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读《长恨歌》有感红尘江山恨无垠
《长恨歌》读后感(通用25篇)
![《长恨歌》读后感(通用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d2e8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8.png)
《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读后感(通用2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恨歌》读后感篇1——“君黄舞,玉环飞燕皆尘土“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一代明主李隆基对已逝爱妃的思念,如深秋浓雾久久挥散不去。
孰不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也许天生丽质的杨家女——玉环自己也不曾想到会“一朝选在君王侧”。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勾心斗角,明争暗夺的深宫后院,她艳压群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是其美貌的写照。
古来君王,几不好色?对这位绝世佳人,李隆基自然宠爱有加。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不仅如此,古往今来,多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杨玉环的得宠使杨家人直摇扶上,一路高升。
白居易形容之“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这般厚待无疑让很多人既羡慕又眼红,“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反生女”,由此可见,杨玉环在后宫所承思泽之程度。
但世事难测,命运的航帆不会总是长风破浪。
“九重城阙烟尘土,千乘万骑西南行”,在乱世之中,红颜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面对国家危难,为了振奋军心历史上演了一幕“君王掩面救不得,因看血泪相和流”的悲剧。
绝世佳人香消玉殒,落得“花钿委地无人收”的悲惨境地,而最后得到了不是世人的同情与怜悯,却是“红颜涡水”的千古骂名。
今读玉环,不禁生出“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感慨。
历史上成为牺牲品的女人又何止玉环一人啊?陈圆圆,李师师不都是吗?在歌舞升平的年代,她们是君王的爱妃,一旦国家陷入危难,她们便成了战争的“祸端”,君王弃之如敝帚,百姓视之如灾星。
天堂与地狱的巨大落差摧残不了她们美丽的容颜,却在她们的心灵留下一声深深的疤——难以翕合。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da82f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c.png)
《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读后感精选11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恨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恨歌》读后感1也许是我没读懂吧!也许是这本小说思想情感的时代性太明显,一旦离开了那个怀旧的时代,离开了那个压抑的欲望刚刚被解放的时代,就不觉得什么了。
我明显的感到作者对上海文化的了解和对上海之特殊的关注,以及对上海所经历的时代变迁的感受。
也明显的感觉到作者对上海在30年代以来形成的那种特殊气质的认同与骄傲,以及这种气质在历史变迁中被压抑的惋惜。
作者是站在一个上海人的视角,一个女性的视角,来写上海、写上海女人,写男人、写上海女人的友情和爱情的。
她对上海文化气质的感知是准确而细腻的,她对上海女人命运的讲述更像是对上海这个女性化气质的城市由兴而衰的历史变迁的讲述,王琦瑶是上海女人,上海就是王琦瑶。
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全全围绕着这个王琦瑶在转,而王琦瑶的气质和命运处处体现这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命运。
我感觉作者在叙述中的那种语气里分明有一种对过去的怀恋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上海的这种气质在解放以来一直是被压抑着的,但这种气质却是其地其民的文化本性,这本小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写就,那时上海正在慢慢恢复这种熟悉的本性,作者作为一个敏感的上海作家对这样一种情绪的感知与表达是先知先觉而较细腻深入的,而这种气息在那个年代的全社会也是有共鸣的,我猜想这是这部作品在当时获得巨大成功的部分原因。
但她对女人的故事讲述却让我有点不太明白她的.心理,有冲动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分析下这位女性作者内心的欲望冲动。
作者作为一名女性,站在她女性的视角下来描述了她所熟悉的上海弄堂里的一个典型的上海女人的人生,她的友情、爱情和命运。
上海女人是美丽的、温婉的、真实的、男人都爱的,对他痴情的男人痴情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许也只为这样的女人吧!对她负心的男人也让人觉得有点决绝,竟然对如此美丽温柔的女人这样狠心。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6篇)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6505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d.png)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6篇)《长恨歌》的读后感篇一情感,是每一个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亘古就一直延伸至现在,基本上所有人就是因为情感而发生变化,好坏之间杂夹着情感,有的人深陷情感,无法澄清理性,或许下面提出的文章,会给我们一点启示。
《长恨歌》出自白居易笔下,描写着一段传奇而又有着无限伤感的悲剧爱情,是一篇叙事诗歌,所谓这段“传奇的爱情”的主人公不简单,是当时的唐玄宗和四大美女杨贵妃。
诗中前几处就描写到杨贵妃的美貌,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言色”。
只是笑,就如此多娇。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有哪个男子不动心的?唐玄宗也不例外,立马封杨玉环为“贵妃”,所以叫杨贵妃。
从此以后,唐玄宗连工作也不做了,天天娱乐。
朝廷日益昏庸,民不聊生,于是爆发出历史闻名的——安史之乱。
战乱的鼓声打破了宫廷的霓裳羽衣曲,皇帝不得不带着杨贵妃和大臣潜逃,然而守护皇帝的将士执意要杀害杨贵妃,因为是这个贵妃害的国家不得安宁嘛,所以唐玄宗痛心把杨贵妃杀害。
当杨贵妃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南方的荔枝来了,(杨贵妃喜欢吃荔枝)留下了无限伤感……从此唐玄宗想着杨贵妃,积郁成疾,最终也落到一个孤苦伶仃的悲惨结局。
从这里,相信许多人已经有点同情这对特殊的情人了,这是一个悲剧的爱情,红颜薄命啊!许多君王都是因为美人而把江山丢尽,何况唐玄宗,深陷于情感之中,无法自拔。
更重要的是杨贵妃一下子享受尽人生的荣华富贵,人一旦享受如此高的待遇,换做是我,都不想丢开这些财宝啊!但正是这些财宝,才使得人性进一步迷茫,进一步贪婪,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我把人生的前端比喻成一个走在悬崖峭壁上的小路,人必定要经过这条小路,不断进取的前进,把小路开辟成阳光大道。
然而一路上必定险恶,有许多诱惑,一旦被诱惑,就像唐玄宗和杨贵妃,一下子跌入无穷的深渊,无法回到之前的道路,只能一点一点的被消逝,结局也是如此悲惨,遗臭千古。
就说最近,现在许多人也是因为情感纷争而犯罪,比如南平的小学生流血案件等,许多都是处理不好情感的问题而导致,这首歌虽然是个悲剧,但我们要从悲剧中了解到它中间的内涵。
《长恨歌》读书心得(精选6篇)
![《长恨歌》读书心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5644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f.png)
《长恨歌》读书心得《长恨歌》读书心得(精选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心得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恨歌》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长恨歌》读书心得篇1作为一代文人,白居易可谓是一个成功者。
他的现实主义的笔,写出了多少个凄冷的场面,敲响了一次又一次警钟。
他的《长恨歌》,可谓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诗以喜剧开头而转成杯具,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却成了一首感情的颂歌。
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感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经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我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杯具,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感情杯具。
杯具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杯具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我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那里。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
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
读长恨歌有感作文800字(优秀4篇)
![读长恨歌有感作文800字(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47d5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6.png)
读长恨歌有感作文800字(优秀4篇)读长恨歌有感作文800字篇1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个凄怆悲凉的爱情故事!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
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慨。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泪光潋滟。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一抔黄土掩风流。
马嵬坡上那一别,红颜薄命,帝王之道,何以为堪?!“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人间悲剧,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痛!“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钢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又包含了怎样的不舍与无奈。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从古至今,撩动了多少文人墨客、边塞将领、帝王将相、大家闺秀内心的伤与痛!虽无磅礴的气势,却着实语出惊人。
不愧为千古名句!华夏雄风在滚滚东去的黄河长江中,酝酿着扯天阔地,包罗万象的诗情画意。
边塞军士与门前闺人执着的守望,高堂明镜额前已为风所缭乱的白发都化作滴滴泪水,却如潮流奔涌狂号,在历史与王朝的堤岸刻下了斑斑刀痕。
《长恨歌》的确已成成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恨,也终究代表了世间凡人的长恨。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越长圆。
”一代君王终不能挽留这段唯美的爱情,岂不是人间的悲哀!!《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通用12篇)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aa6c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a.png)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通用12篇)在《长恨歌》这出爱情悲剧中,杨贵妃的死是个关键情节。
白居易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第二部分,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这正是杨贵妃致死的原因所在。
一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恨歌》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篇1幼时读《长恨歌》,只觉朗朗上口,绝美绝伦。
再读《长恨歌》,却只叹:“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虽始作于唐,《长恨歌》却可谓千古绝唱。
它将李杨二人的爱情写得凄凄切切,刻骨铭心。
这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超越时空,甚至超越了生死,在代代后人心中印下美好的佳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只因一个杨贵妃,六宫所有美若天仙的嫔妃全都黯然失色。
一句将杨贵妃衬托得美艳无比,不可抗拒。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一句,笔触细腻独到,将李杨二人缠绵欢爱之时的万种风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在欣羡感叹的同时,残酷的现实也令人惋惜。
唐玄宗纳子之妻杨玉环为妃,宠爱至极。
此举本已不义,更因此误国误民。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逼近长安。
逃亡之际,于马嵬坡,扈从禁卫军发难,不再前行,请诛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二人以平民怨。
玄宗为求自保,只得忍痛弑爱。
日后悔恨交加,无奈只能苦苦思念。
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曾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倾国倾城,果真倾国倾城!唐玄宗成天浸于女色而忘却自身为一国之君的责任。
长此以往,招来民愤,终酿爱情悲剧。
李杨二人的爱情真挚感人不容质疑,但同时也警示后世君主万万不能因贪美色而误国家大事。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长恨歌,爱过,恨过,终成遗恨。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篇2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更让我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感兴趣,趁着暑假的空闲终于拿起了这本书。
“精致”一词是我读着《长恨歌》一书时最深的感触。
《长恨歌》读后感(三篇)
![《长恨歌》读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88ed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c.png)
《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作家白朴,通过演绎刻画了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陈抟等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读完这部小说,我感触颇深。
首先,小说以史实为蓝本,让我对唐朝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书中对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描写非常细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和痛苦。
同时,小说还详细描绘了唐朝的政治风云,使我对唐朝的治理和外交政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小说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主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玄宗被描绘成一个正直善良而又矛盾的皇帝,他爱着杨玉环,却又顾及朝廷利益,最终选择了国事。
而杨玉环则是一个美丽聪明又坚强的女子,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国家,做出了牺牲。
陈抟这个角色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他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众的生活,不惜与唐玄宗为敌,最终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鲜活,也更加有代入感。
最后,小说通过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告诉我爱情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唐玄宗作为皇帝,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杨玉环则是一个女子,她的心中只有对唐玄宗的痴情。
他们之间的矛盾和痛苦让我深思,爱情和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并不容易,有时候要做出艰难的决策。
总之,《长恨歌》是一部令人深入思考的历史小说,通过唐玄宗、杨玉环和陈抟等人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充满爱情、痛苦和牺牲的时代。
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探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长恨歌》读后感(二)《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以长恨的深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痛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逝去的爱情的无尽思念之情。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婉转动人的语言,将自己在时间的长河中的生活点滴以及与杨贵妃的爱情娓娓道来。
他以丰富细腻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所描写的杨贵妃机智聪慧、美丽动人的形象使人深深被吸引和感叹,而作者对她的深情和思念更是让读者感同身受。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7cc7a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9.png)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恨歌读后感1她便在这辜负中坦然地做着女人,最后死于谋财害命。
由此画了句号。
琦瑶16岁竞选上海小姐后,被李主任看中,做了李主任的情妇,李是军政界要员,不久死于飞机失事;程先生是琦瑶的仰慕者,追随琦瑶终生;康明逊是个顾首顾尾的纨绔子弟,给了琦瑶一段没希望的感情,始乱终弃;老克腊是琦瑶女儿一代的男人,给了琦瑶爱的希望,也导致了她的死。
人物刻画最成功的,倒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配角李主任。
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在女人的事情上,李主任总是当机立断,不拖延,也不迂回,直接切入正题的。
是权力使然,也是人生苦短。
”“李主任上了车坐在她身边,身材虽不高大,可那威严的姿态,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
李主任是权力的象征,是不由分说,说一不二的意志,唯有服从和听命。
”“李主任并不问王琦瑶爱吃什么,可点的菜全是王琦瑶的喜爱,是精通女人口味的。
”琦瑶是恬静美丽的,也是坚强的,她的坚强体现在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不挣扎、不抱怨、坦然承受,以及对生命中男性的温柔和体谅。
《长恨歌》里的爱情也是影影绰绰若有若无。
似乎只有程先生对琦瑶的爱情是实打实的。
如果说王安忆与张爱玲相像,可能就是描写感情态度上的相似了。
细致入微的冷静客观,甚至本应该惊心动魄的激情都是冒着冷气的。
《长恨歌》已由关锦鹏改编成电影,郑绣文饰王琦瑶,梁嘉辉饰程先生,吴彦祖饰康明逊,胡军饰李主任,黄觉饰老克腊。
我先看的电影,后读的小说。
电影的人情味要比书浓厚很多,爱情和友情都很丰富。
郑绣文将琦瑶演得活色生香。
梁嘉辉演的程先生,更是专情到骨头里,非常耐看。
书中更多的是张爱玲式的冷冷的旁观,和略带调侃意味的冷静的叙述。
对王琦瑶这样的女人,作者作了个总结,是赞赏,是惋惜,也是慨叹—————“她们是彻底的女人,不为妻不为母,她们是美了还要美,说她们是花一点不为过。
蒙曼长恨歌读后感(精选38篇)
![蒙曼长恨歌读后感(精选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39a2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e.png)
蒙曼长恨歌读后感蒙曼长恨歌读后感(精选38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蒙曼长恨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蒙曼长恨歌读后感篇1《蒙曼说唐·长恨歌》以唐玄宗为线索,串起了唐朝开元天宝这个大时代。
主要讲述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局势、唐玄宗的个人生活和情感变迁,从事业风流、情趣风流、爱情风流等几个方面阐述唐玄宗的一生,尤其对唐玄宗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做了细致入微的客观解读。
全书分上下两册,五个部分四十一章,分为玄宗出世、开元盛世、盛世危情、物华天宝、长恨悲歌;全景展现了唐玄宗执政时盛衰交迭的国运和个人大起大落的壮观人生。
早闻白居易的感伤诗能“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歌咏者”。
今日读《长恨歌》,果然名不虚传。
初看此题,一般人易误以为白居易亦凡夫俗子,将恨追究在杨贵妃身上,恨她因色误君,从而误了国。
而事实不然,或者说是截然相反,作者在此诗中对女性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
作者对本诗表现的唯一的女性——杨贵妃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塑造了女性的悲剧。
女性漂亮不是罪。
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杨玉环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一朝选在君王侧”也许并不是她所希望的生活,但命运却让她走上了贵妃之路,充满了宫廷斗争的后宫生活。
也许唐玄宗对她的爱让杨玉环也爱上了这位君王,这更不是她的错,若连爱一个人也有错,那世上错者岂不是千千万?而后杨玉环死了,为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她死得多么无辜,多么悲惨,多么凄凉,“花钿委地无人收”。
这乱世的爆发与她何干?她有何错?她仅仅是个政治悲剧的牺牲品,直接的受害者。
悲剧不是杨玉环个人造成的,而政治悲剧是身为皇帝的唐玄宗的悲剧,而这政治悲剧又是封建制度下不可避免的悲剧。
杨玉环的死也许可以让六军重振,却不能改变安史之乱的爆发,蔓延。
古人云:红颜祸水。
读《长恨歌》有感-红尘江山恨无垠_读后感
![读《长恨歌》有感-红尘江山恨无垠_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c332d507cd184254b353587.png)
读《长恨歌》有感:红尘江山恨无垠_读后感编者按:《长恨歌》写的是读后对文章的感想,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爱的人最终分离,各自离世的事情。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是你,银河也是你。
愿我如星君如月,流光是你,皎洁也是你。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是你,春风也是你。
一诗一文,请不要再和真正的鉴赏擦肩而过。
车马颠簸,窗外如泣如诉的细雨已连绵了数日。
蜀道两旁,山色青碧朦胧,氤氲在一团水雾中,叫人看不分明。
侧耳细听,隐约有仙乐铃音自天而下,于这场淅沥相倚相和,仿佛那婴于心头丝丝缕缕的恨意,永无绝期。
倾国佳人玉殒马嵬,一代圣主柔肠寸断。
一曲《长恨歌》使得李杨二人间的爱情悲剧于行间字里与浅斟低唱中代代相传,遗后世一声声如杜鹃啼血般的”恨”;叹。
玄宗应知,自古江山与美人不可得兼,而他又最为不幸,曾四纪贵为天子,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他恨。
他恨红颜薄命。
彼时玉环初入宫,回眸一笑惊为天人。
芙蓉帐中,翡翠衾下,美人肤如凝脂,容颜胜雪。
玄宗一头扎进了软香温玉的迷梦里,从此日夜笙歌,无心朝政。
如胶似漆的一对璧人,享尽了人世间极度的乐,殊不知,福兮祸之所伏。
一舞霓裳未毕,竟被宫外惊雷所断。
当亡命鸳鸯仓皇离京时,怕无人能料,在短短百余里后,即是天人永隔的死别。
马嵬驿前,陈玄礼代六军请诛贵妃,面对滔天的愤怨,玄宗无奈妥协。
断翼白蝶翩落之际,他曾于手中紧握着的十丈软红尘霎时灰飞烟灭。
心头一空,他四顾而茫然。
夜里辗转,雨打梧桐之声,声声入耳,化作一柄柄石锤,闷声击打在空荡寂寥的胸腔上,阵阵悲鸣平地而起。
此刻难挨,极度的苦痛扼住他的咽喉,几近窒息。
脑海中浮现的往日和乐,皆成为今昔最为致命的疮口。
他亲手葬送了爱情。
他恨保不住的江山。
早年的玄宗励精图治,缔造了壮美的锦绣盛世。
而步入中年,不再鲜衣怒马,亦不愿殚精竭虑。
他累了,他似乎开始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俨然一副忘却自己身份的心大的样子。
然,皇帝这份高危职业,一旦接手,放下边意味着死亡。
渔阳鼙鼓窥视了数年后动地而来,他狼狈至入蜀避难。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ca3c7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8.png)
《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恨歌》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恨歌》读后感1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安忆的《长恨歌》都让我难以释怀。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三四年代的旧上海。
王瑶琦因摄影师的极力推介,成为“沪上名媛”。
后来,她又得到可以做她父亲的将军张仪良的心仪,摇身变为上海知名的“三小姐”。
在张将军遭遇空难后,她又与康明逊偷食梦果,生下女儿薇薇,却把女儿栽脏于萨沙。
正在他进退两难时,她又遇到了了可以做儿子的“老克腊”的垂青和钟情。
但最后被见利忘义的“长脚”杀害。
这故事虽说有上海弄堂的悠远、少女闺阁的温馨、白鸽般的纯洁和邬桥的杜朴,但终究因故事的平淡、苍白和单薄而失去了一些吸引力。
小说开篇就用密不透风的散文化语言和近20页的版面去描绘上海的弄堂、闺阁和街衢,而不描写半个人物,这分明是作家在卖弄文采。
这难以读动的语言让小说走入了死胡同,也让小说失去了可读性的趣味性,像一个“长篇化”的散文,这舍本求末的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像这“机械化”一篇篇散文的衔接,读来让人感觉怎么都像在读一篇散文,而不是在读一篇小说,这还叫小说么?小说中。
除了王瑶琦一个从一而终的人物外,其它的人物都是半道杀出又中途退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而且,小说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个又一个镜头的剪接、叠加,还夹杂着摇晃和断裂。
这电影记录片式的跳跃和蒙太奇式的回复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分散、淡化并削弱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使之趋于平淡,没有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让人找不到故事的高潮。
而且,小说描写的尽是一些开麦拉、照相和跳舞等小女儿情态之类的妇性话题,显得不够大器和大度。
用《长恨歌》作书名,作家显然用心良苦,可惜的是,她从唐代诗人白居易那里借来了题目,却借不来白诗的艺术张力,丰富意蕴和深刻内涵。
长恨歌读后感1500字
![长恨歌读后感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11b54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png)
长恨歌读后感1500字长恨歌读后感1500字(精选15篇)《长恨歌》里的爱情也是影影绰绰若有若无。
似乎只有程先生对琦瑶的爱情是实打实的。
如果说王安忆与张爱玲相像,可能就是描写感情态度上的相似了。
细致入微的冷静客观,甚至本应该惊心动魄的激情都是冒着冷气的。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恨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长恨歌读后感1500字篇1近日晚上闲来无事,也无心聊天。
搜索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读,被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这个名字吸引,又看了获奖作品的短评,决定就看这部了。
小说刚开始是关于上海的弄堂、闺阁、留言、鸽子的描写,虽然文字细腻,描绘得像工笔画,我还是看不起兴趣来。
这样的环境描写,粗略看起来啰嗦、冗长,看得人头皮发麻。
仔细的体会,你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笔力深厚,驾驭文字的能力超强。
作者不惜用几章文字来进行环境描写也只不过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以及悲剧的一生进行铺垫。
王琦瑶长得很美,偏偏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
这样的女孩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女人,心性高,又有着上海女人的精明,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以及同学吴佩珍、蒋丽丽的社会关系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当选“上海小姐”以后,不惜给一位高官“李主任”做“金丝雀”。
就是这一决定和短短一年的情妇生涯,为她此生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短暂的生活,李主任给王琦瑶留下一个雕花箱子,里面装的金条成为王琦瑶在李主任死后物质上的依靠。
王琦瑶和李主任之间没有爱情,他们互取所需。
李主任看重王琦瑶的青春美貌和单纯,在王琦瑶这里他可以得到放松。
王琦瑶看重李主任的权和钱,在这里她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
李主任对王琦瑶虽然没有爱情,但是他却以自己的方式对王琦瑶承担着责任——他给她留下一箱金条,成为她以后活下去的一个依靠。
康明逊——这是王琦瑶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是二房所生,又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从小就看到生母受到大房的欺负,也因此学会了生存的技巧。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8篇)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1e08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7d.png)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8篇)《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8篇)《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8篇),欢迎阅读。
《长恨歌》读后感篇1人的一生有长有短,长则几十年上百年,短则几个月几年。
无论我们的人生是长还是短,都没有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就像《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当她还是一个懵懂少女的时候,她渴望被人关注,羡慕荧幕上的电影演员。
然而,世事难料,当她朝这个梦想走去时,乱打误撞的遇到了程先生、蒋丽丽还有后来的李主任,从而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总是在这样的渴望和不期而遇中被改写着,我们总是在计划着自己的人生,规划者我们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一颗当教师的种子,在此后的学习中不断的为这个梦想努力着,可是没有谁预料到在他即将成功的时候,从家中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
面对这样的打击,他可能一蹶不振,从此过上了颓废的生活,也有可能奋发图强,当上了教育领导。
他的人生可能因此发生大的逆转,他的未来更是变化无常的。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活着才变得有意义。
苏秦之所以能成为赵国的相国,是因为他在秦国的外交失败,使其父母、妻子改变对他的看法,对其不理不睬,迫使他在愤怒下熟读姜太公的《阴符》,从而能游说于赵国,使赵国国君采纳他的意见,从而封他为相。
如果牛顿没有偶然被落下的苹果砸到头,就不会引发一系列得联想,从而提出万有引力定论。
无论是苏秦还是牛顿,面对各种变化,他们在此之前都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成就。
就像王琦瑶从没想过李主任会一去不返一样。
然而,当他真的再也不能回来了,她就只得一个人面对剩下的人生了。
每个人都不得不在变化无常的岁月中面对自己的人生,看见身边的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可是,并不是每一种人都适合这种变化无常的生活。
读《长恨歌》有感范文三篇——【范文】.doc
![读《长恨歌》有感范文三篇——【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394f4d453610661ed9f47a.png)
读《长恨歌》有感范文三篇读《长恨歌》有感范文三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长恨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恨歌》读后感1读书一定要读完,不然你不会读到书的精髓,读到书的精华。
就像小时候读《水浒》,读的时候十分的吃力,捏着鼻子读下去,有一种要死的感觉,但是读到最后,读到李逵战死沙场依然对宋江大哥哥忠心耿耿的时候,幼小心灵突然有了一种震撼,一种凄凉人生,悲哀英雄的郁闷在心中流动,由此开始对水浒有了不同印象,从而重读水浒,再读水浒的时候感情开始夹杂其中,开始可以欣赏到其中的妙处。
《长恨歌》读的过程也是有种憋气的感觉,读起来十分的不爽快。
书中处处存在着张爱玲的影子,对语言的雕刻,对剧情的设计,伏笔,对不相干内容的极尽详尽的描述,当然我慵懒昏睡。
尽管这样,还是坚持着着读完,却没有预期的效果,在一种匪夷所思,甚至猥亵的情形下结束了整篇文章,让人有一种不爽快,不痛快,也可以说不理解地感觉。
解放前的上海对于我们来说相当的遥远,也许这也是无法了解作者对旧上海雕花般的描述。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对于经历过他的人来说可能是刻骨铭心。
故事的剧情就是从旧上海的繁华开始写起。
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
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
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
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
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
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书中充满了复杂而又模棱两可的描述,故事情节缺少根基,人物性格特点不清晰,文章围绕主人公进行描写,过分强调主人公的特点,结果性格特点均没有表现出来。
故事情节也有点半信半疑,年过50的人与20余岁的人保持着一种暧昧的关系,并因此让主人公结束了生命,让人哭笑不得。
长恨歌的感悟(7篇)
![长恨歌的感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896af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2.png)
长恨歌的感悟(7篇)长恨歌的感悟(通用7篇)。
优秀的感言是怎么样写的呢?当我们在面临一些特别的场合或者重要时刻。
感言可以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语言,感言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学会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今天栏目小编整理了长恨歌的感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长恨歌的感悟(篇1)今天,听了一首很好听的古风歌曲。
《长恨歌》白居易写的,五色石南叶唱的。
刚刚知道这首歌的渊源,微博上有位妹子求助,她的外公,被查出肝癌晚期,她外公小时候,国文老师考过清朝科举的秀才,教过一些乐府诗词的曲调,他至今还会唱,这位妹子希望有人能按这个曲调进行翻唱,算是对她外公的一种祝福。
想看详情的搜索EDIQ的新浪微博。
这首歌前面这段就是老先生唱的,王老先生吟唱那一段有种满头华发的李龟年闲坐说玄宗的感觉。
一叠曲过,背景一转,俨然是盛唐大明宫,雕栏玉砌,魏紫姚黄,此间少年,漫按管弦,一切都在记忆的初端兀自美好着。
这一大段都是热评,歌曲开头老爷爷慵懒的吟唱真的是扣人心弦。
无法言传的美妙与意境,好像带着我去唐代走了一遭。
长恨歌我特意了解了一下。
讲的长安境内。
唐玄宗得一女子,女子惊为天人,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歌舞,样样精通。
诗中写道“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玄宗得此女子后,只宠她一人,二人也倒是两情相悦,才子佳人。
皇帝整日笙歌燕舞,常伴佳人左右,二人也倒是两情相悦无心朝政。
朝中大臣对此怨声连连。
长此以往,唐末,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和大臣被迫逃离京城。
众臣不敢怀怒于天子,只能把心中的怨气撒在女子身上。
群臣共同祈求玄宗下令杀掉女子,为了平息眼前众人,只得照做。
女子死于马嵬坡下,首饰散落了一地。
玄宗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昔日的爱妃惨死。
战乱平息后,皇帝回到朝中,整日哀伤。
历经山河之后,佳人已然不复。
之后还有许多事情,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我们都认识这女子,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自古红颜多薄命,我也只能哀叹一声表示惋惜。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啊。
《长恨歌》读后感(通用35篇)
![《长恨歌》读后感(通用3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f4723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5.png)
《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读后感(通用35篇)《长恨歌》读后感篇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开始读《长恨歌》,我就被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唯美凄凉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一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一位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一段刻骨铭心的不伦之恋,彼此相爱,却终究不能长久相守,天人永隔。
他们也曾幸福过。
在那个君恩薄如纸的朝代,杨玉环无疑是幸运的,她生得美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杆露华浓”,所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试问哪一朝代的百姓曾不重生男重生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长恨歌》,歌长恨。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也曾是一代明君,励精图治。
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政局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商业繁荣,国力空前强盛,开辟了开元盛世的局面,直到遇见她,芙蓉帐,度春宵,玉楼宴,夜专夜。
无奈,这种幸福并没有持续下去,安史之乱爆发。
马嵬坡前,六军不发。
那夜的马嵬坡,在祭奠绝代的红颜。
贵妃离开了,落得“一抔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的下场;明皇落泪了,只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身为天子,也有致命的无奈与遗憾,江山,美人,不能兼得。
蜀地的伤怀落寞,回宫后的睹物思人,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荡气回肠,酸楚愁惨。
曾经甜蜜的爱情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再看眼前的落叶梧桐,可谓此情难了,此恨难消。
而后的故事,上天入地,蓬莱仙山,含情凝睇,梨花带雨,托物寄词,重申前誓,七七相会,比翼连枝,此情此恨,了无绝期。
可能只是普通人对于他们爱情缺憾所做的一点慰藉罢了。
不论旁人的言语,不管之前的经历如何,她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
不料结局却是成为一场悲剧的牺牲品,什么红颜祸水,什么娇媚恃宠,不过让帝王在感慨自己的国度走远之时,给后人一个开脱的借口罢了。
经历千年,洗净铅华,她还是她,一个心思单纯的女孩,喜欢美丽,渴望宠爱,享受爱情,诉说着永恒的美丽与哀愁。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4篇)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9221f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b.png)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24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恨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恨歌》读后感篇1我崇尚爱情,因为这个世界就是情与爱的交织,爱情可以帮助我们在心理上逐渐成熟,在爱情发展中,相互督促勉励,成为彼此成长的动力。
它不是海誓山盟的大喜大悲,而是生活中的高山流水,轻风细雨。
虽然,花前月下,玫瑰芬芳的爱情令人神往,但我认为爱是相知和理解,那些痴情的到徇情化蝶的故事,千古流芳百代长存的爱情更让人感动。
因为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相爱之人互相分离。
幸福无过于相爱之人彼此相聚。
而今日的人们之间缺少了真情,缺少了爱,让人不时地感到几许悲哀!今日的人们体会不到梁山泊与祝英台那种美丽的凄凉和悲壮,体会不到白蛇与许仙的痴情,体味不出用整整一生等待,相思一个人而不遇的失落,无奈;体味不到在人生的一个小站,两颗心偶然相遇撞出的火花时那一瞬间的幸福。
而我,经常在细细品味,虽然有时为他们的爱情感动的泪流满面。
但也很难体味出他们为爱痴狂,为爱付出的代价,只希望爱情真的能是:“在天原做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
”生活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也许这些坚贞的爱情已被人们忽视,也许爱情已成为物质交换的工具。
但我个人在心灵深处,仍有一汪清澈的爱情之湖。
因为我明白,人生短暂,真情可贵,瞬间消失后,千呼万唤也无法回头,只有珍惜此情,一切都会美好起来。
我曾被林黛玉和贾宝钰的缠绵悱恻所感动;为牛郎、织女的深情,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痴情感动的泪流满面,因此,我相信爱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我憧憬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感情,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为爱付出一切,我无怨无悔!《长恨歌》读后感篇2品读王安忆的这本《长恨歌》,笔锋微凉,落于纸上满是旧上海那不经数的似水年华。
岁月沧桑,隐隐之中便似是一根细线般牵动了内心的感慨。
长恨歌读书心得范文
![长恨歌读书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c7bd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8.png)
长恨歌读书心得范文
《长恨歌》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唐玄宗政治失误导致
的国家衰败。
在阅读这部诗歌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有了一些
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诗中所描绘的爱情故事所深深吸引。
唐玄宗和杨贵
妃之间的爱情虽然美好,却最终因为政治和宫廷斗争而走向了悲剧。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爱情并不是生活中的全部,政治、社会和国
家大局同样重要。
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整个社
会和国家的利益,不能因为私欲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诗中对唐玄宗政治失误的描写让我对历史和政治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
唐玄宗在诗中被描绘成一个放纵享乐、忽略国家大事
的君主,最终导致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
命运往往取决于其领导者的智慧和能力。
一个君主如果只顾个人享乐,而忽略了国家的利益,那么国家必然会陷入危机之中。
最后,通过阅读《长恨歌》,我也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白居易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和唐朝的政治衰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让我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的兴趣,也更加珍惜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总之,通过阅读《长恨歌》,我不仅对爱情、政治和历史有了
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
这部诗歌让
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国家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长恨歌读书心得范文
![长恨歌读书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2681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f.png)
长恨歌读书心得范文
长恨歌读书心得。
《长恨歌》是一部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背景的长篇
叙事诗。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我被诗中所描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所打动。
他们
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为了彼此不惜一切的付出,让人感叹爱
情的伟大和纯粹。
然而,他们的爱情最终被政治和宫廷的阴谋所摧毁,这也让我深感遗憾和心痛。
其次,诗中对唐玄宗的描写让我对这位历史上的大帝有了更深
的了解。
他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君主,对诗词、音乐和绘画
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也是一个被权力腐蚀的君主,最终被
政治斗争所困扰,失去了自己的初心。
最后,诗中对杨贵妃的描写也让我对这位美艳妖娆的女子产生
了同情和理解。
她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追求自由的女性,但最终
却被宫廷的尔虞我诈所困扰,最终走上了一条悲剧的命运。
通过阅读《长恨歌》,我不仅对唐代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爱情、权力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长恨歌》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重要读书体验。
读《长恨歌》有感精选范文5篇
![读《长恨歌》有感精选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4c911081c758f5f71f6791.png)
读《长恨歌》有感精选范文5篇读《长恨歌》有感范文一王安忆的《长恨歌》和张爱玲的文笔有些相像,都是繁华里的微尘,带着微凉和绵绵的恨。
四十年的故事都要从上海讲起。
那里有着形形种.种,声色各异的弄堂;有旁枝错节,如蜂般嗡嗡嘤嘤的流言;也有闺阁,满装的都是女儿的心思。
鸽子从这片混沌不堪的世界里,从波涛连绵的屋顶飞上天空,穿云破雾。
从这一切里浮出的影子,就是王琦瑶。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就是上海,夜夜歌舞,高兴得不知怎样办才好,其实大喜总是难免虚张声势,再大的热闹也是一瞬间。
从去片厂,照相,竞选“上海小姐”,王琦瑶平步青云,最终理所当然的在众人眼光中当了交际花。
可一切终究过去,她失去了依靠,成了平安里的一名护士。
又经几番纠缠,最终死于他杀。
“王琦瑶原是白绢,之后就渐渐写上了字,字又连成了句,成了历史。
”和吴佩真在一齐的日子是没有字的轻盈自由的日子,李主任则给她留下了浓重的墨迹,虽是华丽,却终究让她的一生走上了不归路。
李主任的死,是将王琦瑶这段有关青春的历史剪下带走的,剩下的全是混乱不成章节。
与康明逊虽是真心诚意,但不得不形同陌路,再从萨沙到老克腊,虽是咫尺之间,却遥如天各一方。
这历史是苦涩而回味无穷的,她爱过恨过,最终只落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在生命最终的几秒钟里,她的思维穿越时空隧道,在怨恨些什么呢?也许自我也无法左右自我的命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只是风中飘散的柳絮,在时代的风中掉落。
王琦瑶是千千万万的。
天生丽质的是爱丽公寓中的王小姐,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我,以为花好月好,便长聚不散了。
等到人事皆非,梦醒了,才明白来不及了。
想着过往,沧海巫山的,是曲终人散后没落的王琦瑶。
古往今来,多少红颜变叹息。
唐时杨贵妃的歌舞再美,最终成了马嵬坡下的空留恨。
六朝如梦,鸟只空啼。
我想我渐渐懂了长恨歌的意思。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人生本是将错就错,台上的人依依啊啊,百转千回,台下的人欢呼喝彩,皆是逢场作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长恨歌》有感:红尘江山恨无垠
编者按:《长恨歌》写的是作者读后对文章的感想,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爱的人最终分离,各自离世的事情。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是你,银河也是你。
愿我如星君如月,流光是你,皎洁也是你。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是你,春风也是你。
一诗一文,请不要再和真正的鉴赏擦肩而过。
车马颠簸,窗外如泣如诉的细雨已连绵了数日。
蜀道两旁,山色青碧朦胧,氤氲在一团水雾中,叫人看不分明。
侧耳细听,隐约有仙乐铃音自天而下,于这场淅沥相倚相和,仿佛那婴于心头丝丝缕缕的恨意,永无绝期。
倾国佳人玉殒马嵬,一代圣主柔肠寸断。
一曲《长恨歌》使得李杨二人间的爱情悲剧于行间字里与浅斟低唱中代代相传,遗后世一声声如杜鹃啼血般的“恨”叹。
玄宗应知,自古江山与美人不可得兼,而他又最为不幸,曾四纪贵为天子,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他恨。
他恨红颜薄命。
彼时玉环初入宫,回眸一笑惊为天人。
芙蓉帐中,翡翠衾下,美人肤如凝脂,容颜胜雪。
玄宗一头扎进了软香温玉的迷梦里,从此日夜笙歌,无心朝政。
如胶似漆的一对璧人,享尽了人世间极度的乐,殊不知,福兮祸之所伏。
一舞霓裳未毕,竟被宫外惊雷所断。
当亡命鸳鸯仓皇离京时,怕无人能料,在短短百余里后,即是天人永隔的死别。
马嵬驿前,陈玄礼代六军请诛贵妃,面对滔天的愤怨,玄宗无奈妥协。
断翼白蝶翩落之际,他曾于手中紧握着的十丈软红尘霎时灰飞烟灭。
心头一空,他四顾而茫然。
夜里辗转,雨打梧桐之声,声声入耳,化作一柄柄石锤,闷声击打在空荡寂寥的胸腔上,阵阵悲鸣平地而起。
此刻难挨,极度的苦痛扼住他的咽喉,几近窒息。
脑海中浮现的往日和乐,皆成为今昔最为致命的疮口。
他亲手葬送了爱情。
他恨保不住的江山。
早年的玄宗励精图治,缔造了壮美的锦绣盛世。
而步入中年,不再鲜衣怒马,亦不愿殚精竭虑。
他累了,他似乎开始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俨然一副忘却自己身份的心大的样子。
然,皇帝这份高危职业,一旦接手,放下边意味着死亡。
渔阳鼙鼓窥视了数年后动地而来,他狼狈至入蜀避难。
战乱平定,却又顶着太上皇的高帽返京。
入宫不消片刻,即被变相软禁于甘露殿内,他帝王的尊严被人狠狠践踏。
真龙一朝落难,再无回天之力。
尽管仍享堂皇富丽,这大唐社稷,这表里河山,已然易主。
他拱手相让宝位。
爱情与政治的双重悲剧,将他重重扯下深渊。
他应恨谁?他在恨谁?
恨苍天无眼?恨臣子反叛?恨奈何一桥阻隔阴?恨蓬莱一
山收敛香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