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
“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 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
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
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
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
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
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
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
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
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将由小
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
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
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
季的开始。
1.B 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 分。
--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
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
--
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
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
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
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
研究价值。
3.B A项,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而不
是全部。C项,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项,因果倒置。因
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
,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
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来自百度文库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
短夜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
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
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
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
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
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
区进入炎热季节。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
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
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
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
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
对此耳熟能详。
2.C 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春季即将开始。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雨水渐渐增多
,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
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意为“忙种”,麦类等有芒
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
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
“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 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
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
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
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
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
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
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
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
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将由小
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
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
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
季的开始。
1.B 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 分。
--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
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
--
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
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
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
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
研究价值。
3.B A项,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而不
是全部。C项,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项,因果倒置。因
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
,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
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来自百度文库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
短夜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
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
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
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
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
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
区进入炎热季节。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
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
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
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
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
对此耳熟能详。
2.C 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春季即将开始。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雨水渐渐增多
,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
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意为“忙种”,麦类等有芒
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
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