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

19.青山不老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所处.环境(chǔ chù)情不自禁.(jīn jìn)参.天杨柳(cēn cān)创造奇迹.(jī jì)生命归宿.(sù shù)波.光粼粼(pō bō)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想象不到的不平凡事情。

()
2.非法占据,霸占地方。


()3.比喻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日子。

()
4.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树()的波光()的狂风()的环境()的设想()的波浪
五、选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填序号。

)
①解释说明。

②意思的递进。

③意思的转折。

④声音的停顿或延续。

⑤话题的突然转变。


1.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3.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 )4."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去北京?"李明对刚进门的小亮说。

( )六、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
,事实上包含着他 的精神。

2."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的活力。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革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一课一练(含答案)一、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二、选择词语填空。

①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________(使用滥用乱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危险恐吓威胁)。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________(怀念眷恋留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③具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邀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________(晶亮晶莹透明)的球体。

三、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四、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 ),他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一、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二、选择词语填空。

①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________(使用滥用乱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危险恐吓威胁)。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________(怀念眷恋留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③具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邀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________(晶亮晶莹透明)的球体。

三、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四、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 ),他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青山不老》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①( )( )同舟②三( )五( )③与( )( )共存④与( )( )同辉1.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B.木已成舟C.顺水推舟2.和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归宿.(shùsù) 霜.冻(shuānɡsuānɡ)享.福(xiǎnɡxiánɡ) 荡漾.(yànɡyàn)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作者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漫山遍野的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用上面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我们荡舟漓江,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补充句子。

1.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风一吹,高低起伏,犹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为比喻句)2.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为拟人句)五、课外阅读。

①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②当你走进森林,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

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森林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青山不老》是一篇描写山水之美的古文,通过描写青山的永恒不变和山水之间的交融,表达了山水之美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1. 课文内容概括:课文讲述了青山无老的特点和山水之间的交融。

青山作为自然的象征,不受时间的影响而始终年轻,永远存在。

山水之间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景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2. 课文重点词语:青山、不老、交融、美的享受、心灵的滋养。

3. 课文理解题:(1) 课文通过什么手法描写了青山的特点?答:课文通过比喻手法,将青山比作不老的老人,形象地描绘了青山的特点。

(2) 青山不老的意思是什么?答:青山不老意味着青山长久地存在,并且不受时间的影响,始终保持年轻的状态。

(3) 课文中交融的指的是什么?答:课文中的交融指的是山与水之间的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色。

(4) 课文中表达了什么主题?答:课文表达了山水之美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4. 课文仿写题:请你仿照《青山不老》的风格,写一篇描写海洋之美的短文。

答:海洋之美大海,宛如一位永恒不变的美丽女子,静静地躺卧在地球的怀抱中。

她的宽广无垠,不受时光的侵蚀而衰老。

每当我迎着海风,踏上沙滩,眺望着那辽阔无际的海洋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宽广和深沉的感受。

海洋的蓝,是如此深邃而纯净,让人如沐清风。

我仿佛可以与这浩瀚的蓝色融为一体,感受到大海的悠远和内涵。

而海浪的起伏,时而平缓,时而奔腾,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无穷与绚烂。

每当我听到海浪的声音,心中总有一种宁静和安慰,仿佛置身于大海的怀抱中。

在静静地欣赏着大海之美的同时,人们也可以眺望到大海的风光。

海鸥在阳光下翱翔,为蔚蓝的天空和碧蓝的海洋增添了一抹活力和灵动。

远处的海岛,仿佛一座座宝石,点缀在大海的怀抱中。

而美丽的珊瑚礁,让海洋的绚丽更添一抹色彩。

大海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着大海的永恒,我仿佛可以与大海心灵相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 青山不老一、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粼粼.(lín) 擎.天(qíng) 恭.敬(gōng)半.截.(jiē)B.肆虐.(nüè) 铁锹.(qiāo) 淤.泥(yū)奇迹.(jī)C.盘踞.(jù) 记载.(zǎi) 拐.杖(guǎi)荡漾. (yàng)二、多音字组词。

zǎi()è() sù() cān ()载恶 wù()宿 xiǔ()参 shēn()zài()ě() xiù() cēn ()三、辨字组词。

环()炕()稍()肆()载()悟()坏()坑()梢()律()栽()语()四、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打“√”。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住宿)。

2.这位老人还有(雄伟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他将生命(变化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端:①(东西的)头;②平举着拿;③方面;④端正。

端.茶()端.坐()变化多端.()两端.()2.别:①分离;②另外;③区分,区别;④类别。

道别.()辨别.()别.有用心()派别.()六、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七、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 )2.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 )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9青山不老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9青山不老课时练(含答案)

19*青山不老第一课时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恶:è( ) ě( ) w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2.非法占据、霸占。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一再,多次。

()5.对人谦恭有礼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五、1.nì dào qíng zhuì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9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qīn wě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qín miǎn jìng mìhōng kǎ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形近字组词炕________ 稍________ 肆________ 载________坑________梢________ 律________ 栽________3.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②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③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④一再,多次。

________⑤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⑥以财物帮助。

________4.补充词语波光________ ________ 风雨________ ________ 三________五________山川________ ________ 随风________ ________ 日月________ ________5.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断续①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________②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________③丁——冬——丁——冬…… ________6.内容梳理(课文回放)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__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_______,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青山不老》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19 青山不老种树老人杨旭辉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老人前20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中间20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

最后20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60公顷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养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的树。

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chuō)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低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椽(chuán)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

”人们这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起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50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依然住在草棚子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坟上长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的树,他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选自《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第30期)1.哪句话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用“”在文中画出来。

2.种树老人所种的树有什么特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写作手法是,表现了。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全文看,表现了()A.老人视种树为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和树融为一体,体现了老人的奉献精神。

B.老人为了种树,最后死在了山上,表现了老人的悲惨命运。

【参考答案】1.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椽(chuán)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 课课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青山不老 课课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同步练习训练册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y ín s òng qi ào l ì q īn w ě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 ín mi ǎn j ìng m ì h ōng k 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肆虐.(n üè)记载.(z ài)B .盘踞.(j ū)引擎.(q íng)C .拐杖.(zh àng)铁锹.(qi ū) D .险恶.(è)波光粼.粼(l ín) 3.下列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B .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C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灭亡。

D .虽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

4.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华的握笔姿势不对,老师三番五次....矫正都不管用。

B .你起床或者不起,时间就在那里走着,不紧..不慢..。

C .我爱你黄河,你的浩瀚与日月同辉....,在我心中激荡。

D .游西湖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依然风雨同舟....。

5.三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B.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 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D. 这句话是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9青山不老(解析版)人教部编版19 青山不老1.下面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踞(jù)B.肆虐(nuè)C.擎天(qíng)D.铁锹(qiāo)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环境 ( )的波光 ( )的奇迹 ( )的设想 ( )的归宿 ( )的地方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青山是不会老的。

(1)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承上启下)(2)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其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伴随着青山万古长青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所以永远不会荒芜老去C.这句话主要描写了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力4.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①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儿弄树苗呢?杨善洲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

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②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③“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

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

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1)从片段中找出两个修饰树木的词语:____和____。

(2)“一抹别致的色彩”中“一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它还可以这样搭配:一抹____、一抹________。

(3)杨善洲为了解决树苗短缺的问题,想的两个办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提到繁茂的树林“最让人震撼”,其原因是()。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课时作业 (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课时作业  (含答案)

《青山不老》课时作业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排闼.(tà)山郭.(ɡuō)B.恩赐.(cì)威胁.(xié)C.璀.璨(cuǐ)肆虐.(nüè)D.潺.潺(chán)铁锹.(qiū)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植树造林的好处?()A.防风固沙B.增强噪音C.添加绿色D.流失水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4.《青山不老》中,下列对课文倒数第2段中的“另一种东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B.指老人靠植树造林发家致富,同时帮助村里的人富起来的理想。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人民的利益,了各项法令条例。

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法分子为人们所,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

A.保证颁布不耻处置B.保障颁发不耻处治C.保障颁布不齿处治D.保障颁布不耻处治6.下列对《青山不老》中“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由于绿树鲜花的存在,会万古长青,永远不会衰老。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C.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7.王梅和李雷约好周六去红十四军纪念馆参观,早晨6点,他们到了农商行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过30分钟,他们就能坐上302车了。

B.他们上了车,下一站就是海北新村。

C.红十四军纪念馆是302路车的终点站。

D.金九华街是他们去红十四军纪念馆的必经站点。

二、填空题8.对一对。

例:与山川共存——和日月同辉(1)朝阳—________(2)莺歌—________(3)千秋雪—________(4)流芳百世—__________9.课文回顾《青山不老》向我们讲述了一位______,面对___________,义无反顾地投身到___________的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____________,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高度赞扬了老人__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和___________的博大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19*青山不老
第一课时
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
恶:è( ) ě( ) wù(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
2.非法占据、霸占。

()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4.一再,多次。

()
5.对人谦恭有礼貌。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
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
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3.丁——冬——丁——冬……()
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
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
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
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
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
五、1.nì dào qíng zhuì
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
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