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91f9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0.png)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b32b81b84ae45c3a358c96.png)
读出李白写这首诗歌时的心情 是喜悦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答题步骤: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 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 动等。〔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原句中描述景 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 效果〕
析字的四个思考角度:
1、手法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因拟人手法的运用满篇生辉。云横皓月、风弄 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声韵角度
《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既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 的叠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鸟鸣声中自掩门。
【注释】 张罗地:指十分冷落的地方。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并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 现象或修辞手法等现象,如词类活用、拟人、比喻、化静为 动等。
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公开课) 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公开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d8cb6859eef8c75ebfb335.png)
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ppt课件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1分)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
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炼叠词、拟声词: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形象生动,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9
ppt课件
常,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映阶碧草自自春色,隔叶黄鹂空空好音。——杜甫《蜀相》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ppt课件
“空”意为徒然、白白地,诗人久久伫立在玉阶上,空
中宿鸟归家急迫,夜色黯淡,愁思萦绕心头,诗人不知归往
何处。“空”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无奈、无措的情景,
与“急”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诗人孤寂、漂泊无依、惆怅
的复杂心情。
12
ppt课件
答题步骤
①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②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若使用了什么手法,需点出) ③点情境(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
ppt课件
诗歌鉴赏
之炼字型
教学目标:
1
1、掌握古诗词炼字的类型。 2、规范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ppt课件
什
么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
是 过反复琢磨,精心挑选最贴切、最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004d74b9d528ea80c7793e.png)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只要一字,尽得风流)教课目的:1.认识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察;2.经过解说和练习,归纳累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课方法:优选习题,归纳总结,掌握运用。
课前作业: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哪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黄昏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邪念;毒龙:指世俗欲望。
问:你以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联合全诗简要赏析。
教课过程:一、导入:在进入今日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先人特别在乎诗歌语句的磨炼,对个别词特别在乎。
)大家说得都没错。
先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磨炼语言的美谈。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PPT】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辞时进行精美的磨炼斟酌和创建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取精练精巧、形象生动、委婉深刻的表达成效。
这类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能够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二、寻认识了炼字的观点以后,此刻我们来看一些诗句,请大家找出诗句中最精华传神的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动词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
(王维《使至塞上》)形容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数目词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颜色色活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颜色词依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要点关注哪些种类的词呢?(让学生众说纷纭地说,教师再体现 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03d5317375a417866f8f54.png)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 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 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炼数词
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咏竹》)
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 写尽了竹子萧疏、瘦劲的风姿神韵。
试卷采样
我来阅卷 采样得分________ 扣分依据 _________________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2分 扣分依据 该答案很规范:先解释其义,再说写出了事物的 什么状态,后写表达了什么感情。但缺少了对诗歌主 旨的精准把握,只是表面化地理解,没有联系尾联来 理解作者写景的目的。另外,欣赏是一种想象性活动 ,需要有画面感。可惜该答案只是“想”到了“莺” ,没有把“莺”“落花”联系起来,想象出一个立体 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看出“过”字在整个画面中的作 用。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 ]皱波纹迎客棹 [zhà 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 ]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 的理解。
确定字
解释字义
描绘景象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 点明作用(意 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 境、情感) 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 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c580d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5.png)
作品应体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以便全面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16
学生作品点评与指导
针对每篇作品,从诗 歌的意境、语言、韵 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创 作的精髓,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创新。
2024/1/28
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 不足,提出具体的修 改建议。
17
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邀请学生对展示的作品发表看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还有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便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024/1/28
25
对未来诗歌鉴赏之炼字课程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对不同类型诗歌 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 炼字在不同诗歌风格中的运用。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互 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共 同进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诗歌创 作任务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
艺术。
挖掘诗歌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把握 诗人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涵,从
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炼字。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探究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押 韵等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的运用,领悟诗 人如何通过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效
果。
2024/1/28
20
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炼字方法
叠词、拟声词的 运用
叠词和拟声词能够模拟事物 的声音和形态,增强诗歌的 韵律美和形象美。如“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 “唧唧”字,形象地模拟了 织布机的声音。
2024/1/28
9
炼字在诗歌中运用
2024/1/28
刻画形象
通过炼字可以刻画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字,夸张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efc9f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2.png)
05
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01
精炼传神的动词
动词在诗歌中往往能够刻画出生动传神的形象,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字,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又展现了江南的生机盎然。
02
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形容词能够描绘出诗歌中人或物的特征,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的“孤”和“圆”,分别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落日的壮美。
增强节奏感
传达情感
虚词虽然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诗歌中 却能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语气,如感叹 、疑问、祈使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虚词的运用还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使诗歌的韵律更加和谐、鲜明。
03
现代诗歌中炼字实践
现代汉语特点分析
01
02
03
音韵丰富
现代汉语拥有多样的音韵 系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 广阔的语音表现空间。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 课
目录
• 炼字概述与重要性 • 古代诗歌中炼字技巧 • 现代诗歌中炼字实践 • 不同题材诗歌中炼字表现 • 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 学生自主创作与分享环节
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 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 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在营造诗歌意境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精心挑选的字词,可以 更加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02
古代诗歌中炼字技巧
动词锤炼
01 精准表达
动词在诗歌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和内涵,通 过锤炼动词,诗人能够精准地表达出内心情感和 外在景象的细微变化。
本次公开课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创作的热 情和兴趣。
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
![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324505769eae009581bec3c.png)
一、炼动词
•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清平乐-赵令畤》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拟人
《绝句-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化静为动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化动为静
《望庐山瀑布-李白》
二、炼形容词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 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 “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 “‘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 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 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 “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 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 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 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 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诗 歌 鉴 赏
·炼字·
《考试说明》 涉及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能力层级:E级
教学目标: • 1、了解并掌握炼字题中重要的 几类词; • 2、了解并掌握炼字题的命题角 度及答题技巧。
板块一
高考热点
• 炼字的基本内容: • 动词 • 形容词 • 特殊词:叠词、拟声词 • 表颜色的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现力
•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 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 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 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 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 萧”,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 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 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 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 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春去夏又到。可以看出诗人的无限悲哀和 无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3d88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6.png)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 赏析。(4分)
参考答案
“湿”,沾湿、打湿,采用了使动用法,爽 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 ;“迷”,迷失,采用了使动用法,沙溪 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作者用“风”“露”“云”“水”“艇” 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 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发自 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做铺垫。
2、(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 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tóng),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 色,请作赏析。(4分)
一字一词总关情
—— 诗歌鉴赏之炼字
学习目标:
1、熟悉炼字考点的试题提问 方式。 2、掌握炼字题的做题规律、 方法。
根据高考试题, 体悟提问方式与 答题步骤
高考试题展示:
1、(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 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 潮落秋江冷。
参考答案
• “软”,轻软,柔软之意,采用了双关的 手法,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 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 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 轻漾。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3、(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 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字
《陋室铭》情境默写题
? 1.《陋室铭》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__斯__是__陋__室__,__惟_吾__德__馨___ 。
?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谈__笑__有__鸿__儒__,_往__来__无__白_丁__ 。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_青__ 。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 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 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 4.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 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无_丝__竹__之__乱__耳_,_无__案__牍__之_劳__形__ 。
? 5.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 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__南__阳_诸__葛__庐__,__西__蜀__子__云_亭__ 。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 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 简要赏析。
【答案】 软:使……柔软。(释字义)
江水本窈深而显冷涩,但在习习晨风吹拂之下竟显得柔 软,软字很形象地写出晨风轻轻吹送、江水微微波褶的 情状。 (摹景象) 从中亦可见出诗人的早过大通驿的轻快心情。 (点情境)
课堂训练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2015山东卷)
【提问】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 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2015山东卷)
【答案】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 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浓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 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双关等。 (3)从写景状物上突破: (4)从表现手法上突破:动静、虚实、反衬、
对比等。 (5)从景语情语上突破
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 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 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三、请在诗歌的空格处填上你认为最恰当的字。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_荒_烟几家聚, _瘦_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技巧归纳
(1)从语法现象上突破:词类活用 (2)从修辞手法上突破:比喻、拟人、夸张、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 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 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 叫做炼字。
品味语言
一、说说下列诗句中红色字体的妙处。
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 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2015广东卷)
【提问】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 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找诗眼)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 乎显得阴冷。(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 , 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 象。 (点情境)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二、括号内究竟是“峰”还是 “蜂”?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 )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字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情境)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 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 ;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 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 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 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