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七、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 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 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 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 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 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 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 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 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 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 子”衡量所有幼儿。
四、《指南》的认识: 《指南》是由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历时五年,六省多轮验证,几十个国 家同步研制,与《纲要》并重的幼儿教育 指导文件。
专家们通过4年多的努力,对全国3—6岁的儿童 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在全国 幼教界,家长中多次征求意见,通过和全世界几十个 发展中国家互相学习与借鉴,通过获得国际一流专家 持续的技术性支持完成。 指南经过准备与启动——撰写与讨论——内容效 度检验——完善与定槁——培训资料研制与实施”等 多个阶段,历近五年时间最终完成.
全文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 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_4岁、 4_5岁、5_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 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 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各领域、标准、指标及支持性策 略和活动都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六、《指南》的基本理念
1、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 2、尊重幼儿期的价值与特点是幼儿教育 的根本。 3、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幼儿教育的灵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指针对3-6岁儿童在学习与发展上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一套科学指导方案。
其中包含了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运动、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指导内容,旨在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儿童的成长。
在科学领域方面,3-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对周围世界进行初步认知、探索和思考的重要阶段。
因此,科学教育对于儿童认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该指南对科学领域的解读:一、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科学领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培养儿童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情境,鼓励儿童探索和实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模式。
例如,可以利用常见的水、盐、糖等物质,观察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让儿童通过实验的形式学习科学知识。
二、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一种科学文化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出来的一种科学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方法、科学道德等。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儿童了解科学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科学的认知。
三、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兴趣儿童的科学兴趣对于其未来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思辨能力,让他们发现科学的奇妙和趣味,同时也要让儿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应该鼓励儿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设计自己的科学实验或项目,提高其创新能力。
总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科学领域的指导,旨在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为儿童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情境,帮助儿童探索和实验,让儿童在玩中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热爱科学的人。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教案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教案一、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适用人群: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初中级幼儿教师。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为什么需要学习和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如何理解和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如何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辅助幼儿教学?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幼儿园早操或其他方式,引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让学员进入教学状态,并使其了解该指南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步骤二:什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介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情况和背景,包括是谁组织和编写的、编写的目的和内容涵盖的范围等。
步骤三:为什么需要学习和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释学习和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
重点介绍指南对于幼儿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及如何将指南运用于幼儿教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和价值。
步骤四:如何理解和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介绍如何理解和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包括分析指南中所涉及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等内容,并配以案例分析和示范,指导学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并将其运用于幼儿教育教学。
步骤五:如何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辅助幼儿教学?指导学员如何在工作中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辅助幼儿教学,主要介绍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学习特点,合理运用指南中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案,并给出相应的示范和实例。
步骤六:总结帮助学员总结并理解教学内容,让其掌握和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四、教学效果本教案主要帮助学生掌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内容和运用方法,深入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ppt

的表现
性表现
教育建议
《指南》链接
目标(核 《指南》语言领域具体目标
心经验)
子领域 倾听与表达
认真听并能听 愿意讲话并能 具有文明的语 懂常用语言 清楚地表达 言习惯
阅读与书写准 喜欢听故事, 具有初步的阅 具有书面表达
备
看图书
读理解能力 的愿望和初步
技能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各年龄段的典型性表现)
意义的童年,促进后继学习和终身教育。
2、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密切,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 学习既受发展制约,又推动发展; • 发展既是学习的基础,又是学习的过程与结
果 《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
儿通过学习达到发展的结果。
3、《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航标灯, 《指南》是《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但是,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 学校和文化把脑袋与身体分开。 • 他们告诉孩子:不要用脑袋去想,不要用双手去做。 • 只要倾听不要说话,了解但毫无喜悦, • 只有在复活节与圣诞节的时候,才去爱和惊喜。 • 他们告诉孩子: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 • 而一百种当中,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二、《指南》的核心理念
(一) (二) (三)
以儿童为本 终身教育 家园共育
(四)
游戏为主
(一)以儿童为本
•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 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 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 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
•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 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33页
3.要从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角度, 了 解和利用《指南》各领域目标及要求, 重 视各领域之间和目标之间相互渗透和整 合,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绝不能 片面强调和追求幼儿在某首先和几个方 面发展。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34页
六、《指南》详细内容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31页
1.《指南》提供幼儿学习与发展
目标和经典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 解幼儿参考, 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 发展快与慢、好与差“标尺”, 不能简 单地对照指标评判幼儿, 更不能将 《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清单”, 为 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26页
3.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学习特 点。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 经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 验获取经验需要,禁止“拔苗助长” 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27页
4.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幼儿学 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一样,在不一 样学习与发展领域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 孩子年纪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显著。成 人不应要求孩子在统一时间抵达相同水 平,应允许幼儿按照本身速度和方式抵 达《指南》所展现发展“阶梯”,不用一 把“尺子”衡量全部幼儿。
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历史新阶段,
研究制订《指南》,是落实落实教育规 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主要举措。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遵照幼儿身心 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 儿高兴健康成长。“国十条”明确要求 “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4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个关于幼儿早期学习的标准,是在结合国基金会和我们中国教育部共同推动下完成的一个儿童早期学习的标准。
在此特别阐述了《纲要》和《指南》的两个重要的区别。
一是指南是对纲要的细化;二是幼儿园指导纲要是只针对幼儿园的,对幼儿园的指导,《指南》不但仅针对幼儿园,也针对父母和家长。
分析指南学习的内容:《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标准,以促动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准确的教育观点,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并且对三个方面实行了具体分析。
一是幼儿后继学习;在其中具体阐述了入学准备的含义及一是为后继学习而奠基。
为学校生活做准备,详细地阐述了其具体内容,并以具体调研的方法实行阐述了,采访了65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师,在案例中讲解了初入学的孩子在哪些反面有困难?在小学教师看来,幼儿园的教育还要需要增强那些反面对幼儿的培养。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1独立性更差,自理方面缺乏,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2一些孩子学习技能薄弱,缺乏积极兴趣,在此要点中提出一个“三年级”现象,就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些来自小学化水准极大的幼儿园,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都学完了,但是过了三年级的时候这样的孩子缺乏后劲,在三四年级以后就逐渐被落下来,因为他们没有形成丰富的多方面的人经验,没有培养出来潜在的学习的水平。
3同伴交往问题.在幼儿园中集体活动中没有4孩子们的知识面不够宽广,知识范围狭隘,有些幼儿园只把教学目标集中在算数十字,拼音等5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发展的不够好,幼儿园为了为小学做准备,补偿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反而事倍功半,而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3-6岁。
6自控水平差,难以遵守规则7一些孩子思维不够积极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着过早的学习相关8一些孩子动手水平缺乏从这些影响学校孩子适合的问题中能够看出,真正的为学校生活做准备,不但仅是算数十字,拼音,而是语言水平、动作水平、认知水平、情感社会性的学习习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3—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解读

• 【教育建议】
•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 每天午睡,按时进餐,保证吃好早餐等。 •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 l 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 l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 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 l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 l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 • l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 l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 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如: • l 为幼儿准备一些体育活动材料,如皮球、跳绳、毽子等。 • l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支持幼儿和同伴一起 开展体育活动。 • l 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的赛事或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 育活动的兴趣。
5~6岁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 ,体重15.9-27.1公斤; 女孩身高104.9-125.4厘 米,体重15.3-27.8公斤 ) 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 坐和行走姿势。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如:参照《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 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烹调方式要 科学,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2. 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 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3. 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如: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 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l 桌、椅和床要合适。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 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 每年带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如何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如何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指南》的目标是什么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的童年。
二、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指南》是幼儿发展的方向,而标准是衡量幼儿的一个标尺。
举例:中国人喜欢用标准衡量事物,工厂生产零件,不合标准就是废品,为了避免人们把《指南》做为一个衡量幼儿的标准,所以专家们用了《指南》这个词,它代表着幼儿的发展方向。
《指南》不是一个量表,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三、《指南》的作用和意义1.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观察幼儿的发展状况、支持其学习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为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了权威的参考和指导,为切实转变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能力,与幼儿园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3.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地址不科学的早期教育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其实这第三点说的就是防止幼儿园小学化,你们认为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其实出了不教拼音、写字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如:幼儿园不说上课,而是教育活动或者游戏。
有些老师说“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从理念上就是错误的。
《指南》的教育理念就是让我们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那幼儿的学习特点是什么呢?(讨论)简单说就是游戏。
在《纲要》里有句话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四、《指南》和《纲要》的关系思想一致,功能互补。
《指南》语言朴素,非常真实,而《纲要》语言非常书面化,觉得很宏大,无法抓住。
《纲要》中的教育理念:1.以人为本的儿童观2.快乐、健康的成长观3.终身教育的发展观4.多方面发展的整合观5.自主探究的学习观6.多种方式的合作观7.促进幼儿真实发展的评价观《指南》的教育理念:1.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2.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3.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4.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5.重视家园共育从以上教育理念可以看出他们根本的区别在于家园共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PDF 53张)

目标定位:普通艺术教育
•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 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 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 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 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和创造美。(《指南》P43)
4~5岁
5~6岁
显性 对家庭和亲人归属
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
对幼儿园和班级归属 感
对集体和家乡归属感
1、知道和自己一起 生活的家庭成员及 与自己的关系,体 会到自己是家庭的 一员。
最近 发展 区域
2、能感受到家庭生 活的温暖,爱父母 ,亲近与信赖长辈 。
3、能说出自己家所 在街道、小区(乡 镇、村)的名称。
4、认识国旗,知道 国歌。 ' LOGO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
1 《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2 《指南》的核心理念 3 《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一、《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1、《指南》制订的意义
•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
意义的童年,促进后继学习和终身教育。
•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 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
•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 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指 南》)
目标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年龄
3~4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第一章第一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健康的发展状况,将对幼儿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顾某某,2021)它是幼儿整体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指南》首先强调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认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时期,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指南》还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视角,指出成人应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指南》进一步指出,尽管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但是这种保护不应过度,否则将会影响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对于3——6岁幼儿来说,什么样的身心发展状况是健康的?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何种水平?成人在幼儿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能够提供哪些教育建议呢?《指南》针对这些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阐述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指标与教育建议,以此反映了国家对3——6岁幼儿教育发展的合理期望。
《指南》对各年龄段幼儿健康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幼儿教育者,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为幼儿设定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评估和反思教育活动的效果,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指南》对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界定更加详细规范,体现了幼儿发展水平层层递进的特点及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并不只限于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一种活动经常具有多种功能,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设计和拓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的目标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之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今天,我再次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很有感触。
阅读了《指南》让我学到很多,同时让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又一次重温了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且进一步知道了孩子在五大领域学习中应该达到的目标。
让我们的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今年我教的是中班,大多数幼儿年龄在4~5岁之间,在《指南》中的健康领域第三点“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的“目标,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指出:1、每天按时睡和下班,并能够秉持午休。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吃零食不暴饮暴食。
讨厌喝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晓得维护眼睛,无此光线斯维恰河或遍数的地方看电视,已连续玩游戏不少于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晨间谈话”、“午休前”、“放学前”等时间,说孩子们哪些习惯就是不好的,哪些就是不好的,并且必须及时制止。
而且鼓励孩子们在家也必须培养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比如说:太少喝牛奶,多喝白开水;每天睡前和下班都必须洗手;多喝蔬菜有益身体健康等等。
我们根据季节变化,在传染病多发期可以告诫孩子们不要至超市、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回去玩玩,还要说爸爸妈妈在家特别注意多开窗、通风等。
我们也努力的将这些理论的东西融入到孩子们在园的一日活动实践中去。
在吃饭的时候提醒孩子们要先洗手,吃饭不挑食;结合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每天组织他们到户外游戏、锻炼,保证孩子们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
以上就是我自学《指南》后的一点体会,《指南》的确对我们的工作有著很关键的促进作用,它教会我从细节观测幼儿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自学、自学、再自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再课堂教学;只有具有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就可以真正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就可以算是就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开学来我仔细研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感触颇多。
我感到我们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冯晓霞讲座整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研制、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一、《指南》是什么?(什么性质的文件)顾名思义,“指南”是方向的指引或导向。
《指南》对幼儿教育方向的指引主要通过:1、提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帮助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合理的期望;2、针对目标提出达成目标的“教育建议”,帮助家长和教师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
(教育建议、途径和方法)(不是一个测评工具,不可以直接拿过来测评孩子。
而是一个方向的指引。
)3、《指南》说明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该文件的目的意义:“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4、也可以说,《指南》基于对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把握,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经历了6年,在这6年间,要搜寻各方面的资料,明确各个领域的核心价值要怎样定位,各年龄段的孩子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之前都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再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测评,通过率在80%-50%之间制定对应的目标),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方向的引导和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要求。
5、研制《早期学习发展指南》是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文件形式对幼儿“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进行界定,达到“促进家园、幼儿园及有关方面达成对幼儿学习和发展期望的共识,更科学、更有效地实施学前教育”的目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数学)领域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数学)领域解读!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一、《指南》3-6岁儿童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概述(一)科学领域的结构1、科学探究2、数学认知(二)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1、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
2、解决问题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
3、为幼儿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活动建立有机的联系。
(三)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观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让孩子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1、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
2、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3、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为什么将数学纳入科学领域1、观察与实验2、比较分类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的共同和差异的一种逻辑方法,是对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的初步方法。
比较的作用:(1)对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
(2)揭示事物的特点及其发展的顺序。
3、系统化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相关性按照某种顺序组成体系的思维方法。
4、分析与综合如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5、归纳6、类比、联系与推理(四)为什么将数学纳入科学领域数学与科学有着相同共同点,他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健康领域)

站直。
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1.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 考标准:
男孩:
身高:106.1-125.8厘米 体重:15.9-27.1公斤
女孩:
身高:104.9-125.4厘米 体重:15.3-27.8公斤
2. 经常保持正确的站、 坐和行走姿势。
目标1
➢ 关键词:身高、体重、姿势
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差 现象: 儿童肥胖症——呼吸、消化系统疾病
➢ 力量:身体运动的基础; ➢ 耐力:进行身体运动、更好适应社会生活应具备的身
体素质,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小肌肉群
3-4岁
4-5岁
5-6岁
1. 能用笔涂涂画画。 1.能沿边线较直地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
2. 能熟练地用勺子吃 画出简单图形,或能 形,线条基本平滑。
饭。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 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 饮暴食。喜欢吃瓜果、 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 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 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 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 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 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 确。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 动。
5.能行走1公里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 (途中可适当停歇)。 里左右(途中可适当
3. 能单脚连续向前 跳8米左右。 4. 能快跑25米左右。 5. 能连续行走1.5公
停歇)。
里以上(途中可适当
停歇)。
大肌肉动作发展——目标1 、目标2
➢ 平衡力、协调力:完成各种身体动作的前提,实现自 我保护最基本的能力;
• 重视基本动作练习时的正确指导;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其一:放下主观(文本、任务、情绪),倾听孩子 其二:柔性的,开放的 其三:整体性 其四:个体性 其五:真实性 其六:多方位全程性
LOGO
二、运用《指南》观察与了解幼儿 (三)、现场观察建议
• 方案预设型
1、确定观察的专题——五 大领域;年龄段等。 2、被观察幼儿的人数—— 个体、小组、全班 3、观察时段策划:一次或 多次跟踪对比观察
LOGO
LOGO
LOGO
解读《3-6岁儿童学 习与发展指南》
听潮艺术幼儿园 沈婷
2013-11-12
块面一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 点把握与框架回顾
字面理解要点简述
框架梳理
LOGO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点把握与框架 回顾
字面理解要点简述 (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目的) 几个要点: 学习:是人因为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反应
要点提示
2、32个目标的核心价 值: ——兴趣价值、能力价 值、体验过程的价值
LOGO
3、如何理解各年龄段 典型表现? ——具有开放性:(是举 例而不是全部;是参照而 不是标准,是了解而不 是鉴定:提供观察思考 的参考路径)
二、运用《指南》观察与了解幼儿
LOGO
《指南》总体框架:5大领域、11个子领域、 *32个目标、*典型表现
LOGO
5大领域、11个子领域、*32个目标、*典型表现 1、五大领域11个子领域: --启动全人培养支架 健康是生命质量根本;3个支领域 (“身心”全面;支持“动作发 展”;“生活习惯于生活能力”保 驾护航一生. 科学培养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体 验开发兴趣,初步能力;“数学认 识”数形空间与兴趣) 艺术开发感性思维;(“感受欣赏”吸 收,“表现与创造”表达) 社会提高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环 境,“社会适应”一生社会化起步) 语言沟通工具:(“倾听与表达”侧重 口语,“阅读与书写准备)书面语 言启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第一章第一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健康的发展状况,将对幼儿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顾荣芳,2004)它是幼儿整体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指南》首先强调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认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时期,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指南》还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视角,指出成人应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指南》进一步指出,尽管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但是这种保护不应过度,否则将会影响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对于3——6岁幼儿来说,什么样的身心发展状况是健康的?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何种水平?成人在幼儿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能够提供哪些教育建议呢?《指南》针对这些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阐述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指标与教育建议,以此反映了国家对3——6岁幼儿教育发展的合理期望。
《指南》对各年龄段幼儿健康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幼儿教育者,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为幼儿设定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评估和反思教育活动的效果,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指南》对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界定更加详细规范,体现了幼儿发展水平层层递进的特点及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并不只限于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一种活动经常具有多种功能,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设计和拓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的目标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之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读

• 与亲人:对家长的询问拒绝回答或者发脾气 • 与陌生人:不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不接待客人
思考: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 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强调儿童的 主体作用 • 其次,注意激发儿童交往能力的动机 • 再次,教会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 • 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 2.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 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
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
解决冲突。 2、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 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 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 想法和感受。 4、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 点、长处。
“社会适应”——从群体出发,描述幼儿在群体中应达成的行为习 惯
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指南》里面是用三部曲完成的。
幼儿乐群。针对年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使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二)行为导向划分的优势
(1)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性,突出了教育与发展 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人际交往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2)梳理了幼儿发展的显性行为,凸显幼儿园教育与 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课堂PPT)

COMPANY LOGOTYPE INSERT
' LOGO '
COMPANY LOGOTYPE INSERT
教师 家长
家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幼儿
21
(四)游戏为主:做中学 而非 坐中学 活动整合
学习活动 运动活动 游戏活动 生活活动
22 ' LOGO '
COMPANY LOGOTYPE INSERT
三、〈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一)指南的结构 • 包含两部分: 说明部分 主体部分
(2)家庭的多样性从被关注到被强调。
19 ' LOGO '
COMPANY LOGOTYPE INSERT
3、家园合作的条件:家庭支持系统的构建
家访
电话访问
家园联系栏
家庭支持系统
家长学校
家长会
' LOGO '
COMPANY LOGOTYPE INSERT
网络:家园互动论坛
20
4、多组关系
关系
教师
幼儿
11
•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 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
•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 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指 南》)
12
•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16 ' LOGO '
COMPANY LOGOTYPE INSE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背景分析1、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教育部联合推动下出台的。
目前全球先后已经有三十多个国家出台了儿童早期学习发展标准,例如:美国早在1984年就完成了针对本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我国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帮助下,于2012年推出了我国的《3—6岁儿童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并于6月12日征求意见完毕。
2、指南的出台是为了向幼儿教育提供一个早期教育的学习标准。
二、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关系1、纲要是对学前教育的宏观要求,是制定指南的依据之一。
指南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更详细的教育标准和建议,它是对纲要的具体化。
2、指南所提出的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教育标准和教育建议不仅对幼儿园的教育有指导作用,同时也适用于幼儿的家庭教育。
三、说明部分的解读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原因),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目的),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解读:(一)为幼儿后继学习奠定基础1、幼儿后继学习指什么?指幼儿园教育以后的学习,包括:小学学习、中学学习、大学学习乃至大学毕业后的终身学习等。
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实际上就是指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准备,即我们通常说的“入学准备”。
2、为幼儿后继学习做准备是否需要提前学习和训练后继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提前学习和训练后继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就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化的具体表现为:幼儿园教识字、教拼音、教阅读、教计算等,是不可取的。
实践研究表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今后适应小学学习并无帮助,在幼儿园提前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学习成绩确实比其他孩子好,但是小学三年级以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后续学习带来的困扰困扰一儿童独立性、自理能力、独立生活的习惯差。
究其原因是家长、幼儿园呵护过度,包办代替过多;困扰二学习技能薄弱,对待学习积极性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消极。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幼儿园阶段传授过多的小学化内容,且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方式大多是机械识记,幼儿具体感知和实践操作少,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以直观动作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相对幼儿而言许多小学内容显得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引起孩子过早厌学。
学习了小学内容的幼儿,进入小学低年级,许多知识是他在幼儿园时学过的,因此,在小学学习是容易感到乏味,学习起来不够专注,开小差,甚至干扰其他孩子的学习,影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类孩子在进入小学三年级面临全新的学习任务时,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类孩子的学习成绩就逐渐落下来了。
困扰四缺乏广泛地的自然知识、社会生活知识,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这与某些幼儿园教育过于侧重识字、拼音、阅读、计算等教育有关。
困扰五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3——6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而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更多采用的是师传生受式的灌输教育,幼儿缺乏足够的口语表达机会。
人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幼儿阶段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不仅影响他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他在后继学习中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困扰六自控能力差,难以遵守规则。
自控能力只有在幼儿的自主活动和自主游戏活动中才能培养,小学化幼儿教育孩子的对规则的遵守主要靠外力约束,自控能力很难形成。
困扰七孩子动手能力不足。
这与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学习,孩子动手操作时间少有关。
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均表明,0——6岁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
脑的发展除了跟营养、环境刺激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要受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的影响,常言道“心灵手巧”,身体运动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刺激脑神经的生长发育。
由以上现象可知,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做准备真正的并不是指过早的教给孩子小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养成孩子积极地社会生活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等。
4、美国关于早期学习准备的相关研究提出,幼儿在进入小学前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入学准备:1)社会与情绪性。
如社会交往、自控力自我中心等。
2)认知和一般知识。
如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知识范围的宽窄等;3)语言。
如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动作技能。
如动手能力、运动能力等;5)学习品质又称学习习惯。
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等。
2005年以来我国学者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性研究,证明这一研究成果同样适合我国儿童。
)(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终身发展指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个人生活有幸福感、学习工作中有成就感和对社会有贡献三大方面作支撑。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和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有多高或物质生活有多富裕,而是与他的社会性品质有极大的关系,如:知足、自信、自尊、积极乐观、能力等,而这些积极社会态度的养成,与儿童早期形成的心理品质有关。
影响幼儿社会态度形成的心理品质:1)自控力,自控力发展的关键期在6岁以前,6岁后尽管也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和能达到的水平已经有限了;2)关爱他人,这是人在后天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人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属性之一,儿童关爱他人的能力随做年龄的增长增强,由最初的只关心自己,到关爱父母、老师、同学乃至于不认识的陌生人,如同情心等;3)乐群宜人,即合群、能和谐与人相处。
4)积极乐观,遇到困难不回避、不放弃,积极主动解决。
5)独立自理;6)兴趣好奇心,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认识世界、探究世界的有道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会扼杀人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可以说兴趣和好奇心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呵护和保护出来的,教师不能用不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去扼杀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
7)积极地认知风格,其含义是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问题,很多老师和家长很关注孩子的聪明程度、关注孩子的智商,其实这些远不如孩子积极思考更为重要,与智力水平相比人的积极认知风格更具有可教育性、可开发性和社会现实价值。
8)积极的学习态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幼儿的学习时,能选择那些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9)谨慎的学习风格,做事有计划、有恒心、不冲动、不盲从等。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儿童观、教育观存在的误区:教育是面向儿童的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当前存在着三种错误的儿童观,一是把儿童看成是待填充的空瓶,儿童的发展就是把知识不断填充到空瓶里的过程,似乎知识填充得越多教育就越成功,孩子成为了没有灵魂的知识的容器。
第二种观点是把儿童看成待雕塑的材料,于是乎有了这样的比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实际上真正塑造儿童灵魂的只能是儿童自己,教师只能为儿童塑造自己的灵魂创造条件和环境。
第三种观点是把儿童看成赛道上的跑车,人生就是一场赛跑,只有跑在别人前面的人,人生才会幸福,人生才是成功的,于是教育成为了赛跑的训练,这种思想和需求,导致了今天的应试教育,这些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思想意识中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缺乏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基本品质,很难体味到人生的幸福,也很难为社会做贡献。
2、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呢?在此,我们借用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来理解对儿童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具有吸收性很强的心智,年龄越小的儿童吸收能力越强。
吸收性心智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即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吸收什么样的养分,因此,如果他生活在师生关系比较严厉的班级,他就会出于对自尊心的保护而形成一些回避的、甚至是对抗的行为交往策略。
如果生活在一个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幼儿园,他就会吸收足够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形成包括对学习生活的兴趣热情为核心的积极地生活态度。
二是有自主的选择性。
在一个教育活动中,影响孩子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希望孩子吸收的是知识技能以及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但孩子吸收的未必与我们的期望一致,如市实验幼儿园某老师上公开课《奇妙的汉字》时,播放的动画视频,老师希望孩子吸收的是对汉字来源的认识,但孩子更多关注的是动画中惊险、搞笑的情节,由此可以推知,在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小学化活动中,孩子甚至吸收到的是对学习的反感,产生的是厌学的心理。
所以是孩子自己在决定他将吸收环境中的哪些因素,教育者是不可能决定孩子吸收什么的。
三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儿童的发展是儿童通过自主选择进而在自己的头脑中搭建起一个内心世界的精神大厦的过程。
以上是蒙台梭利儿童观的主要内容,基于这样的儿童观,蒙台梭利认为,发展就是儿童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把自身发展的诸多可能性的发展的现实性的过程。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都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环境成分,为了适应这些环境,儿童不得不发生变化,这种为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变化就是儿童的发展,所以真正的发展既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技能的训练,而是对变化着的环境的主动适应,因此,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为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适宜其发展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宜孩子发展的环境呢?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有以下五个特点:1、充满爱。
包括师爱、亲子之情、同学朋友之爱等。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反映了这个道理,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环境的营养性,即能满足幼儿期的成长需求,符合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在幼儿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敏感期,如:蒙台梭利认为2—4岁是儿童的秩序敏感期,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适应环境,错过这一时期的教育孩子的秩序感以及对事物间关系认识的发展水平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期。
3、教育要跟上孩子的学习节奏,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基本都是在强调孩子要跟上教师教育的节奏,忽视了孩子学习的节奏,实际上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如蒙台梭利的教育、瑞杰欧的教育等,都强调教育要跟上孩子的学习节奏,当一个我们认为已经可以结束的活动,孩子仍然还感兴趣时侯,就说明这个活动对孩子仍然有营养。
4、孩子感兴趣,只有孩子感兴趣喜欢的活动,孩子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继而获得深刻的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