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桥梁的里程碑——钱塘江大桥..

合集下载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 日),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 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 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 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 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 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 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 梁专家茅以升博士。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 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 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 终于被当局采纳。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 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 计师、总工程师。
钱江大桥于1935年4月开始 建设,1937年10月全部竣工。 桥全长1453米,上层为双车道 公路,下层为单线铁路。正桥 18孔,跨距66米;桥下距水面 有10米空间,可以畅通轮船。 在铁路和公路桥之间,有10.7 米高的M形钢架,承托公路桥 面,既分承了运载的重力,又 凝聚了桥身的承应力;立体几 何结构,巧妙地美化了这条千 米“苍龙”。
钱塘江一桥全长1453m,正桥长1 072m。 铁路桥由16空跨度为65.84m的简支华伦式 桁梁和两孔14.63m板梁组成。公路除16孔 桁梁上层为公路外,北岸引桥由3孔50m桁 拱及其两端15m平台和5孔9.2m钢筋砼框架 组成;南岸引桥由1孔50m桁梁桁高10.7m,主桁中心距6.1m;单 线铁路净空高6.7m,宽4.9m。公路为双车 道6.1m宽,两侧设1.52m人行道。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 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 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 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 可达数米。 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 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 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简介茅以升简介(一):茅以升简介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用心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建立人之一,是我国爱国人士之一。

茅以升简介(二):茅以升简介茅以升,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著名桥梁专家。

189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早年留学美国,获工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

1933年至1937年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唐山工学院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

建国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

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茅以升外籍院士称号。

茅以升长期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11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茅以升简介(三):茅以升简介茅以升(1896―1989)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桥于建国后曾多次维修。大桥如江上飞虹,雄伟壮观。该桥设计寿命50年,
已经超期服役20多年。
办公国内营销部内部培训资料
Edit your company slogan
钱塘江大桥的结构来自 该钱塘江一桥全长1 453m,正桥长1 072m,南、北公路引桥各长93m和
288m。铁路桥由16空跨度为65.84m的简支华伦式桁梁和两孔14.63m板梁组 成。公路除16孔桁梁上层为公路外,北岸引桥由3孔50m桁拱及其两端15m平 台和5孔9.2m钢筋砼框架组成;南岸引桥由1孔50m桁拱及其两端15m平台和


桥长1453米。正桥16孔,桥墩15座,两端有引桥,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 上层为双车道公路,宽6.1米,下层为单线铁路。

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 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办公国内营销部内部培训资料
办公国内营销部内部培训资料
大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
两孔9.2m钢筋砼框架组成。
钢桁梁桁高10.7m,主桁中心距6.1m;单线铁路净空高6.7m,宽4.9m。公路 为双车道6.1m宽,两侧设1.52m人行道。 铁路设计荷载等级为E-50级,公路设计活载等级为H-15级。 钱塘江桥正桥主桁钢材由英国Dorman Long公司1935年出品,主要化学成份 为C0.3%,Mn0.7~1.0%,Si<0.2%,Cr0.7~1.1%,Cu0.25~0.5%。钢材抗拉 屈服极限362.2MPa。
办公国内营销部内部培训资料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上有几座桥?
钱塘江大桥(又称钱江一桥)
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 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总投资540万银元。

茅以升

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

从此,茅以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桥一起留在祖国各地。

经过5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

9月26日,是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74周年纪念日。

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

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

钱塘江乃著名的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约束,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

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迁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

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茅以升先生少年立志于桥梁事业,后又负笈美国,于康奈尔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院专攻桥梁专业并获博士学位。

他看到祖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决心为中国人争气,架设中国人自己的大桥。

于是迎难而上,慨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请在康奈尔大学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寝馈于斯,志在必得。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

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臵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又名杭州湾大桥,是中国浙江省的一座悬索桥,横跨钱塘江,连接杭州市和宁波市。

钱塘江大桥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悬索桥,也是全球第三长的跨海大桥。

钱塘江大桥的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的交通瓶颈。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杭州市和宁波市就开始计划修建一座跨越钱塘江的大桥。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项目一直未能得以实施。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钱塘江大桥的建设成为可能。

198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建设工作。

为了确保大桥的施工质量,中国政府特地邀请了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桥梁工程师参与设计和施工过程。

工程师们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于1991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钱塘江大桥全长36.48公里,其中悬索桥部分长22.27公里,桥面宽35米,拥有六车道。

大桥的主塔高达20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结构主塔之一。

桥面的最大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能够承载大型汽车、火车和轮船等重型车辆的通行。

钱塘江大桥在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杭州和宁波之间的交通状况。

过去,杭州和宁波之间的交通主要依赖汽车和船只,时间长且不稳定。

有了钱塘江大桥的存在,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员的流动。

此外,钱塘江大桥也成为了杭州和宁波之间的一座重要地标。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大桥的壮丽景色。

无论是白天的蓝天白云,还是夜晚的繁星闪烁,都为钱塘江大桥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塘江大桥也开始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大桥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桥面的磨损程度加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此外,大桥的承载能力也成为了一个问题,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大桥的承载压力也逐渐增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力求保证大桥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钱塘江大桥作为中国最长的悬索桥之一,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重大意义,也对于杭州和宁波之间的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钱塘江上的桥》课件

《钱塘江上的桥》课件

在建设过程中,桥梁工程师茅 以升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地理位置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连接了杭州市区和滨江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大桥跨越钱塘江,连接了沪杭铁路和浙赣铁路,对于当时的国家交通建设具有重要 意义。
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员流动。
建筑特色
清洁保养
定期对桥梁进行清洁,保 持外观整洁,防止污垢、 杂物对桥梁造成损害。
排水设施检查
检查排水设施是否畅通, 防止积水对桥面造成损坏 。
定期检修
结构检测
定期对桥梁结构进行详细检测, 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分布等,
确保结构安全。
防腐涂装
对桥梁进行定期防腐涂装,防止钢 结构腐蚀。
支座检查
检查桥梁支座是否正常,防止支座 损坏影响桥梁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设计理念不断涌现,
为钱塘江大桥的改建或扩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02
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
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高技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高技能工人
的培训和招聘等,需要充分考虑和应对。
03
技术进步对未来交通的影响
技术进步将改变未来的交通格局,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系统等,
大桥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影响
大桥的建设和改扩建将影响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需要与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 调,确保大桥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感谢观看
THANKS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大桥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了区域经济 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企业 入驻。
推动旅游业发展
大桥的建成方便了游客前往周边地区旅游,促进 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 的动力。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

它是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和建造的大桥。

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

这座桥不仅对中国桥梁界来说有着独特意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934年,茅以升开始主持设计杭州钱塘江大桥,历时两年多,克服千辛万苦,终于将大桥建成。

建成后的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铁路、公路双用桥梁。

由此可见,这座大桥的历史意义有多么重大,但这个新生大桥存活仅仅89天,就被茅以升炸毁,也是令人惋惜不已。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恰巧此时的钱塘江大桥正在最为关键的时刻。

9月26日,铁路桥率先通车,在通车当日,就运送了大量的战略战备物资。

此后很长时间里运往上海地区的抗战物资都是经过钱塘江大桥。

此时还在组织工人建造公路桥的茅以升希望淞沪会战能抵挡住日本的侵略步伐。

但在公路桥建成后不久,11月11日,整个上海地区沦陷,此时的茅以升也变得非常茫然,因为他似乎已经无法左右大桥的命运了。

11月16日,一位来自南京的不速之客找到茅以升,倘若下一步杭州不保,那么那时候的钱塘江大桥无疑就是日本人的囊中之物,必须炸毁,而此时炸毁整座大桥的炸药也已经在运送途中。

茅以升虽然心痛,但也明白虽然修建桥梁非常不易,但再怎么不易也不能留给日本人,沉默许久之后,在14号桥墩处做了标记。

茅以升主张炸掉桥墩,原因就是不易修复。

其实茅以升似乎早已预料会有这么一天,因为在茅以升建造14号桥墩的时候,就命人事先预留炸药的埋置点。

但在炸药埋放完毕后的第二天,由于战乱,钱塘江大桥必须先通车,以保障难民的疏散。

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左右,站在桥上已经能看到日军的先锋部队的时候,命人将百姓拦截,才点燃引线。

大桥的炸毁,让茅以升心痛不已,为了防止日本修复桥梁,茅以升将整座桥梁的14箱资料全部封存。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茅以升开始了修复大桥的工作.1953年,正式通车。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于1935年4月开始建设,1937年10月全部竣工。

桥全长1453米,上层为双车道公路,车道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2米;下层为单线铁路。

正桥18孔,跨距66米;桥下距水面有10米空间,可以畅通轮船。

在铁路和公路桥之间,有10.7米高的M形钢架,承托公路桥面,既分承了运载的重力,又凝聚了桥身的承应力;立体几何结构,巧妙地美化了这条千米“苍龙”。

桥身联接北岸青山巨塔和南岸广袤平原,江、山、水、塔、桥……和谐地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立体图画。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粉碎了非洋人不能建造铁桥的神话,成为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建桥并非一帆风顺,茅以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打桩。

要把长长的木桩打进厚达40多米的泥沙层,站在江底岩石上才算成功。

他首先设计了一艘打桩船,不幸遇杭州湾狂风巨浪,触礁沉没;他又赶制了第二艘打桩船,仍然定位不准,辛苦一天,只打成一根桩。

按设计要打1400根桩,这样要打到何时才能完成?沉了一艘船,进度又很慢,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大。

此时,深明大义的茅母,风尘仆仆地赶到杭州,以唐僧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终获成功为例对他进行开导,极大地鼓舞了他的斗志。

茅以升特制了江上测量仪器,解决了木桩定位问题,再用“射水法”打桩。

即把钱塘江的水抽到高处,通过水龙带将江底泥沙层冲出一个洞,然后往洞里打桩。

用“射水法”打桩,一昼夜可打桩30根,工效大为提高。

浮运沉箱,是关键的基础工程。

长18米、宽11米、高6米的钢筋混凝土沉箱,像一个无顶的大房子,重达600吨。

要把这样的庞然大物从岸上运到江里,然后准确地放在木桩上,由于潮大水急,难度极大。

有一个沉箱,在四个月内就先后数次被冲到下游的闸口电厂,上游的之江大学等处。

后来根据一位工人的建议,把每个3吨重的6个铁锚改为每个10吨重,在海水涨潮时放沉箱入水,落潮时赶快就位,结果十分顺利,一举成功,600吨重的箱子稳稳地立在木桩上。

茅以升充分发挥8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900名工人的智慧,攻克了80多个难题。

钱塘江大桥:茅以升的抗日壮举

钱塘江大桥:茅以升的抗日壮举

钱塘江大桥:茅以升的抗日壮举冉绵惠【摘要】由茅以升设计和主持施工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现代史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它是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联合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大桥,改变了中国的铁路桥梁建设都由外国人包办的历史.钱塘江大桥极大的便利了中国东南部的交通,而且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关键时刻修成通车,运送了大量抗战军用物资、民生物资和人员;89天后为了阻滞日军的进攻,在杭州沦陷的同一天又由中方忍痛将桥炸断,为抗战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在大桥修建过程中,实际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不仅在抗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后来更成为新中国各地桥梁工程建设的骨干技术人员,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7)003【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钱塘江大桥;公路铁路联合大桥;茅以升;抗战【作者】冉绵惠【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64.39钱塘江大桥是横垮钱塘江南北两岸的一上一下的双层联合型铁路、公路两用现代化大桥,也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大桥。

大桥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关键时刻修成通车,运送了大量抗战军用物资、民生物资和人员;89天后,为了阻滞日军的进攻,在杭州沦陷的同一天又由中方忍痛将桥炸断,为抗战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

钱塘江大桥是在中国现代历史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而设计和主持钱塘江大桥施工的正是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先驱,西南交通大学杰出校友,与母校同寿,曾先后多次出任唐山交通大学(唐院)校长的茅以升。

从1933年8月到1949年9月,茅以升前后16年(其中因抗战曾撤离杭州8年)一直是钱塘江大桥的主持人。

在这期间,1938年至1942年4月,茅以升曾兼任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代院长、院长职务。

条目荐读:钱塘江大桥

条目荐读:钱塘江大桥

条目荐读:钱塘江大桥2020年10月的钱塘江大桥;MasaneMiyaPA摄,CC BY-SA 4.0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闸口的钱塘江上,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该桥于1932年开始筹划,1934年11月11日举办开工典礼,1935年4月正式动工。

整座桥的设计和施工由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茅以升牵头,针对钱塘江复杂的水文条件制定了特殊的修建方式。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同年12月23日杭州沦陷,茅以升亲自炸毁该桥。

此后日军曾多次试图修复该桥,但在游击队的阻止下一直未能完全完工,该桥也仅保留了勉强通行的能力。

抗战胜利后,茅以升重新组织人力维修该桥,但由于维修期间并未停止车辆通行,造成施工进度缓慢。

解放军解放杭州后,该桥被国民党军队的炸药毁坏。

上海铁路局和杭州军管会牵头组织修复事宜,并最终于1953年完成修复工作。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通高71米,正桥共计15处桥墩,上方支撑钢梁结构。

钢梁结构将桥身份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标准轨距单轨铁路,上层为公路桥面和行人桥面。

2006年,钱塘江大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筹建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沪杭铁路正式建成通车[1]:218。

1933年12月28日,从杭州至江山的杭江铁路正式建成[2]。

至1937年9月,该铁路向西延伸至江西萍乡,并与原有的萍株铁路完成接轨,形成新的浙赣铁路[3]。

而在杭江铁路修建之时,其与沪杭铁路之间隔钱塘江而望,浙江省政府遂于1932年决定在钱塘江上修建一座铁路桥,以贯通两条铁路。

起初浙江省交通厅曾请时任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学家华德尔提供钱塘江桥建设方案,但最终提出的方案因不符合钱塘江的水文地质条件、造价过高等原因而放弃。

之后,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等人推荐在北洋大学任教的茅以升负责此工程。

1933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建立钱塘江桥工程处,作为大桥的设计方、施工方和管理方。

茅以升担任该处处长[4]:71-72。

茅以升 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

茅以升 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

|大家|◎编辑|任红雨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 All Rights Reserved.茅以升和少先队员们在一起。

图片|搜狐号 百年巨匠许多人或许都读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

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桥梁作用。

”这段话选自1963年2月《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作者就是一代“桥梁大师”、北京交通大学(时名北方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校长茅以升先生。

应该说,对于桥的追寻贯穿了茅以升的一生。

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能看到他在不断寻找架桥的起点和支点。

—————————————————奋斗之桥—————————————————众所周知,茅以升建桥的英名是从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开始的,而其建桥的志向早在儿时就已经形成了。

幼年经历的一次桥梁挤塌事故,使茅以升对“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的人生便与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大了一定要造座结实的大桥”,这句少年时立下的宏伟誓言成为茅以升一生的座右铭,也为他日后冲破重重困难建造完成在常人眼里“几乎不可能建成”的钱塘江大桥做了最好的预言。

当然,这只是茅以升的少年桥梁梦。

到了青年时期,茅以升的桥梁梦又有了升华。

在一本茅以升于江南中华商业学堂读书期间的日记中,他曾奋笔写道:“我上小学时立志造桥,那时只想在家乡建造一座横跨秦淮河的千年不朽的大石桥。

升入中学后,得知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北京到张家口的悬崖绝壁上建成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于是,思想升华,目光致远:以詹天佑为楷模,出洋留学深造,掌握尖端技术,立志为国建造新型大桥。

”为了实现自己的桥梁梦,大学期间,茅以升学习极为勤奋,仅他整理的笔记就多达200余本,近千万字,这些笔记摞起来超过一人高,正因为这种超越常人的勤奋,加上善于总结、安排学习计划,使得他在校期间一直保持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5年各科成绩平均分高达92.5分,成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成绩历史最高纪录的保持者。

钱江大桥 简介

钱江大桥  简介

十桥两遂道——钱江新篇章在钱塘江下游杭州市西湖区六和塔附近,建有著名的钱塘江大桥。

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全长1453米。

钱塘江宽9.1米,高71米。

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施工,于1935年4月动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总投资160万美元(当年价格)。

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它与六和塔一起组成杭州地标性景点之一。

而从1934年建钱塘江大桥开始,直到今天,钱塘江两岸杭州段的过江交通,已呈现十桥二隧道格局。

钱江一桥(钱塘江大桥)位置:西湖南边,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

建设情况:1934年8月8日动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

1937年12月23日炸毁,1953年重建。

结构特点:桥长1453米,正桥16孔,桥墩15座。

桥梁故事: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主持设计建造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9月26日,钱塘江大桥下层单线铁路桥率先通车。

淞沪会战失败后,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毁钱塘江大桥。

留下的长方形大洞,其实就是预防这一时刻的来临。

当晚,茅以升将钱塘江大桥所有致命点一一标示出来,100多根引线,当晚从各个引爆点全部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

11月17日,大桥全面通车。

12月23日下午1点,茅以升接到炸桥命令。

下午5点,日军先头部队已隐约可见,所有引线点燃,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两座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

1953年,钱塘江大桥重建。

2006年5月25日,钱塘江大桥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江二桥(彭埠大桥)位置:北起杭州四堡,南至萧山盈丰。

建设情况:1988年4月21日开工,1991年12月21日通车。

浙江标志性建筑

浙江标志性建筑

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
4月,是建国后中国自行 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 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 站。其位于杭州建德市新 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 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 去,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 空调,给这座小城带来独 特的小气候,使新安江成萧山国际机场是华东 地区第二大国际机场。杭州 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干 线机场、重要旅游城市机场 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也是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主备降 机场。机场位于钱塘江南岸, 距杭州市中心27公里。机场 工程按照“一次规划、分期 建设”的原则,分近、中、 远三期实施建设。1997年7 月,机场工程正式动工。 2000年12月30日,新机场建 成通航运营。2003年9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航空口 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2004年3月,杭州航空口岸 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扩大对外 国籍飞机开放。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
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 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 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 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 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 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 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 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 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 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 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 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 界第三长的桥梁。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附近,横跨钱塘 江,北岸在杭州二龙山东麓,南岸在滨江区浦沿街道联 庄村上沙埠,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监造的第一座双层式 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 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大桥由我国著名桥梁专 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施工,于1935年4月动工,1937年9月 26日建成通车。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 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中国铁路桥梁的里程碑——钱塘江大桥..

中国铁路桥梁的里程碑——钱塘江大桥..

中国铁路桥梁的里程碑——钱塘江大桥“桥梁工程”选修课已经结束!老师留下论文作业,内容是自选古今中外任意一座桥梁,对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以及论述!在课堂上老师介绍了很多古今中外典型,且别具特点的各种类型的著名桥梁,而对我最具吸引力的还当属我国的“钱塘江大桥”,其中的缘由是以前在课堂之外对“钱塘江大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本人特别崇拜该桥设计者茅以升老先生。

五一假期期间我又对“钱塘江大桥”进行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使自己近乎又热血沸腾一次!还有一年的时间自己即将大学毕业,如果有幸从事桥梁专业方向的工作,我想这次对“钱塘江大桥”深入的了解将会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一定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对“钱塘江大桥”进行全面介绍和论述。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总投资540万银元。

截至2012年9月26日,“75岁”的钱塘江大桥已经实现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1870天,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

(一)建桥背景钱塘江自古就是一条凶险之江。

上游时有山洪暴发,下游常有海浪涌入,若遇台风过境,浊浪排空,势不可挡;提及高达5至7米的钱塘江大潮,更令人生畏,这是其一;再者,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钱塘江无底,当然它不会是无底的,但是,江底石层上有极细的流沙,深达40余米,在上面打桩,十分困难。

故而在早年,杭州人若说起某件事绝对办不成时,就会说:除非钱塘江上架起一座大桥。

在黑暗的旧中国,有几座现代化的大桥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郑州黄河大桥是比利时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造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造的,蚌埠淮河大桥是英国人造的,沈阳的浑河大桥是日本人造的,云南河口人字桥是法国人造的……难道中国人真的不能自己造现代化的桥梁吗?茅以升在蓄势待发中,机遇终于等来了。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附近,如图所示,横跨钱塘江,北岸在杭州二龙山东麓,南岸在滨江区浦沿街道联庄村上沙埠,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

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全长1453 m,宽9.1 m,高7.1 m。

正桥长1 072 m,南、北公路引桥各长93 m和288 m。

铁路桥由16空跨度为65.84 m的简支华伦式桁梁和两孔14.63 m板梁组成。

公路除16孔桁梁上层为公路外,北岸引桥由3孔50 m桁拱及其两端15 m平台和5孔9.2 m钢筋砼框架组成;南岸引桥由1孔50 m桁拱及其两端15 m平台和两孔9.2 m钢筋砼框架组成。

钢桁梁桁高10.7 m,主桁中心距6.1 m;单线铁路净空高6.7 m,宽4.9 m。

公路为双车道6.1m宽,两侧设1.52 m人行道。

铁路设计荷载等级为E-50级,公路设计活载等级为H-15级。

钱塘江大桥该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成功。

打破了外国人认为此处不可能建桥的预言。

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如今第二座公路、铁路平行的钱塘江大桥建成并通车。

成为浙赣、沪杭铁路复线的枢纽。

双虹飞彩,宏伟壮观。

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

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2006年0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动工,历三年零一个月时间,建成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

历经坎坷。

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

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

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它也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2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
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 家、工程教育家。上世 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 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 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 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 个里程碑。
3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
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 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他还是积 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 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 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 式教育法,为我国培养 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 创建人之一。

设计时速20公里,如今跑到百公里

“炸药放不对位置就炸不掉的桥”
12
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
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 吨、公路面15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 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研 究钱塘江大桥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 工作人员钟光明说,“70多年过去了, 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 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 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 的确是非常神奇。”
14
YOUR TITLE
抗日战争胜利 茅以升主持修复钱塘江大桥.flv
15
THANKS
感谢各位
@YourName
16
11
誉为“桥坚强”
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钱塘江大桥已经在风
雨和大潮的洗礼中,屹立70余载春秋年华。如今 它就像一位长者,伫立潮头,老而弥坚。杭州钱 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 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0余年来 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 强”。
主要事件
这座历经了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资160

八上语文第17课笔记

八上语文第17课笔记

八上语文第17课笔记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中国石拱桥》的笔记:一、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二、文体知识1.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

2. 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3.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

-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

4.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图表。

三、字词积累1. 重点字- 弧形(hú)拱桥(gǒng)洨河(xiáo)桥墩(dūn)推崇(chóng)- 侵略(qīn)序幕(mù)巧妙绝伦(lún)交头接耳(jiē)- 惟妙惟肖(xiào)独一无二(dú)2. 多音字- 称:chèn(对称)chēng(称呼)- 涨:zhǎng(涨水)zhàng(涨红了脸)3. 形似字- 弧(hú):弧形孤(gū):孤单- 拱(gǒng):拱桥供(gōng):提供- 洨(xiáo):洨河皎(jiǎo):皎洁- 墩(dūn):桥墩敦(dūn):敦厚- 砌(qì):砌合沏(qī):沏茶四、整体感知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赵州桥和卢沟桥。

关于钱塘江大桥的作文(通用7篇)

关于钱塘江大桥的作文(通用7篇)

关于钱塘江大桥的作文(通用7篇)关于钱塘江大桥的作文(通用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的关于钱塘江大桥的作文(通用7篇),欢送大家分享。

每天上学,我都要经过六和塔、经过钱塘江大桥,就是钱江一桥。

听爸爸说,钱塘江大桥已经有77岁了,它是一位叫茅以升的爷爷在1937年建成通车的,而且还是公铁一体的双层钢结构桁梁桥。

整桥长1453米,分引桥和正桥两局部,正桥十六孔,架设在十五座桥墩之上。

桥梁下层通火车,上层通汽车及行人。

它的建成,连接了钱塘江南北两岸,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也促进了南北两岸的经济交流。

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现代化大桥,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建成后第89天,由于日寇的侵略,为阻止日军南下,茅以升爷爷亲手炸毁了钱塘江大桥并写下了“抗战必胜,此桥必复”8个字,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以修复,1953年,大桥重新恢复使用。

经历80年的风风雨雨,钱塘江大桥桥名不改,巍然屹立在月轮山前。

它见证了日寇的铁蹄、见证了杭州的解放、见证了经济的增长,见证了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正生机勃勃地大步迈进!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塘江大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为贯穿钱塘江南北交通,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八日开工,历三年零一个月时间,建成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

桥长一千四百五十三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局部。

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铁路桥梁的里程碑——钱塘江大桥“桥梁工程”选修课已经结束!老师留下论文作业,内容是自选古今中外任意一座桥梁,对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以及论述!在课堂上老师介绍了很多古今中外典型,且别具特点的各种类型的著名桥梁,而对我最具吸引力的还当属我国的“钱塘江大桥”,其中的缘由是以前在课堂之外对“钱塘江大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本人特别崇拜该桥设计者茅以升老先生。

五一假期期间我又对“钱塘江大桥”进行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使自己近乎又热血沸腾一次!还有一年的时间自己即将大学毕业,如果有幸从事桥梁专业方向的工作,我想这次对“钱塘江大桥”深入的了解将会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一定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对“钱塘江大桥”进行全面介绍和论述。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总投资540万银元。

截至2012年9月26日,“75岁”的钱塘江大桥已经实现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1870天,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

(一)建桥背景钱塘江自古就是一条凶险之江。

上游时有山洪暴发,下游常有海浪涌入,若遇台风过境,浊浪排空,势不可挡;提及高达5至7米的钱塘江大潮,更令人生畏,这是其一;再者,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钱塘江无底,当然它不会是无底的,但是,江底石层上有极细的流沙,深达40余米,在上面打桩,十分困难。

故而在早年,杭州人若说起某件事绝对办不成时,就会说:除非钱塘江上架起一座大桥。

在黑暗的旧中国,有几座现代化的大桥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郑州黄河大桥是比利时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造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造的,蚌埠淮河大桥是英国人造的,沈阳的浑河大桥是日本人造的,云南河口人字桥是法国人造的……难道中国人真的不能自己造现代化的桥梁吗?茅以升在蓄势待发中,机遇终于等来了。

在茅以升回国13年后,他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授的职务,应邀南下杭州担起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和钱塘江大桥工程委员会主任的重任。

在此之前,中国政府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曾搞过一个设计,是一个公、铁、人行道同层并行的联合桥。

形象佝偻、桥面宽、桥墩大、稳定性差,投资需要758万银元;而茅以升经过一年多的勘察、设计、筹备,设计出了一个双层联合桥,外形美观,桥基稳固,投资只需510万银元(合当时美金163万元)。

同时当时的外国工程师曾妄言:能在钱塘江上造大桥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然而,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却矢志不渝:一定要造出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

为了完成建桥重任,茅以升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只身来到杭州。

首次采用气压沉箱法掘泥打桩获得成功,打破了外国人认为“钱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桥”的预言。

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终于被当局采纳。

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

(二)“钱塘江大桥”的结构特点钱塘江一桥全长1 453m,正桥长1 072m,南、北公路引桥各长93m和288m。

铁路桥由16空跨度为65.84m的简支华伦式桁梁和两孔14.63m板梁组成。

公路除16孔桁梁上层为公路外,北岸引桥由3孔50m桁拱及其两端15m平台和5孔9.2m钢筋砼框架组成;南岸引桥由1孔50m桁拱及其两端15m平台和两孔9.2m钢筋砼框架组成。

钢桁梁桁高10.7m,主桁中心距6.1m;单线铁路净空高6.7m,宽4.9m。

公路为双车道6.1m宽,两侧设1.52m人行道。

铁路设计荷载等级为E-50级,公路设计活载等级为H-15级。

钱塘江桥正桥主桁钢材由英国Dorman Long公司1935年出品,主要化学成份为C0.3%,Mn0.7~1.0%,Si<0.2%,Cr0.7~1.1%,Cu0.25~0.5%。

钢材抗拉屈服极限362.2MPa。

桥长1453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

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

上层公路桥,宽六点一米,两侧人行道各一点五米。

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日军铁蹄踏上北岸桥头,国民党军队下令炸毁,直至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

它也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正桥18孔,跨距66米;桥下距水面有10米空间,可以畅通轮船。

在铁路和公路桥之间,有10.7米高的M形钢架,承托公路桥面,既分承了运载的重力,又凝聚了桥身的承应力;立体几何结构,巧妙地美化了这条千米“苍龙”。

桥身联接北岸青山巨塔和南岸广袤平原,江、山、水、塔、桥……和谐地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立体图画。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粉碎了非洋人不能建造铁桥的神话,成为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钱塘江大桥”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钱塘江大桥的建成不但极大地方便了钱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与六和塔一起构成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线宏伟壮丽的景观。

大桥全长1453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

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

下层铁路桥长1322.1米,单线行车;上层公路桥长1453米、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一点五米,雄伟壮观。

大桥如虹飞架南北,铮铮铁骨肩负重任。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

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地区,并对华北乃至整个中国虎视眈眈,妄图亡我中华。

茅以升尽管不是政治家,但他热爱祖国,对时局的忧患使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茅以升有一种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正视的预感,作出了惊醒世人的重大决定——他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的大洞。

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终于爆发,整个9月、10月,淞沪抗战异常激烈。

战争的硝烟已经弥漫到杭州上空,钱塘江大桥的施工也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9月26日,钱塘江大桥的下层单线铁路桥率先通车。

茅以升期盼着上海能够阻挡住日军进攻的脚步,然而,持续了3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杭州也危在旦夕。

筋疲力尽的茅以升已经明显地感到他已无力把握这座大桥的命运。

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毁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在南2号桥墩留下的长方型大洞,其实就是预防这一时刻的来临。

当晚,茅以升以一个桥梁工程学家严谨、精准的态度,将钱塘江大桥所有的致命点一一标示出来。

整个通宵,100多根引线,从各个引爆点全部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

怀着亲手掐死亲生婴儿一样的痛楚,茅以升一直陪伴着历经艰险建造起来的大桥,址到亲眼看到最后一根引线接好。

这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难忘、最难受、最难捱的一天,在事后来对家人的回忆诉说中,那种痛苦,那种无奈,真使他欲哭无泪。

11月17日,是茅以升多么渴望却又没敢指望的大桥全面通车的第一天,当第一辆汽车从大桥上驶过,两岸数十万群众使劲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茅以升后来回忆说:“所有这天过桥的十多万人,以及此后每天过桥的人,人人都要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也同样在炸药上风驰电掣而过。

开桥的第一天,桥里就先有了炸药,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了!”1937年12月23日下午1点,茅以升终于接到命令:炸桥。

下午5点,日军的先头部队已隐约可见,人群被强行拦阻,所有的引线都点燃了。

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两座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

总长1453米、历经925个日日夜夜、耗资160万美元的钱塘江大桥,最终在通车的第89天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

日军士兵友永河夫在硝烟弥漫中,拍下了炸毁后的钱塘江大桥。

几十年后,友永河夫来到北京,带着对战争的忏悔,将他拍摄的这张照片亲手交到了茅以升的手中。

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透过苍茫暮色,茅以升先生凝视着由他一手炸毁的大桥残影,看着江北岸愈来愈亮的火光,茅以升满腔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8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他的愿望直到全国解放之后的1953年才得以实现。

如今,杭州段的钱塘江上耸立着六座大桥,钱江二桥、钱江三桥、钱江四桥……,唯独钱塘江大桥桥名不改,巍然屹立在月轮山前。

大桥北堍,竖起了茅以升的全身铜像,人们永远怀念这位中国杰出的桥梁专家、深沉的爱国主义者,人们也不会忘记钱塘江大桥的这一段惨痛的传奇历史。

2006年0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动工,历三年零一个月时间,建成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

历经坎坷。

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

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

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它也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

而这座大桥经历的一段传奇,却是最令人难忘的。

(四)“钱塘叫大桥”是“良心桥”“放心桥”的典范“设计时速20公里,如今能跑120公里”。

钱塘江自古江流凶险,杭州有句旧谚语叫“两脚跨过钱塘江”,用来讽刺说大话的人,因为“这从来不可能”,如今,江上已经架起十座桥。

而开创中国人自主建造现代桥梁史的,正是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连接西湖风景区和钱江南岸,是一座双向车道双层钢桥,桥两端武警持枪守卫,神情肃穆。

沿着人行道走一走,就能看出大桥已经上了岁数,桥墩上和护栏底部,弹痕随处可见它被大规模炸过三次。

现在钱塘江大桥日通行汽车超过一万辆,火车超过150辆。

火车过江时,能够感觉到明显的震动,“这是大桥作为一个整体在震,恰恰说明桥的总结构很坚固。

”研究钱塘江大桥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工作人员钟光明曾告诉记者说。

“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公路面15吨。

当时平均每天仅有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

”钟光明说,“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的确是非常神奇。

”钱塘江大桥超强的负荷能力曾经救民于水火。

1937年12月22日,日军进攻武康,杭州危在旦夕。

上海和南京之间铁路中断,大桥成了撤退的唯一通道,当时的铁路局估计,22日这一天有300多台机车和超过2000节客货车通过大桥,靠大桥逃避战火的难民不计其数。

钟光明说,放到今天的标准来看,钱塘江大桥不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载。

“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