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
(五)丰富课外阅读渠道,完善课外阅读指导课评价机制,促进孩子完成课外阅读量。
六、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对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形成的理论成果能有效指导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这些成果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达到以下目标:
(一)为学生的发展储备知识。
每两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指导学生总结交流读书心得,逐步增强阅读能力。根据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和不同学段的课外阅读要求,探索阅读兴趣培养课和阅读能力训练课两大类型,并在实验中细化,并研究出适合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策略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8个课外阅读策略。即:预测策略;联结策略;提问策略;图像化策略;推论策略;读觅重点策略,统整策略;监控理解策略。
(三)语文课外阅读内容体系研究。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性文本不是由段落构成,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因此,通过此课题我们将建构课外阅读连续性文本内容体系和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体系。
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后,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胃底层,有未来及得消化的丰厚的积存,从而大受裨益。

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自参加“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以来,我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问题的提出(课题背景)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然而,现代传媒的影响、家庭阅读氛围的不足以及学生阅读惯难以养成等问题,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2.建立家庭阅读促进计划,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3.加强学校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4.鼓励学生多读整本的书,少做题,提升阅读能力和兴趣。

效果评估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得到了提升,家庭阅读氛围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

本文探讨了课外阅读在学生研究中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惯、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和建议,以及专家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本文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形成班级的阅读特色,使得学生的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我们在工作中一边教书,一边搞研究,一边思考,通过摸索出解决学生阅读低效的教育对策,促进有效课外阅读活动的持续发展,改变学生被动研究的局面,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捧出个人经验,收获群体智慧”,促成教育合力,避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让课题研究更加有效。

群文阅读《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

群文阅读《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群文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组二〇一八年四月《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我校申报的课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于20xx年5月被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为市级教育科研课题。

为使课题研究更深入全面,根据总课题实施方案,特实施《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子课题。

自课题实施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课题组成员认真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的克难攻坚,本子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

现对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的方法、措施、主要成果汇报如下:一、理论依据㈠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课标同时对"课外阅读"一项作了明确要求:“课外阅读应有一定量的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㈡理论基础1、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兴趣是内发性的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果他感到索然寡味,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哪里还有心思去作进一步的攀登。

2、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

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特别指出了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

《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增长,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效阅读不仅意味着快速理解文字信息,还包括深入思考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有效阅读能力对于他们的研究和发展至关重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能力的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内容。

通过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首先,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了解了已有的关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研究成果。

然后,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小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

最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观察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问题。

4. 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读物,组织有趣的阅读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培养阅读技巧: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识字、理解字句、推理推断等。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这些技巧。

- 提供适量练: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练。

适量、有针对性的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5. 研究建议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对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能力的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有趣且适合学生的读物。

- 教师应该定期进行阅读技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练和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机会进行适量的阅读练。

6. 结论提高小学生有效阅读能力是一项需要系统研究和实践的任务。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教师和学校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使他们更好地应用所读内容,提升整体研究水平。

中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中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中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docx一、核心概念:中高年级: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一切阅读。

课外阅读有效性:指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实效,即通过课外阅读,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能将课内外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阅读水平,使学生真正受益,得到成长。

小学生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是指教师从小学生学情出发,研究课外阅读的实际状况,给予他们必要的读书指导,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解决问题的分析:我校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存有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自觉阅读的的积极性不高;2、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水平不强;3、学生对课外阅读方法掌握不够。

本课题将着眼于学生实际存有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2、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指导、互动问题、效果评价等。

3、探索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机制。

四、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在研究中,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边行动边研究。

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等文献及网络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在现有研究水平、研究层面的基础上有所创意和突破。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即时调整相对应的做法。

4.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随时积累材料,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

五、读书及研究计划七月份九月份阅读认知心理学十月份十二月份阅读于永正文集一月份六月份阅读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七、八月份:读书笔记两篇九月份:1、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十月份:1、读书笔记一篇。

2、推荐书目。

十一月份:1、读书笔记一篇。

2、读书交流会。

一月份二月份:1、读书笔记一篇。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我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大多是郊区农村家庭,占学校人数的60%,前不久,我对所在学校五、六年级两个班65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令人遗憾——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处被人遗忘的角落,处在令人尴尬的境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练兵场。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技巧。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故而,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切断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通道,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掉以轻心,但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课外阅读时间。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情的情节”。

利用图书馆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利用图书馆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利用图书馆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学校图书馆是座知识宝库,它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教研、教改及学习的场所,更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治理、利用。

在短短几年的时刻内,从无到有,从不标准到标准,从掉队的治理慢慢走向现代化的治理。

这和我校领导的转变观念,从培育合格人材的教育方向着眼,从久远的利益着手,克服重重困难,舍利求真是分不开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伶俐的方式,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是获取信息、丰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推动校园文化的进展,培育学生的阅读爱好,端正他们的阅读目的,标准他们的阅读行为,指导他们正确利用图书资源,优化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适应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第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让学生爱念书,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利用率;第二,要教授给学生科学的念书方式,让学生会念书,高效地汲取知识营养;还要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享受念书之乐。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定超过以往任何一套教学大纲。

它第一次把“丰硕语言的积存”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存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很多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150万字。

这些规定表现了鲜明的时期精神。

比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讨性阅读,”“学习阅读,扩大知识面,依照需要发挥信息”。

但是,目前广大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与这些规定相差甚远。

尽管,有很多学生熟悉到应该多看课外书,感觉看课外书有专门大的益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超级可喜的说明了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不容乐观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小学英语大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大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大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也加强了英语的教学。

特别是小学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阅读材料单一,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大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种适合小学生的大量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兴趣。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

我们对国内外关于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假设和实验设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在我校选取了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科普读物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寻读等。

同时,我们还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了记录和分析,以评估实验的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学生的阅读量明显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阅读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中,平均每个学生阅读了10本英语读物,最多的学生阅读了20本。

这表明大量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测试成绩,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中,学生的阅读理解题得分明显高于实验前,这说明大量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3、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大量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课题编号:LJY15026《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12册课文,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但思想内涵极为丰厚,语言表达也极为灵动流畅,它在承载固有的思想旨趣基础上,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

但受篇目的限制,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是很有限的。

我们许多语文教师都有感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

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前后不知讲了多少遍,等遇到一篇课外的阅读篇目,学生们要么曲解中心,要么肢解其意,令人烦恼。

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

这仿佛已经成了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通病”。

因此,将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实施建议中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背诵优秀优秀诗文160篇(段)”。

吕淑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曾有人言:“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因此语文教学的效果真正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纵观整个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阅读局限在课本中,圈定在课堂上,相当多的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不注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问题,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开放课堂,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既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即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申请进行“小学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立项。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教研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探究深度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通过亲身尝试或者观察其他教师阅读教学,参与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论坛或汇报等,获得现场运用深度阅读的教学案例及建议。

整理、总结深度阅读的策略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2.研究深度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整本书阅读、阅读导读课、阅读分享课、语文教学课中提取策略要素,从深度阅读教学模式及效果等方面论述。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探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充分学习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成果以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认真分析和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收集、整理。

2.行动研究法。

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调整阅读策略思路,调整策略,使本课程的研究成果继续向着有科研价值、有使用价值、有指导意义的方向发展。

3.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对教师的课堂中阅读策略进行分析总结,研究阅读课例,课后及时教研、反思、总结,课题组成员对这些课例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出教学成功经验。

二、研究结论:1.在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跳出单纯文字阅读的思维障碍,从行文结构入手,培养学生开放的阅读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浅层思维向高级思维逐步迈进。

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以有效地阅读来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认知结构。

一篇优秀的文章本身不仅在用词方面非常的清晰简洁,而且它的整个逻辑结构也是连贯清晰的,读来可以使人豁然开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地品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开阔,思路可以更加清晰。

2.在深度阅读过程中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有效运用,并且对知识的运用不是随意而为的,而必须要有维度地运用知识,也就是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己有知识来完成深度阅读任务,将知识迁移到不同的维度当中。

而有维度地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先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内化,使从外界学来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确保随时都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阳新县富池渡口完全小学语文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近年来的语文课改中,我们在如何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问题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对新课程的运用浮于表面。

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不自觉。

特别是阅读教学中限于传统的做法,没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一味地注重“预设”的教学程序,往往使“教”与“学”的行为单一而死板。

于是我们提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结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以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进一步深入进行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即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般来说,有效的教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意识,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的行为表现。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或者研究有效的教学最终是从研究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来获得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语文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展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内容有: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教师备课应该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灵活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调整预设目标;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2)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惯和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整合阅读资源、创设阅读环境、开展读书活动和构建读书沙龙等可操作性策略,激发师生与家长的阅读热情,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主、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培育具有现代人文理念的人,为学生可持续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整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必读书目、学生必读书目、家长必读书目,以及开展让人神往的读书活动,探索一套能激发师生与家长阅读热情的可操作性策略。

同时,我们还将创设让人渴望的阅读环境,整合让人惊奇的阅读资源,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读书沙龙,营造开放、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

我们认为,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惯和人文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可持续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显性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探索多样的读书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并与好书成为朋友。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阅读,成为学校和家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隐性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形成丰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全校师生热爱阅读、喜欢思考,形成浓厚的学校文化特色,努力达到“读书,让学校精神起来”的目标。

我们希望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每个班级都要尽力营造读书氛围,以激发学生研究的动力,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核心。

综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效率,形成开放的校园、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

我们探索以课堂为主体,课外校外为两翼的大阅读教育模式,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特色。

《提高小学高年级后进生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高年级后进生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高年级后进生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个班上都有少部分学生语文基础差,字词不过关,读通课文都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现状下,他们不太喜欢上语文课,也不喜欢阅读,从而使语文成绩越来越差,基本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在班级中,少部分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记忆水平的不同,识字量偏少,造成这些学生语文阅读技能偏低,阅读存在明显的障碍,渐渐地便成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简称“后进生”。

这些学生,心里自卑,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阅读能力滞后,课堂上不愿发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让后进生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确立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后进生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目标我们通过对后进生的调查、分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后进生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最终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构建符合本校特点,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提高后进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从而促进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内容1.调查高年级各班“后进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导致其阅读能力低下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课堂中提高“后进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3.研究树立“后进生”阅读自信的对策。

4.研究科学、合理地指导“后进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逐渐提高此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对策。

校本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策略》结题报告图文

校本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策略》结题报告图文

校本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策略》结题报告图文立对研究成果的评估标准,对实践效果进行检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第四阶段:总结归纳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鉴定。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访谈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现状和需求。

同时,我们还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形成了适合本校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推动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语文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了力量。

三、完成结题报告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和总结每一次的实践探索,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最终完成了结题报告。

在报告中,我们总结了研究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形成了一份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策略课题研究,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相信,这份研究成果将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策略》课题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有效备课四个方面,即教师阅读教学知识的构建、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阅读教学评价的实施。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教学观察、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探讨。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付东成负责撰写课题计划、实施细则、开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的整体设计、协调、组织研究力量,保证课题的研究活动的顺利实施。
2、依托教材,指导不同学段书目的选择。
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人教版教材生动童趣,按照小学生的感知特点进行编排,所以,首先以课本为依托,教材中的名著、经典篇目就是主要依托,然后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3、脚踏实地,探索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立足本校,以学生为本,开展研究,
4、因地制宜,为学生创造整本书阅读条件。
2、研究内容。
围绕“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这三个方面。
(1)为什么读?为兴趣而读。校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会、读书节、故事会、阅读之星评选等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读书的胃口就会被调动起来,并且胃口会越来越大,会主动寻求读更多书,就像古人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勉县图书馆等资源,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5、家校联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来。
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通过问卷方式搜集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现实状况材料,发现问题、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让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并做到一定程度的自由阅读。
2、完成“小学中高段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课教学设计9篇,论文成果一篇,学生读书成果集若干。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及策略
五、组织及管理。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2020XKT--XXYW058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
负责人
XXX
负责人
所在单位
XX镇XX小学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本人的不懈努力,我的小课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现在我对小课题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三)环境布置,营造书香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良好的阅读环境很重要。学生无心阅读有很大程度是没有好的阅读环境。为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学生的阅读环境:
1、学校发起“我爱读书”活动。要求全校每个学生要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制定读书活动计划,让高年级同学做好表率作用。利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宣传读书的作用,让每块黑板都会说话,向学生传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味儿。
(四)学生爱上了读书。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的课题研究有效实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提高,并且,以读促写,从好词佳句的积累,到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同时,通过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积极意义。
2、学生课内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较低,有待持续培养与进一步提高;
3、学生在家中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大于课外阅读时间。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执笔人:阳谷县七级镇明德小学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我国宋朝的大诗人轼曾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阅读的作用,人人皆知。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伟人,他们都无一例外都热爱阅读,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少年儿童时代都经历过如饥似喝的阅读阶段。

前不久,有个机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藏书成正比,家里一本书没有或者仅有很少几本书的家庭,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

所以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要与好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人人爱读书,以读书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在孩子的黄金年龄段,如何让学生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校园课余时间,读书,成了我们的追求,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

我们的小学生中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或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触课外阅读还不多,所以他们需要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许多家庭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如父母不爱读书,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不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社会影响对不少孩子的阅读习惯影响也很大,许多孩子不爱读书,喜欢看电视、打游戏等,再加上适合儿童阅读作品也太少,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便成其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大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必要。

(二)研究意义(1)阅读习惯培养是学好其它学科,形成全面发展素质和人格的基础良好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各科教学都要重视阅读,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并养成习惯。

学生如果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

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李伟自参加“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以来,我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问题的提出(课题背景)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的自觉能动性。

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1、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阅读文本的时间。

电视机和游戏机是我们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但也耗费了我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长时间沉迷于电视,不仅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很大程度地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思想上误导孩子。

2、许多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学生家庭藏书都很不足,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多。

个别家庭的藏书甚至仅有个位数。

在家中,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工作之余,家长忙于娱乐,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

有些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

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课外阅读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而现实情况是大多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

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根本不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也不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更不挖掘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光读书不思考的现象比较普遍。

以上这些矛盾都聚焦在“有效性”这个核心点上。

因此,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形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总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形成班级的阅读特色,使得学生的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二、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

专家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式和渠道,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定的阅读积累,成就他一生的生命底色,影响和改变学生未来的命运。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让孩子与好书打交道,与书中人物对话,与写书大师对话,惠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读书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读书状况是一个民族素质良莠的标尺,日本六成人读书成风,以色列把读书放在首位,法国人平均年读书11本(2004年)。

而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提供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中小学网络游戏攀升,而课外阅读极不乐观,不少人士呼吁:“救救孩子。

”让孩子们从游戏的深潭中解脱出来,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成立书香家庭、书香校园,找回缺失的传统文化。

因此《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的开展有着良好的土壤和气候。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开展该课题研究,是为解决教学中突出问题,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采取的审慎行为。

通过在工作的环境中,一边教书,一边搞研究,一边研究一边思考,从而摸索出解决我班学生阅读低效的教育对策,促进有效课外阅读活动在我班的持续发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为他们的人生支撑起一片晴空。

“捧出个人经验,收获群体智慧”促成教育合力,搞教育科研课题是一项极其艰辛的劳作过程,不但需要个人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多渠道多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认真分析论证,笔耕不辍,还需集思广益,将个体的研究植根于众人智慧经验之中,避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课题研究更有效。

1、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来指导不同的学生掌握有效的适合于班级不同学生个体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充分发挥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打好基础,落实阅读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总量。

2、通过课题的研究,推进班级图书架的建设,营造阅读氛围,充分挖掘社区和家庭的阅读教育资源,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

3、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本人)加强对新课标阅读方面的思想和要求的理解,提高教师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学校语文阅读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对象(一)研究方法: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创办读书角,开展课外读书沙龙,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多种形式的课外读书活动,通过实验前实验后学生语文学习的变化,找到有效阅读指导的方案。

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科学客观地记载,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研习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课程标准,为学生阅读提供正面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专业性,传扬祖国优秀文化。

行动研究:通过学习发展性教育理论,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科学地研究方案的制定,深刻反省研究行为,积极撰写阶段科研成果,架构适宜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模式,从而转变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科研水平。

经验总结法:在行动研究中,形成的点滴经验,通过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二)研究对象:我班全体学生。

五、研究内容。

1、调查我班学生读书现状,通过问卷获取一系列数据。

2、研究在新的背景下,学生应读什么样的书,教师和父母如何当好学生读书的参谋。

3、研究怎样进行阅读,掌握适宜的读书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才能有效地达成研究目标。

4、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0月)潜心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阅读相关文献,上网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编辑研究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

完成相关读书笔记和个案分析五千字。

实验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8月)开始行动研究,师生共读,收集系列数据,采撷各种信息源;深入分析,建立假说;进行行为实践,知行结合,评价反思,改进措施;将问题假说转化为阶段性研究成果,整个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

完成相关读书笔记和个案分析二万字。

结题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反复实验,进一步修正方案,概括整理研究成果,撰写有关论文,回顾课题所取得的全过程,写出结题报告。

完成相关读书笔记、总结和个案分析一万字。

七、课题实施的具体过程:(一)、专门安排课外阅读时间: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使教师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将每天早自习和中午来到学校后的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时间。

这段时间,有时安排学生开展自由的课外阅读,或让学生自己推荐优秀课外阅读材料;有时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师选定的有关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有时教师举办课外阅读讲座,介绍文学史知识、大声给学生朗读各种文学作品等。

(二)、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并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推荐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制定出本班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目录。

阅读情况调查1、你最喜欢看的书是什么?A、童话B、漫画C、科普类D、科幻类E、文学名著F、作文辅导G其它2、你认为看课外书对学习有帮助吗?A、有很大帮助B、有一点帮助C、没有帮助D、有害3、你通常用什么方法读书?A写读后感B摘抄好词句C在书上圈画D只读不标注4、每学期你觉得读多少本书合适?A三本以下B三到十本C十本到二十本D二十本以上5、你认为影响读书效果的有哪些因素?结果分析:第一题,按照选择的百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科幻类的书籍(40%),作文类的书籍,童话,科普类的书籍,文学名著(与科普类的并列都为30%),其他,漫画最少12%,这个结果和以前做的一次调查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阅读口味也在不断变化着。

爱思考爱幻想是符合目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爱读作文书的同学也充分体现了如今分数对于同学们的重要作用,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抵触看作文书,这也难怪作文的水平很难再有更大地提高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广阔的知识储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而适当地模仿是写作的催化剂——越是作文水平高的同学越会模仿。

第二题,一半同学选择的是有一些帮助,40%的同学选择帮助很大,5个同学认为没有帮助,选择有害的没有。

阅读可以改变自己。

对于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的同学,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他们的课外阅读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和其他同学有明显的差距。

目前仍然处在阅读的浅层次上,暂时还无法感受到阅读的用处。

同时,这些同学的家长大多也不支持孩子的阅读,家中的“藏书”几乎为个位数。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

在连续呼吁了好几个年头之后,我们的国民性阅读率仍然在低位徘徊,社会家庭对于阅读的漠视会直接导致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书本,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阅读。

第三题,关于读书的方法,在书上圈圈画画的批注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一半的同学选择这个读书的方法进行阅读。

44%的同学喜欢摘抄,34%的只读不写,喜欢写读后感的只占10%。

古人有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可是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的孩子不喜欢“动笔”呢?问了一下,还是那个老问题,阅读浮光掠影缺少深度思考。

这个有年龄的原因,也有训练不到位的因素。

第四题,三本以下的没有人选择,一半稍多的同学认为每学期的读书数量在3到10本之间,既不影响繁重的学习,又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