺ヨ繎锛?绛旓細鐣岀嚎A澶ц嚧涓?00姣背绛夐檷姘撮噺绾跨殑鍒嗗竷鏈€鎺ヨ繎銆?锛?锛夌‘瀹氱晫绾緼鑰冭檻鐨勪富瀵煎洜绱犳槸浠€涔堬紵绛旓細涓诲鍥犵礌鏄椋庛€?P6聽 2銆佽瀵熷浘5.5涓殑鐣岀嚎B锛屽苟涓庡浘5.1涓殑绛夐檷姘撮噺绾裤€?鏈堢瓑娓╃嚎鐩告瘮杈冿細锛?锛夌晫绾緽澶ц嚧涓?鏈堝摢鏉$瓑娓╃嚎鐨勫垎甯冩渶鎺ヨ繎锛?绛旓細鐣岀嚎B澶ц嚧涓?鏈?鈩冪瓑娓╃嚎鐨勫垎甯冩渶鎺ヨ繎銆?锛?锛夌晫绾緽澶ц嚧涓庡摢鏉$瓑姣背绛夐檷姘撮噺绾跨殑鍒嗗竷鏈€鎺ヨ繎锛?绛旓細鐣岀嚎B澶ц嚧涓?00姣背绛夐檷姘撮噺绾跨殑鍒嗗竷鏈€鎺ヨ繎銆?锛?锛夌‘瀹氱晫绾緼鑰冭檻鐨勪富瀵煎洜绱犳槸浠€涔堬紵绛旓細涓诲鍥犵礌鏄皵娓╁拰闄嶆按锛堟皵鍊欙級锛?锛夌晫绾緽涓庣Е宀€旀樊娌充竴绾挎槸鍚︽帴杩戯紵绛旓細鐣岀嚎B涓庣Е宀€旀樊娌充竴绾挎渶鎺ヨ繎銆?P6聽 3銆佽瀵熷浘5.5涓殑鐣岀嚎C锛屽苟涓庡浘5.1涓殑涓夌骇闃舵鍒嗙晫绾跨浉姣旇緝锛?锛?锛夌晫绾緾涓庡摢绾у湴鍔块樁姊殑杈圭晫绾垮熀鏈惢鍚堬紵绛旓細鐣岀嚎C涓庡湴鍔跨涓€绾ч樁姊殑杈圭晫绾垮熀鏈惢鍚堛€?锛?锛夌‘瀹氱晫绾緾鑰冭檻鐨勪富瀵煎洜绱犳槸浠€涔堬紵绛旓細涓诲鍥犵礌鏄湴鍔?绗叚绔犅?鍖楁柟鍦板尯绗竴鑺偮?鑷劧鐗瑰緛涓庡啘涓?P10聽 1.鏍规嵁鍥?.5锛屾鎷綈榻愬搱灏旓紝鐭冲搴勫拰寤跺畨涓変釜鍩庡競姘斿€欑殑鍏卞悓鐗瑰緛銆?绛旓細閮藉睘浜庢俯甯﹀椋庢皵鍊欙紝鐗瑰緛鏄瀛i珮娓╁闆?鍐瀵掑喎骞茬嚗P11聽 2.姣旇緝鐭冲搴勫拰榻愰綈鍝堝皵鐨勬皵鍊欏樊寮傦紝缁撳悎鍥?.3璇存槑瀵艰嚧涓ゅ湴姘斿€欏樊寮傜殑涓昏鍘熷洜銆?绛旓細鐭冲搴勬瘮榻愰綈鍝堝皵鍐姘旀俯楂橈紝澶忓闄嶆按澶氥€備富瑕佸師鍥犳槸鐭冲搴勬瘮榻愰綈鍝堝皵绾害浣庯紝璺濈娴锋磱杩戙€?P11聽 3.姣旇緝鐭冲搴勫拰寤跺畨鐨勬皵鍊欏樊寮傦紝缁撳悎鍥?.3璇存槑瀵艰嚧涓ゅ湴姘斿€欏樊寮傜殑涓昏鍘熷洜銆?绛旓細鐭冲搴勬瘮寤跺畨澶忓闄嶆按澶氾紝涓昏鍘熷洜鏄煶瀹跺簞姣斿欢瀹夎窛绂绘捣娲嬭繎銆?P12聽 1.浠ユ祹鍗椾负渚嬶紝璇村嚭鍗庡寳骞冲師锛?-5鏈堬級鐨勬皵娓╁彉鍖栧拰闄嶆按鐗圭偣銆?绛旓細鍗庡寳骞冲師鏄ュ姘旀俯閫愭笎鍗囬珮锛屼竴鑸湪15鈩冨乏鍙筹紝鑰岄檷姘村亸灏戯紝鏈堝钩鍧囬檷姘撮噺涓嶈冻50姣背銆?P12聽 2.鏄ュ锛屽崕鍖楀钩鍘熸鍊煎啲灏忛害杩旈潚锛屽啘鐢伴渶姘撮噺澶с€傝璁哄崕鍖楀钩鍘熸槬瀛g殑姘斿€欑壒鐐瑰鍐滀綔鐗╃敓寮犻暱鐨勫奖鍝嶃€?绛旓細鍗庡寳骞冲師鏄ュ姘旀俯閫愭笎鍗囬珮锛岃捀鍙戞椇鐩涳紝鑰岄檷姘村亸灏戯紝瀹规槗閫犳垚鏃辩伨锛屽奖鍝嶅啘浣滅墿鐨勭敓闀裤€?P12聽 3.鏀堕泦璧勬枡锛岃涓€璁崕鍖楀钩鍘熺殑浜轰滑鏄浣曞簲瀵规槬鏃辩殑銆?绛旓細鍏翠慨姘村簱銆佽法娴佸煙璋冩按銆佸彂灞曡妭姘村啘涓氥€佹鏍戦€犳灄銆? 绗簩鑺?鈥滅櫧灞遍粦姘粹€濃€斾笢鍖椾笁鐪?P16聽 1.闃呰鍥?.14锛岃绠楁紶娌炽€侀綈榻愬搱灏斿拰娌堥槼鐨勯洩鏈燂紝鐪嬬湅涓夊湴鐨勯洩鏈熺敱鍖楀埌鍗楃殑鍙樺寲瑙勫緥銆?绛旓細婕犳渤锛?鏈?鏃ュ埌绗簩骞寸殑6鏈?4鏃ワ紝闆湡绾?涓湀銆傞綈榻愬搱灏旓細9鏈?5鏃ュ埌绗簩骞寸殑5鏈?4鏃ワ紝闆湡绾?涓湀銆傛矆闃筹細10鏈?1鏃ュ埌绗簩骞寸殑4鏈?4鏃ワ紝闆湡绾︿负5涓崐鏈堛€傜敱姝ょ湅鍑猴紝鐢卞寳鍒板崡锛岄洩鏈熼€愭笎缂╃煭銆?P16聽 2.闃呰鍥?.14锛屾壘鍑哄欢鍚夛紝闀挎槬鍜屾紶娌崇殑绉洩鍘氬害锛屽垎鍒瘮杈冨欢鍚夊拰闀挎槬銆佹紶娌冲拰闀挎槬鐨勭Н闆帤搴﹀樊寮傦紝骞惰鏄庡鑷磋繖绉嶅樊寮傜殑鍘熷洜銆傦紙鎻愮ず锛氫粠鍦板舰銆傜含搴︿綅缃拰璺濇捣杩滆繎涓変釜鏂归潰鑰冭檻锛?绛旓細绉洩鍘氬害锛涘欢鍚夋槸58鍘樼背锛岄暱鏄ユ槸22鍘樼背锛屾紶娌虫槸53鍘樼背銆傚欢鍚夎窛绂绘捣娲嬭繎锛屽湴鍔块珮锛屽洜姝ょН闆帤搴︽瘮闀挎槬鍘氥€傛紶娌崇含搴︽瘮闀挎槬楂橈紝姘旀俯浣庯紝鎵€浠ョН闆帤搴︽瘮闀挎槬銆?P16聽 3.涓滃寳涓夌渷鐨勪紶缁熸皯灞呭叿鏈夋埧椤跺潯搴﹀ぇ锛屽浣撳帤锛岀獥鎴峰皬绛夌壒鐐癸紝璇磋杩欑浼犵粺姘戝眳鐗圭偣涓庤嚜鐒剁幆澧冪殑鍏崇郴銆?绛旓細涓滃寳涓夌渷绾害楂橈紝鍐瀵掑喎锛屽浣撳帤锛岀獥鎴峰皬鏈夊埄浜庝繚娓╋紱鍐闄嶉洩杈冨锛屾埧椤跺潯搴﹀ぇ涓嶈嚦浜庤绉洩鍘嬪潖鎴块《銆?P18聽 1.璧拌浣犳墍鍦ㄧ殑瓒呭競鎴栫伯娌瑰晢搴楋紝璋冩煡绮补鏃ョ敤鍝佹湁鍝簺浜ц嚜涓滃寳涓夌渷銆?[鐐规嫈]涓滃寳涓夌渷鐨勫ぇ璞嗘补鎴栬€呭ぇ绫炽€?P18聽 2.闃呰鍥?.18锛岃璇翠笢鍖椾笁鐪佺殑鍟嗗搧绮湪鎴戝浗鐨勫湴浣嶃€?鐢卞浘涓彲鐭ワ紝涓滃寳涓夌渷鐨勪汉鍙h緝灏戯紝浣嗘槸绮浜ч噺杈冮珮锛岃兘澶熶负鍥藉鎻愪緵鏇村鐨勫晢鍝佺伯锛屾湁鍔涘湴鏀寔浜嗗浗瀹剁殑缁忔祹寤鸿銆? P19聽 3.闃呰鍥?.19锛岃璁轰笢鍖椾笁鐪佹垚涓烘垜鍥介噸瑕佸晢鍝佺伯鍩哄湴鐨勬潯浠躲€?锛堥櫎璇炬湰涓婄殑澶栵級杩樻湁闆ㄧ儹鍚屾湡锛屾湁鍒╀簬鍐滀綔鐗╃敓闀裤€?P21聽 1.鍝堝皵婊ㄤ綅浜庢花娲层€佹花缁ャ€佷含鍝堢嚎鐨勪氦浼氬锛屼氦閫氫究鍒┿€傞暱鏄ヤ綅浜庝含鍝堢嚎涓娿€傛矆闃充綅浜庝含鍝堢嚎鍜屽搱澶х嚎鐨勪氦浼氬锛屼氦閫氫究鍒┿€傚ぇ杩炰綅浜庡搱澶х嚎鐨勭粓鐐癸紝婵掍复榛勬捣锛屾捣闄嗕氦閫氫究鍒┿€?P21聽 1銆佸搱灏旀花锛岄暱鏄ワ紝澶ц繛鏄笢鍖椾笁鐪侀噸瑕佺殑缁煎悎鎬у伐涓氫腑蹇冿紝闃呰鍥?.21锛岃鍑鸿繖浜涘伐涓氫腑蹇冨悇鑷殑浜ら€氫紭鍔裤€?鍝堝皵婊ㄦ槸閾佽矾鏋㈢航锛岄搧璺氦閫氫究鍒╋紝鑰屼笖杩樻湁鏉捐姳姹熶究鍒╃殑鍐呮渤鑸繍锛涢暱鏄ュ拰澶ц繛涔熸槸閾佽矾浜ら€氭灑绾斤紝閾佽矾浜ら€氫究鍒╋紝澶ц繛杩樻湁娴蜂笂杩愯緭涔嬩究銆?P21聽 2.涓滃寳涓夌渷鏄垜鍥介搧璺綉鏈€绋犲瘑鐨勫湴鍖轰箣涓€銆傚鐓у浘6.21鍜?.20锛岀湅鐪嬩富瑕佺熆浜у湴涓庨搧璺嚎鐨勫叧绯伙紝璁ㄨ閾佽矾淇埌鐢层€佷箼涓ゅ湴鍙兘鐨勫師鍥犮€?涓滃寳涓夌渷涓昏鐭夸骇鍦伴兘鍜岄搧璺浉閫氥€傜敳澶勬湁閲戠熆锛屼箼澶勬湁鐓ょ熆锛屼篃闈犺繎杈瑰锛屼究浜庝笌鍥藉杩涜缁忚锤鑱旂郴锛屽洜姝ら搧璺慨鍒拌繖涓や釜鍦板尯銆?P22聽 3.涓滃寳涓夌渷鐨勫緢澶氬伐涓氫腑蹇冩槸渚濇墭鑷劧璧勬簮鍙戝睍璧锋潵鐨勩€傞槄璇诲浘6.22锛岃鍑哄ぇ搴嗭紝瀹滄槬銆侀瀺灞卞伐涓氱粨鏋勭殑涓昏鐗圭偣锛屽苟瀵圭収鍥?.20鍒嗗埆璇存槑杩欑宸ヤ笟缁撴瀯鐗圭偣鐨勫舰鎴愬師鍥犮€?澶у簡浠ョ煶娌瑰伐涓氫负涓伙紝鍘熷洜鏄ぇ搴嗘湁鎴戝浗鏈€澶х殑娌圭敯銆備紛鏄ヤ互鏈ㄦ潗鍔犲伐鍜岄挗閾佸伐涓氫负涓伙紝鍘熷洜鏄紛鏄ヤ綅浜庡皬鍏村畨宀湴鍖猴紝鏄憲鍚嶇殑鏋楀尯锛岄檮杩戠叅鐐祫婧愪赴瀵岋紝渚夸簬鍙戝睍閽㈤搧宸ヤ笟銆傞瀺灞变互閽㈤搧宸ヤ笟涓轰富锛屽師鍥犳槸闉嶅北鏈夎憲鍚嶇殑閾佺熆銆?绗笁鑺?涓栫晫鏈€澶х殑榛勫湡鍫嗙Н鍖衡€旈粍鍦熼珮鍘?P25聽浜嗚В榛勫湡楂樺師瀵屾湁鍦版柟鐗硅壊鐨勨€滈粍鍦熼珮鍘熲€?绐戞礊涓庨粍鍦熺壒鏈夌殑灞炴€у強褰撳湴鐨勬皵鍊欐湁瀵嗗垏鐨勫叧绯伙紝淇″ぉ娓稿垯涓庨珮鍘熺幆澧冨強鍦板舰鐗圭偣瀵嗗垏鐩稿叧銆?P27聽 1.涓嬪垪鐜拌薄琚涓烘槸鏀寔榛勫湡鈥滈鎴愯鈥濈殑璇佹嵁锛岃璇村畠浠垎鍒鏄庝簡浠€涔堥棶棰樸€?绗竴涓瘉鎹鏄庝簡榛勫湡鏄粠绌轰腑闄嶈惤鍒拌繖閲岀殑銆傜浜屼釜璇佹嵁璇存槑榛勫湡鏄椋庝粠瑗垮寳鏂瑰惞杩囨潵鐨勩€傜涓変釜璇佹嵁璇存槑榛勫湡鏄潵鑷叾浠栧湴鏂圭殑銆?P27聽 2.鍏充簬榛勫湡鐨勬潵鍘嗭紝浣犺繕鏈夊叾浠栫殑鎺ㄦ祴鍚楋紵[鐐规嫈]鍦板3杩愬姩褰㈡垚锛屾祦姘村啿绉€屾垚绛夈€?P29聽 1.闃呰鍥?.34锛岃璇存按鍦熸祦澶变笌鍦拌〃妞嶈鐨勫叧绯汇€?鍦拌〃妞嶈瓒婂皯锛屾按鍦熸祦澶辫秺涓ラ噸銆?P29聽 2.璁ㄨ涓嶅悓鐨勫湡璐紙娌欏湡鍜岄粡鍦燂級銆佷笉鍚岀殑鍧″害锛堥櫋鍧″拰缂撳潯锛夈€佷笉鍚岀殑闄嶆按寮哄害锛堟毚闆ㄥ拰灏忛洦锛夊姘村湡娴佸け鐨勫奖鍝嶃€?娌欏湡鐨勬按鍦熸祦澶辨瘮绮樺湡涓ラ噸锛岄櫋鍧$殑姘村湡娴佸け姣旂紦鍧′弗閲嶏紝鏆撮洦閫犳垚鐨勬按鍦熸祦澶辨瘮灏忛洦涓ラ噸銆?P29聽 3.闃呰涓嬮潰鐨勫浘鏂囪祫鏂欙紝灏遍粍鍦熼珮鍘熸按鍦熸祦澶辩殑鍗卞璋堣皥浣犵殑鐪嬫硶銆?榛勫湡楂樺師鐨勬按鍦熸祦澶遍€犳垚澶ч噺鍦熷¥鍜岃惀鍏荤墿璐ㄧ殑娴佸け銆傞粍鍦熼珮鍘熺殑姘村湡娴佸け浣块粍娌冲惈娌欓噺鍓у锛岀粰榛勬渤闃叉椽鍜屾渤閬撴暣娌婚€犳垚浜嗘瀬澶х殑鍥伴毦銆?P30鈥?1聽 1.榛勫湡楂樺師鍗冩矡涓囧锛屾矡璋峰拰鍧″湴鐨勬按鍦熸祦澶卞挨涓轰弗閲嶃€傞槄璇诲浘6.37鍜?.38锛岃璇存墦鍧濇筏鍦板拰鏋楄崏鎶ゅ潯瀵规按鍦熶繚鎸佺殑浣滅敤銆?鍦ㄦ矡璋蜂腑淇瓚鎷﹀湡鍧濓紝鍙互鎷︽埅鍦拌〃娴佸け鐨勬按鍦燂紝鍦ㄥ潯搴﹀爢绉舰鎴愭柊鐨勫湡鍦帮紝鐒跺悗鍙互鍦ㄤ笂闈慨寤烘鐢版垨鑰呯鑽夛紝杩欐牱鍙互鍑忓皯姘村湡娴佸け銆傛灄鑽夋姢鍧″彲浠ョ殑鏁堝噺灏戞毚闆ㄥ拰娴佹按瀵瑰湴琛ㄧ殑渚佃殌锛屼粠鑰屽噺灏戞按鍦熸祦澶便€?P31聽 2.閫€鑰曡繕鏋椼€佽繕鑽夋槸鍥藉淇濇姢鐢熸€佺幆澧冪殑涓€椤归噸澶т妇鎺€傝浣犲叧浜庨粍鍦熼珮鍘熼€€鑰曠殑璁ㄨ锛屽彂琛ㄨ嚜宸辩殑鐪嬫硶銆?閫€鑰曡繕鏋楋紝杩樿崏瑕佸洜鍦板埗瀹滐紝杩樿瑙e喅濂借繕鏋椼€佽繕鑽夊悗鍦熷湴鐨勭鐞嗗拰鍒╃敤闂锛岃繕鏈夊綋鍦颁汉姘戠殑鐢熸椿鍜屽彂灞曢棶棰樸€?绗洓鑺?绁栧浗鐨勯閮解€斿寳浜?P35聽 1.浠庡湴褰€佸湴鍔裤€佹渤娴佺瓑鏂归潰锛岃璁哄寳浜嚜鐒跺湴鐞嗘潯浠剁殑浼樺娍锛?锛夊湴澶勬殩娓╁甫锛屾皵鍊欓€傚疁锛屽啘涓氬紑鍙戝巻鍙叉偁涔咃紱鍦板舰骞冲潶寮€闃旓紝鍛ㄥ洿涓夐潰鐜北鏄撳畧闅炬敾锛涙湁瀵瑰鑱旂郴鐨勯€氶亾锛岃窛娴疯繎锛屾湁渚垮埄鐨勪氦閫氭潯浠讹紱鏈夋渤娴佹祦缁忥紝鑳藉鎻愪緵姘存簮銆佽埅杩愬拰闃插尽涔嬪埄锛涘懆鍥村湴鍖鸿兘婧愩€佺伯椋熺瓑渚涘簲鍏呰冻銆?锛?锛夌畝瑕佽瘎浠峰寳浜殑鍦扮悊浣嶇疆銆?鍖椾含渚濆北鍌嶆按锛岄潬杩戞捣娲嬶紝杩涜兘鏀伙紝閫€鑳藉畧锛岃タ闈㈠拰鍖楅潰鏈夊箍澶х殑鑵瑰湴锛岃祫婧愪赴瀵岋紝鎵€浠ュ湴鐞嗕綅缃紭瓒娿€?P36聽 2.闃呰鍥?.45锛屽垎鏋愬寳浜彜鍩庡煄鍧€鐨勫彉杩併€?锛?锛夎嚜杈戒唬浠ユ潵锛屽寳浜煄鍩庡潃鍦ㄧ┖闂翠笂鏄繖鏍峰彉鍖栫殑锛?鑷窘浠d互鏉ワ紝鍖椾含鍩庡煄鍧€鍚戝寳绉诲姩浜嗕竴浜涳紝瑙勬ā涓嶆柇鎵╁ぇ銆? 锛?锛夊垎鏋愬寳浜彜鍩庡煄鍧€鍙樿縼涓庢按婧愮殑鍏崇郴銆?鏃犺鍖椾含鍙ゅ煄鍩庡潃鎬庢牱鍙樿縼锛屽缁堥潬杩戞渤娴佸拰婀栨硦锛岃€屼笖涓嶆柇鍚戝ぇ鐨勬渤娴佸拰婀栨硦闈犺繎锛屼究浜庡埄鐢ㄦ渤娴佸拰婀栨硦杩涜鐢熸椿鐢ㄦ按鐨勫彇鐢ㄣ€佽繍杈撳拰闃插尽绛夈€?P38聽聽杩戝勾鏉ワ紝鍙傝鍖椾含鏁呭鐨勬父瀹㈡暟閲忓墽澧烇紝缁欐晠瀹繚鎶ゅ甫鏉ヤ簡寰堝ぇ鍘嬪姏銆傚浜庝笅闈㈢殑寤鸿锛岃璇翠綘鐨勭湅娉曘€?鎻愰珮闂ㄧエ浠锋牸鑳藉璧峰埌涓€瀹氱殑浣滅敤锛屼絾鏄晥鏋滀笉浼氬緢鏄庢樉锛屼篃鍔犻噸浜嗘父瀹㈢殑璐熸媴锛涢檺鍒舵瘡澶╃殑闂ㄧエ閿€鍞暟閲忓彲浠ユ湁鏁堜繚鎶ゆ晠瀹紱娓稿鏂囨槑銆佺幆淇濈殑娓歌琛屼负鏄繚鎶ゅ悕鑳滃彜杩圭殑鍏抽敭锛涘埄鐢ㄧ幇浠d俊鎭妧鏈紑灞曡櫄鎷熸梾娓稿彲浠ユ彁鍓嶄簡瑙e悕鑳滃彜杩癸紝浣嗘槸涓嶈兘鍙栦唬瀹炲湴鐨勫弬瑙傘€?P42聽 1.鍩庡競鐨勭幇浠e寲寤鸿娑夊強璁稿鏂归潰銆備笅闈㈡槸鐢熸椿鍦ㄥ寳浜殑涓€浜涗腑瀛︾敓瀵瑰煄甯傜幇浠e寲鐨勪綋浼氾紝缁撳悎浣犵殑璁よ瘑鍜屾劅鍙楋紝璇磋浣犲鍩庡競鐜颁唬鍖栫殑鐞嗚В銆?鍩庡競鐨勭幇浠e寲鍖呮嫭浜ら€氫究鎹枫€佸姛鑳介綈鍏ㄣ€佺幆澧冧紭缇庛€佷俊鎭晠閫氥€佹湇鍔″埌浣嶇瓑銆?P42聽 2.鍖椾含鍙ゅ煄鍦ㄧ幇浠e寲杩涚▼涓潰涓存湁鏁堜繚鎶ゅ彜鍩庨璨岀殑闂銆傞槄璇讳笅闈㈡潗鏂欙紝閽堝鈥滃寳浜殑鍥涘悎闄㈠拰鑳″悓鏄媶闄よ繕鏄繚鎶も€濊繖涓€璁锛屾彁鍑轰綘鐨勮鐐癸紝骞惰鏄庣悊鐢便€?瀵逛簬鍖椾含鐨勫洓鍚堥櫌鍜岃儭鍚岋紝瑕佸洜鍦板埗瀹滆繘琛屼繚鎶わ紝瀵逛簬鍏锋湁鍖椾含鐗硅壊鐨勫洓鍚堥櫌鍜岃儭鍚岃鍧氬喅淇濇姢锛屽苟涓斾笉鏂畬鍠勭敓娲昏鏂斤紝浣垮叾鏇寸鍚堢幇浠g敓娲荤殑闇€瑕併€傚浜庣壒鑹蹭笉鏄庢樉鐨勫洓鍚堥櫌鍜岃儭鍚岋紝鍙互鎷嗛櫎鐢ㄤ簬鍩庡競鍙戝睍銆?绗竷绔犅?聽聽聽聽聽鍗楁柟鍦板尯绗竴鑺偮?聽聽鑷劧鐗瑰緛涓庡啘涓?P46聽 1.锛堢暐锛?P46聽 2.浠庢捣鎷斻€佽寖鍥村ぇ灏忋€佸畬鏁存€х瓑鏂归潰锛屾瘮杈冧笂杩板洓澶у湴褰㈠尯鐨勫湴褰㈢壒寰併€?鍥涘窛鐩嗗湴骞冲潎娴锋嫈500绫筹紝鍛ㄥ洿娴锋嫈楂橈紝涓棿浣庯紝绾?6涓囧钩鏂瑰崈绫筹紝鑼冨洿杈冨皬锛屾瘮杈冨畬鏁达紱浜戣吹楂樺師骞冲潎娴锋嫈1000鈥?000绫筹紝娴锋嫈楂橈紝绾?0涓囧钩鏂瑰崈绫筹紝鑼冨洿杈冨ぇ锛屽湴闈㈠磶宀栦笉骞筹紱闀挎睙涓笅娓稿钩鍘熷钩鍧囨捣鎷?0绫筹紝鍦伴潰骞冲潶锛岀害20涓囧钩鏂瑰崈绫筹紝甯︾姸鍒嗗竷锛屾瘮杈冨垎鏁o紱涓滃崡涓橀櫟娴锋嫈200鈥?00绫筹紝绾?0骞虫柟鍗冪背锛岋紝姣旇緝鍒嗘暎銆。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1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了解北京的位置与范围,古城与新城的变迁。
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北京的位置、范围。
北京的职能。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片。
提问: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中国——北京)你对北京了解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祖国的首都——北京看看吧!二、新课学习(一)政治文化中心1.北京的符号:(1)首都北京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人民大会堂: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2)古城北京的符号: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3)现代北京的符号“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
2.面积、人口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3.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京市大致位于40°N,116°E。
(2)海陆位置——面向渤海(距渤海150千米),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背面背靠群山。
(3)相邻省市——天津市、河北省。
4.位置的优越性活动: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读图,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
为什么北京城及其前身选址在永定河出山口处附近
为什么北京城及其前身选址在永定河出山口处附近(2009-11-09 06:17:49)转载▼标签:口处水源军都陉前身聚居区永定河文化分类:北京文化与传统文化要点:凡一个城市的位置选择与确定,需要考虑地形、水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
北京城,自蓟城、幽州,乃至燕京、中都、大都、北京,地理位置虽略有变动,但始终位于永定河出山口附近。
今天来讲,就是位于卢沟桥以东偏北的地方。
从更大范围看,北京城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西倚太行山---西山,北靠军都山---燕山。
为什么不在更南一些的平原腹地建城呢?除了便于以永定河为城市水源外,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便利。
北京自建城伊始迄今,始终是中原汉族聚居区与东北方、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冲。
据专家推测,古代北京与东北方之间的大道一是出今天的古北口、二是沿燕山南麓直达辽西走廊;与北方之间的大道是穿今南口关沟(即太行八陉之“军都陉”)上蒙古高原。
这三条路线至今仍是铁路和公路干线所在。
而北京与中原内地的交通线则是倚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
古代交通方式不外水(舟)、陆(畜或畜力车)两种,而古代华北平原上的河流属夏涨冬涸类型,不易行船(大运河是以后的事),平原东部又多湖沼,难以修路。
大道只能修在山麓地势较高处。
关键是这些大道的交汇点就在永定河出山口处附近,也就是今宛平城附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永定河给早期的北京城提供了水源,但当时它又是“害河”,夏季洪水泛滥成灾,河床左右摆动不定。
因此,北京城又不能太靠近它,必须在略远一些,洪水和河床改道影响不到的地方建城。
这就决定了北京城的地理位置在这个地方。
虽然因永定河泛滥问题,辽、金时北京城以莲花河为主要水源,元时又为了漕运以山前泉水和清河---长河为主要水源,使得北京城址有些变动,但都没有离开这一带。
至于现在北京市以潮白河为重要水源,更不会影响城市的位置变化。
也正因此,才在北京与中原交通大道终点的永定河渡口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卢沟桥,才有了丰台,特别是宣南的发展。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谢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 京
河北省
北京市东部距渤海150Km, 东南比邻天津,其余三 面被河北省包围。 北京市的地理坐标是 40°N,116°E。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 北部边缘,背靠群山。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北京有外国大使 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 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
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北京是我 国的文化中心。
1.北京市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 2.北京市有众多的体育场馆。 3.北京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 4.北京集中了许多国家级的文艺团体。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 变化的? 北京城城址在历史老城的基础上以旧城为中 心,向周围不断扩展,自辽到金,向西、南、 东三面拓展。元代时,拓展到东北部,明清 时,缩减北城,城南加筑外城,变为“凸” 字形。呈现出“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廓 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 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
。
冬夏长,春 秋短。
北京市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 置有什么优点。
北京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形 成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北 京三面环山,东南为平原,西北高,东南低,地 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在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 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北京西靠我国 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 等物产丰富的华北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 —内蒙古牧区,这些都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 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所在地
北京城与水的变迁
北京:城与水的变迁撰文 / 刘明纯(北京领钧技术有限公司) 供图 / 北京领钧技术有限公司·名城历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养育。
从远古时期,勤劳的中国人民就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
如何利用水,如何防水患,都是先民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论证的知识。
京城水事 肇始先秦立城千年的北京在选址时,也没有离开水环境的滋润。
如今我们生活的北京市,周边有五大水系 (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和蓟运河),这五条大河,从北京的山区向东侧的大海奔涌而去。
根据史籍记载,这些长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北魏时期,更远可到三国两晋时期。
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永定河水系,可以说,历史上北京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与永定河水系的丰枯走向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永定河,历史上也称卢沟河,现在仍然横跨其上的卢沟桥,狮子和月亮都是令其比永定河更著名的原因圣水、㶟馀(yú)水,它们分别是现在的永定河、潮河、白河、拒马河、大石河、温榆河;三国时期,镇北将军刘靖所开凿的是北京地区人工河于北魏的唐末,刘循河落城 千秋㶟水翻开地图,我们对比北京城市的基址位置,几乎都离不开这些大河。
其中,永定河水系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尤为明显。
历史上的永定河,流向多变,曾有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两条重要支流走向。
这两条支流,分别形成了现在的紫竹院—什刹海水域、玉渊潭—莲花池水域。
而令金代及以前统治者看重的正是玉渊潭—莲花池水域。
也因此,金中都城市的建立,以莲花池水域为源头展开,引玉渊潭河水补充城市护城河及宫廷用水,甚至在玉渊潭建造钓鱼台等远郊行宫。
这种引流利用,直接对北京西南的水系进行了归拢和改造,并环绕这些大小水系建造了众玉渊潭在辽代就是风景胜地,金代扩建后与北海、南苑等一同成为皇家宫苑。
现在玉渊潭以樱花闻名,但在当年,钓鱼台柳堤环抱,甚至元朝名相廉希宪都在玉渊潭修建了私家园林万柳堂多皇家宫苑,北京城南郊的南海子就是在那个时间段修建起来的。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这些皇都御苑一直都为统治者所喜爱,长盛不衰。
老北京的地名中为何多与水有关
老北京的地名中为何多与水有关西长安街以南地势较低,过去每逢雨季便积水难泄。
海淀在“淀”的前面又加了个“海”,这与白洋淀在“淀”字前面加个“洋”字的意义一样,可以想象过去的水面是很大的。
西海、前海、后海、北海、中海、南海像一串珍珠洒在北京城,在南城东、西还相对称地镶嵌着两颗明珠——龙潭湖和陶然亭湖。
与这些湖海有关的街巷名称有:西海东沿、西海南沿、北海后沿、北海南沿、后海夹道、前海东沿、西沿南沿、北沿、前海西街、海滨胡同、北海夹道。
龙潭一至八条、龙潭北里西里、陶然亭路等。
过去北京内城西南角有个湖,叫太平湖。
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200多年前这里湖水面积相当于一个宣武公园面积。
如今成为一片居民住宅区,但仍以太平湖命名,如太平湖东里。
北京还有一些是以潭、池、塘、淀、洼命名的街巷,如潘家潭(今潘家胡同)、韩家潭(今韩家胡同)、青厂潭(今前青厂胡同)、南池子、北池子、水塘胡同(今水塔胡同)。
大川淀胡同、小川淀胡同等。
现在钓鱼台国宾馆过去称西钓鱼台,过去在朝阳门内还有北钓鱼台和南钓鱼台,现在改为石道胡同和北竹竿胡同。
崇文区的金鱼池为金代所开凿,过去那里是一片水乡,现仍保留有金鱼池东街、西街、中街,金鱼池北岸、西岸,金鱼池东一二三巷。
西长安街以南地势较低,过去每逢雨季便积水难泄。
因此,明代这里就有兵部洼、板桥、臭沟胡同的地名。
明代这里有一条排水沟,经大川淀、受水塘向西南方向流入护城河,沿这条水沟还有东沟沿、西沟沿的地名。
今天只保留有受水河胡同,过去人们俗称臭水河胡同。
今天在西长安街以南有新旧帘子胡同,也与这条排水沟有关,过去叫莲子胡同。
靠近中受水塘,塘中莲子多,因此取名为莲子胡同,后来讹传成帘子胡同。
昔日货船聚集的的积水潭水面也缩小了很多;海淀在“淀”的前面又加了个“海”,这与白洋淀在“淀”字前面加个“洋”字的意义一样,可以想象过去的水面是很大的。
回望3000年来北京城和水的关系(下)
回望3000年来北京城和水的关系(下)文/北京大学教授唐晓峰等四、北京历史上的盛水景观历史上的北京曾出现过令人称羡的盛水景观,河、湖、泉、井众多,水量丰沛。
如在今通州南部曾有一个大湖,名叫延芳淀,方圆数百里,芦苇丛生,水面广阔,禽鸟众多。
历史上北京地区的河流水量很大,很多河流都能够通行漕船。
历史上的北京地区水井也很多。
清末,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记录了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65眼。
北京历史上的盛水景观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清代都基本保持了这个格局。
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三千年来大部分时期北京的降水量比较丰富;二是位于河北、山西的主要河流源头水源涵养情况良好;三是水资源消耗不大。
五、历史上的水灾与防灾北京地区在水灾问题上总体是安全的。
与古都开封、洛阳相比,历史上的北京城从未被冲毁过。
但是,北京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大的水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历史上,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易泛滥成灾的河流。
明成化六年曾发生特大水灾。
据记载,“自六月以来,淫雨浃旬,潦水骤溢。
京城内外,军民之家,冲倒房舍,损伤人命,不知其算。
男女老幼,饥饿无聊,栖迟无所,啼号之声,接于闾巷”。
水灾迫使北京四围各州县的流民进入京城谋生,大灾过后更为严峻的是社会动荡,“京城比来米价腾踊,民艰于食,乞丐盈路”。
“在外州县饥荒尤甚,村落人家有四五日不举烟火、闭门困卧待尽者,有食树皮、草根及因饥疫病死者,有寡妻只夫卖儿卖女卖身者,且今冬无雪则来岁无麦,事益难为”。
第二年五月,大疫流行,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在京城崇文、宣武、安定、东直、西直、阜城六门郭外,各设漏泽园一所,以收葬大街上的遗尸。
1890年夏天,北京城连日阴雨,昼夜不息,造成了永定河特大水灾。
由于灾情严重,朝廷重视,发动百余名官员、一万多民工抢险,最后终获成功。
事后论功行赏,一个叫万培因的水务官员,因有大功,被西太后升了十级,成为二品大员。
为了纪念这次抗洪成功,用所剩材料在堵口子的地方修建了永定河大王庙,位于卢沟桥东。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与水源问题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与水源问题我曾经以为,明初废弃元大都的南北城墙是同时进行的工程,但是在查阅了史料之后,发现这中间隔了半个世纪。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徐达、常遇春攻陷元大都齐化门(今朝阳门),由此入城,正统意义上元朝灭亡,在明军进城前,即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带着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逃,前往上都。
(电视剧《山河月明》中的徐达)八月十四日,朱元璋将大都改名北平。
实际上元顺帝的至正年间,因为饥荒和黑死病,元大都居民稀少,明军入城时,居民只剩万余,而其时元军主力在山西一代,由张无忌的大舅哥王保保率领,随时准备反扑。
至正十七年(1357年),农民军刘福通曾经攻克大都,随后被元军夺回,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徐达、常遇春留下三万人守城,随即前往山西迎战王保保。
当时大都军民不到五万,城北本来居民稀少,地势空旷,此时更显无可依托,为了便于防守,避免元军奇袭,徐达曾在出征前在城中偏北增建一道土墙,将城垣变成日字形布局,这段城墙靠近民居密集区,战时守城实并可以从容筹划衣食。
这道土墙,有意的利用了金朝时的金漕河、即元朝时的坝河作为护城河,因此需要绕过太平湖,这就造成了明清北京城西北缺角的格局。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相对位置)按照元大都北城墙两座城门的位置,这道城墙上也开设两座北门,东面的叫安定门,西边的德胜门,对应大都的安贞门和健德门,同时又改东墙的崇仁门为东直门,西墙的和义门为西直门。
洪武四年(1371年),元大都的北段城墙被正式废弃,同时废弃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安贞门、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包括在这片区域内的官署和住宅。
但出人意料的是,元大都的北城墙虽然被废弃,但是并未拆除,仍然起到了拱卫京师的作用,《明史》记载,嘉靖年间俺答汗入寇北京,在健德门附近的土城上仍有明军驻守。
由此可以推断,嘉靖年间修建北京外城的回字形结构,最上面的那一横,应该就是要利用这道土墙。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计划迁都,开始着手营建北京的宫殿城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
的关系
答:有一点需要明确,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中对于水源的考虑,首先要保证宫廷园林的用水,其次要保证漕粮运输的水道便利。
正是这两点,使得水源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变迁的关键因素。
解释:历史上,辽代的南京城和金代中都城大致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外附近。
它们的地表供水,主要来自今
北京城西南郊的莲花池(一个天然小湖泊)。
可莲花池水源毕竟有限,虽然供应辽代和金代这样的地方政权都城内部宫廷园林用水有余,但随着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性
的政治中心,运河用水的吃紧就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金中都与元大都位置比较
从元朝建大都城开始,北京的城址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
在金中都的东北郊,有着比较丰沛的水源,可以统称为高梁河水系,包括大面积的湖泊(积水潭)和清澈的泉流。
这既为城市新址的建设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为新城的水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元大都对水源的利用
其实,自元朝之后一直到明清,为解决北京城市水运问题,历代都在寻求着新的途径。
最著名的是元
朝郭守敬所开凿的通惠运河。
由于高梁河水系的水源依然不能保证都
城漕粮运输,郭守敬勘探地形,将大都城西北沿山地区的泉流水源,都设法引入今天北京颐和园
中的昆明湖,然后疏通运渠经大都城再至通州与南北大运河相接,这一段运河称之为“通惠河”。
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
总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