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1、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对人和事的管理是伴随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

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从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

7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它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转变。

从80年代开始,西方人本主义管理的理念与模式逐步凸现起来。

人本主义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本主义管理被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

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名词的转变,两者在性质上已经有了较本质的转变。

1)、传统人事管理(1)、传统人事管理活动。

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之类琐碎的工作。

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制度的制定、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

(2)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

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以短期导向为主,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

(3)传统人事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

由于人事活动被认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因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人事管理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力可言。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1)区别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变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系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

它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从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架构中分离出来。

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人力资源发展简史

人力资源发展简史

萌芽时期(--1910 年)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8 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

这部法典中记录着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继1436 年威尼斯兵工厂之后,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工资构造。

当时,根据所从事工作的自然情况,将工资划分为计时工资率(per diem rate)和计件工资率(per piecework rate)。

科学管理时期(1910 年一1940 年)20 世纪初的1911 年,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了所谓的科学管理原理,并有意地把管理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并使这门学科专业化。

事实上,在此期间,"效率专家"(efficiency expert)这一术语出现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改良工作,并为此引入了时间一动作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1916 年,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了过程管理方法。

这种科学管理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强调改良工人的工作绩效,转变到强调提高管理技能技巧(skills)上来。

后来,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于l927 年进展工作研究。

他以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的西方电气公司为背景进展试验。

这一著名的霍桑试验研究说明,由于员工认识到参与试验的重要性,即使在不利于身体安康的环境中进展工作,他们的劳动效率也不会降低。

这说明鼓励对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际关系时期(1940 年一1960 年)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也许就是西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 于1954 年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提出,员工(实际上是任何个人,包括职业性的和非职业性的)在其生活的不同阶段,可能处在不同的需要层次上。

因此明智的管理者,应该了解每一位下属的需要层次,以个人需求为根底进展鼓励,从而到达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然而这一理论有两个根本性的局限:(1)这一理论假定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才能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员工进行训练、激励、管理和评估,以达到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效能的目的。

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既关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也关乎每个员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用各种办法来管理人力资源。

在古代,管理人力资源的方法包括军人编制、官僚机构、干部选拔、劳动分配和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在工业革命时期,组织管理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企业需要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管理人力资源,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由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由专门的人员管理,这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社会转型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不断加强。

在这个时期,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了许多因素来影响员工,如金钱、职业发展、福利等。

同时贯彻了以员工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着重关注员工的个人与职业成长。

这使得许多公司创造了一种崭新且理想的工作环境,从而吸引大批有才华的员工,并使其在公司内尽展所长。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智慧”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是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工具来提高招聘过程中的效率、优化员工发展规划和考核、及进行员工数量预测等有效的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也更关注个人化的员工体验,以及利用科技方式进一步激励和关注员工创造力,该领域将持续发展和探索。

总的说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不断演化和前进的领域。

它与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对组织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是关注社会各层面人力资源发展的中心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将会有更多的期望和挑战,这需要我们在行业及相关技术领域上更好地进行精进,并在未来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五十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的。

其间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初创时期,“文化大革命”十来年的停办时期,1977年至1992年"劳动经济学"专业与“劳动人事管理”专业并行发展的时期(1992年国家教委决定将“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直到1997年,部分院校仍以“劳动经济学”专业的名义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1998年才真正进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发展的时期。

经过四十多年的曲折历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已被正式列入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从"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历史性飞跃,而且也是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正在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到1999年全国还只有3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今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增加到61所。

"人力资源管理"还被列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一个专业方向。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只是个别学校的少数教师相对孤立地从事的专业,处于自发发展状态。

现在正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

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项目,并于1999年12月召开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国家研讨会"。

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近年来迅速增长,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上升 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提出人力资源战略性管理的观点
传统人事管理向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演进
环境
管理导向 管理视角 机构 部门性质 与其它部门 人员
HRM 实践
管理活动性质 管理焦点 管理对象 管理深度 管理方案 劳资关系
人力资源战略:在明确企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对人力 资源的要求的前提下,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 念,确定人力资源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 制定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
企业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保持和取得 优势而制定的企业长远目标和与目标保持一致的行 为计划。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战略的 角度,是指为使企业达成目标所 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人力资源 部署和管理行为。
“两参”: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 企业管理
“一改”: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三结合”: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
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1995年1月1日《劳动法》的实施 劳动合同制 宏观环境的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
从“管人”的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各发展阶段 的示意图: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事与劳动管理阶段
雇佣管理阶段 劳工管理阶段
3
1、早期人事管理活动
工业革命
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运动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早期工业心理学
雨果·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
人际关系运动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
在古代,由于技术力量落后、社会结构不稳定、无法满足企业扩张需要,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也仅停留在很轻微的阶段。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很多阶段,这些阶段也代表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历程。

古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以家族企业为背景,以家族责任的原则为基础,以家族式的组织为模式,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以家族财产的分配为激励。

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家族式的管理逐渐发展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形式,这种形式的管理体系仍然依靠家族的传统法规来保持员工的作息,但同时也加强了管理的规范性。

到清朝,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入到向外部扩展的阶段,清政府越来越注重实施劳动纪律,提出“一家一政”的劳动制度,从政治上对劳动进行规范,同时配合“押城押寨、名城名寨”的劳动分配法,把农民的劳动组织、分配和约束规范到市乡二级以下。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国人力资源管理(HRM)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企业逐渐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政府意识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于是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9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以改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这一时期,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1990年代,中国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进一步加快。

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政府引入了更多的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自主运作,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四、跨国公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化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对外投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

这些公司带来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经验,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化。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逐步融入全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了大量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的涌现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 RM)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从最初的形式演变成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领域。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的概述。

1.工业革命时期:在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厂系统取代手工作坊,大量工人聚集在工厂中工作。

这一时期,管理者的主要关注点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早期的人事管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作为一个专门的管理职能开始出现。

人事部门负责招聘、薪酬、工时记录和工人福利等事务。

3.科学管理运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泰勒(Fre derick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 t)的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包括工作分析、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4.人际关系运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等人的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 ments)揭示了工作场所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运动(Human Relations Movement)随之兴起,强调关注员工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HRM)作为一个术语开始广泛使用,强调员工不仅是生产要素,而且是具有复杂需求和潜力的个体。

这一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开始扩大,包括员工发展、绩效管理和组织发展等。

6.战略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被视为支持组织战略的关键职能。

人力资源部门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关注人才管理和组织能力的提升。

7.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在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继续发展,强调员工参与、持续学习、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4、国内学者的观点:国内学者赵曙明在对国外的人力资源管 理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人 事管理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部分。
在人事管理阶段,又细分为:
(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2)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Hale Waihona Puke (3)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早期发展以及对人事管理的 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1、六阶段论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W· French(1998)提出: L· 早在1900年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已经形成,以后的发 展主要是在观点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并且,French将人力资源 管理的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运动
第二阶段:工业福利运动 第三阶段:早期的工业心理学
第四阶段:人际关系运动时代
第五阶段:劳工运动 第六阶段: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2、五阶段论 :以K· Rowland & G· Ferris(1982)为代表的学者根据 M· R· 人力资源的功能,将其发展历史归纳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时代 第二阶段:科学管理时代 第三阶段:工业心理时代 第四阶段:人际关系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第五阶段:工作生活质量时代
3、四阶段论 :以科罗多拉(丹佛)大学的Wayne F. Casicio(1995)
为代表,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四阶段论,它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档案保管阶段——20世纪60年代 第二阶段:政府职责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后 第三阶段:组织职责阶段——20世界70年代末和80年代 第四阶段:战略伙伴阶段——20世纪90年代

hr发展史

hr发展史

hr发展史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其真正的发展历史则要从20世纪初开始。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的几个重要阶段: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源(20世纪初-1940年代)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由企业内部的人员来管理的,而且其职责范围非常狭窄。

他们只负责为企业招聘新员工、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和管理薪资。

这些人被称为“职业主任”或“人事主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也日渐扩大。

这些人不再担负纯粹的雇员管理职责,还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确定相应的员工计划和培训计划,定义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方案。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崛起(1950-1960年代)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鼎盛时期。

当时,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搜集、分析数据成为了其主要职责之一。

在这个时期,由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社会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简单,企业需要管理大量的员工,这导致其管理职责的范围逐渐扩大。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成熟(1970-199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膨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愈发复杂和繁琐。

在这个时期,人力资源部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更加专业化,逐渐演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参与战略制定,帮助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2000年至今)在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迎来了自己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企业在招聘、人才管理、员工绩效评估、福利制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人力资源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和简历筛选方面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益。

总之,随着20世纪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逐渐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行业,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它还将不断推进,在招聘、管理、储备人才等方面帮助企业实现更加高效和快速的成长。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招聘、培养、薪酬、绩效评估和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下面将简述其历程。

原始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

在原始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关注的是员工的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主要任务是招募和选择合适的员工,并管理他们的薪酬和福利。

功能阶段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从简单的人员招募转向更加复杂的员工管理。

此时,人力资源管理开始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开始关注员工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

综合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发展为一项战略性的管理活动。

此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注重员工的招募、培训和发展,还注重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相结合,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网络阶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借助互联网和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人才的招募和管理的自动化。

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人才智能化,以支持组织的战略决策和人才管理。

未来趋势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将进一步关注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强调员工体验和人才发展。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还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的决策和人力资源的预测分析。

这将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总结起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功能阶段、综合阶段和网络阶段。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将继续关注员工发展和幸福感,并借助数据分析和技术创新,实现更高效和智能化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历史及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历史及发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及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做为一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社会的认可与关注,从初期的人事管理至现在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以史为签,有助于我们每一位从业者或关心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社会人了解与关注。

学述无国界,纵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程,从西方起源至今大致经历了如下重要时期:一、经验管理时期这一时期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至19世纪末泰勒制产生之前。

这一时期西方工业革命和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给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无比的伤害,从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中可见一般,此时,有一代表人物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曾经在苏格兰的一家纺织工厂进行了有益改革,并创建了工作绩效评价系统,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被人们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二、科学管理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这一时期诞生了一名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人物,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期间与其他管理学家一起倡导的“动作与时间管理研究”理论,开创了现代劳动定额学以及工程学的先河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其倡导的科学管理方法与原理也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究劳动效率问题,通过作业程序的合理化以及工作程序的科学化,制定工作标准和时间定额,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从而不断提高了劳动效率。

三、现代管理时期这一时期始于20世纪20年代,历经了不同的管理阶段。

从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戓结束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虽然在推动劳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重了劳动者的负担,因为假设如果管理人员规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案和刺激办法,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即认为就会导致生产率提高,它不考虑个人行为的差别和人不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可以说是排除了对人的因素的考虑,由此引起了劳动者的强烈不满。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从古至今的雏形首先,得先说说这人力资源管理的老祖宗。

说到最早的时候,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是有点“土得掉渣”。

你能想象吗?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管理人力资源就像是开玩笑一样简单。

那时候的老板们几乎都是依靠个人的直觉来决定用人和管人。

没错,就是那种“看着顺眼就行”那种感觉。

简直像是买菜,挑挑拣拣看哪个合适就行了。

进入中世纪,那些封建领主对待下属的方式可谓“暴力美学”——就像是直接用大棒子威吓一样。

你不听话?那就给你一点“小教训”,让你知道什么是“规矩”。

当然,这种管理方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毕竟没人愿意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下工作,对吧?2. 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起步。

2.1 工业革命时期,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工厂的建立,传统的管理模式再也不够用了。

工厂老板们发现,单靠“暴力美学”已经无法管理一大批工人了。

于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雏形开始出现。

这个时候,老板们开始学会了“调配资源”和“激励员工”,就像是给大锅里的食材加调料一样,让工人们愿意为自己工作。

2.2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为了让工厂运转得更顺畅,管理者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和工人的满意度。

于是,培训和教育就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了。

那时候的管理者们意识到,员工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是可以“培养”的宝贵资源。

虽然他们的管理方法还相当初级,但这已经为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基础。

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从粗放到精细。

3.1 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具,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时候,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开始从“资源管理”向“员工发展”转变。

就像是把一个个“零件”变成了“团队”,每个人的作用都被看重和重视。

3.2 进入21世纪,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企业开始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比如员工满意度调查、360度评估等等。

阐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阐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各个组织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本文旨在阐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其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绩效评估等方面,旨在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组织绩效和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 产生背景和初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提供了契机。

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国情加以改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始正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

2. 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这些阶段包括: - 初创阶段(80年代-90年代):在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开始配置教材和参考书籍,培养专业人才,并开展相关研究。

- 发展壮大阶段(90年代-200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开始形成学科体系,各高校纷纷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开展研究和实践。

相关学术期刊也开始创办。

- 学科专业化阶段(2000年代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更多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专业细分和深化研究。

学科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

四、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早期的理论主要关注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和激励等方面。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实践的不断积累,我国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例如关注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的理论。

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企业和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三十年的转变历程与展望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三十年的转变历程与展望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三十年的转变历程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所经历的转变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策环境、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多个维度,全面梳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中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早期阶段(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在199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型。

这一时期,中国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及员工的激励和留任。

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也开始关注跨文化管理和全球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在管理制度方面,企业开始引入和借鉴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

同时,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

这些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然而,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还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的不成熟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早期阶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企业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为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源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面临着大规模劳动力需求。

为了更好地管理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开始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这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初步形成。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 劳动力管理阶段:20世纪上半叶,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劳动力管理为主。

企业主要关注员工的数量和成本控制,通过招聘、培训和薪酬管理等手段来管理员工。

2.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受到重视。

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激励,注重人才选拔和绩效管理,并逐渐引入员工参与决策的理念,推行员工参与型管理。

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人力资源管理逐渐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注员工的日常管理,更注重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契合,提出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如人才引进、绩效激励、组织文化建设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员工的行为和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员工需求、优化招聘流程、提高员工绩效等。

2. 强调员工体验: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关注员工的体验和福利,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将更加注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提供弹性工作制度和个性化福利待遇。

3. 强化人才管理和发展: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企业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系统整合与管理一、人力资源发展历史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除了能自动计算人员薪酬外,几乎没有更多如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也不保留任何历史信息。

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都进行设计,也有了初级的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功能。

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代HRMS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都进行了收集与管理,更有强力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的实现。

企业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期望借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力资源运用到最佳经济效益,也由于知识经济的来临,所谓人力资本的观念已经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不下于土地、厂房、设备与资金等,甚至超越,除此之外,人是知识的载体,为了有效运用知识,将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用,便需要妥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用。

第四代人力资本系统出现于21世纪初,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没有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出现员工与岗位适配度低,员工积极性不足,离职率居高不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例如伯特咨询基于人力资本管理思想产生了人力资资本系统。

这一代系统的将人作为有能动性的个体,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晋升通道。

并盘活企业内所有员工,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功能模块及管理人事档案分为在职、离职、退休、后备四个人员库。

系统内置丰富的人事档案字段。

用户可自行定义人事档案的数据字段,可自行设计人事档案界面。

人事档案中包括薪酬记录、考勤记录、绩效记录、培训记录、社保记录、调岗记录、调薪记录、奖惩记录等常用数据子集。

用户也可自行增加新的数据子集。

可以针对子集进行独立的导入、导出、统计分析。

系统支持人事业务的在线办理,包括:入职、转正、调岗、调薪、奖励、处分、离职、复职等。

这些业务即可以直接办理,也可以通过系统工作流平台进行审批处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针对组织中的人员进行招聘、培训、激励、评价、绩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活动。

它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职能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在20世纪初叶才开始被认识到,并从此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

一、起源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带动了现代企业的兴起。

这时候,组织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需要雇佣人才来完成任务,于是招募、培训、调动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由行政人员或办公室经理来承担。

通过对员工的管理和指导,提高了生产率和效率,也避免了因员工缺乏管理而造成的工作错漏和生产安全事故。

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60年代)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者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来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塔约(F. 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将员工与生产过程相分离,通过工序员工化、标准化、分工和奖惩机制来提高生产效率。

哈克曼和奎斯特(C. H. Duncan)创立了“工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具体的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20世纪5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课程设置,并引入了一些新的工具和理论。

如莫兹利(Douglas McGregor)的“X 理论”和“Y理论”,XX公约(ILO),美国人力资源协会(SHRM)等。

这些理论要求管理者对员工采取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发展,同时确保企业的高效运转。

三、从战略到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开始更多地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部门不再只履行简单的人事职责,而是变成了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应当与企业整体目标一致,通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队伍的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又面临了全球化、多元化和跨国性的新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1、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对人和事的管理是伴随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

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从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

7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它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转变。

从80年代开始,西方人本主义管理的理念与模式逐步凸现起来。

人本主义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本主义管理被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

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名词的转变,两者在性质上已经有了较本质的转变。

1)、传统人事管理(1)、传统人事管理活动。

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之类琐碎的工作。

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制度的制定、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

(2)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

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以短期导向为主,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

(3)传统人事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

由于人事活动被认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因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人事管理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力可言。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1)区别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变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系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

它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从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架构中分离出来。

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2)区别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作组织的第一资源,更注重对其开发,因而更具有主动性。

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早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早期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只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可开发的特征,忽略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忽略能动性的开发。

现在,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越来越重视。

其投资在不断增大,从一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到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中参加培训与教育的人员越来越多,从高层到基层员工从新员工到即将退休的员工,每一个层次与年龄段的员工均参加培训与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也有较大的改变,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岗位轮换、更多机会的提供,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均成为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传统的院校培训、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自己培养、自己使用的方式,也转变更注重对员工的有效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组织的生产效益。

人力资源的功能的根本任务就是用最少投入来实现组织上的目标,既通过职务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组织所需要最少的人力数量和最低的人员标准,通过招聘与录用规划,控制招聘成本,为组织创造效益。

人力资源开发功能则更加能够为组织创造经济效益。

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为组织带来远大于投入的产出。

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可在成本上为组织节约更多的投入。

人力资源的整合与调控的目的在于员工的满足感,提高其劳动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为组织创造效益。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互相作用与影响的投入——产出系统,因此我们既要注重人力资源的自然性,注重员工能力的识别、发掘、提高与发挥,更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注重员工的社会心理。

注重组织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员工与组织的协调发展。

既要着眼于生产力与效益的提高,又着眼于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时,组织是一个“整体增长”的系统。

组织中,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员工个体的作用,更要注重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强调团队的整体优势与组织的整体优势,既要注重员工在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注重员工在组织中最适合其潜能发挥的岗位上为组织效力。

人力资源的补偿功能同样也能够为组织带来效益。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合理的奖酬与福利作为激励最直接的手段,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作用,为组织效力。

合理的奖酬与福利也可以为组织节约成本,因为合理的奖酬与福利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报酬与福利。

二是应该能够反映出本地区同行业相应的报酬与福利水平。

(3)区别三: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实行人本化的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证实员工为“社会人”,它不同于人事管理视员工为“经济人”,它认为,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人本化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管理时,更多地实行“人格化”管理,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控制和约束。

更多地为员工提供帮助与咨询,帮助个人在组织中成长与发展。

业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事管理模式,但是这一传统的、被动的、事务化的、缺乏前沿性的劳动力管理。

随着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下,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逐渐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已成为中外企业管理者共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归结于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企业亟待变革人力资源模式,实现由传统、落后的人力资源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模式的转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人力资源”一词是当代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提出的。

在这部学术著作里,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三大广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和管理员工及他们的工作。

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德鲁克引人“人力资源”这个概念。

他指出:和其他资源相比,惟一的区别它就是人。

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的能力、判断能力”。

经理可以利用其他资源,但是人力资源只能自我利用。

“人对自己是否工作绝对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技的发展运用于管理,人的作用曾经被忽略,但是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中,企业必须依赖其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来赢得竞争优势,这样就不可能低估人的作用,于是人本主义管理上升为管理的主流管理价值观,即把人当作企业的主体,确立人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把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主要围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和展开。

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传统企业的经济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现代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

1、如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1)、确立“人本管理”的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能经济,谁的效率高,能力强,谁就会在竞争中占优势,赢得高附加价值、低成本的回报。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也必须由权本位、亲情本位向效率本位、能力本位转变。

企业领导必须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效能优先”的管理观念,把人用好、用活、用到最适宜发挥作用的地方。

制定与之适应的制度。

尤其是公平、公正的员工评价、激励和约束制度,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

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当作最重要的资源配置,盘活人力资源,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发挥团队、群体、组织的效能。

2)、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的内涵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培养职工知识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人力资源开发也是劳动者的内在需求。

因此作为企业最能动、最活跃的资源——人力资源,其管理和开发必须的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第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至少包括以下体系:组织分工体系、员工评价激励约束体系、员工社会保障体系。

其中组织分工体系是最重要的体系,必须实行动态管理:(1)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劳动分工,力争人力资源的最有效组合。

(2)根据每年员工的业绩考评,给予晋升,力争达到“能级对应”。

(3)加强中层管理人员交流,使他们更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特色、业务流程等。

第二:开发人力资源潜能。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普遍存在三大缺陷:数量多,质量差,结构不合理。

当然,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如果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挖掘员工的潜能。

还是可以改变的。

这就是许多国际大公司把企业称为“学习型组织”,据统计: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或者技能只占他一生拥有的知识和机能40%。

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培训改变数量多,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3)、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通过职位分析形成规范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员工的责任。

确定员工的工作目标或者任务。

通过岗位评估判断职位的相对价值。

建立公司的薪酬政策,使员工产生清晰的期望。

现代企业的绩效考评一般建立在2个假设基础上:一是大多数员工为报酬而努力工作。

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酬他们才关心绩效评价。

二是绩效考评过程是对管理者和下属同时评估过程。

因为双方对下属发展均有责任。

绩效评价有2部分内容:结果和成绩(目标、权利、责任、结果),绩效要素(态度表现、能力)。

目标结果一般以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应负责任的成绩一般以责任标准来考核。

绩效要素包括:主动性、解决问题、客户导向、团队合作和沟通,对管理者而言,包括领导、授权、和其他要素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是两部分内容加强的总和,两者分别60%和40%。

4)、制订可行策略,吸引、留住人才。

制定可行策略、吸引、留住人才。

对员工进行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公司人员相对稳定,但是要真正留住人才,却非一时间就可以完成。

为了使人才流失降到最低。

现代企业应该制订并且执行科学合理的转换成本策略。

即员工试图离开公司时会因为转换成本而放弃。

这就需要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充分考虑短期、中期、长期报酬的关系,年轻为特殊人才设计特殊的薪酬方案。

薪酬政策是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影响因素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有三个:职位、员工和环境。

即职位的责任和难易程度、员工的表现和能力以及市场的影响。

薪酬政策的目的是提供本地区具有竞争力的报酬,激励和发展员工更好地工作并且获得满足。

5)、为员工创造持续发展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