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称:向日葵菌核病
为害作物:向日葵
为害症状:
根腐型从苗期到收获都能发生。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有褐色病斑,水浸状,病斑很快扩展,腐烂,幼苗不能出土。病轻的虽能出土,但随着病斑扩大,扣环,幼苗萎蔫死亡。成株期发病时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渐扩大至根的其它部分和茎,病斑褐色,蔓延至茎部时可向上和向左右扩展,有同心轮纹,病斑可长达1米左右。以后病斑部分氏出白色茁丝,后形成黑色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茎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茎腐型一般在茎中、上部发生病斑,椭圆形,褐色,后扩大,有同心轮纹,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病斑也可以扩大至扣环,片萎蔫枯死。病斑中央淡褐。
叶腐型病斑椭圆形,褐色,稍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很快蔓延至全叶,天气稍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脱落,形成穿孔。
花腐型在花盘背面产生褐色圆形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可达全花盘,使组织变软腐烂,空气潮湿时可出现白色菌丝。菌丝可穿过花盘,蔓延于籽实之间,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都可形成黑色的大小不等的菌核。最后由于花盘组织腐烂落地,果实不能成熟,有的果实内外也存在菌核,籽仁褐色。
病原菌形态特征:由真菌寄生引起LJ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核可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棍棒状,无色,侧丝丝状无色。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发病特点:病苗以菌核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第二年春天,菌核直接产生菌丝侵染幼苗胚根引起根腐型菌核病,也可侵染成株期根部或根茎部井蔓延,-直到收获。病苗或病株的报或茎叶通过互相接触可蔓延侵染。在条件适合时菌核可萌发形成子囊盘,不断形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茎、叶、花盘引起茎腐、叶腐和花腐,最后形成菌核越冬。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9月雨水多,雨日多,湿度大时病重;重茬、地势低洼也加重发病。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菌源广,传染渠道多(种子、土壤、气流都可传染),寄主的感病阶段每年都正值雨季,防治有很大困难。因而必需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1)轮作2~3年以上,不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种植和培育抗病品种,如龙葵杂1号等。
(3)清除病株残余,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从无病花盘上留种,播前筛去夹杂的菌核净或50%多菌灵,以种子重量的0.5%拌种。
(5)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6)适期晚播,将播期延至5月下旬,使开花期与雨季错开。
(7)花期喷药在开花期雨水多时应立即喷药,可用50%菌核净500倍液,50%速克灵或50%乙烯菌核利800-~1000倍液。盛花期后连喷2-3次,间隔7天,效果显著。
常用药剂: 乙烯菌核利速克灵菌核净。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建立小麦、玉米为主的轮作制度。长期大面积单一种植向日葵导致土传病害菌核病、黄萎病等上升为主要病害,葵螟成为主要虫害。这三种病虫害防治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轮作、调整播期、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采用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实行向日葵与小麦、玉米等套种,进行丈带轮作,从根本上防治菌核病、黄萎病。
一、播前种子处理
在精选种子的基础上,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防治菌核病、黄萎病。一般用可用50%菌核净,50%速克灵、50%多菌灵、以种子重量的3-5%拌种,或用50%多菌灵500倍浸种4小时,或用2.5%适乐时种衣剂处理,药与种子的比例为1:50。黄萎病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粉剂按种子重量0.5%拌种。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防治
对向日葵菌核病采取“以净化田间菌源量为基础,以调节生态环境为主,以化学保护为辅”的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
(1)轮作。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不能进行区域轮作的地区提倡麦葵间作,进行丈带轮作。
(2)选用短日期杂交种。可选用的向日葵杂交种有RH118、RH3148、H658、ZX6009、DK119等。
(3)适时晚播。短日期品种最佳播种时间在5月25日—5月30日。小麦套种晚播葵花,葵花在6月1日后播种。
(4)地膜覆盖、变等行为大小行种植。早熟杂交花葵大行2.4尺(80cm)、小行1.2尺(40cm)、株距1.2尺(40cm),亩留苗掌握在2770株左右;晚熟常规种大行3尺(100 cm),小行2尺(67cm),株距1.2尺(40cm), 亩留苗掌握在2000株左右。
(5)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秋翻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带种肥磷二铵10公斤/亩;氯化钾或硫酸钾8公斤/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公斤/亩。忌偏施氮肥,忌施生肥。
(6)拔除田间病株,清除病残体。在向日葵生长期,发现茎基腐病株立即将病株带土挖出深埋,发现盘腐病株将花盘割掉带出田间深埋,要求挖土方1尺见方(33×33cm)深度50cm,减少病植株之间再传染的机会。
(7)搞好田园卫生。收获后将病株、残枝败叶、病花盘、籽粒彻底清除出田间深埋或烧掉,以减少病原。
(8)当年向日葵收获要及时深翻。用大型机械进行深翻,深度要求20公分以上。
(9)收获后农民出售前、企业加工之前要严格进行清选,清选出的残渣要集中深埋。
2.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第一、物理处理。常规种子首先用筛子筛除混杂于瘦果间的菌核,但有时筛的不是很彻底,大粒菌核不易筛得掉,筛后的种子还要用水浸泡,使种子与菌核分开,种子放到35-50℃水中,每100公斤种子用200公斤水,搅拌15分钟,菌核吸水不沉,种子浮于水面,涝出上层种子晒干备用。种子内带菌可采用58-60℃温汤侵种10-20分钟灭菌。第二、化学处理。可用50%菌核净,50%速克灵、50%多菌灵、以种子重量的3-5%拌种,或用50%多菌灵500倍浸种4小时,或用2.5%适乐时种衣剂处理,药与种子的比例为1:50。以上药剂中以速克灵为最优,防效最好,但该药剂较昂贵,成本较高,农户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使用,出于节能增效考虑,生产上建议用50%多菌灵可湿性药粉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的方法。黄萎病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粉剂按种子重量0.5%拌种。
(2)土壤处理。第一、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公斤拌适量砂土,均匀撒入播种沟内。第二、腐霉利拌土处理:按20-40斤细土/斤腐霉利粉剂拌土后穴施(播前用菌土垫底,播入种子后在覆菌土。
(3)田间灌防。发病初期用速克灵或菌核净每喷雾器兑药30克,逐株灌根防治,每株1-2两药液,每隔7天灌防一次,至少两次。黄萎病用12.5%治萎灵灌根。
(4)药剂喷雾。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菌核净600-8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防治烂盘型的菌核病。
(二)向日葵螟防治技术
坚持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针,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减轻危害,减少损失。
1.秋季深翻土地。翻地选用大型机械,耕翻深度20厘米以上。
2.清理虫源。秋季和春季对葵花收购加工点产生的废料要及时采取碾压、粉碎、焚烧等措施,杀死其中的越冬幼虫。
3.调整播种时间躲避向日葵螟危害。短日期的杂交向日葵品种,通过适期播种,一般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初种植,能够避开向日葵螟成虫产卵高峰期,使向日葵基本避免向日葵螟幼虫危害。最佳播种时间:5月23日-6月5日。长日期的常规品种必须采取其它防治措施。
4.诱杀。在向日葵开花前,开始用光控式频振式杀虫灯或性引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光控式频振式杀虫灯每50亩挂置一个,性引诱剂诱捕器每亩放置1-2个。性引诱剂诱芯每40天更换一次。水盆诱捕器制作方法:选择直径30厘米以上塑料盆,将一枚性诱剂诱芯固定在一根(8号)细铁丝上,然后将细铁丝横穿或缠绕在盆沿上,将诱芯置于盆中央,用三个树枝做成三角支架,将盆放在支架上,盆内加入清水,水面的高度距离诱芯1-2厘米,不可浸入水中,水中加少许洗衣粉,每隔3天加水一次。水盆的高度应高于葵花顶端10-20厘米。大面积集中种植的向日葵用性引诱剂诱杀葵螟成虫,应以村组为单位进行统一防治。
5.种植抗螟品种。刮开向日葵种子表皮,木质种壳部呈黑色的品种较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