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一次函数性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次函数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 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根据给定的函数式确定一次函数的图像。
3. 掌握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的计算方法。
4. 能够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斜率和截距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大家知道什么是一次函数吗?一次函数有哪些性质?学生:一次函数是形如y = ax + b的函数,性质有斜率和截距等。
教师: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2. 理论讲解(1)一次函数的定义教师:一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如y = ax + b的函数,其中a和b都是常数,且a≠0。
请注意,a的值决定了函数的斜率,b的值决定了函数的截距。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讲解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2)斜率的计算方法教师:一次函数的斜率是指函数图像上任意两点间的纵坐标变化量与横坐标变化量的比值。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设直线上两点A(x1, y1)和B(x2, y2),则斜率k = (y2 - y1) / (x2 -x1)。
特别地,当x2 = x1时,斜率为0。
(3)截距的计算方法教师:一次函数的截距是指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当x = 0时,y = a * 0 + b = b,因此截距为b。
3. 实例讲解教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加深对一次函数斜率和截距的理解。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例题。
例题1:已知一次函数y = 3x + 2,求其斜率和截距。
解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我们可以得知斜率为3,截距为2。
例题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 -1),斜率为2,求函数的表达式。
解析:根据斜率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函数为y = 2x + b。
将点(1, -1)代入得到-1 = 2 * 1 + b,解得b = -3,因此函数表达式为y = 2x - 3。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一等奖
x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一次函数教学设计计划,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教学目标
1. 能认知函数的定义及特点;
2. 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求解方法;
3. 能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利用画图法解决相关问题;
4.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能够解决一般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函数的定义及特点;
2. 介绍一次函数的定义及求解;
3. 讨论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特点;
4. 对比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5. 讨论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法;
6. 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以叙述为主,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一次函数
的性质及求解方法,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 研究法: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对一个函数进行求解,锻炼他们
的解题能力;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知识交流。
四、教学评价
1. 开展课内检测,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开展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掌握情况;
3. 开展小组性讨论,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4. 开展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次函数的应用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性;2. 学会如何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并进行简单的解析;4. 掌握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和解决一次函数的方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特性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方程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板、数学课本;2. 教学素材:一次函数的相关实际问题、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2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性1. 让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定义,并向他们介绍一次函数的特性。
- 一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是1,即形式为y=ax+b的函数。
-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且图像的斜率等于a,截距等于b。
2. 通过示例和问题解答,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 斜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正斜率表示直线上升,负斜率表示直线下降,斜率为0表示直线水平。
- 截距表示直线和y轴的交点,称为纵截距。
Step 3 一次函数的应用1. 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描述建立一次函数的方程,并解决问题。
例如:a) 小明每天跑步锻炼,他从家出发第1天跑了5公里,第2天跑了8公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3公里。
问第n天小明跑了多少公里?b) 某公司制造销售产品,已知销售量和销售额之间满足一次函数的关系,已知当销售量为1000件时,销售额为5000元,当销售量为2000件时,销售额为10000元,求销售量为n时,销售额为多少?2. 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解决应用问题,老师展示解题过程。
a) 第n天小明跑了多少公里?解: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第n天跑的公里数的一次函数方程为y=3n+2。
然后我们将n替换成具体的天数即可求得答案。
例如第4天小明跑的公里数为3*4+2=14公里。
一次函数的概念 公开课获奖教案
19.2.2 一次函数 第1课时 一次函数的概念1.一次函数的定义及解析式的特点;(重点)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难点) 一、情境导入 1.仓库内原有粉笔400盒,如果每个星期领出36盒,求仓库内余下的粉笔盒数Q 与星期数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今年植树节,同学们种的树苗高约1.80米.据介绍,这种树苗在10年内平均每年长高0.35米,求树高(米)与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算一算4年后这些树约有多高. 3.小徐的爸爸为小徐存了一份教育储蓄.首次存入1万元,以后每个月存入500元,存满3万元止.求存款数增长的规律.几个月后可存满全额? 以上3道题中的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类型一】 辨别一次函数 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y =-8x B .y =-8xC .y =-8x 2+2D .y =-8x +2解析:A.它是正比例函数,属于特殊的一次函数,正确;B.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C.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D.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故选A. 方法总结: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 可以为任意实数.【类型二】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已知y =(m -1)x 2-|m |+n +3.(1)当m 、n 取何值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2)当m 、n 取何值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m -1≠0,2-|m |=1,据此求解即可;(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m -1≠0,2-|m |=1,n +3=0,据此求解即可. 解:(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2-|m |=1,解得m =±1.又∵m -1≠0即m ≠1,∴当m =-1,n 为任意实数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2-|m |=1,n +3=0,解得m =±1,n =-3.又∵m -1≠0即m ≠1,∴当m =-1,n =-3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方法总结:一次函数解析式y =kx +b 的结构特征: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 可以为任意实数.正比例函数y =kx的解析式中,比例系数k 是常数,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 探究点二:根据实际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类型一】 列一次函数解析式写出下列各题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是x 的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 (1)某村耕地面积为106(平方米),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平方米)与人数x (人)之间的函数关系; (2)地面气温为28℃,如果高度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5℃,气温x (℃)与高度y (km)之间的函数关系.解析:(1)根据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等于总面积除以总人数得出即可;(2)根据高度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5℃,得出28-5y =x 求出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y =106x ,不是一次函数;(2)根据题意得28-5y =x ,则y =-15x+285,是一次函数. 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实例中的函数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类型二】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中系数的值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中,当自变量x =3时,函数值y =5;当x =-4时,y =-9.求k 和b 的值.解析:把两组对应值分别代入y =kx +b 得到关于k 、b 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k 和b .解:(1)∵当自变量x =3时,函数值y =5,当x =-4时,y =-9,∴⎩⎪⎨⎪⎧3k +b =5,-4k +b =-9,解得⎩⎪⎨⎪⎧k =2,b =-1.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就是将自变量x 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 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答即可.三、板书设计1.一次函数的定义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和联系3.根据实际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而且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师生互动关系平等、和谐,所以能较好的完成知识传授与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7.1 勾股定理第1课时 勾股定理1.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 2.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重点) 3.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类型一】 直接运用勾股定理 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13cm ,BC =5cm ,CD ⊥AB 于D ,求:(1)AC 的长; (2)S △ABC ;(3)CD 的长.解析:(1)由于在△ABC 中,∠ACB =90°,AB =13cm ,BC =5cm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 的长;(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ABC ;(3)根据面积公式得到CD ·AB =BC ·AC 即可求出CD .解:(1)∵在△ABC 中,∠ACB =90°,AB =13cm ,BC =5cm ,∴AC =AB 2-BC 2=12cm ;(2)S △ABC =12CB ·AC =12×5×12=30(cm 2);(3)∵S △ABC =12AC ·BC =12CD ·AB ,∴CD=AC ·BC AB =6013cm.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般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得出一个方程,再解这个方程即可.【类型二】 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在△ABC 中,AB =15,AC =13,BC 边上的高AD =12,试求△ABC 的周长.解析:本题应分△ABC 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①所示.在Rt △ABD 中,BD =AB 2-AD 2=152-122=9.在Rt △ACD 中,CD =AC 2-AD 2=132-122=5,∴BC =5+9=14,∴△ABC 的周长为15+13+14=42;(2)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②所示.在Rt △ABD 中,BD =AB 2-AD 2=152-122=9.在Rt △ACD 中,CD =AC 2-AD 2=132-122=5,∴BC =9-5=4,∴△ABC 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ABC 的周长为42;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方法总结:解题时要考虑全面,对于存在的可能情况,可作出相应的图形,判断是否符合题意.【类型三】 勾股定理的证明探索与研究: 方法1:如图:对任意的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ABC 绕其顶点A 旋转90°得直角三角形AED ,所以∠BAE =90°,且四边形ACFD 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四边形ABFE 的面积相等,而四边形ABFE 的面积等于Rt △BAE 和Rt △BFE 的面积之和.根据图示写出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方法2:如图:该图形是由任意的符合条件的两个全等的Rt △BEA 和Rt △ACD 拼成的,你能根据图示再写出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吗?解析:方法1:根据四边形ABFE 面积等于Rt △BAE 和Rt △BFE 的面积之和进行解答;方法2:根据△ABC 和Rt △ACD 的面积之和等于Rt △ABD 和△BCD 的面积之和解答.解:方法1:S 正方形ACFD =S 四边形ABFE =S △BAE +S △BFE ,即b 2=12c 2+12(b +a )(b -a ),整理得2b 2=c 2+b 2-a 2,∴a 2+b 2=c 2;方法2:此图也可以看成Rt △BEA 绕其直角顶点E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得到.∵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S 四边形ABCD =S △ABD +S △BCD ,∴S △ABC +S △ACD =S △ABD +S △BCD ,即12b 2+12ab =12c 2+12a (b -a ),整理得b 2+ab =c 2+a (b -a ),b 2+ab =c 2+ab -a 2,∴a2+b2=c2.方法总结: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几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然后利用大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图形的面积和化简整理证明勾股定理.探究点二:勾股定理与图形的面积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________.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得正方形A、B的面积和为S1,正方形C、D 的面积和为S2,S1+S2=S3,即S3=2+5+1+2=10.故答案为10.方法总结:能够发现正方形A、B、C、D的边长正好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最终能够证明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三、板书设计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的证明“赵爽弦图”、“刘徽青朱出入图”、“詹姆斯·加菲尔德拼图”、“毕达哥拉斯图”.3.勾股定理与图形的面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勾股定理的验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设计一些拼图活动,并自制精巧的课件让学生从形上感知,再层层设问,从面积(数)入手,师生共同探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拟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时机不多哦!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 ,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数学思考感悟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并能应用数形结合思想 ,由正比例函数出发 ,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体会类比的研究方法 .3.解决问题在一次函数图象性质的探究过程中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并能灵活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以及图像和性质 ,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正比例函数图像 ?我们上节课又学习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那么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关系 ?我们能用图像来表示一次函数吗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与正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是否一致呢 ?带着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新课: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引导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目的是让学生根据上一节课正比例函数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一次函数.类比探究任务一:画函数图象一般步骤: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以下函数图象:(1 )y = -3x(2 )y = -3x +2(3 )y = -3x-2x … -2 -1 0 1 2 …答复以下问题设计意图(1 )让学生体验画一次函数图象的方法 ,体会一次函数图象有怎样的性质与正比例函数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2 )采用生生评y = -3xy = -3x+5y = -3x-5三个函数的图像形状都是 ,且倾斜度函数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 3 向_________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y+5 .经过_____平移____个单位得到的经过_____通过我们前面的画图我们得到一次函数y =kx +b (k ,b是常数K≠0 )中k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 ?巩固新知总结:对于一次函数y =kx +b (k ,b为常数k≠0 )中 ,k和b的正负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如下稳固新知:题组2:1.以下哪些点在一次函数y = 2x -1的图象上( )A、 (2 ,3 )B、 (2 ,1 )C、 (0 ,3 )D、 (3 ,0 )2.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 y =1+xB、 y =21x-1C、 y =-x+1D、 y =-2+3x3.一次函数y =x-1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引导学生根据正比例函数性质类比出一次函数性质.走到学生当中进行辅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解.1.独立思考完成题组22.小组合作:(1).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2).小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出现的错误.(3)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2. 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鼓励学生合作的意识.通过学生汇报 ,教师掌握教学实情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小结提升1.利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性质位置增减性平移3.数形结合思想解释归纳学生总结其他同学补充通过生生总结 ,教师总结使新知系统化作业:P93 练习 1、2、3板书设计及教后反思课题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一次函数的结构特点 ,例题.学生练习处本课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教案法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过程教案法的理论根底是交际理论,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个人行为.它包括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写后修改编辑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练,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更正其错误,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各阶段任务.课堂是写作车间,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彼此交流, 提出反应或修改意见, 学生不断进行写作, 修改和再写作.在应用过程教案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 学生从没有想法到有想法, 从不会构思到会构思, 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 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由于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所以,即使是英语根底薄弱的同学,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拟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那么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防止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局部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局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一次函数》教案(共5则)
《一次函数》教案(共5则)第一篇:《一次函数》教案《一次函数》教案马才义一.教学目标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二。
教学过程(一)问题的提出题的提出饮料每箱12瓶,售价55元,求买饮料的总价Y(元)与所买瓶数X(瓶)的关系式。
2 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在弹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2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0。
5厘米。
(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X千克弹簧长度,并填入下表;X/千克 0 1 2 3 4 5、、、X Y/厘米(2)你能写出X与Y的函数之间的关系吗?(二)做一做某汽车油箱中原有汽油100升,汽车每行驶50千米耗油9升。
(1)完成下表路程X/千米 0 50 100 150 200 300、、、余油Y/升(2)你能写出X与Y的函数之间的关系吗?说明:各题中的X 都有一定的限制。
问:观察上述关系式的特点,总结规律。
(三)一次函数定义、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四)讲例例1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行使路程y(千米)与行使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
(2)圆的面积y (cm2)与它的半径x(cm)之间的关系。
(3)一棵树现高50cm,每个月长高2cm,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cm)。
分析:本题较为简单,由学生完成。
例2 我国现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800元但不超过1300元的部分征收5%的所得税……如某人月收入1160元,他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1160—800)*5%=18(元)。
《一次函数》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一次函数 13.2 一次函数名师教案1 沪科版教学目标2.掌握一次函数y=kx+b(k≠0)与y=kx图像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一次函数y=kx+b(k≠0)与y=kx图像的关系.教学难点结合图象体会一次函数k、b的取值和直线位置的关系,提高数形结合能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一般情况下我们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取哪两个点比拟简便?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6x和y=-6x+5的图象.问在所画的一次函数图象中,直线经过几个象限.二.导入新课(一) 思考:直线y=kx+b 与y 轴相交于〔0,b 〕,b 叫做直线y=kx+b 在y 轴上的截距。
〔三〕例题例3 画出函数y=2x-1与y=-0.5x+1的图象.分析: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所以只要确定两个点就能画出它.列表,画图由学生完成.例4 说出直线y =3x +2与221+=x y ;y =5x -1与y =5x -4的相同之处. 分析 k 相同,直线就平行.b 相同,直线与y 轴交于同一点,且交点坐标为(0,b ).解:由学生完成。
〔四〕练习 1、2、3〔五〕小结〔六〕作业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二〕猜测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那么,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通过实例,探究出有理数除法法那么。
会把有理数除法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那么的运用及倒数的概念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0不能作除数以及0没有倒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有理数乘法法那么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有一个因数是0,积就为0.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a ×b = b ×a (a ×b )×c = a ×(b ×c ). a ×(b+c )=a × b + a ×c3、计算〔分组练习,然后交流〕〔见ppt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1〕6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孩,每个小孩分到几个苹果?〔2〕怎样计算以下各式?〔-6〕÷3 6÷〔-3〕 〔-6〕÷〔-3〕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将结果与同桌交流。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一次函数【省一等奖】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以及它和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二)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三)会画一次函数图像,并根据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难点:根据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来探究一次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是一种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反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具有启示作用。
三、教学方法(一)由实际问题引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二)在画一次函数图像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活动准备:(一)学生准备:课前认真复习正比例函数相关知识;(二)物质材料准备:课件《一次函数》。
五、活动过程:(一)课堂回顾1、引导学生利用绘制表格的方式回顾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
正比例函数的函数解析式为)0(≠=k kx y ,当0>k 时,它的图像为。
(出示课件)。
当0>k 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象限,且y 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0<k 时,它的图像为。
(出示课件)当0<k 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二四象限,且y 随的增大而减小。
(二)新课导入1、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m 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m 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 ℃,试用函数解析式表示y 与的关系。
2、以下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鸣叫次数c 与温度t 单位:℃有关,即c 的值约是t 的7倍与35的差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 单位:g 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 ,再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 的值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 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和拨打电话min 的计时费按元/min 收取4把一个长10cm 、宽5cm 的长方形的长减少cm ,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y 单位:cm2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列一次函数解析式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初中一次函数教案优秀5篇
初中一次函数教案优秀5篇一次函数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课题:14.2.2一次函数课时:57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毛2.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3.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4.会用简单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一次函数,体会数学研究方法多样性.2.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总结归纳能力.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从而提高比较鉴别能力.教学重点1.一次函数解析式特点.2.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联系规律.3.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学难点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2.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 与x的关系.分析: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km时,气温从15℃就减少6℃,那么海拔增加xkm时,气温从15℃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5-6x(x≥0)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y=-6x+15(x≥0)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就是x=0.5时函数y=-6x+15的值,即y=-6×0.5+15=12(℃).这个函数与我们上节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它的图象又具备什么特征?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ⅱ.导入新课我们先来研究下列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点?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有关,即c 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01元/分收取).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矩形面积y(cm2)随x的值而变化.这些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1.c=7t-35.2.g=h-105.3.y=0.01x+22.4.y=-5x+50.一次函数教案篇二教材分析《一次函数》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的内容。
一次函数的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一次函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一次函数;2.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3. 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 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如y = mx + b;2. 教师通过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图像与函数的关系;3. 利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4. 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步骤1. 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含义。
2. 讲解一次函数的表达形式和图像特征,如斜率和截距的作用。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次函数图像的趋势和变化,总结并归纳一次函数的性质。
4. 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实例,让他们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5. 分组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让其他小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6. 汇总各组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如寻找最优解、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8.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9.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期间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 以小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作业,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讲解,评估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掌握程度。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及时纠正错误和改进不足。
五、教学资源和材料1. 教师准备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一次函数进行讲解。
2. 准备一些有关一次函数的练习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供学生进行解答和讨论。
六、教学拓展和延伸1. 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和其他函数的特征和性质,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公开课获奖【一等奖教案】
4.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一、学生起点分析在七年级下期学生已经探索了变量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前一节继续通过对变量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本节课进一步研究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由于有前面内容的铺垫,学生已经会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有部分学生表述上还不太规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习惯,如将解析式写成1,1x y x y +=-=-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教学任务分析《一次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 (上) 第四章 《一次函数》的第二节.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课时: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信息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生活中的实际背景,让学生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究过程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新教材调整了知识的安排顺序,原来教材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前面,而新教材是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特殊情况给出来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是:(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3)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4)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这一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5)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6)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本节课教学难点是: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新课讲述;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知识提高;第五环节:反馈练习;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内容: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函数,教师提出问题:(1)什么是函数?(2)函数有哪些表示方式?(3)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函数问题,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呢?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里采用了“复习旧知识,诱导新内容”的引入方法.问题(1)(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问题(3)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意识.效果:问题(1)(2)学生都能快而准的回答,问题(3)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回答,学生不能很准确的表述出来,可让学生互相补充,也可教师进行补充、完善.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了感受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过程,初步形成数学建模的思想,感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也可由教师先举例,让学生来列函数表达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再让学生举例:(如可补充如下习题)①假设某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0km/h,则他骑自行车用的时间t(h)和所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②上网费用是2元/小时,则上网t(小时),费用y(元)的关系式是什么?第二环节:新课讲述例1 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cm,在弹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kg、2kg、3kg、4kg、5kg时的弹簧长度,并填入下表:x/kg 0 1 2 3 4 5 y/cm(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答案 (1) 3、3.5、4、4.5、5、5.5 ;(2) 30.5y x.例2 某辆汽车油箱有汽油100L,汽车每行驶50km耗油9L.(1)完成下表:0 50 100 150 200 300 汽车行驶路程x/km油箱剩余汽油量y/L(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3)汽车行驶的路程x可以无限增大吗?有没有一个取值范围?剩余油量y呢?答案 (1) 100、91、82、73、64、46;(2) x与y之间的关系式为1000.18y x;(3) 汽车行驶路程x不可能无限增大,因为汽油只有100L,每行驶50km 耗油9L,行驶560km后,油箱就没有油了,所以x不会超过560km.y代表油箱剩余油量,所以y应该小于100但不能小于零.通过观察、探索、总结,归纳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 kx b(,k 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是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0b时,则y是x的正比例函数.意图:从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弹簧的长度、汽车油箱中的余油量)出发,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从两个具体问题的函数表达式出发,互相讨论,教师在教学上恰当地设疑立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总结出一次函数的定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主要从函数解析式这一角度去研究一次函数,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函数的表达式,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状况多加一些例子,让学生逐步学会从函数表达式去认识函数,进一步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内容:1.在函数(1)3y x ,(2)5y x ,(3)4y x ,(4)223y x x , (5)2y x (6)12y x 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2.若函数(63)44y m x n 是一次函数,则,m n 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是正比例函数,则,m n 应满足的条件是 .3.当k = 时,函数28(3)5k y k x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意图: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效果:学生基本能交好的独立完成练习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第3题中,学生易忘记3k≠0的条件,而错误的将答案写成±3.第四环节:知识提高内容:例 3 写出下列各题中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为x 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时)之间的关系;(2)圆的面积y (厘米2)与它的半径x (厘米)之间的关系;(3)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个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厘米),则y与x的关系.答案: (1)由路程=速度×时间,得60y x,y是x的一次函数,也是x的正比例函数;(2)由圆的面积公式,得2y x,y不是x的一次函数,也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3)这棵树每月长高2厘米,x个月长高了2x厘米,因而5020y x,y是x的一次函数,但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例4 某地区电话的月租费为25元,在此基础上,可免费打50次市话(每次3分钟),超过50次后,每次0.2元.(1)写出每月电话费y(元)与通话次数x(x>50)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月通话150次的电话费;(3)如果某月通话费为53.6元,求该月通话的次数.分析: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理解题意,然后找出相等关系.此题相等关系为:每月通话费=月租费+超过50次后电话费.答案: (1)根据题意得: 25(50)y x;y x×0.2,即0.215(2)当150y×1501545;x时,0.2(3)因为53.6>25,可知通话次数大于50次,即当53.6y时,求x的值.53.60.215x,解得193x.意图:通过丰富的现实背景的例题,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根据所给的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充分加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效果: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时,学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此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必要的时候可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而不能是简单的“告诉”.另外,在教学上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训练的一部分.在例4中的(1)中,易错解为250.2y x.应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准等量关系;(2)、(3)两问是给定自变量的值,求函数数值,这类问题的实质就是解方程. 第五环节:反馈练习内容:1.下列语句中,具有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A) 长方形花坛的面积不变,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B) 正方形的周长不变,边长x与面积S之间的关系;(C) 三角形的一条边不变,这条边上的高h与面积S之间的关系;(D) 圆的面积为S,半径为r,S与r之间的关系.2.我国现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16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但低于2100元的部分征收5%的所得税……如果某人月收入1960元.他应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19601600)×5%=18(元).(1)当月收入大于1600元而又小于2100元时,写出应缴纳所得税y(元)与月收入x(元)之间的关系式.(2)某人月收入为1760元,他应该缴纳所得税多少元?(3)如果某人本月缴所得税19.2元,那么此人本月工资、薪金是多少以元?意图: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效果:学生基本能较好地独立完成练习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第2题,学生容易遗忘几何的相关内容,在此教师可作适当的提醒,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习题.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很有用的函数——一次函数,只要解析式可以表示成y kx b(,k b为常数,k≠0)的形式的函数则称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当0b时的特殊情形.(方式:师生互相交流总结.)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都能准确的说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但学生容易忽略一次函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做适当补充.第七环节:布置作业1.根据下表写出,x y之间的一个关系式.x10123y2. 某电信公司手机的A类收费标准如下:不管通话时间多长,每部手机每月必须缴月租费50元,另外,每通话1分钟交费0.4元.(1)写出每月应缴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式;(2)某手机用户这个月通话时间为152分,他应缴费多少元?(3)如果该手机用户本月预交了200元的话费,那么该用户本月可通话多长时间?3.某电信公司手机的B类收费标准如下:没有月租费,但每通话1分钟收费0.6元.按照此类收费标准,分别完成第2题中的各小题.4.根据上面第2,3题中的条件,完成下列各题:(1)若每月平均通话时间为300分,你选择哪类收费方式?(2)每月通话多长时间时,按A,B两类收费标准缴费,所交话费相等?四、教学设计反思1.本课时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函数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函数,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本节从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出发,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又通过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的例题,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下一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奠定基础,并形成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与意识.2.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研究常量的计算问题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对函数、变量的变化规律的学习刚刚开始,抽象概括概念的能力尚显不足,为此,我力求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3)借助探索,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3.注意改进的方面在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能画出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2.结合图象,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
3.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1、对函数的研究,在初中阶段,只能是初步的。
从方法上,是用初等方法,即传统的初等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用极限、导数等高等数学的基本工具,并且,比起高中对函数的研究,更多地依赖于图象的直观,从研究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变化特征等方面。
关于定义域,只是在开始学习函数概念时,有一个一般的简介,在具体学习几种数时,就不一一单独讲述了,关于值域,初中暂不涉及,至于函数的变化特征,像上升、下降、极大、极小,以及奇、偶性、周期性,连续性等,初中只就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效的升降问题略作介绍,其它,在初中都不做为基本教学要求。
2、关于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的问题,在前面学习13.3节时,利用几何学过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对函数y=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做了一些说明,至于其它种类的一次函数,则只是在描点画图时,从直观上看出,它们的图象也都是一条直线,教科书没有对这个结论进行严格的论证,对于学生,只要求他们能结合y=x的图象以及其它一些一次函数图象的实例,对这个结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就可以了。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什么是正比例函数?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以下三个函数的图象:y=2x y=2x—1 y=2x+1新课讲解:1.我们画过函数y=x的图象,并且知道,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条件,由几何上学过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判断,函数y=x,这是一个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一次函数-省赛一等奖
一次函数试写出与y之间的关系式(y=3)。
3.1和2表示的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点二、探究概念,概括形式特征。
观察上面的两个函数关系式为y=5-6,y=3,像这样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
向学生提问:1.你能举出其他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吗(y=3等)。
2.你能找到这些表达式的共同特征吗3.如果用表示一次项系数,用b表示常数项,你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概括上述表达式吗4.你能从形式上给一次函数下定义吗5.规范一次函数定义:若两个变量,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b(,b为常数,≠0)的形式,则称y是的一次函数(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b=0时,称y是的正比例函数。
三、明确概念,掌握形式特征。
想一想,做一做。
1.判别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下列函数中,y是的一次函数的是(B)。
①y=-6;②y=-5;③y-3=;④y=7-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四、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写出下列各题中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式。
(y=60)。
(2)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厘米)之间的关系。
(y=πr2)。
(3)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厘米)。
(y=250)。
2.我国现行个人工资薪金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1600的部分不收税,超过1600元但低于2100元的部分征收5%的所得税……如某人某月收入1960元,他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1960-1600)×5%=18(元)。
(1)当月收入大于1600元而又小于2100元时,写出应缴所得税y(元)与月收入(元)之间的关系式(y=-80)。
(2)某人某月收入为1760元,他应缴所得税多少元(×1760-80=8)。
(3)如果某人本月缴所得税元,那么此人本月工资薪金是多少元(=-80→=1984)。
《第四章一次函数》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北师版 (1)
一次函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正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探索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索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与一次函数y=kx+b 中k与b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能正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探索函数的性质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数形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小结1、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2、函数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3、函数的图象: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4、描点法画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6、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分母不为0,(2)开偶次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3)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7、练一练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y= x(x+3);(2)y=1 2 x二、一次函数的概念1、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y=_______(k、b为常数,k______)叫做一次函数。
当b_____时,函数y=____(k____)叫做正比例函数。
★注意点:(1)、解析式中自变量x的次数是___次,⑵、比例系数_____。
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点(_____)的_________。
3、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___),(____,0)的__________。
3、.下列函数关系式中,那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y= - x - 4 (2)y=x2(3)y=2πx (4)y=1/x(5)y=x/2 (6) y=5x-3一次函数有:正比例函数是:4、画函数图象的步骤1.列表 2.描点 3.连线例:画出y=3x+3的图象解:列表得: X 0 -1 Y3描点,连线如图 5.一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解析式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图 像性质正比例函数y=kx (k ≠0)全体 实数k >0 k <0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一次函数y=kx+b (k ≠0) 全体实数k >0k <0b >0b =0b <0b >0b =0b <0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中k 决定直线增减性,b 决定直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 k 和b 决定了直线所在的象限.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word优质课获奖教案(教案)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理论,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所注重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对教育机构改革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解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理论知识水平是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能力。
本课作为课本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贯彻,将课堂环节设计进行了细致剖析,力求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状态。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一次函数 13.2 一次函数名师教案5 沪科版【教学目标】1、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和出现的意义(重点)2、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并能解决相关问题(重点、难点)【过程设计】一、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应用(板书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二、自学指导(一)1、请认真看课本第42页例6的内容,并思考:(1)用水以8m3为界,前后的收费标准各是多少?(2)列出每段缴水费的关系式?(3)为什么在每段关系式后面写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五分钟后请同学回答、板演。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请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分段函数概念)【当堂训练】1、在随堂练习本中完成课本第43页练习题(请两学生上黑板做),并思考:五分钟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请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课堂小结】谈谈今天的收获【课后作业】1、基础训练相关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钻研探索,使我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引导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通过对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重点知识突出化,能力培养阶梯化;在选择题目时注意了以基本题为主,少量思考性较强的题目为辅,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于《一次函数》一等奖说课稿
于《一次函数》一等奖说课稿《于《一次函数》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于《一次函数》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07号考生,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一次函数》,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教材分析,我谈三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数学自身的发展过程看,变量和函数的引入标志着数学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
而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函数,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为后面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都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整个初中阶段,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存在于一次函数中。
三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也为方程、不等式、函数解法的补充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2.能力目标(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由已知信息写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函数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联系,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根据具体情境所给的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难点根据具体情境所给的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接下来我来谈谈第二方面: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导——自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理特征,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意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给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去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5.3 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的意义. 并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
2、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并掌握一次函数表达式。
3、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表达式。
4、经历现实生活中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建立线性关系的概念,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能通过函数获取信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6、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条件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方法:结构教学法、以学生“再创造”为主的教学方法
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3′2′5′3′3′引入新课:
就象以前我们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
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时一样,我们在学习了函数这个概念
以后,要学习一些具体的函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
函数.
顾名思义,谁能根据一次函数这个名字,类比一元一次方
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能举出一些一次函数的例子?
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由学生思考讨论归纳)
一次函数:一般地,如果y
=kx+b (k .b是常数,k≠0)(括号内用红字强调)那
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
y=kx+b就成为y=kx(k是常数,k≠0),是正比例
函数
练习:
学生完全具备这种类比的能力,
所以要快、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叫
几个同学回答就可以了.教师将
学生的正确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引导,看
能否归纳出一般结果
不难看出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
一次式表示的,可以写成
y=kx+b 的形式
了解、明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
数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
一次函数。
7′6′5′8′
3′1、判断哪些函数是一次函数:3
y x
=,2
y x
=+,
21
3
x
y
-
=,
9
2
y
x
=+,
1
2
y x
=-
2、如果()31
1k k
y k x-+
=-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那么
k=
例1:
已知一次函数2
y kx
=+,当5
x=时,4
y=,求k。
解:(略)
例2:
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3
x=时,1
y=,当2
x=-时,
14
y=-,求:
(1)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5
x=时函数的值。
(3)当4
y=时自变量的值。
解:(略)
练习:
1、已知s是t的一次函数,并且当t=1时,s=2;当t=-2
时,s=23,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已知6y+1与4x-2成正比例。
(1)证明y是x的一次函数。
(2)如果当x=0.75时,y=0,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
式。
引例:
小丸子的存折上已经有500元存款了,从现在开始她每个
月可以得到150元的零用钱,小丸子计划每月将零用钱的
60%存入银行,用以购买她期盼已久的CD随身听(价值
1680元)
(1)列出小丸子的银行存款(不计利息)y与月数x 的
函数关系式;
(2)多长时间以后,小丸子的银行存款才能买随身听?
探究活动:
某居民小区按照分期付款的福利售房方式购房,政府给予
一定的贴息.小明家购得一套现款价值120000元的房子,
购房时首期(第一年)付款30000元,从第二年起,以后
每年应付房款为5000元与上一年剩余欠款利息的和.(剩
余欠款年利率为0.4%)(1)若第()2
x x≥年小明家交付房
款y元,求y与x 的函数关系式;
练习,巩固一次函数的基本概
念
一次函数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
是自变量x的次数是1;其二是
自变量的系数 k≠0
稍作分析,
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这里,先设所求的一次函数关系
式为y kx b
=+,其中k,b是
待确定的常数,然后根据已知条
件列出以k,b为未知数的方程
组,求得k,b的值,从而求出
所求的关系式。
这种求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叫做
待定系数法。
待定系数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
方法,有广泛的用途。
对函数关系式的深刻领会
待定系数法的巩固应用
分析:
银行存款数由两部分构成:
原有的存款500元,后存入的零
用钱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2)求第三、第十年的应付房款值.
机动补充: 1、某电信公司手机收费标准如下:月租费20元,另外每通话1分钟收费0.2元。
(1)写出每月应缴用费Y 元与通话时间X 分钟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月的通话时间为172分钟,应缴费用多少?(3)若本月预缴150元,可通话多长时间? 2、某电信局收取网费如下:163网费每小时3元;169网费每小时2元,但要收15元月租。
请分别写出网费Y 元与上网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式。
某网民每月上网19小时,他应选择哪种上网? 小结: 1、 一次函数关系式y kx b =+(k 、b 为常数,0k ≠)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3、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关系式 作业: 见作业本 1、 有哪些量?有怎样的数量
关系?等量关系?
2、 判断应是哪种函数?
3、 如何建立函数关系式? 注意取值范围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作为拓展
加深
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
熟练掌握函数的形式,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待定系数法,学会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
课题: 待定系数法 一次函数及函数关系式 板书解题格式与步骤
(注意要点) 参考答案 变化为正比例函数
本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教案法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过程教案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它包括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写后修改编辑阶段。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练,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更正其错误,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各阶段任务。
课堂是写作车间 , 学生与教师 , 学生与学生彼此交流 , 提出反馈或修改意见 , 学生不断进行写作 , 修改和再写作。
在应用过程教案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 , 学生从没有想法到有想法 , 从不会构思到会构思 , 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 , 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由于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
所以,即使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