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


5) 一 (
— — ~ — 、 、
l \

i | 薯。
f 教饭新 解J
的观点 。
慨念 运用 阶段 :指教 师 引导 学生 将 获 得 的新 概 念应 用 于新 情 境 , 答 相 关 问题 。 解 儿 童解 决 新 问题 的情 况 下运 用 教师 介 绍 的 概 念 ,儿童 将 新学 习的 观点 运 用到 新 的情 况 中验证 它们 , 强他 们对 知识 的理解 。概 加 念 运用 可 以使 儿 童在 他 们探 索 和发 明 的概 念 中构 建更有 意义 的知 识 。在 这个 阶段 , 教 师 必须 在 儿童 之 间进 行 穿梭 ,放 下 教 师 的 架子, 真正 倾 听儿 童 们 的讨论 , 受 由儿 童 接 做 出的各 种不 同 的反应 。






* .

一一 — — — ~ ~




fo c p piain阶段 。 Cnet l t ) Ap c o
初 探 阶段 : 指探 究 、 手 做 , 发 现 儿 动 并 童在 学 习科学 过 程 中 概念 转 变教学 模式
概 念转 变 教学模 式 主要 包 括 以下 几个
阶段 :
1了解学 生 已有概 念 。 、 概 念转 变教 学模 式 的一 个 基本 假 设就 是 “ 概 念 的 建 构 , 能 以既 存 的概 念 ( 新 只 即 前概 念 ) 为基础 ” 。因此 , 念转 变教 学 的第 概 步也 是最 重 要 的一 步就 是 ,了解 学 生对 即将 学 习 的 主题或 现 象 的前 概念 。教 师可 以通 过 多种 手 段 了解 学生 的前 概念 ,如与 学生交 谈 、 生画 图 、 念 图等 。 让学 概 学 生 的前概 念存 在 两 种情 况 :一 是学 生前概念 与所学科学概念基本一致时 , 学 生很 容易 理解 科学 概念 , 能很 快接 纳 。科 并 学概 念 补充 学 生原 有 概 念 ( 即前 概 念 )使 , 原有 概 念变 得 更加 完 善 。一 是学 生 前 概念 与所 学 科学 概 念不 一 致 时 ,学生 需 要对 原 有概 念 进行 分 析 、 断和 权衡 , 而建 立 科 判 从 学改 变 。教 师教 学 的重 点 应 该放 在 转 变学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法探讨与研究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法探讨与研究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法探讨与研究在当今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重要目标。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启蒙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阶段,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地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相比,探究式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2、问题导向学习始于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思考和实践,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

3、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4、合作学习探究活动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秘,从而激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究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法初探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法初探

教改教研新教师教学函数公式的内容,还有就是三角函数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应用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减退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对导学案中比较困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良好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提升。

此外,由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十分的抽象与枯燥性,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营造养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在课后使用高中数学导学案通常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想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都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实现,但是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基本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与应用。

因此,在数学课堂结束以后,教师要能够使学生进行导学案检测题的训练与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

在进行一定的课后检测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漏点与盲点也到有效的纠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有效的提升了。

但要注意的是,因为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其必须要有较为灵活的评价环节,比如在课后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更为多元化与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总结总而言之,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在高中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其出现应用形式化且单一化,或学生不重视的情况。

要根据高中数学的学科特征,依照导致案制定的探究性、指导性及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进行有效的制定,并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及课后进行充分有效的应用,从而将导学案所具有的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提升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1]陈霞.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21.[2]李文磊.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91.[3]马雪萍.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93.作者简介:魏海江,男,汉族,甘肃成县人,1984年2月出生,就职于成县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高中数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初探小学科技教育教学

初探小学科技教育教学

初探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中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科技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科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利用科技来改变和创造新的事物。

要做好科技教育教学,一定要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操作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将科技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综合学科课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技,教学应当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通过真实的情境设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科技信息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科技教育改革资源建设评价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是广泛的教育范畴,旨在为学生提供技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培训,以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信息技术和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然而,在小学科技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教师对科技教育认识不够充分,教学方法较为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更新也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开展小学科技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们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将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个性化需求。

一.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1.课程设置与结构优化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是科技教育教学的基础,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小学科技教育教学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突出重点,建立完整的内容体系,分阶段、分主题开展教材内容的设计和教学。

强化实践探究的环节,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方法(3篇)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方法,以期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激发兴趣,培养探究意识1. 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验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2. 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例如,在讲解“物体的浮沉”时,可以提出“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却沉入水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注重实验,培养实践能力1. 优化实验设计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同时,注重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示范、指导、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要领,提高实验效果。

3. 丰富实验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实验、家庭实验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感受科学的魅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实验室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四、注重评价,激发学生潜能1. 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个性化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进行个性化评价。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发挥优势,勇于创新;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实践。

事实上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呢?一、创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科学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设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思维,而应“蹲下身子”,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科学,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

尤其是对学生“异想天开”的答案不要过早作出简单的判断,更不要嘲笑、讥讽学生,而应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学生刚萌发的创新意识,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出来。

这时我们会惊叹,学生的创新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而课堂也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而变得精彩。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敢于探究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其间,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例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拿出3个都装着水的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对学生说:“昨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时,邻居家的小孩指着这3个瓶子,问我,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我左看右看,还真拿不准,大家帮我猜一猜,好吗?”话音未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竟也争得面红耳赤,各执己见,“到底哪瓶水最多?”的探究活动就由此开始了。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研活动(3篇)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特举办本次小学科学探究式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明确探究式学习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 培养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推动我校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8:30-11:30四、活动地点我校科学实验室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校长致辞,强调探究式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 专题讲座(1)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2)主讲人:我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3)讲座内容:探究式学习的起源、发展、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及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3. 课堂观摩(1)展示课:探究式教学案例(2)授课教师:我校优秀科学教师(3)观摩内容:展示一节探究式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互动等。

4. 互动交流(1)分组讨论:针对展示课进行评析,提出改进意见。

(2)教师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在探究式教学中的心得与体会。

(3)专家点评:针对教师们的发言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表彰(1)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和不足。

(2)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3)布置下一阶段科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任务。

六、活动组织1. 组委会(1)主任:校长(2)副主任:教务主任、科研主任(3)成员:各年级科学教师2. 活动筹备(1)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

(2)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

(3)安排活动场地和设备。

(4)制作活动资料和宣传海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初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初探

点, 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探究学习的步步深入 ; 引发
学生提出问题, 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 使各个
探究环节相扣相连逐渐深入 ; 调动学生对话 , 达到培养学
点,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科学的探究过程不应局限于课堂, 而应延伸到学生的
日常生活中去 , 而小学生家庭型科学实验室的建立 , 正好
时间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同时 , 在收集器材的过程中也 是对知识的一个学习过程, 对能力的一个提高过程。
如在《 比较水的多少》 一课中, 我们所用的材料是大小
不一的矿泉水瓶 ,而不是直接使用实验室里的量杯或量
化, 要通过实施科学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们经历基本的科 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再者我们的 科学教学应该渗透在学生的科学活动当中, 要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形成尊重事实 、 探索真理的科学态
的年龄特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必须要运用各种实验器
果却使我们的学生远离了科学、 远离了探究。就会使他们
觉得科学探究就是实验室里的规范化实验,离开了学校 , 就意味着不必再进行科学探究了。 而发明创造那更是科学
材, 虽然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拥有各种各样的标准配套器
材, 然而这些器材毕竟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 对他们来讲 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么, 我们该如何开展实验教学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小学生家庭型科学实验室主要是
包括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一方 面生活是课堂教学的起点 , 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另一方 面课堂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生活 , 它是基于历史与现实指
具也是用饭盆、 脸盆等这些每个人家中 都能找到的物品, 使学生真正感觉到科学探究实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二、 创设情景, 让科学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小学科学教学 的 目的之一就是培养 学生 的 自主探究 能力。 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的因素。 创设一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科、生活领域中发现问题并逐渐进行分析、研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在科学教学中重视探究式学习,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科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相对于小学中涉及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常规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是探究。

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在探究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等,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面,笔者就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问题浅谈几点见解:一、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设计者。

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所以教师需要注意开展探究式学习中的策划工作、开展形式、活动进行的方式、合作安排情况等,在学生探究式学习中适时评价,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不断探索。

2.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促进者、参与者。

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经常在课堂上溜号开小差,在课后玩耍不写作业。

所以,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

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学会“扶”和“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

综上,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养成情况等明确自身角色的定位,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投入到每一科的学习之中。

二、探究式教学以知识为载体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不但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也是科学学习的内容,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当前科学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表现出重视探究学习的过程,不重视知识结论。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法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法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教学法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小学科学教育正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科学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探究式教学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不同,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那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究竟有哪些重要意义呢?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往往会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和见解,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再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中包含了很多实验和观察活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

此外,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这就需要他们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应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黄?”“怎样让鸡蛋浮在水面上?”等主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引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学科学教学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各个国家设计了多种教学模式。

简言之,教学模式是指有组织的教学方法,包括阶段、步骤、行动或决定点的一些安排,目前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指导发现教学模式、学习环教学模式、概念改变教学模式等等。

一、指导一发现教学模式(guideddiscovery)指导一发现教学模式是指儿童从有趣的和具体的物质开始学习,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探索物质,观察、发现他们对自然界的问题。

教师主要任务是:提出介探究性问题以引发探索;提供发现材料;当学生探索时进行倾听;帮助学生记下要发现的问题:偶尔关注或重新引导儿童发现活动;给学生经过选择的信息。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发现过程,不要为儿童提供过多的信息,不要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尽量用“你认为怎么样?”、“你的想法是什么?”或“你能试一下并发现些什么吗?”等回答学生的问题。

指导一发现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

对大部分儿童而言,指导发现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探索和发现未知都是一件令人感兴趣的事情。

当进行探究时,学生好象突然意识到自然界与他们有着令人激动、不可思议的关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矧结构重新建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威金斯和麦克泰(wiggins&mc tighe)指出,在发现学习中,儿童的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

如果发现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儿童在“科学迷宫”中发现乐趣的话,那么另外两个目标就足让他们探索和解释他们周围是事物:指导一发现教学模式给儿童提供了机会和时问去观察、理解和鉴赏世界的规律和多样性,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会思考各种町能性,提出假设和预测,并检测自己的想法,教师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当学生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不断的在各小组间进行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个体或小组给予必要帮助,使他们不必过度焦虑,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轻言放弃。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科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探究式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对于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其次,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这些方法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者,探究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探究式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探究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交流想法、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那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呢?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物体的沉浮”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会沉入水底?”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思考和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摘要】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本文首先介绍了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然后探讨了其基本原则和具体实践方法。

进一步探究了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意义,以及在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对探究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论部分展望了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科学教学、重要性、定义、特点、基本原则、具体实践方法、意义、科学素养培养、作用、比较、未来发展、建议1. 引言1.1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原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这种深入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探究式学习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出色的团队精神。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2 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实验、发现和总结,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特点包括: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2. 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和合作,促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3. 强调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究中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统化 。
于适应环境的知识 ,这种知识就是他 的原认知 ,学生正是带着这样的原
认知走进课 堂的,而且他们相信的 自己的原认知都是正确 的。
二 指导学 生分析问题 ,制定探究计划 在分析 问题 的过程中 ,促进学生思维 的不 断发展 。要求学 生能根据 自己已有 的知识,分析所提 出的问题 ,并通过各种 方
四 、利用评价 ,完成知识迁移
此环节是现代评价理论 的具体运用 ,在学 生思维过程和探 究过程 中,什 么时候、 以何种方式给 予反馈。作为反馈 的评价 可 以在教 学过程的任何 时候进行 ,这 是一种非正式评价 , 目标 在于确保学 生活动的方 向或鼓励学 生对研 究过程进行反 思以促 成学生知识 的迁 移和能力的培养 。比较 正式的评价 ,包括纸 笔 测验和行为性任 务,也应用于教学 中为学 生和 教师提供反馈 。 教师通过正式和 非正式的评价 ,再决定是否 需要重复前几步 中 做过 的一个或 多个活动 。教师事先要挑选 一些既有利于巩 固学 生新的认知 结构 又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训练题 。学 生 可 以自由选取 、 自我评价探究的成效 ,也达 到弥补探究疏漏或 探 究面狭窄 的作用 ,最终达到把所学知识具体化 、条理化、系
此在 问题分析过程 中,我们要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假设 ,并对假设进行讨
论。
三 、利用探究 活动 ,养成严谨 的思维 习惯
探 究是科 学学习的核心,探 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目标 ,又是 科学学习 的方式 ,亲身经历 以探究为主 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 习 科 学的主要途径。
1 . 在推理 的过程 中养成严谨 的思维 习惯 。科 学的结论是符合 逻辑 的,我 们可 以通 过推理 的方式得 出结论 。例如我在教 学 哪杯 水温度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案例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案例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案例研究科学课堂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促进他们的学科学习。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

一、案例一:植物的生长条件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通过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生在组内自主讨论,提出了土壤、水分和阳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接着,学生们利用小盆栽,在不同的环境中培育植物。

他们实验了在光照较强的和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的浇水量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阳光、水分和土壤确实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这个案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案例二:能量传递与食物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能量传递与食物链的概念和原理。

教师首先呈现一个食物链的图示,让学生分组探究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

学生们在小组中研究食物链,观察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观察并记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理解能量是如何在食物链中传递的。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传递的原理。

他们还发现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环节受到影响会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平衡。

三、案例三:物体的浮力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体的浮力。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一个物体能否在水中浮起?为什么?然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验。

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提出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可能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然后,他们设计了几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学科学“4+X”探究式教学法探索

小学科学“4+X”探究式教学法探索

小学科学“4+X”探究式教学法探索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4+X”探究式教学法则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4+X”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4+X”探究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即启发探究、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构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的“X”则指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而不同。

第一环节是启发探究。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设立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学习生活中的物性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物性的好奇心。

第二环节是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亲自动手探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操作技能。

在学习物质的状态变化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加热水、观察冰块的融化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发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三环节是归纳总结。

学生在实践操作后,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和思考,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他们的归纳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与前面的问题进行对比,从而总结物质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

在学生基本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探索更深入的知识点,如什么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等。

“4+X”探究式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该方法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惑和挫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该方法需要充分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支持,如实验室、实践材料等。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知识,学习科学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学习初、高中阶段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这门学科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培养科学精神,并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探索性的发挥。

一、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具体步骤(一)从科学探究入手,提出问题假设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提问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而后续的教学活动则以提问为依据。

提出问题的假设,容易引起学生主动思考,而在一定的科学课程主题下,更容易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如在“动物的感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人的角度来设置问题。

例如,人都是有感觉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因素来触发。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小动物有没有嗅觉?那它们有没有听觉呢?小动物的感觉与人类的感觉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形式,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感觉,亲身参与课程的问题探究。

如果家里养了小动物的学生,就能够了解得更多。

教师的逐渐引导,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教学效果。

(二)从科学探究入手,展开假设猜想通过上述教师提问,将主动思考、探究交给学生,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主场。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大胆表达。

教师在此时不评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直至把自己的猜测全部说完为止。

有些学生会说,动物和人类的感受是相同的;有些学生会认为人类的视觉、嗅觉是最灵敏的,另一些则认为人类的嗅觉、视觉、听觉都不如动物;还有些学生会异想天开,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猜想,甚至会拿动漫里的角色进行比较,但不管怎么联想和想象,教师都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因为正是通过这些猜测、联想和想象,培养了他们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能否定和批评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尹庄镇中心小学僧晓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和要求下,小学科学课堂已经走向了以探究为主的时代,如今的科学教学,“探究”一词既作为一种新理念被逐渐接受,更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被广博实践。

然而与此同时,探究行为在课堂上也呈现出另一种现象:学生探究的目的不明确,探究活动表面热烈实则无序、无意,面对教学难点探究学习难以突破,学生的探究能力难以提高等等。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探究行为有目的、有意义、有方法、有积淀呢?我觉得可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引导,让“探究式”实践活动有的放矢。

1、引导观察,教会学生探究的习惯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观察是思维的窗口。

人从外界获取信息的90%是通过眼睛来实现的。

《课标》中也指出“科学教学应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进行探究,要通过使学生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让学生正确的、有目的的观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探究习惯,更可以确凿的找到探究的切口,提高探究的效率。

在一些国家的科学课教学中甚至要求学生用80%的时间进行观察,可以说观察对于探究至关严重。

指导学生观察,很严重的是平时观察习惯的养成,而这种习惯是很难通过说教的方式实现的,这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在详尽观察时,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观察,防止因过度奇怪和兴奋而造成的盲目。

如在《热的传递》一课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木屑在液体中的运动轨迹。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就会侧重去观察酒精灯火焰和烧杯壁上的气泡,从而失去观察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察,还需要教会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一些实验的观察并不简单的等同于“看”,有的时候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例外的观察类型选准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如观测太阳的高度变化,就合宜直接去“看”,而需要通过太阳高度测量器或者时节日晷来进行间接观测。

一般来说观察动态变化的事物,要通
过不变观察范围并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而观察静态或比较分散的事物,则可按空间顺序来进行观察。

2、引导质疑,注重学生探究的实质
质疑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疑问,而不能理解为“说出老师所预设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开阔,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想象。

对那些有价值的、值得研究和能够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肯定,及时鼓励,即便他们所提的问题并无探究的价值,我们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表扬他们大胆质疑的精神。

在《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就曾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敲击音钹会振动,而敲击桌子不会震动呢?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振动的性质”,虽然不是探究的重点,但如果正确解释清晰,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所以我就在课堂中随机生成,解释了当中的原因。

当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些可以不现场解决,但要在必要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探究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需要在引导他们充分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提出的问题随意性就会很大,问题的价值就会降低。

二、正确定位,让“探究式”课堂教学回归理性。

探究从探究行为的深入程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分可以分为“引导性探究”、“指导性探究”和“自主性探究”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时会把探究简单的理解为“自主性探究”,这就会造成课堂探究层次定位的偏失,使得探究的要求偏离了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造成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的情况。

在中低年级,学生“自主性探究”的能力还不强,要想让学生探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和指导工作,把握好探究性学习的定位,盲目放任会欲速而不达。

如在三年级上学期《纸》一课的教学中,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本课教参后的《参考教学案例》中,要求“学生自主研究贯彻始终”,但是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不够一学期的学生,根据《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探究序列表》的总体要求,他们的探究性水平应该在引导性探究的初级阶段,而引导性探究相对指导性探究、自主性探究又处在一个处级阶段,这个年
龄段的学生从能力上很难做到完全的自主性探究。

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对学生在本节课上探究水平的培养与应用,只能定位在引导性探究的层面上。

当然,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对于一些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合适的给他们一些解放的空间也是未尝不可的。

三、及时调控,让“探究式”学习意识生根发芽。

知识可以积淀,技能可以烂熟,“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也需要不断磨练,才能不断达到新的科学探究高度。

这就需要教师做“探究式”学习的有心人,每一次探究过后,除了对探究对象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对“探究式”学习本身进行反思与调控。

1、平衡角色,人人都是探究的主人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些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他们往往会担任探究活动的“主角”,而另一些性格内敛,不喜欢动手操作,他们就会成为探究活动的“陪角”,长期下去,后者就会逐渐失去探究的信心和兴趣,使得探究活动成为少数学生活跃的舞台。

因此,在实际探究中,我们要特别关心那些不爱表现、不善言词的学生,给他们充分的鼓励,让他们找到探究的信心。

在分组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

实验过后,还可以个别交流谈话,及时表扬他们,提升他们的信心和兴趣。

2、及时总结,课课都有探究的经验
每一次探究过后,作为教师要根据探究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及时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探究的难度,调整引导的方向,这样才能不断形成探究性学习的经验,,让学生更好的组织和参与探究,使课堂探究的起点更高,效果更实。

在课堂中,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探究行为的得失,让学生自查原因,不断改进,从而让探究性学习内化一种学习科学的意识。

在科学课堂中,探究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要我们正确定位,合理引导,及时调控,不断总结,就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过程的欢乐,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