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a420f10029bd64783e2ccc.png)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青山中心小学教师宋顺红2015年11月26日“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青山中心小学宋顺红近年来,金寨县围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网络校校通”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金寨县青山中心小学是一所深处大别山腹地的乡村小学,截止到2015年8月,校本部12个教学班以及所属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开通了网络。
经过县教育局和学校两级组织的专项培训,全体教师学会了“班班通”设备的操作方法。
“班班通”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有效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良好作用。
我身为青山中心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并掌握了“班班通”设备的一些应用技巧,下面我将结合语文教学,与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
2014年春学期,学校安排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我上的是《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3 课。
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 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
教学时,为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我为同学们播放了祖海演唱的《为了谁》。
在上课之前,我登录网络,搜索这首歌的演唱视频,利用“PP 加速器”软件进行下载,得到一个flv格式的视频文件,然后导入“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avi(wmv或mp4也可以)格式的视频文件。
我把视频文件做到了PPT课件里,设置为单击播放。
上课时,我利用“班班通”设备顺利播放了《为了谁》这首歌,歌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为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教学环节进行到“再读课文,感悟情感”时,我首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课文的背景,人民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的场景和英勇无畏、奋力抗洪抢险的场面,给学生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学生思想的震撼,唤起内心的情感。
数字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数字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d257b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9.png)
数字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1.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教育领域,数字赋能也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文将以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数字赋能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2. 思南小学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思南小学是一个位于农村的学校,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引入了数字化教学技术。
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让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教学。
学校还开设了网课,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各种课程。
通过这些举措,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增加。
3. 格拉斯哥中学的上线学习评台格拉斯哥中学是一所城市中学,面临着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建立了上线学习评台。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评台看到老师上传的课件、视瓶讲解等教学资源,还可以在上面提交作业、参与讨论。
这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拓宽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范围。
4. 数字赋能对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数字赋能对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
数字赋能为学校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数字赋能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字赋能也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与学习的互动和交流。
5. 结语数字赋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基础教育的面貌,它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在数字赋能的指引下,不断探索教育创新之路,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6. 基于数字赋能的教学模式创新随着数字赋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课桌前被动接受知识。
而借助数字赋能技术,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通过上线教学评台,学生可以在家或者其他地方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51bb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1.png)
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一、教育信息化在幼儿园的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也开始逐渐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利用智能互动白板,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通过触摸
屏幕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幼儿园还利用教育App,让家长和老师之间实现更加便捷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
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教育信息化在小学的应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更加
深入。
小学利用电子教材替代传统纸质教材,让学生们在电子设备
上进行学习,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同时,小学还通过在线课堂和
直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家也能
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在中学的应用
中学阶段是学生们迈向成年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
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中学利用智能化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同时,中学还通过虚拟实验室和在线作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教育阶段,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案例(3篇)
![学校教育信息化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009b7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b.png)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校园,以下为我校教育信息化案例的详细阐述。
一、背景与目标我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完全中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席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如下:1. 构建智慧校园,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
2.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策略1. 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投资建设了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同时,配备了大量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教学终端等,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软件平台建设学校开发了智慧校园平台,集成了教学、管理、服务等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备课、授课、作业布置、批改等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提交作业、参加讨论等;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与教师沟通交流等。
3. 教师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热情。
4. 课程资源建设学校积极开发、整合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从资源库中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实践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如微课制作、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
教师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成效与反思1. 成效(1)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a146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9.png)
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效率。
而在2021年,一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1. 案例一:数字化校园建设某小学在2021年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引入智能校园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卡、智能校园导览等技术,实现了校园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学校利用学生身份信息与校园卡进行绑定,实现了学生出入校园的自动记录和管理,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效率,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负担。
数字化校园导览系统也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便捷的校园导航服务,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从学生出入校园到校园导览,无一不展现了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校园管理中的全面应用。
这不仅提升了学校管理和教学效率,也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便捷的校园生活体验。
2. 案例二: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学评台另一所中学在2021年推出了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学评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实验场景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远程教学评台则为学生提供了异地学习的机会,弥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拓宽了教育边界,让更多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学评台,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这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回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无论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是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学评台,都展现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和无限潜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看到了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革。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https://img.taocdn.com/s3/m/918908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d.png)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已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本文将介绍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
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信息化教育发展案例长沙市望城区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首先,他们建设了统一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
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另外,望城区还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应用水平。
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升了教育的智慧化水平。
二、广东省深圳市信息化教育改革案例深圳市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他们实施了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平台,为师生提供了线上学习、作业布置、测试、成绩查询等服务。
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圳市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深圳市还积极推动“云课堂”建设,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进行远程教学,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三、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校园”建设案例北京市海淀区通过“智慧校园”建设,致力于推进信息化教育改革。
他们建立了全区范围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学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海淀区还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整合,通过建设数字教室、数字图书馆等设施,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另外,智慧校园建设还包括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和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确保了学校安全和家校沟通。
这些举措使得海淀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山东省青岛市信息化教育改革典型案例青岛市通过信息化教育改革,加强了学校管理,改进了教学方式。
首先,他们建立了学校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行政管理和班级管理的信息化。
同时,通过建设电子化的学生档案,方便了学生的管理和评价。
瓜州县锁阳城镇中心小学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瓜州县锁阳城镇中心小学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56ec05c281e53a5802ff25.png)
瓜州县锁阳城镇中心小学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一、背景瓜州县锁阳城镇中心小学,建于1984年。
于2008年布局调整,搬迁至现在新校址。
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220名,教师26名。
学校2009年被酒泉市教育局命名为《信息技术示范校》,2016年被酒泉市教育局列为酒泉市《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学校。
学校现有微机室2个,教学研究教室一间,演播室一间。
学校接入50兆光纤,宽带有线网络“室室通”,无线WiFi“处处通”,网络空间“人人通”。
学校现有教师办公用机22台,平板电脑22台,“班班通”设备九套(其中白板4套,一体机一台,电脑+电视模式7套)。
全校教室均开通了甘肃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个人空间,并上传了优质资源。
畅言教学通的使用率达100%。
二、特色与创新1.加强了硬件基础建设,保障信息技术研究道路畅通。
结合酒泉市数字校园建设,学校投入一万余元经费改善了网络,架设了有专用IP地址的50兆光纤,更换了网络交换机,购买了无线WIFI发射设备,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为适应教师课堂教学,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无线网卡,用来发射无线WiFi确保了教师授课的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
2.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对教师进行了畅言教学通的使用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应用畅言教学通授课、备课,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能应用班级互动收发作业、考试等。
能用“垄上行”进行家校互动,利用家长手机APP与家长沟通,同时让学生能应用“垄上行”的功能进行学习。
二是对教师进行了希沃教学演示白板三、希沃教学演示白板五、希沃授课助手、希沃班级优化大师的培训。
目前我校教师都能熟练的应用希沃软件制作课件,特别是希沃软件中的学科工具,课堂互动应用最为熟练。
授课时能通过希沃助手辅助教学,教师人手一部平板,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授课,也解放了教师,使教师在教室任何地方操作设备。
三是教师利用“Totl control”软件与电脑相连,将平板内容投屏在电脑上,将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微课、视频辅导应用在教学中。
信息化教学案例
![信息化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a5e91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a.png)
信息化教学案例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信息化教学案例,了解信息化教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网络资源等途径,让学生通过阅读网络文章、参与网络讨论等方式,拓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其次,信息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学软件,老师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数学问题的解法,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作业、在线测试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再者,信息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老师可以生动地展示英语口语、听力、阅读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英语课程等途径,进行英语学习,拓展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最后,信息化教学还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得到应用,比如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手段,老师可以生动地展示各种实验现象、历史事件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18263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f.png)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基础环境学校早在2001年就开始组建校园网并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
随着2004年新校的建立和使用,校园网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换代,每间教室,每个办公室都连接到了互联网,为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完善的硬件保障。
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络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
网络设计详细规划,构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应用体系,为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
网络采用了网通的百兆专线出口,骨干网采用千兆光纤传输,办公室与教室实现了百兆到桌面。
在教学应用方面学校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重点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设备。
学校建立了数字化录播教室,实现课堂全过程、全场景的无人值守自动录制,以及视频的编辑分享。
建立的电子阅览室、信息技术教室、探究实验室、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硬件平台。
网络中心部署了十多台服务器,为全校师生提供办公管理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心理咨询、网络科技馆、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视频监控、网络教研、上网行为监控、流量控制等功能。
二、监督管理,保障信息安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日常办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对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网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我们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每天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技术处理。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f9947fde80d4d8d05a4f23.png)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黑泉镇永丰小学一、实施背景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
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
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
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初级中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典型案例
![初级中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8294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8.png)
初级中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典型案例2018年以来,为深入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阳光中学围绕课程教学、精准教研、评价改革等关键因素,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校本应用的实施背景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下,阳光中学把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运行的契机,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明确了“国家平台供给资源,省级平台打造空间,校本空间特色服务”的工作思路,融通国家、省级、校级平台,共同支撑学校数字化教育转型,形成了具有阳光特色的“6C”i智慧课堂改革理念,旨在以精准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助力学生成人成才,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试点应用过程中,学校注重平台资源的深度融合应用,充分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独特的课程形式、海量的课程资源、便捷的应用环境等显著优势,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教学资源供给侧样态,目前已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掌握所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
学校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立德树人阳光新课堂,并赋予“6C”i课堂新的内涵,凝练出致力于学生“格物致知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传承力”的“6C”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试点应用的过程与方法(一)以校为本,科学定位,明确平台应用工作思路学校在原有的“数字阳光”平台基础上,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省级平台,三位一体,极大丰富智慧平台的融合功能和资源供给。
试点应用中,明确了“国家平台供给资源,省级平台打造空间,校本空间特色服务”,形成具有阳光特色的“6C”i智慧课堂改革理念,实现教师智慧的教和学生智慧的学。
(二)完善机制,长远发展,保障学校教育数字化持久动力为推进试点工作,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可操作性、有实效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切实推进国家资源平台的研学产用。
乡村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
![乡村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2045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2.png)
乡村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01、案例描述阳光小学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用校,深度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解决了因专任教师不足和资源匮乏导致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让学生都能享受到多样的特色课程全面发展,实现“双减”促进“三提”,走出了一条适合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02案例过程(一)应用推广“四优先”1、需求优先202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当中要求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阳光小学有教师16名,平均年龄42岁,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较高,但是缺乏体音美等小学科专任教师。
对于阳光小学来说,“双减”后,学校专业师资不足,课后经费不足,优质资源不足都成了学校的难题。
适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学校抓住机遇,做强特色,应用国家平台突破困境,实现“双减”走向“三提”,朝着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买进。
2、机制优先阳光小学是教育信息化2.O教育部优秀案例学校,学校有一定的基础,教师整体信息化素养较高。
学校首先制定了符合阳光小学办学特色的实施方案,采取整校推进的模式,制度先行,科学管理,同时采取绩效奖励措施,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国家平台的应用当中。
整校推进的关键,在于校长先行。
阳光小学校长张三是河南省电教专家,河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O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应用研究。
学校及时组建了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业务副校长组织落实,技术骨干和学科骨干及课后服务试点班体验先行的国家平台应用团队。
学校在疫情期间动员教师和家长应用国家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所有班级在智慧中小学APP中全部开通行政班,师生注册率达100%o3、培训优先为了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熟练的应用平台,学校又分期分层次举办了多次应用培训。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
![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https://img.taocdn.com/s3/m/cd1cfe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5.png)
【导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教学效果、提升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共享成功的经验,特推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集,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和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1.1 北京某中学利用智慧教室改善教学质量该中学引进了智慧教室系统,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和智能交互评台,实现了教师授课、学生互动、实时评价等多种功能。
通过智慧教室,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1.2 北京市某小学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管理效率该小学引入了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学生档案管理、成绩统计、教师考勤等多项功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通过这一系统,学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减轻了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负担,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二、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2.1 上海某高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该高中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共享评台,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渠道。
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能够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2.2 上海市某小学利用智能化设备提升教学体验该小学引进了智能化设备,包括智能黑板、智能投影仪等,通过这些设备改善了课堂教学体验。
学生通过触摸屏和其他互动设备参与课堂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三、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3.1 广东某中学利用虚拟实验室丰富课堂实践该中学建设了虚拟实验室,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更丰富的实践。
这种虚拟实验室不仅节约了实验室设备和原材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效率。
3.2 广东市某小学利用移动学习改善教学效果该小学推行了移动学习项目,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进行上线学习和作业提交。
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名单
![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7bc4e0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9.png)
山东省
济南市
大数据驱动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32
山东省
烟台市
区域网络视频教研体系的构建研究
33
山东省
潍坊市
以融合创新驱动学生信息素养攀升
34
山东省
淄博市
以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5
山东省
青岛市崂山区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
36
河南省
三门峡市卢氏县
互联网+”助推卢氏县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创新
37
借“云”起舞,青铜峡“三个课堂”风景独好
二、学校
序号
省份
学校名称
案例主题
1
北京市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以人为本,打造未来学校智慧新生态
2
北京市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
3
天津市
宝坻区王卜庄镇何仉庄小学
活网络空间融智慧教育惠农村师生
4
河北省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OAO模式下的“研、教、评”教学新样态
湖北省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微光计划”—“321行动”+“456路径”的新探索
38
湖南省
长沙市
大数据赋能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
39
湖南省
长沙市天心区
信息化精准融合教学赋能教育优质发展
40
湖南省
长沙市岳麓区
依托“网络研修校联体”深化“三个课堂”按需应用,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1
湖南省
永州市新田县
同步共建有机融合优质均衡发展
42
广东省
东莞市
莞式慕课:构筑教与学模式推进信息化融合创新
43
广东省
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
![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6708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6.png)
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1. 引言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的过程。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
本文档将介绍几个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以展示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
2. 案例一:智慧课堂2.1 背景智慧课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通过智慧课堂,教师可以更好地管理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2 应用智慧课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电子书包:学生通过电子书包携带电子教材、课件等学习资源,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2. 互动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课堂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在线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改,提高作业反馈速度。
4.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学生学习数据,进行教学分析和评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建议。
2.3 效果智慧课堂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
3. 案例二:在线教育平台3.1 背景在线教育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远程教育服务。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2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网络课程:教师可以上传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实现课程的远程教育。
2. 视频直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可以实时观看,参与课堂互动。
3. 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在线实验操作环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 学习社区:学生可以在社区内提问、讨论,共享学习资源,实现协作学习。
3.3 效果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fd4f54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4.png)
##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2016年秋,##镇##小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配备了5台班班通设备,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2017年春,我校共有6位教师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其中2位获得区级优质课。
学校被评为##镇2016-2017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校一名师活动”先进单位。
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
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
学校现在已配备5间班班通教室。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
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教师发展案例(2篇)
![教育信息化教师发展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d62e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30.png)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了大量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以下是一个教育信息化教师发展的案例,展示了智能教学助手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应用。
二、案例概述某中学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引进了一款智能教学助手。
该助手集成了智能批改、教学资源推荐、课堂互动等功能,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培训阶段学校组织了一次针对智能教学助手的培训,邀请专家为教师们讲解助手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培训内容包括:助手的基本功能、操作流程、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等。
2. 应用阶段(1)智能批改:教师将作业上传至助手,助手自动批改并给出评分,同时提供错误原因和修改建议。
教师根据批改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2)教学资源推荐:助手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推荐相关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
教师可以快速获取所需资源,节省备课时间。
(3)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助手的课堂互动功能,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
如:提问、抢答、投票等,提高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反馈与改进学校定期收集教师对智能教学助手的反馈,了解教师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根据反馈,对助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四、案例成效1. 教师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智能批改、教学资源推荐等功能,使教师从繁琐的备课和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关注教学质量和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智能教学助手提供的个性化辅导,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3. 教师信息化素养得到提升:通过使用智能教学助手,教师逐渐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化素养。
五、总结教育信息化教师发展案例中,智能教学助手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更多智能化教学工具将被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多便利。
教育信息化典型应用案例(2篇)
![教育信息化典型应用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e2bd0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4.png)
第1篇1. 在线教育平台案例:中国大学MOOC(慕课)应用:提供大量高校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2. 数字教材案例:人教版数字教材应用:将传统的纸质教材数字化,便于学生和教师在线查阅、下载,同时支持互动式学习,增强了教学效果。
3. 教育云平台案例:上海市教育云平台应用:整合全市教育资源,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4. 互动式教学工具案例:虚拟现实(VR)教室应用:通过V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5. 线上考试与评估系统案例:中国教育在线考试系统应用:实现在线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等功能,提高考试效率和准确性。
6.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学校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整合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方面的信息,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7. 教育资源库案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等,支持教师备课、教学、教研。
8. 在线学习社区案例:网易云课堂应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在线交流、学习、分享的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9. 教育大数据分析案例:学生学业成绩分析系统应用: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大数据分析,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依据,提高教学质量。
10.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案例: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应用: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自动批改作业、发音纠正等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案例展示了教育信息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2篇1. 在线教育平台案例:网易云课堂- 应用:通过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 效果:极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2. 数字化校园案例:清华大学数字化校园- 应用:通过集成校园一卡通、电子图书馆、在线教学平台等功能,实现校园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
青山中心小学教师宋顺红
2015年11月26日
“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
青山中心小学宋顺红
近年来,金寨县围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网络校校通”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金寨县青山中心小学是一所深处大别山腹地的乡村小学,截止到2015年8月,校本部12个教学班以及所属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开通了网络。
经过县教育局和学校两级组织的专项培训,全体教师学会了“班班通”设备的操作方法。
“班班通” 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有效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良好作用。
我身为青山中心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并掌握了“班班通”设备的一些应用技巧,下面我将结合语文教学,与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
2014 年春学期,学校安排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我上的是《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3 课。
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 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
教学时,为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我为同学们播放了祖海演唱的《为了谁》。
在上课之前,我登录网络,搜索这首歌的演唱视频,利用“ PP 加速器”软件进行下载,得到一个flv 格式的视频文件,然后导入“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avi(wmv 或mp4 也可以)格式的视频文件。
我把
视频文件做到了PPT课件里,设置为单击播放。
上课时,我利用“班
班通”设备顺利播放了《为了谁》这首歌,歌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为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教学环节进行到“再读课文,感悟情感”时,我首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课文的背景,人民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的场景和英勇无畏、奋力抗洪抢险的场面,给学生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学生思想的震撼,唤起内心的情感。
这段视频我同样采用了先下载,再转换格式的方法,不同的是我利用了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了必要的剪辑,只保留原视频文件的一部分。
在学习2-5 自然段时,师生交流,找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为了便于交流和朗读,我用PPT 做了一些课件,这些课件展示课文重点语句,简洁明了,好认、好读、好交流,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激发情感起到了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难点是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我准备了几幅真实的照片进行展示,画面逼真,形象鲜明,给人视觉一种强烈的冲击,强化了学生对人民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大救星的认识,升华了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
再比如,我在执教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时,充分运用“班班通”设备,灵活利用网络资源和“班班通”一体机装配的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
统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我依托网络现成资源——电视纪录片《大黄山》作为本课情境激趣、引入课题的切入点,网络视频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美景产生直观感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向往和期待。
在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进- 步体会黄山松树的千姿百态的教学过程中,我多次点击畅言软件为我们设计的课程资源,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片展示,既有音频文件,又有视频资料,内容丰富,方便实用。
有人说:‘班班通’进课堂,它为老师帮大忙。
“
是的,自从学校有了“班班通”设备,“班班通”走进了我的语文课堂,让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更加高效。
课堂活跃了,学生乐学了,似乎课堂焕发出灿烂的光芒。
学校其他老师在课堂上也熟练地运用画板,调用网络视频资源,生动形象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班班通”走进了乡村小学的课堂,我们引领着学生们在美妙神奇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遨游,让我们的农村娃娃也能一览天下而成英才。
“班班通”
走进了乡村小学的课堂,必将不断
推进农村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农村教育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