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的角度看人与世界的关系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征姓名:caohaichuan 学号:专业: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以其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
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人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客观规律;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但由于人们的研究视角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人侧重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有人侧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解释与征服”;有人侧重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1]等等。
然而从纯粹的自然界上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类不能夸大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力量,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当务之急,如今社会的发展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的迹象,不论是自然界本身,还是人类之间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试题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哲学共产主义2.异化的含义3.两种生产4.市民社会二、分析命题(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存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2. 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3.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4. 马克思的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理论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发展五项式2.客观真理3.辩证逻辑四要素4.实践的两大品格二、分析命题(每题5分,共10分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真理是个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列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2.如何理解历史的发展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3.什么是实践?列宁对实践内涵的界定有什么样的深刻意蕴?4.列宁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列宁对真理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三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物化2.希望3.额外压抑4. 交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物化的表现形式2.东方国家没有形成市民社会阶层,东西方国家形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阐释希望哲学对于人的理解。
4.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5.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四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矛盾论》2.《实践论》3.源与流4.实事求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毛泽东是如何揭示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根本特点?3.毛泽东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体现了哪些军事辩证法思想?4.概括《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理论探索。
社会关系:社会与个人的演讲稿
社会关系:社会与个人的演讲稿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社会与个人”。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人又是社会的构成元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这个关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社会的发展,更要关心个人的成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社会是个体成长的土壤,它为个人提供了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从社会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更能够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同时,社会也对个人的行为和言行进行着监督和规范,促使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然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个人的参与和奉献。
个人是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自由是以社会的自由为前提的。
”个人的自由和幸福是建立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之上的。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我们需要认识到个人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社会的发展;同样,我们也不能只看到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个人的成长。
只有在个人和社会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实现社会的繁荣和个人的幸福。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中得到尊重和关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谢谢!。
(6)--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试卷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答案要点] 这种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生命的、渗透着灵魂的、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从这个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
由于这种自然观把一切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都归为某种带有灵魂的有机体,因而它又被称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2. 外部自然[答案要点] 所谓外部自然,是指在人之外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
3. 自然的人化[答案要点]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运用自己的本质力量去利用和改造各种自然物质,使自然界按照人的尺度和目的发生变化,使自然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打上人的意志的印记。
4. 人化自然[答案要点] 所谓人化自然,就是已经同人类发生联系、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同程度的改造、这样那样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印记的那部分自然。
5. 天然自然[答案要点]无论是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还是人类产生以后仍处于人类活动范围以外的自然界,都属于尚未纳入到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历史之中的那部分自然界,我们将其统称为“自在自然”或“天然自然”。
6.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答案要点] 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当代的实践活动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态势,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问题已不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别问题,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故被人们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7. 生态伦理学[答案要点] 生态伦理学致力于改变人类以往的错误观念,努力确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意识,强调人类只能在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内与自然界进行有节制的物质能量交换,要求人们自觉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
8. 绿色科技运动[答案要点] 绿色科技运动则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保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去考虑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去考虑这个系统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关系的纽带和手段,既然如此,我们便要问四个问题即:人类社会与自然为何会通过实践产生关系、怎样产生关系、产生怎样的关系以及其最终导致的结果。
首先为何会通过实践产生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人类能且只能通过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解释是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且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因为世界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这些也都是我们所能认识的,这就决定了实践观的唯物性和可知性;原初的自然界并不是完全的适合我们人类生存和满足我们的需求的,于是要通过实践对世界进行相应的改造。
然后是怎样产生关系,那就牵涉到了实践运用机制,即人类通过自身需求,制定目标方案、实施实践方案、依据方案目标进行实践控制、反馈调节,最终便是总结以为以后实践作指导,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会是交互式的闭环反馈调节,否则就会失衡。
接着便是产生了怎样的关系,就目前而言,人类社会与自然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建立的关系并不恰当,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等都是具体事实的体现,通过对历史的的总结,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应该是平衡的,即其中要有一个度,而不是人类驾驭自然抑或人类人类坚决不能亵渎自然,当然,这个度,也是要通过人的具体实践经验才能很好的把握的。
最后便是最终导致的结果,这里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达到目的之外的副产物,或者说是生存需求满足后的副产物。
在实践过程中远古人类脑容量逐渐增大,心智不断发展,于是便有了现代人;在实践中对自然的认识的知识的总结和探索便有了科学,科学是对经验的超越;在实践中产生了艺术、音乐,这些是对自然界的超越;产生了宗教,这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产生了真、善、美、君子和西方所谓的绅士,这是对人性的超越,我们可以这样说,远古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实践和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原初的善恶对错真假观念,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道德的雏形。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
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样,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总起来说,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个人也就没有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是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没有社会也同样没有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样,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个人和社会概念的相互规定性,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的相互依赖性。
其中,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马克思这一包含着丰富思想的论断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脱离了社会,任何个人都不能生存和发展。
换句话说,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对社会的内在的需要.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首先是指人作为一种最社会化的动物,其个体在需要的层面上有着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性.个体需要生活于某种人群共同体中,与人共处和交往,受人尊敬、被人信任,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将个人对社会的这种需要理解为人的纯粹本能性的东西,因为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也有合群的需要,甚至能够组成有着某种内部分工的“社会”。
我们讲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一定的社会条件的依赖性或需要。
这种社会条件,归根到底是作为生产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手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要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而劳动又必须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把个人与他人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了交往和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实践使人类渐渐从统一中分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人类产生以后,就总是对自然有着这样那样改造,虽然从生态意义上来说人类还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从本质上说,人类更像是既想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但又不愿离开自然的自身矛盾体。
离开了自然,人类就失去了生活的原材料,必然不能生存下去,但人类又不甘心自然的生存着,想要通过改造自然达到自己高于自然的生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是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十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的客观存在,认为人和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纯粹自然,忽略了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发生的巨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确实首先必须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在自然一方面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或者说是打}二人的实践活动的印记的自然。
既然人化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它就不是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而是随着实践活动发生变化的。
同时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
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
”①实践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人唯心主义,主要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
这样,一方面,它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也就把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历史看成是一种主观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就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而就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
社会发展史不同于自然发展史,社会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是通过社会主体自觉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历史存在,人类实践的过程创造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但动物的生存活动没有使它们产生“历史”的概念。
因为动物的活动不具备实践的特性,只是对当下外部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它既不能接受先前活动的成果,也不会考虑和预测未来。
人类社会则不同。
人的能力和生存方式都是后天的,是在自己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是历史的。
没有历史就没有人类社会本身。
这正是社会过程基于实践的独特本质。
第二,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生产实践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直接和间接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成为全部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发源地。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的产物。
在生产实践中,必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反映并服务于特定生产关系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围绕这一关系,又派生出许多其他社会关系,由此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生产实践的发展,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化向政治、思想和其他社会关系传递,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全部社会关系的转型。
可见,生产实践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直接和间接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成为全部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发源地。
第三,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思想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人是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区别于自然界也区别于动物而独有的活动。
实践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是单单决定于人类这一特殊物种的活动,由人自觉产生动机并付诸于实际行为的一种活动。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所谓存在方式,就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和现实化。
人也有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即人的现实生活的表现样式,是人表现和实现现实生活的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形式。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
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
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马克思不仅首先指出了人的存在就是他的实际生活过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的生存的实践特质并据此透析了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和辩证运动,批判地说明了人的生存异化及其扬弃的社会历史条件。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以人的生存实践为起点,以人的生存辩证法为核心,以人的自觉自由的生存为宗旨而建构起来的。
人与社会期末总结
人与社会期末总结人与社会是一门以探讨人与社会关系、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进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通过学习了解了人与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期末总结中,我将从个人视角出发,总结我在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学习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与社会发生着联系。
通过学习人与社会,我认识到个人的行为、选择和发展都受到社会的影响。
社会为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条件,个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改变和影响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我学习了社会问题的存在与解决。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公平、不平等和不合理的现象。
通过学习人与社会,我认识到社会问题是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产物,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
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够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再次,我学习了社会进程的演变和影响。
社会进程是指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和方式。
通过学习人与社会,我了解到社会进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和力量推动的,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等。
这些因素和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的变化和趋势,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进程做出贡献。
最后,我学习了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影响。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知、理解和评价。
通过学习人与社会,我认识到社会价值观对于个人的言行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个人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也决定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改变世界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知。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不仅仅是指经济活动或实际操作,而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实践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的基础,也是思想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改变世界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包括物质生产、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各种社会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客观世界。
通过参与和实践这些活动,人们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水平。
二、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构想,都是建立在对实践的认识和改造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改造社会才能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幸福。
三、实践是理论的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和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实践不仅仅是理论的依据,也是理论发展的动力。
理论是由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汇聚而成的。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也是指导实践的指南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改变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实践的理论分析和指导,马克思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
不论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社会变革的指导和推动。
四、实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践不仅仅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实践是平民在新社会中积极参与的基础。
社会主义实践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人民的实践为基础,必须紧密依靠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只有通过广泛的群众实践,才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人与世界关系作文范文
人与世界关系作文范文人与世界关系。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与世界进行着互动和交流,这种关系既包括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也包括了世界对人类的影响和塑造。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着世界的奥秘,同时也不断地被世界所挑战和考验。
人与世界的关系,既是一种对抗和征服,也是一种融合和共生。
首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对抗和征服。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就一直在与自然界进行着对抗和征服。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造了自然的规律,使得自己能够生存和发展。
人类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工具和科技,从而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世界。
比如,人类发明了火,使得自己能够在寒冷的冬天生存下来;人类发明了农业,使得自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人类发明了工业,使得自己能够更加便利地生活和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挑战着世界的规律,也不断地征服着世界的难题。
其次,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融合和共生。
尽管人类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但是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世界也在影响和塑造着人类。
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和滋养。
比如,人类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来维持生命,这些都是世界所赋予的;人类需要自然的资源来进行生产和建设,这些也都是世界所提供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仅仅是在改变世界,同时也在与世界进行着融合和共生。
人类需要尊重和保护世界,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总之,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着世界的奥秘,同时也不断地被世界所挑战和考验。
人与世界的关系,既是一种对抗和征服,也是一种融合和共生。
只有在尊重和保护世界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希望人类能够在与世界的关系中,找到一种更加和谐的状态,实现自己与世界的共赢。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自然界的客观性一般说来,人类是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广义的自然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由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所构成的宇宙世界。
它在时空上是无限的,是一个自组织、自演进的巨系统。
而狭义的自然是指人类栖居的地球,它是自然生态状况以及维持地球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对自然的这种界定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利于本节内容的展开,即本节内容是在狭义的基础上审视人类的自然观,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知道,尽管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它们的背后都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即物质性或客观性。
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它们都存在于人的意识、感觉、精神之外,离开人的意识、感觉和精神而独立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感觉和意识所反映。
世界的客观性这一命题已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实践所证实。
首先,从科学史的角度看,近代科学的创立者一开始就力图用唯物论的眼光来解释世界。
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家沿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两分法,将世界划分为月上世界和月下世界两大部分,而且人为地作出某些猜想,认为月上世界是永恒不变和完美无缺的,它的构成物也与地上月下之间的芸芸众生是不同的,这一切都被理解为神的安排。
哥白尼首先冲破这一偏见,大胆地提出了太阳系内部完整统一的观点,开普勒运用数学语言将其精确化,伽利略通过自制望远镜从感官上证明其合理性,并加以理论上的批评总结,从世界观的高度给旧的唯心主义二元论以沉重打击,使人们认识到天上和地上都是由我们可以琢磨的物质实体构成的,而不是由神按照自己的意志预先设定的。
其次,18世纪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物体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改变的只不过是其组合方式和空间位置,它本身的质量和重量守恒。
这就在微观精致的意义上证实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再次,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曾使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惊呼“物质消失了”。
其实,这种思想与长期以来人们对物质概念理解的机械思维方式有关,常识和习惯使人们认为:物质应是有形的实体,或者说是“坚硬而有质量的质点”。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二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既形成了对客观世界反映的主观世界,同时又创造了原来自在世界中没有的属人世界。
因此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的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含义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心理活动的总和。
它既包括意识活动过程,又包括这个过程创造的结果,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人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
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但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两者都具有客观性,即两者的存在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共同构成“外部世界”或“物质世界”即客观世界。
2、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对立统一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区别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
所谓异质性即二者是不同性质的存在。
客观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本身因有的运动规律,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自身(生产方式)而主观世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存在于人脑之内,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人脑。
第二、主观世界的发展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从根本上说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
但是主观世界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具有“由已性”的基本特征。
由乙性也就是主观性的一种表现。
它可以使人们在心意之间随意组合,建构客体,从而使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出现背离、纪想、错误、歪曲、超前的现象,这就是主观世界在反映客观世界时财客观世界具有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首先,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是同构的,所谓同谓,是指二者具有彼此对应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方式。
客观世界中具有什么要素与结构,相应地反映到主观世界中也就形成了这种要素和结构的观念形态,客观世界中有自然界,主观世界里就有自然科学,客观世界中有人类社会主观世界中就有社会科学;而具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则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不同要素和结果的反映。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而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使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个《人》代表的全球70亿人口。
全世界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
每个人存在就有自身存在的道理,70亿人就有70亿个存在的道理,虽然有70亿个人存在的道理,但是所有人存在却只有一个必须适应的《自然法则》。
实践就是指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别人在《自然法则》中生存。
实践才是人的存在方式也代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能够存在在自然法则中就有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只有靠自己的人生之路去寻找答案。
世界所有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前者走过的人生足迹,这些足迹的存在就证明是适合前进的方向,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前者留下的人生路标,我们可以把任何人的足迹当成自己的人生参考资料,但是我们不能够失去自己的独立思维而迷失在这些足迹中。
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世界发展的一大关键。
一般认为,人类的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则需要人们将自然资源
有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在实践中,人需要合理利用和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
首先要保护生态系统,努力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林、牧、渔、草、水等
资源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利用体系,把自然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产力,持续
利用不至于荒芜,而也不至于产生大量的污染;最后,要进行持久的生态宣传,社会各界
必须加强个人和群体的生态意识,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切实加强法律法规监管,以期能建
立一个生态优良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和持续健康的家园,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弘扬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
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造就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一个人非常重要的一些根本观念。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意见。
世界观是建立在一个人对自然、生活、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的,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而且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对世界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世界观不仅是对问题的认识,更是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人生观主要体现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三个方面。
在阶级社会和制度下,人生观分为进步和落后,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人生观。
它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所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选择,即人们识别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人、事、物的某种价值或作用。
价值观对人自身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整体看法,对这三个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辅相成,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世界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论,是一种简单的哲学形式。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
也被称为宇宙学。
哲学是它的理论表达。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根据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不仅是对问题的认识,更是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
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广泛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涵盖了各个层面,包括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等。
以下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几个方面:
个体与社会:
社交互动:人们通过言语、行为、非语言交流等方式相互作用,建立社会关系和群体。
文化影响:个体受到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塑造了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人类与自然:
生态系统互动: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在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这也可能导致环境问题,如污染和资源枯竭。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关联的复杂性。
文化与环境:
环境塑造文化: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发展,包括风俗、传统、宗教信仰等。
文化塑造环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对环境的态度和对待方式有深远的影响。
科技与社会:
技术创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社会影响科技:社会需求和价值观也塑造了科技的方向,反过来影响了科技的应用和发展。
政治与经济:
政治制度影响经济:不同政治体制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异。
经济影响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配等因素都会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结构。
个体与自身:
心理互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互动方式。
健康和生活方式:个体的生活方式、饮食、锻炼等行为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研究。
理解人与世界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
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作为关于世界观的,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
正是在这双重的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
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的。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入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由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既看不到人的反映活动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也看不到反映过程的矛盾性,因而只能把人对世界的反映理解为一种静态的、死板的、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消极影射活动。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相结合,从而指明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
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
这就科学地揭示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一个由浅人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无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建立,科学地揭示出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认识的客观性,也是认识本性的根本方面。
同时,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同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是不可分离的。
由实践所决定的人的认识活动,不能像动物反映外界事物那样,仅仅停留在直接感受的水平,而是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就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能动的抽象活动和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践的角度看人与世界的关系
摘要:人类总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关键词:实践人的认识改造世界
第一,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性质、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社会的人所参加的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的活动。
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体现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认识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尤其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
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
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的感性认识发生突变(即飞跃),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抓着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事物的内部联系了。
循序渐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理性认识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如果没有感性认识,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
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狭隘的经验主义。
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性认识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
要完全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的实践。
这是
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
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需要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人通过实践来改造人与时间的关系。
人类总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统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