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考必备科学推理知识汇总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推理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②真空不能传声。

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

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

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

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3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效应:

⑴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⑵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①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

②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

③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

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⑵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发音体的振幅有关)

⑶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只所以能区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是因为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10、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⑴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⑵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