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
摘要:汇率制度是一国政府针对外汇交易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其对平衡一国内外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公布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调整过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通过不断评估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国际影响和国内影响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逐步退出了固定汇率制度,走向了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于2005年0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
革开放新时期。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终于,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历程以1994年为分界线,可以分为“政府调控为主的汇率制度”和“市场调节为主的汇率制度”两个时期。政府调控为主的汇率制度时期为1978—1993年期间,市场调节为主的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200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2005年至今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多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无章可循的,其有内在的逻辑性、方向性和原则性,既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与国际汇率制度的接轨。
一政府调控为主时的汇率制度沿革:
1978年起,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原有的人民币固定汇率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越来越不利于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和促进对外经贸活动的开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发挥人民币汇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逐
步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人民币汇率体制亟待进行新的改革。
为此,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外汇体制改革,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经了两个阶段:1)198l一1984年期间的官方牌价和外汇调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阶段,这一制度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不利于外商来华投资;使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等。2)1985—1993年期间的有限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阶段。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制度作了准备。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指令性计划和双重汇率制度,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机制仍不健全,这样使得市场调节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力量不足、微观主体活力较弱。
二市场调节为主时的汇率制度沿革:
1、1994-200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最重大的一次改革,其主要内容有:1)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市场调剂汇率并轨;2)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4)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实行汇率并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上最重大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阶段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并且保持稳定,对于促进贸易、引进外资、保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金融、经济、贸易等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问题逐渐显现出来:1)汇率的形成机制缺失,导致外汇市场上供求信号失真;2)汇率缺乏灵活和弹性,使汇率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3)汇率风险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弱化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利于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等。
2、2005年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减弱以及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7月21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1994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这次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汇率调控方式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的变化;(3)起始汇率的调整。
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基础上,从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汇率水平三个方面人手,使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为一个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参考多种货币汇率变化关系的有机的整体。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使人民币汇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使外汇的供求关系逐渐理顺、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更加健全,从而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和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恶化,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再度收窄了浮动区间,稳定了市场预期,为抵御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中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截至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中表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经常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