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结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力结构理论
一、创造力的定义
自古以来,创造力始终是有关人类精神现象的探讨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创造力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现在被大家较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创造力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二、创造力的本质
关于创造力的本质,有史以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现代心理学领域中,对创造力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看法:
精神分析党派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创造过程是自我控制被放松的状态下,前意识(介于意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中的观念自由组合、自发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回归于幻想,并把幻想与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新观念通过自由表达就产生了。在这派心理学家中,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在创造力中的作用;荣格将创造性的艺术看成是个体在不受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对集体无意识的改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来源于人格,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人生来
就具备的潜能,在后天一定的环境中得到开发。这派心理学家认为,提高个体创造力的途径主要是诱导个体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自我知觉,或改善环境,使环境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表达。
认知派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的头脑对情景的一种完美经验的组织
以及完善、灵活的认知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创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收集信息);(2)孕育(让观念在头脑中自由联结);(3)明朗(以顿悟方式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4)验证(检验解决的正确性、有效性);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斯腾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认为创造力由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人格维度构成。
一些研究大脑半球功能特化的心理学家强调大脑右半球是创造力的物
质基础,创造过程依赖于通过胼胝体实现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联合。一些专家认为,传统教育教学活动过分强调了辐合思维,重左脑、轻右脑。他们建议:以通过延迟判断(不急于评判学生作业的对与错)、创造和谐人际关系、刺激潜伏期(引发思索),并通过生物反馈、默想以及放松等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右脑功能。
从上述有关创造力本质的不同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于其中的一些共同点:(1)教学应创设有利于消除创造性思维障碍的各种条件;(2)让学生了解自己观念的价值所在;(3)延迟判断;(4)训练思维的灵活性;(5)不断激发创造性行为。
三、创造力的结构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创造力研究之后,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创造力绝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人们逐渐放弃了那种“单维创造论”,渐渐地构建起了创造力系统观,使得创造力研究向“多维取向”和“聚合模型”发展。这样的模型主要有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艾曼贝尔的创造力成分理论,斯腾伯格的创造力三维模型和创造力投资理论,以及西克森特火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
1、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
20世纪最早对创造力进行系统研究,并推动创造力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当推吉尔福特,他的《创造力》一书被西方心理学界视为现代正式研究创造力的先锋著作,后来他又提出了著名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就好象智力有外显与内隐之分,创造力同样也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即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创造力静态结构主要指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表现;创造力动态结构是指个体外在的创造性的表现。
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特征是: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创造性个体人格特征是:(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
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在各种有关创造力的结构模式中,吉尔福特的研究最具有典型性。(1)吉氏认为智力应当包括对创造性表现特别重要的种种能力,因而他特别注重鉴别智力中的种种基本能力。(2)为了说明这些能力在解决问题中的运演方式,吉氏又建构了一个“智力结构解题(SOIPS)”模式,说明了发散性加工、辐合性加工、评价和转化四类能力是如何在解题过程发挥作用的。(3)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后来的创造力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可是吉氏模式虽是过程和内容的结合,却只限于创造性思维,因而是一个比较微观的描述:(1)从根本上来看,吉氏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种种能力与人格测验者用测量法得出的各种因素都是在鉴定创造力的静态
组成。(2)他把发生在思维过程以外的全部内容都笼统地当作环境变量引入,而其功用仅限于向系统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3)个体仅仅被当成了抽象的“问题处理器”。他忽略了个体当前的动机状态及其它个性特征、个体以前的生活史以及解题过程中由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作用。
2、创造力成分理论
特丽莎?艾曼贝尔(Teresa.M.Amabile),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她因其有关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独特贡献而闻名于国际心理学界和创
造学界。她于于1983年发表了论文《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成成分观念》,正式提出了创造力成分理论(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理论基本观点:
她认为,不管在什么领域中,创造力的产生都是三个组成成分联合作用的结果。它们是领域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创造技能(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和工作动机(Task motivation )。这三个组成成分对于创造力的产生是充要条件,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
领域技能,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有助于产生各种可能反应的全部背景,也可以说是指个体进行创造加工的“原材料”。包括(1)熟悉该领域有关的实际知识:事实、原理、范例、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审美标准等。(2)是该领域的基本技能,如实验技能、雕刻技能。(3)属于该领域的特殊才能,如文学天赋、音乐天赋和数学天赋等等。领域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个体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