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练习旧人教必修下册

高中地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练习旧人教必修下册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练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2分。

)1.下列观点和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B.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D.围湖造田2.有关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都叫环境问题B.人口数量越小,越有利于经济发展C.人类的自身生产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D.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资源3.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交通拥挤D.水土流失4.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B.发达中国家常将污染物转移至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5.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的原因是()A.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B.各地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不同C.各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D.各地风俗习惯和人口素质的差异6.世界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A.产业革命以后B.二次世界大战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二、三百万年前7.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C.发展问题D.粮食问题8.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发展生产力D.搞好国土整治9.下列措施中,能促使人类与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是()A.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B.排干沼泽,围湖造田C.发展生态农业D.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水平1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B.垦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C.大量开采矿产资源D.发达国家把重污染工业转运到发展中国家11.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木筷子、纸杯子、塑泡餐盒等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12.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是()A.美国对绿色和平组织的呼吁置之不理B.把污染排放到本国,不危害他国C.日本政府禁止滥砍乱伐,从别国进口一次性木筷D.把核废料投放到公海中13.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B.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小C.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蕴藏量有限,应禁止开采D.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能在短期内再生的增殖,可大量开采14.在采猎文明时期()A.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弱B.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较强C.人地关系是一种恐惧依赖关系D.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严重15.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C.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D.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16.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A.快速增长B.负增长C.接近零增长D.零增长17.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近20年以来读图,完成18-20题。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no.*高三地理中考第一轮单元备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人类社会和环境的有关模式图二、荒漠化构成的主要原因荒漠化的成因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异造成的。

自然地理条件的气候变异固然是形成荒漠化的某些必要因素,但其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

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导致的压力,就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旱情土地的过度耕作、粗放经营、盲目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砖厂等就是人类活动快速荒漠化拓展的主要整体表现。

过度耕作就是草地发育的主要原因。

以内蒙古为基准,由于过度耕作轻微,引致200万亩草场轻微发育,逼使4个苏木的175户牧民搬迁他乡。

目前,旱情、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活晚区许多草场的实际载畜量都远远少于了理论载畜量,沦为草场发育的关键原因。

在黄土高原等曲折很大的地区,陡坡垦户田就是引致耕地发育的主要原因。

捅樵、乱挖出中药材、毁林等则就是轻易引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就是导致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三、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差异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存有显著的地区差异。

随着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地区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人口增长率差别的不断扩大,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越来越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在1950-1955年的世界人口总增量中,发展中地区占到88.8%,繁盛地区占到11.2%。

1950―1955年发展中地区占到世界人口比例由67.9%下降至79.6%,繁盛地区的比例适当地由32。

1%上升至20.4%。

1999年中期全球人口十分迅速快速增长的97%来源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每年,亚洲人口约快速增长5000万,非洲、中南美洲分别约快速增长1700万、800万。

2024年新高考版地理专题十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习题部分

2024年新高考版地理专题十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习题部分

11.三峡库区消落带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滑坡
答案 C
12.种植中山杉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 ) ①净化水质 ②提供木材 ③降低河流含沙量 ④改善航运条件 ⑤ 丰富沿岸景观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答案 B
13.(2022全国乙,44,10分)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 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 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 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 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 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
(4)淘汰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老旧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品质;完 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宣传绿色出行理念;改进发动机等装备,提高燃烧效 率;加装尾气净化装置;等。(答出四点得8分)
7.(2020课标Ⅱ,44,10分)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 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 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 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 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 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 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 意义。
3.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表水缺乏 ②热量不足 ③土地资源不足 ④光照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4.2020年三宝彝族乡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实现脱 贫,实施精准扶贫的最佳方式是 ( ) A.整乡居民搬迁、异地脱贫 B.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 C.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D.加大资金投入、生态治理

2024年高考地理高考真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专题18环境保护含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高考真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专题18环境保护含解析

专题18 环境爱护【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生态环境爱护】44.[地理——选修6:环境爱护](10分)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干脆排污,严峻影响了水质。

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输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图7示意运输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图7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解析】工程修建前,“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干脆排污,严峻影响了水质”,该工程修建后,改善了市区河道及密歇根湖的水质。

但是由于运输河修建“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使得伊利诺伊河水质下降,污染物增多。

同时由于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相连通,使得生物活动范围更大,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生态环境爱护】44.[地理——选修6:环境爱护](10分)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闻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头,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快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复原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复原自然河道,复原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复原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整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削减汽车尾气的排放。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种环境问题是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A、土地盐碱化B、水体富营养化C、全球气候变化D、土壤荒漠化2、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A、水体净化B、土地退化C、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D、清洁能源的使用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之一?A、可持续发展B、严格保护C、预防为主D、改革创新4、题目: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可持续发展?A、过度开发矿产资源B、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C、大量排放工业废气D、破坏森林资源进行农业开发5、关于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B. 极地冰盖在增加,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更多降雪C. 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明显影响D. 极地冰盖的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6、下列哪一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一?A. 生态持续性B. 经济持续性C. 社会持续性D. 技术持续性7、下列哪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A、经济效益最大化B、社会公平性C、环境可持续性D、生态平衡8、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A、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B、鼓励购买大量奢侈品C、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产品D、过度捕捞海洋资源9、全球气候变暖对以下哪个选项的影响最为显著?A、城市交通拥堵B、农作物产量变化C、北极熊栖息地减少D、海平面上升 10、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包含下列哪个?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协同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11、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A. 环境保护优先B. 可持续发展C.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D. 社会公正与人类参与12、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念?()A. 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B. 开展节日环保宣传活动C. 实施地方性贸易壁垒D. 鼓励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13、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所有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增加B.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C. 所有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将缩短D. 农业生产不再受到季节性气候的影响14、下列哪项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依赖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以提高生活便利性C.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生态修复项目D. 提倡节能减排,鼓励公共交通出行15、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A. 生态保护B. 经济增长C. 社会公正D. 公众参与16、以下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水资源D. 大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详细回答下面的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素材[含答案]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素材[含答案]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及其作用(1)交通运输(2邮政通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包裹;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交通运输线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电信通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来传递符号、文字、图象、语言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受到地形的影响(3)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商业包括服务业(4)金融——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进行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等活动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网的形成和发展(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A铁路线:以京九线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先进的科技作保证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已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B公路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国道——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来省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等平原——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陡坡上“之”型弯曲、谷中道路避开陡坡等C航道(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以上海为例自然区位因素:位置、地形、水文、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腹地、城市等上海港:A临海临江位置可兼作河港和海港B三角洲地貌平坦,设备建筑有利方便;但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泥沙易淤塞航道C水量丰富可提供淡水资源D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促进港口发展E上海市本身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3)一种运输方式的线与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不同地域的综合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地位不同;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3、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1)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典型的混合型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2)城市道路网格局规划原则: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3)问题及改善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4、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分布于居民小区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5、当代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1)当代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和以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2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2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22年冬奥会将由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

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

据此完成1~2题。

1.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D)A.森林资源匮乏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2.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是(D)①大花杓兰生长环境被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 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故D正确,A、B、C错误。

第2题,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说明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环境被破坏有关,故D正确,A、B、C错误。

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3~5题。

图1图2图33.图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C)A.水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D.全球变暖4.图2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描述正确的是(B)A.排放氟氯烃物质——旱涝频率增加B.排放温室气体—-海平面上升C.排放二氧化硫气体——土壤酸化D.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5.与图3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同类型的是(A)A.荒漠化 B.臭氧层破坏C.凌汛D.火山喷发解析:第3题,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酸雨会腐蚀地表建筑等。

C正确。

第4题,北极冰川消融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但设问为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所以D不正确.B正确.第5题,读图3可知,漫画反映了生态破坏,荒漠化属于大面积生态破坏,A正确。

高二下学期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区中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是()①西欧②日本濑户内海沿岸③美国东北部④非洲中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有关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都叫环境问题B.人口数量越小,越有利于经济发展C.人类的自身生产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D.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资源3.下列人类生产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A.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D.沿海地区发展近海洋养殖业4.日本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的原因是()A.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B.各地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不同C.各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 D.各地风俗习惯和人口素质的差异6.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经济附加值高的食品C.有叶绿素的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7.挪威、瑞典许多湖泊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中大量作用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排入湖泊,鱼类中毒死亡B.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湖泊,使水中养分剧增,藻类过度生长,造成鱼类中毒死亡C.由于燃烧煤、石油等,加上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产生“温室效应”,鱼类因不适应其增温环境而死亡D.由于燃烧煤、石油等,排出大量粉尘、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导致鱼类死亡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侨民大量返回家乡B.向海外的移民减少C.人口出生率高于人口死亡率D.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减少9.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资源的利用问题B.人口增长过快C.发展问题D.环境污染问题10.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人口压力大B.片面注重城市的发展C.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D.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11.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城市环境恶化B.酸雨C.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D.水土流失12.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多、增长快,直接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B.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约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C.今后我国应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D.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率高1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A.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14.在采猎文明时期()A.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弱 B.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较强C.人地关系是一种恐惧依赖关系 D.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严重15.在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中,作为基础的系统是()A.生态系统B.社会系统C.经济系统D.人地系统16.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是()A.美国对绿色和平组织的呼吁置之不理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C.中美合作建立全球气候监测系统D.沙特阿拉伯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1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18.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好的事情是()①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高卫生水平②积极购买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③作用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实行公交优先④垃圾分类回收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实现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要依靠()A.发展工农业生产B.提高产品质量C.重视环境保护D.发展社会生产力20.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是第二位的B.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D.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2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不包括()A.庞大的人口压力B.资源缺乏C.深刻的环境危机D.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过低22.不属于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 B.开展综合利用C.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D.大量施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23.下列活动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A.珠江三角洲建立桑基鱼塘B.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农药、化肥的使用量C.在干旱区大力开采地下水灌溉D.大量种植反季节蔬菜,提高农民的收入24.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25.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关注的主要领域有()A.和平问题B.难民问题C.气候变化D.臭氧的消耗26.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以下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而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人教版)考点规范练3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人教版)考点规范练3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规范练3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目前,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生物地膜的研究,但是塑料地膜仍然是世界地膜市场的主流产品。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塑料地膜的生产和使用标准不同(下表)。

据此完成第1~2题。

1.塑料地膜仍是世界地膜市场的主流产品的影响条件有()①运输便利②绿色环保③价格便宜④结实耐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塑料地膜()A.对生态环境影响小B.不易回收再利用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D.透光保温效果好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下图为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

读图,完成第3~5题。

3.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桂B.粤C.苏D.新4.图中a、b、c、d代表的工业,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a—纺织工业b—印染工业B.a—印染工业c—食品加工C.c—饲料加工d—食品加工D.b—纺织工业c—饲料加工5.下列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所有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②生物质发电可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③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④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象是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下页图)。

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千克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和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

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且寿命较长。

近几十年来,为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形成人象混居现象。

野象伤人、偷食庄稼、踩踏房屋、攻击牲畜家禽等行为时有发生,人象矛盾突出。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高一地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测试

高一地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测试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是()A.使用一次性产品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2.下列有关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B.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不高C.生态环境好,但粮食产量不高D.能源就地取材,以秸杆、柴草为主要燃料3.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它国家甚至全球4.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B.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C.放射性物质泄漏D.土地荒漠化的加剧6.下列地理现象,哪些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A.2002年5月29日台湾花莲外海发生6.2级地震B.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上海市地面下沉7.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农业文明期,人类已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B.可持续发展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C.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D.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8.有关《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B.该书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C.该书提出的人口与人类居住区消费与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D.该书提出的团体与公众参与、立法与实施等内容,主要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二、综合题9.我国的黄土高原,根据历史记载和埋藏的土壤证明,这里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而且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繁衍、栖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练习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练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发展生产力B.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C.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下列环境属于社会环境的是A.梯田B.丘陵C.荒地D.滩涂3.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A.江南丘陵地区的果园B.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峰C.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梯田D.渤海沿岸的盐场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A.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于发达国家C.世界城市人口与总人口同步增长D.北美洲国家人口已接近零增长,甚至负增长5.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是A.火山爆发,林木毁坏B.地震灾害,人畜伤亡C.台风过境D.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面下沉6.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集中在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北美洲国家D.欧洲国家7.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B.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环境污染C.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D.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不断蔓延8.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式提出于A.1972年B.1983年C.1987年D.1992年9.目前我国农村重要的环境污染源是A.大量燃烧柴草、秸秆释放出的废气B.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C.农田灌溉用水漫流D.农业机械产生的噪声10.在各类环境污染中,以燃烧矿物燃料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其中最突出的是A.燃烧煤B.燃烧汽油C.燃烧柴油D.燃烧铀矿11.清洁生产包括①利用清洁能源②清洁的生产过程③清洁的产品④清洁燃料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1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A.人均耕地逐年下降B.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C.东北荒地多未开发D.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高13.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是A.资源、大气、水资源问题B.土地、矿产、生物问题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D.环境、气候、矿产问题14.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发达国家不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15.关于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保护环境考虑,工业分布以集中为好,因为污染不致扩散开去,便于治理B.“先污染、后治理”是发达国家走过来的路,这是不可避免的C.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要同步进行D.污染严重的工厂应放到农村去,不治理也会自净16.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17.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硫氮化合物C.一氧化碳D.碳氢化合物18.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的优劣B.开发时间的长短C.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D.政治、军事和历史等因素19.下列生产活动中,能促使人类与环境的统一达到良性发展的是A.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漫灌B.在三江平原修水平梯田C.在黄土高原深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D.在森林区伐木造田20.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B.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C.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影响环境,环境又将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D.环境影响人类,人类又反作用于环境,这叫反馈作用21.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B.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问题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D.臭氧层遭破坏是地区生态环境问题22.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叙述是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B.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满足当代人的发展C.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才产生的D.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23.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退耕还湖,保护湖泊B.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C.提倡使用一次性饭盒D.适度开采各类矿产资源24.下列哪些活动方式属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C.禁止捕杀一切生物D.耕地耕到山尖,种地种到地心25.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论述是A.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采猎文明时期B.可持续发展即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必由之路D.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应走的道路26.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其真正含义是A.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面临着环境问题B.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D.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二、综合题(共48分)1.(11分)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古地理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古地理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古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古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子题,每个子题得1分,共30分,每个子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灌溉可能导致:(a)土壤荒漠化B.土壤盐渍化C.土壤pH值降低D.洪涝灾害2.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b、 b.发展中国家经常向发达国家转移污染物c.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3.目前,世界上受光化学烟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a)德国鲁尔区;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英国泰晤士河流域;D.法国巴黎盆地4.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a.滥砍滥伐森林问题b.文物古迹遭破坏问题c.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d.滥捕野生动物问题5.受欧洲耕作方法的影响,以及施用化肥和放牧硬蹄动物导致的农田土壤明显退化是:(a)南美洲,B.撒哈拉以南非洲,C.东欧,D.澳大利亚6.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生态破坏d.噪声污染7.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是:(a)公众参与;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8.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A.A.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B.B.节衣缩食,为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c.c.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d.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应以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9.对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的描述是正确的:()A.A.城市环境污染的重点仅指空气污染B.全国少数城市的噪声超标C.河流和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D.农村地区的水质良好10。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 3.N4 4.N4 5.I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3.A [解析] 春季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播种季节,且春季气温较低,所以春季使用地膜的数量和规模大。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4.D [解析] 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风沙大,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A [解析] 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可危害作物根系发育与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36.C5I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5(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5(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a)(b)图5(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36.[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过关24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过关24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要求1.通过相关资料,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通过材料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了解不同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理解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题组冲关]题组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高山冰川融化加剧,青藏高原大约70%的湖泊正在扩张,湖泊面积从2.5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3.23万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1~3题。

1.引起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破坏C.酸雨范围扩大D.土地沙漠化2.资料所述问题引起地理学家的紧张,主要是由于它可能会()A.改变地球圈层结构B.影响水循环,危及水资源安全C.形成新的生态系统D.预示着全球性经济将出现衰退3.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缓解需要各国携手合作,这属于可持续发展中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因地制宜原则1.A2.B3.C[第1题,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湖泊、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增多,湖泊的补给增多,从而导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剧冰川融化,长远来看,会导致淡水资源减少,进而危及水资源安全。

第3题,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缓解需要各国携手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4~5题。

4.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①滑坡、泥石流②酸雨③臭氧层空洞④荒漠化、水土流失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①土壤污染②盐碱化③公害病④水土流失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C5.B[第4题,箭头a表示人类活动为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如果在获取物质与能量的过程中,人类有不合理的活动,可能会引起滑坡、泥石流、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最新-2018年高考地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9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地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9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

I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I1环境问题36.(1)F1(2)F1(3)F1(4)I1[2018·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5(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6.[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及农业的区位条件。

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时关键是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结合经纬度及图例可知该区域为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从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及水源条件去分析。

第(2)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干。

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有关。

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广阔。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022年高考地理 考点12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模拟题精选 大纲人教版

2022年高考地理 考点12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模拟题精选 大纲人教版

【考点1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022·威海模拟)1、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开幕,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海洋A B C D【解析】选C。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2022·广州模拟)2.右图中X环境脆弱地带位于()A.火山、地震带B.地势—、二级阶梯分界线C.水资源贫乏地带D.森林、草原过渡地带【解析】选D。

X地带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处于森林、草原过渡地带,环境脆弱。

(2022·梅州模拟)3.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该生态产业园区()A、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D、生产重点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解析】选C。

该题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

读图可知该工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其布局主导因素应是原料。

分析该园区的生产联系可以得到该生态产业园区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的信息。

(2022·唐山模拟)读右图回答4~6 题。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如图1所示,回答4~6题。

4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A 台风、寒潮B 地震、海啸C 滑坡、泥石流D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5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 )A ①B ②C ③D ④6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A 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 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 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解析】4选C ,5选A ,6选A 。

该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第4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

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标文综40.(1)B4(2)C5(3)I1(4)F3(5)F4[2011·广东卷]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9)。

材料二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10)。

图9图10(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10,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_________。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

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课标文综40.(1)B4(2)C5(3)I1(4)F3(5)F4[2011·广东卷] 【答案】(1)巴黎马德里(2)副热带高气压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意大利西班牙小(4)主要原因:①优良的港口;②廉价的海运;③较高的技术。

(5)措施: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

【解析】(1)2011年6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故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个国家的首都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没有直射,故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结合图中的纬度即可得出答案。

(2)由图中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可知三个国家的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15,完成39、40题。

39.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
()
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B.谷氨酸、味精、多糖
C.淀粉、复合肥、多糖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
【答案】39.B
40.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
A.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B.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C.新能源的合理井发D.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
【答案】40.D
【2011·北京丰台期末】图16为某制糖集团生态工业园区生产工艺流程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如果不建立完善的园区工业生态链,制糖、造纸、酒精等工厂造成的主要污染是
A.水污染B.大气污染C.噪声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27.A
28.该工业园区
A.以甘蔗制糖工业为核心,接近消费市场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上游下游企业间联系紧密,无需与园区外工业进行生产联系
D.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
【答案】28.D
【2011·北京海淀期末】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环境年报获知,近半数的监控城市有酸雨,酸雨率为100%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

回答第20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省市均分布在长江以南
B.降水量大是上述省市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
C.酸雨使农作物减产、森林植被受损
D.减少CO
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
2
【答案】20.C
【2011·福州期末】读图6,完成14—16题。

14.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
A.甲图比便尺较小,范围较大B.甲图比便尺较大,范围较小
C.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D.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答案】14.A
15.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答案】15.A
16.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②全球温室气候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

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答案】16.C
【2011·合肥一质】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

据此回答9—10题。

9.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A.I类、Ⅱ类、Ⅲ类、Ⅳ类 B.Ⅱ类、Ⅳ类、I类、Ⅲ类
c.Ⅱ类、l类、Ⅳ类、Ⅲ类 D.Ⅳ类、l类、Ⅱ类、Ⅲ类
【答案】9.B
10.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西藏 B.安徽 c.山西 D.黑龙江
【答案】10.C
【2011·济南一质】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
...的是
A. a表示资源开发
B. b表示生产活动
C. 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 d表示废弃物排放
【答案】19.C
20. 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 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 化工厂——水污染
C. 火电厂——大气污染
D. 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答案】20.A
【2011·济南一质】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23-25题。

23. 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 P
B. Q
C. M
D. N
【答案】23.C
24. 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 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 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作程建设
C. 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 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答案】24.B
25. P地区西部沿岸的洋流属于
A. 向高纬度流的寒流
B. 向低纬度流的寒流
C. 向北流的暖流
D. 向南流的暖流
【答案】25.B
【2011·石家庄一质】阅读材料,回答24-25题。

材料一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l.5亿吨,目前多数城市处埋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

材料二科学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G图9)
24.关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理垃圾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大力推广②容易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如污染土壤、污染大气等
③堆放占地过多,应调整为以填埋为主,以有效减少占用土地④容易形成垃圾围城现象,影响城市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24.D
25.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相比,图示垃圾处理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①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减少了投资②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③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分类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④减少了土地占用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⑤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符合循环经济原则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25.D
【2011·石家庄一质】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I1分)
材料一我国森林资源中,松科植物占总量的60%;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松、竹产地采收松花
粉、竹叶,并进行加工,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时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国珍专营店和网点,并对其集中管理,使许多下岗人员重新拥有工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为人民群众送去了健康。

材料二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图13)
(1) 分析图示产业链的建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7 分》
(2)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4分)
【答案】28.(11分)
(1)是(1分)扩大了松树、竹子的种植面积,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吸纳了当地劳动力,扩大了就业。

(6分)
(2)资金的保证,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

(4分)
【2011·苏北四市期末】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图7),回答17~18题。

17.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答案】 17.D
18.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是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答案】18.C
【2011·苏北四市期末】27.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10时(区时),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读墨西哥坎昆位置示意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图1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⑴坎昆气候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

(2分)
⑵坎昆与巴亚尔塔港都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但坎昆的降水量多于巴亚尔塔港,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⑶这次坎昆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是 。

(2分)
⑷目前,中国、美国的CO 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⑸为减少CO 2 的排放,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
分)
【答案】27.(12分)
(1)11月29日24时或11月30日0时(2分)
(2)坎昆沿岸有暖流经过,且受东北信风影响(2分)
(3)全球变暖(2分)
(4)常规能源消费量大(2分)
(5)①推广洁净燃烧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②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③建立能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共4分。

其它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