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
深层地热供暖及温泉热水联供综合利用技术报告

深层地热供暖及温泉热水联供综合利用技术报告本文对深层地热供暖及温泉热水联供综合利用进行了详实、有针对性的分析,包括项目意义与必要性、项目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地热能梯级利用系统优势、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目标产品市场分析、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等。
标签:地热供暖温泉热水地热能梯级利用地热水处理引言:为进一步提升小区的综合竞争力、力求节能环保及提高小区居住档次,项目决定进行深层地热开发与利用,现已完成了相应的地热勘查、地热井钻探施工、抽水试验、水资源论证、供暖方案设计等工作。
深层地热供暖及温泉热水联供综合利用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综合利用地热资源+热泵技术进行建筑所需的冬季采暖、全年家庭温泉洗浴热水供给。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实现项目建筑面积约15万平米的建筑所需的冬季采暖、全年家庭温泉洗浴用水供给需求。
1、项目意义与必要性地热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日渐成为继太阳能、风能等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开发亮点。
因此我公司在前期取得地热成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地热水梯级利用方面进行了创新。
地热水资源主要应用于小区部分楼座的供暖以及向住户内提供家庭温泉洗浴用水。
在國内像北京、天津、西安一些城市的地热利用已经非常成熟。
对其进行科学地研究与应用,不仅能够使自身受益,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寻找出一条适用于大型住宅小区节能降耗的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途径或经验。
2、项目技术、产品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地热水梯级利用供暖技术主要是采用了热泵技术及地热水利用两项技术。
传统的地热水采暖方式为:被开采出来的地热水由于温度较高,可以直接进入用户某段或者是中间换热器释放热量,完成建筑的采暖需要,地热水在供热后温度通常在30-40摄氏度左右,但是由于采暖末端对与水温的限制,具有这个温度的地热水不能再次进行采暖,只能回灌或者是排放掉对地热能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地热及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农业 灌 溉 :水质 好 、温 度 一般 在 4 o 0 C以下 的地 热 水 或 利 用 后 的地 热 尾 水 ,一 般 都 直 接 用 于 农 田灌 溉 。
电利 用 技 术 、 规 模 、 设 备 和 热 利 用 效率 方 面 ,还 是 在 科 学 管
摘 耍 : 通 过 对 目前 中 国 地 热 和 热 源 热 泵 技 术 应 用 情 况 调 查 分 析 , 结 合 典 型 项 目应 用 情 况 ,发 现
目前 应 用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结 合 目前 的 社 会 大 环 境 情 况 , 论 述 其 发 展 潜 力 。
关 键 词 : 地 热 ;地 源 热 泵 ;应 用
中 国 的地 热 发 电始建 于 2 O世 纪 7 O年代 初 , 目前 ,全 国 ( 包括 台湾 ) 热 发 电装 机 总量 为 3 .8 地 2O MW ,其 中 8 %都 在 8 西 藏 。 中 国地 热 发 电装 机 容 量 在 世界 2 0多 个 发 电国 家 中排 名 第1 4位 , 日本排 名 第 6位 。
维普资讯
Te ni al xc ang 技 术 交 流 ch c E h eI
地 热及地源 热泵技术在我 国的应 用
陈燕 民 。刘 伟 ,张文秀
( 京 市 华 清 地 热 开 发 有 限责 任 公 司 ,北 京 北 1 218 ) 2 O
一
、
地热及地源热 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温 室种 植 :中 国现 建 有地 热 温 室 总面 积 6 0万 m ,分布 0
在1 3个 省市 自治 区 内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 农业 利 用 地 热典 型是
中 国 是 以中 低 温 为 主 的 地 热 资 源 大 国 ,拥 有 丰 富 的 地 热 资 源。 据 统 计 ,高温 地 热 资 源 ( 1 O )主 要 分布 在 藏 南 、 ≥ ℃ 5 川西 、 滇西 和 台湾 省 ,中低 温 资 源可 谓 几乎 遍 布 全 国 各地 。 但
地热能的利用与开发策略

地热能的利用与开发策略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利用与开发策略,旨在推动地热能的更广泛应用,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地热能概述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资源,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地热作用和地壳中的放射性衰变。
地热能具有稳定、持久、清洁的特点,不受气候影响,是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
目前,地热能主要通过地热发电和地源热泵两种方式进行利用。
1.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热能源产生电力的过程。
通过地下热水或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地热发电具有稳定性高、环保性好的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
目前,地热发电已在一些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如冰岛、美国、菲律宾等。
2.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来进行建筑空间供暖、制冷和热水生产的技术。
通过地下管道循环输送工质,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减排的特点,是一种适合于城市和乡村建筑的清洁供热方式。
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热资源分布不均衡,集中在特定地区,如环太平洋地震带、火山带等地区,导致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受到地域限制。
其次,地热能的开发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勘探、开发和建设,限制了地热能的规模化应用。
此外,地热能的开发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策略为推动地热能的更广泛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加大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力度,建立完善的地热资源数据库,准确评估地热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地热发电和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开发成本,推动地热能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地热能利用技术研究综述

地热能利用技术研究综述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利用技术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地热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地热能的分类地热能按照温度可以分为低温热能、中温热能和高温热能。
低温热能一般指地表下100℃的热能资源,可以应用于供暖、温室种植等领域;中温热能指地表下100℃至150℃的热能资源,适用于发电、海水淡化等领域;高温热能主要指地表下150℃以上的热能资源,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发电等领域。
二、地热能利用技术(一)直接利用技术直接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供暖、温室种植和温泉利用等。
地热供暖通过将地热能直接输送到建筑中,实现供暖的目的。
温室种植利用地热能提供恒温环境,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品质。
温泉利用则是将地热能转化为温泉水,供人们进行休闲浸泡等。
(二)间接利用技术间接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泵利用等。
地热发电利用地热能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进而产生电力。
地热泵则是利用地热能将地下的低温热能转换为地上的高温热能,用于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等。
三、地热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一)地热供暖技术研究地热供暖技术主要研究低温热能的利用。
目前,地热供暖系统主要有地下管道循环系统和热泵循环系统。
地下管道循环系统通过在地下铺设管道,将地热能输送到建筑物中,实现供暖效果。
热泵循环系统则是利用地热泵将地下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供暖使用。
(二)地热发电技术研究地热发电技术主要研究中温和高温热能的利用。
目前,地热发电主要采用闪蒸发电和二段式发电技术。
闪蒸发电技术是将地下的高温热能直接转化为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而二段式发电技术则是利用地下高温热能蒸汽驱动低温蒸汽再次发电,提高发电效率。
(三)地热泵技术研究地热泵技术主要研究地下低温热能的利用。
近年来,地热泵技术发展迅速,主要有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两种类型。
地源热泵通过地下的低温热能转换为室内的供暖和制冷能源。
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

017CITYGEOGRAPHY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栾 帅(河北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 衡水 053000)摘要: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清洁燃烧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以来,国家大力倡导实施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更高的程度改进我们的技术设备,为我们发展地热地泵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地源热泵是地热资源应用的一种方式,为我国控制污染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热利用;热泵技术;资源开发引言:我们根据对地热资源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地热能发展热泵供热技术的可行性,并根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地源热泵技术(一)概念地源热泵技术是指利用浅层地能作为热源的一种先进技术。
浅层地能是地表浅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等)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品位热能[4]。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冬暖夏凉”的地温资源进行操作的,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后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同时会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储存冷量,等到夏季的时候进行释放;夏季是通过热泵将建筑物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将大地中的热量储存起来,等到冬季的时候进行释放。
这样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大地起到蓄能器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可再生能源。
(二)系统组成及分类1、系统组成地源热泵系统通常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等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地源热泵系统组成示意图2、系统分类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热泵系统。
(1)地埋管换热系统——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地下水换热系统——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3)地表水换热系统——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案例

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案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寻找可替代传统能源的新型能源技术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通过一个综合能源利用案例,探讨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案例简介:某小区为了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决定采用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个集中供暖系统。
该小区的用能需求主要包括供暖和热水供应。
在传统供暖方式下,使用燃气锅炉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通过引入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技术,该小区希望能够达到高效节能、环保减排的目标。
综合能源利用方案:为了实现综合能源利用,该小区将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相结合,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
具体的工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能供暖系统设计:该小区利用太阳能对空气进行加热,通过风道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室内供暖。
系统通过调节空气流速和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由于空气能供暖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因此不会引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2.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该小区利用地下的恒定地温,通过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地热能源进行加热或制冷,通过热泵的工作原理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满足户内供暖和热水需求。
与传统的燃气锅炉相比,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减排的特点。
3. 系统集成设计:为了实现综合能源利用,该小区的空气能供暖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整合。
两个系统共享同一套供暖和热水管道网络,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协同工作。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用能需求,灵活调节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的工作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综合能源利用效益:通过采用空气能供暖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综合能源利用方案,该小区实现了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具体表现在:1.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与传统燃气锅炉相比,空气能供暖和地源热泵的综合能源利用方案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地热能开发与利用的最新进展

地热能开发与利用的最新进展地热能是一种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供暖、温室种植、医疗治疗等领域。
在当前全球环保倡议的背景下,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有了不少新进展,本文将从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来介绍最新进展。
一、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目前,世界各国在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上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1、增强地热开采技术。
传统热泵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地热能的广泛利用,但地热能的开采成本较高,能够开采的范围较窄。
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增强地热开采技术成为了当前的重点。
分别采用增强地热开采技术和“短路”技术的地热电站的效率分别提高了10%和15%,这些技术的出现将会对地热能的大规模开采产生积极的影响。
2、提高热泵系统性能。
目前,地热热泵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其性能,许多研究人员尝试利用不同的热媒折合方法和不同的换热介质以提高热透传系数。
同时,还有人尝试优化地下水的流动以改善热输运过程。
这些努力的目的是提高地热热泵系统的性能以实现更高效的利用。
3、应用深空间地热能。
深空间地热能是指从地壳深处和地球内部获取能量的方式。
利用深空间地热能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因此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但是,借助于高温融盐技术和超级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深空间地热能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地热能产业发展地热能的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开采、供能及制造。
1、地热能开采。
全球地热电站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3GW。
未来的开发趋势是多发地区整合能源,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地热开采用电将会超过18GW。
2、地热能供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热能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展。
目前,地热能主要应用于建筑暖通、温室种植、水产养殖、医疗治疗等领域。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实现规模化应用。
3、地热能制造。
目前,地热能的制造主要包括地热热泵、地热发电设备和地热加热设备等。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热能源的节能解决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热能源的节能解决方案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供暖和制冷的绿色能源技术。
它通过地埋换热器从地下获取热量或冷量,然后将其传递到室内空间,实现对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
这种系统不仅高效节能,还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本文将探讨地源热泵系统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并展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节能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空调和供暖系统通常需要大量的电力或燃料来调节室内温度,这不仅浪费能源,还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地源热泵系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它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来提供能源,无需额外的能量输入。
与传统的空调和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高达50%以上。
实现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是地埋换热器。
它通常位于地下数米深的位置,与周围土壤接触。
地埋换热器通过水或冷却液循环在地下吸收或释放热量。
夏季时,地源热泵系统将室内空气散热到地下,从而实现室内降温。
冬季时,系统则将地下的热量传递到室内,实现室内供暖。
这种被动的能量转移过程不仅无需消耗额外的能源,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
除了节能,地源热泵系统还具有其他环保优势。
首先,它减少了对燃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减少了对有限能源资源的压力。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和气味,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寿命长,几乎没有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降低了对环境的负担。
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发挥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效益,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能源需求和地热资源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 高效保温: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改善建筑结构和密封性,有效减少室内外温度交换。
2. 地下储能:地下热储能系统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部分,确定合适的地下换热器的布置和深度,确保最大限度地获取地热能源。
地热能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地热能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发电和热水供应等领域。
随着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地热能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一、地热能的应用领域1. 供暖系统地热能可以用于室内供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地区。
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将地热能转换为热能,为建筑物提供恒定舒适的室内温度。
2. 电力发电地热能可以通过地热发电站转化为电能。
地热能发电是一种可靠的清洁能源,不受季节和天气条件的限制。
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地热发电可以实现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3. 工业用热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地热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工业用热的应用包括蒸汽供应、干燥和加热等,地热能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 温室种植地热能可以应用于温室种植领域。
温室中的植物需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地热能可以提供稳定的供热和供湿,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地热能的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将不断提高。
新的地热发电技术和设备的出现,使得地热能的转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同时,热泵技术的发展也为地热能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 地热能与其他能源的结合应用地热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可以通过地热能的稳定性得到弥补,形成互补的能源供应系统。
3. 绿色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为城市提供可持续、低碳的能源解决方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全球地热资源开发全球各地都存在丰富的地热资源,但目前只有很小一部分得到了开发利用。
未来,全球各国将加大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实现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
在地热能的应用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地热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等。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供暖相结合

,
一
项重
、
年 以 来 海 水 源 污 水 源 的地 源 热 泵 技
术开发
迈进
一
美意 在 市 场 开 拓 初期 也 采 取 了 整 体市
要 _r=程 也 是 促 进 我 国 节 能 减 排 发 展
,
使 地 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又 向前
。
场推 广 策 略 从 定 位 系 统 产 品 再 到 市 场
T 程 目等 现 在 都 成 为美 意 的 样 板 _
,
地 热 资源 开 发利 用 与 供 暖相 结 合
电 供 暖相 比 减 少
, 、
。
其中
,
浦 江 智 谷 项 目节 约能 耗 高 达
书
70 %
,
荣获 了
河 北 省 地 面 供 暖 委 员会 主 任 I 樊庆 堂
由德 国 联 邦能 源 署 颁 发 的建筑 节 能认 证 证
C O : 19 8 7 3
意 中 国 的应 用 部 由 吴 展 豪 总 裁 亲 自带 领
。
,
热能实现 减排
吨
,
此后 五
200 m
一
打造 适 合每 个 项 目的整 体 解 决 方 案 这 又
是
一
位 能 源 ( 如 水 太 阳 能 )转 化 成 可 以 利
、
年 内还 将 在 建 筑 领 域 对 地 下
在节 能 型 中 央 空 调 市场竞 争
,
日趋 激 烈 的 今 天
,
取 得 这 样 的 成 绩 值得 称
。
道 也 成 为 企 业 品 牌化 发 展 的 样 板
,
殷叔 靖 认 为 每个 品 牌 的发 展 道 路是 不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在农业生产中,地热能的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农业生产中地热能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地热能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地热能指的是地球内部的热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地热能稳定可靠。
地下热源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意味着农业生产中利用地热能可以提供稳定的供能,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其次,地热能资源广泛。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地下都存在着丰富的热能。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特别是大棚种植,利用地热能可以提供温室的供热和供暖,从而延长蔬菜和花卉的生长季节,增加产量。
此外,地热能利用环保节能。
相比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地热能利用更加环保,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同时,地热能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较低,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热能的高效能源利用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将低温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能源,用于供热或制冷。
地源热泵主要由地下换热器、热泵机组和室内换热器等组成。
地下换热器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吸收地热能,通过热泵机组的工作,将低温热能提升到可以供应农业生产所需的高温能源。
室内换热器将高温能源传递给温室或其他需要供热的场所。
地源热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地源热泵可以为温室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地源热泵可以用于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通过热能的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地热能利用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建设地下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等设备需要耗费较大的资金。
地热能的利用与开发

地热能的利用与开发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资源。
地球作为一个热力学系统,地热能是一种取之不竭、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利用与开发,以及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一、地热能的利用方式1. 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地热能是指将地热能直接用于供热、供暖等需求。
目前,直接利用地热能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地热暖通、地源热泵、温泉浴场等。
地热暖通是利用地热能进行室内空气调节,通过地下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递到空调系统中,实现供暖和供冷。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热能为热力系统提供能源,通过地下热交换器将地热能转化为室内供暖、供热水等。
温泉浴场则是将地下的温泉资源直接开发为供人们洗浴、休闲的场所。
2. 间接利用:间接利用地热能是指通过地热发电等方式将地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地热发电是指利用地热能驱动涡轮机发电,通过蒸汽或热水传递地热能,将其转化为电能。
地热发电技术主要有干蒸汽发电和闪蒸发电两种方式。
除了地热发电,间接利用地热能还包括利用地热能进行蓄能、制冷、热解析等。
二、地热能的开发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趋势明显增长。
据统计,全球有约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地热资源,其中热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
冰岛、菲律宾、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规模化的地热能产业。
在中国,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重视。
根据中国地热能产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地热供暖面积已经达到1.5亿平方米以上。
此外,中国地热发电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一批大型的地热发电项目。
随着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地热能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资源勘探难度大、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
地热资源分布不均衡,只有少数地区的地热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受限。
此外,地热能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资源勘探、地热发电等环节。
浅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浅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浅层地热能是指地下500米以内的地热资源,其开发利用可以为能源供应提供可持续、清洁的解决方案。
高效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示范:1. 地热资源评估: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测试等方法,对地下地热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确定地热资源的分布、温度、储量等参数,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 地热能钻探技术:开展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研究,提高钻探效率和成功率。
包括钻探机构的设计优化、钻探方法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3. 热储层开发技术:通过注入热媒体以及人工刺激等方式,提高地下热储层的渗透性和导热性能,增加地热能的开采量和有效利用。
4. 地热井技术:开展地热井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维技术研究,提高地热井的热交换效率和可靠性。
包括井筒设计、封堵材料的选择、井壁绝热材料的应用等方面。
5. 热泵技术:开展地热能与热泵技术的融合研究,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实现地热能的高效利用。
包括热泵系统优化设计、热能回收利用等方面。
6. 地热能供热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地热能供热系统的集成优化技术,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能效。
包括热网设计、能量管理技术、运行控制策略等方面。
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验证这些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运营模式。
同时,示范项目还可以推动地热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参与者,推进浅层地热能的高效开发利用。
地源热泵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状况

地源热泵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状况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的恒温热源进行供热、供冷和热水的技术。
它通过地下热能的回收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恒温热源,通过热泵系统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其原理主要包括地热能的回收、热泵循环系统和室内供热、供冷系统。
1.地热能的回收:地热能主要通过地下的地热水、岩土层和地下水等形式存在。
利用地下的恒温热源,可以在冬季通过热交换器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到热泵系统中,提供供暖;在夏季则将室内的热量通过热泵系统排放到地下,实现室内的制冷。
2.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循环系统由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在冬季,热泵通过压缩机将地下的热能提升至室内供热;在夏季,热泵通过蒸发器将室内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冷凝器排放到地下,实现室内的制冷。
3.室内供热、供冷系统:室内供热、供冷系统包括供热、供冷设备和管道网络等。
在冬季,通过热泵系统提供的热能,室内供热设备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实现供暖;在夏季,通过热泵系统提供的制冷能力,室内供冷设备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实现室内的制冷。
二、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地源热泵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等。
1.住宅建筑:地源热泵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供暖和供热方面。
通过地下的恒温热源,可以为住宅提供稳定的供热和热水,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商业建筑:地源热泵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供暖、供冷和热水方面。
商业建筑对能源的需求较大,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地下的热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工业建筑:地源热泵技术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供暖、供冷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回收方面。
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为工业建筑提供稳定的供热和制冷条件,并通过热能回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引言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量,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带来多重好处,包括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1. 直接利用地热能直接利用地热能是指直接将地下储存的热量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形式。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温泉、浴场、暖气等需求较低温度的场所。
常见的直接利用地热能技术包括:•温泉浴场:通过钻井将地下温水引至地表,供人们洗浴、休闲。
•暖气系统:通过钻井将地下高温水引至建筑物内部,作为供暖系统使用。
•温室农业:利用地下高温水提供温室内部所需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作物生长。
直接利用地热能的优点是简单、经济,但受限于地热资源的分布和温度条件,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2. 间接利用地热能间接利用地热能是指将地下储存的热量通过传热介质(如水、蒸汽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发电、供热等需求较高温度和功率的场所。
常见的间接利用地热能技术包括:•地热发电:通过钻井将高温地下水或蒸汽引至地表,带动涡轮机发电。
•煤化工领域:利用高温地下水或蒸汽进行工艺过程中的加热、蒸馏等操作。
•工业供热:将高温地下水或蒸汽引至工业区域供应给工厂、企业进行加热。
间接利用地热能的优点是可实现大规模供能和发电,但需要较复杂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并且对资源开采有一定要求。
地热能开发利用案例1. 冰岛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能开发利用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由于冰岛地处火山地带,地下储存有丰富的热能资源。
冰岛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地热发电,满足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电力需求,并通过电力输送线将多余的电能输送至海外。
此外,冰岛还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农业、温泉浴场等直接利用方式。
2. 美国美国也是地热能开发利用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美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尤其是位于西部的加州、内华达州等地区。
在这些地区,人们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温室农业、工业加热以及电力发电等各种应用。
地热资源教案:研究地热发电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

地热资源教案:研究地热发电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一、地热资源简介地热是指地球内部自然热能的总称,包括地热热能、热水能、岩石能、地热蒸汽能等。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非洲大裂谷火山带”,其中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环太平洋火山带。
地热资源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供热、发电、温泉浴疗、温室农业、工业生产等。
其中,地热发电是最为关注的应用之一。
二、地热发电的发展趋势地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热能产生电能的方法,其具有环保、可持续、稳定的特点,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热发电也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投资者的重视。
同时,地热发电能够实现“清洁、稳定、高效、安全”的特点,有助于解决能源保障和环境问题方面的难题,地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三、地热发电技术的创新地热发电技术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领域,一直以来,各国专家都在努力探索新的技术,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更环保的地热发电。
1、深部地热发电技术传统的地热发电技术主要利用地壳浅层的地热能,但这种地热能资源有时会受到地质地球化学的限制,且开采难度较大。
而深部地热发电技术则可以将目光投向地球内部更为深厚的高温热源,大幅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
2、增强地热化利用技术地面地下的地热资源极大,对于一般生活、工业、农业等热负荷低的领域,应加强地热化利用技术,如建筑采暖、水泥制品生产等。
3、高效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技术搭配地热开采实现高效节能的方法,是该领域的又一突破性的技术创新。
4、流体能量转换技术流体能量转换技术是地热发电技术的又一创新,该技术将地下高温地热升华为热、压、能,进而实现对地下能量资源的更为充分的利用。
四、结语地热资源的利用对于解决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地热发电将会更加成熟、普及。
我们相信,在各领域的不断努力下,地热资源的利用将会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加美好的展望。
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的最新技术进展如何

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的最新技术进展如何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对清洁能源的迫切追求下,地热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稳定且潜力巨大的能源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地热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进展,为其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技术的突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传统的地热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自然形成的地热储层,而 EGS 则通过人工手段创造或增强地热储层的渗透性和传热性能。
这一技术通常包括水力压裂、化学刺激等方法,以增加岩石的裂隙和孔隙度,从而提高地热流体的流动和热量提取效率。
EGS 使得在原本不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地区获取地热能源成为可能,大大拓展了地热资源的可利用范围。
深井钻探技术的不断改进也是推动地热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获取深层高温的地热资源,钻探深度和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
新的钻探技术采用了更先进的钻头材料和设计,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同时提高钻探速度和减少钻探成本。
此外,随钻测量和导向技术的应用使得钻探路径更加精确,有效地避免了地质风险,提高了钻井的成功率。
地热能源的转换和利用效率在新技术的助力下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有机朗肯循环(ORC)技术在地热发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ORC 系统能够在较低温度的地热流体条件下实现高效发电,相比传统的蒸汽轮机发电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同时,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地热蒸汽和热水的能量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在热能直接利用方面,新型的地热热泵技术不断优化,能够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提供高效的供暖和制冷服务,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
智能监测和控制系统在地热能源开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井口、管道和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预测和优化。
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障地热系统的稳定运行,还能够根据能源需求和市场价格动态调整运行策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利用地热能进行冷热联供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利用地热能进行冷热联供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且广泛存在的能源资源,具有潜力用于冷热联供系统。
冷热联供系统是一种集中供热与供冷的方式,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本文旨在研究和应用利用地热能进行冷热联供的相关技术。
首先,地热能的获取是利用地下深层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重要前提。
地热能最常见的获取方式是通过地热井或地热泵。
地热井是一种通过深孔钻探地下深层热能并将其利用的技术。
地热泵则利用地下稳定温度进行换热。
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将地下热能转化为供热和制冷的热能。
其次,冷热联供系统的关键是通过合理的集中供热与供冷方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供热方面,利用地热能可以由地热井或地热泵提供稳定的热能,通过换热器将其传递给需要供热的建筑物。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供热方式中的能量损耗和环境污染。
在供冷方面,地热系统可以采用反向运行的方式,即将地热泵中的冷媒与冷水系统相接触,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吸收到冷媒中,再通过地热井或地热泵进行热能传递。
冷热联供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地热井或地热泵的设计和建设。
地热井的钻探和建设需要考虑地质条件、井深和井径等因素,并且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
地热泵的设计涉及到热力学参数和换热效果的优化。
其次是冷热联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冷热联供系统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需求进行运行调节,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系统还需要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利用地热能进行冷热联供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建筑领域、工业领域和农业领域。
在建筑领域,地热供热系统可以应用于住宅区、办公楼和商业建筑等。
通过集中供热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供热需求,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工业领域,地热能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供热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农业领域,地热能可以用于温室设施的供热和制冷,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并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2018-11-14T09:22:12.3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王炳超
[导读]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关注内容,加强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也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
山东德和地热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地壳内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中的热能量和地热流体中的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成分。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消耗大幅增加,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关注内容,加强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也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地热利用;热泵技术;融合发展
1、我国地热资源基础及其潜力
拥有地热资源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地球各大版块的交界地带,在俯冲带的前端往往会出现高热流,而在地壳变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往往是地热异常区,如中、新生代造山带等。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之上,一方面会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另一方面会受到印度板块较强的碰撞作用,在这几个方面的作用力之下,对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造就了特殊的格局。
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具体表现为中低温地热资源,而且这一资源在我国分布于各个地区,且在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以及东南沿海等地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我国还存在少量的高温地热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方的广东、福建、四川以及西藏等地区。
2、热泵的基本概述
由热源来源进行种类划分,热泵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
水源热泵:所利用的水源主要包括自然水源和人工排水源。
自然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河川水及海洋水。
人工排水源主要为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热电冷却水;
地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
具体至当前普遍应用于热电厂的热泵,我们具体又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1)压缩式热泵,包括蒸汽驱动压缩式热泵和电驱动压缩式热泵。
(2)吸收式热泵。
从本质上而言,热泵显然为一种热量提升装置。
热泵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将其有效传递给被加热对象,也即是温度较高的物体。
热泵的工作原理和制冷机类似。
一般情况下,热泵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部分构成:(1)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膨胀节流阀等。
n
2.1压缩机为热泵机组的心脏,压缩机起到的作用主要为:压缩并输送循环工质,将其由低温、低压转变为高温、高压。
蒸发器为热泵机组的输出冷量设备。
2.2蒸发器可使经节流阀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进而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最终切实实现制冷的目的。
2.3冷凝器为热泵机组输出热量的设备。
压缩机消耗功转化的热量以及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传输至冷凝器中之后,会被冷却介质带走,从而实现制热的基本目的。
2.4热泵机组的膨胀阀亦或是节流阀可以对循环工质起到较好的节流降压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可起到对进入蒸发器的循环工质流量进行调节的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采用热泵技术能够节约大量的电能。
3、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综述
产业延伸是以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变、经济的新常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基础的,导致清洁能源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作为一种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地热资源,经过多年专业人士的艰苦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供热、制冷、采暖、通风等领域。
地源热泵(GSHP)作为一种应用方式,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建筑之一,近年来,“煤炭到清洁能源”的政策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
有关资料表明,到十二五末,浅层地热采暖制冷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深部地热采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
地热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据了解,中石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属于中国的第一座“无烟城市”。
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热勘探利用技术体系。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热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政策和产业技术理论的支持。
这是创新的延续。
在新的五年里,国家提出了许多规划地热能源利用的政策。
政策明确提出在今后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加强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地热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暖通空调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具体的政策体现了国家的重要性。
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和协调下,国家地热中心率先组织、深入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制定了“第十三个地热能源开发利用五年计划”。
主要目标是将地热采暖/制冷面积增加11亿平方米,到2020年达到16亿平方米。
通过增加发电、种植、养殖和沐浴,可替代标准煤72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亿吨。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地热开发五年计划.
地热能供暖作为地热资源利用的一大门类,当前技术条件下,分为地热井供暖、地源热泵两种类型,通过系统设备向建筑内长期输送热量或冷量。
其作为清洁供暖的典范,不需要将能量转化为电能而后供暖,能源利用效率更高,节能效果更明显,设备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CO2等温室气体,环境保护作用突出。
我公司商河清洁供暖项目采用板换+热泵性质供热,利用电热泵机组将通过板式换热器与深层地热进行热交换后的介质,以电力作为驱动能源提取介质中的热量,供给热用户,其系统COP大于3。
此种方案系统简单,充分利用地热能,运行费较低,经济性好。
3.1 热泵供热系统分析
采用热泵系统后,地热尾水回灌温度可以降低至10℃左右,地热水的能量可以得到最大化利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
每个能源站根据
供热负荷和供热特点不同,采用热泵后实际的回灌温度也有所不同,以怀仁镇地热水能源站为例,系统流程简介如下:地热水侧流程:取水井地热水(58℃)—旋流除砂器—一级板式换热器(47℃)—二级板式换热器(18℃)—三级板式换热器(10℃)—尾水处理机组—加压回灌至回灌井;
供热系统流程:系统回水(45℃)—立式扩容除污器—循环水泵—一级板式换热器和热泵系统冷凝器(55℃)—进入供水管道对外供热。
该系统实现了地热水的三级梯级利用,回灌温度约为10℃,不仅满足了怀仁镇不同用户的供热需求,系统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性优越。
3.2尾水回灌系统分析
商河地热属于砂岩层地热水,地热水含沙量较高,尾水回灌要求处理精度必须达到5μm以下,通过过滤除去系统中的杂质、藻类等,保证回灌井长期处于有效回灌状态。
目前系统包含的设备主要包括:过滤加压泵、粗过滤器、精过滤器、排气罐和加压回灌泵。
过滤加压泵只用来克服水处理系统的阻力损失,一般配置扬程为20米左右的水泵;粗过滤器采用机械过滤,处理精度要求达到50μm,为精过滤器做前期处理;精过滤器采用高分子棉材料过滤芯,能够保证过滤精度达到5μm以下,保证系统回灌水的水质;排气罐用来排除地热水因水温下降析出的气体,析出气体必须直接排至室外,保证室内气体的安全性;回灌加压泵主要是回灌初期,回灌水需要采用加压回灌方可实现同层回灌。
3.3能源站系统
怀仁镇能源站供热面积约为5.29万平方米,供热热负荷2.645MW。
供热对象主要是镇中心驻地单位及小区,供热系统末端有地暖和暖气片两种形式。
该能源站要求出水温度为55℃,满足暖气片采暖用户的供热需求,对于部分地板辐射采暖用户,可以通过末端混水模式调整小区的供水温度,满足供热需求。
为满足供热需求,该能源站设三级板式换热器,通过热泵系统拉大地热水温差,实现高效供热。
经过一个采暖季的生产运行,该能源站运行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节能降耗,结合采暖期运行初期及运行末期室外温度较高的特点,建议加大一级板换的换热面积,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热泵的运行时间,进而减少电耗。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先是对我国的地热资源基础及其潜力进行了阐述;接着对热泵进行了基本的概述;最后对地热利用与热泵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可以给相关企业人士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森,马致远,李劲彬,裴蓓,郑磊,李修成,张雪莲.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J].西北地质,2015,48(04):204-209.
[2]周总瑛,刘世良,刘金侠.中国地热资源特点与发展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07):1210-1221.
[3]王寿川,刘亚强,张楷,刘益才,李万平.我国地热的开发现状和前景探讨[J].制冷技术,2015,35(02):68-72.
[4]王宇飞,宋祺佼,郭放,何继江.低碳视角下地源热泵技术政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5,31(0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