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中医常见病辨病、辩证、治法与方剂

中医常见病辨病、辩证、治法与方剂

常见病辩证模式目录内科系统疾病脏腑辨证一、肺系病证:(一)感冒: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而致病。

病机: 1、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2、病邪侵入肺卫,而已卫表不和为主。

1、风寒束表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色多红,目胀,咳嗽,痰粘或黄,或咳声嘶哑,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遏表证: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证:症状:恶寒较重,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倦怠懒言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证:症状:身热,微恶风,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

(二)咳嗽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侵袭肺系;2、情志内伤,内邪干肺。

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征,舌淡苔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蚴汤、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辨证论治

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辨证论治

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辨证论治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以月经周期比正常提前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证型:脾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肾气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清经散》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盐水炒)、大熟地、白芍(酒炒)、茯苓2、月经后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3~5个月以上者证型:肾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当归、熟地、人参、山药、杜仲、山茱萸枸杞炙甘草血虚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弱《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血寒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腹痛明显,舌淡,苔白,脉沉《温经汤》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气滞证:月经延后,量少或正常,色暗有血块,脉弦《乌药汤》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3、月经过多:月经量超过80ml,但周期正常。

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保阴煎》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生甘草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三七、茜草4、月经过少:月经量少,或者经行少于2天,周期正常。

肾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血虚证:经量少色淡,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黄芪、党参,山药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桃红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5、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周期正常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感冒:恶寒(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辨证论治】普通感冒,一般邪在肺卫,多属表证,故治疗采取解表散邪的原则,并结合证情进行具体的论治。

但是,在对感冒的治疗中,注意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宜补益太早。

1、风寒证☆主症:鼻塞、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霍香正气水)气虚之人,可用益气解表的参苏饮2、风热证☆主症: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头痛,咳嗽痰黄稠,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微渴,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药:银翘散3、兼证⑴挟湿:症见恶寒,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骨节酸痛,苔白腻,脉濡。

治宜疏风祛湿,方用羌活胜湿汤⑵挟暑:治宜清暑解表,芳香化湿,方用新加香蕾饮咳嗽△根据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P63)1、外感咳嗽⑴风寒咳嗽证☆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可伴有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楚、头胀头痛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方药:杏苏散⑵风热咳嗽证☆主症:咳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⑶燥热咳嗽证☆主症:干咳少痰,或痰粘稠粉不易咯出,鼻燥咽干,甚则咳引胸痛,或兼有身热、形寒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细咯数☆治方: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以上外感咳嗽诸证,日久不愈,或愈而复发,咯痰不爽,而表证、燥证不明显者,均可=可选止嗽散加减2、内伤咳嗽⑴痰湿咳嗽证☆主症:咳嗽痰白而稀,胸月完作闷,或食纳不佳,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药:二陈汤(背)⑵肝火犯肺证☆主症:气逆作咳,咳引胁痛,面红喉干,烦热口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法法:清肝泻火,润肺化痰方药: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⑶肺虚咳嗽证①肺气虚证因肺气不足,多以喘息为主症,其论治见“喘证”(生脉散或黄芷汤)②肺阴虚证☆主症: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午后潮热,两额红赤,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清肺,化痰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喘证喘是以呼吸困难,喘急气促,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正虚喘脱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肺胀
痰浊壅肺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
涤痰,开窍,熄风
涤痰汤
阳虚水泛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
干疳
补益气血
八珍汤
眼疳
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石斛夜光丸
兼证
口疳
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泻心导赤散
疳肿胀
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防已黄芪汤合五苓散
崩漏
脾虚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固本止崩汤
肾气虚
补益肾气,固冲止血
苁蓉菟丝子丸
肾阴虚
滋水益阴,固冲止血
左归丸
肾阳虚
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右归丸
血瘀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逐瘀逐血汤
血热
实热
苓桂术甘汤
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桃仁红花煎
痰火扰心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
胃痛
寒邪客胃
温胃散寒,行气上痛
香苏散合良附丸
饮食伤胃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
肝气犯胃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
湿热中阻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
瘀血停胃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
胃阴亏耗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肺痨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在中医中,常见的病症有很多种,需要进行辨证论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症及其治疗方法。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风热犯表辛凉解表,感冒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气虚感冒益气解表,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这些病症都是表现为感冒的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不同的治疗。

其中包括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的表现,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新加香薷饮,参苏饮,加减葳蕤汤,三拗汤合止嗽散。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寒袭肺和咳嗽等症状。

其中包括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新加香薷饮等多种药物,需要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风燥伤肺疏风散寒,润燥止咳杏苏散。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和风燥伤肺等症状。

其中包括桑菊饮、桑杏汤、杏苏散等多种药物,需要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痰湿和痰热等症状。

其中包括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清金化痰汤、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等多种药物,需要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肺阴亏虚和哮喘等症状。

其中包括沙参麦冬汤、射干麻黄汤、定喘汤等多种药物,需要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汤加石膏汤,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寒包热哮和风痰哮等症状。

其中包括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三子养亲汤、固本汤等多种药物,需要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肺阴亏损滋阴润肺,虚火灼肺滋阴降火,气虚耗伤益气养阴,阴阳虚损滋阴补阳。

执业中药师 中医综合 常见病辨证论治

执业中药师 中医综合  常见病辨证论治

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第一节治则与治法◆治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治病求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治病求本:1.治标与治本:1)急则治其标:用于标急而影响到本病或生命时。

如水臌病人,大出血的病人。

2)缓则治其本:标缓。

如肺痨咳嗽,急性热病后期伤阴。

3)标本兼治:指标病本病并重。

如虚入感冒,表证未解,里证又现。

2.正治与反治1)正治:逆着疾病现象而治。

现象与本质相同,逆者正治。

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

2)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

现象与本质相反,从者反治。

如下: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用热法治疗有假热病证。

用于阴寒内盛,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用寒法治疗有假寒病证。

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之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用补法治疗虚性闭塞不通病证。

用于因虚而闭阻之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用通法治疗实性通泄病证。

用于实性通利之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腹泻,瘀血崩漏,膀胱湿热,热结旁流。

◆扶正与祛邪1.扶正:用于只有正气虚病证。

2.祛邪:用于邪实为主,正气未衰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用于正虚邪实病证,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用于邪盛正虚,正气尚能耐攻,或兼顾扶正会助邪病证。

如瘀血崩漏证。

5.先扶正后祛邪: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

如正气太虚的虫积病人。

◆三因制宜“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常见病的辩证诊治举例(中成药选用,大纲未做要求略)。

中医辩证论治简表

中医辩证论治简表

中医辩证论治简表
一、八纲辩证
二、气、血、津液辩证
面色白,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无力,动则气喘,自汗
- 1 -
三\脏腑辩证
(一)、心与小肠病辩证
- 2 -
(二)、肝与胆病辩证
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或震颤,舌体颤动,
甚则突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斜,偏瘫
- 3 -
(三)、脾与胃病辩证
- 4 -
(四)、肺与大肠病辩证
- 5 -
(五)、肾与膀胱病辩证
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痠软,头昏耳鸣,
神疲乏力,自汗,阳萎不孕
- 6 -
(六)、两脏合病辩证
久咳不已,气短,心悸,动则加剧,
面色白,甚则可见口唇青紫
形寒肢冷,腰痠腿软,面色白或晦暗,
少气懒言,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或五更泻泄,
或面浮肢肿,甚则腹水,腰以下为甚
- 7 -
四、六经辩证
- 8 -
五、卫气营血辩证
六、三焦辩证(略)
- 9 -。

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辩证论治

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辩证论治
【中成药】血滞通胶囊、丹蒌片、舒心降脂片、降脂通络软胶囊
25
寒凝心脉证
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
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
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沉紧或沉细
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方剂】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3g) 瓜蒌一枚,捣 (12g))合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甘草(炙)二两,(6g),通草二两(6g),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中成药
19
阴虚火旺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
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
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
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滋阴清火
养心安神
【方剂】天王补心丹(生地黄,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朱砂)
3
时行感冒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
清热解毒
凉血泻火
【方剂】清瘟败毒饮(生石膏大剂(180-240g),中剂(60-120g),小剂(24-36g),小生地大剂(18-30g),中剂(9-15g),小剂(6-12g),乌犀角大剂(180-240g),中剂(90-150g),小剂(60-120g),真川连大剂(12-18g),中剂(6-12g),小剂(3-4.5g),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黄连。)
【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九味羌活丸、葛根汤颗粒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

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第一节治则与治法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包括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治疗方法。

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指的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包括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

(一)治标与治本根据病证的标本主次不同,在治疗时就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别。

分为:1.急则治其标:水臌病人、大出血病人,临床治疗时应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2.缓则治其本:肺痨咳嗽,多为肺肾阴虚导致,治疗时不应使用一般的治咳方法治其标,而应该采用滋养肺肾之法来治其本。

3.标本兼治: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应该标本兼治。

临床表现有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时,标本俱急,治疗时应标本兼顾。

另外比如,虚人感冒,素体气虚,反复外感,应该采用益气解表的治法,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标本兼治。

(二)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的治则与治法见表3-1。

表3-1 正治与反治的治则与治法独家记忆正治与反治1.正治,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口诀为:整你。

注解:整=正=正治,你=逆=逆治。

2.反治,又称“从治”,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口诀为:饭桶。

注解:饭=反=反治,桶=从=从治。

3.正治与反治的理解正治和反治是本节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

正治适用于疾病的临床表现(现象)和证候性质(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1)正治是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故又称“逆治”。

如针对具有“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临床表现的实热证患者,应用寒凉性的药物来治疗,即为“逆治”。

正治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原则。

(2)反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即采用方药或措施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

如疾病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表现出寒的假象(实质是热),反用寒药治疗。

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疗的方法。

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阴虚火旺
心烦不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
不易入睡,心悸健忘,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
心胆气虚
虚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舌淡,脉弦细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
脾胃系统的疾病:伤食、胃痞、胃痛、泄泻、便秘五、胃痛★★★
分型
辨证要点
治法
方药
行痹
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
痛痹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苔薄白,脉弦紧。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乌头汤
着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祛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苔黄燥,脉滑数。
桑杏汤
痰湿阻肺
咳嗽,痰多色白,痰滑易咳,晨起为甚,苔白腻,脉弦滑。
化痰止咳。
杏仁止咳糖浆或二陈汤
痰热郁肺
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
咳嗽阵作,咳时引胁作痛,每因情志波动而增剧,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清肝泻肺
黛蛤散
肺肾阴虚
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滋水清肝饮
心阴亏虚
心烦易怒,少寐,舌质红,脉弦细而数
滋阴清热,镇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
十四、汗证★
分型
辨证要点
治法
方药
自汗
自汗出,苔薄白,脉细弱

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清热解毒
清瘟解毒丸大青叶、连翘、玄参、天花粉、桔梗、炒牛蒡子、羌活、防风、葛根、柴胡、黄芩、白芷、川芎、赤芍、甘草、淡竹叶
清开灵颗粒
羚羊感冒片
连花清瘟胶囊
体虚感冒
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益气解表,宣肺化痰
参苏饮人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木香
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
清气化痰丸
蛇胆川贝液
复方鲜竹沥液
肺肾阴虚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
止咳化痰
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麦冬、白芍、贝母、百部、桂皮、当归、生甘草、桔梗
天麻钩藤颗粒
牛黄降压片
脑立清丸
全天麻胶囊
羚羊角粉
瘀血阻络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剌,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袪瘀通络
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红枣、麝香、黄酒
通天口服液
正天丸
十一、眩晕★★
分型
辨证要点
治法
方药
中成药
肝火上扰
眩晕耳鸣,头胀且痛,每因恼怒或疲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少寐多梦,时颜面潮红,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导滞和胃
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莱菔子、陈皮、连翘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六味安消散
沉香化滞丸
开胃山楂丸
肝胃不和
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脉弦

2016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2016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气滞血瘀
胸痛胸闷,胸肋胀满,心悸。唇舌紫暗,脉涩。
行气活血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口服液
复方丹参滴丸
速效救心丸
心可舒片
痰瘀痹阻
胸闷痛如窒,痛有定处,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纳呆痰多。舌色暗,苔浊腻,脉滑,或有结,代。
豁痰化瘀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
丹蒌片
塞凝心脉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形寒肢冷,面白。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养阴清肺丸
参贝北瓜膏
三、喘证★★★
分型
症状
治法
方药(加减)
中成药
风寒闭肺
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色白稀薄而带泡沫,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宣肺散寒
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
合华盖散(麻黄、杏仁、桑白皮、紫苏子、茯苓、橘红、甘草)
通宣理肺丸
小青龙合剂
桂龙咳喘宁胶囊
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
清气化痰丸
蛇胆川贝液
复方鲜竹沥液
肺肾阴虚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
止咳化痰
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麦冬、白芍、贝母、百部、桂皮、当归、生甘草、桔梗)
玉泉片
消渴丸
脾胃气虚
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而干,脉细弱无力
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
参芪降糖片
渴乐宁胶囊
肾阴亏虚
尿频量多,浊如膏脂,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多梦遗精,乏力肤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速记(执业中药师)

中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速记(执业中药师)
养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
肾阴虚
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滋补肾阴
左归丸
十六、瘾疹
风热犯表
发病急骤,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缓,发热,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脉浮紧
辛凉解表,祛风清热
桑菊饮
风寒束表
风团色淡微红,以露出部位为重,遇风冷加重,得温则缓,舌淡胖,苔薄白,脉浮紧
补益肾气,固冲调阴
固阴煎
肝经郁热
量多或少,色紫红质稠有块,胸肋少腹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丹栀逍遥散
月经后期
肾虚血少
量少淡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暗,舌淡暗,脉沉细
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归肾丸
气滞血瘀
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适,脉弦
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发表解暑,除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
十八、疮疖
热毒蕴结
轻者1-2个,多则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口渴发热,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
暑热侵淫
夏秋季、少儿、孕产妇多发,局部红肿结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苔薄腻,脉滑数
清暑化湿,解毒
清暑汤
十九、乳癖
肝郁痰凝
乳房单侧或双侧肿块,月经前增大,并随喜怒消长,乳房胀痛或溢乳,胸闷肋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固本止崩汤
血瘀证
时崩时漏,淋漓不净,或停闭数月,忽然暴下,漏下不断,色紫黑有块,痛拒按,舌质暗,脉涩
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失笑散合四物汤
二十四、带下病
湿热证
带下量多色黄,臭,外阴瘙痒,小腹痛,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

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

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中医内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诊断、治疗和预防内科常见病的疾病。

在中医内科中,辨证施治是核心方法之一。

以下是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的讨论。

一、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中医内科辨证思路的关键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舌苔、气色等综合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中医理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脉络、气滞血瘀等。

中医辨证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通过望、闻、问、切,观察病人的面色是否苍白、面浮红赤,眼睛有无充血,脉搏是否有力、有节律,以及病人是否有头晕、心悸等症状,可以初步辨别病情。

例如,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面色偏红、心悸、头晕等症状。

中医辨证可根据脉搏是否有力、舌质是否偏红、舌苔是否黄厚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及辨证类型。

常见辨证类型包括肝阳上扰、脾虚湿浊、肾精亏虚等。

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开窍利水、补益心气、平肝舒筋等来调理。

二、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中医内科辨证思路的关键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观察病人的症状及体征。

根据中医理论,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机是外感风邪、内生痰热等。

常见辨证类型包括风寒、风热、痰湿等。

中医辨证可以通过观察病人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以及舌苔颜色、脉搏等进行初步辨识。

例如,在感冒患者中,若呈现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搏浮紧,说明患者体内有风寒之邪。

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解表散寒、祛风散痹、清热燥湿等来调理。

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肠炎等。

中医内科辨证思路的关键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观察病人的症状及体征。

根据中医理论,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机是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

常见辨证类型包括寒湿蕴结、热毒蕴结、脾胃虚弱等。

中医辨证可以通过观察病人是否有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舌苔颜色、脉搏等进行初步辨识。

例如,在胃炎患者中,若呈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苔厚重,脉搏滑数,说明患者体内有胃热之邪。

常见病辩证论治表(精)

常见病辩证论治表(精)
参附汤
四、不寐★★★
分型
辨证要点
治法
方药
心火炽盛
心烦不寐,烦躁不宁,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或脉数有力。
清心泻火,宁心安神
朱砂安神丸
肝郁化火
少寐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
痰热内扰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百合固金汤
三、喘证★★★
分型
辨证要点
治法
方药
风寒闭肺
喘咳气逆,呼吸急促,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宣肺散寒
麻黄汤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痰稠黏色黄,苔薄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苔白厚腻,脉滑或濡。
突然呕吐,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
呕吐酸腐,大便秽臭,苔厚腻,脉滑实。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
痰饮内阻
呕吐清水痰涎,呕而肠鸣有声。苔白腻,脉滑。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
肝气犯胃
呕吐吞酸,可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半夏厚朴汤
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血府逐瘀汤
痰气郁结
精神抑郁,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咳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夏厚朴汤
忧郁伤神
精神恍惚,悲忧善哭,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养心安神
甘麦大枣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内伤
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
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肺阴亏虚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哮病
寒哮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
发作
热哮
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定喘汤
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
风痰哮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
身痛逐瘀汤
肾阴虚
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左归丸
肾阳虚衰
补肾壮阳,温经通脉
右归丸
气虚
肺 气 虚
补益肺气
补肺汤


心 气 虚
益气养心
七福饮
脾 气 虚
健脾益气
加味四君子汤
肾 气 虚
益气补肾
大补元煎
血虚
心 血 虚
养血宁心
养心汤
肝 血 虚
补血养肝
四物汤
阴虚
肺 阴 虚
养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
心 阴 虚
滋阴养心
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
温中健脾,和胃上痛
黄芪建中汤
泄泻
寒湿泄泻
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
暴泻
湿热伤中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
食滞胃肠
消食导滞
保和丸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
久泻
肾阳虚衰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四神丸
肝气乘脾
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
痢疾
湿热痢
清肠化湿,调和气血
芍药汤
疫毒痢
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合六君汤
正虚瘀结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水肿
风水相博
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越婢加术汤
阳水
湿毒浸淫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胃苓汤合五皮饮
湿热壅盛
分利湿热
疏凿饮子
脾阳虚衰
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实脾饮
阴水
肾阳衰微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感冒
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
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咳嗽
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
外感
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风燥伤肺
疏风散寒,润燥止咳
杏苏散
痰湿蕴肺
桂枝附子汤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舒筋汤
痰湿阻络
除湿化痰,温通经络
温胆汤
肝肾不足
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
气血亏虚
补益气血
归脾汤



风热动风
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银翘散
气营两燔
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清瘟败毒饮
邪陷心肝
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毒汤合白头翁汤
惊恐惊风
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
瘀水互结
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淋证
热淋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
石淋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石韦散
血淋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气淋
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沉香散
膏淋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
劳淋
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
消渴
肺热津伤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
上消
胃热炽盛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玉女煎
琥珀抱龙丸
痄腮
邪犯少阳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柴胡葛根汤
常证
热毒壅盛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普济消毒饮
邪陷心肝
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清瘟败毒饮
变证
毒窜睾腹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龙胆泻肝汤
小儿泄泻
伤食泻
消食化积
保和丸
常证
风寒泻
疏风散寒
藿香正气散
湿热泻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
脾虚泻
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
补脾温肾
附子理中汤
伤阴证
养阴和胃
益胃汤
肝 阴 虚
滋养肝阴
补肝汤
肾 阴 虚
滋补肾阴
左归丸
阳虚
心 阳 虚
益气温阳
保元汤
脾 阳 虚
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汤
肾 阳 虚
温补肾阳
右归丸
肠痈
瘀 滞 证
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
湿 热 证
通腑泻热,利湿解毒
复方大柴胡汤
热 毒 期
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风寒湿证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涤痰汤
毒热炽盛
肌肤失养
清热凉血解毒
银黄解毒汤
肝肾阴虚
杞菊地黄丸
脾胃气虚
益气健脾和胃
参苓白术散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正虚喘脱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肺胀
痰浊壅肺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
涤痰,开窍,熄风
涤痰汤
阳虚水泛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心肾阴虚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心肾阳虚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参附汤合右归饮
心悸
心虚胆怯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阴虚火旺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or朱砂安神丸
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
滋水益阴,固冲止血
左归丸
肾阳虚
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右归丸
血瘀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逐瘀逐血汤
血热
实热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清热固经汤
虚热
滋阴清热,固冲止血
上下相滋汤
绝经前后诸证
肾阴虚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左归丸合二至丸
肾阳虚
温肾扶阳
右归丸
肾阴阳俱虚
阴阳双补
二仙汤合二至丸
有机磷农药中毒
毒邪犯脑
肝风痰浊
熄风涤痰,镇惊解毒
加味四物汤
痰浊头痛
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
肾虚头痛
补肾填精
大补元煎
瘀血头痛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汤
中风
风痰入络
祛风化痰通络
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天麻钩藤饮
阴虚风动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镇肝熄风汤
痰热腑实
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桃仁承气汤


脏腑
痰火郁闭
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天麻钩藤饮
气血亏虚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归脾汤
肾精不足
滋补肝肾,益精填髓
左归丸
痰湿中阻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阻窍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通窍活血汤
头痛
风寒头痛
疏风散寒止痛
川芎茶调散
外感
风热头痛
疏风清热和络
芎芷石膏汤
风湿头痛
祛风胜湿通窍
羌活胜湿汤
肝阳头痛
平肝潜阳熄风
天麻钩藤饮
内伤
血虚头痛
滋阴养血,和络止痛
痰浊瘀闭
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阴竭阳亡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

风痰瘀阻
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解语丹



气虚络瘀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
肝肾亏虚
滋养肝肾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痹证
行痹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
风寒湿痹
痛痹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乌头汤
着痹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酸甘敛阴
连梅汤
变证
伤 阳 证
温阳救逆
参附龙牡汤
疳证
疳气
调脾健运
资生健脾丸
常证
疳积
消积理脾
肥儿丸
干疳
补益气血
八珍汤
眼疳
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石斛夜光丸
兼证
口疳
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泻心导赤散
疳肿胀
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防已黄芪汤合五苓散
崩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