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宋代经济的发展》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分析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经济发展在当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通过对宋代经济状况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当今经济发展的启迪。
本文将从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该教材进行分析。
一、内容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海外贸易、货币金融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进修,学生可以了解宋代经济的基本情况,包括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等方面。
同时,通过对海外贸易和货币金融的介绍,学生也可以了解宋代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及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内容。
起首,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组展示,让学生通过合作进修的方式,深入探讨宋代经济各个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对《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教材的进修,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古代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进修这一内容,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历史认识和经济认识,了解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为今后的进修和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对宋代经济的进修,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通过对其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对学生的进修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这本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为他们的进修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启迪。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2022_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讲授对象为初一学生,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较容易配合教学活动,故在教学中穿插提问。
2.本节课为宋代经济,其中包含内容多种多样,可从不同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3.初一学生年纪较小,思维较发散,更容易跑神,所以在讲述中通过观看图片、讲述小故事、分析史料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教学目标(一)唯物史观掌握宋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状况,理解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二)史料实证列举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三)时空观念通过地图了解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以及城市发展的变化。
(四)历史解释通过思考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农业发展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及完成的时间,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
难点: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法学法本节课为1课时,课型为新授课。
教法主要有讲述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学法主要有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等。
五、板书粮食作物农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纺织业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航海业海外贸易商业贸易的繁荣都市纸币汉经济重心的转移魏晋南北朝南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想必大家对广告都很熟悉,现在的广告形式多种多样,有请明星代言的电视广告,有店铺外边摆放立牌的宣传广告,那么古代人们是如何打广告的呢?下面这幅图是选自《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画面。
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这幅国宝吗?这幅画,主要描述的其实就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街景,从汴梁城外的郊区,到城内的核心商业区,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太丞铺两边的广告,与当今打广告是不是很相似?店铺旁边有两块牌子写着“太医出丸医肠胃病,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家药铺。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XXX《宋代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重心的南移。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思想活跃,充满好奇心,形象思维及想象力发达,但知识体系尚未能形成。
而且本课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杂乱,更不利于学生掌握。
对于散碎的知识点,让学生列表归纳;对于较难理解的原因及结果,提供史料,共同讨论。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研究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研究、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研究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的根本史实。
目标2:列表归纳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成就,分析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点)目标3:总结宋代经济集中发展的区域,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理解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目标4: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总结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五、教学活动1.教室导入师:播放视频《清明上河图》XXX的《腐败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宋朝经济繁荣的场面。
那么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表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研究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2.讲授新课出示研究目标,指引学生研究。
(1)自主研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欲望。
5.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认知,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实物展示、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那么,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如政治稳定、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等。
2.讲解宋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如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农具的改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2.强调宋代经济发展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奥秘,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作业要注重史论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避免空泛论述。
2.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保持卷面整洁。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4.家长签字确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如两宋时期,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市舶司、交子在四川地区的出现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两宋时期,我国商业居于当时世界上的繁荣之列。
北宋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
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讲课【教具】《耕获图》、《宋代海船》、《清明上河图》、交子会子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二、导入新课使用《北宋情势图》,对这一期间总的情势有—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汗青进入了—个新的期间,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增强、封建经济的连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讲授新课(一)农业的发展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北方向拓展。
2.两宋时期,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人优良品种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茶树普遍种植;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教师指导读书分析、归纳出北方农业发展的四大表现:农业技术提高、耕地面积扩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种植区域扩展和经济作物大量栽培。
(二)手工业的兴盛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了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外贸易的繁荣。
教材还介绍了宋代的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使学生了解到宋代经济的基本面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经济有所了解。
但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可能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深入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宋代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2.宋代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的基本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宋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以便于教学展示。
3.资料:收集与宋代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以便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宋代经济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外贸易的繁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宋代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探讨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宋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知识点。
2.9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宋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来验证宋代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的实证能力。
3.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对宋代经济的发展进行合理解释,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整体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撰写报告:学生需要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报告,总结自己的阅读和观看心得,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阅读教材中关于宋代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章节,并做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3.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简短报告,包括宋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解宋代农业发展的时候,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农业术语并不理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详细地解释相关术语,确保学生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其次,在讲解商业发展的时候,我发现在引入实例方面还不够充分,导致学生们对于商业活动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下次我会增加具体的商业案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商业的发展。
在知识方面,学生们对宋代的经济概念和具体的经济活动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此外,学生们对宋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帮助他们建立形象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各有差异,有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比较高,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可能对历史兴趣不高,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代的经济发展背景;(2)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3)理解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2)运用比较法,探讨宋代与其他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宋代经济发展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认识;(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2)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具体发展情况;(2)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宋代的背景;(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为何能取得如此繁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宋代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水稻种植、农业制度等;(2)讲解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瓷器、丝绸、棉纺织等;(3)讲解宋代商业的发展:市场、货币、商业政策等;(4)讲解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港口、航线、贸易往来等。
4. 课堂互动:(1)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3)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宋代与其他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2. 请学生思考:宋代经济为何能取得如此繁荣?其原因对后世有何影响?3.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宋代经济发展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状况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宋代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宋代的经济发展教学设计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2.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两宋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设问1: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答案:商人、农民、船夫......繁华设问2: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呢?答案:大米、茶叶、棉布、瓷器......设问3:商贸市场繁荣的条件有哪些?答案:农业和手工业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答案:北方战乱不止,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技术;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注重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件好。
2、设问题: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列表格,学生填空3、多媒体图片展示:水稻、茶树、棉花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发展1、设问:棉花可以用来干什么?答案提示:可以用来做衣服,带动了纺织业的发展。
2、列出“宋代经济分布图”,学生根据图片找出宋代有哪些发达的手工业部门。
答案提示: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3、小组讨论并列出列表格,学生填空手工业兴盛的类别及发展成就。
4、多媒体展示图片:(汝窑青瓷、定窑白瓷“孩儿枕”、哥窑冰裂纹瓷器),感受宋代瓷器的美。
2.9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例题3:探讨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答案: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市场规模扩大,商业城市兴起;货币经济繁荣,纸币开始流通;海外贸易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影响有:推动了城市化和商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
-观看纪录片和讲座视频,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宋代历史遗址,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宋代的经济生活。
-建议学生收集宋代钱币、瓷器等实物资料,通过实物分析,了解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程度。
-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报告,让学生了解学术界对宋代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观点。
例题4:阐述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答案: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表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区进行广泛的贸易往来;出口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对中国历史的意义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题5:评价宋代经济发展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宋代经济的发展背景,包括政治稳定、科技进步等因素。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宋代农业工具的图片,解释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展示宋代手工业产品的图片,解释手工业的进步。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宋代商业活动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并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填写宋代经济发展的时间线、重要事件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宋代经济的细节和发展特点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能感到较为枯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增强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2.难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具体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资料: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宋代市井生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案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如:“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案例来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报告,可以用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
202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
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
这是现在的情况。
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
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宋朝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的成就。
②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③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三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清明上河图》动画导入,让学生感受宋朝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新课教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通过多媒体展示水稻棉花茶树图片,了解南方农业的表现,检测学生自学情况2.由多媒体展示材料和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由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解决本课难点。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旺1.展示蜀锦,五大名窑宋代海船的图片,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并详细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及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分析材料了解China并小组讨论中考题“景德镇为什么可以成为瓷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材料的能力目标导学三:商业的繁荣1.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由学生总结都市贸易繁荣的表现。
2.以海上丝绸之路地图引导学生找出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以古及今理解对外贸易的重要和国家的强大。
3.由实物展现让学生分析纸币出现的原因。
四课堂总结1.通过图片展示经济重心集中在南方得出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于南宋,解决本课重点。
2.小组讨论“经济重心南移”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和升华五课后练习六板书设计宋代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占城稻经济作物:茶叶棉花手工业的兴旺: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商业的繁荣:开封杭州市舶司六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紧扣课标进行,通过大量的史料、图片和视频及实物,使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调动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提炼、研讨相关的历史信息,以完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起到点拨的作用。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条件;(2)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特点;(3)认识宋代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2)运用比较法,分析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特点;(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宋代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宋代经济发展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特点;(2)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2)宋代经济发展背后的历史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2)制作教学课件和教案;(3)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内容;(2)搜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3)准备课堂讨论和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宋代的背景;(2)提问:同学们对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了解?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宋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如耕作技术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等;(2)分析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如制瓷业、纺织业、冶金业的繁荣等;(3)阐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特点,如城市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兴盛等;(4)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社会阶层的变化、文化艺术的繁荣等。
3. 课堂讨论与发言:(1)分组讨论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特点;(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全班同学共同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2)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理解程度。
宋代经济的发展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归纳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及通过史料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影响。
2.难点-理解宋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展示宋代繁华都市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对宋代经济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35 分钟)-宋代农业的发展(10 分钟)-介绍宋代引进的优良品种,如占城稻。
-讲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分析宋代土地政策对农业的影响。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10 分钟)-详细讲述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重要手工业部门的突出成就。
-展示相关的文物图片或资料,加深学生印象。
-宋代商业的发展(10 分钟)-讲解宋代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开封、杭州等。
-介绍纸币的出现及其意义。
-探讨海外贸易的兴盛及港口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5 分钟)-阐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强调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3.小组讨论(10 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经济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小组汇报与交流(7 分钟)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小结(3 分钟)回顾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重要成就,再次强调重点内容。
6.布置作业(2 分钟)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以便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2.9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5.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能够从多元角度理解和评价宋代经济的发展。
6.增强历史交流和合作能力,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对宋代经济进行综合理解。
7.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资料,丰富知识来源。
8.提升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师需要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随堂练习和考试等方式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困难,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
2.作业应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重要事件等。
3.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鼓励学生通过作业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来源,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宋代经济发展的场景和角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创造力。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程设计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
2. 使学生掌握宋代货币制度、市场形式和海外贸易的基本情况,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 帮助学生认识宋代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能从多角度评价宋代经济发展。
2.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分享,深入探讨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年表等工具,把握宋代经济发展的时空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究兴趣。
本课程设计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介绍两宋时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为理解宋代经济奠定基础。
- 政治稳定与民族融合-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2. 宋代农业发展:探讨农业生产技术、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进步。
-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种植制度的创新- 土地利用与农田水利3. 宋代手工业发展:分析手工业技术、行业组织、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特点。
- 手工业技术的提升- 行业组织的完善- 市场拓展与商品流通4. 宋代商业繁荣:讲解商业网络、货币制度、市场形式、海外贸易等方面的成就。
- 商业网络的完善- 货币制度的变革- 市场形式与商业活动- 海外贸易的发展5. 宋代城市化进程:探讨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城市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 城市规模的扩大- 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生活的变迁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9.《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1、商业的发展
师: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同学们来说说商业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表现?
①大城市的增加:开封、杭州
②贸易场所的扩大
思考: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点拨:宋代:城市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割的界限,还出现了“草市”。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学生:主要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海外贸易范围广大:设立市舶司
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作业
课后
反思
2、思考:南宋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讨论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二、农业的发展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那么同学们说说农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三、手工业的兴盛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表现有哪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导入新课
“苏湖足,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浙江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学生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讲授新课
一、经济重心南移
1、展示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的过程,从西汉到南朝最后到宋代
③货币的变化
2、海外贸易的繁荣
师:商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海外贸易的繁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其中有哪些表现?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
2.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难点:宋代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宋代繁华都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的特点。
2.宋代农业的发展
-讲解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介绍农田水利的发展和农业工具的改进。
-分析宋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3.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讲述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行业的突出成就。
-展示相关的文物图片。
4.宋代商业的发展
-分析商业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讲解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探讨海外贸易的发展。
5.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归纳总结原因,如政策、技术进步等。
6.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对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7.课堂小结
回顾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重要意义。
8.布置作业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影响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互动性。
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4节课,上承金与南宋的对峙,下启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对宋代社会经济的整体介绍。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个部分关系密切,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共同推动了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因此教材每个子目都着重介绍南方经济的发展,并将经济重心南移为其线索贯穿全课。
同时宋代经济的发展也与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密切相关,在彼此不断经济往来过程中,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程度加深。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为经济史范畴,相对而言内容枯燥乏味,而且知识点多而杂乱,初一学生掌握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初一年级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
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史料的补充,问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促使其有效、积极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史的兴趣,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史料、图片、视频等)和情境创设、问题探究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史料实证素养;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了解宋代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手工业、农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宋代商业繁荣
初一历史组张作柱
【最新】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