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低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近几年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学校进行整合是一种趋势。
如何在学校布局调整中趋利避害,减少对学生、教师造成的影响。
需要重新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利用闲置的校舍,从长远眼光看将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布局调整;中小学;学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低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目前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导致部分校舍或学校闲置。
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年月教育部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在这种精神的贯彻下,撤并学校有放缓的趋势,但仍将有很多农村学校被撤并将不可避免。
据统计:“从年到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所和所分别减少到所和所。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分析目前看校舍撤并前后都会对学生和教师造成一定的影响,短期内农村学校整合过程中存在教育资源较大浪费现象,需要合理利用减少损失。
因为从长远的眼光看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率。
(一)对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不论是合并前后,都对学生学习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撤并前由于学生人数的锐减,教育主管部门必然根据学生人数配备相应的教师,有时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合并后虽然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都较多,但又导致保留下来的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室,又不得不进行大班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然而布局调整后,造成部分学生上学路程的增加和不便农村寄宿制的实行解决了路途遥远学生的上学不便,但是部分学校住宿条件比较差,宿舍楼面积小,需要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床上。
学生们每天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其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影响学生们身心健康发育。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一、xx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原因分析一是布局散,规模小。
我镇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4.6万人,现有中小学21所,还是六、七十年代的格局:点多、线长、面广。
2所中学学生数只有1405人,班平学生不足47人;16所完小和3个教学点学生数只有2681人,班平学生不足24人。
全镇400人以上的小学仅1所,100人以上的小学也只有10所,6所完小不足100人,3个教学点都不足50人。
据统计,农村村级小学学龄儿童数量还在逐年减少。
二是教师队伍结构畸形。
首先是年龄老化。
我镇在职教职工241人中,30岁以下的1人,占教师总数的0.41%;31—45岁的118人,占教师总数的48.96%;46—50岁的31人,占教师总数的12.86%;51—60岁的教师91人,占教师总数的37.76%。
“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是我镇教师队伍的真实写照。
其次是观念落伍。
年龄偏大,“老弱病残”多,理论学习、自我提高意识不强,导致教育理念严重滞后,知识结构日益老化。
然后是学科结构不合理。
除了语文、数学学科外,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因为专业教师奇缺,基本无法正常开课。
三是办学条件差。
全镇中小学校舍大部份是八、九十年代大搞“普九”达标而新建、改建、扩建的产物,校舍质量差,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周期短,每年需投入维修资金几十万元。
中小学配套“八室”基本是有名无实,图书和音、体、美器材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课需求。
二、xx镇联村共建学校主要做法1、注重“三个结合”,做到“三个坚持”。
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注重“三个结合”:把调整学校布局与方便学生上学、扩大学校规模结合起来,把调整学校布局与学校危房改造、迁村腾地、推进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把调整学校布局与减轻农民负担、产权制度、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愿望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安排。
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先建后撤、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加大“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及幼儿园向社区集中”的力度,坚持“政主导、确保力度到点,群众主体、确保支持到愿,整体联动、确保形成合力”。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与对策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与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
其中,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也成为重要话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及其对策,以期能为推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1、一定的负面影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当地社区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校舍规模缩小,社区社会空间压缩,社区关系受到了一定影响,引起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不满。
2、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
目前地方的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学校因资源无法达到资格要求,无法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参与国家教育资源保障政策,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3、管理上的挑战。
布局调整不仅需要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需要改善学校管理模式,由于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与新布局调整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学校管理者面临一定的挑战。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1、提高基础教育公平性。
为了增加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政府应针对特定地区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投入,加大投入力度,以保障各地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
2、完善学校管理模式。
要完善学校管理模式,教育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校管理模式,加强对学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教育的正常运行。
3、建立社会支持体系。
要促进布局调整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把社会各方面支持起来,使得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得到更多支持,影响得更大。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在反思现有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多措并举的对策,完善教育投入、强化管理模式和建立社会支持等,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改善教育质量。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3)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学校布局也面临着调整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农村学校布局的优化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现状、对策分析一、引言农村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学校布局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2.1 人口流动导致的学校布局失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日益加剧。
大量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减少,而城市人口增加。
这种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原本合理的学校布局失去平衡,一些农村学校因人口减少而面临关闭的风险,而城市学校则面临人满为患的问题。
2.2 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农村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种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2.3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师资力量普遍偏低。
一些农村学校由于薪资待遇不高,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前来任教,导致师资力量不足。
这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对策分析3.1 加强人口调控,优化学校布局针对人口流动导致的学校布局失衡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人口调控的政策措施来优化学校布局。
一方面,可以通过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少人口流动的数量,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生活和工作的可持续性,从而缓解学校布局失衡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学校资源的共享,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学校关闭或人满为患的情况。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调查汇报3篇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调查汇报3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调查汇报第1篇一、现状区10个镇、办,现有各类小学127所,其中完小79所(内含18所中心小学),初小(1-3年级)和教学点(1-2年级)48个。
另外还有8所撤并后闲置的村小,其中有1所村小有1个占编制的管理人员。
20xx年小学生在校总人数16577人,小学在岗教职工1051人,师生比1:15.8。
127所小学校园总面积1019710平米,生均校园面积61.5平米;校舍总面积124221平米,生均校舍面积7.5平米。
在127所小学中,其中有57所属学生数少的村小,学生数最多的只有46人,而57所村小在校生总人数只有870人,教师数136人,师生比1:6.35。
这类村小中,只有1个班级的学校16所,只有2个班级的26所,只有3个班级的10所,有4个班级的3所,有5个班级和6个班级的各1所;这些学校中的在校生人数,5人以下的19所(其中1所只有1人),6人至10人的6所,11人至20人的18所,21人以上的14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的17所,只有2名教师的18所,3名教师的8所,4名以上教师的14所。
在调研组实地前往的7所村小中,有3所这样的学校。
其中孤山村小有2个班、2名教师、20名学生;新河村小2个班、2名教师、11名学生;而龙亭村小1个班、1名教师、2名学生。
上述57所村小校园占地面积339127平米,校舍面积29509平米。
生均校园面积近390平米,校舍面积近34平米。
龙亭村小,校园面积1500平米,校舍面积278平米,该校连续几年都是2名学生,生均校园面积750平米,校舍面积139平米。
二、问题与分析按照省编制部门制定的编制规范,小学教育的师生比为1:23至1:25,区农村小学的总体师生比为1:15.8,教师数和学生数相比,超编人数达330人,从理论上看,人力资源浪费严重;若是以57所学生数少的村小中师生比1:6.35而论,人力资源浪费可谓惊人了。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随着城乡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在建设农村学校时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
本文将从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方面进行研究和调查。
一、问题分析农村学校建设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基础设施、地形地貌等因素。
对于已有的农村学校,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良和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1. 应该如何进行教室、教学楼、图书室等设施的布局?2. 哪些因素应该考虑,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3. 如何使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二、问题解决在进行上述设施的布局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① 教室布置在教室布置时应该考虑教室与教室之间的距离,以及安排教室的方向,以保证光线充足,气流畅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② 教学楼设置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需求,教学楼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学校入口处。
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实验室之间的距离,教学楼的布局应该尽量合理,能够让教师、学生快速进出。
③ 图书室设计在图书室的设计中,应该尽量考虑到图书阅读的舒适度和图书的存储方式,以方便学生在阅读时取掌握所需资料。
① 学生安全在学生安全方面,应该尽量避免选址在山坡、危险地段,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② 教育教学质量为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应该保证教室内的光线充足、气流畅通;同时,如果有条件,可以设置一定的设备,如:无线互联网、投影仪等,以方便教师讲课;在学生方面,可以设置一些较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科技手段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也包括了教育领域。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也可以考虑到使用一些科技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楼内设置无线互联网,可以方便教师在线上讲授课程;同时,也为学生在线上学习提供了条件,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结论本文从教室、教学楼、图书室的布置、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质量和使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了探究。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面临的现状是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学生人数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增加社区参与等。
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资源分配、教育质量、学生人数1. 引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指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村学校的规划、建设和调整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布局调整。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学生人数下降等。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改善农村学校的发展。
2. 目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2.1 资源分配不均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由于财力、教师以及教育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农村学校拥有的资源较为匮乏,而一些学校则拥有过剩的资源。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2.2 教育质量不高由于资源的限制,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一方面,农村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教育经验和专业素养较低;另一方面,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匮乏,也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2.3 学生人数下降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普遍下降。
学生人数的减少导致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
同时,学生人数的减少也给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对策为了解决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面临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 3.1 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解决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关键。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支持,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前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缺乏、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等。
为此,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
布局调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问题分析学校布局不合理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学校布局不合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育资源和投入都被集中在了城市和县城,导致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合理,一些学生需要长时间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
学校缺乏教师和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在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喜欢到城市和县城工作,而农村地区则难以留住这些人才。
此外,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无法提供高水平的教学设备、教材和学习材料等。
学校设施简陋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设施都比较简陋,缺少先进的学校设备、实验室以及图书室等,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对策与建议建设特色学校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开展特色教育来解决。
成立特色学校,将资源集中到少数特色学校,其余学校仍然保留,但教材、学习资料和教学内容等可以在特色学校统一设定,统一采购和统一分配,这样可以在保证其他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集约和优化。
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关键。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
培训可以针对教师岗位特点,实现精准培养。
引进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就业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中小学工作。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针对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吸引力。
在投入方面可以考虑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款和招募志愿者等方式,为学校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加强设施建设在设施建设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建设、企业捐赠、社会组织捐赠等方式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企业和社会捐赠可以通过宣传效果的扩大,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标签:布局调整;问题;对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仍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是中心校改造工程量巨大。
多数中心校主体教学大楼使用了一二十年,教室、桌椅、实验仪器等相关配套设施损毁严重,无法容纳整个乡镇学生的学习需要。
食宿配套设施更是严重滞后,多数学校没有学生公寓和学生灶;个别学校的学生公寓和学生灶根本无法容纳几百上千人的食宿需要。
二是新建校舍弃置,建校债务得不到落实。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全国各地加强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多数乡村学校重新修建了校舍,有的刚刚投入使用,有的尚在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之中。
三是教师培训任务艰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西部农村已经实施了五六年,多数教师掌握了新课程理念,改变了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能够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
但实际效果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着差距,加之应试教育观念在全社会仍然根深蒂固,评价机制很不健全。
四是亲情教育缺失。
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亲情是维系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传统道德观念、社会公德、文明礼貌等意识的培养更有赖于家庭教育。
把孩子从小集中在中心校,部分孩子将长期得不到亲情的呵护,亲情教育的缺失将会影响和制约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五是如何取得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校舍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不只是政府和学校的事,必然牵一发动全身,孩子牵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面对校舍改建和教育资源整合后必将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才能确保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拓宽渠道,争取政府与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利用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认识学校合并与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工作,从行动上配合学校与教师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教育。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顾名思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
但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调整的速度,忽略边远山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对规模小、效益低的学校“一刀切”的错误做法,给教育正常发展带来无尽的后患。
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发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边远山区的初小、教学点条件艰苦,学生人数少,规模小,学生人数一般在一、二十人之间,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位教师,既是校长,又是所有年级及科目的任课教师,教师留不住,质量难保证。
撤并后由于距离附近学校路途较远,直接导致学生辍学,旧文盲未扫除,新文盲又出现。
第二、很多地方在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以农村儿童减少,提高教育质量和产生规模效益为理由,强制减少学校数量,忽略了保障服务半径问题,这是严重的失误。
第三、学校布局调整忽略了低龄儿童的特殊性,不符合教育规律。
在大规模撤并学校的同时,对于学生上学远的问题,政府没有将校车系统建立起来,只是采取了建寄宿制学校的办法,且寄宿制人员编制、卫生、安全等保障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喜欢住校。
同时,低龄学生过早脱离家庭教育,造成亲情缺失,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第四、初小、教学点一般都是位置偏远一点,教学设施与周边相比要落后,师资也是一样,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教师素质有限,再加上没有高年级,有条件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或是完小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
第五、一部分学校合并后,对于撤并学校的后期管理跟不上,校舍闲置,校园荒芜,天长日久,屋塌院荒,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注意一下原则和方法: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现状做全面的调查,深入地分析研究,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201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成为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为目前的农村学校布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
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查与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是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数量多,规模小。
由于历史原因及土地分散面积大等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学校数量多、规模小。
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无法充分集中,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校舍设施滞后,教学条件差。
很多农村学校建筑陈旧,在设施上比城市学校差距较大。
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条件的提高。
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学校招聘、留用和培训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4.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存在着着巨大的资源差距,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等。
这导致了农村学校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育资源的集中程度。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集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2.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
通过布局调整,可以集中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同时避免因学校数量多、规模小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
4.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布局调整,可以有效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调查对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人员。
2.调查内容(1)学校布局状况。
通过对当地学校的调查,了解学校的数量、规模、师资力量等情况。
(2)教学设施状况。
了解学校的校舍设施、教学用具等情况,以及与城市学校的比较情况。
(3)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布局调整的背景、现状及其影响,本文期望能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进行概述,包括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等。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归纳出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学校数量减少、学生上学距离增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接着,本文将从政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本文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推动我国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数量减少,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集中和优化,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部分学校过于追求规模化、集中化,导致学校间的距离过远,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增加了学生的交通安全隐患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同时,学校规模扩大后,管理难度加大,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一些地区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几所学校,而一些薄弱学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的布局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也加剧了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随着学校数量的减少,部分教师面临失业的风险,而新招聘的教师往往难以适应农村教育环境,导致师资力量短缺,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还面临着社会认同度不高的问题。
一些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布局调整持怀疑态度,担心调整后会影响孩子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困难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困难及对策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党和政府长期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执行,农村学龄人口逐年减少。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规范教育管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的大调整,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与此同时,布局调整的进程也受到一些现实困难的阻碍。
一、农村中小学调整的背景及动因学校布局的调整过程就是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以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
学校布局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
每一次大规模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一)学龄人口不断减少是农村中小学调整的客观原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到90年代中后期,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
由于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一些地方的村小生源不足,出现了大量的“微型”学校,生源减少客观上要求学校布局调整,在审计署部署的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调查过程中,以某县级市为例,现有初中和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98万人、5.81万人,比2001年的3.55万人和5.91万人下降了16.06%、1.69%。
(二)地方上经费不足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客观要求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主要来源于乡镇,即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财政拨款。
由于上级政府投入很少,县乡财力薄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实际上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渠道。
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山由“以民为主”到“以政府为主”的转变。
但由于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而国家的投入机制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资金投入出现“空档”,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普遍减少,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面临困境。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学校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农村学校的布局和内部结构需要调整,以满足现代化教育需要的同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农村学校通常建于较早的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校舍的建设和规划可能十分简陋,缺乏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
由于校舍面积有限,室内空间的布局通常比较拥挤,这给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带来了不便。
另外,一些农村学校在建设和规划过程中缺乏规划和指导,导致校舍的位置和布局不够合理。
例如,一些学校位于村庄的边缘,交通不便,学生难以前往学校或者到达学校。
此外,从学校的功能和用途角度来看,农村学校现有的校舍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室式教学模式。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例如大规模开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教育)。
提高农村学校布局的需求针对当前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便农村学校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改进农村学校布局和内部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校舍的建设和规划: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指导,以确保学校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生态良好,符合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安全要求,并且交通便捷。
2.室内空间的布局:必须重新考虑学校的室内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以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对于每间教室,需要适当调整以创造更宽敞、更适合学习的空间。
此外,学校还需要设立课程实验室、体育运动场地等。
3.新学习模式: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农村学校内部结构还应改为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并适应实际的条件。
新学习模式可能包括更多与STEM相关知识和新兴培养,以及其他教育和培训必备的知识。
结论农村学校的布局和内部结构需要进行规划和调整,以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各种需求。
其中,改善校舍建设和规划、重新布局室内空间、调整教学模式等都是必要的改进。
我们期待这些改进将有助于帮助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20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分配,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教育的质量。
为此,本文将探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地区教育的质量。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过多,规模过小。
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许多农村地区学校的规模很小,学生数量少,但却存在大量的教师资源。
这些学校往往形同虚设,既耗费了教育资源,又浪费了财政资金。
2. 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不合理。
由于历史、地理、人口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学校的布局不合理,导致相邻的两个小学或初中之间距离过远,交通不便,学生交通费用高等问题。
3. 教学条件落后。
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教学条件都很差,师资力量不足,甚至部分学校连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没有,这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农村学校师生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环境、福利待遇落后于城市地区,许多教育人才不愿意去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而不少农村学生则选择到城市就读,这导致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持续流失。
二、对策与建议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建设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农村教育体系,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减少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加大规模。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应采取“规模化办学”的方式,减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加大学校的规模,整合教育资源,落实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政策。
2. 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
应根据当地的人口、交通、经济等因素,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交通条件、师生分布情况,避免出现近在咫尺却交通不便的情况。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学校的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学校的布局调整问题。
如何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问题展开调查与研究,旨在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一、目前农村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1.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匀:目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匀,一些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较为简陋,而一些学校则设备齐全,配备完善。
这种不均匀的分布会给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2. 师资力量不足: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校舍老化严重:许多农村学校的校舍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校舍的老化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也威胁到了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学生住宿条件较差: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较差,一些学生无法在学校周边居住,只能选择走读或者住在师生家中,住宿条件较差,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内容1. 教学资源分布情况调查: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各个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分布情况,详细了解每所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的配备情况。
2. 师资力量情况调查:与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每所学校的师资队伍情况,包括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水平,以及招聘和培训情况。
3. 校舍安全情况调查:委托专业机构对农村学校的校舍进行安全评估,了解校舍的老化程度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改造提供参考。
4. 学生住宿条件调查: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包括远程学生的走读情况,以及学校的学生宿舍条件情况。
1.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优化教学资源分布。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优化教学资源的分布,提高教学条件和设施。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对策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对策摘要:当前,农村中小学调整中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实现农村中小学调整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策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以及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布局调整将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1.上学路途变远,且存在安全隐患。
布局调整后,学校覆盖的教育区域增加,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使得许多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
在一些偏远山区,山坡陡峭、河道纵横,遇上刮风下雨则更是山路泥泞难走,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爆发,学生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许多中小学生为了上学不迟到,天还没亮就起床,摸黑赶路上学,晚上再摸黑回家。
在没有建食堂的非寄宿制学校,有些学生由于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他们只能到附近简陋的饮食摊或小卖部吃点东西,营养、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
2.学生受教育的成本增加。
布局调整使私人教育成本超出了农户对孩子上学所愿意和能够承受的教育投资,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贫困农民家庭的成本更大。
许多家长考虑到孩子上学路途的艰辛和安全,不得不让孩子在学校寄宿,孩子在校寄宿直接导致农民承担的教育经费成倍地增加。
学生到离家很远的学校住读,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以及购置被褥、餐具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撤并学校遗留资产浪费严重。
撤并学校的资产主要有校舍、设备、仪器、图书等。
调整后,被调整的学校机构不复存在,学校剩余资产也就无人管理。
校舍逐渐破损,教学设施严重流失,学校资产被私分、乱用,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不到位,还出现了调整时以各种名义把学校资金花光、用光的现象。
4.学校班额过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规模扩大了,教师、学生人数也增加了,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不少学校并没有因为人数陡增而新建教室,只能在各班安插更多的学生,导致班额过大,尤其是一些中心学校班级规模就更大。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减少与学校过剩: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流出和少子化趋势,部分地区的中小学面临生源减少和学校过剩的问题。
2. 分散的学校布局:农村地区的学校分布比较分散,有些地方存在学校各自为营、资源分散、教学质量不均衡的情况。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包括教师队伍、教学设备、教育经费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变动、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1. 综合评估与优化布局:对农村中小学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局优化,合并农村学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布局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出行距离和安全等问题。
2. 加强师资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3.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4. 综合利用教育资源:通过合作办学、设立联盟校、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5.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政策,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对农村教育的获得感。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布局优化、师资支持、教育投入、综合利用资源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手段,推动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5T16:10:21.533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金鑫1 成云
[导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低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近几年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学校进行整合是一种趋势。
金鑫1 成云2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637002)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265-01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低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近几年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学校进行整合是一种趋势。
如何在学校布局调整中趋利避害,减少对学生、教师造成的影响。
需要重新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利用闲置的校舍,从长远眼光看将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布局调整;中小学;学校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低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目前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导致部分校舍或学校闲置。
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6年6月教育部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1]在这种精神的贯彻下,撤并学校有放缓的趋势,但仍将有很多农村学校被撤并将不可避免。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8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766072所和71953所分别减少到300854所和57701所。
”[2]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分析
目前看校舍撤并前后都会对学生和教师造成一定的影响,短期内农村学校整合过程中存在教育资源较大浪费现象,需要合理利用减少损失。
因为从长远的眼光看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率。
(一)对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不论是合并前后,都对学生学习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撤并前由于学生人数的锐减,教育主管部门必然根据学生人数配备相应的教师,有时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合并后虽然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都较多,但又导致保留下来的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室,又不得不进行大班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然而布局调整后,造成部分学生上学路程的增加和不便农村寄宿制的实行解决了路途遥远学生的上学不便,但是部分学校住宿条件比较差,宿舍楼面积小,需要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床上。
学生们每天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其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影响学生们身心健康发育。
(二)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一般认为,撤并前教师的工作量应该非常轻松因为所教班级的人数一般只有几人或十几人,但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却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其原因在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备课一节不少,课程要全部开设(除了实在开不起来的英语和计算机等)。
由于学生太少,不可能配置所有课程的教师来任教。
因为其规模小,无法配置艺术类等薄弱科目教师,所以只能以语数课为主。
合并后,由于学生人数突然增多,保留的学校一时没有比较多教室,只好采用大班教学,虽然表面上教师的课时减少了,但教学任务却增多了,上课很难有针对性、个性化教学。
(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很多学校在合并过程中,开始有部分教室闲置,然后逐步到整个学校。
这些校舍闲置是一种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有些新学校刚使用没几年就被撤销。
在这些教学硬件资源中除了极少数使用、出售、部分放些村民的杂物外,大部分都在闲置。
学生减少对配置教师不经济,因为减少特别严重,有时一个班只有几个、十几个学生,但是至少也需要配置一名教师!如果与国家的标准相比,对于剩余只有2~3个班级的教学点,其师资浪费非常严重。
二、当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策
(一)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
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在价值取向上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强调结果的公平”和“扩张优质的教育资源”,前者看似给予了所有学生起点的公平,实则只是表面结果上的平等。
我们不仅追求结果的公平,也要追求过程的公平。
因为“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可能会妨碍到平等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更应该立足于道德认可”。
[3]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学校将布局调整简单化为单纯的“收缩与撤并”,进而使原本应该着眼改善乡村教育结构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学校布局活动异变为单纯的撤并整合行为。
我们认为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然后才是经济效益。
(二)以学生为中心。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分阶段进行调整:小学低年级(一年级—三年级)实行分散的教学,让教学点保留一定时间。
小学高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可以进行相对的集中办学,可以相邻学校逐步合并。
初中以上的学校可以实行寄宿制,全乡镇集中统一到中心学校。
但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制度、设施、人员配备等,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学习和生活设施,设立专门的后勤管理人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对低年级小学生不要实行寄宿制,因为小学生自理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很低下,需要更多的照顾和监护,以不脱离父母的日常监护为宜。
(三)改革当前的人事制度。
重新优化配置全乡、镇的教师资源,改革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人事使用上,将单位所有制管理上升到中心学校统一配置管理。
这样对于那些艺术类的教师可以让他们跨几个教学点的科目,这样有利于薄弱科目教师的优化配置,使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可得到均衡的教育。
这样即可以减少教师的备课精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盘活、优化全乡镇的教师资源。
特别那些仅保留个别班级的不完整的教学点的学生,也可获得一样的教育资源。
对于部分跨校兼职的教师可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额外奖励,增加绩效工资,对于一些制度性的规定也可给予放松,如签到、坐班等,对于评级晋升可给予适当的照顾。
改变可能由于并校造成部分学生上学不便,而产生新的辍学者发生。
(四)闲置校舍资源的利用、处理。
1.可利用这些闲置的校舍办幼儿教育,当前农村乡镇几乎没有公办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些闲置的校舍办幼儿园,至少可以办幼儿大
班。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如果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将避免校舍又一次重复建设。
如果在这些闲置的校舍开设公办幼儿园,一方面可以提高校舍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又可让孩子接受正规、合格的幼儿教育。
2.在统筹规划,撤并校舍时,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不能人为的撤除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如果每个乡镇都把偏远的学校撤并,可能导致乡镇相邻处较广阔的地区没有一所学校。
3.加强被撤并后学校的规划和利用,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明晰产权,以便依法处置上述资产,避免造成基础教育上的一批腐败。
同时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发挥其价值,如举办职业培训、成人学校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EB/OL].(2006/06/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9
[3]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1、金鑫,(1982—),男,安徽颍上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2、成云,(1965—),男,四川营山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