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

合集下载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她健康吗?
她们健康吗?
无臂女孩---雷庆瑶 隐形翅膀-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千手观音
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
幸福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英国哲学家培根
健康犹如真正的朋友,不到失去的时候 不知道它的珍贵
德国诗人哈格多恩
唯有健康才是人生
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德鲁克
第一节 健康-近代健康观
生物个体健康观
健康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发育良 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 并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侧重于生理病理机制,忽视了人的心 理和社会特征
生态平衡健康观 健康是机体的各种平衡处于协调状态,
平衡失调或被破坏则引发疾病
第一节 健康-现代健康观
健康————不健仅康是不没但有是疾没病有,疾而病且和包身括体躯缺体陷健,康还、要心有完理
第一节 健康-现代健康观
社会适应良好
能有效适应不同环境,愉快、有效地扮演自己承担的各 种社会角色
道德健康
通过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来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每个社 会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更要对社会群体 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
又称为次健康或第三状态 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
个体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临床检查无 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 力降低
第一节 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
社会因素
维多利亚女王
第二节 疾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
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 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1.Health:健康:WHO在1948年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989年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Sub-health: 亚健康状态: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下降,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为亚健康状态。

3.QOL(quality of life):个体在所处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的社会地位以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4.disease: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和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环境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5.patient-role:病人角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社会赋予病人的社会位置,权利和义务的总和6.need: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7.basic need:基本需要.是指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8.需要特征:1-动力性与无限性2-共同性与独特性3-整体关联性4-社会历史制约性9.culture: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生活态度以及行为准则,及其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10.culture shock:特指个体从熟悉而固定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时,犹豫态度和信仰的差异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11.growth:成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结构的变化等。

(完整版)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健康2。

健康(WH01989年的定义)3.亚健康状态4。

病人角色5.生存质量的概念(WHO的定义)6.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7.疾病概念8。

促进健康行为9.一级预防10.二级预防11。

三级预防二、填空题1。

生存质量亦称或 .2.三级预防又分别称为病因预防、、 .3。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包括公平、、充能、、自我决策。

4.所有的角色都不是决定的,而是所赋子的。

5.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6.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和 .7。

护士可通过常规指导、指导、指导帮助病人适应角色。

8.二级预防中的“三早”是指早期发现、、健康问题。

9。

个人脑海中对自己身体所具有的一种影像是。

三、判断题1。

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2.初级卫生保健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卫生体制是否健全及全民健康素质的优劣的重要指标。

四、选择题【A型题】1。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A。

心理因素B.生物因素C。

环境因素D。

社会因素E.文化因素2。

当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病人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是( )A角色冲突B.角色缺如C。

角色强化D.角色消退E。

角色异常3。

在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中,最难贯彻的是( )A。

公平B。

充能C.可近性D.自我决策E。

文化感受性4。

一个患过敏性哮喘的病人痊愈后不想出院,病人出现的角色适应问题是( )A。

角色冲突B。

角色强化C。

角色消退D.角色缺如E。

角色异常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工作任务不包括()A.临床治疗工作B。

预防性服务C.保护健康的服务D.促进健康的服务E.康复指导6。

下列哪一项与健康模式无关()A。

健康一疾病连续相模式B.最佳健康模式C。

健康影响模式D。

健康的测量模式E.以上都不对7.在战争中受伤属于哪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致( )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物理环境因素D。

社会环境因素E.文化因素8。

因过度悲哀引起的失眠、血压升高属于哪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致()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护理学导论—重点(一)

护理学导论—重点(一)

护理学导论—重点(一)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其基本概念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公元前后的护理:人们从迷信的角度来认识疾病,认为疾病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致,并采用巫术或其他迷信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当时医、药、护不分。

2.公元初期的护理:这个时期的护理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修女。

3.中世纪的护理:中世纪的护理发展主要以宗教及战争为主题,护理工作环境分为一般的医疗机构及以修道院为中心的教会式医疗机构两种。

4.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被士兵们称颂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5.南丁格尔在1858年及1859年分别写了《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

护理学的概念1.护理学概念:通过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并为个人、家庭、社区或人群代言的方式,达到保护、促进及最大程度提高人的健康及能力,预防疾病及损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二、护理学的知识体系1.西方对护理学知识体系的认知伦理学知识美学知识个人知识科学知识社会政治文化知识2.中国对护理学知识体系的认知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三、护理专业1.护理专业的特征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为目的有完善的教育体制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有良好的科研体系有专业自主性2.专业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及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及著作者权威者3.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护理教育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护理科研4.基于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敏锐的洞察及感知能力精确的记忆力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稳定的情绪状态及积极的情感感染力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健康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称“第三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个体生物学特征)2.心理因素(积极和消极)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行为与生活方式5.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二)健康的测量指标1.生存质量测定的六个方面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二、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护理学导论对健康的名词解释

护理学导论对健康的名词解释

护理学导论对健康的名词解释健康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课题。

正如护理学导论所指出的,健康并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上的不适,它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些简单的定义。

本文将围绕护理学导论对健康的名词解释展开讨论,着重探讨健康的维度和健康的重要性。

首先,健康被认为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维度。

身体健康是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一种健康状态,它包括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没有疾病或病痛的状态。

心理健康则是指人的心理状态良好,积极乐观,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而社会健康影响到个体的生活和家庭,它包括了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其次,护理学导论中提到的健康也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健康不仅仅是被动地对抗疾病,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锻炼、良好的睡眠质量等一系列的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积极的健康行为,个体能够维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健康的概念既包括了被动的健康状况,也包括了积极的健康行为。

进一步地,护理学导论指出了健康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健康,也包括了社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健康。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例如空气质量、饮水安全、食品卫生等内容。

在这一点上,护理学导论呼吁个体、组织和政府共同关注和改善环境因素,以保障健康的生活条件。

此外,护理学导论还提到了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责任,也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政府也应该承担起维护公民健康的责任。

通过制定合理的健康政策和提供全民的健康服务,政府可以帮助个体和社会提升健康水平。

此外,护理学导论还强调了社会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程度、经济水平、文化习俗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健康行为和健康观念。

总而言之,护理学导论对健康的名词解释包含了多个维度和角度。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

护理学导论-第二章

护理学导论-第二章

二、疾病的影响 (一)疾病对个体的影响 (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三)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三、疾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 常规体检及筛查
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 康复
促进及保持健康 预防疾病 促进康复
第三节 健康促进
一、健康促进的概述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 间的策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二、健康促进的策略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学 因素
环境 因素
健康
行为生活 方式
心理 因素
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第二节 疾病
一、疾病的概述
本质与表象 对立统一
自稳与紊乱 动态平衡
疾病特征
外因与内因 共同作用
局部与整体 相互影响
损伤与抗损 伤贯穿始终
因果关系 交替转化
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亚健康
最佳 高度 良好 正常 不良 极劣 死亡
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二节疾病一疾病的概述自稳与紊乱动态平衡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因果关系交替转化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本质与表象对立统一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最佳高度良好正常不良极劣死亡二疾病的影响一疾病对个体的影响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三疾病对社会的影响三疾病的预防一级预防常规体检及筛查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康复促进及保持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第三节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的概述一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策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Life is like a marathon. The key to winning is not the outbreak of the moment, but the persistence on the way. I hope you can persist to the end.

护理学导论(高职)全套完整课件(二)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高职)全套完整课件(二)健康与疾病

二、疾病的影响
1. 疾病对个人的影响
①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②体像改变 ③自我概念的改变 ④自制能力的丧失 ⑤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疾病的影响
2. 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① 家庭角色改变。 ②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③ 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④ 家庭运作过程改变。
二、疾病的影响
3. 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①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降低社会生产力 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消耗社会的医疗资源 ③对社会健康状况的影响:造成传染
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健康 • 道德健康。
二、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
(1)生物因素(遗传、种族、年龄、性别、生物性致病因素)
(2)心理因素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医恐学伤因素肾气)候7%因素
(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死亡 极劣健康 健康不良 正常 健康良好 高度健康 最佳健康
2疾病 DISEASE
一、疾病的概念
1. 疾病的演变发展
古代疾病观
(1)疾病是鬼神附体 (2)疾病是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
近代疾病观 现代疾病观
(1)疾病是不适、痛苦与疼痛 (2)疾病是社会行为(劳动能力丧失或改变的状态) (3)疾病是机体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异常 (4)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
(三)现代疾病观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健康的10项具体标准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
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3版第2章 健康与疾病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3版第2章 健康与疾病

organization.
10.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一般分为市、区、基层三级;农
村分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卫生院、村卫生所三级。 The health institutions in cities of China include three grades, which are city, district and primary-level; the health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side include three
五、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基本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促进健康 的行为
预警行为 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五、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
不良生活 方式与习惯
致病行为 模式
危害 健康行为
不良疾病 行为 违反社会法律、 道德的 危害健康行为
第二节 疾病与预防保健
一、疾病的概念
自稳与紊乱 动态平衡 本质与表象 对立统一 损伤与抗损 伤贯穿始终
知识点4 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的策略
知识点1 疾病的概念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知识点2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疾病与
预防保健
知识点3 角色与病人角色
知识点4 疾病的预防
知识点3 疾病对病人的影响 疾病对家庭的影响
知识点1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 保健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
医疗卫生保健 政策与体系
知识点2 初级卫生保健
behavior scarcity, role behavior reduction and role
behavior deviation.
6. 健康和疾病是相对的过程,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可通过健康疾病连续体体现。 Health and illness are a relative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health and illness can be reflected by health-illness continuum.

护理学导论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第二,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 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和信赖。
第三,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
实际、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社会适应良好:
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 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
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辩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 能按社会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行为; 能为人类的幸福作贡献;
(一)概念
1986年,WHO提出,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 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 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 责任。 健康促进的核心 是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个人和社会对健康各 自应有的责任感为动力,以行政经济政策法规 等手段为保证,以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做后 盾,强调个人和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哪些?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心理 因素
行为和 生活方式
健康
环境 因素
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生物 因素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因素
——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1)生物性致病因素
(2)遗传因素
(3)个体生物学特征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生物性致病因素
一、疾病的概念
(一)古代疾病观 1 、疾病是鬼魂附体。 2、疾病是体内四种元素失衡 2、疾病是机体阴阳失衡
(二)近代疾病观
1.疾病是不适、痛苦和疼痛。 2.疾病是社会行为的丧失或改变的状态。 3.疾病是生物学变量,机体功能、结构、形态的异常 4.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

护理学导论名解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导论名解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的发展和基本概念名词解释1.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WHO 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韩德森护理定义:护士的主要职能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进行有益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

4.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临床治疗综合模式与治疗程序,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名词解释:1.健康(1946):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要保持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2.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3.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他生存的标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他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

4.健康行为:指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5.角色行为强化:不仅接受“患病”角色,安于患者角色,同时过分寻求他人帮助,依赖性增强。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名词解释1.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3.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

4. 首因效应:指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5. 近因效应: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6. 晕轮效应: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依次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自考护理学导论-新版.pdf

自考护理学导论-新版.pdf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护理(ANA)二、多选及填空题。

1、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贡献表现在?2、护理服务对象是?3、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专业护士的角色包括?5、护理功能分为(独立性护理功能)、(合作性功能)和(依赖性护理功能)三种。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名词解释1、健康2、生存质量(WHO的定义)3、疾病状态4、患病5、角色6、一级预防7、二级预防8、三级预防二、多选题及填空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2、影响个人对待疾病态度的因素有?3、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包括?三、简答题1、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中生理领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影响个人对疾病的因素?3、简述患病后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5岁,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住院后经过治疗已经好转,但由于他年迈的母亲突发卒中,他不顾医生劝阻依然离开医院承担起照顾自己母亲的责任。

请问:(1)患者出现了哪种角色行为不良?并分析其心理原因。

答:患者出现了角色行为消退。

其心理原因为:“儿子”的角色在他心中占据了主导作用,于是他放弃了患者角色而承担起了“孝子”的角色。

(2)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答:常见的角色适应不良包括: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异常、角色行为消退。

第三章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一、名词解释1、人的基本需要2、知识性需要3、成长4、超我5、自我6、压力7、压力源8、工作压力二、多选及填空题1、满足患者安全需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2、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3、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包括4、按照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人体面对压力源刺激的反应分为?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包括?6、住院患者面临的压力源?三、简答题1、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分哪几个层次?2、试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层层次之间的关系3、如何满足住院患者自尊的需要。

健康与疾病 健康 护理学导论课件

健康与疾病 健康 护理学导论课件
健康
健康并不代表一切 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1988
(一)古代健康观念
毕达哥拉斯 恩培多克勒
“四元素说” 认为生命是由水、火、气、土
四元素组成。
(一)古代健康观念
“体液学说”中提出: 健康是自然和谐的状态,
一个人身体各部分与体液协 调就是健康,反之即为疾病。
健康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生活 方式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 遗传 2. 种族 3. 年龄 4. 性别 5. 生物性致病因素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二)心理因素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心理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环境因素
1. 自然环境 2. 社会环境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和质量与人的健 康密切相关。
三、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状态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 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 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 态
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影响因素
1. 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2. 心理失衡。 3.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4. 人的自然衰老。 5. 疾病前期。
三、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
健康标准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道德健康
身体结构完整、功能状态 良好、没有疾病和残疾
正确认识自己、情绪稳定、 自尊自爱、积极乐观
有效适应不同环境,胜任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
各种角色
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约 束自己;履行对社会及他
人的义务

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健康问题2.患病: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3.WHO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初级卫生保健: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和康复服务5.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6.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7.生理性需要:指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关的所有需要,如空气、食物、水排泄、活动、休息的需要。

8.知识(智能)性需要:指人体在认知和思考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9.成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10.超我: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完美的高度11.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是质的变化12.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13.道德发展: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习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14.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3个环节15.工作压力: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是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16.压力源:是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17.应对:是应用行为或认知的方法努力处理环境与人内部之间的需求,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18.焦虑:对即将来临的,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做出某些重大决定时所体验的一种紧张不愉快的期待情绪19.危机: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阻碍,利用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是人的一种紧急压力反应20.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察觉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21.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交往的双方在首次接触时,根据交往对象的外显行为等做出综合性判断与评价而形成的最初印象2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23.晕轮效应:只交往对象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24.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非面对面的交流25.文化:文化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26.文化休克: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症27.精神文化:指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符号、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等28.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29.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30.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3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32.护理理念:指应用逻辑分析、推理等抽象方法阐述各种护理现象之间的联系33.自理:是人在每日的现实生活中为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的成长及完整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有目的的活动3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机能,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35.健康信念:是指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易感性,如何采取预防措施后的效果及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等3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37.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致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38.护理法:根据国家卫生基本法制定的护理专业法39.临终:临近死亡的阶段,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将要走向终点40.临床死亡:一般被确定为人的身体重要系统如心脏、呼吸及血管等停止工作。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3)个体健康→群体健康 4)健康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既考 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 性,把人看成既是生物的人,又是心理社 会的人。
5)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联系 起来,揭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 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 的目标。
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1)生理健康:又称为躯体健康,指机体结构完整和躯体功能
第二节 疾
(一)疾病的概述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

特点:
① 将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 要求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认识疾病; ③ 要求医学和护理学由个体防治转向群体防 治,由偏重治疗转向防治结合,由单纯躯 体病变转向躯体、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 病。
居民生活质量主要有以下要素
①政治和社会环境 (政治稳定,犯罪,执法等) ②经济环境 (外汇兑换规定,银行服务等) ③社会文化环境 (检查,限制人身自由等) ④健康和卫生 (医疗用品和服务,传染病,污水处理,垃圾处 理,空气污染等) ⑤学校和教育 (标准和供货的国际学校等) ⑥公共服务和运输 (电力,水,公共交通,交通挤塞等) ⑦娱乐 (餐厅,剧院,电影院,体育和康乐等) ⑧消费品 (粮食供应/每日的消费项目,汽车等) ⑨房屋 (房屋,家电,家具,维修服务等) ⑩自然环境 (气候,记录自然灾害)
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相模式
最佳健康 高度健康 健康良好 正常 健康不良 极劣健康 死亡
五、疾病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一)对个人的影响
1.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2.体像的改变 3.自我概念的改变 4.自治能力的丧失 5.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对家庭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每日正常规律的三餐,不吃零食 每天吃早餐 每周作2-3次的适量运动 适当的睡眠(7-8小时) 不吸烟 保持适当的体重 不饮酒或少饮酒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 • 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 群体是否容易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保健和 医护等方面的服务?
(一)健康的概念 ---宏观概念
–健康除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外,还应具有高 尚的道德观念(WHO,1989)
–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 康
道德健康
• 内容: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 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 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 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 想行为。 • 原则:一是维护个人健康;二是不损害他 人健康;三是积极增进他人的健康。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health and disease
护理学院 李莉(副主任护师)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 • • • • 人:护理的对象 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 健康:护理所关注的重点。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因素。 护理: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手段。
教学目标
• 了解: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医疗卫 生保健体系 • 熟悉: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 质量,疾病发生的原因,患病行为及心理, 角色与病人角色,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中国 的医疗卫生方针。 • 掌握:健康及有关概念,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 量的护理活动,疾病的概念,预防疾病的措 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 级卫生保健。
消极的情绪可损害健康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空气、水、阳光、食物、气候等 –社会环境因素 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 文化教育因素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活方式
• 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导致机体内部失调而致病 • 美国保健学家毕洛克(Belloc NB)和布瑞斯洛( Breslow L)
学生亚健康自测
• 常常对着书本发呆 • 情绪压抑,做什么事情都不高兴,本来很喜欢的游戏或者 项目也提不起兴趣 • 经常想不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明明已经放好的文具盒 却找不到 • 不想去上学,害怕面对老师和同学,只想待在自己的小房 间力 • 宁可把自己的心思写在日记里也不愿意告诉同伴或者父母 • 学习一会儿就觉得特别累,总想睡觉 • 晚上睡不好,总是做梦,睡眠状况差,经常黑眼圈 • 免疫力下降,经常盗汗、出虚汗、容易感冒或过敏 • 看到自己很喜欢的美味佳肴食欲也不高 • 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爱发无名火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五大危害
• 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 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 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 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 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平心 增免
减压
顺针
改良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 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说: • “幸福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 • “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健康犹如真正的朋友, 不到失去的时候,不知道它的珍贵” • 德国诗人哈格多恩说:“唯有健康才是人生” • 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德鲁克: • “健康本身是欢乐与满足的源泉”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抗生素、疫苗 艾滋病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病 遗传因素 提倡科学婚配,优生优育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心理因素
– 通过情绪、情感起作用
《皇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积极的情绪可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甚至可 以治病
患病、疾病状态与疾病的概念
• 患病(illness)是指病人本人或其他人对其 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身体或心理 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 我感觉和体验。 • 问诊的起点
患病、疾病状态与疾病的概念
• 疾病状态(sick)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 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 种表述,或者是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 语概括及解释的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 • 认识问题的依据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 简单测试,请来试试
– 单脚立VS人体老化 – 方法:被测人单脚站立,双手紧贴大腿两侧, 闭上双眼,另一人看秒表 – 结果:男性 20~29 11.3秒 30~39 9.9秒 40~49 8.4秒 50~59 7.4秒 60~69 5.8秒 女性比男性推迟10岁计算
四、生存质量 ---概念
• 生存质量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特征及其 受限程度的广泛概念,它描述个人执行功 能并从中获得满足的能力。 • 生存质量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 预的影响下,与个人生命条件和事件相联 系的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四、生存质量 ---概念
• 生存质量是对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的身体 、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的适应状态的一 种综合测量,而测得的结果用幸福感、满 意度或满足感等来表示。(Levi)
道德健康对医务人员的特殊要求
• 要积极向病人、社会开展健康教育、传授 和普及保健知识
• 要积极参加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 医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健康道德 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一)健康的概念
•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 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良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高 尚的道德观念。
一、疾病的概念 ---现代疾病
• 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作用 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 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 理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部环境平 衡的破坏和正常状态的偏离或终结;是一 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感情受 损的综合表现,是人类无数生态因素和社 会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
一、健康及有关概念
健康的概念
– 健康的微观概念 – 健康的宏观概念
--不同学科的健康概念
亚健康状态
(一)健康的概念 ---微观概念
• • • • • • • •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 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 功利主义 舒适≠健康 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忽视人体精神心理的作用 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忽视人的社会适应性
(一)健康的概念 ---宏观概念
•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WHO, 1946)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 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 适应能力。 –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Hale Waihona Puke WHO对健康定义的优点• 从过去局限于生物学范围,扩大到生物、 心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 • 把健康看作是动态变化过程 • 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 • 健康是国家和社会的目标
(一)健康的概念 ---不同学科的健康概念
学科观点 流行病学观点 健康定义 宿主对环境中致病因素具有抵抗力的状态
生物医学观点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亚健康状态的起因
• • • • • • 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不良的生活习惯 心理失衡 衰老 疾病前兆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五大危害
• 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 前状态 • 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 习质量 • 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 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四、生存质量 ---概念
• 生存质量是完成日常工作、参与社会活动 和追求个人爱好的能力,是病人对生活环 境的满意程度和对生活的全面评价,包括 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Katz)
四、生存质量
---概念
• 多纬度的概念
• 包括主观健康指标
四、生存质量
--判断标准及模式
内容
• • • • • • 躯体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关系 环境 独立程度 精神、宗教、信仰
内容
•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 控制、干预和预测人的健康问题 • 诱导和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去除或减少 不良行为
六、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生理领域 – 疼痛护理 舒适 – 环境 休息 睡眠 – 基本的生理需要
心理领域
--心理护理
社会领域 – 社会支持
一、疾病的概念 ---古代疾病观
• 疾病是鬼神附体 巫与医的结合 • 疾病是机体的阴阳失调 朴素的唯物论和辨正观为基础的疾病理论
五、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定义
• 是通过护士的努力,使公众建立和发 展促进健康行为的活动
五、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 促进健康的行为 • 是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 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日常健康行为 预警行为
保健行为
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求医行为
遵医行为 病人角色行为
五、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生态学观点 社会学观点
身体在结构、功能上的良好状态
人和生态间适应协调关系的产物 个体身体和/或行为状态符合社会规范道德
生物-心理-社 躯体结构与功能正常、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 会医学观点
经济学观点
一种可以通过购买健康服务而获得的商品
(二) 影响健康的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三)亚健康状态 Subhealth
• 定义: • 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 • 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 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个 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 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 不适症状时的生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