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气体的危害与防护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072f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1.png)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硫化氢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硫化氢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0567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6.png)
硫化氢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三、立足预防,严格监控四、应急施救,以人为本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硫化氢和溶于水和乙醇,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导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硫化氢是许多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
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这些职业包括采矿、石油开采与提炼、皮革制造、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印染、制糖、食品加工等。
此外,有机物腐败场地也有硫化氢产生,因此,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时,也会接触硫化氢。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 1):1.19,饱和蒸汽压:2026.5kpa(25.5℃),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爆炸下限:4.3%,爆炸上限:45.5%,引燃温度:26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Mp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
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而且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来的更快。
硫化氢对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黏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
由于人的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的就是人的中枢神经。
人若吸入硫化氢70-150毫克/立方米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吸入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若吸入300-650毫克/立方米,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653dd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e.png)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威胁性极高。
在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接触硫化氢需要严格遵循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建议。
1.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在着手制定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剧毒、易燃的气体,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硫化氢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
2.施行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硫化氢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受暴露和伤害的风险。
下面是一些个人防护的重要措施:•穿戴防护服:包括耐化学品的手套、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和穿戴防护服等。
•戴上呼吸防护装置:使用合适的呼吸器,如正压式呼吸器或空气供应式呼吸器等。
•佩戴防滑鞋:确保在接触硫化氢时牢固站稳,防止意外摔倒。
•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尽可能避免接触气体,通过使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
3.进行适当的通风控制在处理硫化氢气体的工作环境中,适当的通风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通风控制的有效方法:•使用负压通风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将有毒气体排出到室外,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确保紧急通风系统的存在:在发生事故时,紧急通风系统能够迅速将有毒气体排出。
4.进行严格的作业许可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许可程序,以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作业许可步骤:•许可的申请:在进行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之前,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申请,获得许可。
•安全计划:在申请中,应提供详细的安全计划,包括个人防护、通风控制和紧急应对措施等。
•监督和检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进行紧急应对培训在处理硫化氢时,必须进行紧急应对培训,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df905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3.png)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它在许多工业和自然环境中存在,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工厂、污水处理厂和火山活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硫化氢的危害1. 呼吸系统影响:硫化氢进入呼吸系统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
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肺水肿和严重的呼吸衰竭。
2.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硫化氢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在高浓度下,它还会导致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3. 循环系统影响:硫化氢会干扰血液中的氧气传递,导致缺氧和心血管系统的不稳定。
长期暴露于硫化氢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脏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问题。
4. 皮肤和眼睛刺激: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皮肤发红、刺痛和灼伤。
眼睛接触硫化氢后会出现痛苦、流泪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二、硫化氢的预防措施1. 工作场所安全措施:a. 适当通风:确保工作场所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硫化氢浓度。
使用机械通风设备或开启窗户门等方式增加空气流动。
b.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c. 做好防护措施培训:对从事与硫化氢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教授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2. 监测和检测:a. 安装气体检测仪:在潜在的硫化氢暴露区域内安装气体检测仪,及时监测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
确保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气体检测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校准仪器以保持准确的测量结果。
3. 应急响应:a.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立即启动紧急撤离计划,确保员工的安全。
b.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硫化氢泄漏或事故的信息。
c. 提供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根据员工的症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82142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f.png)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中。
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对硫化氢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的危害1.气味浓度低,但毒性高:硫化氢具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强烈恶臭味道,但当浓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味道可能无法察觉。
而其毒性非常强,能够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着火和爆炸的危险: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后,当其浓度达到爆炸下限(4.3%)和爆炸上限(46%)之间时,会产生爆炸。
这对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环境来说尤为危险。
3.与火源一起使用危险:硫化氢在空气中可以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在与引火源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4.对材料的腐蚀:硫化氢能够对金属、橡胶和塑料等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导致设备损坏。
二、硫化氢的安全防范1.工艺改进:通过改良工艺,减少或阻止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
2.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工作场所中,确保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室内的硫化氢气体。
通风系统需要在硫化氢泄漏时及时启动,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
3.监测设备:安装气体检测仪器,如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以及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潜在的硫化氢泄漏。
4.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情况下,工人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以及防护眼镜等。
5.教育和培训:对从事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硫化氢的应急措施1.确认泄漏源:如有硫化氢泄漏,第一步是确认泄漏源,然后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进一步泄漏。
2.告知他人:通知附近的人员和相关部门,并通知他们采取紧急撤离和隔离的措施。
3.撤离:当硫化氢泄漏超过安全浓度时,立即撤离有风险的区域,并帮助其他人员撤离。
4.避免火源:硫化氢是易燃气体,若泄漏时有明火存在,应立即熄灭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79d007f18583d049645961.png)
e.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f.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肺气肿等;少数职工有牙齿酸蚀症。
4、暴露风险
目前还不清楚多少浓度的低量暴露或多长时间的暴露会增加中毒风险,也不清楚风险会增加多少。因此应尽量少暴露于二氧化硫中,并坚决阻止暴露于二氧化硫环境中的人吸烟。由于暴露于二氧化硫中能使有呼吸系统病患者病情恶化,在工作安排上必须考虑对其的伤害。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度时容易辨别出。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
硫化氢对人的生理反应
1、硫化氢的侵入表现为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少,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接触高浓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氢后数秒或数十秒钟内突然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电击样”死亡。
b.抢救治疗原则同内科。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等对症及支持疗法。
4、劳动能力鉴定
a.轻度中毒治愈后恢复原工作。
b.中度中毒经治愈恢复后,根据病情酌情给予休息,一般可恢复原工作。
c.重度中毒治愈后安排工作需调离有害作业。对神经系统损害恢复不全的患者,则需安排休息和治疗。
5、健康检查的要求
使用前提
体检 ?胡须 ?疤痕 ?眼镜 ?
使用前的准备
用束带定位气瓶观察瓶内压力
检查系统气密性报警哨
基本操作
使用:调节背板打开瓶阀佩戴面罩插上供气阀
使用后:卸下供气阀取下面罩排空系统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C-900)的使用方法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dad955a26925c52cc5bf88.png)
在石油工业的生产中,硫化氢存在于各个环节,
如钻井、井下、采油(采气)作业、油气集输及 炼制等。
钻井
1)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 化物分解,产生出H2S。 2)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 水中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H2S。 3)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 盐层的H2S上窜而来。 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分解作用 下,也会产生H2S。
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气瓶总成 背托总成
面罩总成
供气阀总成 减压阀总成
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第一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15mg/m3(10ppm); 第二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在30mg/m3(20ppm); 第三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在150mg/m3(100ppm)。
三、硫化氢中毒及现场急救
1、硫化氢的毒性等级
立刻丧失知觉,将会产生永久性的脑伤害 或脑死 10)2000ppm (3000 mg/m³)
无法挽救,闪电式死亡。
硫化氢安全暴露极限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与它接触可以从微 弱的不适到死亡。为此,国家规定了四种职业性 直接暴露的安全极限,用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 安全。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的规定,明确界定了 职工在有毒气的工作场所中,可允许的暴露程度, 指导人们更安全的工作。
石油加工
1)某些原油和多数天然气中溶解有H2S。 2)在炼油化工过程中,H2S一般是以杂质形式存在
于原料或产品中。 3)H2S也可能来自辅助作业或检维修过程。 4)水池管道中长期注入含氧水,在注入过程中由
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导致水池中的溶液“ 酸化”而产生H2S。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天然气中或酸洗管 道产生的气体中
3、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危害与防护
![硫化氢危害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986f7dcf5fbfc77da269b18f.png)
硫化氢中毒与防护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在我国,硫化氢中毒排职业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理化性质: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
相对密度1.189(气体),比空气重,易挥发。
职业接触: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
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城市下水道内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在以上地方作业时,应特别警惕硫化氢中毒。
还有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类中,有时可随水或油类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最高容许浓度)---10 mg/ m3毒作用机理: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
临床表现:按吸入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1.眼粘膜刺激:双眼刺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灼热、视力模糊、角膜水肿等。
2.神经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失调、烦躁、面部充血、共济失调、谵妄、抽搐、昏迷、脑水肿、四肢绀紫以及惊厥和意识模糊。
3.呼吸道症状:流涕、咽痒、咽痛、咽干、皮肤粘膜青紫、胸闷、咳嗽剧烈、呼吸困难、有窒息感。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肺炎、喉头痉挛和呼吸麻痹。
4.重度中毒症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等。
还有人可有神经衰弱和前庭器官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5.“电击样”中毒:部分患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硫化氢浓度极高(1000mg/m3以上)的环境中,如地窖、下水道等不通风的地方时,还未等上述症状出现,即可象遭受电击一样突然中毒死亡。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范文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b98e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d.png)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范文硫化氢(H2S)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开采、化工、煤矿等行业中。
大量的硫化氢排放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因此,认识硫化氢的危害,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硫化氢主要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途径进入人体。
虽然硫化氢在低浓度下具有难以察觉的气味,但其高浓度时可造成严重危害。
在较低浓度下,硫化氢会导致眼睛、鼻子和喉咙刺激,引起眼泪流出、鼻子痛、头痛等症状。
在中高浓度下,硫化氢会剧烈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
在更高浓度下,硫化氢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情绪失常、精神混乱、昏迷乃至死亡。
在环境方面,硫化氢的排放不仅会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还会导致酸雨形成,对植物、土壤和水资源造成破坏。
硫化氢进入土壤后,会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导致土壤失去肥力,并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硫化氢还会通过水体传播,对水源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
针对硫化氢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伤害。
首先,要加强对硫化氢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和掌握硫化氢的浓度,为后续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需要加强对硫化氢的防护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员工需要了解硫化氢的危害特点、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在工作现场方面,应该采取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防治硫化氢。
技术措施包括使用密闭和通风设备,以降低硫化氢的浓度。
在钻井、采矿等操作中,要加强气体检测和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硫化氢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行政措施包括建立严格的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责任和管理制度。
在硫化氢可能污染的场所,禁止吸烟、饮食,严禁火源,采取适当的防护设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7801c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f.png)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剧毒的有机硫化物。
它广泛存在于石油、煤炭、工业废水等生产过程中,并且在一些自然环境中也可以发现。
尽管它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但过度暴露于硫化氢会对人体及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相应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硫化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硫化氢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对人体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短期暴露可导致头痛、头晕、呕吐、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状,甚至引起昏迷和死亡。
长期暴露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肺、肝脏和肾脏等多个器官的损害,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和慢性疾病。
2. 环境危害:硫化氢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引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此外,硫化氢排放也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针对硫化氢的危害,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工艺控制:通过改变生产过程和技术,减少硫化氢的产生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可以优化原料选择、改进反应条件、提高处理效率等,减少硫化氢的生成量。
2. 排放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气体收集和处理设备的使用,确保硫化氢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可以利用吸附剂、催化剂、氧化剂等将硫化氢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实现其高效去除。
此外,合理安装、使用和维护废气处理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3. 个人防护:对于从事与硫化氢相关工作的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减少直接接触和吸入硫化氢的风险。
4. 环境监控:及时监测周围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可以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硫化氢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出阈值,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工、疏散等。
5. 教育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熟悉硫化氢的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6.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预防、事故报警、应急救援等措施。
2024年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2024年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3c6b4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2.png)
2024年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一)硫化氢的性质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密度1.539g/L,熔点-85.5℃,沸点-60.7℃。
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
燃点292℃。
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
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
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
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失效。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
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
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
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硫化氢与机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类酶中的二硫键(-S-S-)作用后,影响细胞色素氧化过程,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
但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息,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急性中毒早期,脑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即受到抑制,谷胱甘肽含量增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未见变化。
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
H2S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小部分可以原形或随呼出气排出,大部分则被氧化生成无毒的硫化物、硫代硫酸钠及硫酸盐等排出体外,在体内无蓄积作用。
对机体产生危害的是来不及代谢和排出的游离H2S,它进入血液的可先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硫化高铁血红蛋白,过量的未能结合的H2S,即随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发挥致毒作用。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daba3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5.png)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引言概述: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工业领域。
由于其危害性极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危害:1.1 呼吸系统:硫化氢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气的运输受阻,引起缺氧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和死亡。
1.2 中枢神经系统:硫化氢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
1.3 眼睛和皮肤:接触硫化氢会引起眼睛和皮肤刺激,出现红肿、烧灼感和疼痛等症状。
2. 预防措施:2.1 工业环境控制:2.1.1 加强通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硫化氢气体,减少其浓度。
2.1.2 使用防护设备:工人在接触硫化氢环境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手套和防护服等,减少接触风险。
2.1.3 定期检测: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气体浓度的检测,确保环境达到安全标准。
3. 个人防护:3.1 呼吸防护:在进入可能含有硫化氢气体的区域前,应佩戴适当的防毒面具或呼吸器,有效过滤硫化氢气体。
3.2 皮肤防护:接触硫化氢气体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受到污染的皮肤,并使用适当的防护霜保护皮肤。
3.3 眼睛防护:在接触硫化氢气体的环境中,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避免硫化氢对眼睛的刺激。
4. 应急处理:4.1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硫化氢泄漏事故,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4.2 报警通知: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通知事故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3 急救措施:对于中毒者,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如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5. 法律法规:5.1 相关法规:各国和地区均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硫化氢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生产环境安全。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ba7e123195f312b3069a5b5.png)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基本性质1)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
分子量34。
08,比重1。
19,沸点-60。
2℃,熔点-83。
8℃,自燃点260℃,溶于水,0℃时100ml水中可溶437ml硫化氢,40℃时,可溶180ml硫化氢。
也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原油中,溶于水后生成氢硫酸。
化学性质: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爆炸.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它能使银,铜及其它金属制品表面腐蚀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
2)安全、环保性质火灾和爆炸性:硫化氢有毒且易燃,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后者有特殊气味和强烈刺激性.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范围到4。
5~45。
5%(体积),可引起强烈爆炸。
由于其蒸汽比空气重,故会积聚在低洼或地面扩散,若遇火源会发生燃烧。
硫化氢遇热分解为硫和氢,当它与氧化剂,如硝酸,三氧化氯等接触时,可引起强烈反应和燃烧。
对环境的污染: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中的硫化氢估计有1亿吨,人为产生每年约300万吨。
硫化氢在大气中很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这使工厂及城市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升高,这对人与植物有伤害作用,并且这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水中含有硫化氢除了发臭外,对混凝土与金属有腐蚀作用。
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超过0。
5~1。
0mg/L时,对鱼类有害。
硫化氢危害及防护措施1)硫化氢的危害a 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
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增长成正比,但当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在高浓度时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出现.硫化氢经呼吸道吸收很快,在血中一部分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液排出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经肺部排出,体内无积蓄作用。
b 硫化氢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硫化氢对人体的毒作用主要为急性毒作用。
硫化氢危害及安全预防
![硫化氢危害及安全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85af28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b.png)
地热发电和火山活动
生物发酵和腐败过程
硫化氢的安全预防措施
监测与预警
定期监测硫化氢浓度,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安装硫化氢报警器,及时发出警报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防护设备与措施
培训教育: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06
通风排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及时排出硫化氢气体
演讲人
硫化氢危害及安全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的安全预防措施
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红肿等症状
02
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过敏、发炎等症状
影响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
影响心血管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症状
05
影响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
04
佩戴防毒面具: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如全面罩或半面罩
01
安全距离:保持与硫化氢源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03
监测报警:安装硫化氢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事故
05
防护服: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如防酸碱服、防化服等
02
应急处理与救援
发现硫化氢泄漏时,立即撤离现场,并向上级报告
01
佩戴防毒面具,避免吸入硫化氢气体
04
生物分解:某些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硫化氢
人为来源
1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
2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3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6
地质灾害中的硫化氢释放
5
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
2024年煤矿瓦斯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3篇)
![2024年煤矿瓦斯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9746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3.png)
2024年煤矿瓦斯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摘要:煤矿瓦斯中的硫化氢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有毒气体,它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主要从硫化氢的形成机理、危害效应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策略。
1.引言煤矿瓦斯是矿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在矿井中,硫化氢的浓度通常很高,一旦泄漏或积聚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2.硫化氢的形成机理煤炭中的有机硫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过破碎和燃烧等过程,被氧化为硫化氢。
此外,煤矿瓦斯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会与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反应,生成硫化氢。
因此,煤矿瓦斯中的硫化氢来源非常复杂,包括有机硫的化学变化和无机硫的氧化反应等多种机理。
3.硫化氢的危害效应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为4.3%~46%。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10~20%时,就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此外,硫化氢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造成损伤,可导致眼睛灼烧、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4.硫化氢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煤矿瓦斯中硫化氢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1 技术措施(1)改进矿井通风系统:采用强化通风、增加通风设备等措施,有效降低矿井中硫化氢的浓度,减少泄漏和积聚的可能性。
(2)矿井内部装置硫化氢检测仪器:及时监测矿井中硫化氢的浓度,一旦超过安全阈值,即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利用化学储氢技术:将硫化氢转化为相对无害的化合物,如硫酸盐。
4.2 管理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矿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煤矿瓦斯治理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证安全生产。
硫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三篇)
![硫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ab248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4.png)
硫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7b629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6.png)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它具有高度的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危害,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以保障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安全。
硫化氢的危害:1. 呼吸系统危害:硫化氢进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害。
短期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喉咙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和窒息。
2. 神经系统危害:硫化氢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长期接触或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神经系统损害。
3. 心血管系统危害:硫化氢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接触或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心脏病甚至死亡。
4. 眼睛和皮肤刺激:硫化氢接触眼睛会引起眼部刺激、疼痛和视力模糊,接触皮肤会导致烧灼感、红肿和水泡。
硫化氢的预防:1. 工作场所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潜在的危险源和可能的泄漏途径,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硫化氢气体,减少其浓度。
3. 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防止硫化氢直接接触到人体。
4.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对从事与硫化氢有关的工作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教授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5. 检测监控:安装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及时监测工作场所的气体浓度,一旦超过安全阈值,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6. 泄漏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硫化氢泄漏,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泄漏扩散,并进行安全疏散。
7. 紧急救援计划:制定紧急救援计划,明确员工应急撤离路线和安全集合点,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总结:硫化氢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眼睛和皮肤都有损害。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1f688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5.png)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它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易燃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1. 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在高浓度下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其主要危害包括:1.1 呼吸系统危害: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引起呼吸难点、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和呼吸衰竭。
1.2 中枢神经系统危害:硫化氢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
1.3 眼睛和皮肤刺激:接触硫化氢会引起眼睛和皮肤的刺激,浮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1.4 长期暴露危害: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硫化氢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伤害、肝脏和肾脏损伤等健康问题。
2. 硫化氢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硫化氢的危害,以下措施应被采取:2.1 工艺控制:通过改进工艺、使用封闭式设备和有效的排气系统等措施,减少硫化氢产生的机会和浓度。
2.2 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接触硫化氢环境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以减少硫化氢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2.3 安全培训:对从事与硫化氢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4 监测和检测:在可能存在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安装气体监测仪器,及时检测气体浓度,一旦超过安全标准,即将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5 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排除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2.6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紧急救援措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 硫化氢的处理和处理设备针对硫化氢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 化学处理:使用化学物质与硫化氢反应,将其转化为无毒或者低毒的物质,如使用氧化剂氯化钠进行氧化处理。
3.2 生物处理:利用特定微生物对硫化氢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使用硫醇菌进行生物处理。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52da0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2.png)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它具有剧毒性和易燃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硫化氢的危害1. 健康影响:硫化氢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严重危害。
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会导致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甚至可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会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对肝脏、肾脏、心脏等内脏器官造成伤害。
2. 火灾爆炸风险: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者高温引火源时,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环境污染:硫化氢的排放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
二、硫化氢的预防措施1. 工艺控制: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硫化氢的产生是预防硫化氢危害的首要措施。
采用低硫燃料、控制温度、加强通风换气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硫化氢的生成量。
2. 个人防护装备:对于可能接触硫化氢的工作人员,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阻隔硫化氢的侵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安全培训:为了提高员工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企业应定期组织硫化氢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硫化氢的性质、危害、防护措施等,培训结束后还可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4. 检测监控:在可能存在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安装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及时监测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
一旦检测到超过安全标准的浓度,应即将采取措施,如停工、疏散人员等,以防止事故发生。
5. 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硫化氢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预案中应包括紧急疏散、急救措施、事故报告等内容,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硫化氢泄漏事故。
6. 定期检修:对于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管道,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密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临界浓度:
达到此浓度,对人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不可 逆转或延迟性的影响
硫化氢:150 mg/m3(100ppm)
空气中浓度
0.04 0.5 5.0 7.5 15 35~45 75~150 150~300 300 300~450 375~525 525~600 900 1500 1500~2250
生理影响及危害 感到臭味 感到明显臭味 有强烈的臭味 有不快感 刺激眼睛 强烈刺激粘膜 刺激呼吸道 嗅觉在15min内麻痹 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 暴露1h引起亚急性中毒 4h~8h内有生命危险 1h~4h内有生命危险 暴露30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 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 在数分钟内死亡
三、硫化氢现场防护布置
硫化氢中毒的现场急救步骤
1、立即撤离 到上风向处
2、立即呼叫救援
3、做好防护措施
4、将中毒者抬到 安全区域
5、立即进行抢救 做人工呼吸
6、立即送往医院
总结
一、了解硫化氢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 二、掌握硫化氢的现场应急能力
硫化氢
目录
一、硫化氢的特性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三、硫化氢现场防护布置 四、硫化氢现场应急措施
一、硫化氢的特性
1、硫化氢是一 种无色、剧毒气 体
2、硫化氢具有 臭鸡蛋气味
空气
3、硫化氢密度 比空气重
硫化氢
密度 1.205kg/m3
密度为空气 的1.176倍
4、硫化氢是 易爆气体
浓度4.3-46%
2、硫化氢的现场检测
可携式硫化氢电子 探测报警器
2、硫化氢的防护仪器
过滤型防毒面具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四、硫化氢现场应急措施
1、疏散
2、施工现场H2S应急程序
3、作业区应急逃生路线图 4、现场急救步骤
疏
1. 迅速撤离 2. 转移到安全区域 3. 协助居民疏散
散
4. 无关人员禁入
应
发出警报
急
程
通知司钻
序
立即关井
急救措施
汇报上级
撤离安全
作业区应急逃生路线图
油 油
发 电 房 综 合 库 材 料 房 队长办
罐 罐
灰 罐 3 泵
储罐 循环罐6
储罐Biblioteka 储罐 循环罐5 循环罐3 1 泵
储罐
循环罐4 2 泵
机
房
钻 台
循 环 罐 2 循 环 罐 1
沉
砂
储
池
备
池
水 罐 气 测 车
振动筛
应急集合点 监理房 值班房 泥浆值班房
5、硫化氢是 可燃气体
自燃温度 250度
6、硫化氢显酸性, 具有强腐蚀性
二、硫化氢对人体危害 阈限值:
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 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最大浓度
硫化氢:15mg/m3(10ppm)
安全临界浓度:
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某 种有毒物质的最高浓度
硫化氢:30mg/m3(20ppm)
风向标
1、井场布置
应急集合
风向标
图例
钻井泵 钻井 循 液罐 除 搅拌器 机房 气 环 大土 池 除泥器 器 除砂器 池 振动筛 钻台 放喷管线 节流管汇 接出井场100m 井口 远控台
H2S监 测仪 风向标 季节风 方向
柴 油 罐 发电房
工程室 泥浆室 地质室 值班室
防护室
风向 标
应急集 合点 风向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