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共30页
第二讲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2000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涉及硬环境建设、资 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讲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组织机构
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 教馆。
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 论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抽象程度 重要程度
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
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便于
理解抽象。 视听媒体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
第三讲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据1995年调查,我国 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 人。
从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电化教育专业。1984年, 创建的我国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正式招收学生。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 教育分会(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和录音 静止画面 电影 电视 参观展览 学习旅行 观摩示范
演戏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做的经验
--加德纳(Howard Gardner)
1.视听教学运动
直观教学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论:教学要充分运用直观形象 或直观教具。
1.视听教学运动
第二章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尹俊华版)
教育方式说
新教育说
新形态教育说
二、电化教育理论研究
(三)名称之争
次项 第一次 时间 四十年代初 (1942年) 五十年代初 八十年代中期 九十年代初 提出者 南京金陵大学某 部门负责人 更名或观点 “影音教育”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北京师范大学电 “直观教育馆” 教部门的负责人 廖泰初 教育部 欧美各国 十年 一变 教育技术
二、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
(一)高教电化教育 的恢复和发展
1. 开 设 电 化 教 育 课 程
1947
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初具规模的电化教育 馆,并首次开出“电化教育”选修课
燕京大学开设“视听教育”课 辅仁大学及西北师大均开设电教课, 并设立电教室 燕京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教 育系,设立电化教育馆,成立多种媒 体制作组
何克抗 谢幼如 李克东
(四)电化教育著作的出版
(四)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
1400人
1978
19400人
1979
1984
。。。
10万人
人才培训
(四)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
1983
• 华南师范大学 电化教育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专业
• 全国25所院校开办了 电化教育或教育传播 专业
1986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研究课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1979 年 1980 年
北师大成立 现代教育技 术研究所 获联合国援 助100万美 元 其附属 中 学作为试点
北师大、华 东师大赴美 考察教育技 术的发展情 况
组团赴美、 赴日考察卫 星教育和教 育技术
1500套
(一)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运动,在中国则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产生了积横的作用与广泛的影响。
1.新中因成主前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产生“电化教育”的产生与“电气化”有关。
“电气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具有“高科技”的含义,幻灯、电影、广播以及电视都和“电”有关联,教育电影、教育广播、教育电视、幻灯片等利用电力,通过教育影响一个人与其世界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前下引入的,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之初由学校、学者倡导,从社会教育实验到学校教育推广。
在当时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政府不重视、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电化教育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大规模推广。
(2)兴办电教专业随着电影和广播教学的开展,一些学校开始开设电影播音课程,开办电影播音专业,培养专门的电教人才,主要有: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影播音教育专科;1939年金陵大学开办的电影播音专修科:1940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化教育专修科等。
(3)兴办电化教育出版物20世纪40年代电化教育出版物主要有金陵大学的《电影与播音》、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电教趟讯》和社会教育司的《电化教育》等。
2.新中国成立初朝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1949年11月,新中国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电化教育处(后为幻灯处),负责全国电教工作。
1950年,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领导,以利推动电教工作。
我国的电教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开始起步和发展。
(2)社会电化教育的发展开展播音教育:1949年,北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广播学校”;195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天津举办“广播函授大学”。
开展电视教育:1960-1966年,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举办”电视大学”,开设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政治、俄语、英语等课程。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行 主 为 义 自 化 学 器 动 教 机 个 化 学 别 教 20年 代 50年 代 程 教 序 学
教育技术发展史
19世纪90年代,幻灯介入教育领域, 揭开了电化教育的序幕。幻灯在教学中的 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 其获得 “百闻不如一见” 的感受,教学获得 了不同以往的巨大效果。
01 02
”1905年,第一家学校博物馆在圣· 路 易斯开办。 此后不久,在宾西法尼亚洲的 雷丁和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也开办了学校 博物馆。1908年,美国一家公司出版《视 觉教育》一书,这是一本有关幻灯片和立 体照片使用方法的小册子。
过
渡
页
第 11 页
11
05
网络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
• 教育技术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媒体技术的发展
• 新理论的产生和引入
• 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史实
LOGO
正文 . 第五部分
第 12 页
萌芽阶段
起步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
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作为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 一;与此同时,个人计算机 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多媒 体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成为可 能
LOGO
第1 页
教育发展史 技术
汇 报 人:傲娇的小羊羔子mm 小组成员:
CONTENTS PAGE LOGO
目
录
页
第2 页
2
萌芽阶段
01
02
迅速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
03
04
网络发展阶段
系统发展阶段
05
TRANSITION PAGE LOGO
过
渡
页
第3 页
3
0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
• 教育技术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媒体技术的发展 • 新理论的产生和引入 • 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史实
由于电视技术不过 关,无线电广播仍一统 天下。到了50年代,电 视技术迅速发展,电视 机的质量不断提高。随 着50年代程序教学运动 的兴起,教学机器开始 进入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技术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打破了地域限制 技术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提高了教育质量 技术促进了教育公平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技术推动了教育创新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智能推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推荐到复杂的个性化学习方案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智能辅导、自适应学习等领域
增强现实:将虚拟信息叠加到 现实环境中增强学习体验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早期教育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 发展
多媒体与互联网的 影响
人工智能与教育技 术的融合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早期教育技术
19世纪末幻灯片和 电影开始应用于教 育
20世纪初广播和电 视逐渐普及成为重 要的教学媒体
20世纪50年代投影 仪和录像机开始应 用于教育
虚拟现实:通过模拟真实场 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应用领域:历史、地理、生 物、物理等学科
影响: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 习效果促进个性化学习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发展 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
教育软件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教学软件到现代的智能教育平台 教育软件的分类:根据功能可以分为教学软件、学习软件、管理软件等 教育软件的特点:智能化、个性化、互动性、便捷性 教育软件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以及与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
网络教育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逐渐兴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 学习更加便捷。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卓别林在好萊塢建立了自己的制片廠
初期发展阶段
20世纪30至40年代时, 教育技术逐步的成熟,加 之工业技术上的支持,引 入了有声电影和黑白电视 广播!在当时称之为“学 校中的视觉教育”。其本 质为视听教育。
有声电影宣传海报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后,第三次工业革 命的大力推动下,使得科技与技术蓬勃发展, 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科技产品,黑白电视广播已 经满足不了人们视觉上的追求,生产出了彩色 电视广播,以及程序教学机还有就是最初用来 计算的电子计算机,这些都被利用到教育媒体。
教育技术发展史
制作:易双龙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
1、古希腊智者和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思想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美国20世纪初 兴起的“视觉教学”运 动
萌芽阶段
19世纪末期, 引入幻灯媒体, 全新的“大教学 论”我们称之为 直观教育。
19世纪90年代产于德国的煤油灯幻 灯机。
起步阶段
无声电影
时期:20世纪20年代 无线广播
系统发展阶段
70至80年代,新 引入的教育媒体为 激光视盘以及卫星 转播电视。
现阶段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即 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称之 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 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 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 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 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 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
THANK YOU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从那时起,教育技术便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育工作亟需教育技术的支持与发展。
1953年成立了首个教育技术机构,国立教育技术训练中心,该中心开始进行教育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1956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讲台革命”的口号,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方式。
从此,教育技术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了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1963年,教育部正式成立了教育技术研究所,该机构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同年,中国首部教育技术研究专著《教育技术概论》面世,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系统化。
此后,教育技术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国家的需要,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977年,教育部委托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机与教育研究所,该机构在教育计算机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上世纪70年代还兴起了以影视教育为主的“看电影、听报告”教学模式,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198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明确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方向。
同时,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高潮期,大量教育技术研究机构、教育技术中心相继成立。
此外,1985年,我国首个国家级教育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集中与规模化。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战略,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此后,我国教育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应用范围,包括教育软件研发、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远程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造条件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戴尔 “经验之塔”
Ø 理论要点: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教 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 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位于中间部位的视听教材和视 听经验,比上层的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弥补下层不足。
Ø 不但延续了霍本的理念,而且进一步详细论述了具体 学习经验的重要西,强调抽象的学习经验必须以具体 的学习经验为基础。
Ø 传统教育技术; 视听媒体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技术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文房四宝
手工 技术
•竹简
•孔子讲学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
•卫星接收 •天线
机械与电子技术
•录像带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晶体管时代的计算机(1947-1958)
•网络技术 •交换机
•笔记本电脑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 简史
2020/12/10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技术与教育技术
Ø 什么是“技术”? v 工艺、技巧 v 工具、设备,程序、方法、经验
Ø 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 v 有形(物化形态)技术: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 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 卫星等教学媒体。 v 无形(观念形态)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技巧、策略、 方法,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 运用理论要点是
•语 言符
•抽象的
1.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
•于今
号
体,越往上越抽象,
仍有 意义
•视觉符号
•录音、广播 静画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 依其经验的具体- 抽象程度,排成一 个序列;
第二讲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夸美纽斯 裴斯泰洛齐 杜威 福禄培尔
1.2.2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工业 技术现代化致使西方国家急需大批有知识和技 能的劳动者,使得当时的学校规模和教育计划 无法满足求学的需要。
1.2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
1.2.1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 1.2.2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1.2.3视听教学的初期阶段 1.2.4“二战”期间及战后十年的视听教学 1.2.5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学发展 1.2.6视听教学的基本理论
1.2.1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
❖ 在教育领域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形式主义和 “言语主义”的反感情绪。克服学校教学中 “言语主义”的弊病是几世纪来许多教育家希 望改革的一个方面。
国外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把教育技术列为 新的领域。
把美国教育领域内视觉运动的兴起作为 技术发展的起点。
1.1.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总概
❖教育技术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美国教 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 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教学作为教育技 术发展的开始。
❖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 发展有关,它们是 :视听教学、程序教学 和系统化设计教学。
媒体
幻灯、无声电影
概念
视觉教育
理论
课程视觉化
扩展阶段 无线电、有声电影 视听教育 经验之塔
高涨阶段
录音、电视
视听传播 思想传播模式
定型阶段 卫星、计算机 教育技术 教学系统方法
腾飞阶段 多媒体、网络 教学技术 建构学习理论
六个演化趋势
1.数字化 2.多媒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5.集成化 6.虚拟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法和技巧,它的产生应当推向更久远的 古代。 国外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把教育技术列为 新的领域。 把美国教育领域内视觉运动的兴起作为 技术发展的起点。
1.1.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总概
教育技术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美国教
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 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教学作为教育技 术发展的开始。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 发展有关,它们是 :视听教学、程序教学 和系统化设计教学。
“言语主义”的反感情绪。克服学校教学中 “言语主义”的弊病是几世纪来许多教育家希 望改革的一个方面。 下面几位学者的著作中都反映出要求进行这种 改革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做视听教学运 动产生的渊源。 夸美纽斯 裴斯泰洛齐 杜威 福禄培尔
1.2.2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工业
1.2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
1.2.1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
1.2.2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1.2.3视听教学的初期阶段
1.2.4“二战”期间及战后十年的视听教学
1.2.5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学发展
1.2.6视听教学的基本理论
1.2.1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
在教育领域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形式主义和
1.3.3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50年代末,开始的CAI主要
用于答疑、练习、个别指导、模拟教学测验、评价等 方面,以后亦用于系统的学科教学。 60年代早期的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 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 潜在能力。 70年代微机的发展又推动了CAI运动,许多教育工作者 都被吸引到微机上去了,因为这些设备比较便宜、结 实,并能执行大型计算机的许多教学功能。 到了80年代,学校里微机的使用迅速增长,许多学校 把微机用于教学目的。但据调查表明,CAI在学校中的 开展仍不能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 式。
教育技术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阶段
50年代电视、程序教学机等用于教学;60年代电子 计算机用于教学。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的操作条件反射说和他设计的教学机器被引入电化教 学领域,在美国掀起了程序教学和利用教学机器进行 学习的热潮。60年代初,香农等的传播理论也被引 入教育技术领域。
从20世纪70年代起,教育技术进入系统发展阶段
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教学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 统等进入教育领域的媒体。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的观点和方法被广泛用来研究教育入网络发展阶段 进入教育领域的媒体主要有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是多媒体技术 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 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 础,是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多样化、国际化、自 主化成为可能。
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和网络教育
目前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所有这 些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都强调对学习者学习的支 持,即围绕如何促进学习展开工作。人们将越来越重 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技术的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1)教师培训(2)教学资源建设(3)学习支持
二、教育技术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教育技术的萌芽阶段
20世纪20年代,受美国试听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 界也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后来 还成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电化教育的概念逐渐被人 们接受。解放前,由于当时经济、教育、科技落后, 我国的电化教育知识星星点点,在少数几个城市、学 校、社教机关有所开展,未能大面积推行。
(5)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化教育课。(6)一支数 量不大,但有教师、技术人员、工人参加的电教专业 队伍开始出现。(7)194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讲座,后又改为俄语广播 学校。(8)高等教育部于1964年批准在上海外国语 学院建造了国内第一幢电化教学楼。
第一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1.“做”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
(1)直接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 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 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 体经验。 (2)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 材料获得的经验。 (3)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 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 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
1923年7月6日,美国成立了全美 教育协会(NEA)视觉教学部—— (Department of Visuallnstruction, 简称DVl),即今天教育传播与技术协 会的前身。 学校开始将“视觉教育”列为正 式课程。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视觉教 育的教科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
(二)视听教学 20年代末由于有声电影及广播 录音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 原有的视觉教学概念已不能涵盖已 扩展的视听设备介入的教育实践, 视觉教学便发展为视听教学 (Audiovisual lnstruc—tlon)。
1946年爱德加· 戴尔(E.Dale)在总结 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 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 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他依据各类媒体所提供 的学习经验的抽象程度作了系统的分 类,并概括了应用的原则。这个理论 成为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 依据和指导思想。
二、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1、社会的发展 2、教育思想家的贡献 3、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社 会的分工,需要实用课程和新的、更有效的教 学方法,反对“书本学习”的作法。而学校仍 沿袭欧洲旧传统,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与社 会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②从1880年到1920年,美国各级学校入学人数 不断增长,而学校的规模和教育计划却无法满 足求学的需要。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 教育领域的视听教学运动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