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农作物施肥技术》PPT课件

《农作物施肥技术》PPT课件

13.01.2021
精选ppt
35
有机肥料
有机肥对于作物生长和土壤培肥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普通的农家肥存在脏、 臭、不卫生、肥效慢、体积大、使用不 方便等缺点,而经过工厂发酵加工和无 害化处理的商品有机肥,就较好地克服 了这些缺点。商品有机肥主要具有以下 作用:
13.01.2021
精选ppt
36
13.01.2021
精选ppt
41
六是改善土壤性能。
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土就会旱时 起粉尘,涝时易板结,粘土干时坚硬, 湿时泥泞,土壤的物理性能较差,施用 有机肥就会增加土壤有机质,逐步克服 这些弊端,使沙土不是很沙,粘土不是 很粘,从而方便耕作等农事操作,也有 利于作物生长。有机肥的这一作用也是 施用化肥所无法实现的。
13.01.2021
精选ppt
26
追肥: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施用的肥料, 它的目的是及时满足作物生育期间,特 别是强度营养期对养分的迫切需要。以 速效化肥为主,化学性质稳定。追肥一 般以氮肥为主,根外喷施也用氮、磷、 钾复合肥,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主 要方法有:条施、穴施、塞秧窝,撒施 结合灌水,根外喷施。
15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则或基本要求。
提高作物(包括果树、蔬菜等)的产量 和品质。
13.01.2021
精选ppt
16
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结合。
13.01.2021
精选ppt
17
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01.2021
精选ppt
18
不污染土壤、水质和作物。
13.01.2021
精选ppt
19
必须理解的4个基本原理或称基本规律。
育期吸肥百分率分别是:苗期吸钾占2%; 现蕾到始花期吸收钾占9%;始花到盛花 期吸收钾占36%;盛花到吐絮期吸收钾 占42%;吐絮到拔杆吸收钾占11%。

作物施肥技术最新PPT课件

作物施肥技术最新PPT课件
01:42
如何正确施用氮肥? (1)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碳酸氢铵和氨水易
挥发,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 快,是旱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追肥可用氨态氮或尿素。 (2)要将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可减少肥料的损失。深层施 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氮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高 产、稳产、降低成本、培肥地力具有重要作用。与磷、钾 肥配施,可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利用效果。 (4)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 合理用量、基追比例及施用时期。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01:42
磷肥的主要作用: (1)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
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 子粒饱满,促使早熟; (2)还能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 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果率,增加浆 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的糖分、薯类作物薯 块中的淀粉含量以及豆科作物种子蛋白质的含量。 (3)对于豆科作物,施磷能达到“以磷增氮”的目 的。 (4)提高作物抗旱、抗寒和抗盐碱42
01:42
植物各生育期的营养特性
植物营养期 : 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养分
的整个时期,就叫植物营养期。
植物营养阶段性 :
一般作物吸收三要素的规律是: 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 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 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01:42
硝酸铵(NH NO )简称硝铵
43
含N34%,白色结晶,吸湿性很强,易结块, 易燃易爆,贮藏及施用时注意安全。
施入土壤后,兼有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特性, 在水田施用防止流失和反硝化,在旱地施用应深施 覆土,防止氨挥发,宜作追肥,一般不作基肥和种 肥,硝铵在旱田施用的效果往往较水田好。(蔬菜 用肥的一个好品种)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1、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肥料养分利用率有何区别?⑴定义: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⑵影响因素:肥料利用率是最易变动的参数,因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艺措施而异,同一作物对同一种肥料的利用率在不同地方或年份相差甚多,因此施肥使必须测定当地的肥料利用率;虽然土壤有效养分的土测值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但若乘以土壤养分利用率则可以反映土壤真实供应的养分量。

⑶数值大小:一般来讲,肥料利用率不会超过100%,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由于受浸提状况和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则有可能大于100%。

2、轮作制度下的施肥与单个作物的施肥有何异同?相同点:都是根据作物的计划产量、需要养分总量、土壤供应养分量计算出实际肥料补给养分量,从而实现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不同点:⑴对象:轮作施肥制度是指针对某个轮作周期而制定的施肥计划,包括不同茬口的肥料分配方案和作物施肥制度,而单个作物的施肥制度则是指针对某一作物的计划产量而确定的施肥技术。

⑵影响方面:轮作时要兼顾不同轮作类型的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实现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优轮作类型;单个作物的施肥则只需考虑其本身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施肥时工序也较简单。

⑶施肥量的确定:轮作制下要根据不同茬口按照均衡增产、效益优化、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肥料的分配,并且要根据轮作周期内各种作物的计划产量和养分需求总量来推算肥料补给养分量;单个作物的施肥只需根据某种作物的计划产量、养分需要总量、土壤供应量来计算施肥量即可,无需再进行肥料的分配。

3、怎样进行保护地施肥?⑴存在问题:保护地作物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大量投入造成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以及施肥方法和品种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保护地蔬菜则存在生理病害严重、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施肥的基本原理推荐优秀PPT

施肥的基本原理推荐优秀PPT
❖ 2.要点
施肥不是施得越多经济效益越高,当达到一定施用量时, 随施肥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但一项新技术产生时, 施肥量也要相应地提高。如覆膜玉米技术,产量提高,施肥 量也随之提高。
❖ 3.生产应用
施肥时,不要盲目地增加施肥量,要考试经济效益,找出 最佳施肥量。 这最是我们下次课要讲的内容,配方施肥。
报酬递减律-杜尔哥
❖ 问题1:报酬递减律的内容是什么? ❖ 问题2:施肥是越多越好吗? ❖ 问题3:报酬递减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报酬递减律-杜尔哥
❖ 1.主要论点
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 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 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 1.主要论点
当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时,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 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个 因子,也不能使作物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 足,作物产量才能继续增长。 ❖ 2.要点
施肥时,不但要考虑各种养分的供应状况,而且要 注意与作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 3.生产应用
在生产中,不仅要注意最小养分,还要考试其他生 态因子,只有在各种生态因子足以保证作物生产的 前提下,施肥才能发挥最大的增产潜力。
这当(最增是 加会2我一)越们个若下因来次子不越课的及要供低讲应时,的时地内,严容可归重,以还配使时方作作会施物物肥生寸。长从草增土加不,壤生但中在。遇失到去另一的个养生长分因,子不不足仅时,土即壤使增肥加力前一逐个渐因子下,降也不,能而使作且物产增产量,也直到 缺(少的3因)子为得到了满保足,持作元物产素量平才能衡继和续增提长高。 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
解释最小养分图
K P N
图1
NKPN NhomakorabeaK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教程文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教程文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第一章合理施肥的原则一、概念1 养分归还学说:○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包括籽粒和茎杆)必然从土壤中去走大量养分;○2如不正确地规还养分与土壤,地力必须会逐渐下降;○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4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和氮元素)。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因而重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3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二、1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氮和磷。

2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②最小养分律③报酬递减律④因子综合作用律3合理施肥遵循的基本原则:○1平衡施肥○2首先满足最小养分○3肥料效益是指导施肥的又一基本原则。

○4合理施肥必须考虑作物增产的综合因素。

○5合理施肥必须从农业生态的大农业观点出发。

4如何理解最小养分律:○1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要来讲相对含量最少而非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2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3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其他养分,不但难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作物营养特性土壤养分与施肥一、概念1趋肥性:根系能迅速伸到土壤养分相对丰富的地方,以扩大吸收养分的范围,根系的这种特性称为趋肥性。

2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时期3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施肥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施肥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④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PPT课件
22
(二)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般作物轮作: 水旱轮作 2、调节土壤养分与水分的供应
PPT课件
23
按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分 为四类:
禾谷类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对氮、磷 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
稻耙面肥等。
PPT课件
16
3、追肥: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施用的肥料,它的目 的是及时满足作物生育期间,特别是强度营养期对 养分的迫切需要。以速效化肥为主,化学性质稳定。 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根外喷施也用氮、磷、钾复 合肥,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主要方法有:条施、 穴施、塞秧窝,撒施结合灌水,根外喷施。
氮素——水稻在三叶期;棉花在现蕾期; 小麦在分蘖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
钾素——水稻在分蘖初期及幼穗分化期
PPT课件
13
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 那段时间。
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 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 将非常显著。
豆类作物吸收大量的氮、磷和钙,而吸收硅的数 量较少,但豆类作物所吸收氮的2/3是由本身根 瘤菌固氮所供给的,是一种养地作物;
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和薯类消耗钾较多;
蔬菜作物需肥量大,其中叶菜类需氮多;根菜类 需磷、钾多,果菜类需氮磷多,而且作物不同, 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也不同。
评价: ❖ 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不缺的可不归还。 ❖ 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
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PPT课件
5

第八章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土壤肥料学 教学课件

第八章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土壤肥料学 教学课件
Ca2+、Mg2+、Zn2+
5. 溶液浓度:0.1~2%
第四节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一、介质中的养分浓度
要求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维持在适宜植物生 长的水平,过低:吸收困难; 过高:造成盐害
二、光照 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光合磷酸化 ATP 吸收
三、温度 1)呼吸作用 氧化磷酸化 ATP 吸收

植物营养期
生长时间
33
营养期中两个关键性的施肥期
1. 作物营养临界期:指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 不当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
多出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如磷素营养的临界期 多出现在幼苗期
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 增产效能的时期
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某种养分的需求量 和吸收量都最多
1、根系的呼吸作用; 2、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3、通过控制Eh影响养分的形态与有效性
良好
有氧呼吸
ATP
吸收
14
六、土壤的酸碱性(介质反应)
1. 影响根细胞表面的电荷状况
酸性反应时,根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为主, 能多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阴离子
碱性反应时,根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为主, 能多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阳离子
34
三、植物营养与根系特性
(一)根系形态特征与养分吸收
1. 根的类型
从整体上分 分 类
从个体上分
直根系:根深 须根系:根广
主根 定根
侧根
形成直根系
不定根
形成须根系
利用:将两种类型的作物种在一起:混种、间种、套种
a.须根系
b.直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示意图
36
2. 根的数量 反映根系的营养特性

《科学施肥基础知识》课件

《科学施肥基础知识》课件

03
合理施肥要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和施 肥方式。
注意施肥安全
施肥时要避免肥料接 触作物叶片和根系, 以免造成烧伤和毒害 。
对于有毒的肥料,要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
对于有异味的肥料, 施肥时要加强通风, 以免对施用者的健康 造成影响。
提高肥料利用率
采取深施、沟施、穴施等方法,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选择适当的施肥时机,如雨后、灌溉后等,可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01
基肥
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为植物提供长期养分。
02
种肥
在播种时与种子一起施用的肥料,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 生长。
03
追肥
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根据植物需求和生长阶段 补充养分。
叶面施肥方法
选择合适的肥料
选择溶解性好、易被植 物吸收的叶面肥料。
确定施肥浓度
根据肥料说明书和植物 需求确定施肥浓度,避 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谢谢聆听
在灌溉过程中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管道,确 保水肥同步供给。
02
01
注意事项
注意控制灌溉和施肥的频率和量,避免过度 灌溉和施肥对植物造成伤害。
04
03
05 施肥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避免过度施肥
01
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影响作物生长,甚至导 致作物死亡。
02
过度施肥还会增加生产成本,浪费资源,同时也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
02
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影响 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或品质受损。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但这 些营养物质往往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 需要。
随着植物的生长和收获,土壤中的营 养物质会逐渐减少,因此需要补充。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绪论1.施肥的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

2.合理浇水产生的较好效应:①浇水的减产效应;②浇水能够改进土壤和提升土壤肥力;③浇水能够提升农产品品质;④浇水能够进一步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促进作用;⑤浇水能够有效地减低农业灾害。

3.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4.浇水科学研究内容:①作物营养与浇水理论研究;②浇水效应研究;③浇水技术研究。

5.浇水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数据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6.试验研究包括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

盆栽试验包括土培法、砂培法、水培以及灭菌培养法等。

第一章浇水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theoryofnutritionreturns)李比希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

②若不及时地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

③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向土壤施入肥料。

2.最轻养分学说(lawoftheminimunnutrition)李比希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多寡。

②最轻养分可以随条件的发生改变而发生改变。

③只有补施最轻养分,就可以提高产量。

3.报酬递减率(lawofdiminishingreturns):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投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逐渐递减。

4.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内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在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最高。

第六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课件

第六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课件


棉花: 现蕾初期
❖钾:水稻 : 分蘖期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作物生长快,吸收养分多,施用肥
料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时期。 氮:
玉米 :大喇叭口-抽穗期 棉花:盛花期 油菜、大豆 : 开花期
❖作物营养有各自的阶段性,但各 生育期又是连续的,前阶段的营 养状况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施肥 数量和时期,所以应相互联系, 灵活运用。
地上各部分 筛管 叶柄
少量随光合产物通过叶脉 茎根
♣在上述养分循环中,优先分配于代谢旺 盛,合成能力和长势强的生长中心。
如:分蘖期增加分蘖数,拔节期增
加有效分蘖。
♣ 营养元素不足时,新形成的生长中心 会摄取前一个生长中心的养分。
如:开花期氮不足,会摄取茎叶养分, 使茎叶早衰。
★ N P K Mg:易运转,可再利 用力强,缺素症易表现在老 叶上。
土壤
Mn2+
0.005
土壤
BO33- B4O72- 0.002
土壤
Zn2+
0.002
土壤
Cu+ Cu2+ 0.0006
土壤
MoO42- 0.00001 土壤
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能缺少,但不一定都需 要通过施肥补充。 C H O: 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在保护地施CO2肥 :
2NH4HCO3+H2SO4 (NH4)2SO4+2CO2+2H2O N P K: 土壤中含量少〔相对),作物需要多,需施肥 补充 , 称肥料三要素。 S Ca Mg: 北方土壤一般够用,施磷肥时有所补充
1.98 0.01-0.24
PO43-
0.89 0.00001-0.001
扩散系数单位:cm2/s×10-5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木 桶 原 理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四)施肥原理
4、肥料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 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下降。
5、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丰产是影响作物生长 发育的各种因子,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 空气、品种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00斤/亩)侧深施作为底肥,可在花铃期追尿素 20斤/亩 在棉花上注意补充硼肥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五)各种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4、甘薯施肥技术: 每生产1000kg薯块,需吸收纯氮3.9kg,P2O5
1kg,K2O 6.2kg
N:P2O5:K2O=1:0.3-0.4:1.5-1.7
推荐高氮高钾型复合肥:15-15-15(S)或166-24(S )
②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注意稻田的早期施肥, 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氮素的补给,一般基蘖肥占 总肥量的80-90%,穗粒肥占10-20%,适用于 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五)各种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③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减少前期施氮量,中 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一般基、蘖肥 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此外,还有一次性全层施肥法等,在近年有了较 快的发展。
⑨硫酸钾:含K20:50% 一般用于忌氯作 物、盐碱地、大棚。水稻大田不宜施硫 酸钾。因为硫酸钾根离子在淹水条件易 还原成硫化氢(H2S),毒害水稻,使 根变黑。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三)化肥知识
⑩二铵:含N:18%,含P2O5 :46%, 为二元复合肥。一般作为底肥使用,也 可作为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种肥,每亩 用量5-8公斤。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

叶面肥
通过叶面喷施,直接提 供给作物所需的营养元 素,提高作物产量和品
质。
施肥时期与方法
01
02
03
04
基肥
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为作物 整个生长期提供养分。
种肥
在播种时施用,为种子发芽和 幼苗生长提供养分。
追肥
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根据作 物生长需求补充养分。
叶面施肥
通过叶面喷施,补充作物所需 的水分和营养元素。
抗逆性表现
作物在逆境条件下,如干旱、高温、 盐碱等,仍能保持一定的生长和产量 。
施肥与抗逆性
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增强其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
04 实际应用案例
不同作物施肥方案
小麦施肥方案
玉米施肥方案
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需肥特性,制 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基肥、追肥 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施肥时间等。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
• 作物生理基础 • 施肥技术原理 • 作物生理与施肥关系 • 实际应用案例 • 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作物生理基础
作物生长与发育
01
02
03
种子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 萌发,突破种皮,长出根 和芽。
营养生长
作物通过根、茎、叶的生 长,不断扩大营养器官。
生殖生长
作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开花、结果,形成种子。
施肥量与比例
01
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需 求确定施肥量和比例。
02
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 件调整施肥量和比例。
03
根据肥料种类和特性选 择合适的施肥量和比例 。
04
根据经济效益和环境影 响评估施肥量和比例。
03 作物生理与施肥关系

最新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讲稿)讲学课件

最新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讲稿)讲学课件

(三)化肥知识
②氯化铵:含 N:24-25%, 不能用在忌氯作物上, 宜造成盐碱化。
③硫铵:含N:20-21%,易造成土壤板结
④硝酸铵:含N:33-35%,中性肥料,含硝态氮和 铵态氮,主要用于旱地和旱作物。
⑤尿素:CO(NH2)2 属酰胺态氮,含N:46% ,在土 壤中先分解成碳铵才能被吸收利用。注意内含缩二 脲,易烧苗。属半迟效性的氮肥
⑩复合肥:分为硫酸钾型复合肥和氯化钾 型复合肥,复合肥作为底肥使用。
(四)施肥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 拿走的养分。说明施肥是必要的。
2、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律:缺氮时只有 补充氮肥才能缓解缺氮症状,其他肥料无法替代。
3、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 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 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 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木桶原理”
木 桶 原 理
(四)施肥原理
4、肥料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 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下降。
5、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丰产是影响作物生长 发育的各种因子,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 空气、品种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6、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相结合 ②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 ③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投入和产出相平衡
பைடு நூலகம்
7、控释肥原理:
通过改变膜的厚度、挥发剂的多少、肥料颗粒的大小,
可以改变控释肥中养分的释放快慢,使释放高峰与作物 吸收养分的高峰相吻合,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 少了化肥投入,减少肥料污染,达到省工省肥的目的。 在农业生产中,地温的高低和作物吸收养分的快慢影响 到控释肥的释放速率。金正大控释肥在包膜工艺和包膜 材料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拥有 五项国家专利。金正大参与制定的控释肥国家标准于 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到2008年,金正大控释 肥的产量可达到2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绪论1. 施肥的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

2. 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3. 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4. 施肥科学研究内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5•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6. 试验研究包括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

盆栽试验包括土培法、砂培法、水培以及灭菌培养法等。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1. 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tion returns )李比希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

②若不及时地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

③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向土壤施入肥料。

2. 最小养分学说(law of the minimun nutrition )李比希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高低。

②最小养分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③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3. 报酬递减率(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投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逐渐递减。

4. 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内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在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最高。

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1•施肥的目的:①为了营养作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②为了改良和培肥土壤;③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2. 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①培肥地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②施肥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1、有机肥在培肥地力中的作用。

□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3. 有机肥的作用: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

②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③增强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

4. 协调营养平衡原则:①施肥是调控作物作物营养平衡的有效措施;②施肥是修复土壤营养平衡失调的基本手段。

5. 元素类型:大量:C、N、O、H、P、K 中量:Ca、Mg 、S 微量:Fe、Mn 、Zn、Cu 、B、Mo、Cl 有益:Co、Ni 、Se、Na、Si6. 施肥与作物产量:把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称为肥料的生产系数( productionindex ,PI )7•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②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最高产量出现之后;③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和最高产量同步出现。

8. 肥料利用率( utilization rate ),也称肥料利用率(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或肥料回收率( recovery rate )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种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9. 不合理施肥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①施肥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施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③施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④施肥引起食品污染。

第三章养分平衡法1. 养分平衡施肥法( nutrition balance an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

2. 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际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

3. 几个参数的确定:①基础产量;②目标产量;③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④肥料利用率;⑤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

4. 基础产量确定:①空白法;②田间试验法;③用单位肥料的增产量推算基础产量(报酬递减率、快捷、可变、粗放的特点)。

5•目标产量:目标产量是实际生产中预计达到的作物产量,即计划产量是确定施肥量最基本依据。

①以地定产法,是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

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叫做依存率(rate ofden pe nde nee on soil n utrie nt )。

②以水定产法:每10mm 降水可左右农作物的产量称为水量效应指数。

降水量(mm )= 土壤水分(%)*3 o③前几年平均单产法:目标产量=(1+年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

6. 养分系数:形成100Kg 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含量=目标产量/100*100Kg 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供肥量=基础产量/100*100Kg 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施肥补充分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

施肥补充养分量=(目标产量-基础产量)/100*100Kg 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7. 肥料利用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8. 肥料利用率的测定方法:①失踪法;②田间差减法肥料利用率=(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 (肥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100% o9•施肥量=(目标产量-基础产量)/100*100Kg 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10. 果树:0-40em 大田作物:0-20em 施用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测值*2.25* 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肥料中养分的含量*肥料利用率)11.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12.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无肥区每公顷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2.25 )*100% o13. 土测值越大,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越小,肥料利用率也越低;反之,土测值越小,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越大,肥料利用率越高,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肥料利用率之间有同步馆续。

第四章营养诊断法1. 营养诊断施肥法(diagnosis of nutritions )是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

诊断对象:土壤诊断(diag no sis of soil nu trie nts )和植株诊断(diag no sis of pla nt nu trie nts )。

诊断手段:形态诊断、化学诊断、施肥诊断和酶学诊断。

营养诊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营养诊断为科学施肥提供直接依据。

2. 营养诊断的主要依据:一是土壤营养状况;二是植株营养状况。

3. 土壤营养诊断主要依据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intensity faetor )和数量因素(quantity faetor )o5. 土壤养分供应的数量因素:与液相养分处于平衡状态的养分,可因液相养分被植物吸收或因其他原因减少时,很快进入溶液,这一养分的总量称为土壤养分供应的数量因素。

6. 植株营养诊断主要依据作物外部形态和植株体内的养分状况及其与作物生长、产量等的关系来判断作物的营养丰缺协调与否,作为确定追肥的依据。

7. 作物潜伏缺素期:植株体内的某种养分浓度少到足以引起减产的阶段。

8. 氮、磷、钾、镁属于移动性大的;铁、锰、锌、铜属移动性小的;硼和钙属难移动的。

9•土壤营养诊断的方法:①幼苗法(K值法):利用植株幼苗敏感期或敏感植物来反映土壤的营养状况。

例如,利用油菜幼苗测定土壤磷的供应状况,K=B/A*100% 式中:K 为土壤供磷程度;B 为缺磷时幼苗生物量;A 为完全养分时幼苗生物量。

②田间肥效试验法。

③微生物法。

④化学分析法。

10. 植株营养诊断的方法:一为形态诊断:①症状诊断;②长势、长相诊断。

二为化学诊断:①叶分析法:1、组织速测发;H、全量分析法。

②叶片营养诊断标准:1、临界值法;H、标准值法;川平衡指数法;W养分比值法。

三为DRIS 法。

四为相对产量法。

11. 植株养分临界浓度(critical level )是指当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浓度,作物的产量(或生产量)显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有人也称这一浓度叫临界值(水平)等。

12. 相对产量=不施某养分平均产量/ 施足养分平均产量*100% 。

13. 其他诊断方法:①酶学诊断。

②施肥诊断:1、根外施肥诊断;□土壤施肥诊断;③物理化学诊断:1、离子选择性电极诊断;□电子探针诊断;川、显微结构诊断。

14. 酶学诊断(enzymology diagnosis )是利用作物体内酶活性或数量变化来判断作物营养丰缺的方法。

具有以下优点:①灵敏度高,有些元素在植株体内含量极微,常规测定比较困难,而酶测法则能解决这一问题;② 酶促反应与元素含量相关性好;③酶促反应的变化远远早于形态的变异,这一点尤其有利于早期诊断或潜在性缺乏的诊断。

④酶测法还可以应用于元素过量中毒的诊断,且表现出同样的特点。

第五章肥料效应函数法1•“S”形肥料效应曲线的特点:①在土壤供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增施单位肥料的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转向点为止。

②超过转向点后,增施单位量肥料的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总产量按渐减率增加,直至最高产量点为止。

③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作物有一最高产量,超过最高产量后,继续增施肥料,贝山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出现负效应,但是总产量的递减率可能小于到达最高产量的递增率。

④ 无限量的增施肥料可能使产量下降为零。

农业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养分,使不施肥的生产水平超过转向点,掩盖了效应递增阶段,因而肥料效应曲线往往呈二次多项式、平方根多项式等曲线形式。

2. 肥料增产效应的3 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平均增产量的最高点。

第二阶段: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至最高产量点。

第三阶段:从最高产量点以后为第三肥料效应阶段,此阶段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出现负效益。

3. 等产线:肥料效应曲面上产量相同的各点连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4. 脊线:等产线上斜率等于0 和无穷的各点连线。

5. 增施肥料的增产值与肥料成本相同,即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 dy/dx=px/py ),边际利润R=0 ,此时增施肥料已不能增加施肥利润,单位面积的施肥利润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施肥量即为经济最佳施肥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