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高考复习信息与信息技术
![高考复习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05d73244b73f242336c5f29.png)
考点二:信息的获取
引搜索引擎 • Sina,sohu,yahoo等 目前,搜索引擎向着全文和目录索引兼顾的方向发展。
习题链接
【例3】2008年10月,微软针对中国用户使用盗版软件使用“黑屏”干 扰,遭到国内广大用户的指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使用盗版软件可以理直气壮 B.盗版软件盛行有利于国内软件的产生与发展 C.微软这种做法,也是对客户利益的侵扰 D.微软可以完全以黑客的形式破话客户的电脑 【例4】 (2009 山东诸城一中)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制作一个关于“神舟 七号”飞船的网站,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D ) ①上互联网 ②咨询相关专家 ③查阅相关报刊 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 虚拟现实技术 • 语音技术 • 智能代理技术
–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 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 点看待。
习题链接
【例1】(2009 山东诸城一中)2008年9月25日晚上9点10分,“神七” 腾空而起,不到半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神七”发射成功。 这一消息通过卫星转播,立刻为全球亿万电视观众所得知。这一案例 没有体现出信息的哪一个特征?( B ) A.共享性 B.真伪性 C.载体依附性 D.传递性 【例2】(2009 济宁模拟)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 号”探月资源并制作人类第一幅月面立体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信息不具有时效性 B.上述信息不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C.所有的信息价值相对性大小是相同的 D.我国及世界各地人知道“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探月的消息体现了信 息的传递性 备注:同一个资料,体现信息的特征可能有多种, 学生一定要抓住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进行选择。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69fc608a1284ac85043e7.png)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2.气象台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了台风“珍珠”将要登陆的消息,使得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载体依附性③价值性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4.得知小曼被困的消息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施救,使小曼得以及时获救。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并反复使用B.信息具有可传递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一旦被获取后,它的价值将永远不变6.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2008年8月8日,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了第29界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这个事例说明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真伪性C.时效性D.可压缩性8.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目的是促使信息表达的()。
A.自由化B.通俗化C.数字化D.规范化10.周末快到了,李明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
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d910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9.png)
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总结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也成为了高考中的一门考试科目。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1.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作用1.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1.2 计算机网络1.2.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1.2.2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1.2.3 网络安全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2. 数据表示与处理2.1 进制转换2.1.1 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方法2.1.2 浮点数的表示与转换2.2 文件与存储管理2.2.1 文件的组成和存储结构2.2.2 存储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3 数据的编码与压缩2.3.1 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原理2.3.2 数据的压缩方法和原理3. 计算机系统应用3.1 操作系统3.1.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3.1.2 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其应用领域3.2 数据库系统3.2.1 数据库的概念和组成3.2.2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查询方法3.3 多媒体技术3.3.1 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3.3.2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表示和处理方法4. 程序设计与开发4.1 程序设计基础4.1.1 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1.2 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4.2 程序设计方法4.2.1 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和应用4.2.2 数组、链表和树的数据结构和操作4.3 程序调试与测试4.3.1 常见的程序调试和错误处理方法4.3.2 程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上是2024年高考信息技术考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备考高考信息技术科目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应该适时回顾和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关注数据表示与处理、计算机系统应用以及程序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高三信息技术复习
![高三信息技术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e100ded102de2bd96058823.png)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
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能判断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征。
3信息技术1)概念:一切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相关的技术2)产生: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3)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能按照顺序说出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5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6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7根据载体的不同将信息分为五类: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8 常用术语:GUI、CPU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office助手、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蜘蛛”程序)语音技术: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
(语音识别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和语音合成技术TTS/Text to Speech/将文字信息转变成语音数据)第二章信息的获取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种途径和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学会针对实际问题分析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的来源和选择合适的获取方法。
2、学会在因特网中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来高效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2、掌握利用计算机获取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方法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技巧,能够有效地、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补充:文件可分为可执行文件(EXE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文件名:即文件的名称,由主名和扩展名组成的,中间用“.”隔开存储位置:即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具体的存储位置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路径:/123/drftUNC(通用命名约定)路径:\计算机01\共享资源\123.xls本机路径:c:\windows\123.doc文件类型(通过扩展名或文件图标来区分).Txt --------文本文件 .Doc--------WORD文档.Ppt--------幻灯片文件 .Xls---------电子表格文件.Exe--------执行文件.Psd---------photoshop图像文件.Jpg---------静态图像文件 .Gif---------静态或动态图像文件.Bmp-------图像文件.mp3--------音频或声音文件.wav--------音频或声音文件.mid--------音频或声音文件.voc----------音频或声音文件.zip----------压缩文件.rar----------压缩文件.fla----------FLASH文件.swf---------FLASH文件.htm、.html--------网页文件.rm---------音视频文件.mpg--------音视频文件.avi----------音视频文件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1、理解手工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2、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应范围3、了解什么是算法,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补充:人工智能即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几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1、模式识别:如语音输入法、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指纹识别等2、机器翻译:如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等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1、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2、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文字处理工具,围绕主题加工文本信息3、会用表格信息进行分析,掌握应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处理表格信息,能够针对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表达。
高中合格考信息技术 高一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高中合格考信息技术 高一信息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6ad64ac5da50e2524d7f94.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极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1.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的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控制论的奠基人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对事物的运动的状态及其状态的变化方式。
4.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5.信息是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内容。
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就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传递性:信息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传递②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③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④价值相对性:信息是有价价值的,并且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并利用了才有价值,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⑤时效性:信息反映的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信息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
⑥真伪性:信息并非都是事物的真实反映,信息有真也有假。
在信息社会中应养成鉴别信息真伪的习惯。
⑦普遍性: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⑧可存储性:可以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存在。
第二节信息技术极其发展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技术:四大基本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33ec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b.png)
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与评价,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亦是如此。
在备考过程中,准备充分的复习资料和答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帮助您备考信息技术考试的复习资料和答案,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备考建议。
一、复习资料1. 教材与教辅书籍教材是复习的基础,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各个知识点。
同时,配合一些相关的教辅书籍,可以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提供实际应用上的指导。
2. 习题集和试题库习题集和试题库是练习考试题目的好工具。
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并提高解题的能力。
3. 网上资源互联网是信息获取的重要工具,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在线资源进行学习和查漏补缺。
例如,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一些专门的备考网站、教育平台或论坛,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备考经验。
二、答案解析1. 参考书籍中的答案解析很多教材和教辅书籍中会提供一些习题的答案解析,对于备考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仔细阅读教材中的答案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 网上答案解析除了教材中的答案解析,网上也有很多备考网站或博客提供相应的答案解析。
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些资源,进一步理解习题的解答过程,增加对考点的掌握程度。
三、备考建议1. 制定复习计划在备考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考试内容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将复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2. 针对性复习针对性复习是指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分析以往的练习成绩和试卷,找出自己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提高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程度。
3. 做足练习题在备考过程中,做足练习题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从各种习题集中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练习,帮助巩固知识点和熟悉考试题型。
此外,还可以找一些真实的试题进行模拟考试,增加应试经验。
4. 注意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要注意查漏补缺。
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8a06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c.png)
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考试复习对于学生提升技能和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信息技术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及答案,并分享一些复习技巧和建议。
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本文的内容都将对你有所帮助。
一、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1. 教材复习:教材是复习的基础,首先要熟悉并理解教材内容。
仔细阅读教材,将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可以帮助记忆。
2. 试卷复习:多做历年的信息技术考试试卷,从中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
同时,针对错题进行归纳和解析,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 参考书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参考书籍。
经典的参考书通常具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
4.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如在线教学视频、IT技术网站、在线论坛等,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答案。
但要注意选择正规、可信的资源。
二、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1. 熟悉考试大纲:详细了解考试大纲,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权重和对应的学习内容。
重点复习高频考点,同时不要忽视低频考点,因为它们有可能成为取得高分的关键。
2. 解答问题时注意要点:在解答问题时,注意突出重点和要点。
不要堆积无关紧要的内容,回答问题要言之有物,结构清晰,避免冗长的叙述。
3. 锻炼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注重实践应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进行实验和实操,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对照教材加深理解。
4. 注意细节:信息技术考试注重细节,题目中可能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或操作步骤。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多进行思维拓展和联想,避免因为细节错误而丢分。
5.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考试时间,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将复习内容分为模块,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每天进行适量、高效的复习。
三、信息技术考试答案示例以下是一道关于网络安全的选择题:题目:下列哪个密码是最不安全的?A. 123456B. AbCdEfC. passwordD. iloveyou答案:A. 123456解析:选项A中的“123456”是最不安全的密码,因为它过于简单,容易被他人猜中。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必修)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必修)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edc1eae8e9951e79a892782.png)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概要第一章绪言1、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信息、物质和能量。
2、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型、时效性。
要能够分辨题目所给例子具体体现信息的哪些特征。
3、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要能分辨出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4、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好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内涵: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5、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能列举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等。
第二章信息获取按照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并能熟练区分。
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遥感遥测法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分类:1、目录检索;2、尖键词查询。
要能区分并举例(例如每种检索方法常用的网站)。
掌握网络信息下载的方法。
信息价值的判断:1、准确性;2、客观性;3、权威性;4、时效性;5、适用性。
要能够鉴别和评价具体实例。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1、信息加工:人们将已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处理。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tdoc)、wps、飞腾2、排版系统和pagemaker.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 (*xls)、金L U表3、格、cced 等。
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的声音信息。
计算机中4 '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记录乐器声音的MIDI格式的文件;还有一种是采集各种声音的机械振动得到的数字文件WAVo采样的频率和量化的精度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数据5、量。
高考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7f32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1.png)
高考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信息技术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信息技术,本文将对高考信息技术的必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管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辅助存储设备等。
2.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点: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和Linux等。
二、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1. 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和环形网络等。
2.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掌握TCP/IP协议、HTTP协议和UDP协议等,并理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
3. 网络安全与防护: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
三、数据库与SQL语言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和数据查询语言(DQL)等。
四、程序设计与开发1. 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流程控制、变量和数据类型等。
2. 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语法,如C、Java和Python等。
3. 程序开发方法与工具:了解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开发工具,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和调试工具等。
五、信息安全与法律伦理1. 信息安全的概念与分类: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
2. 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掌握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安全技术,如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等。
3. 信息系统的法律伦理:了解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法律规定和道德伦理要求。
六、信息处理与应用1. 文件与数据格式转换:掌握常见文件格式,如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和音频文件等,以及转换方法。
2. 数据库查询与报表生成:了解数据库查询语言和报表生成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高中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d8bc3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1.png)
教材P92~P94: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加快贸易电子化、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负面影响(信息垃圾、不良信息的滋生地、青少年网隐、信息技术犯罪等)。
C
四、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是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 计算机数制基础:二进制,由冯.诺依曼提出。 “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的思想共同构成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础。 目前,计算机内部处 理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其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为 B),一个字节由八个二 进制位(bit,简写为 b)构成。
目前对信息安全影响最大的是病毒和黑客。
隐蔽性 传染性 潜伏性 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使信息不被破坏、更改或 泄漏。 如何加强信息安全? 一是安装防病毒软件或防火墙,这类软件能及时查杀病毒,阻止黑客入侵,对网络与外界信息进行过滤; 是要定期升级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更新操作系统也是很有必要。 三是要定期备份重要的数据; 四是要掌握一 定的防黑客和防病毒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MPEG文件--.MPEG/.MPG/.DAT :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同时保证每秒30帧的图像动态刷新率,已被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平台共同支持。
RealVideo文件--.RM :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主要用来在低速率的广域网上实时传输活动视频影像,可以根据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影像数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
字符的数字化
信技高考知识点
![信技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0830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e.png)
信技高考知识点一、概述信技(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与通信工程技术的综合运用,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考中,信技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软件应用、信息安全等内容。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信技高考的相关知识点。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操作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数据的表示与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和存储。
二进制数是由0和1组成的数系统,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最小存储单位是字节。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同时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
4. 网络基础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等内容。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
三、软件应用知识软件应用知识主要涵盖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程序设计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应用知识点:1.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图像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编辑、修饰和处理,如Photoshop、CorelDRAW等。
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有助于进行图像设计和处理。
3. 基本的程序设计了解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和语法有助于培养编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Python、C++、Java等。
四、信息安全与网络应用知识信息安全与网络应用知识主要涵盖网络安全、隐私保护、信息检索与利用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点:1.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密码学等内容,旨在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
2. 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的一项重要任务。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417dc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3.png)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数据库基础在信息技术高考中,数据库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和存储的关键工具,对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数据库基础的学习中,需要掌握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要了解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 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规则,将大量有关联关系的数据集中存储在一起的集合。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的。
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检索和处理。
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指如何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常用的方法有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等。
数据的检索和处理是指如何从数据库中取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数据库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是指要存储和管理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存储和检索数据的软件系统,应用程序是指使用数据库的各种软件应用。
数据库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外层模式、概念模式和内层模式。
外层模式是用户对数据库的视图,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内层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数据、删除数据、修改数据和查询数据。
增加数据是指将新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删除数据是指将不需要的数据从数据库中删除,修改数据是指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查询数据是指从数据库中按照指定条件检索出需要的数据。
二、网络基础网络基础是信息技术高考中另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网络是不同计算机之间互相连接的系统,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地共享信息和资源,进行远程通信和协作。
网络基础的学习中,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掌握网络的常见协议和安全技术。
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和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而成的系统。
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路由选择和数据交换。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17e22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4a.png)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第⼀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定义:A⾹农(信息论的奠基⼈),从通信⼯程的⾓度认为信息是“⽤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的消息。
B、维纳(控制论的奠基⼈),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C、钟义信(我国信息论学者),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源) (信息传递) (信宿)A、从信息的发出⽅来看,利⽤⽂字、符号、声⾳、图形、图像等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为信息。
B、从信息的接收⽅看,接收信息后,对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分析、判断和理解,把它变为⾃⼰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动,这样,信息便发挥了作⽤。
3、信息的基本特征:A、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B、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C、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于⼀定的媒体介质才能表现出来,为⼈们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处理和存储。
信息经过⼈的思考、分析、处理,往往会产⽣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D、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的⼤⼩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者的需要以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的能⼒。
E、时效性:信息有“⽣命周期”,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就会降低;F、真伪性:信息有真假,根据形成原因分为:认识伪信息、传递伪信息、⼈为伪信息。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等技术。
2、信息技术包括四⼤技术: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C、微电⼦技术;D、传感技术;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变⾰第⼀次,语⾔的产⽣和应⽤;第⼆次,⽂字的发明和使⽤;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与应⽤;第五次,电⼦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一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高考大纲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一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高考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99d1950312b3169a451a45f.png)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一
谢谢观看! 请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愿广,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巩固练习: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一
2.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 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随时了解病人的心 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 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 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 ④共享性。这个事例体现了信息的(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信息和物质、能量一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是 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一: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2.信息的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一
1) 普遍性 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 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2) 依附性 信息的表达必须依附于这些载体。比如聊天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 传播。 3) 共享性 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或者不同时间 的同一空间或不同空间共享。 4) 价值性 合理地运用信息,可以提高生产、学习效率或满足人们的精神 需求等。因此,信息具有价值性。例如,气象信息对农民和工人的价值就 是不尽相同的;课堂知识对理解能力或态度不同的学生也是不同的。 5) 时效性 具体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客观事物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例 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等情报类信息,相对于科学结论、事物规律等知 识类信息,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随时间变化快)。
高考《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高考《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dcbe07ff00bed5b9f31d21.png)
新课标高考《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资料一、三句话理解信息(1)、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2)、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3)、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
二、信息的特征:(重点)(1)、对载体的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
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3)、时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是日新月异的。
当然,也有一些信息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有效,比如大百科全书中的一些信息。
时效性实际上是与信息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信息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
(信息源的一种定义:即信息的来源,个人为了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5)、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三、信息的编码(重点)(1)、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二进制记数系统。
19世纪爱尔兰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创立了逻辑代数。
著名科学家冯·诺依曼经典建议:计算机中的信息包括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并已经成为业界共同遵守的标准。
由于二进制代码中用到的只有“0”和“1”两个符号,从而可以方便地用电脉冲、电位、电路的状态、磁化的极性方向来表示。
(2)、二进制A、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 ;十进制D ;十六进制H 。
B、二进制转十进制按权展开,从小数点向左权值依次为0、1、2、3、4……,向右依次为-1、-2、、3……例如:(1011011.101)B = 1×26+十进制转二进制:辗转相除法,十进制数除以2取余,把余数倒序排列C、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①、二到八进制转换:从小数点向左,3位一段,3位一段,然后把相应的3位二进制数变成1位八进制数,即可。
信息技术高考题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高考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f30f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9.png)
信息技术高考题知识点总结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是指事物的属性、规律、现象等通过符号、表征、描述、传达的介质或载体。
信息技术是研究和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技术。
需要掌握信息概念、信息技术概念以及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关系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
应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3.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金融、制造、交通等各个领域。
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式和特点。
4. 信息化社会与信息技术信息化社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进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需要了解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影响和信息技术在实现信息化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需要掌握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存储、输出等基本过程。
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原则。
3.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等。
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主要阶段。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和作用。
5.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需要了解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三、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 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是指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信息的系统。
需要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2. 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等组成部分。
需要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和作用。
3. 信息系统的特点信息系统具有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等特点。
需要了解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4.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网络化、智能化、开放性等。
高中信息技术高二总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及习题
![高中信息技术高二总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7d1153b307e87101f69676.png)
高二信息技术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指数据(data )、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内容,如树叶落了,牛顿定律等。
2、信息的载体是包含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
3、信息无处不在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无时无刻不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新的信息和交流信息。
二、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可存储性、可加工处理性三、信息的编码1、二进制 现代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中数据的计算和储存都采用二进制。
2、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1)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3、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方法:按权展开 例:(1101)2 =1*23+1*22+0*21+1*20 =8+4+0+1=13练习:将二进制数11,110,10111转换为十进制数。
4、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方法:除二取余法例:将十进制数12转换为二进制数5、字符编码 计算机除了要处理数值类型的数据,还要处理 各种非数值型数据,如英文、汉字、标点符号等。
为了让计算机存储、处理这些数据,需要为每个字符规定一个二进制形的编码。
(1)ASCII 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
其中数字和字母的编排都是按照数值的大小以及字母表的顺序依次排列的,即方便记忆又便于查找,例如字母A 的编码是65,则可以推算出字母E 的编码值是69。
(2)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单位:b (bit ):位,代表一个二进制位 B (byte ):字节,包含8个二进制位 即 1B=8b2到低 余数 练习:将十进制数5,9,10,15转换为二进制数。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3)汉字编码(交换码)由于汉字数量庞大,所以汉字编码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打印版)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93fa4a43323968011c92e5.png)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1、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要会判断什么是信息)☆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2、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另外,信息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周地或异地被多个人共享,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5)普遍性—普遍存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a8a8bdb307e87100f69684.png)
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知识链接】1、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3、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
4、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不完全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普遍性。
【同步练习】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必要性B、时效性C、共享性D、载体依附性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价值性3、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C、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D、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4、(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5、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电脑B、VCD光盘C、报纸D、CCTV1播出的新闻6、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A、字数B、字长C、二进制的位D、字节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知识链接】1、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又称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GUI图形化操作界面)①虚拟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如,电子宠物等。
②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ASR)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TTS).③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总的说来,信息技术正在向大众化和人性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考《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一、三句话理解信息
(1)、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2)、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3)、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
二、信息的特征:(重点)
(1)、对载体的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
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3)、时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是日新月异的。
当然,也有一些信息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有效,比如大百科全书中的一些信息。
时效性实际上是与信息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信息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
(信息源的一种定义:即信息的来源,个人为了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5)、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三、信息的编码(重点)
(1)、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二进制记数系统。
19世纪爱尔兰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创立了逻辑代数。
著名科学家冯·诺依曼经典建议:计算机中的信息包括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并已经成为业界共同遵守的标准。
由于二进制代码中用到的只有“0”和“1”两个符号,从而可以方便地用电脉冲、电位、电路的状态、磁化的极性方向来表示。
(2)、二进制
A、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 ;十进制D ;十六进制H 。
B、二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展开,从小数点向左权值依次为0、1、2、3、4……,向右依次为-1、-2、、3……
例如:(1011011.101)B = 1×26+
十进制转二进制:辗转相除法,十进制数除以2取余,把余数倒序排列
C、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①、二到八进制转换:从小数点向左,3位一段,3位一段,然后把相应的3位二进制数变成1位八进制数,即可。
如:( 11110011010101 )2 →11 ’110 ’011 ’010 ’101 →( 36325 )8
②、二到十六进制转换:从小数点向左,4位一段,4位一段,然后把相应的4位二进制数变成1位十六进制数,即可。
如:( 11110011010101 )2 →11 ’1100 ’1101 ’0101 →( 3CD5 )16
③、八到二进制转换:
④、十六到二进制转换:
(3)、字符编码:
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处理英文字母和其他西文符号,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
ASCII编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关于ASCII编码的几个特点:
①:使用1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使用7位二进制表示一个字符,能表示多少128个字符。
②:ASCII编码有128个:字母(大写和小写是否相同)特点?数字特点?谁大谁小?
③:常见字符的ASCII编码需要知道。
使用7 位二进制数,共128 个代码
包括94 个图形字符码和34 个控制符码
0~32;127是控制符33~126是图形符
0~9 ;a~z ;A~Z 的字符码范围:0→48;A→65;a→97
(4)汉字编码
输入码
音码;形码‥‥
交换码
区位码。
第一个字节存区码;第二个字节存位码。
共94区,94位。
内码
体会2个字节存储汉字
字形码
点阵方式与矢量方式
点阵表示汉字:分行列,每个交点用一个二进制位表示,因为每个点就两个状态。
所以显示一个汉字应该所占用的字节数为:32*24,24*24,24*16等除以8(每个字节由8个字进制位组成)。
(5)多媒体信息编码
①:声音的编码
将现实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基本的办法是“采样”和“量化”。
这个过程是“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的物理部件是“模数转换器”。
采样频率:44.1khz ,每取样一次,用1个或2个字节表示
典型例题:
一段5分钟,双声道的音乐文件,存储需要占用多大的存储空间?
公式:44100*2*60*5*2= B。
②:图像编码
图像的存储原理:一幅图像看成由许许多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大量的点按纵横排列就构成一幅画。
点:就是像素。
行与列的积叫分辨率,比如一幅图片分成600行、800列,其分辨率就是:800*600
【问题1】:影响图像清晰的因素?
同一幅图像,分辨率越高,像素越多,图像就越清晰。
同样,存储时占用的空间就越大。
【问题2】: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在存储时有何不同?
对于黑白图像来说每个像素用1个字节表示,从黑到灰再到白可有256种状态,
对于彩色图像来说每个像素用3个字节表示,其色彩有256*256*256种状态。
所以:分辨率为1024*768的黑白与彩色照片存储为数字文件后,所占空间空量计算公式为:
黑白:1024*768*1= B ;彩色1024*768*3=
B ;
③:视频编码
视频是由连续的图像帧组成的,我国使用的PAL制式是25帧/秒。
其它国家有NTSC制式和SECAM制式。
所以:一小时视频图像(比如分辨率为:720*576)存储容量计算公式:720*576 * 3 * 25 * 60 * 60= B 。
【小结】多媒体信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庞大的数据量、为了提高存储、处理和传输这些信息的效率,对声音、图像、视频都进行了压缩。
四、现代信息技术
1、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核心,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4、传感技术: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敏感元件,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1、古代的信息技术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法律、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同时统一文字,此时的法定文字体系为:小篆,推动了信息的交流。
汉代——造纸术
隋唐——印刷术
西周——烽火
2、近代信息技术
标志:蒸汽机
典型信息技术: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电视技术
3、现代信息技术
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
集成电路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
六、信息技术展望
1、量子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网格计算
4、机器人
5、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
6、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
7、虚拟现实的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