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单片机AT89S52介绍
![单片机AT89S52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f2b27e1c850ad02df804130.png)
AT89S52简介AT89S52是一个8位单片机,片内ROM全部采用FLASH ROM技术,与MCS-51系列完全兼容,它能以3V的超低电压工作,晶振时钟最高可达24MHz。
AT89S52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有4个八位的并行双向I/O端口,分别记作P0、P1、P2、P3。
第31引脚需要接高电位使单片机选用内部程序存储器;第9引脚是复位引脚,要接一个上电手动复位电路;第40脚为电源端VCC,接+5V电源,第20引脚为接地端VSS,通常在VCC和VSS引脚之间接μF高频滤波电容。
第18、19脚之间接上一个12MHz的晶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AT89S52单片机说明如下:此芯片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微控制器,它提供下列标准特征:8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256字节的RAM,32条I/O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一个5中断源两个优先级的中断结构,一个双工的串行口, 片上震荡器和时钟电路。
引脚说明:·V:电源电压CC·GND:地·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个引脚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0端口写入1时,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端使用。
当P0口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它还可设定成地址数据总线复用的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P0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EPROM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同时输出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1口的输出缓冲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1口写P1逻辑门电路。
当对TTL个4能接受或输出拉升为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
当作为输入端使用时,P1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所以当外部被拉低时会输出一个低电流(I)。
IL·P2口:P2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的I/O端口。
AT89S5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AT89S5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396f72c90c69ec3d5bb7551.png)
2019/8/9
6
当CPU进行各种逻辑操作或算术运算时,为反映操 作或运算结果的状态,把相应的标志位置1或清0。这 些标志的状态,可由专门的指令来测试,也可通过指 令来读出。它为计算机确定程序的下一步进行方向提 供依据。PSW寄存器中各位的名称及位置如上所示,下 面说明各标志位的作用。
各种I/O 定时器/计数器
2019/8/9
2
AT89S52单片机组成框图
P0.0~P0.7
P2.0~P2.7
VCC (+5V)
GND
RAM地址 锁存器
RAM
通道0驱动器
通道0锁 存器
通道2驱动器
通道2锁 存器
Flash 程序地址寄存器
PSEN ALE
RST
B寄存器 ACC TMP2
TMP1
堆栈指针SP
如何进行复位呢?只要在单片机的RST引脚上 加上高电平,就可以了。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可以 用很多种方法,见图。
2019/8/9
19
复位后,PC指向0000H,使单片机从起始地址0000H 开始执行程序。
复位电路
+5V C
RST 9
R
89S52
上电复位电路
2019/8/9
20
二、复位后单片机的状态
定时 指 指 和 令令
控制 寄 译 逻辑 存 码
器器
ALU PSW
PCON SCON TMOD TCON
TH0 TL0 TH1 TL1
SBUF(TX/RX) IE
AT89S52 基本性能介绍
![AT89S52 基本性能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d3668bc69dc5022aaea00dd.png)
主要性能● 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 8K字节在线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 4.0V-5.5V工作电压● 全静态操作:0Hz~33Hz●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256*8字节的内部数据存储器● 32个可编程I/O口线● 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八个中断源● 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掉电后中断可唤醒● 看门狗定时器● 双数据指针● 掉电标识符● 快速编程周期● 灵活ISP编程(字节和模式)● 绿色(-免费)工作包操作1功能特性描述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线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2. 引脚结构3. 引脚描述3.1 VCC : 电源3.2 GND: 地3.3 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 逻辑电平。
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
第2章 AT89S52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1)内部结构及引脚
![第2章 AT89S52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1)内部结构及引脚](https://img.taocdn.com/s3/m/621376a67fd5360cbb1adb8f.png)
(2)EA/ VPP (Enable Address/Voltage Pulse of Programming,31脚)
第一功能:
当EA接高电平时,在PC值不超出1FFFH (即不超出片内8KB Flash存储器的地址 范围)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 (8KB)中的程序,但PC值超出1FFFH (即超出片内8KB Flash地址范围)时, 将自动转向读取片外60KB(2000H-FFFFH)
Port 0
P1.2 P1.3
P0.0~P0.7统称为P0口。
P1.4 P1.5
❖ 地址/数据总线复用
P1.6 P1.7
❖ 地址总线低8位
RST/VPD RXD/P3. 0
(2)P2口(21脚~28脚):
TXD/P3.1 INT0/ P3.2
P2.0~P2.7统称为P2口,
一
INT1/ P3.3 T0/ P3.4
EA ALE PSEN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 0
16
补充知识: 210=1024=1K =0000 0011 1111 1111B =03FFH 216=65536=64K =1111 1111 1111 1111B =FFFFH 213=8192=8K =0001 1111 1111 1111B =1FFFH
储器中的内容,读取的地址范围为
T0/ P3.4
12 13 14
29 28 27
0000H~FFFFH,片内的8KB Flash 程序存 T1/P3.5 15
26
储器不起作用。 第二功能: 对片内Flash编程,接编程电压。
WR/P3.6 26
25
RD/P3.7 17
AT89S5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单片机
![AT89S5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单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03eba1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7.png)
AT89S5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单片机AT89S52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单片机在当今的电子世界中,单片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就像一个智能的小大脑,控制着各种设备的运行。
而 AT89S52 单片机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串行接口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串行接口。
简单来说,串行接口就是一种在单片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它不像并行接口那样同时传输多位数据,而是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输。
这就好比是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一个人一个人依次通过,而不是一群人一下子涌过去。
AT89S52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同步模式,另一种是异步模式。
在同步模式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与一个时钟信号同步进行的。
这个时钟信号就像是一个指挥棒,指挥着数据传输的节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异步模式则不需要时钟信号来同步,它通过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这些特定的位组合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咱们来具体说一说异步模式。
当 AT89S52 单片机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先发送一个起始位,这个起始位就像是一个信号,告诉接收方“我要开始发送数据啦”。
然后,单片机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位数,依次发送数据位。
为了检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没有出错,还会加上奇偶校验位。
最后,再发送一个停止位,表示这一组数据发送结束。
接收方呢,就根据这些约定好的规则来接收和解读数据。
串行接口在 AT89S52 单片机中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
比如说,在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时,通过串行接口,单片机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让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在远程控制方面,单片机可以通过串行接口接收来自远程终端的指令,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还有在多机通信中,多个单片机可以通过串行接口组成一个网络,相互之间交换数据和协调工作。
要使用 AT89S52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还需要对相关的寄存器进行设置。
比如说,控制寄存器用来选择工作模式、设置波特率等。
单片机AT89S52串行接口
![单片机AT89S52串行接口](https://img.taocdn.com/s3/m/c918d6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0.png)
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或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串行接口在远程控制中的应用
远程控制
单片机AT89S52的串行接口可以用于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如通过 串行通信实现对设备的开关控制、参数设置等操作。
指令发送
控制中心通过串行接口向单片机发送控制指令,单片机接收到指令 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状态反馈
单片机可以将设备的状态信息通过串行接口发送回控制中心,以便 控制中心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串行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
线路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 于远距离通信。
缺点
需要同步时钟信号,传输速度相对较 慢。
03
单片机AT89S52的串行接口
AT89S52的串行接口概述
01
02
03
串行通信接口
AT89S52单片机内置一个 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 支持异步和同步通信模式。
通信协议
该接口遵循RS-232标准, 支持数据传输速率为 2400bit/s、4800bit/s、 9600bit/s等。
04
串行接口的应用实例
串行接口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数据传输
01
单片机AT89S52的串行接口可以用于数据的串行传输,如将数
据从单片机发送到其他设备或从其他设备接收数据。
通信协议
02
为了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需要制定相应的通信协议,包括数
据的格式、波特率、校验方式等。
数据转换
03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如将并行
05
总结与展望
单片机AT89S52串行接口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效的数据传输
AT89S52单片机具有高速的串行接口,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满足实时性 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单片机AT89S52介绍
![单片机AT89S52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b16719eb8f67c1cfbd6b871.png)
AT89S52简介AT89S52是一个8位单片机,片内ROM全部采用FLASH ROM技术,与MCS-51系列完全兼容,它能以3V的超低电压工作,晶振时钟最高可达24MHz。
AT89S52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有4个八位的并行双向I/O端口,分别记作P0、P1、P2、P3。
第31引脚需要接高电位使单片机选用内部程序存储器;第9引脚是复位引脚,要接一个上电手动复位电路;第40脚为电源端VCC,接+5V电源,第20引脚为接地端VSS,通常在VCC和VSS引脚之间接0.1μF高频滤波电容。
第18、19脚之间接上一个12MHz的晶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AT89S52单片机说明如下:此芯片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微控制器,它提供下列标准特征:8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256字节的RAM,32条I/O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一个5中断源两个优先级的中断结构,一个双工的串行口, 片上震荡器和时钟电路。
引脚说明::电源电压·VCC·GND:地·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个引脚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0端口写入1时,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端使用。
当P0口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它还可设定成地址数据总线复用的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P0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EPROM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同时输出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1口的输出缓冲能接受或输出4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P1口写1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升为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
当作为输入端使用时,P1口因为内)。
部存在上拉电阻,所以当外部被拉低时会输出一个低电流(IIL·P2口:P2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的I/O端口。
AT89S52 (51)单片机的引脚图及各引脚功能说明
![AT89S52 (51)单片机的引脚图及各引脚功能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80fcfa7ad02de80d5d84039.png)
AT89S52 单片机的引脚图及各引脚功能说明由于本书所有的例程均是基于AT89S52 单片机开发的,这里着重介绍AT89S52 各个引脚及功能。
这些关系到在后面学习例程时对原理图的理解,读者要特别重视。
而对于存储器、定时器、中断系统等部分内容,读者可参考介绍MCS-51单片机的相关书籍。
AT89S52 是Atmel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 位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AT89S52 使用Atme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 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也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 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AT89S52 具有PDIP、PLCC、TQFP3 种封装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
各封装引脚定义如图1.2所示。
图 1.2 AT89S52引脚图下面简单介绍AT89S52 各引脚的功能,更多信息请查阅Atmel公司的技术文档。
VCC:电源。
GND:地。
P0 口:P0 口是一个8 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 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 个TTL逻辑电平.对P0 端口写“1”时,引脚用做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 口也被作为低8 位地址/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P0 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 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在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逻辑电平.当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当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 和P1。
2 分别作为定时器/计数器2 的外部计数输入(P1。
at89s52工作原理
![at89s52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06dd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2.png)
at89s52工作原理AT89S52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CMOS8位微控制器,它采用了51系列的核心架构,是一款非常常用的单片机芯片。
下面将在1200字以上详细介绍AT89S52的工作原理。
AT89S52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CPU、存储器、输入/输出和计时/计数器。
1.CPUAT89S52的核心是一个8位的CPU,支持51系列指令集。
它包含了一个运算逻辑单元(ALU)、暂存器、通用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PC)等部分。
CPU用于执行指令并处理数据。
当电源打开后,CPU首先从复位向量地址(0x0000)开始执行,之后根据程序计数器中存储的地址顺序执行指令。
2.存储器AT89S52具有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包括FLASH存储器和RAM存储器。
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可以重复擦写。
RAM存储器用于存储变量和临时数据。
AT89S52具有8KB的FLASH存储器和256字节的RAM存储器。
在程序执行时,指令从FLASH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存储在RAM存储器中。
3.输入/输出AT89S52具有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交互。
它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可以读取外部信号并发送处理结果。
通过设置引脚的输入/输出模式,可以控制端口的功能。
例如,可以配置一些引脚作为输入获取传感器数据,或配置为输出控制一个继电器。
4.计时/计数器AT89S52内置有多个计时/计数器,用于处理时间相关的任务。
其中,Timer 0和Timer 1是提供给用户编程使用的定时器/计数器,可以设定计时或计数一些时间间隔。
Timer 2是用作波形发生器或PWM(脉宽调制)发生器。
计时器和计数器的操作可以通过编程来设置。
AT89S52通过将这四个部分结合起来,完成各种任务。
用户通过编程来配置输入/输出口和计时/计数器,并使用存储器进行数据的处理。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程序为例,来说明AT89S52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AT89S52介绍知识讲解
![单片机AT89S52介绍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80e4266fc4ffe473368abda.png)
AT89S52简介AT89S52是一个8位单片机,片内ROM全部采用FLASH ROM技术,与MCS-51系列完全兼容,它能以3V的超低电压工作,晶振时钟最高可达24MHz。
AT89S52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有4个八位的并行双向I/O 端口,分别记作P0、P1、P2、P3。
第31引脚需要接高电位使单片机选用内部程序存储器;第9引脚是复位引脚,要接一个上电手动复位电路;第40脚为电源端VCC,接+5V电源,第20引脚为接地端VSS,通常在VCC和VSS引脚之间接0.1μF高频滤波电容。
第18、19脚之间接上一个12MHz的晶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AT89S52单片机说明如下:此芯片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微控制器,它提供下列标准特征:8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256字节的RAM,32条I/O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一个5中断源两个优先级的中断结构,一个双工的串行口, 片上震荡器和时钟电路。
引脚说明:·V CC:电源电压·GND:地·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个引脚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0端口写入1时,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端使用。
当P0口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它还可设定成地址数据总线复用的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P0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EPROM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同时输出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1口的输出缓冲能接受或输出4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P1口写1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升为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
当作为输入端使用时,P1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所以当外部被拉低时会输出一个低电流(I IL)。
·P2口:P2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的I/O端口。
认识at89s52单片机
![认识at89s52单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8155ca26f61fb7360a4c6560.png)
课题序号101 教学班级教学课时 1 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课题名称音乐彩灯--认识AT89S52单片机使用教具课件,多媒体教学了解AT89S5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作用,能够在任务教学目的中加以应用教学重点单片机的组成及引脚功能教学难点单片机各部分电路及引脚功能更新、补充、无删节内容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整理任务指导书课外作业浏览各个单片机学习网站,培养兴趣,拓宽视野,提高板书设计一、认识AT89S52单片机(一)AT89S52的内部结构(二)引脚功能介绍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感想课堂教学安排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课程导入(以启发式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讲授新课(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一台能够工作的计算机要有这样几个部分构成:CPU、存储器、I/O接口和定时与中断系统。
在个人计算机上这些部分被分成若干块芯片,安装一个称之为主板的印刷线路板上。
当这些部分全部被做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了,就称为单片(单芯片)机。
单片机在家电产品以及控制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进入单片机的学习。
一、认识AT89S52单片机(一)AT89S52的内部结构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AT89S52内部的字长为8位的中央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出课程内容)实物展示(单片机实物展示)讲授法(结合课件及实物,讲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处理单元,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CPU是单片机的核心。
(1)运算器运算器以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为核心,包括累加器A (Accumulator)、PSW(Program Status Wor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B寄存器、两个8位暂存器TMP1和TMP2等部件。
其中,ALU的运算功能很强,可以运行加、减、乘、除、加1、减1、BCD数十进制数调整、比较等算术运算,也可以进行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同时还能完成循环移位、判断和程序转移等控制功能。
AT89S52简介及其keil使用
![AT89S52简介及其keil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d57909f12d2af90242e636.png)
一、单片机系统结构1.1总体结构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在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1.1.1系统组成单片机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输入/输出(I/O),如并行I/O、串行I/O和A/D转换器等。
就其组成而言一块单片机就是一台计算机。
典型的结构如图1-1所示。
由于它具有许多适用于控制的指令和硬件支持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外设控制、顺序控制器中,所以又称为微控制单元(MCU)。
AT89S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位微控制器,内置8KB 可在线编程闪存。
该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其指令与工业标准的80C51指令集兼容。
片内程序存储器允许重复在线编程,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内通过SPI串行口改写或用同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改写。
通过把通用的8位CPU与可在线下载的Flash集成在一个芯片上,AT89S52便成为一个高效的微型计算机。
它的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解决复杂的控制问题,且成本较低。
其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1.1.2单片机工作原理AT89S52的主要特性如下:兼容MCS51产品8K字节可擦写1000次的在线可编程ISP 闪存4.0V到5.5V的工作电源范围全静态工作:0Hz ~24MHz3级程序存储器加密256字节内部RAM32条可编程I/O线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8个中断源UART串行通道低功耗空闲方式和掉电方式通过中断终止掉电方式看门狗定时器双数据指针灵活的在线编程(字节和页模式)引脚功能与封装按照功能,AT89S52的引脚可分为主电源、外接晶体振荡或振荡器、多功能I/O 口、控制和复位等。
AT89S52单片机与DAC、ADC的接口
![AT89S52单片机与DAC、ADC的接口](https://img.taocdn.com/s3/m/22ce47680912a21615792905.png)
量的位数表示。显然,二进制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即D/A转 换器输出对输入数字量变化的敏感程度越高。例如,8位的D/A 转换器,若满量程输出为10V,根据分辨率定义,则分辨率为 10V/2n,分辨率为10V/256=39.1mV,即输入的二进制数最低位 数字量的变化可引起输出的模拟电压变化39.1mV,该值占满量 程的0.391%,常用符号1LSB表示。 同理: 10位D/A转换 1 LSB=9.77mV=0.1%满量程 12位D/A转换 1 LSB=2.44mV=0.024%满量程
第10章 AT89S52单片机与DAC、
ADC的接口
1
第10章 AT89S52单片机与DAC、ADC的接口
10.1 单片机扩展D/A转换器概述 10.2 单片机扩展并行8位DAC0832的设计
10.2.1 DAC0832简介 10.2.2 单片机与8位D/A转换器0832的接口设计 10.3 AT89S52单片机与12位D/A转换器AD667的接口设计 10.3.1 12位D/A转换器AD667简介 10.3.2 AD667与AT89S51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10.3.3 AD667使用中的技术细节 10.4 AT89S51与串行输入的12位D/A转换器AD7543的接
15
IOUT2:D/A转换器电流输出2端,IOUT2 + IOUT1 = 常数。 Rfb:外部反馈信号输入端,内部已有反馈电阻Rfb,根据需 要也可外接反馈电阻。 VCC:电源输入端,在+5V~+15V范围内。 DGND:数字信号地。 AGND:模拟信号地,最好与基准电压(为模拟信号)共地。
DAC0832内部的三部分电路如图10-2所示。“8位输入寄存 器”用于存放单片机送来的数字量,使输入数字量得到缓冲和 锁存,由LE1*=0(M1=1)加以控制;“8位DAC寄存器” 为 第二级寄存器,由LE2*= 0(M3=1)控制,用于将“8位输入寄
第2章 AT89S52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3)并行IO端口
![第2章 AT89S52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3)并行IO端口](https://img.taocdn.com/s3/m/aab49fd602020740bf1e9b6b.png)
1 1
0
0
截
止
12
(2)P0口作为通用I/O口,P0口输入时,读“锁存器”和读 “引脚”
一般都是读引脚指令; 读锁存器指令采用“读-改-写”过程;例如:INC P0 先读P0锁存器,再加1,再通过BUF1送回P0锁存器,此时这
个锁存器状态与引脚状态不一样。
截 0止
13
P0口总结 (1)通常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双向口)
对单片机的控制,其实就是对I/O口的控制,无论单片机 对外界进行何种控制,亦或接受外部的控制,都是通过 I/O口进行的。
AT89S52单片机有4个I/O端口P0~P3 P0是三态双向口, P1~P3都是8位准双向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输入或输出
,但有条件限制,所以叫准双向口),共占32根引脚。
3
2.5 并行I/O口
每个端口都包括1个输出锁存器(即专用寄存器P0~P3)、1个 输入缓冲器和输出驱动器。
4端口都可以位寻址。
在具有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 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 P0口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4
P0口: P0.0~P0.7统称为P0口。 P0口为双功能8位并行端口,字节地址为80H,位地址为
0
1
导 通0
01
1
1
截 止1
10
17
P2口作通用I/O口,输出数据 内部“控制” 端为0,MUX与“锁存器的”Q端接通。 CPU输出1时,场效应管截止,P2.x引脚输出1 CPU输出0时,场效应管导通,P2.x引脚输出0
0
0
1
截
0
导
止
通
1
0
10
01
18
单片机_AT89S52串行接口
![单片机_AT89S52串行接口](https://img.taocdn.com/s3/m/0084d713844769eae009ed72.png)
31
模式1原理示意图(发送部分)
发送过程
由写SBUF启动,在8位数据后加上一个停止位。 开始发送,但DATA无效,送出一个起始位 当零检测器全0,再作最后一次移位,并置TI
33
发送时序
34
零检测器变化过程
再做最后一次移位同时TI置1,发送1帧完成。
35
模式1原理示意图(接收部分)
接收过程
47
回忆PSW:程序状态字,存放指令执行后的有关状态
P: (PSW.0)奇偶标志位,用来标志累加器ACC中1的个数, 可以用在串行通信中作奇偶校验判断。当 P=1时 ,表明A中 1 的个数为奇数个,反之为偶数个。 ACC=0x0; /* P=0 */ ACC=0x80; /* P=1 */48分析:波特率
一律改成奇校验此时p1开始发送while等这1个字节发完才能发下1字节end循环结束endmain编程实现续52串口不断接收发来的字符串已知字符串长度为14字节若14字节均无错则使接在p10引脚上的绿色led闪烁3次后点亮若有错则使接在p11引脚上的红色led闪烁3次后点亮要求波特率为1200采用串口模式1最高位约定做奇校验位已知fosc110592mhz
45
例1
发送字符串 “Hello World!\n” 至串口,要求波特率为
1200,采用串口模式1,最高位约定做奇校验位,已知 Fosc=11.0592MHz。
46
分析:奇偶校验
由于传输的是 ASCII 字符( 0-7FH),只需要 7 位, 对于模式1有8个数据位,将最高位做奇校验位,保证形成 的8位中1的个数始终是奇数个;接收方收到每一个字节后 进行奇偶判断,若为奇则认为无误,若为偶则表示出错,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奇数个误码。 例如,若要发送 0x00,加奇校验位后变成 0x80; 若 要发送0x01,加奇校验位后仍为0x01。接收方判断无错 后去掉最高位,还原需要的数据。
第6章 AT89S52单片机串行口(2)
![第6章 AT89S52单片机串行口(2)](https://img.taocdn.com/s3/m/2f5cc276b0717fd5370cdc7f.png)
【例6-3】 若时钟频率为11.0592MHz,选用T1的方式2 定时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为2 400bit/s,求初值。 设T1为方式2定时,选SMOD = 0。 将已知条件带入式(7-3)中
波特率 =
2SMOD
fosc
32 12 (256 X )
= 2400
从中解得X = 244 = F4H。
21
2分频 TR2=1
时钟信号发生器
2分频
图6-23 T2时钟输出和外部事件计数方式示意图
22
由主振频率fosc和T2定时、自动装载方式的计数初值决定时 钟信号的输出频率,其设置公式如下:
主振频率(fosc)设定后,时钟信号输出频率就取决于计数 初值的设定。 在时钟输出模式下,计数器回0溢出不会产生中断请求。这 种功能相当于T2用作波特率发生器,同时又可用作时钟发生器。
20
6.5.4 定时器/计数器T2的可编程时钟输出 定时器/计数器T2还可通过软件编程在P1.0引脚输出时钟信 号。P1.0除用作通用I/O引脚外还有两个功能可供选用: 用于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和频率从61Hz至4MHz的 时钟信号输出。 通过软件对T2CON.1位C/复位为0,对T2MOD.1位T2OE置1 就可将T2选定为时钟信号发生器,而T2CON.2位TR2控制时钟 信号输出开始或结束(TR2为启动/停止控制位)。
两条线上传输的信号电平,当一个表示逻辑“1”时,另一 条一定为逻辑“0”。若传输中,信号中混入干扰和噪声 (共模形式),由于差分接收器的作用,就能识别有用信号 并正确接收传输的信息,并使干扰和噪声相互抵消。
32
RS-422A能在长距离、高速率下传输数据。它的最大传输 率为10Mbit/s,电缆允许长度为12m,如果采用较低传输速 率时,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219m。 为了增加通信距离,可采用光电隔离,利用RS-422A标准 进行双机通信的接口电路如图6-27所示。
单片机AT89S52介绍
![单片机AT89S52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bf254762cc58bd63086bd4a.png)
AT89S52 简介AT89S52是一个8位单片机,片内ROM全部采用FLASH ROM技术,与MCS-51系列完全兼容,它能以3V的超低电压工作,晶振时钟最高可达24MHz。
AT89S52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有4个八位的并行双向I/O 端口,分别记作P0、P1、P2、P3。
第31引脚需要接高电位使单片机选用内部程序存储器;第9引脚是复位引脚,要接一个上电手动复位电路;第40脚为电源端VCC,接+5V电源,第20引脚为接地端VSS,通常在VCC和VSS引脚之间接0.1卩F高频滤波电容。
第18、19脚之间接上一个12MHz的晶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AT89S52单片机说明如下:此芯片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微控制器,它提供下列标准特征:8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256字节的RAM,32条I/O线,2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5中断源两个优先级的中断结构,一个双工的串行口,片上震荡器和时钟电路。
引脚说明:•V CC :电源电压•GND:地•P0 口:P0 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 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个引脚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0端口写入1时,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端使用。
当P0 口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它还可设定成地址数据总线复用的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P0 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EPROM编程时,P0 口接收指令字节,同时输出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
P1 口的输出缓冲能接受或输出4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P1 口写1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升为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
当作为输入端使用时,P1 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所以当外部被拉低时会输出一个低电流(I IL)。
•P2 口:P2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的I/O端口。
P2 口的输出缓冲能驱动4个TTL逻辑门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
P3口的第二功能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RxD 串行数据接收
入
TxD 串行数据发送
出
INT0 外部中断0申请
入
INT1 外部中断1申请
入
T0 定时器/计数器0计数输入 入
T1 定时器/计数器1计数输入 入
WR 外部RAM写选通
出
RD 外部RAM读选通
总线输入/输 出过程是自动 的,按时序要 求切换,输入 时简化图为:
结论: 1、P0口作总线时,不用加上拉电阻 2、由于不是上拉电阻驱动,因此高 低电平驱动能力相当,都很大
二、P1口
1、位结构 锁存器,输入缓冲器,输出驱动器,等效上拉电阻
2、做输入/输出口 输出 输出0 输出1 输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读--修改-写操作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15 <
1、P1口位结构
说明
P1~P3都是准双向口; 双向口:可使引脚悬浮作高阻输入; 准双向口:其引脚具有内部拉高电阻,其特点:当外部
维持在低电平时,准双向口输入要能提供源电流,而外 部低电平消失时,又会自动地使自己拉向高电平。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29 <
I/O口小结:读入方式
每个I/O口均有两种读入方式(用命令区分)
17 <
三、P2口
1、位结构 锁存器,输入缓冲器,输出驱动器,多路开关
2、做输入/输出口 输出 输出0 输出1 输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读--修改-写操作
3、做地址总线,输出高8位地址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18 <
P2口 特点
▪作“通用数据I/O端口”和“高八位地址总线”; ▪ P2口在系统使用外部存储器时,由于CPU不断取指令,所 以必须做高八位的地址总线; ▪仅使用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分两种情况:
第6章 并行输入/输出口(I/O口)
6.1 I/O口概述
6.2 MCS-51 I/O口结构和功能
6.3 存储器和I/O口的扩展
6.4 I/O口的C51
作业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1
6.1 I/O口概述
接口的概念:CPU与外设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部件(有并行接口和串 行接口两大类)。
接口与端口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19 <
1、P2口位结构
2、P2口做I/O口
3、P2口做总线
四、P3口
1、位结构 锁存器,输入缓冲器,输出驱动器,多路开关
2、做输入/输出口 输出 输出0 输出1 输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读--修改-写操作
3、做替代功能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输入:读锁存器 特征:操作2次(读-修改-写) 操作:不可先写1再读
例:P0&=0xf0; P0++;P00=!P00;
P0口作I/O口线:输入 (读锁存器)
3、P0口作总线
P0口作总线:输出
由内部时序切换到读 引脚状态,并保证口 锁存器内为1,以利外 部信号输入
P0口作总线:输入
P0口作总线:输入
接口电路可以包含多个端口(控制、模式、状态等),端口实际上是 特殊的寄存器,不同端口编有不同的地址。
口线与总线:口线实际上是I/O端口寄存器各位电平的反映,而总线则 是连接存储器和端口的公共通道。
I/O口编址技术: 1. I/O端口与存储器统一编址; 2. I/O端口独立编址.
I/O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1. 无条件; 2. 条件; 3. 中断; 4. DMA.
输出 输出0 输出1
输入 读引脚:只操作一次 读锁存器:读--修改-写操作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6<
P0口作I/O口线
分析输出0和 输出1 两种情况
P0口作I/O口线:输出
P0口作I/O口线:输入 (读引脚)
输入:读引脚 特征:只操作1次 注意:要保证口锁存器为1,否则无 法读入高电平 操作:可以先写1再读,由于上拉电阻较大, 写1并不会使输入低电平变成高电平。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2 <<
6.2 AT89S52 I/O口结构和功能
四个双向8位I/O口,共32根I/O口线,每个I/O线均由 锁存器,输出电路和输入缓冲器组成。每个I/O既可作 输入又可作输出,每一条口线可独立用作输入又可用作 输出,作输出时可锁存数据,作输入时可缓冲数据。
特殊功能寄存器P0-P3:P0、P1、P2、P3等四个8位 I/O口分别由名为P0、P1、P2、P3四个SFR代表 , SFR地址为80H、90H、0A0H、0B0H。
出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24 <
P3口位结构
▪ 特点:通用I/O端口、多用途端口
▪ 在多用途情况下,P3口分别作为串行口、外中断输入、 外部计数输入和系统扩展时使用的WR和RD信号的端口。 在这种情况下,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器Q端为“1”电平以保证与门是打开 的。
▪ 在通用I/O模式下,“替代输出功能”端为“1”电平,以保 证与门打开。
1. 使用MOVX A, @R0指令分页访问外部RAM,此时用8位 的寄存器R0或R1作间址寄存器,这时P2口仍然可能全部或部 分做通用I/O端口。(对应C51的pdata存储类型)
2.使用MOVX A, @DPTR指令访问外部RAM, P2口必须作 为外存储器的高八位地址总线,不可再作I/O口。(对应C51 的xdata存储类型)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3<
一、P0口
1、位结构 锁存器,输入缓冲器,输出驱动器,多路开关
2、做输入/输出口 输出 输出0 输出1 输入 读引脚 读锁存器:读--修改-写操作
3、做总线 输出 输入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4<
1、P0口位结构
2、P0口作I/O口线
单片机AT89S52并行输入输出口
26 <
P3口位结构
P3口位结构
I/O口小结
应用功能 P0:系统扩展;一般I/O口(输出时,需接上拉电
阻。) P1:专供用户使用的I/O口 P2:系统扩展;通用I/O口 P3:功能口,每位独立定义;通用I/O口。
负载能力 P0作AD0~AD7驱动8个LSTTL负载 P1~P3驱动3~4个LSTTL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