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地球上的大气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地球上的大气

2021届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1~2题。

1.A.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C.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2.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B.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C.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D.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解析:第1题,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增加大气的热量,使气温升高,A正确;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B正确;干洁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C 错误;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第2题,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干洁空气主要分布在对流层,A错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B正确;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C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D错误。

答案:1.C 2.B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北京—巴黎国际航班,飞机正平稳地飞行在1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

据此,完成3~4题。

3.此刻,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正飞行在( )A.对流层底部B.平流层底部C.高层大气D.对流层顶部4.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此刻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万米,北京、巴黎均位于中纬度,该航班飞行线路主要位于中纬度,该飞机应飞行在对流层顶部。

第4题,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其大气运动显著特点是对流运动显著。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1.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回答下题.(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B.二氧化碳C.臭氧D.人类活动(3)下列关于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2.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据此完成下题.(1).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 )A.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C.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2).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 )A.对流运动强盛B.易出现逆温层C.等压面下凹D.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2013年11月18日,印度尼西亚的两座火山先后爆发,其中一座喷出的火山灰高达8000米.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两题.(1)依据材料可知,这次火山灰物质飘浮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该层的主要特征有(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天气复杂多变③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④厚度基本相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14年7月17日23时左右,马来西亚MH17航班,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机上载有283名乘客与15名机组人员,298人全部遇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1)一般认为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是较为安全的,那么该客机在飞行中的安全高度为( ) A.10千米以内 B.13千米以上 C.50千米以上 D.3000千米以上(2)据统计,多数失事飞机基本上发生在对流层,以下解释最可能正确的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这一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空气密度最大C.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导致飞行环境不稳定D.该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5.飞行航向是指飞机在空中所在位置的经线由北端顺时针测量至飞机纵轴前方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2月5日22时43分某国际航班从我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往该国首都的飞行信息实况记录图(空中飞行航向总体在180°-220°之间).据此完成下题.(1).推测该国的首都国际机场可能是( )A.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B.加拿大渥太华国际机场C.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D.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机场(2).该国际航班飞行到甲地上空后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改变飞行航线B.提高机舱温度C.遭遇云雨天气D.防止飞机失重6.“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据此完成下题.(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空气对流增强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下左图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右图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左图所示,在右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A.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B.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C.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D.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2).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A;(2)C;(3)D.解析:(1)图中大气层高度位于12km—50km之间,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在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只有①曲线符合.故选A.(2)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故选C.(3)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无对流运动.排除A、B、C项.读图分析①曲线可知其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故选D.2.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C项,冬季暖流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A项,夏季白天湖面气温较低,密度高,上层气温略高,密度低,可能出现“上现蜃景”.故A项错误.B项,夏季的沙漠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故B项错误. D项,夏季的柏油路面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选C.(2).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B项,此时上层空气可能气温高于底层空气,形成逆温层.故B项正确.A项,此时底层空气密度高,对流运动弱.故A项错误.C项,底层空气密度高,气温低,等压面上凸.故C项错误.D项,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同一水平面气压差.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故选B.3.答案:(1)A;(2)A解析:(1)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在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为17~18千米,中纬厚度为10~12千米,高纬厚度8~9千米.由材料分析可知,喷出的火山灰高达8000米,由此判断火山灰主要分布在对流层,故选A.(2)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对流层的厚度与纬度有关,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不同.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4.答案:(1)B;(2)C解析:(1)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高度范围为10~12千米.故选B.(2)对流层因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因此不利于飞机飞行,故选C.5.答案:(1).A;(2).C解析:(1).本题考查对飞机飞行航向的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通常飞机起飞后多在平流层飞行,飞机到达平流层前需要穿越对流层.由于对流层在不同的纬度带高度不同,一般而言,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平均高度最高,中纬度地区次之,高纬度地区最低,并且夏季高于冬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在10-12km,在飞行的后半程飞行高度不断升高,且超过12km,说明这架航班的目的地应位于低纬度地区,再结合该航班空中飞行航向总体在180°-220°之间,飞机向西南方向飞行,所以可推测该国首都国际机场最可能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囯际机场.故选A.(2).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对飞机飞行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读图可知,该国际航班在到达甲地上空后飞行高度迅速上升主要是由于甲地区上空的前方对流云团厚,为避免遭到云雨天气的干扰,给飞机造成安全隐患,飞机被迫爬升到云层上部.故选C.6.答案:(1).B;(2).B解析:(1).“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D错.下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故选B.(2).读图,图中甲、丁、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C、D错.乙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 B对.故选B.7.答案:(1).A;(2).C解析:(1).从图示可知,甲地为平地,只能借助热气流上升,乙地可以借助山脊气流上升.甲地为平地多为耕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地为山地,白天吹山风,上升气流比夜晚强.故A 正确, BCD错误.故选A.(2).滑翔运动要求大气稳定,起飞高度要适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应该在大气稳定地区安全,高度适中,不一定全年适合,起飞点应位于高处.由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起飞点海拔高度是410米,山麓地带的海拔高度是50米左右,其落差大约是370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答案:(1)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成一夹角;北(4)N;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从高压指向低压,应是风向;③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方向相反,应是使风速减小的摩擦力.。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5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5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训练5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图1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1960—2021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1图21.图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①B.深秋时节北方经常出现霜冻的主要原因是③强C.地面的直接热源是②D.新疆瓜果颜色特别鲜艳的主要原因是④相对较强(2023·浙江嘉兴期末)冬季,东北的商场、菜场等门口总会挂着厚重的帘子,厚重的门帘总会大幅度飘向一侧。

下图为门帘飘动的照片。

据此完成3~4题。

3.此生活现象所体现的地理原理是()A.逆温现象B.阳伞效应C.热力环流D.保温作用4.下列表示门两侧气压与气流,正确的是()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时的照片,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

据此完成5~6题。

5.飞机大部分时间飞行在大气层中的某一层,对该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C.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6.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该气体()A.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物质D.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022·浙江嘉兴期末)甲、乙分别位于高原和平原,丙位于乙上空,甲与丙同高度、同纬度。

据此完成7~8题。

7.丙地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A.吸收太阳辐射少B.吸收大气逆辐射少C.吸收地面辐射少D.大气削弱作用弱8.甲地出产的蔬菜品质较好,是因为()①光照充足②土壤肥沃③热量丰富④日温差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陆地某观察点气温变化图、海洋某观察点气温变化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M地风向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1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M地吹陆风B.12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M地吹陆风C.1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M地吹陆风D.12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M地吹陆风10.海水温度有时间和空间变化,一般情况下()A.南部温度高于北部B.正午温度高于夜晚C.1月温度高于7月D.海洋边缘高于中部在距离地面400千米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183天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于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宇航员平安回到地球家园。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1.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局部)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

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高纬度的平流层【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随纬度不同厚度不同,低纬度上界为17-18km,中纬度为10-12km,高纬度上界为8-9km;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添加,观察图可知,该层下界为12km,气温随高度上升而添加,应为中纬度平流层,所以答案选B项。

2.以下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层,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对流层的高度随着纬度的添加而变大B.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C.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D.大气的根天重量来源是太阳短波辐射【答案】A【解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空中辐射,对流层的高度随着纬度的添加而变小,A不正确。

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B正确。

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C正确。

大气的根天重量来源是太阳短波辐射,D正确。

3.以下波长的太阳辐射假设少量抵达空中,对人体形成损伤最大的是()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见光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其对人体的损伤很小,故A错误;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由于其波长较长,对人体简直没有危害,故BD错误;紫外线假设少量抵达地表那么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损伤。

故答案为C。

4.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下面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B.大气的散射作用没有选择性,阴沉的天空普通呈湛蓝色。

C.大气的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D.阴沉的天气,晚霞普通出现白色,这主要是大气的反射作用招致的。

【答案】C【解析】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A错误。

辽宁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测试题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

辽宁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测试题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方面。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4.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下图是白昼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5.图示箭头中,代表地面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⑤6.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图示箭头的影响,正确的是()A.①减弱B.②增强C.④不变D.⑤加强7.假设地球没有大气圈,能正确表示白昼地球表面辐射热交换过程的箭头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主要是因为()A.①增强B.③较强C.④减弱D.⑤较弱9.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是因为()A.①增强B.②较强C.③减弱D.④不变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A.①过多B.②过强C.③过多D.④过强11.藏袍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出当地()A.①弱、③强B.①弱、④强C.②强、③弱D.②强、④弱“阳伞效应”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战争、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文与自然的活动,向大气排入大量的烟尘,这些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和底层大气温度降低,据此完成12~13题。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台风D.寒潮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3.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下图是某区域形成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四个箭头代表含义正确的是A.a-风向B.b-摩擦力C.c-地转偏向力D.d-水平气压梯度力6.关于影响风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且大小与地转偏向力相等C.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7.某同学在图示区域背风而立,高压区域在他的A.右前方B.左前方C.右后方D.左后方8.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B.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C.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多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a)并获了相关数据(图b)。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1.“东北雾霾,孩子问是世界末日吗;长沙雾霾呛得辣眼睛;天津雾霾袭城……”成为热门词汇.据此回答下题.(1)雾霾天气发生时,当地大气中物质含量大幅度增加的是( )A.二氧化碳B.固体杂质C.氧气D.氮气(2)下列行为不易使雾霾天气加重的是( )A.北方大面积燃烧秸秆B.北方冬季燃煤供暖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D.农村兴建沼气池2.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下图示意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据此回答下题.(1)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B.递增→递减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层应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3)该探空气球上升至某一高度时,与基站的通信发生异常,该高度可能处于( )A.臭氧层B.电离层C.对流层D.平流层3.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题.(1)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 )A.甲层B.乙层C.丙层D.甲层和乙层(2)下列关于乙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C.臭氧吸收紫外线而使大气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波4.在低层大气中,大气成分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下题.(1)在大气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2)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 )A.臭氧增多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D.二氧化碳增多5.下图是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读图回答下题.(1)干洁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干洁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3)干洁空气中有极少的二氧化碳和臭氧,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B.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使气温升高C.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D.近些年来,高纬地区易出现“臭氧空洞”现象6.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面、实线为等压面).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A.动力辐合上升B.热力辐合上升C.动力下沉辐散D.热力下沉辐散(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7.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2).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D.为夜晚,吹陆风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层中有__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_________层、_________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B;(2)D.解析:(1)雾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颗粒物而形成的混浊天气现象.雾霾天气发生时,当地大气中固体杂质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是气体,与雾霾天气的发生关系不大.故选B.(2)农村兴建沼气池,有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不易使雾霾天气加重,D项正确.北方大面积燃烧秸秆、北方冬季燃煤供暖、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增加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量,加重雾霾天气,A、B、C项错误.故选D.2.答案:(1)D;(2)A;(3)B.解析:(1)气球上升至100km高空处,说明其从地面往上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到达高层大气.对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上升,高层大气的气温会随着高度增加先递减再递增.故选D.(2)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应是对流层,故选A.(3)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故该高度可能处于电离层,故选B.3.答案:(1)B;(2)D.解析:(1)根据大气垂直分层,适宜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分布高度约12—50千米,对应图中乙层,B项正确.甲层是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A、D项错误.丙层是高层大气,空气稀薄,不适宜飞行,C项错误.故选B.(2)乙层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臭氧吸收紫外线而使大气增温.能反射无线电波的是丙层,即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故选D.4.答案:(1)C;(2)D.解析:(1)水的相变能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故选C.(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森林的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人类使用氯氟烃化合物会消耗臭氧.氧气含量相对稳定,水汽也处于平衡状态.故选D.5.答案:(1)A;(2)C;(3)B.解析:(1)干洁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故选A.(2)干洁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21%.故选C.(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故B项叙述错误.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近些年来,南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现象.故选B.6.答案:(1).B; (2).D解析:(1).由图中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情况可知,气温中间高,四周低,气压中间低,四周高,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是受热力作用,空气辐合上升,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由图中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情况可知,气温中间高,四周低,气压中间低,四周高.冬季,暖流流经的海域,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1).D; (2).A解析:(1).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A处气压较B处高,判断A处盛行下沉气流,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A处气温较B处低.故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A流向B.故选D.(2).结合上题分析,A为海洋,气压高,气温较低,B位于陆地,气压较低,气温较高,故判断为白天,风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海风.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等压面的分布规律,进一步判断热力环流和海陆风.故选A.8.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千米,而对流层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为8~9千米(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显著(3)电离;太阳活动(耀斑);无线电波(4)对流;平流(5)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的密度逐渐变小解析: (1)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图示高度为12千米,可以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2)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二: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3)太阳活动时,会对电离层产生扰动,导致无线电波被部分或全部吸收.(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是改变了CO2和O3这两种大气成分的比例,其中CO2集中在对流层,O3集中在平流层.(5)由于大气层越高,地球引力越小,大气密度也越小.。

2024届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课件

射无线电波
下图为某大气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符合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曲线是( )
A.)关于该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层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
②大气稳定,适合于飞机飞行
③上冷下热,大气平流运动为主
④大量紫外线被该层的臭氧吸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三、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 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 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 环流。如下图所示: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形成的过程。
()
A.水汽和臭氧 B.二氧化碳和臭氧
C.氩和氖
D.水汽和杂质
3.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
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
的( )
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
4.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 )
A.臭氧层变薄
B.酸雨加重
C.旱灾频发
D.全球变暖
2.D 3.B 4.C 第2题,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
条件,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D正确;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
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有保温作用,但二者
对天气影响小,AB错误;氩气和氖气在大气中含量较少,无
法影响天气变化,C错误,所以选D。第3题,霾是指原因不明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精品]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及答案

[精品]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及答案

高中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选择性B太阳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无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2、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吸收作用B散射作用反射作用D保温作用3、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 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 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4、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也愈大B大气密度愈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5、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B地面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6、一般说,阴天比晴天的日较差小,原因是: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7、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8、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B.晴天的夜晚比多云的夜晚气温低.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明亮 D日出和日没时天空呈红色和橙色9、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也愈大B大气密度愈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10、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是:①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小,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②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小,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③低纬太阳高度大,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小,地面得到的多④低纬太阳高度角小,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地面得到的多A①② B.②③.①③ D.②④1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表现在:A氮气主要吸收紫外线 B臭氧主要吸收可见光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D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可见光13、下列天气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夏季白天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D、日落后天空仍有一段时间明亮14、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下列各个箭头代表辐射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A、A1B、A2、B1D、115、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④⑤⑥D、①④⑤⑥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6~18题。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一、选择题(2016·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A.①强B.②弱C.③弱D.④强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

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大气D对。

诗人庆幸留下了干枯的荷叶,可以听到雨打荷叶的声音,与图示内容无关。

①是太阳辐射,②是云层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对霜来的晚无影响,A、B、C错。

答案 D(2016·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令人赏心悦目……”。

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

读图完成2~4题。

甲乙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水量大,自净能力强B.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A.结冰期早,化冰期早B.结冰期早,化冰期晚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D.结冰期晚,化冰期晚4.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C.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解析第2题,“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会使湖水变绿,影响湖水清澈透明程度。

第3题,贝加尔湖面积较大,热容量大,与周边(小块)水域相比,升温慢,降温慢,故其结冰期晚,化冰期也晚。

第4题,冰层起到“玻璃温室”的作用,使得冰层以下的水温较高。

答案 2.B 3.D 4.C(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图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2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卷(必修第二章地球上大气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卷(必修第二章地球上大气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必修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地 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全卷共34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对收听广播起重要作用的大气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臭氧层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中成正比的是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3.阴天比晴天温差小的原因是①阴天太阳辐射强 ②阴天地面辐射强 ③阴天大气逆辐射强 ④阴天大气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不是太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图2-1)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④⑤⑥D.①④⑤⑥5.读图2-2“热力环流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图2-3表示北半球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 、P N ,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一⑧是在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图2-1 图2-2 图2-3图2-6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若此图表示,P M >P N ,则O 点风向为A .②③B .⑤⑥C .⑥⑦D .⑦⑧读图2-4“30°E 的部分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③相比,⑤气流控制区的降雨量最少B.①、⑤气流上升的原因相同C.②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D.③气流与④风带交替控制区为地中海气候8.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飘向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9.20XX 年2月初,我国南方省区普降暴雪,造成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属于图2-5中的10.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 .晴天地面辐射强B .晴天大气辐射强C .晴天大气逆辐射强D .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图2-6表示热力环流,完成11-13题。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强化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D.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2.有关大气中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氮、氧、二氧化碳是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C.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D.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3.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风力大,是由于A.海上的温度高于陆地B.海上气压梯度大于陆地C.海上摩擦力小于陆地D.海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4.下图中同纬度A、B、C、D四处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A B.B C.C D.D5.2016年10月15日前后,北方多地遭遇严重雾霾天,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低,民众戴口罩在户外活动。

初冬时节北京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下图甲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人们通过对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研究,可以解释地球上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并将其原理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如图乙(塑料或玻璃大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用图甲可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二氧化碳增多()A.吸收①的能量增加B.使①的作用减弱C.使①的作用增强D.使①的作用减弱7.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建设的塑料(玻璃)大棚运用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B.大气具有保温作用C.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可形成降水D.大气可为土壤提供养分8.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主要是该层大气稳定B.B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先降低再升高C.C层存在的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尘卷风是由地面局部受热不均成的,也是在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的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图左为我国南方某蔬菜大棚照片,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所示季节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

该照片拍摄时间及网的主要功能是()A.7月至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月至11月—阻挡①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至次年1月——增加①以提高土壤温度D.4月至5月——增强①以降低白天大气温度2.冬季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A.B.C.D.2021年11月26日我国某城市的天气状况为: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4①和21①,天气晴朗。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当日该城市气温特点的原因是()A.①减弱,④增强B.②减弱,③减弱C.①增强,③减弱D.④增强,③增强4.当夜该城市出现的天气现象与下列古诗词描写景象相近的是()A.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B.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C.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D.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下图为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海损内容为一个男人面朝大海,向一艘船挥手,手中的手帕向后飘扬;图甲、图乙为某地某日海陆大气环流和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甲中①、②、③、④气压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6.为拍摄手帕向后飘扬的真实场景,应选择的时间段是()A.8时至16时B.6时至18时C.18时至次日6时D.16时至次日8时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

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时B.7时C.13时D.19时8.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9.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图一为小明同学暑假去云南文山拍摄的三七种植照片,图二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答案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答案版)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2022·上海嘉定·一模)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显示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应该是()A.①一①一①B.①一①一①C.①一①一①D.①一①一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近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对应到图中的序号依次是:①一①一①。

故选B。

【点睛】2.(2022·上海浦东新·一模)滑雪赛事是体育项目中对气象条件要求最为苛刻的赛事之一。

2022年冬奥会的室外赛事在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进行,两地地形复杂,山谷风环流强盛。

该气象站谷风环流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气压低,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A正确,C错误;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气压高,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B错误,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睛】3.(2022·上海长宁·一模)切洋葱时,往往会有刺激性物质挥发出来。

有人切洋葱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用来缓解洋葱可能给眼睛带来的不适。

此生活技巧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的削弱作用B.大气的散射作用C.大气的热力环流D.大气的保温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燃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切大葱或洋葱处气流下沉,可以减少切葱产生的气体的上升,此生活技巧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是大气的热力环流,C正确;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散射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无关,ABD错误。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测试(二) 地球上的大气、水、植被和土壤(含答案)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测试(二) 地球上的大气、水、植被和土壤(含答案)

专题测试(二)地球上的大气、水、植被和土壤(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1~3题。

1.上图中的过程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A.③变弱B.②变弱C.①变强D.④变强3.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变强,②变强B.②变弱,③变弱C.③变强,④变强D.⑤变弱,④变强沙漠地区绿洲附近的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特点。

右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某一绿洲附近的部分区域。

据此完成4~6题。

4.甲地昼夜风向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面状况B.降水量C.海陆位置D.气压差异5.图中甲地白天近地面的风向为()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夜间甲地与绿洲间热力环流的是()读图,完成7~8题。

7.最可能代表海水密度变化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海区中,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几内亚湾B.日本海C.北海D.东海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海水温度、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甲处的盐度可能是()A.34.3‰B.34.4‰C.34.5‰D.34.7‰10.图中乙、丙两处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降水量D.蒸发量土壤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

右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山地不同植被群落8月份某时段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变化。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影响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水分B.土壤温度C.光照强度D.地下生物量12.图示时段红松阔叶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明显滞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枯枝落叶少B.根系发达C.树冠茂盛D.树干高大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1.“东北雾霾,孩子问是世界末日吗;长沙雾霾呛得辣眼睛;天津雾霾袭城……”成为热门词汇。

据此回答下题。

(1)雾霾天气发生时,当地大气中物质含量大幅度增加的是( )A.二氧化碳B.固体杂质C.氧气D.氮气(2)下列行为不易使雾霾天气加重的是( )A.北方大面积燃烧秸秆B.北方冬季燃煤供暖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D.农村兴建沼气池2.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

下图示意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

据此回答下题。

(1)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B.递增→递减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层应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3)该探空气球上升至某一高度时,与基站的通信发生异常,该高度可能处于( )A.臭氧层B.电离层C.对流层D.平流层3.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 )A.甲层B.乙层C.丙层D.甲层和乙层(2)下列关于乙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C.臭氧吸收紫外线而使大气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波4.在低层大气中,大气成分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据此回答下题。

(1)在大气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2)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 )A.臭氧增多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D.二氧化碳增多5.下图是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干洁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干洁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3)干洁空气中有极少的二氧化碳和臭氧,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B.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使气温升高C.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D.近些年来,高纬地区易出现“臭氧空洞”现象6.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面、实线为等压面)。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汇编:地球上的大气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汇编:地球上的大气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地理汇编地球上的大气1.此类探空气球主要探测()3.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4.表中11日比10日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A.℃增强,℃减弱B.℃减弱,℃增强C.℃减弱,℃增强D.℃增强,℃减弱(2021·北京·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中国载人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

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中国载人空间站运行轨道所在的高层大气()A.最容易成云致雨B.密度大于对流层C.厚度大于平流层D.温度上层低于下层6.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主要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对流层地表山地多,起伏大C.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021·北京·高一统考学业考试)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后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不同的。

”读“北戴河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A.℃B.℃C.℃D.℃8.解释北戴河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A.水循环原理B.海水运动规律C.热力环流原理D.大气分层规律(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某同学暑假到青岛旅游,发现当地海滨白天和夜晚风向不同,但这里的风一直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舒适。

读“青岛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A.℃B.℃C.℃D.℃10.解释青岛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的是()A.海水运动B.水循环C.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臭氧层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考点0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点02大气受热过程考点03大气热力环流考点04大气的运动和天气系统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此次科考架设的自动气象站位于大气中的().此次科考对研究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是(.发展重化工业.增加煤炭使用量【答案】1.D2.A【解析】1.此次科考架设的自动气象站的海拔8830米,而图中显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为12千米,因此该自动气象站位于大气中的对流层,D符合题意,排除BC;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高度在远高于该自动气象站的海拔,排除A。

故选D。

2.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A符合题意;发展重化工业和增加煤炭使用量,会增加温室气候的排放量,从而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排除BD;砍伐原始森林,会减少植被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固定,从而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加剧全球变暖,排除C。

故选A。

【点睛】全球变暖的治理措施: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和恢复植被,植树造林;加强全球合作,统一行动;加强环保教育,倡导“低碳”生活;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

(2023·湖南)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我国三名航天员从中国空间站(距地约400千米)安全返回。

图1为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实景图,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中,主要利用的能源是()A.核能B.太阳能C.风能D.生物能4.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站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5.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穿越的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是()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答案】3.B4.D5.C【解析】3.中国空间站有太阳能板,太阳辐射在太空中获取方便且较稳定,因此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中,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B正确;太空中核能利用不方便,风能、生物能等能源来源于地球,不可能供给太空站正常运行,AC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1.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高纬度的平流层【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随纬度不同厚度不同,低纬度上界为17-18km,中纬度为10-12km,高纬度上界为8-9km;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观察图可知,该层下界为12km,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应为中纬度平流层,所以答案选B项。

2.下列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层,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流层的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大B.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C.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D.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短波辐射【答案】A【解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的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小,A不正确。

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B正确。

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C正确。

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短波辐射,D正确。

3.下列波长的太阳辐射如果大量到达地面,对人体造成损伤最大的是()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无线电波【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见光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对人体的损伤很小,故A错误;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由于其波长较长,对人体几乎没有危害,故BD错误;紫外线如果大量到达地表则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伤害。

故答案为C。

4.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B.大气的散射作用没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一般呈蔚蓝色。

C.大气的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D.晴朗的天气,晚霞一般呈现红色,这主要是大气的反射作用导致的。

【答案】C【解析】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A错误。

大气的散射作用有选择性,主要散射蓝色光,晴朗的天空一般呈蔚蓝色,B错误。

大气的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C正确。

晴朗的天气,晚霞一般呈现红色,这主要是大气的散射作用导致的,红色光穿透力强,D错误。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表示。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5.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6.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答案】5. C 6. D【解析】5.地面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之后大气又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达到“保温”作用。

这两个过程为图中的③和④,故C项正确。

6.多云的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较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箭头②)减少;晚上大气逆辐射(箭头④)增强,使得大气温度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减小,故D项正确。

7.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B.②表示地转偏向力C.③表示风向D.④表示摩擦力【答案】A【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①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相垂直,判断为③箭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判断为②箭头。

则④箭头为风向。

所以本题A正确。

8.下图所示的常见热力环流模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受热处气温高,气流上升。

遇冷处气压高,气流下沉,箭头方向首尾相撞,形成环流。

图A符合,A正确。

图B是山谷风,白天吹谷风,B对。

图C是海陆风,白天吹海风,风应由海洋吹向陆地,C不正确。

图D是城市热岛效应,D对。

9.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小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一致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答案】D【解析】等压线越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大,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A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线垂直,与风向无关,BC错;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D 错。

10.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大气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白天海洋温度低,陆地温度高,夜晚海洋温度高,陆地温度低,结合四个图可知②③正确,选择C。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c>b>a1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答案】11. D 12. C【解析】11.a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是地面辐射,c是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A错。

大气逆辐射量取决于大气浓厚程度,与天气关系密切,B错误。

地面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所吸收,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C错误。

温度越低辐射波长越长,因此波长由大到小为c、b、a,D正确。

12.燃烧柴草会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进入农田上空的大气中会增加大气浓度,加强夜晚的大气逆辐射,防止地面霜冻破坏农作物。

C正确。

13.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等压面图中(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正确表示空气流动方向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再根据等压面“高压上凸,低压下凹”的弯曲原则判断,此地近地面大气应由右流向左,高空中大气应由左流向右,B正确。

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回答14~15题。

14. 若甲、乙风向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风带的风向是东北风B. 甲、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15. 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风带为东北信风带B. 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 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 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答案】14. C15. C下图是我国东部4城市日照时数(曲线)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 图中4城市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 丙甲乙丁B. 乙丙丁甲C. 丙甲丁乙D. 丁丙乙甲17. 5月份,丙地日照时数大于丁地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强度大B. 正午太阳高度大C. 受低气压控制D. 白昼时间长且多晴天【答案】16. A17. D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回答18~19题。

5. 18.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 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 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 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9.. 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 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 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 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答案】18. C19. A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 8 ℃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海岸线B. 纬度C. 地形D. 大气环流21. 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寒潮影响④洋流影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20. B 21. C22.下图中X东侧海岸气候成因与下列何处气候成因不同()A. 非洲25°S附近的印度洋西岸B. 澳大利亚中部C. 我国西北部D. 非洲25°S附近的大西洋东岸【答案】22. AC23.右图是一种设想中的“云彩制造船”。

这种船依靠风力驱动,会从海里抽取一些海水并以喷雾的形式释放出来,在海面上形成咸水水雾。

这种水雾比一般水雾密度更大,颜色更白。

这是人们试图通过地球工程对抗某环境问题的一个创意。

材料中所说的环境问题及“云彩制造船”能够对抗该环境问题的原因分别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酸雨危害C. 形成的水雾可以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D. 形成的水雾呈碱性能中和酸性气体【答案】23. AC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 上述“某月”是()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25. 该月份甲地盛行()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答案】24. C25. A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三、综合题26.图1为四地气候资料图,图2风向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 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图示是半球季。

(2) 根据图1中甲、丁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图2中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写代表字母)。

(3) 在甲、乙、丙、丁气候类型条件下具有相同植被的是、(填写代表字母)。

(4) C、D同为30°N40°N之间的大陆,但气候类型却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1) 北冬(2) C D(3) 乙丙(4) C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D位于大陆东岸,受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环流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