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

合集下载

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

这是个伫立着几十个红色“疯狂物”的让人无法忘怀的公园,它与世界上任何一所公园都迥然不同,在这里,解构主义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一.设计背景公园位于巴黎东北角,由原为公巴黎城生活的肉禽屠宰场改造而成。

当时,场地的北侧有已建成的高科技派的科学与工业城,以及一个闪闪发光的球体环形影城,而场地的西南面是由19世纪铁和玻璃建造的屠宰场改建的音乐会堂。

为了要处理这个计划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又要掌握整个错综复杂的基地,屈米在公园放进几个层层铺设的建筑系统,每个系统都在公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二.设计师——伯纳德·屈米“没有程序就没有建筑,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没有运动就没有建筑。

”伯纳德·屈米,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

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

l970-l980年在伦敦AA建筑学院任教,197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1980-1983年在Cooper union任教。

1988-2003年他一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的院长职务。

他在纽约和巴黎都设有事务所,经常参加各国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其新鲜的设计理念给世界各地带来强大冲击。

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

另外,屈米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评论并举办过多次展览。

他鲜明独特的建筑理念对新一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他作为建筑师、理论家和教育家的职业生涯中,伯纳德屈米的作品重新定义了建筑在实现个人和政治自由中的角色。

自20世纪70年代起,屈米就声称建筑形式与发生在建筑中的事件没有固定的联系。

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

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

三.伯纳德·屈米的设计思想伯纳德屈米的设计方案把公园构思为大都会投资事业,以现代的“拆散”和“分离”现象作为构思根据,运用“重叠”、“并合”,还有“电影景观”等手法,体现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独辟蹊径,创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间断建筑”。

拉维莱特公园简析

拉维莱特公园简析

“解构不是拆毁或破坏,我不知道解构是否是某种东西,但如果他是某种东西,那它也是对于存在的一种思考,是对于形而上学的一种思考。

” ——德里达“解构意味着对设计任务的根本思想进行挑战,也意味着对建筑旧俗习惯的否定。

” ——伯纳德•屈米欧洲一直是景观设计的试验场,众多一流的设计师都在那里留下了出色的作品。

其中位于法国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 因其独特的形象和设计理论而格外引人注目。

它不仅是欧洲近现代景观设计的代表作之一,更凭借所谓“解构主义”的设计思想和另类新奇的建筑设计成为国内一些设计师广为模仿的样板。

1解构主义1.1何谓解构主义?说起解构主义,就不得不提起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它们是20世纪50 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哲学理念。

结构主义坚信世界是由结构中的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本身构成的。

结构主义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它具有二元对立性、整体性、中心性及系统的封闭性[1]。

随后,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解构主义”一词,标志着解构主义哲学的正式确立[2]。

解构主义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森严的等级秩序是不合理的,它强调瓦解二元对立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采用分解、消减和移置的方法使二者势均力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解构主义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因而解构主义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便是对传统的审视与背叛、对社会的关注与批判[3]。

1.2解构主义在景观设计中的张力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解构主义哲学渗透到建筑界,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思想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理论评论,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建筑思潮。

解构主义哲学在建筑领域的移植进一步也对景观设计产生影响,成为景观设计创新的生长点。

解构主义哲学基于对传统的一元专制的反抗,反对个性的压制,反对科学与技术的极端迷信,进而对其进行颠覆、解体,探索建立新的城市景观形式。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巴黎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以其美丽的文化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

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忽略的就是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是近年来巴黎市政府注重多元文化交流,追求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体现。

本文将对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与建设背后的多元背景进行解读,并探讨这一新型公园所带来的启示与实践。

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市中心,原为一片工业废墟。

在20世纪90年代,巴黎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面向全球的公共空间,旨在实现城市多元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追求。

公园占地50公顷,由不同国家的景点和活动区域组成。

例如,有着中式庭院和建筑的中国馆,有独特的音乐喷泉和摩洛哥风情的摩洛哥馆,还有展示非洲文化的非洲馆等。

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与建设背后反映了多种多元文化交流的动力。

首先是全球化的驱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

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借鉴了不同文化传统,并创造性地将其融入到公园的景观和建筑中,以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风貌。

公园里的不同馆和区域提供了一个可以体验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平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其次是社会多样性的需要。

近年来,移民和跨国人口的增加使城市的社会多样性不断增加。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拉维莱特公园将包容性作为设计的核心原则。

公园不仅提供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景点,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节庆和艺术展览,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空间。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共融能力,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是可持续性的追求。

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还注重环境可持续性。

公园内有大面积的绿地和植被,以及水系和景观湖泊,使人们可以感受自然和环境的美好。

此外,公园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和节水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可持续性的设计与建设使拉维莱特公园成为一个生态友好的公共空间,既满足了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又保护了自然资源。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城市公园通常被作为城市居民的室外活动场,并旨在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

笔者考察参观了欧洲的一些城市公园后,发觉公园也并非只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各国的旅行者也喜欢到这里来休憩、感受城市特色,与当地居民交谈,了解不同的民风。

有特别魅力、特别知名的城市公园尤其吸引了旅游者的到来,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一例,无论是对园林景观有独到眼光的专业人士还是观光度假的游客都几乎无不来者。

它的建造形式、景观早已被国人熟知,笔者在这里谈的是它不为人熟知的另一方面:为旅游者的考虑。

拉维莱特公园不仅仅是一个有魅力的、吸引人的公园,而是一个场所:一个城市的客厅,城市居民用以展示自已特色、招待客人的场所。

公园的建造背景拉维莱特公园建造于“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派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的年代。

1982年,举办了国际性的公园设计竞赛,最后,建筑师屈米(Bern ard Tschu mi)的方案中奖了。

解构主义是当时非常新派的艺术思潮,将既定的设计规则加以颠倒,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认为设计可以不考虑周围的环境或文脉等,给人一种新奇、不安全的感觉。

拉维莱特公园是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造的九大工程之一,1974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大市场,当时的牲畜及其它商品就是由横穿公园的乌尔克运河运送。

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角,位置并不靠近市中心,但是有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到达,公园的南北都有站点,当游客游览完南北有1000多米长度的公园后,能在公园的另一端坐到车,也确实是一个人性化的交通设计了。

公园在建造之初,它的目标就定为: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

它既要满足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又是体育运动、娱乐、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相结合的开放性的绿地,并且,公园还要成为各地游人的交流场所。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导言】巴黎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其标志性的拉维莱特公园是游客们必到的景点之一。

然而,为了研究和了解这个公园的多元背景以及其独特的设计和规划理念,本文将对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进行解构式的实践探索和分析。

【一、引言】拉维莱特公园是巴黎十分著名的城市公园,也是个人和家庭休闲、运动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公园毗邻塞纳河,占地约22.4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城市花园之一。

公园内有小型建筑物、花坛、绿草地和湖泊等,同时还有各种文化设施和体育设备供市民们使用。

【二、多元背景】巴黎作为一个多元背景的城市,其公园承载了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期望。

拉维莱特公园在其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多元背景因素,如不同年龄和社会群体的需求、文化多样性、环境可持续性等等。

1. 不同年龄和社会群体的需求拉维莱特公园旨在满足不同年龄和社会群体的需求。

它提供了适合儿童和青少年的游乐设施,如鞦韆、滑梯和迷宫等。

同时,公园内还设有专门的健身区域,供成年人进行锻炼和休闲活动。

公园提供了各类设备和场地供老年人进行户外休闲活动,如散步、下棋和聊天等。

2. 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巴黎是一个充满文化多样性的城市,拉维莱特公园也体现了这种多样性。

公园内有各种文化设施和场所,如露天音乐会场地、文化展览馆和艺术装置等。

这些设施和场所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市民可以在此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文化艺术。

3. 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巴黎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可持续性的发展,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和规划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公园内有大量的绿化和植被,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净化、水源保护和栖息地提供等。

公园还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新型公园的探索】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和规划体现了新型公园的探索和创新。

它在传统公园的基础上引入了多样化的元素,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期望。

拉维莱特公园介绍与解析

拉维莱特公园介绍与解析

精选可编辑ppt
7
பைடு நூலகம்园介绍
(一)现状概况
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东北角,远离城市中心区,人口稠
密而且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交通上以环城公路和两
条地铁线与巴黎中心区相连。公园规划范围55公顷,公园绿地
35公顷。园区内有一条东西向的乌尔克苏运河,南北向的圣德
尼运河,从公园的西侧流过,这两条相互垂直的运河是园址上
精选可编辑ppt
22
精选可编辑ppt
23
面 点线

在“点与线”的垂直坐标系统之间,在此屈米将它
处理为一些开放空间的形式,为接纳各式各样的活动,
其中包括大片面积的绿地及10个小的主题花园

每个主题花园可提供不同形式的活动行为,这10个
主题花园风格各异,各自独立,毫不重复,彼此之间有
很大的差异感和断裂感,充分的体现了拉维莱特公园的
已有的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东西向的乌尔克苏运河将地段
分为大体相等的两部分。南侧有一幢建于1867年的家畜肉类市
场,保留并改建为多功能大厅。北端的科技工业城原来是计划
建造屠宰场,改建为科技与工业博览馆,改建后的科技与工业
馆或称科技工业城是典型的高技派建筑,主馆南侧还有一个不
锈钢抛光的镜面球形大屏幕电影馆。拉维莱特公园南端的音乐
精选可编辑ppt
12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哲学思想 解构主义建筑思想
解构主义园林思想
精选可编辑ppt
13
哲学上解构主义的理解
解构主义的世界观它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反对二元对抗
的狭隘思维,认为既然差异无处不在,就应该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
去看待任何的事物,以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

《2024年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范文

《2024年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范文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

在这其中,新型公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欧洲城市的典范,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不仅是一种生态休闲的空间表达,更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实践。

本文将通过解构实践的方式,对拉维莱特公园进行深入解读。

二、拉维莱特公园的背景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市区的东北部,原为废弃的工业区。

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艺术、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公园。

其背后蕴含的是对城市空间的重塑和对多元文化的融合。

三、拉维莱特公园的解构实践1. 空间布局的解构拉维莱特公园的空间布局打破了传统公园的线性结构,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多层次的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也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公园的多元性。

同时,公园内的各种设施和景观也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了这个空间结构中,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关系。

2. 艺术与文化的融合拉维莱特公园在改造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艺术元素。

公园内设有艺术画廊、雕塑、装置艺术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艺术欣赏的空间。

同时,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节、艺术展览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这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使得拉维莱特公园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地标。

3. 生态环保的实践拉维莱特公园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的理念。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植被,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同时,公园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利用等环保技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使得拉维莱特公园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四、拉维莱特公园的意义拉维莱特公园的成功改造和运营,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拉维莱特公园的生态环保实践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地,不仅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公园设计和规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巴黎市政府推出了拉维莱特公园的建设项目,致力于探索一种适应多元背景下的新型公园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进行解读,并探讨其背后的创新和实践。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北部,占地面积达到30公顷。

公园设计方案最初是由一个跨学科团队合作完成的,团队成员包括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等专业人士。

他们的目标是打破传统公园的单一功能,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多元化背景、环境特点和社会需求,创造一个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

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理念着重于生态、文化和社交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方面,公园将采用水循环和生物滤池等可持续技术,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植被,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在文化方面,公园将容纳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并为不同文化群体提供平等和包容的空间。

在社交方面,公园将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们的需求,同时鼓励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参与。

公园的设计不仅注重功能性,也强调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和设施的选择上,设计团队更倾向于使用可再生材料,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公园还将设立自行车道和步行街,以鼓励居民选择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除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环境友好的建设方式,拉维莱特公园还在社区参与方面进行了创新的实践。

在项目初期,设计团队就积极邀请居民参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过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多轮的公众参与讨论。

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方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公园使用者的需求和问题,也增强了居民对公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解构主义设计——拉维莱特公园(新)

解构主义设计——拉维莱特公园(新)

• 建筑理论家屈米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 理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价值 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 方式来建构新的建筑理论构架。
•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奠基人——埃森曼,他和德里达 所研究的中心意义是如何通过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符号来表达意义,
拉维莱特公园景观设计
概况——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屈米的提案是一篇有关“解构主义”的建筑 学教育论文。设计由点、线、面三个基本元素组 成。他的作品更像来源于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解 析,而不像先前景观或建筑的惯用手法。 屈米认为城市公园不应该被看作是纯粹的乌 托邦世界的缩影,而是提供一个使人们远离现实 烦恼的场所,而且他的公园可以被视为城市中最 大的建筑物之一。
设计手法——案例分析
设计手法
屈米通过一系列手法,把园内外的复杂环境 有机统一起来,并且满足了各种功能的需要。他 的设计非常严谨,方案由点、线、面三层基本要 素构成。他首先把基地按120X120米画了一个严谨 的方格网,在方格网内约40个交汇点上各设置了 一个个耀眼的红色建筑,屈米把他们称为“Folie” (点景物),它们构成园中的“点”的要素。
解构主义背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 “上帝死了”,并要求 “重估一切价值”, 颠 覆传统的思潮,他的叛 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 了深远影响。 尼采哲学 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 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 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 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 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 洲左派批判理论。
尼采
解构主义背景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 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 暴”。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 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 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他 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 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 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 力网络。

拉维莱特公园(伯纳德屈米)

拉维莱特公园(伯纳德屈米)

从音乐城看展厅
疯狂的构筑物:Folies
红色钢铁怪物 是公园中最著名的, 这40个明显具有构 成主义风格的 小建筑物采用 钢结构,出现在 120m×120m的方格 网的交点上,这些 疯狂物以10m边长的 立方体做基本形体 加以变化,达到了 变化与统一的效果。 在公园极为平 坦的地形和空旷的 草原上,特别显著 和张扬。
三个程序设计的概念
交叉程序设计: 把所给空间用于与原来空间意图不同的设计。 横断程序设计: 把两项设计中的各种空间布置结合在一起,忽略掉其对立性。 解析程序设计: 把两项设计结合起来,让设计A的必要空间设置和设计B的可
能布置两者混合起来。
代表作
新 卫 城 博 物 馆
法 国 国 家 图 书 馆
辛 辛 那 提 大 学 体 育 中 心
理论基础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 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 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 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理论基础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 形而上学的历史,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 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 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 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 逻各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 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 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
城市的布景者
屈米的设计通过组织事件的方法,往往暗示了 一种比平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建筑
“没有事件发生就没有建筑的存在”,他的设计永 远是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美
学形式。屈米作品在行为学上有明显的动机性,引 导使用者自发革命性地使用他所提供的空间。这样建 筑就成了一个受设计概念、城市地形和规划所界定好 了的 “ 情景构造物 ”。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32页PPT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32页PPT
设计不是因循守旧,要大胆创新。功能是首位,在满足功能的前 提下,设计带给游客的应是不同的人性的,富有新意的空间体验。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
The End ——谢谢观赏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线 系 统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
第三层为点的体系,点的体系由呈方格网布置的、间距为120m 的 一组“疯狂物”,(屈米称之为folly)构成 。这些采用钢结构的红 色建筑物给全园带来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与草地及周围的建筑 物对比十分强烈, 因而非常突出。这些造型各异的红色“疯狂物”以 10m 见方的空间体积为基础进行变异,从而达到既变化又统一的效果 。“疯狂物”有些与公园的服务设施相结合因而具有了实用的功能; 有的处理成供游人登高望远的观景台;那些与其它建筑物恰好落在一 起的“疯狂物”起着强调了其立面或入口的作用;其它的是并无实用 功能的雕塑般的添景物。屈米不仅以这些小尺度的红色建筑物书写着 20世纪的建筑发展史,同时也给20世纪的景观发展史写下了特别的 一页。
伯纳德· 屈米
设计思想
屈米认为“没有程序就没有建筑,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没有运动 就没有建筑”。他主张必须认识到建筑是自由空间、事件和活动组合 而成的。自古以来都把建筑的主体理解为空间,但在屈米心目中空间 只是一种“诱发事件”,还有比空间更重要的东西。屈米的
“三个程序设计”的概念,“交叉程序设计”、“ 横断程序设计”和“解析程序设计”。“交叉程序 设计”,是把空间用于与原来的空间意图不同的设 计。“横断程序设计”是把两项设计的各种空间布 置结合在一起,而忽略掉其对立性。“解析程序设 计”,是把两个设计结合起来,就是让设计A的必 要空间布置同设计B的可能布置两者混合起来。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
职务。 • 1983年赢得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国际设计竞赛,是他最早实现的作品
。另外,屈米有很多的理论著作,评论并举办过多次展览。他鲜明独特的 建筑理念对新一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20世纪70年代起,屈米就声称建筑形式与发生在建筑中的事件没有固定 的联系。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 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
目录
1
背景
2
解构主义
3
伯纳德· 屈米
4
拉·维莱特公园浅析
1
背景
拉·维莱特公园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初,正值法国园林复兴的初期。此时城市 绿地的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抛弃,传统的城市公园也使人们失去了兴 趣,人们都在探寻新的园林形式,“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派,风格独特, 不同于普通园林,新颖有趣,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
背景
2
解构主义
拉·维莱特公园
简介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哲学渊 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 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 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 构的研究更重要。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 ,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 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它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 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 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 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 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 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 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 ,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背 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2024年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范文

《2024年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范文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篇一一、引言在都市化的浪潮中,新型公园作为城市空间再塑造与功能重组的重要环节,愈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为当代都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型公园以其多元化和跨界的属性,实现了文化交流与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

其中,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本篇文章将对拉维莱特公园进行深入的解构,旨在探究其设计理念、功能定位以及在多元背景下的实践意义。

二、拉维莱特公园的背景与概述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市区的东北部,是巴黎市近年来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其前身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艺术、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的改造,不仅体现了对旧工业区的重新利用,也体现了对新型城市空间的探索和追求。

三、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理念与功能定位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理念主要围绕“生态”、“多元”和“开放”三个方面展开。

其通过创新的设计和生态的手法,使得废弃的工业区变身为一个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公园。

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平台和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舞台。

这种多元化、开放的设计理念使得拉维莱特公园成为了城市更新和改造的典范。

四、拉维莱特公园的解构实践(一)空间布局与功能划分拉维莱特公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充分体现了其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公园内设有各种不同的空间,如自然景观区、艺术展览区、运动休闲区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这些空间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生态设计与绿色理念的体现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植物,形成了丰富的植被景观。

同时,公园的雨水收集系统、节能照明等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三)艺术与文化的融合拉维莱特公园内的艺术展览区是该公园的一大亮点。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同时,这些艺术作品也成为了公园景观的一部分,使得公园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空间可塑性:
• 城市的发展往往造 成公园因多次改造 而难以协调,所以 采用了网格节点上 的小亭子作为控制 点,使公园结构具 有伸缩性。
竹园
藤园
空中步道
• 竹园夜景
• 12级环艺一班 • 刘义芳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伯纳德屈米
拉维莱特公园简介: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 黎市东北部,占地约86 英亩。这里曾是一个废弃 的工业基地。它受场地的 制约却不依附场地而存在, 具有强烈的自我参照性。
创新:
• 创新以建筑代替传统园林中的的燃来自素, 构成新的点,线,面体系。以此构成的人 工体系,结合人工化的自然,才能够产生 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公园。屈米提出 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市公园模 式。力求创造一种公园与城市完全融合的 结构,改变园林与城市分离的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图)
来源:《园林》作者:张莺、邢箴日期:[2006-4-11]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图)
来源:《园林》作者:张莺、邢箴日期:[2006-4-11]
城市公园通常被作为城市居民的室外活动场,并旨在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

笔者考察参观了欧洲的一些城市公园后,发觉公园也并非只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各国的旅行者也喜欢到这里来休憩、感受城市特色,与当地居民交谈,了解不同的民风。

有特别魅力、特别知名的城市公园尤其吸引了旅游者的到来,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一例,无论是对园林景观有独到眼光的专业人士还是观光度假的游客都几乎无不来者。

它的建造形式、景观早已被国人熟知,笔者在这里谈的是它不为人熟知的另一方面:为旅游者的考虑。

拉维莱特公园不仅仅是一个有魅力的、吸引人的公园,而是一个场所:一个城市的客厅,城市居民用以展示自已特色、招待客人的场所。

公园的建造背景
拉维莱特公园建造于“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派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的年代。

1982年,举办了国际性的公园设计竞赛,最后,建筑师屈米(BernardTschumi)的方案中奖了。

解构主义是当时非常新派的艺术思潮,将既定的设计规则加以颠倒,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认为设计可以不考虑周围的环境或文脉等,给人一种新奇、不安全的感觉。

拉维莱特公园是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造的九大工程之一,1974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大市场,当时的牲畜及其它商品就是由横穿公园的乌尔克运河运送。

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角,位置并不靠近市中心,但是有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到达,公园的南北都有站点,当游客游览完南北有1000多米长度的公园后,能在公园的另一端坐到车,也确实是一个人性化的交通设计了。

公园在建造之初,它的目标就定为: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

它既要满足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又是体育运动、娱乐、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相结合的开放性的绿地,并且,公园还要成为各地游人的交流场所。

建成后的拉维莱特公园向我们展示了法国的优雅、巴黎的现代、热情奔放,具体
到音乐、绘画、雕塑等,甚至还有被认为是最优雅的语言——法语的展示。

公园的旅游与憩息活动
公园面积约55公顷,乌尔克运河把公园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区展示科技与未来的景象,南区以艺术氛围为主题。

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

点就是26个红色的点景物(folie),出现在120m×120m的方格网的交点上,有些仅作为点的要素存在,有些folie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

线的要素有长廊、林荫道和一条贯穿全园的弯弯曲曲的小径,这条小径联系了公园的十个主题园,也是一条公园的最佳游览路线,徜徉其间,公园的几乎所有特色景观与游憩活动都一一网罗。

面的要素就是十个主题园,包括镜园、恐怖童话园、风园、雾园、竹园等。

其中的三个:沙丘园、空中杂技园、龙园是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

沙丘园把孩子按年龄分成了两组,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在波浪形的塑胶场地上玩滑轮、爬坡等,波浪形的侧面有攀爬架、滚筒等,还在有些地方设置了望远镜、高度各异的坐凳等游玩设施。

小些的孩子在另一个区域由家长陪同,可以在沙坑上、大气垫床,还有边上的组合器械上玩耍。

龙园有抽象龙型的雕塑在园中穿梭,孩子们在龙的上面上窜下跳。

空中杂技园有许多大小各异的下装弹簧的弹跳圆凳,孩子们在上面蹦跳,为找身体平衡,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杂技动作。

乐园里欢笑不断,为公园带来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解析(图)
来源:《园林》作者:张莺、邢箴日期:[2006-4-11]
26个鲜红的folies除了作为标志点和某些特殊功能外,里面还安排了许多活动。

另外,公园的建筑里也安排了形形色色的活动,就连公园西南的巴黎音乐学院也推出面向大众
的活动。

公园丰富的游憩活动有:
⑴拉维莱特之屋和保尔大帐篷装饰成了临时的展览厅,主题是《世界文化》和《社会
辩论》。

⑵能随着投射在银幕上的画面的节奏变化而变化的电影院,节目在每个下午播放,每
场持续15分钟。

⑶一块为展示新的杂技艺术形式而永久保留的场地。

⑷拥有巨大的1000平方米半球形银幕的电影院(节目时间是星期二至星期六的上午10点到晚上9∶30)。

⑸在夏天的星期天的下午,在folie的周围可以随音乐起舞的场地。

⑹“访问工作室”(visitsworkshop)全年都有著名的演奏家、诗人等来献艺,不限背景和年龄,人们都可以光顾。

⑺国际法国语言剧院是一个非常少有的地方,在那里语言和手写结合的作品都可以找到。

⑻另一处拉维莱特之屋和保尔大帐篷。

⑼面向大众开放展示法国当时的创作作品的剧院。

⑽除了授课以外,巴黎音乐学院整个学年还不断推出面向大众的音乐会,在白天或傍晚,有古典或现代的舞蹈、音乐,爵士乐等,还有即席的创作。

⑾巨大而壮观的国家科学技术展览馆,对不同年龄分别考虑不同的场地展览。

⑿一艘退役的潜水艇诉说自己的故事。

⒀新型环境中的骑马。

⒁经常有现代的新形式演出的场地。

⒂面向2-5岁小孩的启蒙艺术学习工作室(youngchildrenworkshop),有大人陪伴和教课。

⒃特别适合摇滚乐和国际上变化多样的各种走秀的音乐厅。

⒄介于俱乐部和现代表演厅的场所,厅里能容纳650人听爵士乐、蓝调、摇滚等世界上许多形式的音乐。

⒅这座建于19世纪60年代,长241米、宽86米的金属框架建筑原本是中央市场大厅,现在完美地扮演它的新角色,用于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展览、音乐节、戏剧、贸易展览等。

被作为公园较大型的活动场地之用。

⒆音乐城:南入口处的综合性建筑,设有音乐博物馆、信息和资料中心、音乐工作室。

拉维莱特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绿地,公园中随时都充满着各种年龄、各种背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青年人在草地上踢球、在铺地上玩滑轮,儿童在主题园中游戏,老人在咖啡店外的大遮阳伞下品着咖啡,各地来的游人或徜徉在绿荫与阳光中,各异的主题园带来了惊喜,或参加公园安排的丰富活动……公园充满了城市居民与各地游客互相看、同欢乐的乐趣与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