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文化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城市专题知识点总结

城市专题知识点总结

城市专题知识点总结一、城市的定义和发展1.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由大量人口聚居、经济活动频繁、文化交流密集的地区组成的人类社会集聚地。

在城市中,人口聚集在城市内部,形成了城市的基本居住和生活条件,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形成了城市的发展壮大。

2. 城市的发展历史城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城邦和都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代表。

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的发展更加迅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功能也日益丰富。

在现代社会,城市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城市的特点和功能1. 城市的特点城市与农村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性强。

其次,城市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但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密集程度高。

另外,城市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社会分工明显,职业多样。

此外,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也更加多元化。

2. 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居住等方面。

首先,城市是政治中心,是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场所。

其次,城市是经济中心,是生产、流通、消费、资金、信息的大集散地。

此外,城市是文化中心,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的重要基地。

最后,城市也是居住的地方,提供了丰富的居住条件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三、城市规划和建设1. 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基本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建设的内容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工程。

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建设、市政设施建设、房屋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

城市建设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注: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画图题第一篇1.“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2.埃及公元前252023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

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到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档阶层的居住区。

3.P 007 卡洪城平面图(绘)4.城乡化的含义:城乡化这一概念最简朴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过程,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

②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的多雨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土地及地区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城市拥有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涉及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城乡化也成为城市化,由于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字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

城乡化水平指城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城乡化发展的S型曲线(绘)P 013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乡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干达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加速阶段——当城乡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高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长,城乡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成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世界文化概论考试重点汇总

世界文化概论考试重点汇总

世界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一.“两希传统”的影响:1.两希传统指的是西方文明的希腊传统和希伯莱传统。

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现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2.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

3.在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中,强调的是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

二.骑士精神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的表现,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它的主要特征有: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尊重女性。

三.西方现代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西方资本主义危机时代的产物。

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西方价值观念,如正义、博爱、诚信、文明等彻底失望,失去了精神支柱;对现代工业文明、战争和战后的社会现实反感;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尼采的悲观主义哲学等影响,带有强烈的反理性色彩;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非典型化,常采用意识自然流动的手法,注重形式和技巧,标新立异。

四.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

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要饱含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主义绘画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主义与强调主观感情的表现主义。

代表人物有梵高,高更等。

五.表现主义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主要成员有海格尔、施密特、康定斯基、迈德纳尔等。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很少有主题欢快的作品。

六.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1908年始于法国。

城市知识点总结

城市知识点总结

城市知识点总结一、城市概述城市是指相对于农村而言的人口聚集地和经济中心。

它是由政府设立或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一个有居民居住、工作、生活和必需的社会设施的集中地区。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城市发展1.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时期。

从最早的农业定居开始,人类便开始从事分工,生产和交换,城市的形成最初是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城邦到工业革命的变革,现代城市则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日益壮大。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 城市化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等内容。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这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规划1.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发展方向进行谋划、指导和管理的活动。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导向,决定了城市的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包括科学性、可行性、连续性、动态性、灵活性、可持续性等。

城市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等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和指导性文件。

城市控制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城市的用地、建筑、交通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

四、城市管理1. 城市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城市管理是为了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良好运转。

城市人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城市人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城市人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城市人文特点及其影响1.城市文化多样性特点1.1城市中不同文化的交融1.2城市中不同宗教信仰的传播和融合1.3城市中的文化消费和传承2.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1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2.2城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2.3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3.城市的文化景观和名胜古迹3.1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3.2城市的文化地标建筑3.3城市的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4.城市民俗文化和习俗4.1城市节庆和民俗活动4.2城市人文风俗和生活方式4.3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城市教育和文化传媒5.1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构5.2城市的文化传媒产业5.3城市的文化教育发展二、城市历史人文发展1.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1.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2城市的历史名人和文化人物1.3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迹2.城市的历史文化大事记2.1城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2.2城市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2.3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3.城市的文化传统和习俗3.1城市的传统节庆和习俗活动3.2城市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3.3城市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4.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伟人4.1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伟人4.2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伟人纪念活动4.3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伟人纪念地和纪念馆5.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5.1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5.2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5.3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管理三、城市人文名胜古迹和文化景观1.城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1.1城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1.2城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和开发1.3城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和旅游资源2.城市的文化景观和特色建筑2.1城市的文化景观和特色建筑2.2城市的文化景观和特色建筑设计和开发2.3城市的文化景观和特色建筑管理和保护3.城市的文化名园和风景区3.1城市的文化名园和风景区3.2城市的文化名园和风景区设计和建设3.3城市的文化名园和风景区管理和保护4.城市的文化宗教建筑和宗教场所4.1城市的文化宗教建筑和宗教场所4.2城市的文化宗教建筑和宗教场所管理和保护4.3城市的文化宗教建筑和宗教场所开发和利用5.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主题园5.1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主题园5.2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主题园设计和建设5.3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主题园管理和利用四、城市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城市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庆1.1城市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庆1.2城市的传统节庆活动和民俗表演1.3城市的传统节庆活动和民俗习俗保护2.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1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2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2.3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风俗文化发展3.城市的民间文学和曲艺传统3.1城市的民间文学和曲艺传统3.2城市的民间文学和曲艺传统传承和保护3.3城市的民间文学和曲艺传统发展和创新4.城市的民间工艺和手工艺技艺4.1城市的民间工艺和手工艺技艺4.2城市的民间工艺和手工艺技艺传承和保护4.3城市的民间工艺和手工艺技艺发展和传承5.城市的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5.1城市的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5.2城市的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传承和保护5.3城市的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推广和发展五、城市教育和文化传媒发展1.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构1.1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构1.2城市的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1.3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2.城市的文化传媒产业2.1城市的文化传媒产业发展2.2城市的文化传媒产业规划和发展2.3城市的文化传媒产业创新和发展3.城市的文化教育发展3.1城市的文化教育发展和文化教育政策3.2城市的文化教育制度和文化教育实践3.3城市的文化教育资源和文化教育体制4.城市的文化小镇和文化旅游4.1城市的文化小镇和文化旅游发展4.2城市的文化小镇和文化旅游建设4.3城市的文化小镇和文化旅游活动5.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5.1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5.2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规划和建设5.3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发展和运营六、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1.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1.1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1.2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1.3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和落实2.城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2.1城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2.2城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和影响2.3城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形象和表现3.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3.1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建设和传播3.2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推广和宣传3.3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承4.城市的文化产业联盟和文化产业园区4.1城市的文化产业联盟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4.2城市的文化产业联盟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4.3城市的文化产业联盟和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和运营5.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5.1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发展5.2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建设5.3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园管理和运营综上所述,城市人文知识点包含城市文化多样性特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城市的文化景观和名胜古迹、城市民俗文化和习俗、城市历史人文发展、城市人文名胜古迹和文化景观、城市教育和文化传媒发展、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

城市人文知识点总结初中

城市人文知识点总结初中

城市人文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生产和生活、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集聚地,是由大量建筑物和人口组成的地区,具有规模大、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等特征。

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 城市的起源:城市起源于农业社会,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并形成了最早的城市。

2. 城市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迅速进行,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加。

三、城市的规划与建设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和形态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规划,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和人居环境的质量。

2.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的方案,进行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建筑物的兴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设施、文化设施等。

四、城市的社会文化1. 城市的社会结构:城市的社会结构包括城市居民的职业、文化层次、收入水平等,城市生活的节奏较快,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多样化。

2. 城市的文化特征:城市的文化更加多元化,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各种文化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

五、城市的经济发展1. 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城市经济多以第三产业为主,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等特点。

2. 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升级、企业的国际化等方面。

六、城市的环境问题1. 城市的环境污染:城市因为工业发展、交通拥挤等原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成为了城市环境问题的焦点。

2. 城市的绿化与生态建设: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建设公园、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园区等。

七、城市的管理与治理1. 城市的管理:城市管理包括政府管理、市政服务、社区管理等,以及城市交通、环境、安全等的管理工作。

2. 城市的治理:城市治理包括社会治安、城市卫生、城市规划等方面,要求政府、市民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第四单元 文明中心─城市 复习要点

第四单元 文明中心─城市 复习要点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一、美国城市的心脏——华盛顿、文化艺术之都——巴黎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国会议员制定法律的地方。

1800_年,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被誉为“古典艺术的宝库”被誉为“近代艺术的殿堂”被誉为“现代艺术的象征”是巴黎典型建筑之一,是法国标志。

3、华盛顿是世界上少有的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从城市职能上看与巴西利亚类似。

二、IT新城:班加罗尔读图完成题目:1、海域:A印度洋B阿拉伯海C孟加拉湾2、河流:①印度河②恒河3、山脉:③喜马拉雅山脉4、城市:a新德里b孟买c班加罗尔d加尔各答5、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是印度有名的“科学城”,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

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和棉纺织业中心。

6、班加罗尔所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班加罗尔所在的地形是高原(德甘高原),但由于海拔较低,因此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如春,适宜人居住。

7、班加罗尔所在的国家是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是英语。

8、23.5º 所在的这条纬线名称是北回归线。

三、汽车城:蔚山1、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A中国B朝鲜C日本D俄罗斯E 韩国(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海域名称:①日本海②黄海③朝鲜海峡④太平洋⑤东海(3)在图中方框中分别填写首尔、蔚山、釜山三个城市的名称。

2、韩国地处亚洲东部,与我国的山东半岛隔海相望,首都是首尔,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汽车城是蔚山,与韩国最大的港口釜山相邻。

3、蔚山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和研发中心。

4、蔚山汽车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注重产品研发,提高科技含量;雄厚的工业基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5、蔚山是座有名的绿色汽车城,它的汽车产业也非常注重环保,在蔚山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工业城市,映入眼帘的却是干净整洁的街道、清澈透明的天空和湛蓝的大海。

历史城市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城市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城市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古代世界历史城市1. 亚述和巴比伦:亚述和巴比伦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城市国家。

亚述和巴比伦分别是亚述帝国和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它们在古代世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埃及古城:古埃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周围,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包括底比斯、孟菲斯和亚历山大等。

这些城市在古埃及的政治、宗教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古希腊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古希腊城市国家的主要形式,它们以雅典、斯巴达等城市为代表,分布在爱琴海和地中海周边地区。

古希腊城邦在政治、军事、文化和艺术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 古罗马城市:古罗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半岛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包括罗马、庞贝和庇林等。

古罗马城市在政治、建筑、法律、军事和工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对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城市发展1. 欧洲中世纪城市: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欧,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包括巴黎、伦敦、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城市的基础,城市特征和城市文明逐渐形成。

2. 伊斯兰教世界的城市:伊斯兰教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包括巴格达、马克达、开罗和色雷斯等。

伊斯兰教世界的城市在中世纪时期在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东方城市文明:东方城市文明主要包括印度、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城市文明,这些城市在中世纪时期在政治、文化、宗教和经济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东方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近代城市发展1. 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地区,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2. 科技革命时期的城市:科技革命时期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欧美、东亚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等地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小龙)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5分)二、不定项选择(12个,24分)三、连线题(1个,6分)四、简答题(5个,40分)五、论述(1个,15分)1.1城市设计的概念P5. 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城市设计的概念总结为: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1.2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P2)一是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的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

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但它们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如公路网,照明系统等三是城市或区域设计,这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如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

(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界定了城市设计的可能工作范围)1.3城市设计的任务《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被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1.4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2)尊重自然、结合自然3)体现历史的连贯性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5)突出特色与个性6)实行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1.5城市规划的含义(了解内容)P7--81985年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城市规划给出的定义: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作出的安排。

城市规划是为塑造或者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项政府职能、一种社会运动,或者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三者的结合。

另: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似之处都是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的安排座位主要的工作对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基本上内容差不多,都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物质形态)发展并重,并赋予城市设计在形态设计、环境品质和景观艺术等方面的属性的预期。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与建筑发展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与建筑发展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与建筑发展知识点总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城市和建筑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市的兴起和建筑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本文将对世界历史上的城市与建筑发展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的城市与建筑发展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

埃及的古城底比斯和尼罗河两岸的古城底拉托斯等都成为了埃及文明的重要代表。

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为代表,这些巨大的建筑物不仅是法老陵墓,也是埃及人对天神的崇拜和生死观念的表现。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影响了整个希腊和罗马文明。

雅典的卫城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柱式建筑风格影响了后世的建筑风格,如古罗马的万神殿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古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庞大的帝国之一,其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

罗马城是古罗马的首都,城市规划完美地结合了军事需要和市民生活。

而古罗马的建筑工程如斗兽场、巴西利卡和浴场等也成为了后世建筑师的灵感源泉。

二、中世纪欧洲的城市与建筑发展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成为了欧洲的主要宗教,教堂和修道院成为了城市建筑的中心。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

巴黎的圣母院和尼德兰地区的哥本哈根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气势恢宏的尖拱顶,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城市与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

人文主义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人的尊严和个体价值。

这一时期的建筑追求对称、协调和理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罗马成为了文艺复兴建筑的中心。

三、近现代世界的城市与建筑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世界的城市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化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扩大,高楼大厦开始崛起。

巴黎是近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

拿破仑三世时期的重新规划使得巴黎成为了一座美丽而现代的城市,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等地标性建筑也开始建造。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梳理与解析引言西方文化概论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对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

主题词汇总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涉及众多主题词,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的汇总:1、古希腊文明:包括神话、哲学、艺术、政治制度等方面。

2、古罗马文明:包括建筑、法律、文学、宗教等方面。

3、中世纪文明:包括基督教文化、封建制度、骑士精神等方面。

4、文艺复兴:包括人文主义、艺术风格、科学进步等方面。

5、启蒙运动:包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科学思想等方面。

6、现代主义: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建筑等方面。

7、后现代主义:包括解构主义、消费文化、多元文化等方面。

核心思想分析每个主题词都代表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它们的核心思想也是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核心思想的解析:1、古希腊文明:强调人类智慧和自由,倡导民主和人的尊严。

2、古罗马文明:注重秩序和法律,强调国家意识和公共利益。

3、中世纪文明:强调信仰和神秘主义,重视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

4、文艺复兴:推崇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化,倡导自由和创新。

5、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自由主义,推动科学和进步。

6、现代主义: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关注科技和工业发展。

7、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倡导多元文化和反讽。

历史渊源了解每个主题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是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历史渊源的梳理:1、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繁荣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之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开始,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3、中世纪文明: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经历了黑暗时期、封建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

文化概论复习题

文化概论复习题

1、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

狭义文化是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它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也称“小文化”。

2、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

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

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4、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主要内容有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它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至周代结合政权的分封制而完备起来,在封建社会,逐步发展为以宗族为范围的族权统治,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很大。

5、家国同构:指家族、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伦常原则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国是家的扩大,家是国的缩影。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6、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时期的新的综合。

他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宋明理学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并成为元明清三朝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及东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7、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

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世界文化地理复习提纲

世界文化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讲文化地理导论1.形式文化区是被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域,内部的文化特性是一致的,其边界具有过渡性和模糊性,是一条带而非一条线。

功能文化区是通过政治、社会、经济宗教功能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内的文化特征具有异质性,有清楚的节点和明确的边界,功能文化区内可以包含不同的形式文化区。

2.布里吉依据民族、语言、宗教、政治、经济、历史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十二个文化区,位于旧大陆〔亚欧非大陆〕的文化区有欧洲文化区、俄罗斯文化区、北非/西南亚文化区、亚撒哈拉非洲文化区、南亚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位于美洲大陆的有北美文化区、中美文化区、南美文化区。

还有澳大利亚文化区和太平洋文化区3.每个文化区下又划分为假设干亚区,其中北非/西南亚文化区可分为埃及亚区、马格里布亚区、横贯非洲的文化过渡带、中东亚区、阿拉伯半岛亚区、帝国区〔非阿拉伯亚区〕、突厥斯坦亚区。

欧洲文化区分为不列颠诸岛亚区西欧南欧北欧东欧亚区4.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

地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跨越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

地理学关注地球外表,用空间的眼光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与文化现象。

文化地理学研究语言、宗教、经济、政治等文化现象空间分布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揭示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空间差异与空间功能联系。

文化地理学试图对文化要素空间差异进行解释。

寻觅地域间文化现象的共同性、规律性,也要重视地域文化现象的多样性、独特性。

分析布里吉北非/西南亚文化区划分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合理:传统地域划分中以苏伊士运河以西为非洲,以东为亚洲。

但从文化上分析,非洲内部南北区别很大,而非洲北部与亚洲西部的文化非常相似。

北非—西南亚文化区主要是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特征划分的。

虽然北非—西南亚文化区的工业化程度不高,但石油资源丰富,对世界和平和经济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不合理:首先,这个区主要是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特征划分的,但①其中东亚区的以色列却信仰犹太教,②非阿拉伯亚区中的塞浦路斯是中东地区惟一一个基督教徒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③突厥斯坦亚区中的俄罗斯国内大多数居民信仰东正教〔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在俄罗斯,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

城市文化概论讲义

城市文化概论讲义

1课程内容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城市文化的缘起第一节城市的形成第二节城市的发展第三节城市文化的缘起第二章中国古代城市与传统文化第一节中国古代城市理念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文化第三节中国古代城市的制度文化第四节中国古代城市的精神文化第三章汉字文化圈与城市文化第一节汉字文化圈的由来及其意义第二节汉字文化圈与日本城市第三节汉字文化圈与朝鲜半岛的城市第四节汉字文化圈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城市第四章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文化第一节文化全球化与城市文化第二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化第三节城市文明的冲突与共存教学参考书1.《城市发展史》[美]刘易斯. 芒福德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世界城市史》[意] L.贝纳沃罗著,科学出版社,20003.《人类学》[美] 泰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王瑞成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5.《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陈立德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文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沈福煦:《城市文化论纲》,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2。

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关于考试与成绩1、书面考试(开卷)2、成绩:平时20%(主要依据:出勤率)考试80%导言城市学在很多国家早已是一门显学,尤其是在那些已经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国家,研究城市问题的著作和文章更是汗牛充栋,当代学者从城市史、城市规划、城市人类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文化建构等多个学科维度,对人类的城市现象和城市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梳理和探究。

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世界的城市文明进程,写下了重要的历史纪录,也为人类城市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有益的价值启示和导向作用。

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同样具有良好的学术示范及其理论参照作用与价值。

按余少波等著《现代大都市文化建设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范本模板】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范本模板】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一、中国部分1.《周礼·考工记》的内容及其绘画思想对后世城市规划的影响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规定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寝后殿”影响:《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确定了中国古都堂堂正正、方正规划、整齐划一、对称均衡、等级森严的风格特征,影响极其深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对城市主体规划结构的影响:“择中立宫"、几何中心、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其它建筑对称环绕布置周围。

B.对城市规划秩序的影响:礼制的城市规划秩序,“礼”充满国家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国以“礼”制,在以后的建国中,都以“礼”为原则.C.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经纬涂道路系统,追求正南正北、垂直相交的道路,棋盘式布局,以至影响到今天的城市。

D.对规划布局方法的影响:方格网的规划布局方法,把城市看作方格网布局,这个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点相同。

E.“相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规划思想,对后来城市规划和建设影响深远.2。

《管子·乘马》中有关城市规划的内容及其表达的规划思想《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中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此外,在城市布局上提出按职业组织聚居,“凡仕者近公(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意义:勇于打破“先王之制"中规中矩的礼制秩序,其设计思想顺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当时城市生活的客观需要,为小国古代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使得城市设计观念彻底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城市设计实践的创新。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1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3000年)?2、《建筑十书》。

维特鲁维于公元1世纪的建筑论文集,是全世界第一部完整的和最有影响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城市选址、建筑物选址、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关于理想城市的构想)3、古希腊城市格局。

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格局。

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威尼斯和仑巴底为代表的晚期文艺复兴(16世纪中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为巴洛克时期。

5、对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政治背景的分析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

古罗马: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

同时教会势力十分强大。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6、巴黎的城市改建a.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λ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b. 拿破仑帝国时期λ军事独裁、城市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皇帝和宣传对外战争胜利服务;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建设凯旋门广场之后,由于交通阻塞在它周围开拓圆形的明星广场。

世界文化概论

世界文化概论

导论:文化视域下的西方一、“文化”含义的演变文化的一般特征:1.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5.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二、关于文明“文明”一词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强调文明的物质内涵,另一类是比较强调其精神内涵。

布罗代尔属于第一类,他认为:文明首先是一个地域范围,要有一定的地域空间。

其次,文明可以等同于社会。

第三,文明就是经济。

第四,文明也包含了思维方式。

亨廷顿的文明概念更多地强调文明的精神内涵。

三、西方文化中的“西方”现在的西方人对东西方的认识,源自希罗多德的《历史》。

希波战争被希罗多德记述为是代表专制的东方的波斯和代表民主的西方的希腊之战,这样一种地域认识和价值判断,一直影响至今。

“西方文化”是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主要是指欧美文化。

西方文化的源头有两个: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西方文化大致出现过三个高峰期——希腊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

第一章西方神话新石器时代也是神话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生活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之下,这种观点是原始神话的真正内核。

“体系神话”又可以叫做“文明的、综合的神话”,“独立神话”则是“原始的、单个的神话”,两者的差别不仅在量的不同,也在质的相异。

一、体系神话的特征:1.相对完整的神界故事系列大致形成,上至宇宙的起源、诸神的世系.下及人类的诞生、天灾与救世的主题等等。

2.居于独尊地位的主题开始出现,并在神界故事的系列中起着支配性作用,在诸神关系中具有枢纽的地位。

3.贯穿体系神话的基本线索,在早期是主神的生殖行为和“神族的血统”,到晚期则体现为某种抽象的观念。

(完整)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2023年修改整理

(完整)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2023年修改整理

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都市设计是以都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都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都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都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2.田园都市是英国都市规划师霍华德(E。

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都市化所浮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都市的都市病所设计的以宽敞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都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都市模式。

3.工业都市是由法国人戛涅于1917年提出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都市.按照工业生产规律,讲各个工业部门聚拢在河流的河口附近相互协作,下游用来进行水上运输,都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日照良好的高低上.4.带形都市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一种主张都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进展的规划理论。

都市各要素紧靠都市交通轴线聚拢,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进展余地的原则.5.光明都市是由法国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那个都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敞的高速公路形成都市纵横轴线,他们在都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6.广亩都市是由美国建筑师F.L。

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都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7.自然都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都市。

8.人工都市是指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都市和一些都市中类似的部分。

9.树形结构:关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如此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10.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同时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11.图底关系理论:在都市环境中,把成为对象的建筑称为“图",把被模糊的事物称之为“底”.像这种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复习资料1.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

2.文化的结构: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后两者又合称为“非物质文化”。

3.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

4.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肤色、发色、眼色、身高、脸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为人种,是人类的生物属性。

5.种族的划分标准:指纹、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头骨指数= 头宽/头长x100、鼻型、血型6. 世界的种族划分:黄种、白种、黑种、棕色人种7. 语系:是指起源于更早的单一语言的一群语言。

8. 宗教: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共同的信仰、理解、期望值和禁忌,它把各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团结起来,而且以此区别其它不同的文化集团。

当这种价值体系涉及正式或非正式的崇拜、对神的信仰等制度时,它就被称为“宗教”。

宗教涉及到规定的行为方式,包括日常祈祷、特殊的出生、青春期、婚姻和死亡仪式,还包括服从由宗教等级制度、传统或神圣经典所规定的教义。

9城市化的定义:西方学者一般接受,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美国学者J.Friedmann则把城市化过程区分为两个过程,城市化I和城市化II。

城市化I是指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这是一个可见的、物化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II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这是抽象的、精神的城市化过程。

10集中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农业资本逐渐向城市集聚,中小城市的资金、物质、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从而导致城市数量的增长和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

这种类型的城市化主要发生在世界城市化的第一、二阶段。

11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功能、资源、活动等向周遍辐射和扩散,使城市周遍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的过程,它主要发生在世界城市化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所谓城市郊区化或逆城市化过程。

12自生型城市化是指某地区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开发,或某铁路或港口的兴建而产生的城市。

如西方有些国家的赌博城、旅游城等,中国的大庆、鞍山、张家界等工业和旅游城市也属于这类城市。

13“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与发达国家相对的概念,也被称为“现代化中的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虽然这些称呼有时会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穷国”的礼貌称呼。

现在流行使用“欠发达国家”。

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别通常难以从称呼上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它们的根本差别是富有和贫穷。

14.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人类划分为4大种族群12个种族。

白色种族群: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鼻高目蓝。

白色种群虽然不是世界人数最多的种族群,但是分布最广泛,欧亚大陆的西部、从毛里塔尼亚到埃塞俄比亚的北非地区、西亚、南亚地区。

白色人种之间也略有差异,可以分为3个种族:南欧种族、北欧种族和印地种族。

黄色种族群: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上的土著居民。

皮肤黄色,毛发黑直,眼褐色。

根据内部差异,黄色种族群又可以划分为蒙古种族、美洲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

黑色种族群: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呈羊毛卷状,厚唇。

黑色人种分布比较广泛,但是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此外,美洲也有2000多万黑人,他们是奴隶贸易时期被殖民者从非洲贩卖去的黑奴的后裔。

其内部又可分为尼格罗种族和布须曼种族。

棕色种族群:肤色浅,儿童的头发有时呈红色或亚麻色,毛发卷曲。

他们与黑色种族群的差别是:鼻梁高而不扁,嘴唇厚而不外翻。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群岛上。

由于该种族群内部差别明显,所以又可以分为4个种族——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西亚种族和波利尼西亚种族。

15. 英语演变简史公元5、6世纪丹麦人、弗里西亚人、朱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凯尔特人英国南部的西撒克逊方言到9、10世纪时变成了标准的古代英语。

1066年诺曼征服1204年诺曼底失去后,英语重新成为占支配地位的语言,1362年,英国颁布《上诉法令》规定,被乔叟所使用过的含有大量法语词汇的中世纪英语被指定位法庭的正式用语。

15、16世纪,由于伦敦说英语,所以英语变成早期现代英语的基本形式。

18世纪,Samuel Johnson 1755年出版了《词典》,16. 宗教的分类:神学家和历史学家:一神教和多神教。

文化地理学家:世界性宗教、民族特有的宗教和部落宗教或传统宗教。

基督教、罗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其它派别、伊斯兰教、佛教、民族特有的宗教、印度教、中国的信仰、日本神道教、犹太教、部落宗教、无神论、其它宗教和未定的宗教。

17.城市文化特点:城市与乡村差异1职业不同2环境不同3地域社会的规模不同4人口密度不同5居民的社会心理不同6社会分化、阶层、复杂性不同、7社会流动不同、8移居方向性不同、9社会互动体系不同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具有一些几个特点:1开放性和多样性2聚集性和扩散性3利益社会18城市文化的结构:城市文化也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a)城市的物质文化它是城市文化的表层,由可以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建筑、道路、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及市场上的各种商品等。

城市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生动、直观和形象的表现。

2、城市的制度文化城市制度是城市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结果,主要满足城市居民更深层次的需求,即由于人的交际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

城市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3、城市的精神文化它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城市居民所习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城市精神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物质载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和传递的文化,包括城市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前者如学术书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街头艺术雕塑、图书馆、博物馆等,以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后者是指城市文化产业,如娱乐、休闲、传媒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另一部分是存在于市民头脑中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

19城市市民心理特点:第一更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

第二更乐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第三思路更广,头脑更开放,尊重并愿意接受不同意见。

第四更注重现在与未来,珍惜时间,守时。

第五具有更强烈的个人成就感,对人和社会更充满信心,追求效率。

第六更重视知识的力量。

第七更具有可依赖性和信任感。

第八更加重视专门技术,具备根据技术水平高低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第九更乐于让自己和后代选择抛弃传统所尊敬的职业。

第十更互相了解、尊重和自尊。

第十一更倾向于了解生产及其过程。

20城市革命:1、密集的永久性定居点;2、非农业生产者从事专业化的生产;3、税收和资金的积聚;4、大型的公共建筑;5、统治阶级的出现;6、文字的发明;7、科学知识——算术、几何和天文学——的获得;8、艺术表现9、贸易10、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被地域关系所取代。

21环境因素在早期城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社会创造2.城市规划和设计3.人口22基督教7项圣礼:洗礼、坚信礼、婚礼、圣职授受、忏悔、圣餐和临终缚油。

23自由七艺:大多数大学的基本课程由前三艺(语法、修辞和逻辑)和后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组成。

神学、医学和法学24中世纪城市的特点:第一,规模小,人口少。

第二,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第三,行会。

第四,自治城市。

25哥特式建筑:前承罗曼式风格,后接文艺复兴风格。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144,法国修道院长苏格尔(Suger)被认为是第一个设计建造哥特式教堂的人,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26中世纪的城市是经济上以贸易和商业关系为基础的共同体特点:它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设防;第二,一个市场,和一个自己的法庭,至少一部半自治的法律;第三,一种相关的行业协会的形式;第四,至少部分地政治自治和半自治。

27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历史作用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资本主义的摇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学者对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

但是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的确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西欧城市在开辟世界市场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世纪西欧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欧的商业网。

近代商业网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贸易中心的国际商业网和贸易的国际分工。

近代西方的商业网是从14、15世纪开始形成的。

第三,中世纪西欧城市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为西欧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28意大利城市或城市国家兴起的原因:第一,帝国与罗马教皇长期的斗争两败俱伤,给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城市摆脱教皇和帝国的实际统治提供了机会;第二,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城市处于东西方贸易的枢纽的位置,通过转手贸易,这些城市都获得了巨额商业财富,使它们在经济上能够独立自主;第三,由于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主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他们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上也占据优势,因此这些城市的封建贵族势力遭到削弱,从而使这些城市很早就摆脱了地方封建主的统治,一般变成城市共和国。

29城市国家的特点:第一,它们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金融业中心,并且垄断了包括东西方贸易的地中海贸易,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商业财富并未用于购买土地,而是将其投资于商业和手工业生产之中。

第二,意大利城市国家对手工业、商业的控制使得城市外的封建领主在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远不如欧洲其它地区的封建领主,封建领主不得不与商业寡头分享城市国家的政治权力。

30意大利的城市国家的政治局势相当不稳定,导致这种政局动荡的因素主要是:第一,长达两个世纪(11—13世纪)的皇帝与教皇之争(政教之争)给意大利的政治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各国的归尔夫派(支持教皇)和吉伯林派(支持皇帝)的斗争在德国退回到阿尔卑斯山以北很久以后仍然继续着。

第二,各国内部商人与封建贵族之间的派系斗争。

第三,国之间为了领土和商业利益而展开激烈的争夺。

例如威尼斯与热那亚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和商业利益,前后进行过4次重大的海战,结果热那亚从此一蹶不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