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英文诗词用汉语翻译了太美了!!

合集下载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的探讨——《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第四句 , 夜半钟声” 仅衬托 出秋夜 的静谧 , “ 不 并且揭示 出霜夜 的萧疏
凄凉。在诗人看来 , 这钟声似乎也带有几分 悲凉 , 钟声传 到我乘坐 的小 船 ,
愁 思 更 浓 。 翻译 这 句 时 , 者 用 了 另 一 类 似 的 修 辞 手 法 — — 转 类 修 辞 , 笔 又
已如上述 , 枫桥夜泊》 《 的意 境是 霜夜愁思。第 一句 为背 景铺垫 , 衬托
出水 乡秋 夜 的 幽寂 清 冷 。 许 渊 冲 先 生 译 为 “ t o st r teco s sek A ne c h rw , ra— mo y t i ef s k ;王 大 镰 先 生 译 为 “ o ’ o ,rw r a df s Ial n t r t sy ” gh o y Mon S wnco s y n ot fll d c r s i
确 定 时 态 、 、 的一 定 形 式 。 从 语 义 内 容 上 说 , 是 由 隐 向 显 , 含 蓄 向 的 确 为 押 韵 找 到 了 切 人 点 。 得 借 鉴 。 然 而 旅 人 躺 在 船 上 , 在 月 落 时 分 , 格 数 则 由 值 且
倘若改 为“ o ih” 更合乎逻辑 , ntns t , i g 同 明露的转化 , 于是 那种 “ 意在言外 ” 的含 蓄美犹如 古诗今 译 , 在英译 中是难 恐怕看不到原诗 形式上 的一致 , 而会 “ 反 因韵害义 ” 时结合下一诗句 , 。 又可 以表示一种转折关系 , 使上下文承接 自然。
【 关键 词 l意境 诗化 古诗 英 译
我们都知道 , 诗歌 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 的结 合比其 它文学样式 更加 和主从复合句 ( 译文二 ) 句法结 构虽有迥 异 , 描写意境 的关键词 没有改 , 但 紧密 , 有些诗歌 甚至把诗的形式 作 为表现意 象 的重要手 段。 因此 , 诗歌 的 变。译文一用“ pedtruh 译 “ sra ho g ” 满”。 显得 生动形 象, 与若 干长元音 和辅 再 霜 “— 翻译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 , 做到 形神 兼似。 那么 , 何保持 或再 现原诗 的 音连缀一起 , 现 了秋 夜 长长 , 天 漫漫 的意境 。在 第二 篇译 文 中 , a 如 美学价值 , 仅仅以英文散文或无韵诗的形式翻译 中国的古典 诗词显然是 不 mdt 、 w e ” fc g 的切入 , is” “ hn 和“ai ” n 则点明了各个成分之间的时空关系。 够理想的。勿庸置疑 , 汉诗英译 首先 要传达 原诗的 “ 美”, 可 以说是 的 意 也

中国古诗词英译..

中国古诗词英译..

华裔学者叶维廉翻译了Chinese Poetry: Major Modes and Genres(汉诗 英华,1970),被英美许多大学作为教 材多次重印。
J.D.Frodsham等人编译了Anthology of Chinese Verse(中国诗选集,1967), John A. Turner翻译了A Golden Treasury of Chinese Poetry(英译汉诗金 库,1976),包含了自周至清代120多首 古诗译文。
同期,美国翻译家William McNaughton全面翻译了《诗经》(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 1971),瑞典汉学家B.Karlgren也英译 《诗经》(The Book of Odes, 1950)。 由Robert Kotewall和Norman L. Smith合 译的The Penguin Book of Chinese Verse (企鹅丛书· 中国诗歌卷),在中诗英译 经典化方面开了先河。
1867年,法国贡古尔学院女院士 Judith.Gautier翻译的中国古诗《玉书》 (Le Livre de Jade)被译成多种语言, 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反响。 20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Gustav Mahler把《玉书》德文译本的李白、王 维和孟浩然等作为歌词,写成了享誉世 界的合唱交响乐Das Lied von der Eerde (大地之歌)。
诗歌是讲意境的,意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诗歌的内容是有意蕴的,有着相当的文化内涵,诗歌的 意境和意味便来源于意蕴。艾略特所说的诗歌的可理解性、超民 族性指的就是这个。 诗歌的意蕴决定着诗歌的意义符号系统(sign system),诗歌 的可译性基本取决于此。诗歌的意蕴要素有情感、意象、情景、 人物、事件等是可译的。 当然,在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中所包含的某些意蕴并不一定能 在别的语言符号系统中找到对等的意蕴,尤其是一个民族所独有 的文化意蕴。比如,中国文化中“君子”好逑、潇湘之“兰”这 两个意象的文化意蕴在西方的任何一个语种中很难找到对应物。 然而,这种意蕴一经阐释,总可以让其他民族的人能了解、理解, 进而达到共鸣。这种诗歌意蕴的可阐释性就是诗歌的可译性。

孟浩然《春晓》英文赏析

孟浩然《春晓》英文赏析

孟浩然《春晓》英文赏析作者:李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诗歌也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做的《春晓》脍炙人口,并被多次翻译成英文诗歌,其中有五篇英译本广受好评,本文选取其中三种英译文,并对译文的题目、用词、句型及意境进行分析对比,探讨诗歌的技巧,评价其翻译过程中的得失。

关键词:《春晓》;三种英文译本;对比分析作者简介:李琳,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1.引言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是首人人知晓、传咏百世的经典诗词。

作为五言律诗的杰出代表,其工整的对仗、简单的语言、自然的表述、委婉的音韵,使读者阅读起来真是回味无穷。

《春晓》不仅音韵优美,而且行文跌宕起伏,使得全诗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时,不直接咏叹,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许多学者、翻译家和诗人争相将《春晓》译成英文。

本文选取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三位大家的英文翻译进行赏析。

2.三种译文赏析2.1许渊冲的译文赏析许渊冲提出了译文的“三美”理论,即翻译诗词应当达到“音美”、“形美”、“意美”的境界。

如果翻译诗词无法体现原格律诗在形式、音韵上的特点,中国古诗词韵致的美感就丧失了许多。

因此,许先生翻译的诗词较为简单凝练,尽可能的保存了原格律诗的特点,做到音美、形美,婉转悠扬。

但在翻译意象时却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

在音韵上,原诗既押头韵,又尾韵整齐,“上声”为主韵,尾音则延长且曲折,读来朗朗上口。

节奏上看,原诗为四句两联五言绝句,抑扬顿挫,错落有序。

许译运用了“抑扬,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以四音步诗的节奏再现了原文音韵整齐的特点,全诗的音韵如行云流水般优美动听,译诗的前两句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诗的意境。

中文诗虽无主语,但是以作者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译诗直接将其描述为“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译诗中用“crying”表示鸟的啼叫声,为译诗添上了一层悲哀的感情色彩。

赏析霍克思汉译英《红楼梦》好了歌与好了歌注

赏析霍克思汉译英《红楼梦》好了歌与好了歌注

赏析霍克思汉译英《红楼梦》好了歌与好了歌注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可以说是其诗词曲赋的代表作。

本文就霍译版的《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进行了一些赏析。

关键词:《好了歌》《好了歌注》赏析霍克思正文:《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它的语言艺术达到了一个极高极美的境界,而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宗教和哲学更是博大深奥。

如何把这样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给有着不同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西方读者,无疑给译者出了一道巨大的难题。

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面对语言文化差异,将文本原作者的视界与本人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视界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全新的视界,使原作获得了再生。

于是,“一部作品得以跨越时空,在译者特定的时空中得到认可,获得生命的延伸,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译者的文化意识、文化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1] 霍克思成功地将《红楼梦》译介给了西方读者,有效地进行了中西文化交流。

他认为研究汉语不仅仅是研究一门外语,而是研究另一种文化,另一个世界。

《红楼梦》第一回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云:“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听了《好了歌》后颇有感悟,并为之作注,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蜘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

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关于中英文互译情诗精选

关于中英文互译情诗精选

关于中英文互译情诗精选英文诗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渊源,读起来朗朗上口,且韵律优美,便于记忆。

小编精心收集了关于中英文互译情诗,供大家欣赏学习!关于中英文互译情诗篇1i loved you 我曾经爱过你alexander pushkini loved you; and perhaps i love you still,the flame, perhaps, is not extinguished; yetit burns so quietly within my soul,no longer should you feel distressed by it.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silently and hopelessly i loved you,at times too jealous and at times too shy.god grant you find another who will love youas tenderly and truthfully as i.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爱你。

-- alexander pushkin. i loved you.translation: babette deutsch.关于中英文互译情诗篇2to a.p. kern 致克恩中英对照: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你就在我的眼前降临,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

i remember a wonderful momentas before my eyes you appeared,like a vision, fleeting, momentary,like a spirit of the purest beauty.我为绝望的悲痛所折磨,我因纷乱的忙碌而不安,一个温柔的声音总响在耳边,妩媚的身影总在我梦中盘旋。

(完整word版)《江雪》英译文对比赏析-文档资料

(完整word版)《江雪》英译文对比赏析-文档资料

《江雪》英译文对比赏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一:River Snow。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river-snow.(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 摘自文殊选注《诗词英译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译文二:The Snowbound River。

O’v 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 an old man,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 drops his angle string.(吴钧陶编译《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文白对照)》,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1 原作分析及序言在对比这篇五言绝句的英译本之前,笔者对这首诗的意境及作者柳宗元写这首诗词时的心境及时令做了充分了解。

这有助于笔者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更好地对诗词的英译本进行较有把握的评析。

整个诗句总共只有二十二个字(含标题),它主要的大意是: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柳宗元在永州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

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本体现出的翻译美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本体现出的翻译美学

2013.02学教育7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本体现出的翻译美学张婵(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陕西西安710061)[摘要]我国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近现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多位翻译大家的精心翻译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各个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分别从语音美、形式美、意境美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其中蕴含的翻译美学,以及呈现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本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今后的翻译作品如何更好地展示出原诗词的艺术魅力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水调歌头;翻译美学;语音;形式;意象一、引言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让国外读者朋友们也能亲身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精髓和艺术魅力,不少翻译大家将其翻译为英语,让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不少海内外翻译大师倾其所力在保持原作的诗词魅力的基础上进行了英语翻译。

本文将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渊冲、林语堂、John ·A ·Turner 等的英译本来分析翻译美学在其中的具体呈现,分别从语音美、形式美、意境美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其中蕴含的翻译美学,以及呈现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本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今后的翻译作品如何更好地展示出原诗词的艺术魅力寻找突破口。

二、翻译美学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面完全一样。

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手法使得译文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高中英语教材中英译中文古诗的探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英译中文古诗的探究

1102020年26期总第518期ENGLISH ON CAMPUS高中英语教材中英译中文古诗的探究文/贾建强【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英译中文古诗,不论是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还是语言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丰富授课内容与环节,给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另外,在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式美与意境美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译中文古诗;教学策略【作者简介】贾建强,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

诗歌能够以独特的风格来将思想情感传递给读者,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感触。

而对于拥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来讲,因为中国文字、语言的复杂性,很难确保诗歌中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可以得到世界人民的准确理解。

所以,为了使得其他国家的人民也能够理解、掌握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对此,为了有效突破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等问题,高中英语教材中英译中文古诗教学活动的开展显得至关重要。

一、 高中英语教材中英译中文古诗的意义作为一门美的艺术,语言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审美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此,在高中英语教育培养中,教师应懂得通过基于语言独特的美来给学生的认知、素质全面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给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于古诗来讲,其不仅拥有新颖的形式、优雅的意境,也具备精湛的语言,不论是对于授课内容的优化,还是对审美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审美能力,思维也日趋成熟,情感的波动也相对较小。

在此背景下,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译中文古诗,既可以通过诗歌的美来挖掘、拓展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兴趣、能力,给其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也能够为高中英语教育的革新发展拓展新思路,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

英语诗歌翻译鉴赏剖析

英语诗歌翻译鉴赏剖析

(2)诗歌翻译的第二步就是“传音”
主要表现在诗歌的押韵上
英语的韵律与汉语不同,通 例:
常有以下几大类:头韵 (alliteration,一个诗句中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词开头辅音相同而产生
See the Bian River flow , And the Si River flow ,
的音韵);半押韵(assonance, By Ancient Ferry,
诗歌令我或笑或哭或疲倦,令我的脚趾摆动,令我想做这做那或什么 都不做。
——托马斯
诗歌是一种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内在思想的音乐。 它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更深 入的了解某一种文化。因此不同国家间的诗歌翻 译十分重要。
美国诗人及评论家罗伯特.弗洛斯说过:“诗歌是翻译 中的遗失地带。”他特别指出诗歌是一种不可触碰的 美,一旦触碰,这种美就会消失殆尽。这种诗歌不可 译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
创造性原则要求译者抓住原诗的精髓,摈弃有碍 原诗意境再现的一切束缚,将这种精髓完全传达出 来。创造性和忠实性也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 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创造性忠实”。
3.“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 美
许渊冲先生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 格律体译文序言中提出诗词翻译“三美论”,认 为诗歌翻译不但要传达诗歌的意美,还要尽可能 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方梦之:译学词典)
例如,中国古体诗就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被译成英语诗。 因为文化的关系,英汉诗歌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差别, 它们的韵律、形式、意象、用法都不相同。
• 翻译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诗歌翻译 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停滞不前, 反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诗歌翻译 理论也日渐完善。事实证明,诗 歌是可译的。只要翻译方法得当, 诗歌的美完全可以在另一种语言 文化中再现。读者可以从诗歌译 文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美学 享受。国内外许多当代翻译家们 通过辛勤努力,为中西方文化交 流,尤其是诗歌交流做出了重大 贡献。

迢迢牵牛星翻译英文版

迢迢牵牛星翻译英文版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网友甲: Nimbly move her slender white fingers,Click-clack goes her weaving-loom. 网友乙: Deft white hands are weaving,Click, click, the loom moving. 许渊冲: Slender, slender her fingers are;Clack, clack her shuttle’s tune is played;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英语译文
网友甲
Far, far away, the Cowherd, Fair, fair, the Girl Weaver; Nimbly move her slender white fingers, Click-clack goes her weaving-loom. All day she weaves, yet her web is still not done. And her tears fall like rain. Clear and shallow the Milky Way, They are not far apart! But the stream brims always between. And, gazing at each other, they cannot speak.

词句写了织女因思念牛郎而难以做下手中织布活的场景。三者的译法都是可取的, 但许渊冲的译法相对会简洁些,并且节奏感更强。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网友甲:Clear and shallow the Milky Way,They are not far apart! 网友乙:Clear and shallow the Milky Way,When is the lovers' meeting day? 许渊冲: Heaven’s River’s shallow and clear;The two stars are not far apart.

浅析《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版本的形合

浅析《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版本的形合

《浅析《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版本的形合》摘要:英语“以形统意”,“以形摄神”,“以形显义”而汉语“以意统形”,“以神摄形”“遗形写神”,traveler is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1),译文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前一句“古道西风瘦马”结合在一起描绘,仍用主谓结构为主,辅以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增加了许多表动作和状态的词语,如has to go on down,moaning,his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farther and farther等章懿微摘要:就英语和汉语而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不同是形合和意合。

本文将根据意合文本转向形合文本的微妙之处,对比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版本,从而探索出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形合;意合;《天净沙·秋思》;翻译一、形合和意合的不同以及对翻译的影响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

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

(1)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不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美国翻译学家E·Nida(2)认为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英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so that等明确地表示出来的,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同样可以表达出来。

那就是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没有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的本身体现出来。

王力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汉语的结构好像天衣无缝,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

”(3)英语采用形合法。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衔接,注重句子形式、结构完整、以形显义。

关于黄鹤楼的诗英译二首

关于黄鹤楼的诗英译二首

文/王泽南译者简介:王泽南,外交学院翻译硕士毕业,吉林大学文学博士在读。

多次担任大型国际会议及纪录片译员,出版译著1部。

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两度通关,获河北卫视《诗词王中王》季军、东方卫视《诗书中华》擂主、湖北卫视《奇妙的诗词》“诗魁”称号等。

汉语译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泽南译My bosom friend bade me farewell at the Yellow Crane Tower,Heading eastwards for Yangzhou in charming Spring with blooming flowers.His lonely sail is gradually lost in the boundless azure sky,All I see is the mighty Yangtze River rolling by.A Farewell Song to Meng Haoran at the Yellow Crane Tower5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译者的话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A Farewell Song ”。

“故人”指的就是李白的挚友孟浩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直言“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故将“故人”译为“my bosom friend ”,即“知己,密友”。

“西辞”意思是朝西面辞别,即向东去,英文中“bid sb.farewell ”可表示向某人告辞,由于此动作先发生,故用“bid ”的一般过去式“bade ”。

黄鹤楼在西,扬州(广陵)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往东顺流而下,此处先未译“西”,在第二句中与“下扬州”合译为“heading eastwards for Yangzhou ”,即“向东朝扬州方向去”。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翻译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翻译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翻译读唐诗,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理解诗歌中描写的具体事物或场景,而不是描写一种特定场景的诗句。

而这种特定情境下描写的诗词就是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打动人的诗歌。

而“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思。

整首诗就是在一片碧绿之中表达出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强烈的感情。

诗人被称为豪放派诗人或浪漫主义诗人。

其词中描写的都是一种生活情趣。

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很浓。

这首诗有两个特点:其一诗人;其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戏谑”。

可以想象诗人当时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了,是一个多么快乐开心而又忧愁的人。

一、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描写奇特,意境优美这首诗由“云水万顷,月色正明。

上至千里之天,下至一碧万顷之水”三句组成。

其中前两句描写的景色奇特,这两句描写了太阳从西向东升起,月亮从东向西慢慢地降下。

太阳一直升到了天上去,月亮一直降到了水里去,碧绿明亮一望无际。

最后三句则重点刻画了天空月色明亮之景以及月亮从水里升起之景,再结合两个景色描写了整首诗的意境美。

这种描写奇特、意境优美、想象奇特,也就使得这首诗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读者之间的兴趣,从而获得了这首诗本身的魅力并且让这首诗在读来时就成为了一个美好无比、意犹未尽。

1、云水万顷,月色正明从这首诗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景象极为奇特,这篇诗由两个景色描写奇特,而最奇特的则是前两句描述的景色十分优美,这里所说的美景指的就是云水万顷,月色正明。

这两句则描写的月亮从东向西慢慢地升起,然后落在了水里。

因为太阳升起得很早而且时间很短,所以才在天上才有这样美丽的景色。

诗人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月色更加地突出,把天空比喻成了一块碧绿、晶莹明亮、光洁无暇的玉盘。

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你不觉得呢?其实这样的词语已经用的太多了,如果不用解释,它是一个很普通最常见且经常使用一个词语,用来形容景色非常美。

这句诗可以说直接地表达出了这种美景所蕴含着无穷寓意和内涵。

人们在看到这两个字时就会联想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景象:天上繁星满天,云水万顷,月色正明;天上有星星,云水万顷;天上人间万里一碧。

品《山居秋暝》英文译本

品《山居秋暝》英文译本

品《山居秋暝》英文译本[摘要]古诗词曲英译是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承担着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本文主要是对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山居秋暝》分别由许渊冲先生创作的译本进行分析品评,以求吸取名家翻译的精髓,在古诗词翻译领域跨出更大的一步。

[关键词]《山居秋暝》英文译本空白美意美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英译:许渊冲After fresh rain in mountains bare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O’ver crystal stones flows water clear.Bamboos whisper of washer-maids;Lotus stirs when fishing boat wades.Though fragrant spring may pass away,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

他的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

他最著名的田园诗为《山居秋暝》,其中的诗句描绘了优美的景色,堪称诗画双绝的典范之作。

许多名家对于这首名篇进行了英译,本文主要品评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一、标题许先生对标题处理的独特之处是没有将“居”字专门译出。

诗人是隐居在山中,可将该字译出,会让人联想到全诗应描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包括其平时生活琐细和所见所闻,而本诗偏重的则是山中景色。

此外,这也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空白美。

“居”字的虚化处理和其他三字的直译,空白与实境,一虚一实,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在有限的篇幅内海纳百川,大大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许先生如此处理,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首联首联写初秋山雨后青葱凉爽的自然景色。

绝美中译英诗句

绝美中译英诗句

绝美中译英诗句哇塞,你知道吗,那些绝美的中译英诗句,就像是璀璨星辰点缀在文学的浩瀚天空中!比如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翻译成英文就是“May we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这翻译得多妙啊!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变成英文是“If you want to see farther, climb higher.”,简单却又那么精准地传达出了原意。

你想想看,这些诗句原本就有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翻译,又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这不就像是一座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吗?让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在这些诗句中找到共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多么温暖人心的诗句啊,翻译过来是“If you have a friend afar who knows your heart, distance can't keep you two apart.”这简直是对友情的最美诠释啊!难道不是吗?再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翻译成“Over the vast desert the smoke rises straight; above the long river the setting sun is round.”那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些绝美的中译英诗句,就如同宝藏一般,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欣赏。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交流的奇妙之处。

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

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诗句,去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智慧。

“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有几种颜色?——《暮江吟》英译

“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有几种颜色?——《暮江吟》英译

汉语译站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Song by the Riverside at Dusk[Tang Dynasty]Bai Juyi王泽南译Over the river the setting sun casts its glow,Half dark green and half red the waters flow.Tender is the third night of lunar September as I know,Dewdrops resemble peals;the crescent moon,a bow.译者有话说这是一首颇为别致的小诗,以往写景的小诗多是描述一个场景,但这首诗只有四句,却描绘了两幅自然界的画面:一幅是夕阳西下,晚霞映江的美景;一幅是新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这两幅画面又是不同时间下的同一场景:诗人在江边流连忘返,从黄昏玩赏到夜幕降临,让本该静态的画面拥有了动态的效果,这种表达手法很像现在流行的短视频。

白居易诗词的一大特点是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字十分形象,而在英文中,“cast”可表示“投射(光、影)”,此处意译为:落日将余晖投射在江面上(Over the river the setting sun casts its glow)。

5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句是全诗翻译的难点,需要准确理解诗意才可译出。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就考过这样的题目:“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有几种颜色?答案是两种,即“瑟瑟”和“红”。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曾将此句译为“Half of its waves turn red and the other half shiver”,这里其实有一处误译,因为“瑟瑟”并不是瑟瑟发抖(shiver)的意思,而是指深绿色(dark green)。

中英互译诗歌

中英互译诗歌

中英互译诗歌1. 中英互译诗歌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迷人的文化世界。

你想想看,就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英文翻译过来是“Before my bed, there is bright moonlight, so that it seems like frost on the ground.”这一译,就好像给这首古老的中国诗穿上了一件西方的文化外衣,别有一番风味呢。

2. 中英互译诗歌是一场奇妙的文化之旅。

有时候,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就像把一颗来自远方的种子种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

比如说雪莱的中的一句“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翻译成“哦,狂野的西风,你是秋之生命的气息。

”那种激昂的情感在中文里也能让我们感同身受,仿佛我们也置身于那西风呼啸的场景之中。

3. 中英互译诗歌简直是魔法呀。

你知道吗?当把中文诗歌译成英文,就像把东方的精灵送到西方的仙境。

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变成“ In the vast desert, lone smoke rises straight; over the long river, the setting sun is round.” 原本那幅苍凉而壮阔的画面在英文里也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这不是魔法是什么呢?4. 中英互译诗歌就像是一场跨文化的对话。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读英文诗,可他英语不太好,于是就看中文翻译版。

有一次读到济慈的“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 ever.” 中文是“ 一件美好事物永远是一种欢乐。

”他就说,感觉像是和济慈隔着时空在聊天呢。

通过翻译,诗人的思想就像一只小鸟,轻松地飞越了语言的高山。

5. 中英互译诗歌如同在两种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间穿梭。

比如,林徽因的“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英译为“You are the blooming flowers from tree to tree, and the swallows whispering between the beams.”这翻译啊,就像是用画笔把中国诗歌的美好重新描绘在英文的画卷上,让更多人能欣赏到这份独特的美。

英文押韵小诗带翻译

英文押韵小诗带翻译

英文押韵小诗带翻译Title: A Rhyming Poem about Nature。

Nature is a wonderland。

Where beauty lies at every hand。

The trees sway in the gentle breeze。

And the birds sing with such ease。

The sun rises in the morning sky。

And the stars twinkle as night draws nigh。

The flowers bloom in a rainbow of hues。

And the grass tickles our feet with its dew。

The ocean waves crash upon the shore。

And the seagulls cry out with a loud roar。

The sand beneath our feet is warm and fine。

And the shells we collect are treasures divine。

The mountains rise up to touch the sky。

And the valleys below are vast and wide。

The streams flow with a gentle sound。

And the wildlife can be seen all around。

Nature is a gift to us all。

A treasure that we should never let fall。

We must protect it with all our might。

For it brings us joy and endless delight。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乐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五言诗版 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 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 片言只语短,相思缱倦长。 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
七言绝句版 微茫烟雨伞轻移,喜日偏来树底栖。 一任风吹窗紧掩,付君心事总犹疑。
七律压轴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轻撑细细香。 日送微醺如梦寐,身依浓翠趁荫凉。 忽闻风籁传朱阁,轻蹙蛾眉锁碧窗。 一片相思君莫解,锦池只恐散鸳鸯。
用汉语翻译了一首英文诗, 全世界都惊呆了!
在这个人人学英语的时代,大家似乎都快 忘了,我们的汉语有多美多强大!这里有 一段英文的诗歌,用中文翻译了一下,结 果所有人都惊呆了!不信?你看看...
【英文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