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因 1、破裂性出血 A、外伤 B、血管受到侵蚀 C、血管自身的病变 2、渗出性出血 主要见于严重淤血、缺氧、中毒和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21
二、病理变化(如图)
1、内出血
积血 淤点 淤斑 血肿
2、外出血
呕血 咯血 血尿 血便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结局
A、出血量少,完全吸收 B、出血量较大时,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 C、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形成血肿
14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一、动脉性充血

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的
现象,称为充血。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动物性
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
(一)原因
1、生理性充血
2、病理性充血
A、血管运动性充血
B、炎性充血
C、侧枝性充血
D、减压后充血
15
(二)病理变化 1、大体变化(血流量、颜色、代谢) 2、组织学变化(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28
第三节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
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一、原因和发生机理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高
29
血栓与死后血凝块的区别
区别项目
血栓
死后血凝块
表面
干燥、粗糙、无光泽
动物病理学
内容 绪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应激反应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四章 水肿 第五章 脱水与酸中毒 第六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七章 适应与修复 第八章 缺氧 第九章 炎症 第十章 发热
2பைடு நூலகம்
第十一章 休克 第十二章 黄疸 第十三章 肿瘤 第十四章 免疫病理 第十五章 心脏疾病病理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病理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病理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病理 第十九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 第二十章 生殖系统病理 第二十一章 神经系统病理 第二十二章 肌肉、骨骼系统病理 第二十三章 尸体剖检诊断技术
肾上腺和消化道的病变
13
第三节 应激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意义
在现代化的畜牧业规模经营和生产管理中,存在 着很多应激原,这些应激原可引起病理反应和疾 病,使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重视应激,掌握在什么 条件下可产生应激,也就是找出生产中的应激原, 尽量避免应激原引起的病理反应,防止应激性疾病 的发生。
17
淤血举例 1、肺淤血 (如图) A、眼观变化 B、组织学变化 2、肝淤血 (如图) A、眼观变化 B、组织学变化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淤血性水肿 3、萎缩、变性和坏死 2、淤血性出血 4、淤血性硬化
18
慢性肺瘀血
19
肝淤血
20
第二节 出血
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 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3
绪论
动物病理的内容和任务 动物病理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 动物病理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学习动物病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4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疾病的概论
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 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动物机 体表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主变化。
5
22
新城疫 盲肠扁桃体、回肠粘膜出血
23
鸭病毒性肝炎 肝出血斑点
24
猪瘟淋巴结出血
25
球虫病 小肠肿胀 出血
26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1、血栓形成的过程 2、血栓的类型
A、白色血栓 B、红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微血栓
27
2、对机体的影响
A、小出血 B、急性大出血 C、长期慢性出血 D、血肿可压迫组织,引起压迫性萎缩
9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一、潜伏期 二、前驱期 三、临床明显期 四、转归期 1、完全康复 2、不完全康复 3、死亡
10
第二章 应激反应
第一节 应激反应的概念
应激: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 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一、应激是由应激原引起的 二、应激是机体对应激原的非特异性反应 三、机体总是处在一定的应激状态
1、动员期 2、抵抗期 3、衰竭期
11
第二节 应激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神经内分泌反应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变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变化 其他激素分泌变化
应激时的代谢变化 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 电解质的酸碱平衡障碍
12
血液的变化 外周血象变化 血小板变化 纤溶活性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代偿:心跳加 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外周小血 管收缩而脑和冠状血管扩张)
湿润、平滑、有光泽
质地
较硬、脆
柔软、有弹性
色泽
色泽混杂,灰红相间、尾部 暗红色或在血凝块上
暗红
层呈鸡脂样
与血管的关 与心血管壁粘着 系
易与血管壁分离
组织结构 具有特殊结构
无特殊结构
30
三、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与再通 3、钙化
四、对机体的影响
1、阻止出血 2、阻塞血管 3、栓塞 4、心瓣膜变形 5、微血栓形成和器官与组织的功能障碍
三 、自然环境及社会制度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7
第三节 发病学
一、发病的一般机理
1、致病因素对组织的直接作用(如烧伤) 2、致病因素对体液的作用(如脱水) 3、神经系统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 神经反射作用 4、细胞和分子机理
8
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 发展的始终 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三)结局
1、充血 是机体防御、适应性反应之一。 2、持续充血、生命重要器官充血的不良后果。
16
二、静脉性充血
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 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
(一)原因和发生机理 1、静脉血管受压 2、静脉血管阻塞 3、心功能不全
(二)病理变化 1、大体变化 2、组织学变化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外界致病因素 1、生物性因素(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有一定的潜伏期 病原体有一定的侵入门户 动物机体的低抗力 致病的特异性 2、化学性因素(内源性、外源性) 3、物理性因素(温度、紫外线、电流、机械性因
素) 4、营养性因素
6
二、机体内部的因素 1、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 屏障功能 吞噬和杀菌作用 解毒功能 排除功能 特异性免疫反应 2、营养状况 3、种属因素 4、遗传因素 5、年龄与性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