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的七个重要参数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七种比值”调整模型必备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七种比值”调整模型必备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七种比值”
比值 名称 意义 及作用 轴压比 刚度比 周期比 位移比 剪重比 刚重比 有效质量比
主要控制竖向构件的承载 主要是用来体现整体竖向 主要控制侧向刚度与扭转 力,保证抗震设计时结构 是否规则的重要指标,对 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 的延性。 判断是否为薄弱层、可否 系,主要控制结构在罕遇 用作嵌固端、转换层是否 大震下的扭转效应。 满足规范要求。 《高规》6.4.2、7.2.2.2 、7.2.13 《混规》11.4.16、 11.7.16、11.7.17 《抗规》6.3.6、6.4.2、 6.4.5 1、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2、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高规》3.5.3、5.3.7、 《高规》3.4.5 附录E A级≦0.9 B级≦0.85 《抗规》3.4.3 《超限》3.3.1.6、 3.3.2.6 1、降低本层层高或增加 上层层高
是指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 是反映地震作用大小的重 是指结构稳定性的验算与 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地震力 水平和层间位移角与本楼 要指标,为了保证结构有 控制避免建筑在地震、风 是否全计算出来 层平均值的比为控制建筑 足够的抗剪承载能力。 荷载下发生倾覆。 的扭转效应。 《高规》5.4.2、5.4.3、 《高规》5.1.13.1 5.4.4 大于90%
规范 要求
《高规》3.4.5 《高规》4.3.12 A级不宜大于1.2,不应大 于1.5 《抗规》5.2.5 《抗规》中没有明确相关 B级不宜大于1.2,不应大 要求,所以多层时参数可 于1.4 以适当放松
调整 方法
1、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 1、增大部分柱截面 置来改善.调整的原则是 2、增加刚度(增加柱、 加强结构的外围墙、柱、 2、增大部分梁截面 梁、墙截面)或减小上层 或梁的刚度,消弱结构中 间墙、柱的刚度。 柱、梁、墙截面

结构设计要注意的7个比值word版

结构设计要注意的7个比值word版

结构设计中的七个比值一、周期与周期比(控制第一振型不扭转):规范中没有严格的规定,只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12年版的附录E中给出经验公式。

周期太长结构过于柔,周期太短,结构过于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高层结构结构周期T=(0.007-0.013)n式中n为建筑层数。

周期比即为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震(也称第一扭震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侧震周期)的比值,周期比主要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结构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结构抗扭刚度不会太弱,因为两者相近时,由于振动藕连现象,结构扭转效应会明显加大。

二、位移比(控制扭转):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需要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以保证主体结构始终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保证填充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影响,避免产生明显的破坏。

控制平面的规则性,以免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计算结果的判别和调整特点:pkpm中的satwe程序对于每一层计算并输出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比值,详见输出文件wdisp,但对于计算结果的判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验证位移比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证位移角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3)验算位移比应当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凹凸或者局部楼板不连续时,应当采用复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连续时尚应考虑扭转影响。

(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的控制参数。

构件设计与设计信息不是在同一个条件下的结果(即构件可以采用弹性楼板计算,而位移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获得)固可以在刚性楼板假定下算出位移,而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

(5)因为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几乎都会产生扭转,故楼层最大位移一般都发生在结构单元边角部位。

建筑结构设计七个重要参数

建筑结构设计七个重要参数

建筑结构设计七个重要参数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乎到建筑的稳固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七个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七个重要参数。

参数一:荷载荷载是指对建筑结构施加的外力和外载荷。

外力包括自重、活载(人员、设备等)、风载、地震载、温度变化引起的荷载等。

荷载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合理估计和分析荷载有助于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数二:强度强度是指结构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或应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抗力,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强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各种不利因素,如荷载类型、弯曲、剪切、压缩等,并根据设计规范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参数三:刚度刚度是指结构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以确保结构在受力后能够保持稳定。

刚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的性质,以及结构的连接方式,采用合适的刚度设计有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参数四: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确保结构不会发生失稳和倒塌。

稳定性设计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重心位置、支座条件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稳定性设计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抗风、抗震能力。

参数五:耐久性耐久性是指建筑结构能够在长期使用条件下保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以确保结构能够长期使用而不会出现损坏和退化。

耐久性设计要充分考虑结构材料的性质、外界环境的影响,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有助于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数六: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在保证结构安全、稳定和耐久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材料和成本达到设计要求。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经济性,以确保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设计目标。

经济性设计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采用合适的经济性设计有助于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

结构设计常用参数表

结构设计常用参数表

一、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101151201注:表中直径d=8.2mm 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二、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三、单肢箍Asv1/s(mm2/mm)四、梁内单层钢筋最多根数14 16九、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1条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

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梁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通常在砼保护离构件表面10-15mm处增配φ4@150钢筋网片。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9.2.5条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注意事项: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和保护层厚度问题1、±0.00以下(基础、底层柱)和屋面、露台梁板环境类别为二(a)类,应采用C25或以上混凝土。

2、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特别注意基础梁纵向钢筋净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应根据混凝土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和强度等级修改结构分析程序的保护层厚度。

十、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10.1、考虑到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常见板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1条的规定:《混凝土规范》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阐述

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阐述

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阐述在当今社会,住宅楼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个精心设计的住宅楼结构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本文将对住宅楼工程结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概述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次住宅楼工程的基本情况。

该住宅楼位于具体地址,总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平方米,地上层数为层数层,地下层数为层数层。

建筑高度为高度米,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设计依据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依据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主要的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业主的特殊要求等因素。

三、荷载取值荷载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恒载主要包括结构自重、建筑面层、隔墙等的重量。

这些荷载的取值通常根据建筑材料的实际重量和尺寸进行计算。

活载则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取值。

例如,住宅卧室、客厅的活载一般为具体数值kN/m²,阳台的活载一般为具体数值kN/m²。

风荷载的取值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以及建筑物的体型系数等因素。

通过计算确定风荷载对结构的作用。

地震作用的计算则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场地类别等参数进行。

四、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住宅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功能、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对于多层住宅楼,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但在抗震性能方面相对较弱。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参数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参数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参数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

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以PKPM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 计算开始以前参数的正确设定(1)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现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度时,应将该数值回填(代入设计参数中)到软件的“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2)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

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先按经验公式:T1=0.25+0.35×10-3H2/3√B计算代入软件,亦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2 确定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刚重比是结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

它是控制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P—△效应)的主要参数。

通常用增大系数法来考虑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如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结构位移可用未考虑P—△效应的计算结果乘以位移增大系数,但保持位移限制条件不变(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1/550);考虑结构构件重力二阶效应的端部弯矩和剪力值,可采用未考虑P—△效应的计算结果乘以内力增大系数。

一般情况下,对于框架结构若满足:Dj≥20∑Gj/hj(j=1,2,…n)结构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结构的刚重比增大P—△效应减小,P—△效应控制在20%以内,结构的稳定具有适宜的安全储备,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可能引起结构失稳倒塌,应当引起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7个比值的设计与调整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7个比值的设计与调整

高层结构设计中七个 比值的控制与调整龙广成摘 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如何才能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要求,这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高层结构设计来说,位移比、周期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剪重比、轴压比是保证结构规则、安全、经济的七个极其重要的参数,!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高规∀均在相关章节对以上"七个比值"进行了严格控制。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七个"比值";规范条文;SATW E程序;电算结果;名词释义;控制与调整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如何才能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要求,这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高层结构设计来说,位移比、周期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剪重比、轴压比是保证结构规则、安全、经济的七个极其重要的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以下简称为抗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0-2002∀(以下简称为砼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3-2002∀(以下简称为高规)均在相关章节对"七个比值"进行了严格控制。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计人员和审图人员对"七个比值"都非常重视,各类结构设计软件都有相应的详细电算结果输出,便于设计人员进行分析与调整。

本文仅以我国目前较为权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PKPM软件中的SAT W E程序的电算结果,结合规范条文要求,谈谈如何对电算结果进行判读、控制与调整。

1 位移比1.1 名词释义位移比包含两项内容:(1)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高层住宅设计中广泛采用剪力墙结构,本文给出了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汇总了剪力墙结构计算的各个设计指标以及对应的调整方法。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功能要求越来越丰富,建筑设计越来越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要求;为实现建筑的要求,结构选型主要与其使用功能直接相关,同时拟建场地的地理位置,抗震烈度也是影响结构选型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单位倡导建设高层住宅,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目前高层住宅成为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高层住宅主要的结构形式多为剪力墙结构。

1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竖向剪力墙和水平楼面梁板组成的结构。

剪力墙既作为承受水平和竖向作用的构件,又有分隔房间的作用。

其布置原则除了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对结构受力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进一步决定了该建筑的建设费用,所以更多的建设单位在前期建筑方案及与相应的结构选型上尽量优化,而达到节省造价的目的。

2建模时的注意事项(1)剪力墙:目前结构常用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软件PKPM,北京盈建科软件XXXX有限公司编制的软件YJK,均可进行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2)剪力墙平面布置原则:依据建筑平面图:①外墙可布置为剪力墙,增加建筑平面的抗扭刚度。

②内墙布置时,平面均匀对称布置,竖向连续,避免楼层错洞保证剪力墙边缘构件上下连续贯通,同时避免墙肢开洞过大形成抗震性能较差的短肢墙(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③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及构造配筋应当依据实际工程剪力墙部位及抗震等级,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10.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2022-0510)》(以下简称抗规)6.4.1,6.4.3条。

④内墙长度除应满足建筑条件,还要考虑墙下桩最小桩间距的要求,例如:常规设计时,桩直径700mm,桩间距不小于3倍桩径,加上0.5倍的桩径,建议上部剪力墙的长度为2500mm,上部如有结构洞口,宜尽量使洞口避开桩位。

结构设计的七个控制指标

结构设计的七个控制指标

之所以要限制比值, 因为两者接近时, 由于振动偶联的影响, 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大。 3.3.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3.3.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3.3.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总的调整原 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一般都靠近 X 轴和 Y 轴)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 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 度相对其中一主轴(侧移刚度较小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侧移刚 度较大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侧移刚度较大方向) 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刚度。 例:24 层剪力墙结构的模型,位移比、周期比、刚度比等都满足,只第二振型是扭转, 第一振型平动系数是 1.0,第二振型平动系数是 0.3,第三振型平动系数是 0.7;第三振型 转角 1.97,第一振型转角 91.20;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 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 型转角方向) 的侧移刚度则过小, 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第三振型转角 1.97,靠近 X 轴;第一振型转角 91.20,靠近 Y 轴;先看下位移比、周 期比,如果位移比很小的话,可以增大小结构外围 X 方向的刚度,适当削弱内部沿 X 方向的 刚度(墙肢变短、开洞等) 。 注:平 1、扭、平 2,既然扭转没有跑到平 1 前面去,则说明平 1 方向的扭转周期小于 平 1 方向的平动周期,即平 1 方向的扭转刚度足够;加强平 2 方向外围的墙体,扭转刚度比 平动刚度增大的更快,于是扭转周期跑到了平 2 后面,变成了平平扭。 a.最有效原则: 削弱内部刚度,增强周边刚度,尽量周边均匀对称连续。 b.有较大凹入的部位加拉梁。 c.看看位移,将位移大的地方加拉梁,或者加大梁截面,加厚板。 d.增加外围梁截面,特别加强角部,和抗震墙部位的梁截面。 3.4.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3.4.1:计算结果详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因 SATWE 电算结果中并 未直接给出周期比,故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需人工按如下步骤验算周期比: a.根据各振型的两个平动系数和一个扭转系数(三者之和等于 1)判别各振型分别是扭 转为主的振型(也称扭振振型)还是平动为主的振型(也称侧振振型) 。一般情况下, 当扭 转系数大于 0.5 时,可认为该振型是扭振振型,反之应为侧振振型。 当然, 对某些极为复杂的 结构还应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 b.周期最长的扭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 Tt,周期最长的侧振振型对应的就是 第一侧振周期 T1。 c.计算 Tt / T1,看是否超过 0.9(0.85)。对于多塔结构周期比,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 法验算,这时应该将多塔结构分成多个单塔,按多个结构分别计算、分别验算(注意不是在 同一结构中定义多塔,而是按塔分成多个结构)。 3.4.2: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 其主振型,但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总之在高层结构设计中, 使得扭转振型不应靠前,以减小震害。SATWE 程序中给出了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 算功能, 通过参数 Ratio(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基底剪力的百分比 )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 X 方向或 Y 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以及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必要时,在“结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

结构设计中几个重要比值(整理更新)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

柱轴压比是指,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轴压比限值的依据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参照国外的类似条件确定的,其基准值是对称配筋柱大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轴压比分界值。

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柱子的不一样。

3、侧向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

4、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5、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

6、剪跨比:梁的剪跨比,剪力的位置a与h0的比值。

剪跨比影响了剪应力和正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因此也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着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破坏的方式;同时也反映在受剪承载力的公式上。

7、剪压比(梁柱截面上的名义剪应力V/bh0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梁塑性铰区的截面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保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的时候,梁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此时再增加箍筋用量,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梁柱的截面尺寸有所要求。

8、跨高比:梁的跨高比(梁的净跨与梁截面高度的比值)对梁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梁(非剪力墙的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和深梁都按照深受弯构件进行计算的。

9、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

延性是指材料、构件、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

延性比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截面的延性比、构件的延性比和结构的延性比。

结构的延性比多指框架或者剪力墙等结构的水平荷载-顶层水平位移(P-delta)、水平荷载-层间位移等曲线。

结构的屈服位移有等能量方法、几何做图法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比值1、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1. 强度设计参数在结构设计中,强度设计参数是十分重要的数据,它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压强度(fc):表示材料在受到压力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这个参数常用于柱子、墙体等受压构件的设计中。

抗拉强度(ft):表示材料在受到拉力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这个参数常用于梁、板等受拉构件的设计中。

剪切强度(fv):表示材料在受到剪切力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这个参数常用于梁、板等受剪构件的设计中。

扭转强度(fd):表示材料在受到扭转力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这个参数常用于柱子、梁等受扭构件的设计中。

这些强度设计参数通常由材料的试验数据得出,不同的材料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数值。

2. 几何数据几何数据是描述构件形状和尺寸的重要参数,在结构设计中经常被使用。

常见的几何数据包括:面积(A):表示构件所占据的平面面积,常用于计算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

截面形状参数:不同形状的截面有不同的计算公式,一些常见的截面形状参数包括矩形、圆形、T形、I形等。

跨度(L):表示构件的长度,常用于计算梁的挠度和承载能力。

高度(H):表示构件的垂直距离,常用于计算柱子的承载能力。

倾角(θ):表示构件的倾斜程度,常用于计算斜拉索的张力等。

这些几何数据通常由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得出或者通过图纸获得。

3. 荷载数据荷载数据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外力或内力,它是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荷载数据包括:死荷载:也称为常驻荷载,是结构自身所产生的静态荷载,如自重、仪器设备等。

活荷载:也称为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如人员、设备、雨水等。

风荷载:指风对建筑物或结构物产生的荷载。

地震荷载:指地震对建筑物或结构物产生的荷载。

荷载数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或者通过测量获得,并且需要根据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选取和计算。

4. 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数据,它是指结构的约束和支承情况。

常见的边界条件包括:支座类型:包括固支、滑动支座、铰支、弹性支座等。

(完整版)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

(完整版)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

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抗震规范》第3.6.6.4条指出,所有的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主要是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包括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比)和弹塑性变形验算时楼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墙和柱的轴压比及墙、柱、梁和板的配筋、底层墙和柱底部截面的内力设计值、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

为了分析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1.结构的抗震等级《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5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PKPM七大指标

PKPM七大指标

PKPM七大指标PKPM(简称:Prime Keat Pro Meter)是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软件,主要用于计算和评估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性。

PKPM的设计指标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PKPM的七大指标。

一、承载力指标承载力指标是PKPM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它用于评估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承载能力。

承载力指标主要包括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

在PKPM中,承载力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结构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弯等强度参数来确定。

二、稳定性指标稳定性指标用于评估结构体系在承受外部荷载或者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的稳定性能。

稳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结构的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构造稳定三个方面。

PKPM通过计算结构组件的刚度、弯曲承载力以及各个部位的变形极限等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三、振动指标振动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震效果,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参数。

PKPM通过计算结构材料的质量、刚度以及结构的支座刚度等来确定结构的振动特性。

四、疲劳指标疲劳指标用于评估结构在反复荷载下的疲劳性能,包括结构的疲劳寿命和安全系数等。

PKPM通过计算结构材料的疲劳强度、载荷作用频率以及结构的应力分布等来进行疲劳分析。

五、耐久指标耐久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结构材料和构件在长期使用和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包括结构的耐久寿命和耐久性等参数。

PKPM通过计算结构材料的抗裂性、抗腐蚀性以及结构的使用年限等来进行耐久性分析。

六、安全指标安全指标用于评估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包括结构的静态安全系数、动态安全系数、可修复性等参数。

PKPM通过计算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荷载组合等来进行安全性分析。

七、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成本效益。

PKPM通过计算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成本、施工周期以及施工难度等来进行经济性分析,帮助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找到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案。

综上所述,PKPM的七大指标包括承载力指标、稳定性指标、振动指标、疲劳指标、耐久指标、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引言在工程领域中,结构设计计算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作为评估和分析一个工程项目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依据。

本文将解释如何编写一个完整的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设计参数在编写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关键的设计参数,例如:1. 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用途:比如桥梁、建筑、隧道等;2. 结构材料的选择:比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3. 设计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4. 地基条件和环境因素:比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气候状况等。

三、计算方法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中,我们需要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分析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1. 静力计算法:根据受力平衡条件,计算结构的内力和应力分布;2. 动力计算法:通过模拟结构受到的动态荷载,计算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3. 极限状态设计法:根据国家或行业规范,计算结构在设计寿命内的安全系数;4. 有限元分析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工具,对结构进行三维分析和应力分析。

四、计算主要内容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中,我们需要包含一些主要的计算内容,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这些内容包括:1. 结构受力分析:通过静力计算法,计算结构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受力分布;2. 材料强度计算:根据所选用的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计算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3. 构件尺寸计算:通过结构的荷载及受力分布,计算各个构件的尺寸和截面积;4. 稳定性分析:考虑结构的侧向扭曲、屈曲和剪切等现象,计算结构的稳定性。

五、结果和结论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的最后,我们需要总结计算结果并得出结论。

这些结果应该包括:1. 结构的受力分布图和剪力、弯矩图;2. 结构各个构件的尺寸和截面积;3. 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4. 结构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

六、附录和参考文献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中,附录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控制定义、目标与意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控制定义、目标与意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的控制定义、目标和意义
14
“七个比值”
• 轴压比 • 剪重比
• 刚度比
• 位移比 • 周期比 • 刚重比 •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 总结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的控制定义、目标和意义
15
三、刚度比
1.定义:指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 的比值,也称层间刚度比。
2.公式:uc
N fc A
式中:uc—柱轴压比;
N—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柱的全截面面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的控制定义、目标和意义
3
轴压比
轴压比是针对于以承受重力荷载为代 表值的剪力墙、柱等构件提出的概念,新
规范也明确规定:承受的轴力按考虑地震 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因此轴压比是影
抗风计算不存在剪重比,风载不同于地展作 用,它是直接作用在建筑物的,而且可较准确测 定(如风洞试验)。
倘若从受力机理和截面破坏形式来看,剪重比 与剪压比是同一概念,它们都是指水平作用与竖向 作用的比值。剪重比讨论的是水平剪力和竖向重力 荷载的比值,如框架柱的剪重比;剪压比讨论的是 横向剪力和轴向压力的比值,如框架梁的剪压比。
表1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的控制定义、目标和意义
5
轴压比
②.《混凝土规》11.7.13条、《高规》7.2.14条
同时规定: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 底部加强部位,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 轴压比不宜超过表2中的极限值。
表2 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一“七个比值”的控制定义、目标和意义

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1.轴压比目的:控制构件保持一定延性。

保证柱(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柱6。

3.6、墙6.4.5和混规柱11.4.16、墙11。

7。

16&17),限制各等级的剪力墙和框架(支)柱轴压比;注意:剪力墙的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框架(支)柱轴压比对应的荷载为含水平荷载的工况组合,多为地震工况组合。

调节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

扭转周期比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要求:规范规定(高规3。

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

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意: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2.2条文及高规5。

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5。

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注意: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轴压比
轴压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延性,具体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过大则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结构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02周期比
周期比控制的是结构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置合理,具体要求见高规
4.3.5。

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
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
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

03、位移比/位移角
位移比是指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端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
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

见抗规3.4.3,高规
4.3.5。

位移比不满足时只能经过人工调整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

调整方法如下:
1)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
2)在编号简图中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其刚度,位移小的削弱刚度。

位移角: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水平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过大,是
人产生不舒适感。

见高规3.7 相关要求。

位移角不满足要求时调整方法:
1)增加整楼的刚度,加大柱子的截面
2)提高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
04、剪重比
剪重比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设计时不能小于规范的要求。

具体见抗
规5.2.5,高规3.3.13。

前提是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再考察结构的剪重比是否合适,有效
质量系数与振型数有关,如果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90%,则可以通过增加振型
数来满足。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

在SATWE的“调整信息2”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
层地震内力”;
2)人工调整。

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状况停止调整:
①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②外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适宜的经济技术目的。

③外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事先,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2”中的
“全楼地震作用缩小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05、刚重比
刚重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作用下整体失稳。


体见高规5.4.1,高规5.4.4。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
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
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06、刚度比
刚度比主要是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

具体
见抗规3.4.3,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

假设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则SATWE自动将该楼
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3.5.8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 倍。

2)人工调整。

假设还需要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①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

②适当增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

07、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沿
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

见抗规3.4.3,高规3.5.3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
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3.5.8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 倍。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 的“调整信息2”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 按高规3.5.8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
放大1.25 倍。

2)人工调整。

假设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柱箍筋和
墙水平散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
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