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作图题
西方经济学作图题

六、作图分析题1、利用图形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比买方会更重视需求的价格弹性。
作为卖方的厂商应针对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便获得最大化的销售收入。
⑴ e d >1的商品,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因为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以图2-2(a)图为例,当e d >1时,在A 点的销售收入32060A AP Q ⋅=⨯=,B 点的销售收入250100B B P Q ⋅=⨯=。
显然, B 点的收入大于A 点的收入。
所以当e d >1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⑵ 0<e d <1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降价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量小于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以图2-2(b)图为例,当0<e d <1时,在A 点的销售收入32060A AP Q ⋅=⨯=, B 点的销售收入22550B B P Q ⋅=⨯=.显然,A 点的收入大于B 点的收入。
所以当0<e d <1时,降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⑶ e d =1的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因为价格变动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等于需求量变动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2、利用图形说明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带来的市场后果。
答:(1)政府价格管制:最高限价。
图2-3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高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该产品的市场最高价格为P 0,市场价格为P e ,最高限价P 0小于均衡价格P e ,且在最高限价格P 0的水平,市场需求量Q 2大于市场供给量Q 1,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会出现供给缺口,其数量为Q 2-Q 1。
宏观经济作图题

宏观经济作图题1.作图表示凯恩斯的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是描述个人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和储蓄决策的曲线。
消费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个人的消费水平也会增加。
储蓄曲线则是向上倾斜的,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个人的储蓄水平也会增加。
2.作图:用投资-储蓄法表示二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决定,并指出非均衡状态的调整。
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对应的收入为均衡收入。
如果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那么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减少,企业会扩大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如果实际生产大于均衡收入,那么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增加,企业会减少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3.作图推导IS曲线,并说明IS曲线右边和左边投资与储蓄的大小关系。
IS曲线是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的收入水平的曲线。
当利率较高时,投资会减少,储蓄会增加,收入水平会下降,因此IS曲线左边表示投资小于储蓄。
当利率较低时,投资会增加,储蓄会减少,收入水平会上升,因此IS曲线右边表示投资大于储蓄。
4.作图推导LM曲线,并说明LM曲线右边和左边L与M 的大小关系。
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平衡的曲线。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下降,投资会增加,因此LM曲线右边表示L大于M。
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利率会上升,投资会减少,因此LM曲线左边表示L小于M。
5.作图: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均衡利率。
均衡利率r是指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的利率水平。
当货币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就会出现均衡利率,这个利率水平可以通过货币市场的图形来表示。
6.作图:利用IS-LM曲线说明扩张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对收入及利率的影响。
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E点,决定了均衡收入y和利率r。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均衡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均衡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新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商务学院《国际经济学》课程组448 打印店有售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是以()为其研究对象的。
A. 国际贸易B. 国际经济关系C. 国际金融D. 贸易政策2、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又分为()两大部分。
A. 宏观与微观B. 实物面与货币面C. 理论与政策D. 开放与封闭3、在封闭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生产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YB.MRS = P X/PYC.XC=XP,YC=YPD.P X(XC-XP)= PY(Y P-YC)4、在开放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贸易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YB.MRS = P X/PYC.XC=XP,YC=YPD.P X(XC-XP)= P Y(YP-Y C)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
A. 宏观与微观B. 实物面与货币面C. 理论与政策D. 开放与封闭E.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2、在封闭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YB.MRS = P X/PYC.X C=XP,YC=YPD.PX(XC-XP)= PY(YP-Y C)E.P X=PY3、在开放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YB.MRS = P X/PYC.X C=XP,YC=YPD.PX(XC-XP)= PY(YP-YC)E.P X=PY三、名词解释生产可能性边界无差异曲线机会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转换率四、判断改错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市场出清才能实现开放的均衡。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国际格局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流动和管理机制问题。
()3、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
()五、简答题1、简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六、图形题1、作图说明封闭均衡的条件。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剖析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
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
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
图形如下: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 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
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
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
故:生产者剩余增加,+(a+b+c)消费者剩余减少,-(a+b)政府补贴额为,-(b+c+d+e+f+g)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
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在没有资本流动时,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当发生资本流动时,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GDP。
总之,资本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
4.用图示说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及其分配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劳动报酬为OaCGA,资本报酬为CFG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劳动报酬为ObHMB,资本报酬为HJM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ObT。
宏观经济作图题

作图题复习(所有图形请注意坐标字母)1.作图表示凯恩斯的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2.作图:用投资一储蓄法表示二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决定,并指出非均衡状态的调整。
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对应的收入为均衡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减少,企业会扩大生产,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生产大于均衡收入,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增加,企业会减少生产,是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3.作图推导IS曲线,并说明IS曲线右边和左边投资与储蓄的大小关系。
(可以把图中的数据去掉,直接以rl r2 r3及y1 y2 y3形式表示,注意四个象限的顺序,4.作图推导LM曲线,并说明LM曲线右边和左边L与M的大小关系。
货币供给m-miLM曲线左边:L<MLM曲线右边:L>M5.作图: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均衡利率。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均衡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7.作图推导AD曲线,并说明扩张财政政策对AD线的影响。
左图是AD曲线的推导图。
右图: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线向右移,相应的AD曲线也会向右移。
8.作图说明AS曲线的几种形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古典总供给曲线政策含义: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只能造成物价上涨。
红色平行于横轴的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政策含义: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且扩张的财政政策不对价格产生影响。
CC线即为线性常规总供给曲线。
表示:价格水平越高,经济中企业提供的总产出越多。
8.利用AD-AS曲线说明经济的波动。
10作图说明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失业11.作图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 f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总供给曲线AS 呈垂直状,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12.作图说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3 y:Y1V由于成本上升,AS曲线向左移,产出减少,价格上涨。
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型

题型和分值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四、计算题(共 2小题,每题9分,共计18分)五、作图分析题(共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六、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 8分,共计24分)主要内容名词解释绝对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边际转换率边际替代率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里昂惕夫之谜人力资本交易所得分工所得关税最优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非关税S--S定理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倾销绝对购买力平价铸币平价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套汇抛补套利J曲线效应一价法则马歇尔—勒纳条件要素价格均等定理计算题: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分工和贸易。
用赫—俄理论分析两国分工和贸易。
有效保护率三角套汇抵补套利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作图分析题成本递增、基于不同偏好情况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利益。
成本递增、两国消费偏好相同情况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用局部均衡法作图并分析贸易小国的关税经济效应。
进口关税和配额的比较。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贸易创造关税同盟效应。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效应。
J曲线效应稳定与不稳定的外汇市场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论述题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
H—O理论的内容。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的内容,为什么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发生。
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是什么?写出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及其内容。
非关税壁垒的含义及特点,并列举至少四种非关税壁垒。
论关税同盟的静态理论。
论关税同盟的动态效益。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分析法是如何对它进行分析的?局部分析法的内容是什么?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在金本位制下,贸易顺差和逆差是如何被自动消除的?为什么当一国外汇供求曲线缺乏弹性时,想依赖货币贬值来消除逆差是不可行的?论述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和公式,它可能带来哪些误导。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剖析培训课件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
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
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
图形如下: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 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
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
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
故:生产者剩余增加,+(a+b+c)消费者剩余减少,-(a+b)政府补贴额为,-(b+c+d+e+f+g)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
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在没有资本流动时,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当发生资本流动时,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GDP。
总之,资本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
4.用图示说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及其分配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劳动报酬为OaCGA,资本报酬为CFG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劳动报酬为ObHMB,资本报酬为HJM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ObT。
国际经济学画图整理

任取一点(6,2)A在贸易前(6X,1Y)国在贸易后(6X,2Y)B 在贸易前(4X,1Y)国在贸易后(4X,4Y)所以在贸易利益区,两国贸易是双方都获益1/OA>1/OC 1/OD>1/OB说明优势要素价格下降,劳动力价格下降,S供给 D需求 Q0均衡产量P0均衡价格Pd国内价格Pw国际价格原:消费者剩余a 生产者剩余b+e总利益a+b+e进口后:消费者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e总利益a+b+c+d+e净利益c+dPd国内贸易条件线1、阴影部分为贸易净利益区2、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福利增加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有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上市之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领先差距,因此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但因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到国外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渐渐失去了该产品的出口市场,最终被掌握技术差距消失AR 平均收益线 MR 边际收益线 Q 小-国内市场容量Q 大-国际市场容量 上)价格高利润低(下)价格低利润高条件:1、在垄断市场(AR ,MR ,下降) 2、国际市场需求量非常大(Q 大>Q 小) 3、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低价倾销是的垄断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容量,更多利润,因因此垄断企业常会向国际市场低价倾销dd’国内成本线ww ’国际生产成本线 dd ’的利益要大于dwQt0时进口税率=dw/wt0当t1时进口税结论:对Y产品生产的保护会使Y 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说明原进口的产品变成了出口产品贸易保护有利条件:Pw 倾斜相同(国际贸易条件线) 生产点与消费点位置颠倒B 到B1,Y 的生产能力从B 提高到B1生产可能性边界优势产品向外扩张条件:pw 向逆时针方向偏转,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什么情况下,国际贸易条件恶化 1、 贸易量大 2、有垄断环境2、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限制进口量Q2到Q3—进口量减少,价格上升A配额制与关税制作用非常接近B①滋生腐败—防止方法:公开拍卖限额②配额制与关税制的差别关税制下,当国内生产能力提高时,进口会大幅度萎缩,而配额制不会,但价格会下跌证明只要给补贴,出口量就会增长,补贴相当于将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由S提高到S’没有补贴时,出口Q1,补贴后出口额提高到了Q2补贴保证国内收益可达cd,政府实际付出的补贴费用为cdPwCd,而不是CdPw a bOB—MS是B国流出资本M*—MS是A国自有的形成国际市场价格①为什么流动?流多少?利率高AB两国的交点E②流动的意义?双赢对两国都有利。
10套《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1)一二三四五六七合计人复核人一、单项选择(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关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B.采用 2 2 1 模型进行阐述C.将技术、要素禀赋、需求偏好集于一体D.由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和米德等人提出2.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着()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
A. 外部平衡B.内部平衡C.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D.规模经济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有()。
A.两种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可变的B.生产要素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C.两种生产要素没有充分利用D.两种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是可变的4.要素密集度可借助于()来说明。
A. 社会无差异曲线B.需求曲线C.等产量曲线D.供给曲线5.国际贸易会()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A. 提高B.降低C.不影响D.可能影响6.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成熟阶段,产品属于()。
A. 研究与开发密集型B.资本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土地密集型7.属于国际收支账户中服务项目的有()。
A. 证券投资B.商品修理C.计算机和信息服务D.非货币黄金8.购买力平价论(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 PPP理论,是()在其 1922 年出版的《 1914 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中第一次系统阐述的。
A. 勒纳B.卡塞尔C.凯恩斯D.多恩布什9.假设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0,边际进口倾向为0.30,试问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
A.1B.2C.3D.410.假设即期汇率 l 英镑 =2 美元,在欧洲市场美元一年期的利率为15%,英镑为 10%,求一年后的远期汇率 1 英镑等于()美元。
A.2.091B.2C.1.913D.3二、判断题(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西方经济学》作图分析题例

当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0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为IS1曲线,与LM0曲线相交于E1,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均衡的利率为i1。
这表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削弱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剌激经济的作用,不利于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同时配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会使LM0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为LM1曲线,与IS1曲线相交于E2,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2,均衡的利率为i2。
这表明,同时实施双扩张性政策,能保持利率不提高甚至会下降,而国民收入却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有效剌激经济。
这种双扩张性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
但在运用时应慎重,如果配合不妥当,则可能会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这是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应用的作图分析)。
《西方经济学》作图分析题例

当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0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为IS1曲线,与LM0曲线相交于E1,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均衡的利率为i1。
这表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削弱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剌激经济的作用,不利于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同时配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会使LM0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为LM1曲线,与IS1曲线相交于E2,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2,均衡的利率为i2。
这表明,同时实施双扩张性政策,能保持利率不提高甚至会下降,而国民收入却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有效剌激经济。
这种双扩张性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
但在运用时应慎重,如果配合不妥当,则可能会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这是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应用的作图分析)。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新]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新]](https://img.taocdn.com/s3/m/db9a5623f78a6529647d538c.png)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商务学院《国际经济学》课程组448打印店有售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是以()为其研究对象的。
A.国际贸易B.国际经济关系C.国际金融D.贸易政策2、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又分为()两大部分。
A.宏观与微观B.实物面与货币面C.理论与政策D.开放与封闭3、在封闭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生产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 YB.MRS = P X/P YC.X C=X P,Y C=Y PD.P X(X C-X P)= P Y(Y P-Y C)4、在开放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贸易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 YB.MRS = P X/P YC.X C=X P,Y C=Y PD.P X(X C-X P)= P Y(Y P-Y C)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
A.宏观与微观B.实物面与货币面C.理论与政策D.开放与封闭E.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2、在封闭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 YB.MRS = P X/P YC.X C=X P,Y C=Y PD.P X(X C-X P)= P Y(Y P-Y C)E.P X=P Y3、在开放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均衡的条件是()。
A.MRT = P X/P YB.MRS = P X/P YC.X C=X P,Y C=Y PD.P X(X C-X P)= P Y(Y P-Y C)E.P X=P Y三、名词解释生产可能性边界无差异曲线机会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转换率四、判断改错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市场出清才能实现开放的均衡。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国际格局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流动和管理机制问题。
()3、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
()五、简答题1、简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国际经济学习题课1[试题]
![国际经济学习题课1[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ab87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9.png)
一、计算题(12分)下表列出了英国和美国生产1单位的纺织品与汽车所需要的劳动天数:1)2)假设美国有100天的劳动时间,请画出美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分)3)假设贸易条件为1辆汽车:2单位纺织品,请画出美国的消费可能性边界(2分)4)假设贸易条件为1辆汽车:2单位纺织品,选择美国贸易前的一点,并说明贸易如何产生一个新的消费点,使得美国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同时增加了,要求画图。
(3分)5)假设美国希望按1汽车:10纺织品的价格水平进行消费。
在自给自足经济下,美国各种商品的消费量是多少?通过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美国的消费组合如何?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是多少?要求画图(3分)二、计算题如果加拿大和法国通过它们所能获得的最好技术充分利用所有生产要素,它们所能生产的钢铁和铝的最高产量如下表所示。
假定生产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请画出加拿大和法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横轴表述铝的产量,纵轴表述钢铁的产量。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假定加拿大生产并消费600吨铝和300吨钢铁,法国生产并消费400吨铝和600吨钢铁。
请在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标出这些自给自足状态下的生产点。
1、确定每个国家钢铁替代率的MRT。
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两国应该专业化吗?如果是这样,每个国家应该生产哪种产品呢?专业化的程度是部分的还是完全的?指出每个国家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专业化点。
同无贸易时比较,专业化能增加产出吗?能增加多少?2、如果发生贸易,贸易条件的上下限是什么?假定加拿大和法国达成1:1的贸易条件比率,在图中画出每个国家的贸易条件线。
假定500吨钢铁交换500吨铝,作为贸易的结果,加拿大消费者的状况会变好吗?如果会,会变好多少呢?法国消费者的情况呢?3、绘出加拿大和法国的贸易三角形。
1)(2(2)((3)(2分)(4加了。
(3分)(5)贸易前(25,10) 贸易后(50,15),从贸易中获得的收益是(25,5)。
(3分)画图题(12分)在一个坐标系内,画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一条无差异曲线切于生产可能性曲线较平坦的地方。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际经济学试卷(A)
一、选择题(2x15=30,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dx、sx、dm和sm分别代表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A.|dx+dm|>1 B.|dx+sx|>1
C.|dm+sm|>1 D.|sx+sm|>1
2. “贫困化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
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
C.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
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
3、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致()
A.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4、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
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 B.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C.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 D.使贸易规模缩减
5、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本币价值负相关的变量是()
A.本国国民收入 B.外国国民收入
C.外国的利息率 D.外国货币供给
6、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重叠需求理论 B.规模经济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相互倾销理论。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半期考试题及答案1、假设中美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且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
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150吨。
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
(1)请判断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那种产品上有优势(2)如果发生自由贸易,中美两国会分别出口哪种产品,请确定大米的世界市场相对价格的范围?(3)画图说明自由贸易发生前后中美两国的福利变化。
2、作图说明什么是“悲惨增长”,并说明悲惨增长实现的条件。
3.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资本是特定要素(生产葡萄所用的资本不能流动到汽车生产行业)。
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如果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4、叙述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内容,并作图分别说明在大国和小国的情况下,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5、A 、B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状态如下图所示,请继续作图,画出自由贸易发生以后A 、B 两国的福利变化和贸易三角。
6、画图说明关税和出口补贴所引起的进口国福利的变化。
7、画图说明什么是持续性倾销并说明持续性倾销存在的条件。
8、假设某一国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CIC 0 钢铁 大米 B 国 S A =C A S B =C B钢铁 大米 A 国位和4个单位,试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X 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为2,进口量为200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
1、解:依题意可知,两国劳动生产率为:中 美大米劳动生产率 1 1.5小麦劳动生产率 0.5 1以下均用A 表示中国,B 表示美国,X 表示大米,Y 表示小麦,a 、b 分别表示中美两国生产率。
(1)美国在大米与小麦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因为1 1.52> 1.50.51x x y y a b a b ====1 1.52> 1.50.51x x y y a b a b ====所以中国在生产大米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论述分析绘图题

关税同盟贸易创造
A国是小国,生产成本不同,PA>PC>PB 消费者 生产者 结盟前 f a+e 结盟后 a+b+c+d+f e 政府收入减少:Q1Q2*S=C 净福利: (a+b+c+d)-a-c=b+d 结论:同盟建立导致同盟内贸易量的扩大,新增量 Q3Q1+Q2Q4为贸易创造。贸易创造的福利效果与关税相 反,
A国是小国,生产成本不同,PA>PC>PB 消费者 生产者 结盟前 g a+f 结盟后 a+b+c+d+g f 政府收入减少:Q1Q2*S=C+E 净福利: (a+b+c+d)-a-c-e=b+d-e 结论:贸易转移型的关税同盟其福利效应不确定。 其中:b+d是贸易创造所产生的福利的提高。e 是贸易 转移所带来的福利的下降。
财政政策Βιβλιοθήκη 货币政策结论:小国实行出口补贴将导致其净福利的损失。
出口补贴大国经
生产者 消费者 补贴前 j+e+f+h i+a+b 补贴后 a+b+c+j+e+f+h i 净福利 :(a+b+c)—(a+b)-(b+c+d+e+f+g)= -(b+d+e+f+g)
其中:b+d是国内生产扭曲及消费扭曲带来的损失 e+f+g为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损失 结论:大国实行出口补贴将导致其净福利的损失。
进口配额制的经济效应 分析,小国为例。
生产者 消费者 配额前 e a+b+c+d+f 配额后 a+e f 净福利效应: -(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图示说明小国征收关税对单一产品市场的影响(局部均衡分析)
小国征收关税,不会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价格效应:进口品价格上升,全部由国内消费者承担
生产效应:生产增加(生产者剩余+a)
消费效应:消费减少(消费者剩余-(a+b+c+d))
关税效应:增加财政收入(+c)
贸易条件效应:不变
净福利效应:-(b+d),从这一角度说,小国的最佳关税应为0。
2.用图示表示大国征收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大国征收关税,引起国内需求减少,导致世界市场价格降低,即本国进口商在世界市场上购买进口商品的价格要降低。
设征税前世界市场价格为Pw,本国进口
量为Q1Q2。
征税后,世界市场价格变为Pw’,国内市场价格为Pt(Pt=Pw’+ t,t为税率),本国进口量变为Q3Q4。
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政府获得税收:c+e。
该国净福利效应:a-(a+b+c+d)+(c+e)=e-(b+d)
当e>b+d时,该国福利改善。
3.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
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 产品的增加。
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
图形如下:
4.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
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
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
故: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消费者剩余减少,-(a+b)
政府补贴额为,-(b+c+d+e+f+g)
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
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5.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
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
在没有资本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 当发生资本流动时,
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GDP。
总之,资本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
6.用图示说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及其分配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
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
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劳动报酬为OaCGA,资本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劳动报酬为ObHMB,资本报酬为HJM 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ObT。
两国工资水平达到同一水平线NT。
A国劳动报酬增加(CNRG),而资本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劳动报酬减少(THMR),而资本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GDP。
总之,劳动力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且不同的国家也不一样。
7.用图示表示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的变化
A国在经济增长前,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生产大于消费,生产点为Q,
消费点为C,有出口)。
在经济增长偏向X后(即X部门的增幅大于Y部门的增幅),X部门的相对供给能力提高,最终X部门成为优势部门。
8.用图示表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设有A、B、C三国,三国的生产成本分别为P A、P B、P C,A国对来自B、C两国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同的税收t。
显然,由于征税后B国产品价格高于A国成本而C国产品价格低于A国成本,所以A国只从C国进口。
进口量为Q1Q2,政府还获得关税c+e。
当A、B两国结成关税同盟,对来自B国的产品不征税,而对来自C国的产品继续征税,由于P C+t大于P B,故A国只从B国进口。
其福利效应为:生产者剩余减少a;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政府税收减少c+e。
净福利效应为:(a+b+c+d)-a-(c+e)=(b+d)-e。
由于b+d不一定大于e,所以,从静态角度看,结成关税同盟对A国的福利影响是不定的。
9.用图示表示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