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 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合集下载

萃智理论TRIZ之创新思维方法-HW

萃智理论TRIZ之创新思维方法-HW

43
IFR应用步骤
第一步:现有问题描述
定性
第二步:问题解决的IFR描述
定向
第三部:系统中的障碍是什么
定疑
第四步:分析现有的所有可利用资源 定标
第五步:得到接近IFR的技术方案
定解
目的是什么 01
IFR是什么 02
指明难点
03
要解决何问题 04
达到最终结果 05
44
IFR案例——给鸡蛋打日期戳
? 问题

step
02 想象对象的尺寸无穷大(S->∞),无穷小(S->0)
step
03 想象过程的时间或对象运动的速度无穷大(T->∞),无穷小T->0)
step
04 想象成本(允许的支出)无穷大(C->∞),无穷小(C->0)
o
真实地看待系统、有效挖掘隐藏的事实、排除虚假约束条件
36
STC算子分析过程
1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矛盾的发现与排除 2 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通过分析最重要的专利而得到 3 解决问题的策略必须得到技术系统发展规律的支持
6
TRIZ的发展史
经典TRIZ
ARIZ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创新原理
现代TRIZ
经典TRIZ + ∆
创新原理 ARIZ 效应库 标准解
进化法则
1946 1950
1960
作用
克服物体形状、外观、参数 思维惯性 迅速发现对研究对象最初认 识的不准确和误差 重新认识研究对象
不是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而是为 了解放思路 用STC算子思考后,可以发现系统 中的技术矛盾或物理矛盾 克服思维定势,改善思维方式的一 种很好的工具
35

萃智理论TRIZ之创新思维方法-HW

萃智理论TRIZ之创新思维方法-HW

为什么 因为 解决方案 为什么 因为 解决方案 为什么 因为 解决方案 为什么 因为 解决方案 为什么 因为 解决方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2
质疑的价值
显露的部分:
质疑
•你的观点
•你的行为
隐藏的部分:
溯源
•你的假设
•你的成见
•你的信念、价值观、规则
改变
重塑 质疑
23
5个WHY的要点
01 一种用不断问“为什么”来找现象的 根本原因的方法
记住并陈述
TRIZ理论基本内容 TRIZ创新思维方法.
学习和演练
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TRIZ创新思维方法
未来与发展
克服思维惯性 激发创新潜力
应用和实践
TRIZ创新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
课 程 目 标
TRIZ理论简介
什么是TRIZ TRIZ理论的历史 创新的级别
创新思维简介
试错法 创新思维概述 思维惯性 案例
问题:用梯子爬树摘苹果,劳动量大、方便性差 参数:树高2米;成本100元;用时1天
39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TRIZ
IFR最终理想度
克服思维惯性
IFR(Ideal Final Result)法
定义
01
理想化是科学研究中创造思维的基本 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在大脑之中设立 理想的模型,再通过思想实验的方法 来研究理想客体的运动规律,最终将 理想化目标实现。.
1970
1980
1988 1990
2000
2010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这些原理用15分钟解决问题
7
经典TRIZ的内容
发明专利库 20%

TRIZ是如何打破惯性思维的?

TRIZ是如何打破惯性思维的?

TRIZ是如何打破惯性思维的?
众所周知,TRIZ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已有的发明和创新案例,从中发现共性规律和模式,进而应用于解决当前的问题。

那么,TRIZ是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帮我们做到这一点的呢?深圳天行健六西格玛咨询公司解析如下:
1、反思常规思维
TRIZ鼓励人们反思自己的常规思维方式,并认识到其中的局限性。

通过意识到常规思维的局限性,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摆脱思维的束缚,寻求更加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2、利用“九屏幕图法”
“九屏幕图法”是TRIZ中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帮助人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人们可以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寻找新的思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3、运用“矛盾矩阵”
“矛盾矩阵”是TRIZ的核心工具之一,它通过分析问题中的矛盾和矛盾要素,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运用矛盾矩阵,人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寻找更加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4、跳出思维的局限
TRIZ鼓励人们跳出思维的局限,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可以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寻找新的思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5、引导创新思维
TRIZ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原则和规则,引导人们进行创新思维。

这些原则和规则可以帮助人们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寻找新的思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TRIZ通过提供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帮助人们打破惯性思维,识别和克服创新过程中的障碍,寻找更加创新和
有效的解决方案。

TRIZ理论-小人法

TRIZ理论-小人法
7
小人法
实例:茶杯设计
① 分析系统的组成部分并用小人替代
组成:杯子、水、茶叶
喝水
8
小人法
实例:茶杯设计
① 分析系统的组成部分 并用小人替代
白色小人:杯子 黄色小人:茶叶 蓝色小人:水
② 模拟小人不同条件下 的行动方式
小人法
实例:茶杯设计
③ 按问题发生的条件将小人重组实现要求的结果
白色的小人就像门卫, 允许蓝色小人出去, 阻止黄色小人出去。
小人法
实例:矿山爆破装置设计
由此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改 进,最后将爆破装置制成接 点自上而下逐渐收缩,而金 属球改由一系列由大到小, 能与接点一一对应的金属圆 环形状,成功地解决了难题
模型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小人法的目的
克服由于思维惯性导致的思维障碍 提供解决矛盾问题的思路
3
小人法
进行小人法的步骤
Step1 系统中各个部分想象成一组一组的小人。(当前怎样)。 Step2 用多组小人表征当前的系统矛盾与冲突(构建问题小人模型)。 Step3 研究得到的问题小人模型,并对其进行改造(打乱重组小人模 型),以便实现矛盾的解决。(构建方案小人模型)。 Step4 过渡到技术解决方案(方案小人模型)。
小人法
实例:茶杯设计
④ 按小人图示考虑实际的技术方案
最终方案: 在杯子内嵌入一个过滤网,茶水流出,茶叶留存在杯子内
小人法
实例:矿山爆破装置设计
小人法
实例:矿山爆破装置设计
矿山作业时,曾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爆破工 序,起初的2分钟内要完成10次爆破,矿工 通常用传爆管手动接通电路。但之后需要40 个接点并且接通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6~1S, 手工接通很难完成。

TRIZ术语

TRIZ术语
技术系统 由系统组件组成,为满足人们(社会)的需求而实现某种功能的系统,该系统必 须有一个功能是其子系统共同完成的。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一样也有一个进化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个进化发展过程是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这些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规律就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进化趋势 技术系统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是对各种技术系统 进行科学统计的结果。
属性 是指事物(对象)的特质、特征、性质等。
专利 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
专利规避 以他人专利发明思想的基础,设法经过一定的技术或法律手段的转化应用,从而 避开别人的专利束缚。
资源 就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组件
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为子系统。
组件功能 在系统执行功能过程中组件的贡献。
组件价值 组件的功能与其成本的比值。
组件价值分析 分析技术系统及其组件的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方法。
组件模型 用规范化的功能描述,建立的技术系统所有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如何实 现系统功能的图形。
最终理想结果 在最小程度地改变系统的条件下实现技术系统最大程度的自服务。
中性功能 伴随有用功能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对系统其它组件或超系统组件产生有害或者 有用作用的功能。
主要功能 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由。
主要功能价值参数 是决定 MSPV 的客观的技术参数(如物理、化学、几何、生物参数等)。
主要价值参数 对产品价值起主要作用的参数。
主要战略价值参数 反映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属性。
理想度 有用功能/(有害功能+成本消耗)
理想方法 就是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功能。

TRIZ基本术语解释

TRIZ基本术语解释

TRIZ术语TRIZ(萃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是: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律可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矛盾往复出现彻底解决工程矛盾的创新原理容易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TRIZ的核心是消除矛盾及技术系统进化的原理并建立了基于知识消除矛盾的逻辑化方法,用系统化的解题流程来解决特殊问题或矛盾。

下图为TRIZ的理论体系。

TRIZ(萃智)的基本概念STC算子:尺寸(S)-时间(T)-成本(C)算子,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它将物体的尺寸、完成功能的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

S曲线:一个S形状的曲线,表达时间与主要功能参数的关系。

标准解:按照物场模型描述的问题的典型解决方案模型。

裁剪法: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裁剪系统的某个组件,然后把该功能重新分配到其他剩余的组件及超系统组件上,来改善技术系统。

参数:表明任何现象、设备或其工作过程中某一种重要性质的量。

如,汽轮机中蒸气的压力、温度等,是该汽轮机蒸汽的参数;电阻、电感和电容,就是电路的参数。

操作空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物理空间。

操作时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时间段。

产品:执行功能的目标组件。

场:两个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磁场、电场、热场等。

超系统:包含技术系统和与它有关的其它系统的更大的系统。

创新:即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且富于成效的见解与思维创新原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多屏幕法: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由技术系统、子系统、超系统以及这三个系统的过去和未来组成九个屏幕,也称为“九屏幕法”。

发明级别:不同的发明可能会对系统、社会、人类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发明分为不同的等级,即发明的级别。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首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的缩写。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问题解决工具,把复杂的问题模型转换成标准问题模型,用TRIZ工具能够高效解决。

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的俄语首字母的缩写。

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最早提出"创新"这个词的人是谁?彼得▪德鲁克彼得▪圣吉约瑟夫▪熊彼得肯特答案:约瑟夫▪熊彼得2、熊彼得认为,创新有五种情况:一是引入一种新产品,二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工艺),其它几个是()。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材料)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现经济利润实现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答案: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材料),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现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3、TRIZ理论最早来源于前苏联。

对错答案:对4、TRIZ理论的产生基于对以下哪一项方面内容的研究?技术发明专利成果答案:专利5、根据研究的范围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有时技术系统会演变成为超系统或子系统。

对错答案:对6、技术系统之外的系统,我们称之为()。

外系统子系统系统组件超系统答案:超系统7、以下哪些是经典TRIZ理论的专用术语?理想度矛盾超效应功能答案:理想度,矛盾,功能8、功能包括()。

技术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的功能组件的功能超系统的功能答案:技术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的功能,组件的功能,超系统的功能9、阿奇舒勒将发明创新划分成了5个级别,其中大型发明问题是()。

一级发明五级发明三级发明四级发明答案:四级发明10、要想提高理想度,要么增加有用功能,要么减少有害功能,要么降低成本,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

对错答案:对第二章1、最终理想结果-IFR(IdealFinalResult)是系统处于理想状态的解。

技术系统在()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服务。

最大程度最小程度零相应程度答案:最小程度2、以下对九屏幕法描述不对的是()。

九屏幕法是拓展思维的方法九屏幕法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九屏幕法建议不要在当前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九屏幕法是创新思维方法之一答案:九屏幕法建议不要在当前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3、小人法的具体步骤分为()步。

TRIZ术语和创新思维方法(修)

TRIZ术语和创新思维方法(修)


理想最终结果IFR
最理想的技术系统: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 但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 IFR: 系统在保持有用功能正常运作的同时,能 够自行消除有害的,不足的、过度的作用
案例
给鸡蛋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消费者就能够判断鸡蛋是否坏损, 因此有“身份证”的鸡蛋受到消 费者的青睐,价格也比没有标识 的高。
LOGO
实例:水计量计
水计量计:


当水量到达计量值时,由于重力作用,左端下沉,排出计量水 量。 问题:水计量计中的水没有办法完全排除,导致计量不准确
实例:水计量计
水计量计 • 系统的组成部分:水,计量水槽 • 用小人表示各组成部分:红色小人—水,黑色小人— 水槽重心
小人法的小结
™形象生动的描述技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更 ™过用小人表示系统,打破原有对技术系统的 通 思维定式,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获得理想解决 方案。 ™动小人的引入,突破了思维定式,思考的过 能 程由一个人的思考变为两或多人的思考,解题 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广。
LOGO
TRIZ术语和创新思维方法
Triz体系
提 纲
Triz术语 Triz创新思维方法
创如何克服 思维惯性?
如何正确地分 析问题?
如何正确地 解决问题?
TRIZ如何解决创新问题
如何克服 思维惯性?
如何正确地 解决问题? 如何正确地分 析问题?
术语
技术系统 功能 矛盾 理想度 资源 效应 …
Your site here
LOGO
IFR实例2:农场养兔子的难题
1)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兔子能够吃到新鲜的青草。 2)理想解是什么? 兔子永远自己吃到青草。 3)达到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 放兔子的笼子不能移动。 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 由于笼子不能移动,可被兔子吃的草地面积不变,短时间 内青草就被吃光了。 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 当兔子基本吃光笼子内的鲜草时,笼子移动到另一块有青 草的地方。 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笼子本身按上轮子,兔子自己可推动其运动到有青草的地 方。即兔子本身就是可用资源。

TRIZ 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TRIZ 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17
分析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维度的思维尝试:
① 设想逐渐增大对象的尺度,使之无穷大(S->∞)
② 设想逐渐减小对象的尺度,使之无穷小(S->0)
③ 设想逐渐增加对象的作用时间,使之无穷大(T->∞)
④ 设想逐渐减少对象的作用时间,使之无穷小(T->0)
⑤ 设想增加对象的成本,使之无穷大(C->∞) ⑥ 设想减少对象的成本,使之无穷小(C->0)
15
如何克服物体形状、外观、参数思维惯性
• 任何情冴下都丌能根据物体的外观判定其作用原理 • 任何物体都有一些固有的反映其内在本质的特性参 数,要对参数做验证。
尝试用STC算子
16
STC算子
STC算子:从物体的尺寸(size)、时间(time)、成本 (cost)三个斱面来做六个智力测试,重新考虑问题,以
12
Contents
01
小矮人法 STC算子 IFR法
02
03
04
九屏幕法
05
金鱼法
13
常见的思维惯性
物体形状、外观、参数思维惯性
14
常见的思维惯性
例如:把金属煎锅连在狗尾巴上,狗跑的时候, 煎锅撞地会収出声响。这里的问题是:够必须以 多大的速度跑,才听丌到煎锅収出的噪声? 例如:想象用降落伞空降货物
01
小矮人法 STC算子 IFR法
02
03
04
九屏幕法
05
金鱼法
33
常见的思维惯性
物质丌可变思维惯性
• 系统中一定要包含某个物质 • 组件丌可变
如何克服?
• 九屏幕法
34
九屏幕法
超系统的过去
超系统

TRIZ入门及实践消除思维定势方法总结

TRIZ入门及实践消除思维定势方法总结

TRIZ
不规则与规则转换模式
通过用规则的物体、 通过用规则的物体、方法等准确地测量形状不规 则物体的体积、容量等,从而解决难题的思维模式。 则物体的体积、容量等,从而解决难题的思维模式。 发明家爱迪生让一名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学生 测量一只电灯泡的容积, 测量一只电灯泡的容积,毕业生把学校里所有学过的 数学方法都用上了,花了很长时间还是测不出来。 数学方法都用上了,花了很长时间还是测不出来。爱 迪生教毕业生往灯泡里注满水, 迪生教毕业生往灯泡里注满水,然后将水倒入量杯中 ,轻易地得知电灯泡的容积。 轻易地得知电灯泡的容积。
2.1 思维概述
思维的形式
推理: 推理: 例如, 例如,以“果实是植物中有种子 的部分(判断) 的部分(判断)”与“杏中有种 判断) 这两个判断为前提, 子(判断)”这两个判断为前提, 推出“杏是果实(新判断) 推出“杏是果实(新判断)”的 结论。这就是推理。 结论。这就是推理。推理可以使 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认识。 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认识。
TRIZ
目录
第二章: 第二章: 突破惯性思维的方法
2.1 思维概述
思维的形式
判断: 判断: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 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形式。 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形式。即是用概念去肯定或 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 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不能摸棱两可,不是肯定,就是否定。判断是否正确, 判断不能摸棱两可,不是肯定,就是否定。判断是否正确, 要用实践来加以检验。 要用实践来加以检验。
TRIZ
找:方便的充电器
TRIZ
手机没电不再愁 一节电池全搞定
诺基亚DC-1应急充 应急 诺基亚 电器,2800毫安 毫安

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创新之术TRIZ理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最早提出"创新"这个词的人是谁?彼得·德鲁克彼得·圣吉约瑟夫·熊彼得肯特答案:约瑟夫·熊彼得2、熊彼得认为,创新有五种情况:一是引入一种新产品,二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工艺),其它几个是()。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材料)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现经济利润实现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答案: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材料),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现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3、TRIZ理论最早来源于前苏联。

对错答案:对4、TRIZ理论的产生基于对以下哪一项方面内容的研究?技术发明专利成果答案:专利5、根据研究的范围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有时技术系统会演变成为超系统或子系统。

错答案:对6、技术系统之外的系统,我们称之为()。

外系统子系统系统组件超系统答案:超系统7、以下哪些是经典TRIZ理论的专用术语?理想度矛盾超效应功能答案:理想度,矛盾,功能8、功能包括( )。

技术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的功能组件的功能超系统的功能答案:技术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的功能,组件的功能,超系统的功能9、阿奇舒勒将发明创新划分成了5个级别,其中大型发明问题是()。

一级发明五级发明三级发明四级发明答案:四级发明10、要想提高理想度,要么增加有用功能,要么减少有害功能,要么降低成本,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

对错答案:对第二章1、最终理想结果-IFR(IdealFinalResult)是系统处于理想状态的解。

技术系统在()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服务。

最大程度最小程度零相应程度答案:最小程度2、以下对九屏幕法描述不对的是( )。

九屏幕法是拓展思维的方法九屏幕法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九屏幕法建议不要在当前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九屏幕法是创新思维方法之一答案:九屏幕法建议不要在当前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3、小人法的具体步骤分为()步。

TRIZ-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TRIZ-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Triz-克服思维惯性的 方法
• 引言 • Triz的基本原理 • 如何应用Triz克服思维惯性 • Triz的实际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什么是Triz
Triz,全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创新问题 解决方法。它是由苏联发明家、工程师兼教育家根里奇:软件开发中的Triz应用
总结词
解决技术难题,提升软件质量
详细描述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Triz理论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分析问题、寻找创新解 决方案和实施改进措施,提升软件质量,减少缺陷和错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
性。
案例三:产品设计中的Triz应用
总结词
创新产品设计,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管理领域,Triz可以帮助管理者克服思维惯性,打 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创新能 力。
02
Triz的基本原理
系统分析
总结词
系统分析是Triz理论中的基础方法,它要求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 的子系统,并分析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详细描述
系统分析强调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问 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的潜力。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对整个系统的贡献。
Triz强调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待问题,通过分析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相互作用,发 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更具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Triz的应用领域
Triz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程设计、产品开发、 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它不仅适用于解决技术问题,还 可以应用于非技术领域的问题解决。
在工程设计领域,Triz可以帮助工程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克服思维惯性,打破传统的设计框架,提出更具创新性的 设计方案。

克服惯性思维 拓宽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克服惯性思维 拓宽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克服惯性思维拓宽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一、引言机械制图课程研究用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将TRIZ理论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结合实物模型、虚拟模型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克服惯性思维,开拓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简称,是60年前前苏联阿奇舒勒(G.S.Ahshuller)及其同事们在分析研究了世界上近250万件高水平发明专利,综合多个学科领域原理、法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方法理论体系,首次为人们提供了科技创新思维的系统途径。

TRIZ理论来自于实践,源于对实际发明和高效率创新解决方案的分析。

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

二、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

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已经习惯了某种思维定势。

如小象从小被拴在木桩上,长大以后。

它仍然认为木桩能够拴住它。

其实能拴住大象的不是小小的木桩,也不是拴住大象的绳索。

拴住大象的恰恰是在它头脑中形成的惯性思维。

由于机械制图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一”期间,学生尚没有建立较好的空间概念,对很多实际零部件的形状、结构不甚了解,思维方式也往往保留在中学时期的固有模式。

因此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会感觉很吃力。

此时,若教师简单地采用口授、挂图、黑板及模型等教学手段,就很难有效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学生爱用常用的方式思考、学习,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容易钻牛角尖,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影响学习效果。

人都有惯性思维,要想打破惯性思维,就必须采取非常手段,从心理学、哲学、方法论等不同层面着手,消除阻碍创造性思维的惯性思维。

TRIZ理论中常见的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有多屏幕方法、STC算子方法、RTC算子方法、小人模型法、金鱼法及最终理想解法等。

TRIZ-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TRIZ-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服务。
定量描述:
理想度=
有害作用 COST
有用功能
理想度

最理想的状况:
资源的耗费 有害作用
0 0
有用功能


最理想的技术系统: 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但却能够实现所有
必要的功能。

理想度的实现方式: 理想化的最终结果 IFR(Ideal Final Result)
IFR

IFR描述形式-1:
系统/组件自身完成需要的功能,且不需额外消耗。

IFR描述形式-2
X元素,不能使系统复杂化,不能引起有害作用,完
成指定功能,且X元素最好是系统内部资源。

IFR作用:
指明通往解决方案之路; 使问题尖锐化,不走折中之路.
IFR应用步骤
第一步:现有问题描述 第二步:问题解决的IFR描述 第三步:分析现有的所有可利用资源 第四步:得到接近IFR的技术方案
1998
1990 1955 1957 1948 1950 1954 1956 1958 1968 1970 1971 1973 1974 1975 1984 1985 1989
年份
TRIZ形成史
根里奇-阿奇舒勒 现代TRIZ
经典TRIZ
经典TRIZ + ∆
ARIZ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 ARIZ 效应库 标准解 进化法则
–刚刚高于所定数值 –高于所定数值很多(1000, 1000000倍) –低于所定数值 –等于0 –负值(分数、无理数)
STC算子实例1
世界最高人与最矮人 苏尔坦-科森&何平平
常见的思维惯性

专业知识思维惯性

TRIZ理论中小人法应用研究

TRIZ理论中小人法应用研究

TRIZ理论中小人法应用研究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4年第11期TRIZ理论是有效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者面对问题常常无法入手,并出现较多的错误。

本文围绕TRIZ理论中五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小人法的解题思路、解题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TRIZ应用者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小人法概述任何技术系统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的功能,当系统内出现问题(矛盾或冲突)时,为了克服工程师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惯性,使问题更好的解决,阿奇舒勒创立了“聪明的小矮人法”。

当系统内的某些组件不能完成其必要的功能,并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作用,可利用小人法解决问题。

在TRIZ理论中,共有5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分别是九屏幕图法、小人法、IFR(最终理想解)、金鱼法和STC算子法(尺寸—时间—成本算子法)。

在这五种方法中,小人法是唯一纳入TRIZ中重要的算法—ARIZ算法中,可见小人法在TRIZ中的作用。

小人法是用一组小人来代表这些不能完成特定功能部件,通过能动的小人,实现预期的功能。

然后,根据小人模型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其有两个目的,一是克服由于思维惯性导致的思维障碍,尤其是对于系统结构;二是提供解决矛盾问题的思路。

二、小人法解决技术问题流程1.小人法的解题思路按照常规思维,在解决问题时通常选择的策略是从问题直接到解决方案,而这个过程采用的手段是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得到解决方案。

这种策略常常会导致形象、专业等思维惯性的产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

而小人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小人问题模型,利用小人问题模型产生解决方案模型,最终产生待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效规避了思维惯性的产生以及克服了对此类问题原有的思维惯性,解决思路见图1。

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贯穿在整个TRIZ理论体系中,如技术矛盾、物场模型、物理矛盾、知识库等工具都采用此类的解决策略。

第2章TRIZ创新思维方法

第2章TRIZ创新思维方法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把对象中各部分 想象成一群一群 的小人(当前怎 样)
2
把小人分成按问 题条件而行动的 组
3
研究得到的问题 模型(有小人的 图)并对其进行 改造,以便实现 解决矛盾(应该 怎样,即打乱分 组)
4
过渡到技术解决 方案(实际应该 怎样)
第二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解决在行驶汽车中喝热饮问题
当在行驶的汽车中喝热饮料(茶、咖啡)时,饮料洒出并烫伤乘客是完全有可能 的。对装有饮料的杯子的矛盾要求是:一方面,杯子必须让液体自由流出供人饮用 ;另一方面,在杯子翻倒时,它又要留住液体,不致烫伤他人。是什么使该问题如 此难以求解?主要是因为人们在心理上默认杯子是由不能改变的固体材料制成。

实可行的构想
第二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金鱼法
幻想情境1—现实部分1=幻想情境2
得到了剩余的幻想部分(幻想情境2)
幻想部分2中还没有现实的部分。
幻想情境2—现实部分2=幻想情境3
得到了幻想部分3
继而一直往下推论,直到找不出现实
东西为止。
转变成切实可 行的
构想为止
幻想式解决构 想
第二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第 二 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1.掌握九屏幕法、STC算子法、金鱼法、小人法、最终理想解(IFR)、
资源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TRIZ创新思维方法及其使用步骤
2.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解决相应问题

金鱼法对于思维惯性的克服

金鱼法对于思维惯性的克服

金鱼法对于思维惯性的克服Xxx(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摘要]金鱼法是Triz理论中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它从幻想式解决构想中区分现实和幻想的部分,再从幻想的部分继续分出现实与幻想两部分,反复进行这样的划分,直到问题的解决构想能够实现时为止。

本文通过对金鱼法的详细描述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论证其能很好的克服人们在思维上的惯性。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献词] 标识码]:1引言人类的进化是基于通过对同类的模仿及对于生活资料的总结上进行的,这种模式成就了人类的文明,但极其容易让人们思考问题时陷入思维惯性的深坑。

而人类进步要求人们能跳出思维惯性。

1946年,苏联人阿奇舒勒,在研究和整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发现人们进行发明创新、解决技术难题时,是有特定规律的科学方法和规律的,从而提出triz理论。

研究triz理论及基于此理论的金鱼法来克服思维惯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TRIZ与金鱼法2.1 TRIZ理论TRIZ理论具有普遍性,其解决方案为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了积极和准确的参考,与通常采用的头脑风暴法相比,TRIZ更加易于操作、系统化、流程化,不过多地依赖设计者的灵感、个人知识以及经验进行创新。

TRIZ主要包含以下创新设计问题解决方法、工具、原理(1)矛盾矩阵;(2)创新的层次与40个发明原理;(3)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质——场分析与76个标准解;(5)理想法则与理想最终解;(6)发明专利的评价;(7)科学与技术效应;(8)创新发明问题解决演算法TRIZ。

TRIZ提供了系统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打破了只有依靠灵感才能创造发明的传统观念,描述和量化了人类在创造发明上的经验,为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提供了正确的探索方向,为计算机辅助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金鱼法2.21 金鱼法起源金鱼法是基于TRIZ理论原理和方法提出的。

源自俄罗斯普希金的童话故事:其名称来自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中描述了渔夫的愿望通过金鱼变成了现实。

02-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讲义

02-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讲义
–刚刚高于所定数值 –高于所定数值很多(1000, 1000000倍) –低于所定数值 –等于0 –负值(分数、无理数)
STC算子实例1
世界最高人与最矮人 苏尔坦-科森&何平平
8
常见的思维惯性
专业知识思维惯性
化学
生物
物理
IFR(Ideal Final Result)法
理想度 定性描述:系统在最小程度改变的情况下能够
如何克服?
金鱼法
16
金鱼法
源自俄罗斯普希金的童话故事: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故事中描述了渔夫的愿望通过金鱼变成了现实。 映射金鱼法是让幻想部分变为现实的寓意 采用金鱼法,有助于将幻想式的解决构想 转变成切实可行的构想。
金鱼法
金鱼法应用步骤:
1. 将问题分为现实和幻想两部分 2. 问题1:幻想部分为什么不现实 3. 问题2:在什A么d条d 件yo下ur,te幻xt想in部h分er可e 变为现实 4. 列出子系统、系统、超系统的可利用资源 5. 从可利用资源出发,提出可能的构想方案
3
TRIZ如何克服术语思维惯性
尽量不带术语地描述问题 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描述问题
采用小矮人法
小矮人法
James Clerk Maxwell (1831.06.13 - 1879.11.05)
4
小矮人法
小矮人法 - 用小矮人模拟系统中问题或冲突
的发生,建立问题模型,激发人们的思维,进 而找到问题解决思路的方法。 聪明的小矮人(Smart Little People),简称SLP
找到解决方案模型
从解决方案模型过渡到实际方案 常见错误
用一个小人表示一个组件(最好用一组小人表示)
5
小矮人法求解问题逻辑

TRIZ理论详细介绍

TRIZ理论详细介绍

TRIZ理论TRIZ,中文音译为:萃智;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首字母对应转换为拉丁字母的缩写;Altshuller被尊称为TRIZ之父。

1946年,前苏联发明家G. S. Altshuller完成了他的第一项成熟的发明——在没有潜水服的情况下,从被困的潜水艇中逃生的方法,也正是在这一年,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开始萌芽。

1946年之后,Altshuller逐渐展开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Altshuller坚信这样的发明创造方法一定存在。

在发现从心理学角度不能很好地揭示发明创造的客观规律之后,他逐渐认识到发明的实质就是技术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他因此将注意力转移到专利文献的分析研究上。

他从来自于世界各地的20多万项专利中挑选了4万已产生发明成就的专利开始进行严格分析。

这一工作成果铸就了TRIZ的理论基础,也为日后将要开发的问题解决工具奠定了基础。

Altshuller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一旦掌握这些规律,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便成为可能。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组织参与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研究了世界200万份发明专利。

经过多年努力,Altshuller及其团队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问题模型
• 用一组小矮人来代表这些不能完成特定功能的部件 • 可“动”的用一组小矮人,不可“动”的用一个小矮人表示。
建立方案模型
• 通过能动的小矮人,实现预期功能,消除矛盾,找到解决方案模 型
从解决方案模型过渡到实际方案
使用小人法的常见错误 • 用一个小人表示一个组件(最好用一组小人表示)
飞碟—陶瓷制成
30
案例3:如何测量金属的耐酸性
实例:如何测量金属的耐酸性?
31
IFR法的小结
直接设想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在解决问题的最初 就使矛盾更加尖锐化。 有利于更彻底的解决矛盾,得到最理想的解决问 题方案。
明确解题方向,双向寻求解决问题的线路,提高 解题效率,获得更加睿智的解。
7
小矮人法求解问题逻辑
中间工具
小矮人问题模型 解决方案模型
抽象
待解决的问题
演绎
解决方案
8
案例1:新型传爆管设计
问题描述:
• 过去在采矿作业时,通常两分钟内有十次爆 破,操作员有足够的时间用传爆管手动将电 路接通。采矿作业采用了新方法之后,需要 在0.6秒的时间内,顺次闭合40个触合器。同 时,每一次爆破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不同。例 如第二次爆破必须在第一次爆破0.01秒后发 生;第三次在第二次的0.02秒之后,依此类 推。实施精度必须达到正负0.001秒。
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
6s
思维惯性
思维惯性
---针对某种情况,人们特定反应的思维习惯.
(人类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1
常见思维惯性
术语思维惯性 物体形状、外观、参数思维惯性 专业知识思维惯性 物质不可变思维惯性 维数思维惯性 不存在的禁令思维惯性 ……
2
TRIZ的解决工具体系
35
九屏幕法
第一步:从技术系统本身出发,考虑可用资源
第二步:考虑技术系统的子系统、超系统中的资源
第三步:考虑系统的过去和未来,从中寻找可利用 的资源 第四步:考虑超系统和子系统的过去和未来
36
案例1:切割棕榈树汁
孟加拉国约有1300万 棕榈树,一颗棕榈树 每季可产240升树汁 用来制造棕榈糖,这 是当地居民千百年来 的重要收入来源 但是在获取树汁时必 须从树冠向下割槽, 树干高20多米,怎么 办?
理想度
有害功能 成本
有用功能
24
理想度
最理想的状况:
资源的耗损
0
0
有害功能
有用功能

25
理想度的描述形式
IFR描述形式-1
系统/组件自身完成需要的功能,且不需额外消耗。
IFR描述形式-2
X元素,不能使系统复杂化,不能引起有害作用,完成 指定功能,且X元素最好是系统内部资源。
ARIZ
……
九步法
小人法 金鱼法 STC算子 九屏幕法
算法
自己的算法
S曲线 完备性法则 能量传递法则 协调性法则 动态性法则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
……
技术矛盾
IFR
创新的思维 创新的方法
创新原理
物理矛盾 分离方法 物场模型 标准解法 根本原因分析 功能分析 知识库 ……
工具
创新的规律
向超系统进化
向微观级进化
32
Contents
01
小矮人法 STC算子 IFR法
02
03
04
九屏幕法
05
金鱼法
33
常见的思维惯性
物质不可变思维惯性
• 系统中一定要包含某个物质 • 组件不可变
如何克服?
• 九屏幕法
34
九屏幕法
超系统的过去
超系统
超系统的未来
当前系统的过去
当前系统
当前系统的未来
子系统的过去
子系统
子系统的未来
聪明的小矮人(Smart Little People),简称SLP
小人法的作用:
• 分析问题,建立问题模型时克服思维惯性; • 能提供冲突的额外信息,表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路 径;
6
小矮人法
小矮人法的应用步骤: 找出问题中的矛盾
• 当系统内的某些组件不能完成其必要功能,并表现出相互矛盾时 ,找出问题中的矛盾
17
分析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维度的思维尝试:
① 设想逐渐增大对象的尺度,使之无穷大(S->∞)
② 设想逐渐减小对象的尺度,使之无穷小(S->0)
③ 设想逐渐增加对象的作用时间,使之无穷大(T->∞)
④ 设想逐渐减少对象的作用时间,使之无穷小(T->0)
⑤ 设想增加对象的成本,使之无穷大(C->∞) ⑥ 设想减少对象的成本,使之无穷小(C->0)
有人提议:将接点置于圆柱体中,用一个球 接通接点.但是当球滑过或者当球卡住后, 都导致不能正常发生爆炸。怎么办?
9
案例2:布雷问题
水 雷
钢 锁
怎 样 防 止 雷 被 扫 到?
11
小人法的小结
更形象生动的描述技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用小人表示系统,打破原有对技术系统的思维 定式,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获得理想解决方案。 能动小人的引入,突破了思维定式,思考的过程由 一个人的思考变为两或多人的思考,解题思路得到 进一步的拓广。
21
Contents
01
小矮人法 STC算子 IFR法
02
03
04
九屏幕法
05
金鱼法
22
思考?
如何用两只桶,从河里准确地提上来6L 水?两只桶的容量一只4L,一只9L。
23
IFR(Ideal Final Result)法
理想度 定性描述:系统在最小程度改变的情况下能够 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服务。 定量描述:
18
案例1:如何更方便快捷省力采摘苹果?
尺 寸
成本
时间
19
案例2:提高普通计算机的计算性能
普通计算机外线尺寸 约0.5M,计算速度 约2G HZ.
尺 寸
成本
时间
20
STC算子作用
STC算子不是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解 放思路,为下一步需求找解决方案做准备 用STC算子是一种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可以协助我们的思维进行有规律的,多维度的发 散而并非胡思乱想,让问题变得更简单易于解决 通过这些多角度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是有效的创 新方案。
IFR作用:
指明通往解决方案之路; 使问题尖锐化,不走折中之路。
26
运用IFR的五个问题
第一步: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第二步:理想解是什么? 第三步:达到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 第四步: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 第五步: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创造这 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44
总结
工程问题
设定问题的IFR
金鱼法 现实 幻想 如何再分 为什么不现实? 放大参数特性寻 找有利资源
双向思维 离方案更近
找出问题
产生方案
怎样才能现实? 多向思维 形象建模 转换求解 小矮人法
九屏幕法 STC算子
45
Click to edit company s l o g a n .
采用金鱼法,有助于将幻想式的解决构想 转变成切实可行的构想
41
1 3
2
将问题分为现实和幻想两部分 问题1:幻想部分为什么不现实
3 4
5 3 6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幻想部分可变为现实
列出子系统、系统、超系统的可利用资源
从可利用资源出发,提出可能的构想方案
构想中的不现实方案,再次回到第一步,重复
12
Contents
01
小矮人法 STC算子 IFR法
02
03
04
九屏幕法
05
金鱼法
13
常见的思维惯性
物体形状、外观、参数思维惯性
14
常见的思维惯性
例如:把金属煎锅连在狗尾巴上,狗跑的时候, 煎锅撞地会发出声响。这里的问题是:够必须以 多大的速度跑,才听不到煎锅发出的噪声? 例如:想象用降落伞空降货物
打破固有的对物体的尺寸、时间和成本的认识。
STC算子是一个序列化的心理试验,它帮助人们克服对物 体的传统意象。
尺寸:一般可以考虑物体都有三个维度,即长、宽、高,可在三个方 向上进行
时间:一般可以考虑是物体完成有用功能所需要的时间
成本:一般可以理解为不仅包括物体本身的成本,也包括物体完成主 要功能所需各项辅助操作的成本
15
如何克服物体形状、外观、参数思维惯性
•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根据物体的外观判定其作用原理 • 任何物体都有一些固有的反映其内在本质的特性参 数,要对参数做验证。
尝试用STC算子
16
STC算子
STC算子:从物体的尺寸(size)、时间(time)、成本 (cost)三个方面来做六个智力测试,重新考虑问题,以
42
案例1:如何用空气赚钱
43
小结
小矮人法
– 拟人设计,多向思维,形象建模,转化方案
STC算子
– 放大特征,寻找特性,有规律,多维度发散思维
IFR
– 明确解题方向,双向思考问题。更利于方案的产生
九屏幕法
– 系统思维的思想,系统分析的方法,寻找资源的工具
金鱼法
– 科幻思想,排中逻辑,层层逼近,幻想成真
• 外在禁令: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做不行” • 客户禁令: “人所共知,这不可能” • 内在禁令: “我觉得,这样不行".
如何克服? 金鱼法
40
金鱼法
源自俄罗斯普希金的童话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