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关于“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的理论解析
关于“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的理论解析前天写了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点,很多朋友搞不懂与《内经》“阴平阳秘”的差异点,其实不管是张介宾的“阳常平阴不足”还是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都是常见的病理状态情况,而“阴平阳秘”是《内经》倡导的最佳动态平衡状态,“阴平阳秘”中的平、秘都是一个意思,平衡。
“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是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的相对平衡。
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真阴要有收敛收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阴平);真阳要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的作用,并不让真阴外泄而固束真阴(阳秘)。
再来看明末医家张介宾倡导的“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重点地论述了元阴与元阳(或称真阴与真阳)的实质关系,并进一步把真阴真阳归属于命门之水火,创制了左归和右归等方剂,运用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法,从而成为温补学派的中坚。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是以元阴元阳互根为基础,体现了《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思想。
他认为,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
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乘而死。
阳为阴的主导,阴为阳的基础,所以在生理上元阳、元阴两方而都是必要的,朱丹溪立“阳有余阴不足”及“阴虚火动”之说,后人拘守成法,不能分辨虚实,妄用寒凉攻伐,以致贻害无穷。
景岳欲敦其偏,一反丹溪“阳常有余”之说而谓“阳非有余”。
盖人之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者惟阳,既失而难复者亦惟阳也,此为其温补立论的根基。
张氏进而把阴阳都归属于肾之命门,认为人一身阴阳之消长,皆由乎命门之水火。
他说:“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命门者水火之府,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
”这样把阴阳归一,较之把阴阳分属于左右两肾更符合阴阳辩证统一的思想,也使得命门学说更加完整具体,可以说张景岳在这方面的论述丰富,并发展了丹溪火论学说的理论。
三有余四不足的基本内容
《三有余四不足的基本内容》
来聊聊“三有余四不足”。
阳常有余,就像小孩子,阳气比较旺。
我邻居家小孩,大冬天的也不怕冷,老是活蹦乱跳的,这就是阳有余的体现。
阴常不足,小孩子的阴液相对就没那么充足。
有时候容易口干舌燥的。
肝常有余,小孩肝的阳气比较旺盛。
要是一生气,那脾气可大了。
我外甥,有时候为了一个玩具,那肝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脾常不足,小孩的脾胃比较娇嫩。
吃多了或者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就容易消化不良。
我朋友家的娃,吃了太多零食,结果肚子不舒服,这就是脾常不足的表现。
心常有余,小孩子心气比较盛。
遇到好玩的事,兴奋得不行。
肺常不足,他们的肺比较脆弱。
一到换季,就容易咳嗽。
我儿子小时候,一到秋天就老是咳嗽,就是肺常不足的缘故。
了解这些,在照顾小孩的时候,就能更有针对性啦。
基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论治中风后汗证
基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论治中风后汗证发布时间:2021-12-10T02:55:43.1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刘钰婷于白莉[导读] 脑梗死即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后导致脑部血管软化及坏死。
刘钰婷于白莉(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2)摘要:脑梗死即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后导致脑部血管软化及坏死。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常见原因,而中老年人是发病的高危人群。
脑梗死恢复期的后遗症诸多,其一的汗证就是令患者苦恼的常见后遗症。
本篇基于朱丹溪在《格物致知》中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论治中风后的汗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中风后汗证;滋养肾阴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病变,李晓玲等[1]提出汗出异常为脑梗死恢复期的常见症状,目前西医学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虽无脑梗死后遗症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中医药文献记载,本病应属于中医“中风”等范畴。
本篇将以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2]理论为基础,探讨中风后汗证及滋肾阴敛汗的治法,为中医药防治脑梗死后遗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阳学说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重要的一环,其对后世各行各业影响甚远,中国传统医学中亦见其影响。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他认为自然界普遍存在该原理,也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后,他具体从天地阴阳、四时变化、天癸变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论证,言“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何以言之?天地为万物父母。
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
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
在朱氏的理论基础下,人的生理自也顺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规律,人之阴(精血)易亏难复。
浅析“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之争对临床诊疗和养生的指导意义
天水谷 精气 的不 断濡 养 , 十 四 、 到 十六 岁 时 , 阴气 开
始逐渐 成熟 而可 与 阳气 相 配 , 四十岁 后 阴气 已亏虚 自半 , 五十 、 六十岁 后则 已亏耗矣 。
4 .人 常 阳 动 , 耗 阴精 。在 外 界 物 质 环 境 影 易 响下 , 心 易动而致 使 “ 人 人之 情欲 无涯 , 此难 成 易亏 之 阴气 , 之 何 而 可 以供 给 也 ” 若 。同 时 , 常 处 于 人 “ 阳动” 态 中 ,温 柔 之 盛 于 体 , , 是 铁 汉 , 不 为 动 謦 谁 心 也 ” “ 动 则 相 火 亦 动 , 则 精 自走 , 火 翕 然 而 ,心 动 相
寒 凉药 物攻 之 。故 在 治 法 上 强 调 “ 补 阳者 , 于 善 必 阴 中求 阳 , 阳得 阴助 化生无 穷 ; 则 善补 阴者 , 必于 阳 中求 阴 , 阴得 阳升 而泉源不 竭 ” 倡导 益火 涵 阴 。 则 ,
三 、 阳 常有余 ” “ “ 与 阳非 有余 ” 争对 临床 诊 疗 之 和养 生 的指导 意义
疗 和养生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
一
观 点 , 出“ 提 先天 因气 以化 形 , 阳生 阴 也 , 天 因形 后
以化气 , 阴生 阳也 ” 。
2 .物生 于 阳, 非 有 余 。 张 介 宾 在 《 经 附 阳 类 翼 ・ 宝论 》 大 中从 形气 、 热 、 火三 方面 对 阳气 的 寒 水
( ) 火之 辨 : 水火 者 , 为 阴 , 为 阳也 。造 3水 “ 水 火 化 之权 , 在水 火 ” “ 之 所 以行 , 非 阳气 所 主 , 全 ,水 熟
此 水 中有 阳气耳 ” 即水 能 生 物 , 于 有 阳气 , 能 , 在 水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理论对现代糖尿病论治的启示
浙 江义 乌 县 ) , 金 元 四大 家 之 论 》 人 为 中指 出 “ 天大也 为 阳 , 而运 于地 溪说 :人 之生 , 子 十六 而 精 通 , “ 男
因素而发 病 。先天 禀 赋不 足 、 腑 阴不足 。 脏
者, 自瘦 自汗 , 便 硬 , 便 数 ; 大 小 火
柔 弱是其 内在 因素 。“ 阳有余 阴不
同 时 , 丹 溪 亦 将 这 一 理 论 甚 于下 则 为 肾 消 , 则 烦 躁 , 朱 病 小便
。 消 足” 是丹 溪 阐述 人体 阴阳的基 本 观 用 于对 消渴 病 的 辨 析 。朱 丹 溪 在 淋 浊如 膏 油 之 状 … … ” 因此 , 点 。丹溪 认 为 “ 阳有余 阴不 足 ” 是 《 即 丹溪心法 治要》 中指 出, 消渴 之 渴 病 为本 虚 标 实 , 阴虚 火 旺 。
日属 阳而常满 , 月属 阴而 常 亏 的 自 加重 不 足之 阴 , 此 , 尿 病 基 本 如 糖 然 现 象 , 系 到 正 常 人 的 生 理 变 病 机为 阳有 余 , 不 足 。 阳 常 有 联 阴
中医 一 般 认 为 糖 尿 病 隶 属 于 化 , 则认 为 “ 人受天 地之 气 以生 , 天 余 , 要 是 指 气 实 、 甚 为 主 , 主 火 朱 祖 国 医学 中 “ 渴 ” 畴 , 为 “ 消 范 认 消 之 阳气 为 气 , 之 阴气 为 血 , 气 丹溪 在 《 溪 心 法 》中 指 出 “ 、 地 故 丹 渴 渴” 的病 因多 为 先 天 禀 赋 不 足 、 脏 常有余 , 常 不 足 。 因 日明 于 月 , 热 中 , 在里 也 ”, 盖火 甚 于上 为膈 “ 血 ”
滋阴派---朱丹溪
滋阴派---朱丹溪滋阴派---朱丹溪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其故里浙江义乌有墓园、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
别名“朱一帖”“朱半仙”“丹溪翁”元朝,汉族人物简介朱丹溪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
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
35岁师从理学家许谦。
43岁从罗知悌学医。
在他小时候,读书能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言章词赋,一挥即成。
听说著名理学家许文懿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专门传授朱熹的理学,他对许文懿讲授那套理学非常崇拜,听了,“自悔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
”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
”这样,他坚持学了几年,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
他心情焦急,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
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局方》。
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时,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格致余论》序)。
于是他立志学医,日夜攻读《素问》。
论“阳有余阴不足论”
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关键字】朱丹溪;阴阳【摘要】朱丹溪首倡“阳有余阴不足论”,开创滋阴学派,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在临床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1影响“阳有余阴不足论”形成的因素1.1 “天”对理论形成的影响从天地日月四时自然现象来类比。
天地定位,天包地外,地处天中,故天阳有余地阴不足。
《素问·太阴阳明论)谓:“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1.2“地”对理论形成的影响朱丹溪居江南,而江南水域颇多,另外南方属火,故多有湿热之邪为病。
又因当时盛行用辛燥药较多的《局方》,与湿热相火不相吻合,产生极大弊端。
关于这一点丹溪已深刻认识到,故而开辟新的思路.。
1.3“人”对理论形成的影响丹溪从许谦学习理学,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认识到“阴”本相对偏弱,故而在人体生长、发病、治疗过程尤显重要之性。
程颖云:“天地阴阳之运,升降盈虚,未尝暂息,阳常盈,阴常亏”。
丹溪说:“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察日之光以为明者也。
”丹溪援理入医,其结论就是“阳易乏,阴易动”,这是各种疾病的根源,所以导致他在临床上极力主张滋阴降火,即要避免人体的“阴不足”,首先不要使“阳有余”。
2从常态和病态方面辩证认识“阳有余阴不足”的正确性2.1常态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
中医学的“阴阳”内容极广,气血、形质与功能、水火均在其中,而气又可再分阴阳。
“阴常不足”之“阴”是指人体中一切有形的可辩物质。
“阳”包括:气(元气、卫气、脏腑之气);五脏之阳如脾阳、肾阴等;相火(指正常的妄动的)。
阴包括:血、津液、五脏六腑之阴(肾阴、心阴、肝阴、四肢百骸、经络等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阴阳的自我平衡,是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非绝对的静态平衡。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在临床辨证中的应用
衰, 阴惟 畏 其 盛 , 阴 能 自盛 也 , 衰则 阴盛 矣 。凡 非 阳 万物 之生 由乎 阳 , 物 之 死 亦 由乎 阳 , 阳能 死 万 万 非 物, 阳来 则生 , 阳去则 死矣 。“ 阴常 不足 ” 阴者是 存 论 在 于 肾中之真 阴 , 阴与 元 阳是 互 为其根 、 可分 割 真 不 的 。张介 宾 认 为 , 身 阳既 非有 余 , 人 阴亦 仍 属不 足 。
阳二气不 能 有 所 偏 , 偏 则 气 和 而 生 , 则 气 乖 而 不 偏
虚 之症 。在 补 阴药 中加 用 补 阳之剂 , 得 阳得 阴助 使 则 化源 无 穷 , 以山萸 肉、 地 、 冬 、 既 生 麦 龟板 、 山药 滋 养 脾 肾之阴 , 以黄芪 、 附片益 气壮 阳 , 又 熟 阴阳相 助 。
徐 祖 传
【 键 词 】 阳非 有 余 ; 阴 常 不 足 ; 右 归 饮 ; 左 归 饮 ; 医案 关
“ 阳非有 余 , 阴常不 足 ” , 明代 医家 张介 宾首 论 属 提 。阴不 能没 有 阳 , 气 便 不 能 生 形 , 无 阳不 能 没 有 阴, 无形 便不 能载 气 , 以物 生 于 阳 而成 于 阴 , 阴 所 故
一
复 出现小 便 淋沥 、 坠胀 , 尿等待 , 频 , 次经 会 阴部 尿 多 注射 治疗 , 口服保列 治 、 高特灵 药 物缓解 。患 者拒绝
导尿 , 见 四肢 欠 温 , 症 口干欲 饮 , 背 酸 软 , 舌 淡 腰 唇
息 真 阳。凡 阳气 不 充 , 生 意 不 广 , 阳惟 畏 其 则 故
得 了较 满意 的疗效 。本证小 便 频数 、 漓 不尽 、 淋 唇舌 淡红、 口干欲 饮 , 非 阳热有 余 之象 , 认 真辨别 , 并 要 如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所倡行的一个说法,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序言中提出“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
他的这个观点源于《素问》,他在书中提引《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
”和《方盛衰论》“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等文,作为立论依据,加以阐发。
首先他用取类比象说法从自然界中得到验证,其谓:“天地为万物父母。
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
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
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
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
”天阳地阴,天大地小,日阳月阴,日常圆,月恒缺。
朱氏用日月的盈亏,天地的广狭这一自然现象来说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道理。
人体本身也是如此,他所说的“阴阳”具体是指气血而言。
他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在人体的机能活动中,阳动是起主导作用的,即所谓“阳常有余”。
而阴精难成易亏,即所谓“阴常不足”。
诚如朱氏所谓:“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
”可见阴气之难于成。
《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
”又日:“男于六十四岁而精绝,女于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何况人之情欲无涯。
”说明精血阴气常显不足,并告诫后人要注意保养阴精。
疾病的发生,也往往表现出阳有余阴不足。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情欲过度所致相火妄动。
如丹溪所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
”君火、相火皆属阳,易为物欲所感而妄动,这种被物欲激发的相火翕然而起,必致阴精耗伤而诸病丛生。
另外,阴亏不足更易导致阳亢,他说:“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百不如意,怒火易炽。
从《内经》探析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
从《内经》探析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班级:11级骨伤A班姓名:张卫成学号:111505073摘要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是以《内经》阴阳互根之理为根基的,常态意义上是指一切生命活动有赖于“阳”对“阴”的动用,病态上的“阳有余阴不足”实质是指人身精血正气耗损,真阴真阳俱不足,水火俱虚。
朱丹溪的“养阴”思想和“滋阴降火法”实质也体现了对真阴真阳双方互根互生的重视。
关键词阳有余阴不足阴阳互根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被崇为“滋阴派”的开创者。
后世多以擅长滋阴概括其学术思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相火论”被视为丹溪学说的主旨性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朱丹溪并非“过分强调人体‘阳常有余’的一面而不知阳亦有亏损的时候”[1]。
丹溪学术思想以《内经》阴阳互根之理为根基,蕴含了深刻的阴阳之道,从阴阳互根互用的基本关系出发,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运用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和经验。
1 朱丹溪学术思想以阴阳之理为根基,重视阴阳互根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总纲,是中医理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2]。
对阴阳之理的深刻理解是朱氏学术成就的根基。
戴良《丹溪翁传》所载,朱丹溪“参之以太极之理、《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贯穿《内经》之旨,以寻其指归”,达到“以阴阳造化之精微与医道相出入者论之”的境界,其所论的“阴阳造化之精微”根源于《内经》和理学太极论。
朱丹溪从医之路就是从自学《内经》三年治愈母亲“脾痛”开始的,从医后更是反复研读,指出“素问,载道之书也”,“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格致余论·序》),可见其对《内经》的尊崇。
另一方面,朱丹溪理学素养深厚,引儒入医,始创将“太极之理”引入医学。
在《相火论》的开头直接引用周敦颐《太极图说》论相火,在《吃逆论》中又指出“先儒谓物物具太极,学者其可不触类而长,引而伸之乎”。
太极之理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已经积淀于心,在无形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3]。
中医学的“阴阳”内容极广,气血、形质与功能、水火即阴精和君相二火等均在其中,就“阴”与“阳”本身的含义而言,相对模糊而不确定,但“阴”与“阳”之间的基本关系却是相对清晰而明确的。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作者:中医伤寒学朱丹溪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惑之者以为不刊之论,实则荒谬不经之言也。
确乎不拔之论当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以人生即一由生向死过程,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阳消一分,阴长一分,人就向死近一分。
多一分阳气便多一分生机,自然之理也。
君不见冬日之木乎?阳气潜藏,阴气弥漫,枝叶摧折,形容枯槁,阴寒之极,死气临之也。
冬至子时,一阳初动,阳气渐复,至于立春之后,阳气敷布,生机渐发,春色渐渐盎然,生命复苏,情志畅然,此亦显而易见之理也。
刘河间朱丹溪乃以天时之变,妄言为常,当火气行时滋阴降火或有一时之效,然时过境迁仍执之以为恒常不变之理,则大谬也,昔之琼浆,今为鸩毒矣。
观今之动辄以滋阴降火统治诸病者,杀人者众,生人者寡,犹执迷不悟以朱刘之言为根据,黄坤载谓彼等为下愚、厉鬼,良有以也。
再观近世所谓名医如施今墨孔伯华者流医案,宗刘朱谬论,动辄降火,用药杂乱,不了了之,难得入口见效者,今世宗彼等者又不知凡几,此大众所谓中药见效慢之说所由来者也。
朱刘之过在以妄为常,庸工之过在不知变通。
客气不无常变,主气终有盛衰。
阳胜阴则动有余,阴胜阳则动不足,此常态也。
动为阳,生气也,静为阴,死气也,明乎此则自能识得阴阳死生之变矣。
阴阳升降论道生一,太极也。
一生二,两仪也:阴阳也,动静也,在象为水火也;二生三:阴阳相感,水升火降,升降之间,中气成焉,中气者,土也;三生万物:水流湿,火就燥,湿土生木,燥土生金,金木成气,万类成形矣。
火性上炎,外阳内阴,升中有降也。
水性下润,外阴内阳,降中有升也。
金性收敛,在卦为兑,一阴居上,二阳居下,阴覆二阳下降归坎也。
兑上一阴,从离中来也,离阴为阴之祖,故名太阴。
木性敷扬,在卦为震,一阳居下,二阴居上,阳载二阴上升于离内也。
震下一阳,从坎内来也,坎阳为阳之祖,故名太阳。
离阴右降,肺气从之收敛也。
坎阳左升,肝气从之敷扬也。
离阴不降则胃土燥结,肺金失养,此朱鸟汤黄连阿胶所自出也。
阴常不足论
阴常不足论1.阴常不足(滋阴派)阴常不足,即阳有余。
思虑营营,不时御神,不知持满,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散耗其真是也。
阳有余,非元精之元阳有余,而是虚火、阴火有余。
阴不足源于过耗,阴不涵阳。
年轻男女,入世不深,单纯天真,元阳充足。
面容像鲜桃一样明艳,如朱裹纱,含而不漏。
此阴平阳秘也。
及步入社会,为权利、资源而争,思虑营营,压力山大,欲壑难填,欲火焚身,怎能不阴虚火旺?更有误入歧途,不良嗜好缠身,以欲竭其精,怎能做到元精(阴)充足?邪火不起?“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阴虚不足以制阳而致阳相对亢盛。
治宜滋阴以抑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
2.阳常不足,阴常有余论(火神派、附子派)此言阳不化阴也。
或病或懒,表现为四肢冰冷,或肥胖。
“阳虚则寒”寒证,宜扶阳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
3.攻邪派(寒凉派)五郁皆可化火,表面一派火象,而以寒凉之药泄火攻邪也。
4.补土派重脾胃生化之源,---气球---人之初,犹如气球。
虽小但已注定它将来的大小性状。
高矮胖瘦,禀赋各不相同。
充气到不大不小正正好好,不紧不松,是为盛壮,阴平阳秘是也。
人像一个气球,每个细胞都像一个小气球。
然物壮则老,气慢慢跑掉,变得干瘪。
1.不可太饱,容易爆掉2.不可充气太少,不好看也耐用3.要时时检点,不可漏气。
哪个气球漏气,都会让五色球失去意义。
4.漏完气或爆掉也许只需很短时间。
5.规定时间冲不足气,或力量不够(阳虚),或边充边漏,则不能长到它应有的样子。
6.充气时段一过,便会转向泄气,快慢而已,由形不充到干瘪只是时间问题。
7.充气时,从小到大都是饱满的;漏气时,从大到小,越来越皱巴枯萎。
气球就像人的皮囊,气就是人的精血。
中医小儿三不足四有余的理解
中医小儿三不足四有余的理解
中医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理论,是指小儿的内脏发育并不是同步、平衡的,而是有先后之分,具体表现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及“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
其中,“脾常不足”是指脾的主要功能是管理人体的饮食消化和水液代谢,是人体内营养物质气血等主要来源处,因此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由于小儿脏腑功能的发育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脾胃功能的负担相对较重,所以容易出现脾胃不足、消化不良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选择一些药食两用的健脾食材,如淮山、莲子、芡实、麦芽、陈皮、山楂等,每周给孩子进食两三次,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脾胃健康。
如果孩子确实存在发育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中药调理,应就医诊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治。
中医讲为什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中医讲为什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中医讲为什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
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
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
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
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附:
【阳化气,阴成形】
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
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见《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强,即阳亢。
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考研中医综合-240 (1)
中医综合-240(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0,分数:120.00)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的医家是(分数:6.00)A.刘完素B.张子和C.朱震亨√D.李东垣解析:[考点] 金元四大家[解析] 朱震亨,字彦修,自号丹溪翁,主“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养阴派。
2.《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什么关系的正常(分数:6.00)A.对立与制约B.制约与转化C.制约与消长√D.消长与平衡解析:[考点] 阴阳学说阴阳关系[解析]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阴阳之间取得协调平衡,生命活动就能保持正常。
“阴平阳秘”是指阴阳在对立制约和相互消长中取得的动态平衡。
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
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只有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之间协调平衡,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3.有关情志相胜,错误的是(分数:6.00)A.惊胜怒√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解析:[考点] 五志相胜[解析] 五志分属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着相克的关系,所以五志之间也存在着相胜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能克木,所以悲胜怒。
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水能克火,所以恐胜喜。
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木能克土,所以怒胜思。
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胜忧。
4.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最主要依据是(分数:6.00)A.解剖形态B.所在部位C.阴阳属性D.功能特点√解析:[考点] 藏象学说脏腑划分[解析] 《素问·五脏别论》将人体内脏划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划分的依据有两个方面。
从《内经》阴阳之理探析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
当溃疡 出现 稠厚 分泌 物 时 , 肉芽 活红 . 皮组 织 生长 初 步形 成 , 魏 晋南北 朝 及隋唐 时期 积 累经 验 . 宋 上 在 在 加速 , 合增 快 。 面分 泌 液 培养 无 细 菌生 长 . 愈 创 只有 金元 时期 渐趋 充实 , 明清 时代 比较完 善 经过历 代 至 大 量吞 噬细胞 、 维素 及纤 维母 细胞 . 们 能促使 溃 的发 展 .中医辨脓 法 的理论 与实 践经 验达 到 较高 的 纤 他 疡 愈合嗍 也从 侧 面印证 了陈 氏观点 的先进 性和科 学 水平 , 至现 在 , 直 它对现 代外 科 临床仍 起 到不 容忽视
足 ” 理论 和经验 的
之为 书 , 非素 问无 以立论 ” 《 ( 格致 余论 . 》 。 序 ) 可见其 1 朱丹溪 学术思想 以阴阳之理 为根基 。 重视 阴阳互根 对 《 内经》 的尊 崇 。另一 方面 , 朱丹 溪理 学素 养深 厚 , 阴 阳学 说是 中医理论 的总 纲 .是 中 医理论 最基 引儒入 医 , 创将 “ 始 太极 之理 ” 引入 医学 。 相 火论》 在《
对 “ 的动 用 , 态上 的 “ 阴” 病 阳有 余 阴 不足 ” 质是 指 人 身 精 血 正 气耗 损 , 阴真 阳俱 不 足 , 火俱 虚 。朱 丹 溪 的 “ 阴 ” 想 实 真 水 养 思
和 “ 阴降 火 法 ” 滋 实质 也 体 现 了对 真 阴 真 阳双 方 互根 互 生 的重 视 。
1 7 99
诊 ” 凸显其重要 性 。清 ・外科 大成》 载“ 更 《 记 大肠痈 之 [] 王 莉. 《 科 正 宗》 疮 疡 的 辨 脓 . 江 中 医学 院 学报 , 5 从 外 谈 浙
发, 必先 天枢穴 隐痛不 已 , 右边痛 甚 , 脉则 右寸洪数 ”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浅见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浅见“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元代朱丹溪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因日明于月,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
故人身同样也是阳有余而阴不足,维护阴精,滋阴降火,为其主导治病之思路。
然阳常有余之阳,并非人体之阳气,而实为声、色、货、利等刺激引起肝肾妄动之相火,乃病理之火。
此火宜敛不宜清,宜引火归元,宜补不宜泻。
张景岳指出:夫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而关则在肾,凡一身之气消长约束攸赖。
故补脾不如补肾,谓救本之义莫先乎于此,诚万古不易之良法。
不少劳倦内伤之症,辩证有阴虚的一面,如专事滋阴补肾,则恢复甚慢,倘以培补肾阳为主,佐以滋肾,则阳生阴长,奏功殊速。
肾中真阳,命门之火,是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
火能生土,脾土赖火以温燠而运化传输,命门火衰,则食少腹胀,甚则大便溏泄,完谷不化;肾主纳气,肾阳虚,则不能纳气归元,而发为喘逆气促;肾主水,肾阳虚则水气泛滥,为肿为胀,水邪上泛,水气凌心,则心悸怔忡,水气凌肺则喘咳;肾司二便,肾阳虚则小便频数、清长、遗溺、失禁,大便溏泄;肾阳虚,肾气失于固摄则为滑精、早泄,甚至精清、阳痿,或为带下绵注,或为经行量多,淋漓不净,或为滑胎不孕;肾主骨,腰为骨之府,肾阳疲惫,精气不充,故腰背酸冷而痛,两腿痿软无力;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阳虚则思考力、活动力则显著减退,稍劳即疲不能兴,同时性欲减退,性情冷漠;命火衰微,则真阳不能温煦周身,因之怯寒、肢冷,其畏冷倍于常人,冬季尤感不支;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肾阳虚,脑海亏损,则头眩欲仆,耳鸣耳聋。
肾乃水火之脏,既抱肾阳,又涵真阴。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治病顾护脾胃为第一要义,而万病不治则要求之于肾。
特拟定了一阴平阳秘方,定名为秘补肾阳汤仙灵脾15克枸杞子15克酒菟丝子15克盐水补骨脂15克仙茅10克紫河车6克怀山药3克甘草6克仙灵脾、枸杞子、酒菟丝子、盐水补骨脂,入肝肾,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仙茅,温肾阳,壮筋骨,对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开胃消食,都有一定疗效;山药,味甘平,入肺、脾、肾三经,起补肺、健脾、固肾、益精之功效;紫河车,甘咸温,入心、脾、肾三经,补阴阳两虚,有返本还元之功;甘草,健中土,补益调味,且善解毒。
中医:“阳应常有余,阴应常不足”论述!
中医:“阳应常有余,阴应常不足”论述!1众所周知,金元时期,四家思想极为盛行,然丹溪老人在其《格致余论》中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也就是“阳有余阴不足”论,至明代张景岳已四百余年,其被部分医家奉为医中经典,甚至敢拿与其仲景之学媲美,不知高低。
我认为丹溪之学,实为不然,正如张介宾云:“阳气难得而易失,易损而难复”。
自古至今,从宇宙到生物,无不体现“阳主阴从之至理。
所谓阳主阴从者,以阴平阳秘为基,而阳气起主导作用。
中医独特的观念乃天人一体观,如若按丹溪老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观点,来养其阴,不妥。
此乃是天之逆象,丹溪之说是正常的自然界,正常的是阳多阴少,而不应追求其平衡。
记得汉代之大儒董仲舒云“阳气盛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阴气盛则灾异连连”。
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自然界如若阳不有余,阴过足,那么自然界万事万物如何生长收藏,可见滋阴之法不可为万事之大法啊!丹溪之论执其一端,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严厉指出其害人至深,且清代温病学以来,一见热象但用寒凉,其伤阳气甚矣。
近代医家郑钦安耗20余年探求医理,穷究《周易》、《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阅读70余部著作方悟出“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垂法立方之旨”,以阴阳辨证为纲,化繁为简,在元阴元阳上探求至理。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
”本立而道生。
本者,阴阳也。
郑钦安在书中体现了阳主阴从的思想,处方多用姜桂附,立起沉疴,起死回生。
其所形成火神一派运用姜桂附量之大,令众多医家咋舌,然往往能药到病除。
其核心思想就是重阳,即以扶阳为纲。
张介宾云:“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
”《周易》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故坤为乾所统,而乾三连为纯阳之卦,坤六断为纯阴之卦,故阴为阳所统。
《类经》中说到:“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四季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
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余天泰
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余天泰(353000)近读《伤寒质难》,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尤其是为祝味菊先生“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伤寒质难.退行期及恢复期篇第七》)惊世之语所振撼,并由此产生共鸣。
今余不揣谫陋,试就此结合个人点滴感悟作一初步探讨。
阴阳有余不足自古就有争论,笔者以为,不管其结论如何,均与该医学家之所处时代、地域环境、当时居民体质、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疾病谱构成和流行状况,以及个人学识、行医经历和感悟等密切相关。
复习阴阳学说,不由发觉,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向来重视阳气,故祝味菊先生感言:“重阳之说,由来久矣。
”早在《易经》就明确指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乾者,阳也。
万物之始赖此,统领天道者也;坤者,阴也。
万物之生赖此,顺从天道也。
很显然,这充分体现了“阳”为主导,“阴”为从属的重视阳气思想。
《内经》中突出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强调“阳主阴从”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医圣张仲景堪称重阳典范,其不朽名著《伤寒杂病论》之所以冠以“伤寒”,意在示人阳气至重而易伤,应时时顾护阳气,因而书中姜、桂、附的使用频率极高。
后世崇尚重阳思想医家辈出,并代有发挥。
例如宋代医学家窦材就非常强调人身阳气的重要性,指出“……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
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
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扁鹊心书》)。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反对“阳常有余”之说,写出《大宝论》等以阐明阳非有余,认为“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刘力红老师给传统班的一次课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谈一些中医的基本思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尤其你们是传统班的同学,对中医的领悟应该与其他班有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造诣上应该有所区别才是。
那么,这个造诣的区别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大家的基本功,来自于大家的基础。
这个基础我指的是中医的基础,传统文化的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基础。
98级传统班我给他们上课很多,他们也是第一届的传统班,我比较了解。
从98级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跟其他的班确实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因为可以从一个问题来衡量广西中医学院,就是考研,中医学院历届的学生,考研率都比较低,那么98级传统班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考上了,而且主要考上外院的研究生。
当然考研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但是也可以说明一点,就是这些人都有上进心,都想进一步的深造。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区别呢?这个区别我刚刚讲到了,它实际上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来源于对中医经典的重视程度,还有更重要地是做人的区别。
1、中医的基础对98级传统班,我要求大家比较严格,比如对《伤寒论》,我要求一定要能够背诵,哪怕是上到硕士的阶段我都要求背诵原文。
为什么呢?因为熟悉是一切的基础,尤其《伤寒论》一定要熟。
而且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时间,可以说是最宝贵、最黄金的时间。
也许你们现在还年轻,对今后有些可以预料,有些不能预料。
那我现在告诉你们可预料不可预料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后再难拿这样单纯的时间来背一门经典,来背书,这是很困难的。
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你就知道有很多啰嗦的事情来干扰,使你没有办法能够沉潜下来,像现在在学校这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懒惰的人,我觉得除了工作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事,什么去玩一玩啊,什么去打牌啊,打麻将或者是娱乐,我几乎没有这样的福气。
尽管这样节省度日,可现在别说是找不到时间背经典,就连看书的时间都很难找到。
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今后大家再想找这样单纯的时间是很难很难的。
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原来背的东西都会慢慢减退,我现在的这点功夫完全是本科时期留下的那点。
那个时候我的《伤寒论》背得很熟,人家传说我可以倒背,这倒是有一点夸大,但是397条都能背下来,这是一点不错的。
我是78级的本科生,我们的毕业考是中南五省统考,我考了广西第一名,伤寒也是第一名,好像考98分。
这个成绩虽然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本科阶段我对经典熟悉的程度。
这无疑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因为你不熟悉,你怎么去思维呢?你用什么东西去思维呢?孔子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就是我们去读各种经典,去背,当然还包括其他的东西,做人做事,这都叫学。
思呢?就是把你学过的、做过的这些事在你脑海里面进行联系,进行加工,进行处理。
我常跟人说,“思”是什么呢?思者,丝也,丝绸之路的丝。
丝的作用就是进行纵横的联系,联系好了,就成为可用的绸面。
但是联系的前提是你要有东西、有材料,有了材料你才能联系,这个材料就是储存在大家脑海里面的所学。
所以一定要有一些基础,就是有一些背诵的功夫,背诵几部经典,尤其传统班应该这样。
比如说《伤寒杂病论》应该背,背了有什么好处呢?我现在已经50岁了,虽然这是20多岁背的,现在从头背到尾已经不行了。
“太阳之为病……”但是提纲条文我还能背,很粗的轮廓还在那里,临床上还可以借鉴,还可以用。
我们这一代已经是很差了,跟老前辈比我们觉得很惭愧,但是都还勉强。
像《素问》的前九章应该背,《神农本草经》常用的那百十来味药也应该背,严格来讲《老子》啊,《论语》啊,《大学》、《中庸》这些都是应该背的。
有这几部经典背在脑海里面,你这辈子都受益无穷!所以这次我虽然是上你们最后这几节课,但是我想,前面的老师应该已经强调过了,强调要大家背诵,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希望你们重视它、加强它,把这个烙印刻得更深一些,那么这样可以经得起岁月的冲刷,这是我要求的第一点。
尽管有些马后炮了,课都差不多完了,我才提要求,但是我想就人生来讲你们也只是刚开始,这个要求是一辈子都管用的。
这是一个方面,我想在传统班这是一个区别的地方,就是熟悉的程度应该是有区别的。
2、传统文化的基础第二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也是应该有区别的,因为中医它是很清楚地建立在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一门学问,就是说它的基础是传统文化。
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诸子百家的文化,乃至于佛家的文化,这些都叫传统文化,那中医跟它们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也可以说中医就是用它们组装而成的。
所以你们要了解它,在座的有人读过《论语》吗?有读过《论语》的请举手,五个,好,谢谢!你们传统班有多少个同学啊?三十二位。
六分之一还不到啊。
你们仅仅是读过,对吧,思考过没有呢?没有。
孔子是何许人也,过去每一个地方乃至于每一个乡差不多都有文庙,大一点的家族自己的祠堂里都立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是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一个老师,那么我们作为读书人,都不去碰一碰他老人家的东西,那我们算什么读书人?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做到。
《论语》可以说是孔子精神的一个整体反映,也是中国读书人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那么我们作为读书人,应该看一看他的东西。
现在看也并不为晚,坦率地说,我大学也没有读过《论语》,为什么没有读呢?没有人叫我读。
学中医就行了,学《中医基础》、《方剂学》、《伤寒论》这些就行了,读什么《论语》呢?但是经过那么几十年,今天我的体会就感觉到读它很重要了,虽然它没有讲中医,但实际上它在讲中医的道理,尤其它在讲做人的道理。
我们讲中医是什么?中医为“仁术”。
那么,将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仁”的是哪一位啊?就是孔子。
孔子的一生都在倡导“仁”,实践“仁”,而这恰恰就是医的精神。
我们想成就医术,却不去实践它的精神,这样能行吗?所以要想成就“仁”术,首先必须成就“仁”人,因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人来成就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中国的文化是人本文化,所以一切的学问,一切的东西,都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本的。
怎么叫本呢?也就是说一切的知识、一切的技术、一切的东西都是末,做人是本。
医更是如此。
为什么传统文化讲做人,人没有做好,你想做好学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的那个学问不叫学问,最多是一些知识而已。
其实,现在的知识也不像过去的知识了,过去的知识也还是很值钱的,为什么?过去没有像现在一样的资讯,也没有现在的这些技术,就是有一本书那也是非常宝贵的。
可现在不同了,书太多,知识太多,碰到不懂的东西,到百度上一度就出来了,对不对啊?但是学问和做人却不是这样,它是“度”不出来的!你必须一点一点地去做,一点一点地去行持,所以作为传统班的学生,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把握住。
3、做人的基础现在过多地强调科学技术,而忽略了做人技术,实际上关乎人类幸福的,更多的还是做人技术,而做人技术里,最重要的就是“仁”。
谈到做人,很重要的是立志,为什么要大家学习孔子,学习《论语》呢?孔子是“吾十又五而立志”,十五岁就立志啦。
你们现在多少岁?二十多岁吧?大概就是二十一、二岁,比孔子立志的时候长了五六岁,但还来得及。
立志,大家说立什么志啊?女的我将来嫁个好老公,男的我将来娶个漂亮的妻子。
这是不是立志啊?显然不是!要立人生的大志。
立人生的大志,首先要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去思考,要把人生的大志立下来。
作为我们学中医的要立志做一个大医,做一个苍生大医!怎样才能做一位大医呢?大家看一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就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大医了。
我们至少要立这个志,这是传统班之所以能够区别其他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也只有在这些方面我们真正做到了,我们才谈得上是有所区别,这是在开讲前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勉的地方。
到现在我们已经上过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内经》、《金匮》、《温病》,还上过什么?还上过《难经》、《神农本草经》,很好!四大经典都快学完了,那我的《思考中医》大家读过没有?读过的请举一下手。
看来读《思考中医》的反而要比读《论语》的多一些,我很惭愧啊,大家应该优先去读《论语》,然后“行有余力”,再有时间的话才去读《思考中医》,我想这样比较好一些。
大家学了这么多以后,对中医有没有认识啊?中医里面比较重要的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够提出来?一谈到中医,我们头脑里面是不是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比如《中医基础》里面讲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等,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能吗?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要学,要思。
学,要学《内经》、学《伤寒》、学《金匮》、学《方剂》、学《中药》等等,但是这些“学”好比沙子,都是散的啊,最后你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学问,要学以致用,你得把它串起来,而且串成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你才好用。
怎么把它串起来?如何变成简单的东西?我们读《素问》的时候,有一句话:“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还记得吗?“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这句话好像在《内经》不止一个地方出现过,为什么说“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也就是说事物它是无限可分的,它可以分成心肝脾肺肾,可以分成五脏六腑,脏腑之中又分阴阳、气血,中药越来越多,方剂也越来越多,现在已有十万多首方子,我们可以背多少方子呢?我现在加起来可能也背不了几十首。
那么多的方剂,那么多的事物,“万之大不可胜数”,尽管这些东西万象纷呈,“然其要一也”。
也就是说它的“要”只是一,就是一个东西,也就是一条线。
为什么要大家读《论语》呢?《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吾道一以贯之”。
就是在讲这个东西,中医也是“一以贯之”。
重要的是你能把这个“一”提炼出来,这个“一”是什么?万象纷呈是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说这个“一”仍然还是阴阳。
那么就看我们能不能用这个“一”,用这个阴阳把中医串起来,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用这个武器,用这个思想去认识中医,去体验中医,去运用中医。
这次的“首届扶阳论坛”开了两天,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安排的是讨论,主要是大家提问题,然后由几位扶阳大师卢崇汉、李可、吴荣祖先生作答,在座的都知道这几位扶阳大家吗?应该知道,应该有一种仰慕之情,这些都是中医的贤者,《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见贤思齐”。
见了贤者就要思想我怎么向他看齐,怎么向他学习,怎么样我也能成为一个贤者。
如果贤者你连知都不知道,怎么去思齐呢?不要冷水烫牛皮,来哪一个贤者都跟自己没关系,那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这里也顺便说说我自己学医的经历,我之所以有今天,跟一个很重要的师父有关系,你们应该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个师父吧?对,李阳波!我是怎么样知道李阳波呢?就是在这样上课的时候。
记得那是大一上《医古文》,上课的是黄广元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