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计划方案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0a8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f.png)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动中医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需要建设中医重点专科,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专家,并为中医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建设内容及范围1.确定重点专科方向:根据中医学科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一至两个重点专科方向,如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
2.建设中医诊疗标准:在各个重点专科方向上,制定符合中医原理和现代医学要求的诊疗标准,推动中医诊疗规范化。
3.培养专科医生:招收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中医重点专科方向上进行专业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专家。
4.建设专科研究机构:建立中医重点专科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医重点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
5.配置专科医疗设备:根据中医重点专科的需要,配备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诊疗水平。
6.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相关中医学科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推动中医重点专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计划与实施方案1.编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组织专家对中医学科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编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
2.确定建设目标和指标: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方向和范围,确定建设目标和指标,并进行评估和监测。
3.组织资金支持:争取政府支持和相关基金的资助,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4.建立管理机构:建立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和管理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
5.招聘专家团队:在中医重点专科方向上,招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中医专家,组建专家团队。
6.推动诊疗规范化:制定中医重点专科的诊疗规范,推动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7.建设研究机构:筹建中医重点专科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中医重点专科的发展与创新。
8.购置医疗设备:根据中医重点专科的需要,购置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诊疗水平。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098fe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9.png)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关键信息项:1、专科建设目标2、建设内容与措施3、人才培养计划4、设备购置计划5、科研与学术交流计划6、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专科建设目标11 总体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成为在区域内具有领先水平、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服务优质的中医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111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提高专科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增长率达到X%以上;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使疑难病症的治愈率和好转率达到X%以上。
112 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目标掌握并开展X项以上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专科病种的中医治疗有效率达到X%以上。
113 学科影响力提升目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X项以上;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X次以上,与国内知名中医专科建立合作关系X个以上。
2、建设内容与措施21 优化专科诊疗环境改善门诊和住院条件,增加专科病床数量,优化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211 加强专科病房建设按照中医特色病房的要求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212 优化门诊布局设立独立的专科门诊区域,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功能分区,方便患者就诊。
22 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中医专业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221 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人才X名以上。
222 人才培养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专科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X人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223 师承教育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传承人才。
23 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31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专科建设计划方案
![中医专科建设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0e121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d.png)
海丰县中医医院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计划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是提升医院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医院发展品牌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客观要求,现结合原实际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为指导,按照有基础、有人才、有特色、有市场的原则实施专科专病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和巩固.二、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我院先后开展的专科(专病)如下:1、中医肾病专业;2、中医老年病专业;3、中医肝病专业;4、针灸、推拿、按摩专业。
三、建设目标:根据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通过5年努力形成更多特色明显,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较大,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重点专科。
四、基本原则: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应具备以下六条原则:㈠有高职称学科带头人和一批热爱本专科专病的技术队伍;专科专病建设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强则专科强,人才兴则专科兴.要选拔1至3名事业心强、中医基础理论深厚、专业学术水平高、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药事业,对某个专科专病有广泛兴趣、勤于钻研、乐于奉献能够不断推进专科专病学术水平提高的专业技术队伍.㈡有比较浓厚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并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其疗效是可靠的;每个专科专病都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要么独此一家,要么高人一招,没有特色和优势的专科专病是没有生命力的。
㈢有与本专科专病相配套的设备和自制中药制剂;医院计划用激励机制开发专科专病需要的系列中药制剂,在确保安全有效、价廉、高效的前提下,不断提供能够直接服务于专科专病的特色制剂和中药新药。
㈣能够形成规模效益;㈤立足于常见病、多发病,有比较广泛的病源;㈥有相应的辅助科室做支撑。
要根据以上原则,中医科制订专科专病建设规划,做到切合实际,避免盲目发展、半途而废。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专科专病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1a6d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c.png)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然而,随着现代化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限制。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高中医干部和临床医师的水平,需要制定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1.提高中医重点专科临床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2.培养和培训一支高素质的中医重点专科干部和临床医师队伍。
3.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中医重点专科的高效运作和长期发展。
三、实施步骤1.制定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和规范。
中医重点专科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设备设施、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方面。
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督促各中医院实施。
2.建立中医重点专科培训机制。
中医重点专科干部和临床医师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
应通过定期的培训和科研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
各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应组织相关培训,对中医重点专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
3.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体系。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中医重点专科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中医重点专科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中医重点专科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中医重点专科的医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科研是提高中医重点专科水平的关键。
各中医重点专科应建立科研团队,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并加强同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
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中医重点专科干部和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各中医重点专科应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向全院干部和临床医师普及中医重点专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五、实施效果评估和调整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应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临床服务质量、科研成果、人员培养效果等方面。
六、资源保障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中医特色专科实施方案
![中医特色专科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a85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9.png)
中医特色专科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特色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当前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中医特色专科是指在中医药领域内,依托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专科医疗服务和学科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为了推动中医特色专科的建设,制定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中医特色专科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推动中医特色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中医药在医疗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三、主要内容。
1. 建设中医特色专科的方向和重点。
中医特色专科的建设方向主要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等多个方面。
重点在于整合现有中医资源,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加强中医特色专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 推动中医特色专科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科研力量和技术团队建设,推动中医特色专科在中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中医特色专科的学科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加强中医特色专科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中医特色专科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推动中医特色专科的品牌建设和知名度提升。
4. 加强中医特色专科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中医特色专科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中医特色专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激励中医特色专科医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构建高水平的中医特色专科医疗团队。
5. 加强中医特色专科的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中医特色专科的管理与监督体系,规范中医特色专科的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中医特色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2. 加强中医特色专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提高中医特色专科的学术影响力。
3. 完善中医特色专科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4. 加大对中医特色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中医特色专科的人才队伍素质。
五、总结。
中医特色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38a9a5fbfc77da269b1ce.png)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5篇
![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12cf2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f.png)
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5篇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1一、工作安排1.紧紧围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管理体制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各项医改政策。
2.继续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思路,进一步深化人事体制改革。
实行医院层级管理新模式,加强对医院各部负责人及中层以上干部的目标管理,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实施管理岗位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3.推进完善“国医堂”项目建设,拓展特色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4.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注重学科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5.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医疗管理,重视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差错的发生。
6.认真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7.加强行风建设工作,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医疗服务承诺内容的落实,有效地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8.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更好地。
二、“十三五”期间工作安排1.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打造“国医堂”项目建设,不断挖掘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举措。
医院将充分发挥中医药保健养生资源的优势,树立引导中医药健康养生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特色服务的整合发展。
努力培育出在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知名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服务需求。
2. 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我院在全县中医药的龙头和纽带作用,方便群众就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全县广大群众。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2364e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9.png)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计划及措施XXX(2022-2022)制定了三年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计划和措施,旨在贯彻落实某某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关于加强全省中心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全省中心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计划旨在加快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发展,通过政府及市、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建立起一个中医特色专科(中医科),带动全镇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一)工作目标在XXX大力扶持下,本计划旨在通过2-3年的努力,使中医XXX到县级水平。
至2022年底,在建成一个在县内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中医特色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镇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江集镇中医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
中医特色专科必须达到镇级以上水平,医疗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125”人才培养计划落实。
中医特色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县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5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
中医特色专科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县、镇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胜任全县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县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
中医特色专科在镇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县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服务半径不断扩大,镇外病人明显增加。
年度目标:中医特色专科在镇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或超过周期目标。
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5篇)
![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95c8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b.png)
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中医院重点专科--妇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国家《___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__》(国中医药医政发[___]___号)及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临床科室发展情况,经院委会讨论决定,我院妇科作为重点科室,将从设备、诊疗环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加以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科室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我院妇科现有主任中医师一名,在治疗月经病、妊娠产后病、不孕不育症及妇科尽杂病等疾病已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诊疗体系,经过___年建设,目标为:中医学科建设为先导,中西医结合为主体,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竞争能力为根本,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突出质量、保证安全、加强服务、细化管理。
我院在建设周期内将妇科建设成为县级以上重点学科,拥有床位___张,以不孕不育、盆腔炎及先兆流产、妇科微创手术等重点专病为发展方向,诊疗技术优势明显、人才梯队合理、专科设备齐全的县域内一流中医特色专科。
(二)具体建设指标1、床位:专科床位扩展到___张;2、人员:形成主任医师___名、副主任医师___名、主治医师___名、住院医师___至___名的技术队伍;3、诊室:新添无痛微管人流手术室一间、___诊疗室一间;4、设备:添加宫腔-输卵管氧化氢声学诊断仪一台、宫腹腔镜一套;5、检测项目。
努力新增开展院内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___分析等检测项目。
二、加强领导成立由院长牵头,相关职能科室和科主任为成员的重点专科创建组,做到统筹有序、重点扶持、特事特办,保障建设进度和力度。
三、科室建设主要内容及措施(一)妇科建设的主要内容:1、培养和引进杰出人才;2、建设创新型团队;3、加强外出进修培训;4、加强传、帮、带的培训模式。
(二)妇科建设的措施:1、完善管理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教育科室成员树立发展观念、法制观念,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关于医院量化考核工作方面的医疗卫生法规,修订科室管理细则,进一步理顺科室管理机制,使科室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为科室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047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6.png)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是医疗事业提高服务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 建设一批全国和区域范围内的中医中医重点专科,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2.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医疗团队,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中医治疗服务;3. 推动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和创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临床价值。
(二)原则:1. 国家政策导向:依据国家中医药政策文件,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2. 区域需求导向:根据区域医疗服务需求,合理规划中医中医重点专科的设置;3. 专业化建设导向:按照专科特色和定位,精心培养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医疗团队;4. 研究创新导向:注重中医医疗模式的创新和疗效的评价,加强临床研究。
三、建设内容与重点(一)设置范围:1. 全国范围内设立若干个国家级中医中医重点专科;2. 区域范围内设立若干个区域级中医中医重点专科。
(二)基础设施:1. 优化中医中医重点专科的场所布局与环境设置;2. 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辅助检查设备。
(三)人员队伍:1. 指定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专科建设与管理;2. 培养并引进一批中医中医重点专科的临床专家和学术骨干;3. 推动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医生的进修培训,提高临床技术水平。
(四)研究与创新:1. 加强中医医疗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提高治疗效果;2. 推动临床实践中的中医药研究和药物研发。
四、实施步骤(一)规划阶段:1. 调研需求:了解区域中医药服务需求,确定建设重点;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二)准备阶段:1. 选址与布局:选择适宜的场所并进行合理布局;2. 设备采购:根据规划方案,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
(三)建设阶段:1. 建设场所: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场所的装修和改造;2. 人员培训:培养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医生和管理人员。
骨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骨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745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e.png)
骨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1. 背景说明骨科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分支,在治疗骨骼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特色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骨科中医的学科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2. 目标和目的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促进骨科中医的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提高骨科中医的临床治疗水平,加强骨科中医的研究和教学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方案的具体目的如下:- 深化骨科中医的学科研究,加强骨科中医的临床实践;- 培养骨科中医专业人才,推动骨科中医的教育与培训;- 扩大骨科中医的影响力,提升骨科中医的社会认可度。
3. 实施步骤本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步骤一:学科建设- 成立骨科中医专家团队,包括临床经验丰富、熟悉骨科中医特色的医生和研究人员;- 指定专门的教学科研基地,提供骨科中医教学和科研的场所和设备;- 开展骨科中医临床实践,积累临床案例,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步骤二:人才培养- 设立骨科中医专业学位课程,培养高水平的骨科中医专业人才;- 开展骨科中医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提升医生的专业水平;- 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投身骨科中医领域,增加人才储备。
步骤三:科研推广- 加强骨科中医的科研力量,开展骨科中医相关的科研项目;- 发布骨科中医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科的影响力;- 推广骨科中医的独特技术和治疗方法,增加社会认可度。
4. 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提高骨科中医的学科建设水平,形成一支高水平的骨科中医专家团队;- 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科中医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推动骨科中医的科学研究,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提升骨科中医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5. 实施计划本实施方案的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年:成立骨科中医专家团队,建立教学科研基地;- 第二年:开展骨科中医临床实践,招收本科生;- 第三年:开设骨科中医专业课程,推动科研项目;- 第四年:发布科研成果,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5篇(精编版)
![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5篇(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1e70d80722192e4436f60c.png)
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1针对我院自身的评估情况及使我院以后的专科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院的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专科监测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建设目标根据市立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确定中西医结合科为中医重点专科,该科拥有国医堂和30张中医病床,设有肝病专科、腰腿痛专科、胃肠病专科、风湿病专科等,有高级、中级和初级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戴维生主任为安徽省名老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药痛点注射治疗腰腿痛。
因此我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经过1至3年努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确保中西医结合科进入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力争进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使其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重点提高优势病种1.颈腰椎痛中药痛点注射;2.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三、建设内容(一)制定实施方案。
中西医结合科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和检查细则》(见附件)要求,结合专科发展实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报请医院审核同意后开展建设。
(二)开展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市立医院现有中医技术优势、较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一定规模,有计划地选送专科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到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进修培养,逐步形成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中医重点专科建设4篇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中医重点专科建设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14a2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6.png)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中医重点专科建设4篇根据《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的研究、传承和推广,培养基层中医临床业务骨干,加强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我委将在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开展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以下简称“上海市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
为做好项目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特色,以学习研究和传承发扬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优秀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核心,提高中青年中医骨干的理论与学术水平、培养一批基层中医临床技术人才为导向,在学习与继承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基础上,做实、做强中医临床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本市中医临床诊疗与学术研究水平全面提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建成一支医术精湛、特色明显,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基层中医人才队伍。
二、建设任务为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建设规范的具备较好条件的工作室,学习、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整理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高中医理论及临床辨证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疗效确切的诊疗优势,促进中医特色优势的发展。
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在继承、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以中医辨证思想为内涵的诊疗新技术、专科新特色、疗效新优势,促进中医临床诊疗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树立科学的中医发展观,通过名老中医专家传、帮、带,培养一批能够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专业素养较高的基层中青年中医专家和临床学科接班人。
三、建设周期“上海市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
四、团队要求(一)工作室构成1.由名老中医专家本人、工作室负责人以及5-9名继承人组成。
2.工作室负责人由名老中医专家推荐认可,要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较高的临床水平、较强的综合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
中医堂建设计划方案doc
![中医堂建设计划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1cd67f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b.png)
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熟悉中医专科建
设在中医药事业进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治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标准建设,增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育,增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进展能力,增强专科监测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效劳。
- 3 -
1二、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体会和体会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踊跃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治理水平,成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把握最新专科进展动态,加速知识更新。
14、增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效劳,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医治”,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标准医疗行为,尽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深造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时间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4-
限地址,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医治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内兼职或指导工作。
五、在人材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10、加速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3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一、增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增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1项/3年,市地级>2项/3年;科研功效省级≥1项,市地级≥2项/3年。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中医康复专科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方案
![中医康复专科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f27c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4e.png)
中医康复专科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方案中医康复专科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一.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抓好门诊康复科运动作业疗法室建设;做好横向联合,拓展脑损伤、神经损伤等伤病的功能训练;稳定疼痛性疾病及颈肩腰腿痛疾病的诊疗工作;着力建设康复科病房、规范发展康复科病房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全面启动中医治未病、天灸、亚健康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展康复预防、康复治疗等全面康复、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广泛联系各科专家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加强业务学习,力争创出科室特色与品牌。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1.定期到其他科室查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指导相关科室医师开需要的康复治疗项目,指导本科人员制定康复计划及实施。
本科医师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适应证,向其他相关科室医师推介本科特色。
2.有计划对本科医师进行全面康复培训,做到康复理论和康复治疗技术每周一小训每月一大训,以提高每位医师的康复理论及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3.全面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障碍治疗,拓展脑损伤、脑瘫、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有计划地开展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病的康复介入。
4.在院内外宣传康复项目特点,治疗效果,提高社会各界康复意识。
通过病人及时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正我们工作当中的不足,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
5.对疑难病人进行科内讨论,以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康复医疗技术水平。
6.劳务酬金实行二级分配,以工作量为主,结合岗位工作、职称、病人满意度综合考虑。
7.加强住院部病人管理,实行有康复特色的病房管理模式。
由科主任、护士长全面组织实施管理方案,科内人员分为病房管理组、现代康复组、传统康复组、康复护理组。
具体方案如下:病房管理组:负责管理具体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案、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现代康复组:负责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言语矫治、物理因子治疗。
传统康复组:负责针灸、推拿、拔罐、重要熏蒸等。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ee7f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c.png)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为使我院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院《重点专科豫设规划》,特制定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措施如下:一、指导思想及目标坚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指导,以重点专科发展规划为目标,加快专科建设发展,努力建设重点专科,带动全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实施步骤(一)202*年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
脑病科、肾病科完成建设周期任务,准备迎接验收。
具体措施: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完善脑病科ICU相关基础设施及建设,加快ICU人员配置及培训进修工作。
完善糖尿病科、脑病科、肛肠科等重点专科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
3.加大肛肠科、糖尿病科、脑病科、肾病科研究室建设,各重点专科研究室明确研究方向,突出以中西医结合为方向,中医特色显著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加大肛肠科外用专科制剂的临床总结研发,为进一步院内制剂工作奠定基础。
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1项,市级>2项;科研成果市级22项/3年。
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的申请工作。
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年。
4.积极开展中医师承带教工作,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式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加强学术继承人外出进修、跟师学习工作,做好省级名老中医李红霞主任、李荷因主任学术思想的总结整理。
5.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与上级医院建立重点专科的信息管理系统、资料查询系统。
6.组织糖尿病科赴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开封中医院学习纯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法及诊疗模式,突出糖尿病科纯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品牌效应。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2d0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f.png)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为了促进中医的发展,提高中医服务水平,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与定位1.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较高水平、以中医为特色的重点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2.定位: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以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科为核心,注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中医医疗的品牌。
三、建设方案1.选址与规划2.人才培养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需要大量的中医人才,因此要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通过与著名中医院校合作,共建中医实训基地,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同时,通过建立中医中医重点专科的名医工作室和学术交流平台,提高中医人才的学术水平。
3.科研与创新4.团队建设5.社会宣传四、组织与实施1.确定建设单位:由相关医疗机构与中医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形成联合办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各单位的资源优势。
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建设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工作目标和落地方案。
3.组织协调推进: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五、评估与调整六、预期效果1.提高中医服务水平: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通过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提高中医的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对中医的需求。
2.形成中医医疗品牌: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医疗品牌。
3.推动中医学科创新发展: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注重科研和创新工作,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提高中医的学术实力。
四、总结。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8727ec58f5f61fb736669c.png)
海丰县中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医院决定开展重点专科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专科监测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建设目标根据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确定康复医学科、脑病科、骨伤科为中医重点专科,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经过1至3年努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确保康复医学科进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力争进入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骨伤科进入荆门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使其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三、建设内容(一)制定实施方案。
康复医学科、脑病科、骨伤科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和检查细则》(见附件)要求,结合专科发展实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报请医院审核同意后开展建设。
(二)开展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契机和平台,有计划地选送专科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到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进修培养,逐步形成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建设周期内至少选派1名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1年以上、3名业务骨干培训进修6个月以上。
(三)改善基础设施。
在床位、人员、设备等方面对专科建设给予倾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专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提高学术水平。
康复医学科、脑病科、骨伤科要制订专科3个重点病种的诊疗规范,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不断完善。
眼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眼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ed6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7.png)
眼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1. 背景及目标眼科中医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本文档旨在制定眼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中医眼科专业的发展和提升。
2. 实施步骤2.1 建立专科团队组建具备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的眼科中医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中医眼科医生、护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
组建团队时要注重专业背景和能力的匹配,确保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协作,提供高质量的眼科中医服务。
2.2 设立专科诊疗中心建立眼科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
中心应配备先进的眼科仪器设备,以及舒适的环境,以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中心应具备良好的管理与运营体系。
2.3 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积极开展眼科中医的科研工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建立与其他医疗机构、学术机构的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
通过参与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提升眼科中医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2.4 加强宣传与推广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眼科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利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等平台,向公众普及中医眼科知识,提高中医眼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时,加强与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提供专业化的健康咨询和指导。
3. 预期成效通过上述实施步骤,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成效:- 提高眼科中医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满足患者的需求;- 推动中医眼科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提升学科地位;- 扩大中医眼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社会认可度;- 建立一支专业的眼科中医团队,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4. 实施时间与资源具体的实施时间和资源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和调整,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可以寻求外部支持和合作。
建议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结束语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眼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提升中医眼科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相信中医眼科专科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安市立医院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六安市立医院作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更
应该大力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医院决定开展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针对我院自身的评估情况及使我院以后的专科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
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院的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本工作计
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专科监测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建设目标
根据市立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确定中西医结合
科为中医重点专科,该科拥有国医堂和30张中医病床,设有肝病专科、腰腿痛专科、胃肠病专科、风湿病专科等,有高级、中级和初级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戴维生主任为安徽省名老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药痛点注射治疗腰腿痛。
因此我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经过1至3年努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确保中西医结合科进入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力争进入省
级中医重点专科。
使其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重点提高优势病种1.颈腰椎痛中药痛点注射;2.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三、建设内容
(一)制定实施方案。
中西医结合科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和检查细则》(见附件)要求,结合专科发展实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报请医院审核同意后开展建设。
(二)开展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市立医院现有中医技术优势、
较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一定规模,有计划地选送专科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到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进修培养,逐步形成
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建设周期内至少选派1名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1年以上、3名业务骨干培训进修6个月以上。
现已成立“安徽省名老中医戴维生工作室”开展工
作,师承技术骨干已经到安徽中医学院学习培训。
(三)改善基础设施。
在床位、人员、设备等方面对专科建设给予倾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专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提高学术水平。
中西医结合科要制订专科重点病种的诊疗规范,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不断完善。
开展学术交流和专
科临床经验收集整理,研究开发至少1种特色疗法和1-3种中药院内制剂。
如目前院内制剂(协定处方)肝硬化1号、肝硬化2 号、颈椎病1号、颈椎病2号、腰腿痛1号、腰腿痛2号等。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进一步完善重点专科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坚持实行诊疗和护理规范同期进行。
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加强中医护理操作的应用,开展优质护理的健康教育。
进一步充实临床科研研究能力,推进科技兴院的基本发展思路。
积极开展临床观察和专科基础理论研究。
鼓励撰写高质量的
专科学术论文。
在国家级及省级级期刊论文不少于3篇。
尽量争取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
四、管理办法
1.定期组织召开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把做得不足的方面层层分解、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到科、责任到人;
2.医务科每月召开一次科室协调会,检查督促指导;
3.每季度科室给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
4.每年12月底组织开展年度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五、申报
中西医结合科对照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备齐各
种软件资料,填写申报表,医院根据要求选择基础较好、有技术优势和发展前途并能带动医院发展的中医专科分别向省卫生厅中医处及六安市卫生局申报。
二O—五年四月十日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
检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