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标准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步伐的不断加快,标准化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推动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文章通过介绍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针对标准化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分析,简要阐述了应用后带来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关系;应用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性的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化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手段,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标准化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的关键,对质量管理体系活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及应用进行探讨,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促进企业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企业标准化不仅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它贯穿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试验验证、包装、贮存、运输、安装交付、售后服务以及有关的安全、卫生、能源、环保等各个环节,而标准则是进行这些环节工作的技术和管理的依据,也是衡量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尺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主要靠产品质量,而要提高产品质量最基本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就是推行标准化。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达到有序化,从而发挥质量管理体系显著的功效。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为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一些企业通过实施ISO9000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编制质量手册和相关程序文件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现内部沟通、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以支持企业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先生曾多次强调: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两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它说明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实践证明,在质量管理不断发展中形成的经验和管理知识,已越来越依赖于以标准化的手段去推广和实施。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2 标准化工作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要基础
企业要想以质量求生存,立足于国内市场,竞争于国际市场,就必须制定正确的质量方针和适宜的质量目标。围绕着质量目标的实现,企业就要在新产品开发的设想、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改造、工艺水平的提高、人员能力的培养、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权力的分配与落实、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些管理活动就是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的过程。GB/T19001-2008标准为我们提供了现代的质量管理依据,它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各种技术、管理和人员要素提出了管理要求。
产品质量评判的依据是产品标准,在生产和验证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还
需要各类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持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是企业建立、完善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主要文件,它们在企业内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法律性,既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法则和准则,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质量标准文件。企业从开始编制这些质量体系文件时就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先对体系文件的层次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依据标准要求,结合实际编写,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体系结合好,横向与纵向文件之间得到相互关联。
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在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中,应用标准化的原理起到了简化、统一和优化的作用。使体系文件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之间得到有效的统一和简化。
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管理,而质量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从制定标准着手的,只有加强对标准化的重视,事事都追求标准化,只有让标准成为企业的法律,使标准化思想牢固地树立在企业员工的头脑之中,才能有利于加强质量管理。如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企业的全面标准化管理,产品的质量标准即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指标,就是企业管理目标在质量方面的具体化和定量化。它为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质量管理提供了目标。原材料、配套产品、外构件、工艺工装标准等都是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它们的标准化,能使企业内各分系统的功能得到最佳发挥。
3 标准化工作推动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GB/T19001-2008标准要求企业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和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统计技术是识别、分析、控制过程和产品特性发生变异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离开了标准化,这些先进的统计技术方法是难以实施、推广的。如休哈特博士提出的控制图,就是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它用于连续生产中,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需提供异常因素存在的信息,以便于查明异常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使生产过程达到控制状态。控制图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学的基础上的,它利用有效数据建立控制界限,如果过程不受异常或特殊原因影响,那么进一步得到的观测数据将不会超出控制界限。控制图可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并且可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需要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熟练使用控制图等统计技术对保持产品质量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如果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情况确定判断异常情况控制的上限、下限、标准中心3条标准控制线的范围,在生产现场使用时,就无法正常判定有无异常波动。运用统计技术可以对产品的关键过程或关键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如一个企业某个月通过车间质量检验记录显示:油箱焊接工序出现问题较多,经过做排列图分析,排除了焊机和人员技能问题,发现油箱焊接工序所用的焊接夹具出了问题,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找出了主要问题,对症下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第二个月焊接质量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它存在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中,我们只有运用标准化工作加强相关统计技术标准的应用,采用一定的统计技术借助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发挥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统计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状态,分析其是否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运作,特别是对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知道影响顾客不满意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