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分析
| [<<][>>]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有我国其历史的沿革,有我国至今还在基本维持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而造成的,还有诸如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历史沿革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执行增长第一的经济政策,高环境成本的工业不顾环境承受能力而片面增长,并且在工业结构上严重失衡。
2、以粮为纲政策。在农业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引起了大面积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和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追求农业高产导致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多。化肥的大量使用引起了中国南方的一些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氮化合物进入含水土层则可能危害健康。
3、“大跃进”。大跃进期间,一大批设备简陋、效益低下的小炉窑、小电站、小水泥厂蜂拥而上,浪费严重,经济效率恶化,工业“三费”放任自流地排放,许多城市的工业区(大多数是农村地区)出现烟雾弥漫、污水横流、废物遍地的局面,环境污染迅速蔓延。
4、“三线”建设。在“三线”建设中,许多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的工厂建到深山峡谷中,由于扩散稀释条件差,形成了严重的大气污
染和水污染。许多排放量很大的工厂将废水直接排放,使天然水系变成臭水沟。
5、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负效应。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降尘、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现象相当普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生活污水大幅增加,这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首要原因。固体废物对城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6、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带来的负面效应。最近十多年以来,中国环境还受到乡镇企业快速增长的影响。在同一产业中,乡镇企业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城市企业,而且由于技术和管理落后,某些污染物的排放已占到相当的比重。
(二)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深层原因
1、长期的城乡分割,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大量人口被滞留在农村,从而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
2、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贫困的处境强化了广大农民谋求发展的动机,在缺少人力资本以及适当发展途径的情况下,很多农民不得不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以非持续的方式掠夺性地利用土地和森林资源,从而直接造成土地退化、森林破坏、
生物多样性损失、缺水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的下降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民摆脱贫困。
3、在二元社会结构的作用下,农村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农业是主要产业,相当多的人是以农业为生的。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难度。农村土地制度没有根本变革,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仍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这种土地利用状况在加剧农村环境污染的同时,又严重制约着污染的有效治理。
4、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环境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中国的环保工作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3]。
(三)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改善的原因
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如何建立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以防治农村环境污染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对付
新的污染问题。
3.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受限。
4.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没有象城市的那样制定优惠政策,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5.当前污染防治没有根据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设计治理模式,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不高[4]。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有河皆枯、有水皆污”,在过去我们很难把这句话与田园村庄联系到一起,而今天这句话却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最真实的写照。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委员们把目光聚焦在关系民生的农村环境问题上,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鼓”与“呼”。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案》,对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策
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一组组详尽的数据都是对我国农村严峻的
污染现状敲响的警钟。
吴晓青概括了我国农村污染的现状,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群众健康与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据了解,我国化肥与农药使用量均居世界首位,利用率却不高;我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3倍;小城镇与农村聚居点产生大量生活污染,“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导致的工业污染很严重;许多大中城市郊区与农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存放地,占用与损毁的农田达200万亩;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很大,造成的农业林经济损失也很大。我国目前有3亿多农村
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以减缓农村污染问题的加剧。吴晓青介绍说,环保部门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新建项目一律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实行淘汰制度。国家环保总局共计关闭小造纸、小玻璃、小农药等“十五小”企业6万多家;为控制农村的面源污染,发布了《农药安全使
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标准、规范。从2002年开始实施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在北京市延庆县等北方地区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颁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标准》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央财政2003~2006年安排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资助中西部地区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2004处,形成畜禽粪便年处理能力4600万吨;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程,已命名425个全国优美乡镇、320个生态示范区、6个生态县(市、区);此外,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将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调查工作。
应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实施“重点保护、集中整治、全面提升”三大战略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已经全面实施。为打造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新农村,吴晓青建议:第一,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夯实工作基础。抓紧拟订《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与标准,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