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行为与群体沟通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运作和影响的学科。
而群体行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群体行为的定义群体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指集体中个体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会导致个体的行为表现出一种集体性。
群体行为可以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也可以引发集体冲突和危机。
二、群体行为的成因1.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准则,它规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为。
在群体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集体的期望。
2. 群体认同: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在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当人们感到自己与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时,他们更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并愿意参与到集体中去。
3.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面临群体行为时,受到他人行为、态度或观点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社会压力等方式实现。
三、群体行为的特征1. 异质性:群体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因此,群体行为往往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反映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互动。
2. 互动性:群体行为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实现的。
个体之间的互动会影响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策,从而形成集体的动态特征。
3. 集体决策:群体行为常常需要集体决策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决策过程中,个体之间的意见和权衡会影响最终的集体行为和决策结果。
四、群体行为的影响1. 社会规范的塑造:群体行为可以塑造和传递社会规范。
当个体在群体中观察到其他成员的行为时,他们往往会模仿和学习这些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规范。
2. 社会压力的产生:群体行为可以带来社会压力。
当个体感到与群体的期望不符时,他们可能会受到来自群体的批评、指责或排斥等负面反馈,从而产生压力。
3. 决策结果的影响:群体行为可以影响决策的结果。
工作场所的助人行为:群体氛围与沟通开放性的影响.doc
工作场所的助人行为:群体氛围与沟通开放性的影响-->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工作场所的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就是指团队成员自发地帮助团队内其它成员或整个组织的行为(Sparrop; Kraimer,2006),是属于OCB 的一个重要维度和研究内容(Organ,1988)[1-2]。
OCB 的研究至今已有近30 年的历史,随着OCB研究的拓展和深入,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如何引导组织成员提高该行为的水平也已成为学者和管理者的任务(李燕萍和涂乙冬,2012)[3]。
OCB 就是指组织成员采取的自主性的、“角色外”的、虽然不是正式的工作内容要求的,却能够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行的一系列积极行为(Organ,Podsakoff,MacKenzie,2006)[4]。
Podsakoff 等人(2013)通过分析90 篇发表在国际主流管理学期刊杂志及一些知名学者还未发表的OCB 的文献发现,助人行为是被诸多实证研究证明了的OCB 中唯一一个与组织绩效的各项指标都相关,并对组织绩效有持续和显著的影响的一个维度,与OCB 的其他维度(例如:运动员精神、组织忠诚、公民道德、组织建言、自我发展)相比,助人行为拥有其更加独特的研究意义[5]。
这也是国内外学者倾向于将助人行为从OCB 中剥离开来进行研究的原因。
社会困境是指个体的短期利益与整体长期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境(Balliet Ferris,2013)[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消息见诸报端,遇见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鲜少有人伸出援手,取而代之的却是面对他人的困难无动于衷和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的频现恶化了社会的淳正风气,让人激愤于人心的冷漠、遗憾社会道德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却走向滑坡。
其实,深究该现象内在原因,大多情况下并不是由于公众对他人困难的漠视,更多时候是由于个体面临的两难困境,整体社会的风气和已有的“碰瓷”事件也让公众对助人行为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望而却步,帮与不帮对于助人者可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的不确定性使得个体在作出助人行为决策时不得不仔细思考。
海洋生物的社交行为与沟通方式
海洋生物的社交行为与沟通方式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洋中的生物世界充满了各种形态各异的生物,它们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环境中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社交行为和沟通方式。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的社交行为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
一、群体行为在海洋中,许多生物选择以群体的形式生活,这种行为有利于它们的自我保护,繁殖和资源获取。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海豚。
海豚通常形成一个紧密的群体,它们之间通过各种声音和动作进行交流。
例如,它们会发出响亮的鸣叫声来传达信息,并通过尾鳍的拍击声来引起注意。
此外,海豚还通过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二、色彩和斑点很多海洋生物通过色彩和斑点展示自己的社交地位和繁殖能力。
例如,彩虹鱼的身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斑点和花纹,这些斑点的形状和颜色具有独特的个体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彩虹鱼的性别和族群。
同样,一些鱼类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如海蛞蝓,通过改变身体的色彩和斑点来传达各种信息,如求偶或威胁行为。
三、挥舞和摆动许多海洋生物利用挥舞和摆动的动作来进行社交和沟通。
蝠鲼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通过摆动自己的鳍状肢体来传达信息。
一些蝠鲼会挥舞鳍状肢体以示威胁或警告,而另一些蝠鲼会用它们的鳍状肢体进行共舞,以筹建配对和交配。
除了蝠鲼外,海藻也通过摆动自己的叶片来吸引共生的动物,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沟通和定位方式。
四、化学讯息海洋生物还利用化学讯息进行社交和沟通,许多海洋生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传达各种信息。
例如,一些藻类和珊瑚会释放化合物以招引共生的动物或引起其他生物的注意。
此外,一些海洋生物如鳗鱼和鳐鱼会释放出具有电感受器的特殊器官,这些器官能够探测水中的电信号,从而帮助它们定位和与其他生物交流。
五、电信号一些海洋生物,如电鳗和电鳐,能够产生电信号并借此进行沟通。
它们通过特殊的电器官产生电场,这种电场能够被其他生物探测到。
电鳗使用电信号来定位猎物和探测潜在的威胁,而电鳐则使用电信号来寻找潜在的交配伴侣。
管理心理学第二十一次课群体行为理论群体中的沟通与冲突
5, 全通式:所有人之间
快、满足感
链式 Y式
轮式
圆周式
全通式
正式沟通网络比较链式轮式 全通道式速度
中
快
快
准确性
高
高
中
领导者的
中
高
无
出现
成员的满
中
低
高
意度
四、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研究
• 单线式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消息传播给 最终的接受者;
• 流言式是一个人主动把小道消息传播给 其他人;
• 偶然式是按偶然的机会传播小道消息;
• 传递快,效率高;但已被夸大、曲解; 难以控制。
2、沟通的方向
• 上行沟通是指下级的意见向上级反映。
• 下行沟通是指企业的上层领导把企业的 目标、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等向下传达。
• 平行沟通是指企业中各平行组织之间的 信息交流。
• 斜向沟通是指组织中不属于同一部门和 等级层次的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高
组 织 绩 效
低 低
冲突的水平
高
冲突与组织绩效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观点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观点一、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学首先关注个体行为,这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
个体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绩效受到其自身特点、需求、价值观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因此,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个体行为的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引导和管理个体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二、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群体行为研究主要关注群体动力学、群体沟通、群体决策、群体冲突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认为,群体行为对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也有重要影响,因为群体是组织的基本单元,而个体的行为和绩效又受到群体的影响。
因此,组织行为学也强调对群体行为的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引导和管理群体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三、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与设计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组织结构指的是组织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设计。
组织设计则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和规划。
组织行为学认为,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而一个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设计则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的冲突和低效。
因此,组织行为学也强调对组织结构和设计的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四、领导行为领导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领导行为研究主要关注领导者的角色、职责、能力和行为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对组织的绩效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领导者是组织的决策者和推动者。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激励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和管理组织和团队的行为和绩效。
因此,组织行为学也强调对领导行为的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五、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传统等方面的集合体,是组织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章、群体规范、群体沟通与非正式群体
(三)地位 指人们对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性排序,是
群体成员的威望和影响力的等级,是群体 成员的身份系统。
(四)群体规模 指群体的大小。 德国的马克斯· 瑞格尔曼就比较了拔河比赛
中的个人绩效与群体绩效的关系。他发现 1+1+1=2.5 1+1+1+1+1+1+1+1=4
第二节、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第六章
群众规范、群众沟通与非正式群体
关于蚂蚁
蚂蚁与恐龙
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 恐龙早已灭绝 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繁衍成鼎盛的王国
蚂蚁做事的流程与分工 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 蚂蚁一旦缺少合作,就会导致“蚂蚁帝国”的 崩溃
蚁群效应
第一节 群体的形成及发展
一、群体行为的基础 群体: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为了实 现某个特定目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 种组合。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 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 斗目标。 群体的特征:目标具有一致性、具有群体意识、 群体成员是有机结合不是松散的、群体自身的相 对独立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指出,构成群体的四要 素:活动、相互作用、感情、群体规范
业已建立的社会规范——诸如刻板印象、时尚、习惯、习俗和价值观念 的心理学基础。一旦这种参照系得以建立并为个体内化,当以后个体单 独面对情境(社会的、非社会的情境),尤其是当刺激领域没有完好结 构的情况下时,它们就会成为决定或修正他对情绪反应的重要因素。他 认为,他所揭示的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的研究不仅适于小群体,而且适 于国家、民族这样的大群体。 群体规范除了如谢里夫所揭示的,具有为个体提供参照框架的作用外, 还具有对个体行为的评价功能,群体规范是要求其个体共同遵循的行为 准则,决定了群体成员的行为是否会得到大家的欢迎。表现出符合群体 规范行为的个体很可能得到群体的接纳和欢迎;而违反规范的个体将感 受到群体一致性的压力,遭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搞清,甚至惩罚,从而在 心理上产生对偏离规范的恐惧,不得不按照群体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 因此,莱温说过,与其改变个体的行为,不如改变群体规范。 不过,群体规范的压力只有在一定限度内才具有制约作用。J。M.雅 各布森曾试图用规范潜在收效模式来表示群体规范的压力及其作用范围。 他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采取的所有行为都反映着某种规范。因此, 可通过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来测定群体规范的适当性;此外,几乎在所 有的场合,群体规范都体现在其成员对事物表示赞成与否的态度的评价 中。因此,又可通过评价活动来考察某种群体规范被其成员接受的程度。 于是他把行为和评价作为两个维度,构成测定群体规范压力的平面图。 把成员的评价和行为表现对立起来的点色成的曲线绘出,叫潜在收效曲 线。通过这条曲线,可以判断,某种群体规范能在多大范围内被其成员 所允许,以及某种群体规范所具有的压力的强度。
群体团队沟通
• 2.人(People)
• 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2个(包 含2个)以上的人就可以构成团队。
• 目标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 员的选择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一个团队中可能需要有人出主意,有 人定计划,有人实施,有人协调不同的 人一起去工作,还有人去监督团队工作 的进展,评价团队最终的贡献。
团队的各个关键角色(之二)
Hale Waihona Puke 队员角色特点外联负责人:
负责团队的所有 对外联系事务
•具有外交才能,善于判断他人的需求。 •具有可靠、权威的气质。 •对团队工作有一个整体了解 •处理机密事务时小心谨慎。
协调人:
将所有队员的工 作融合到整个计划中
•清楚困难任务之间的关联。 •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 •能在极短时间内掌握事情的大概。 •擅长保持队员之间的联系。 •能熟练处理可能发生的麻烦。
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 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团队的目标必须跟组织的目标一致, 此外还可以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具体分 到各个团队成员身上,大家合力实现这 个共同的目标。
• 同时,目标还应该有效地向大众传播, 让团队内外的成员都知道这些目标,有 时甚至可以把目标贴在团队成员的办公 桌上、会议室里,以此激励所有的人为 这个目标去工作。
•
4.权限(Power)
• 团队当中领导人的权利大小跟团队 的发展阶段相关,一般来说,团队越成 熟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利相应越小,在团 队发展的初期阶段领导权是相对比较集 中。
群体行为
(2)沟通的方式
书面沟通:包括书面通知、书信、备忘录、报告、手 册、简报、电子通信和报刊等。其优点有:具有准确 性和权威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信息可长期保存; 便于查看与核对;避免信息失真等。其缺点在于:不 便修改;形成书面文字比较费时等。
·支持群体的功能; ·群体行为的导向功能; ·群体行为的约束功能; ·群体行为的合力功能; ·群体行为的矫正功能。 规范发挥作用的程度取决于三个维度,即规范的程度、 规范的范围和违反规范给予制裁的程度。
3.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由于群体规范的形成而对其成员在心理上产生的压力。 群体压力对人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从众 (表面) 不从众 从
众
真从
假不从众
(内部)
作为管理者, 应弄清下属 属何种从众。
不
假从众
反从众
从
(真不从众)
众
(4)竞争效应
竞争是指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一 定的目标,力求超过别人,取得优势地位的行为。
竞争效应的表现形式:竞争产生外部压力,内部冲突减少,增 强团结;竞争压力使成员对个人需求的关心减少,对完成群体 任务的关心增强;竞争可使群体的组织更严密、纪律更严明; 竞争对群体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争使本群体对另一群 体增加敌意,相互沟通减少。
口头沟通:包括开会、会谈、对话、电话、小组讨论 等。优点在于灵活、亲切;可双向沟通;有助于理解 等;缺点是不能大范围进行;很难保留等。
非语言沟通: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沟通, 包括与人有关的,如手势等和与环境有关的,如办公 室的设计和布置等。
实际上,在沟通时,语言与非语言通常交织在一起, 应注意两者的一致性。
[组织行为学]第三讲 群体行为
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kter)研究证明,仅仅靠群体的内 聚力,不一定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积极的诱导,才能有助 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下图: 生 产 率
高内聚力积极引导 低内聚力积极引导 对照组 低内聚力消极引导 高内聚力消极引导
3、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P162)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能片面 地认为凝聚力越强,生产率就越高。 1)如果群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较高 ,且群体凝聚力 也高,则易产生较高的生产率; 2)如果群体与组织的目标高度一致 ,即使这时的群体 凝聚力低,也可能出现高的生产率; 3)当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 ,群体的态度就不会 支持组织的目标 , 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高 , 产生的 破坏性就大,生产效率就低; 4)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低,则不会对生产率产生太 大的影响。
(三)群体凝聚力与群体行为(P160)
1、群体凝聚力及表现
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对群体成员 施加各种影响,使之在群体内积极活动和拒绝离开群体的全部力量的 总和,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含有“向心力”和“内部团结”的 双重意思(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表现在: 作为该群体成员的尊严感 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情同手足、如鱼得水/格格不入、互相嫌厌) 群体对个人的理想与目标实现的助动力 凝聚力高的群体特点表现在: 成员间沟通与交往频繁 成员较多正面的友善的言语及非言语的沟通 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 成员较愿意承担更多推动群体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群体的领导方式:自身的素质与影响力、领导作风(民 主式、专制式、放任式)与行为特征 群体的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成员是否自愿接受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即目标、价值、信仰、兴趣、爱好 等方面的一致性 群体成员间的思想与情感沟通程度 群体间的竞争程度 群体规模的大小程度 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群体的社会地位 群体的绩效
第十一章 群体行为与沟通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二、沟通的类型
•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 正式沟通前面已经有定义,如公函往来、上级命
令、下级汇报、会议、请示、报告制度。优点是 效果较好,约束力强、易于保密。是重要信息的 沟通方式;缺点是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死板、 速度慢。 • 亚历克斯.贝富拉丝1948年用交流网络模拟大群体 沟通过程研究,把沟通网络分为5种类型:链式、 Y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式。
组织行为学
第十章 群体行为与沟通
• 个体人是群体沟通的载体 • 群体正式沟通 • 群体非正式沟通 • 沟通有控制、激励、表达情绪和提供信息
的功能
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一、沟通及其过程 群体沟通就像人体血液循环,使肌体具有生命
力,就需要通畅的血液循环,如果堵塞,就会出 现梗或栓,如果梗栓出现在脑部,将会致命。
第四节 沟通中的现实问题
• 个体差异:不善沟通而有思想的员工类别,一是 有专业技术但很孤傲,二是常被你忽略的人,三 是视多言为蛇蝎的人。除此以外,遗传、种族、 家庭、个体经历都会产生差异。
• 性别: • 修辞: • 文化差异: • 电子媒介
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
• 沟通 沟通的类型 沟通的功能 沟通的 障碍
• 链式:信息逐级向上下级传递,遵循正式的命令系统。 (如我国行政、财政体制)
• Y式:四级层次,类似于领导通过秘书向其他成员传递和 得到反馈的沟通形式。(如中央地方各级领导)
• 轮式:有一个领导居于中心地位和其他成员有密切联系。 (如最新式军事间谍管理系统)
• 环式:没有领导者,所有成员都处于相同的层次。(如各 部门营销业务人员)
• 什么是群体沟通?它对管理有效性有何意 义?
• 影响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 碍?
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会影响群体行为,小群体更容易产生凝 聚力,大群体则更容易出现分化。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这些因素 会影响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例子
工作团队
01
工作团队是一种常见的群体行为,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和协调完
2023
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
目 录
• 群体行为 • 群体心理 • 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的关系 • 研究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的意义 • 结论与展望
01
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定义
群体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由于互动 和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群体行为包括群体决策、群体沟通、群体冲 突等方面。
群体行为的特点
外部环境对群体心理也有重要影响,如经济状况、自然灾害等。
群体心理学的应用
人际关系
群体心理学在人际关系中具有重 要应用,如团队协作、冲突管理 等方面。
社会影响力
群体心理学可以用来提高社会影 响力,如通过营销策略、宣传活 动等方面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 行为。
组织管理
群体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也具有 重要应用,如员工激励、团队建 设等方面。
对个人的影响
提升自我认知
研究群体行为和心理有 助于理解自己在群体中 的角色和定位,提升自 我认知。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了解群体心理和行为规 律,可以帮助个人更好 地与他人交往,增强人 际交往能力。
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对群体行为和心理 的研究,可以培养个人 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 力和判断力,为个人成 长打下基础。
群体心理如何影响群体行为
01
群体心理的认知偏差
群体沟通——精选推荐
群体沟通群体沟通与冲突是相互对⽴并且相互制约的。
⼀、冲突与管理冲突是发⽣在组织关系中的⼀种正常⾏为,当双⽅的⽬标与期望出现分歧时,会发⽣冲突。
(⼀)冲突的五个阶段1、潜在的⽭盾---萌芽阶段当组织中由于双⽅意见不能协调⼀致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潜意识⾏为”。
由于沟通不能有效进⾏,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每个⼈的价值观不同,这些都是导致产⽣“萌芽”的冲突形式的基础。
2、认知和感情的投⼊---形成阶段由于管理者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真正明确冲突的真实⾏为,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双⽅都有了感情的投⼊,并体现到冲突带来的情感上的紧张、挫折以及可能演变为敌对的情绪。
3、⾏为意向---触发阶段当冲突被双⽅认知后,就会由于竞争、协作、迁就、回避、折中等形式进⾏沟通解决,我们称之为“触发阶段”。
4、⾏为爆发---冲突阶段当双⽅的分歧上升到⼀定的阶段,就导致冲突⾏为的发⽣。
冲突⾏为由于破坏程度的不同,会对组织产⽣不同的影响,所以冲突在此阶段是具有破坏性的,组织应引以⾜够的重视。
5、结果---消失阶段冲突的发⽣终将以各种形式被平息,根据破坏程度的不同,组织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这也直接影响了⾃⼰绩效的管理。
这个阶段就是总结经验,制定预防措施的关键时期,以应对可以再次发⽣的冲突或者预防其再次发⽣。
(⼆)⼈际冲突后果的处理⽅法合适的处理⽅法可以将冲突有效解除,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竞争可以让⼤多数⼈能理解组织同⼀⽬标的重要性;通过协作可以增强团队成员间的相互沟通;采⽤回避可以减少避免⽭盾的激化;迁就让冲突的损失降到最低;这些⽅法的运⽤,可以在很⼤程度上减少冲突给组织带来的影响。
(三)如何激发冲突在适当的时候激发冲突,可以避免冲突⾏为的破坏性扩张,当冲突过多是,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发⽣频率,在冲突发⽣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则要想办法激发冲突的发⽣:1、突出团队成员间的厉害关系,制定绩效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激发他们的竞争积极性;2、使⽤带有威胁性的或模棱两可的说辞,提⾼冲突双⽅的分歧⽔平,采⽤沟通的⽅式激发冲突;3、在团队中增加新⼈,这些⼈需要具备不同的价值观和背景,并有着不同的管理能⼒和风格,激活团队的⽓氛;4、调整整个组织的架构,让利益关系明确化或者采⽤变⾰的⼿段,激发团队成员相互竞争;5、强势打压团队中的⼀部分⼈,产⽣亲和⼒差距,使团队增加冲突的调教。
群体沟通的要点
群体沟通的要点
群体沟通是指在一个群体内进行的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如何提高群体内的沟通质量和如何处理沟通中的冲突等方面。
以下是群体沟通的要点: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良好的沟通氛围有助于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群体成员应该尊重彼此、保持礼貌、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且在沟通过程中避免过度批评、指责或贬低他人的行为。
2. 使用明确的语言。
在进行群体沟通时应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尽可能地避免使用难以理解、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明确的语言可以帮助群体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并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3. 倡导开放的沟通方式。
群体成员应该鼓励开放式的沟通方式,倡导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
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并且有助于群体的共同目标的实现。
4. 重视有效的听取。
在群体沟通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群体成员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且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建议。
有效的听取有助于增强沟通的效果,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5. 处理冲突和分歧。
在群体沟通中,分歧和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群体成员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冲突和分歧,例如:沟通、协商、妥协或者达成共识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群体成员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达成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使用明确的语言、倡导开放的沟通方式、重视有效的听取和处理冲突和分歧是群体沟通的要点。
通过掌握这些要点,群体成员可以更好地实现合作、协调和共同进步的目标。
群体沟通团队沟通.精选PPT
谨慎相处型:缺乏稳定性、尚未确立统一愿景、缺 乏运作规范、领导职责还不明确、缺少组织文化、 缺乏团队认同
(二)初见成效阶段 相互竞争型:确立了统一愿景,多了一些活力和协 调,开始完成组织授予的任务。团队成员为地位和 影响力而相互竞争、争取领导权
(三)持续发展阶段 和谐融洽型:建立起团队运作过则和工作程序,团 队成员合作重于竞争,能够整体发挥作用
自治工作组(高度授权型)
各类专家组成,自我管理:制定 目标、工作、评价成果、持续时 间较长
• 三、团队沟通的要素 • (一)制定规范 • 如何应对团队中违反规范者?
• 建议:让群体压力来解决问题 • 1、让时间来“校正”,潜移默化 • 2、以幽默轻松的方式提醒 • 3、调侃嘲笑违规行为 • 4、严肃劝说 • 5、孤立或排斥违规者
团队健康计划
OOOOOOOO
• (三)合伙型——孤立型团队 8、地位:获得地位,才会有影响力。
2、每位成员获得分别代表重要和次要的两条不同颜色的胶条纸带。
7、比较:有比较才会有进步
• (四)少数服从多数型——民主型团队 经过群体冲突之后,会达成很多共识,需要妥协,需要相互信任
1、领导鼓励不同意见;
• (五)比较一致型——趋同型团队 4、协调型群体:任务小组,以协调为目的的群体。
群体类型
第一阶段
群体按步骤发展:互 第二阶段 相接受、沟通与决策、 激励与效率、控制与 组织
群体特点:生产型
第三阶段
群体特点:冲动型、 不适应型、盲目型、 保守型
群体特点:群体成员 各自目标差异明显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群体形成
群体行为受结构、规 模、规范、凝聚力的 影响
成员特点:相互依赖 性、竞争 成员特点:冲突性、 妒忌性
群体中的沟通、宣传及其他社会性行为
群体中的沟通、 宣传及其他社 会性行为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群体概述 饭店中的沟通 宣传的概念与基本规律 饭店中的其他社会性行为
本章学习目标:
识记
1.识记群体、沟通、宣传的有关概念。
理解
1.理解群体中的现象及规律。
学会
1.学会在活动策划中能够利用群体的规律使活动 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01
群体概述
✓群体定义 ✓群体中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 群体定义 群体(group)是指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方式相结合,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和相互认同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群体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 列的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bculture),有自己的价值 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 (2) 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 置,执行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 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相互之间的认同、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这些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从众心理在说服他人方面的力量不可小觑。当然,用什 么方式向他人传达信息对增强说服力也有影响。听众对这样的话反响应该不会太好, “嘿,就是你!快加入我们吧。”一句组织得更为理想的话,如“加入到广大群众中 来吧,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课前思考:
1. 什么是群体?群体对个人行为有什么影响? 2. 在消费活动中有哪些社会行为?服务人员如何利 用这些社会行为引导消费?
三、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 社会助长及其原理
组织行为学 第六讲 群体行为分析
应用:期未考试要到了,小张同学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并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做兼职,学业难免 有所荒废,不敢保证每门功课都80分以上。而学校有规定, 如果学生单科成绩80分以下,将不发展其成为预备党员。这 种情况下,请你帮张同学想想办法。
2、留面子技术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语言(即说出的话) 7%
可视性的,外表的:55% (非语言的) 眼神 身体语言 手势 面部表情
语调 38% 音频/音调/音量/音质 语速、顿挫 声音的吸引力 声音的可信度
艾伯特.梅拉比安
表:非语言沟通形式
非语言表述
手势
脸部表情
行为含义
柔和的手势表示友好、商量,强硬的手势则意味着: “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
二、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技术
1、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原指推销员只要能把脚踏进客户的大门,最后就有 可能成功地让客户购买商品,实现推销目的。 社会心理学:用“登门槛效应”泛指一切在提出一 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较小要求,从而诱使 他人对较大要求接受性增大的现象。
三、群体内的竞争合作
工作较为简单,竞争优于合作;工作较为复杂,合作优于 竞争 若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则群体合作的工作成绩优于个人竞 争的成绩;若工作本身缺乏内在兴趣,则个人竞争的工作 成绩优于群体合作的成绩
四、合作的条件
目标的共同性 利益的互惠性 行为的协调性 分工的明确性
五、合作策略
副语言
通过非语词的声音 重音、声调的变化 哭、笑 停顿来实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低音频是与愉快、烦恼、悲 伤的情绪相联系的,而高音频则表示恐惧、惊 奇或气愤。 副语言研究者迪保罗的研究发现,鉴别别人说谎 的最可靠线索就是声调。 测谎仪可以通过分析人们说话的节奏,声音的频 率、波长等信息来判断当事人是否在说谎。
第五章 群体 团队沟通
一个三人组成的群体沟通模式
他们会进行沟通以与环境 相互依存,但彼此间不承 担任何责任。
该图是一个三人组成的团 队沟通模式,说明了团队 沟通的特点。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定 一个以任务导向的3人小组。 每个成员均为一个共同的 目标保持一种相互协作的 工作关系,他们每个人都 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们 不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以融合产生巨大能量,为 了达到团队目标,每个人 都应承担领导团队的责任。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团队不仅是一群人,而且是一群具有共 同目标的人。他们为了完成某项特定任 务,需要共同承担领导职能,并互相协 作。 正如盖伊· 拉姆斯登和唐纳德· 拉姆斯登所 概括的:团队始于群体,但团队能够达 到更高的质量水平。
简化了的群体沟通与团队沟通的差异性的描述
一 个 自 发 组 成 的 登 山 小 组
工作团队的分类
工 作 团 队 授 权 的 工 作
决定员工报酬 绩效评估 产品改进与开发 预算 竞选团队领导 挑选新的团队成员 安排工作日程 日常工作
一 二 三 四 (20%) (40%) (60%) (80%)
授权的程度
4.团队沟通的要素
规范的制定
成员的角色
领导者的素质
(1)规范的制定
规范是在团队中发展起来的,包括行为、思想 和感觉等。 规范的制定对团队非常重要,需要用规范来约 束成员的个体行为。 对于违反规范者可采用五种方式来加以校正: 让时间“校正”,潜移默化; 以幽默轻松的方式提醒; 调侃、嘲笑违规行为; 严肃劝说; 孤立或排斥违规者。
2.团队沟通的定义
团队沟通是指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能够共 同承担领导职能的成员,为了完成预先 设定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环境中所进 行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过程。
如何与群体进行有效交往
如何与群体进行有效交往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中难免需要与人群互动交流。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于与群体交往,因此,在与群体相处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些交往技巧。
下面,就从不同层面介绍如何与群体进行有效的交往。
一、沟通技巧沟通是与人交往的基础技能,然而,很多人在与群体交往中会遇到“说不清”的困扰。
因此,在与群体交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速与发音清晰、准确的发音能让你得到更多人关注和尊重;快速而不刻意的语速,可以显得自信而不紧张。
但是,过慢或过快的语速往往容易让听者感到疲劳或者无法跟上思维。
2、表达方式在与群体交流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听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可以采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语法,避免使用复杂或生僻的词汇。
3、听取别人的意见当你与群体交流时,不要总是讲自己的观点,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认可。
这可以让群体感到你很尊重他们的观点,也为你的观点争取更多的支持。
二、心理素质除了掌握沟通技巧之外,与群体交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1、自信心与群体交流,需要有一定的自信心和胆识,不要害怕被人“打击”,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2、耐心与群体交流,可能会遇到一些异见和不同的意见,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耐心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3、警惕心与群体交往时,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不要轻易相信他人。
在交往中要保持一定的警觉,避免被人利用或欺骗。
三、行为表现除了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之外,与群体交往中,行为表现也很重要。
1、展现友好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友好和热情,这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也会促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氛围。
2、注意礼貌在与群体交往时,需要注意礼貌,包括言行举止、衣着仪表和礼仪等方面。
这可以展现出你的自律和对他人的尊重。
3、注意谦虚在与群体交往时,不要表现得过于自大或自信,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这不仅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支持,也可以让你在交往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总结与群体交往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心理素质和行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种行为来验证假设,或者发现新东西; 进行个人和团队之间的交流。
3.高效团队的特征 对共同目标的信念;对团队有高度的承诺和投
入;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和依赖;全力投入协商 决策;自由畅通的信息交流;公开表达情感和 不同意见;自己解决团队中的冲突;离职、缺 席、事故、错误和抱怨的低发生率。 影响高效团队的因素 内部矛盾冲突;得不到资源;管理层的过分干 预;团队与外部合作不利等
二、群体凝聚力
1.定义:是指成员在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力 及对群体本身的认同程度,是成员对群体的 一种向心力。
2.影响凝聚力的因素
成员的共同性:共同性(经历、目标、利益、 兴趣和爱好)越强,凝聚力越强。
群体的规模:小群体比对大群体凝聚力高, 因小群体互动性强。
群体与外部的关系:如学校之间的竞赛和评 比会增强凝聚力。
通道(媒介):依据情境选择匹配的媒介,媒 介的丰富程度:非个人的、静态的媒介(布告、 传单);个人的、静态的媒介(信件、备忘录、 报告);中等程度媒介(电话等);身体媒介 (面对面)。
信息接受者:分析、考虑自己需求、赋予 符号的意义、做出相应反应。
反馈:以信息、行动、形体语言等做出相 应反应。正、负反馈,模糊反馈(不表态) 自我反馈(自己调整信息)
二、团队绩效
团队效能的衡量指标:团队的产出(数量、质 量、速度、客户满意度);为其成员带来的收 益;有利于团队未来更有效工作能力的加强。
影响因素:
个人方面:人格特征(外倾性、工作投入、自 我知觉、团队导向等);专业技能(创造性、 经验、认知能力等);团队角色搭配(贝尔宾 角色论)
团队方面:成员(异质性,熟悉程度);成员 规模(2-16人,不宜过大);团队目标或愿景 (具体化为绩效目标);团队领导(导向实施 目标);集体效能感(成员的共同心)。
形成方式:重要人物明确陈述(上班时不得打私人 电话或大声喧哗);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不带 安全防护禁止入内);过去历史中保留行为;最初 的做法。
3.群体规模 适合的群体规模往往随着任务的 不同而不同。
小群体的规模:一般下限为2-3人,上限为 7人或20、30;7±2(小群体最佳人数等
群体规模和工作绩效:德瑞格尔曼的拉绳实 验,群体绩效并不等于个人绩效总和
社会惰化(社会逍遥):是指一起完成一件事 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 的现象。如人多效率低,“三个和尚没水 吃”;达谢尔的拔河比赛的实验;集体备课
减少社会抑制和惰化影响的方法:
(1)公布群体的工作成绩,同时公布个人的 业绩
(2)帮助成员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成绩和 努力
(3)群体不能太大,大群体应分出几个小群 体,让个体受到外界的影响。
3.团队中的角色
20世纪40年代,贝尔宾提出八种团队角色 理论,团队中必须有不同性格的人组成,每 个成员具有不同角色。
主席(分配角色,做总结);造型师(寻求 讨论并决策);开拓者(提出新建议、观 点);监控-评价者(分析和评估);企业 员工(实施实际行动);团队成员(提供帮 助和支持);资源调查者(传递信息并谈 判);完成者-精做匠(完成既定目标和任 务)。如书上P222有类似的九种角色。
问题解决团队:最早出现20世纪80年代, 为解决组织中问题如质量、效率和环境等设 立的,由8-10名主管和员工组成,定期讨 论解决问题。称“质量圈”。
自我管理团队:与传统相对,如客户导向、 目标共享、高员工承诺、自我控制、较少层 次管理等。
多功能团队:由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员工组 成,相互合作解决大型项目。如航天科技团 队。
德国专家瑞格尔曼的“拉绳实验”
参与者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 分别测量拉力。测量的结果有些出乎人们的 意料:二人组的拉力只为单独拉绳时二人拉 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 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 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拉绳实验告诉我们:1+1<2,即整体小于 部分之和。
影响因素:
权威者的威信:威信(地位、权力、知识和 年龄等)越大,越易导致服从行为。
服从者的特质:独立性、具权威主义人格特 质(崇拜权威、追求权力等)。
情境因素:靠近服从者或权威者的程度(现 代的远距离战争、天高皇帝远、拒绝别人最 好打电话);他人的支持
莱维特提出了群体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的方 式:理智讨论(使人顺从);怀柔政策(开 玩笑或和稀泥);铁腕政策(公开施压); 开除政策(不予理睬或开除)。
挪威人的从众高于法国人。
(2)服从行为:受到外界压力或按照他人 的命令和要求去表现的行为。
经典研究——米尔格拉姆的权威与服从实验。
服从与从众的不同:压力来源;被迫还是自 发;不服从和从众的后果。
服从的意义:满足个人利益;协调人际关系; 实现团体目标。
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威者(教师问学生答, 警察叫停车等);责任转移(明知有害,将 责任转移至权威者、军人服从命令杀人等)
(二)群体特征 1.群体角色 每个群体几乎都存在以下三种典型的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阻碍着、寻求认可者、支配 者、逃避着。 对群体绩效起消极作用
任务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 价者。
维护角色:鼓励着、协调者、折中者、监督 者。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对群体绩效起积极作 用。
有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
第五章 群体行为与群体沟通
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行为
一、群体概述
(一)群体概念与类型
1.群体定义
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 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 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群体的类型
(1)大群体和小群体:次级群体(组织);小群体 可直接互动(班级、班组、科室等)
障碍:信息源不明确和不充分;信息转化 不正确;误用媒介;误解信息。
背景:沟通发生的情境:心理背景(情绪 和态度);物理背景(沟通场所、空间大 小、人员密度等);社会背景(角色关系, 如上下级关系等,人员在场的影响异性沟 通);民族文化背景(美国人、日本人和 中国人谈话的区别)
二、沟通的类型
1.单向沟通:无需信息接受者提供反馈的沟通。 如演讲、通知等。
三、群体互动
1.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
社会助长:是指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 作时,个体的行为效率会明显提高。适合简 单和熟练的技能。如德特里普利特孩子绕钓 鱼线的实验;骑单车的实验。
社会干扰(社会抑制):是指在别人在场或 在与别人一起工作时,个体行为效率降低或 抑制其活动的完成。如奥尔波特的对材料写 批驳文章的实验、做复杂数学题等。
口头沟通,如交谈、讨论、讲课等,整体交流 (语言、非语言)、即时性但不易保留易发 生错误。书面沟通,书面文字信息的沟通。 如文件、信件和电子邮件等,易保留具准确 性、持久性和沟通效率高。
双向沟通:有反馈的信息沟通。如讨论、面谈 等
2.垂直沟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包括下行 沟通(目标、内容、方法、激励和评估);上 行沟通(运作信息、执行信息、问题信息等)。 如图沟通效率调查100家公司企业。
水平沟通:同一层级的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沟通。 如员工之间的合作,效率高,但易形成小群体。群体压力的影响下,个体 思想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 现象。阿希卡片线条的实验;“随大流”、 人云亦云、顺从风俗、习惯和传统。
从众原因:与群体保持一致;获取群体中其 他成员的好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愿 承受不从众的心理压力,求得心理平衡。 (个体角度,基斯勒)
群体的目标:影响凝聚力的质和量,如学校 的发展目标与教师沟通和认同。
群体领导作风:如校长的个人领导魅力会产 生凝聚力,吸引教师和学生
群体的地位:群体的经济报酬、成就和荣誉 及声望代表着社会地位,如教师进入好学校。
信息沟通程度:开放式沟通,如资料、意见 公开,自由与领导交换看法等。
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依赖程度大,凝聚 力就大。
三、团队创建过程 1.创建过程: 准备阶段:必要性、工作目标、具备技能、自主权
程度等 创造工作条件: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组织支持等 团队形成阶段:确定成员,接受使命等
提供持续支持:持续支持以消除障碍,使团队运作 的更好。如学院创新团队的创立发展。
2.团队的学习 唐纳德 肖的观点: 以原有的理解和现在的状况为基础; 改变标准框架,把初始认识改变成新的理解结构; 统一观点,使各种观点得到融合;
还有群体成员的个性、信息交流方式、性别 (女性的凝聚力高于男性,合作多于竞争) 等。
3.凝聚力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一般来说,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
体更有效。但实际上比较复杂
沙赫特研究表明:凝聚力对绩效的积极影响 取决于引导方式。
高凝聚力,积极引导(领导),高绩效; 低凝聚力,积极引导(领导),高绩效; 高凝聚力,消极引导(领导),低绩效; 低凝聚力,消极引导(领导),低绩效。
第三节 群体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1.含义 沟通(Communication交流、交往、传播
等):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组织沟通:是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而结成的网 络,是为应付环境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 的过程(传播学者 戈德哈伯)
在最有效率的组织中,管理人员平均每天使用 于沟通的时间占全天工时的44%(卢森斯)
2.群体规范 是指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 为准则和标准,或者是群体对其成员行为的共 同期望。
正式规范(如规章制度)和非正式规范(约定俗成
的)。谢里夫群体规范典型实验。
特点:规范由群体成员建立;规范是逐渐形成和改 变的;并非规范对所有人同样适用。
功能:群体支柱功能;评价准则的功能;行为导向 的功能(约束和矫治);群体动力功能。
(三)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由群体的各个成员的行为相互作 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整体表现。群体行为 并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而是成员行为 的有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