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结构理论

合集下载

论述类知识点总结

论述类知识点总结

论述类知识点总结引言:创新和创造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创新和创造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创新和创造力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探讨,以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

一、创新和创造力的定义创新和创造力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着不同概念的概念。

创新一般指的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和突破,创造力则是指创造新的东西或者独特的理念。

创新和创造力的本质在于对现状的突破和对未来的构想。

从宏观的角度看,创新和创造力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科技进步和文明进步的源泉。

二、创新和创造力的理论探讨1. 创新理论创新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理论,一种是组织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主要强调对产品、服务、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强调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组织创新理论则强调对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才激励等方面的创新,强调企业的灵活性和变革能力。

在当今经济竞争中,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都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同时,两种创新理论之间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技术创新需要组织支持,组织创新又需要技术支持,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2. 创造力理论创造力理论主要包括个体创造力和组织创造力两方面。

个体创造力理论强调对个体创造力的培养和激发,包括对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的发掘和发展。

组织创造力理论则强调对组织创造力的培育和激励,包括对人才、流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创造力的塑造和促进。

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创造力理论都要注重创造力的发展环境,包括教育、培训、激励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三、创新和创造力的实践探讨1. 企业创新和创造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企业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

技术创新需要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断进行研发和改进。

管理创新则需要企业鼓励员工学习和实践,激励员工提出创新点子,优化组织流程和激励制度,建立开放的创新文化和氛围。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 (三) 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 智力与知识有着重要的区别。 • 首先,知识是人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是人类社会 历史经验的总结,它以符号、观念的形式为人所 掌握;智力或认知能力则不是这些经验系统本身, 而是对这些思想材料进行加工的活动过程的概括 化。比如学习一个数学公式。 • 其次,知识的掌握比智力的培养和发展要迅速, 但得到良好发展的智力则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 识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 •

• •
⑤ 数字 通过计算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测量;
⑥ 记忆 通过图片和词语的回忆测验来测量; ⑦ 知觉速度 通过要求个体发现一对图形、名称和数字之间的微小 差异的测量来测量。
在此基础上瑟斯顿编制了一套智力测 验,称为“基本心理能力测验”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简称PMAT),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 (三)智力测验分数 • 1.心理年龄 • 比奈认为,我们可以用儿童的心理年龄 (mental age,简写为MA)来评估他们的智力。 心理年龄是把受测儿童的智力水平与处于 同一生理年龄(也叫实际年龄, chronological age,简写为CA)的儿童的智 力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 2.智商 •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IQ), 其含义是心理年龄(MA)与他的实际年龄(CA) 之比再乘以100所得到的一个测量值,用公 式表示: • 比率智商IQ=(MA/CA)×100。
(二)智力的结构 • 1.二因素论 •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欺皮尔曼 (spearman) • 提出时间:20世纪20年代 • 主要观点:二因素论认为智力由两种潜在 的维度或因素组成:一个一般因素 (general factor)和一组特殊因素 (specific factor)。

[创造力三要素模型包括]创造力有哪个三要素

[创造力三要素模型包括]创造力有哪个三要素

[创造力三要素模型包括]创造力有哪个三要素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2.创造力三侧面模型。

斯腾伯格的三侧面模型包括:智力侧面、智力风格侧面和人格特征侧面。

创造力的智力侧面是指智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运用。

智力风格侧面是指智力在某人的思维和活动中的运用方式。

人格特征总是与创造性的表现相联系。

虽然斯腾伯格的研究没有穷尽所有的人格特征,但说明了人格特征对于创造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后期,斯腾伯格对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修正,提出了早期的创造力内隐理论。

他指出人们存在系统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即是一种与专家分析不同的,存在于人们内隐世界的“公众观”。

3.创造力系统模型。

Csikszentmihalyi(1993)认为创造力与导致生物进化的基因变化过程相类似,他提出了创造力系统模型,认为创造力应该是个体、场以及领域交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个人背景、社会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该模型表明,文化和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都会对创造力产生重要影响。

这一理论对创造力的研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4.创造力的过程阶段理论。

Wallas(1926)认为发生创造力的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preparation)、酝酿阶段(incubation)、明朗阶段(illumination)、验证阶段(verification)。

准备阶段要明确问题,收集资料,了解问题的实质,澄清关键,尝试初步的办法,学习有关知识,训练技能等。

酝酿阶段的最大特点是潜意识的参与。

由于问题被暂时搁置下来,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潜伏期或孕育阶段。

明朗阶段,也就是问题的解决豁然开朗,伴随着情绪强烈而明显的变化,也被成为灵感期、顿悟期。

验证阶段是对整个创造过程进行反思,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落实具体的操作,进行相关验证。

Amabile提出了“五阶段论”,他认为创造性产品的产生要经历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结果。

5.创造力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董奇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将创造力的构成成分划分为获得、贮存、激活、加工、输出信息的能力及监控能力,并根据不同角度将创造力进行了划分:按照解决问题的独特程度不同,把创造力划分为初级创造力、中级创造力和高级创造力三个层次;按照创造力从萌芽到形成的动态过程,将创造力划分为类创造力(前创造力)、创造力、真创造力三个层次。

心理学:智力、能力和创造力

心理学:智力、能力和创造力
秒。
16
如,图片排列测验: 测量目标: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划性、预期
力和幽默感等。 测验材料: 有8组随机排列的图片,每组图片的内容有内在联系,要
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测试方法:第一项告知是“鸟巢”的故事,从第二项开始不再告知是什
么故事。如果第一、二项在演示后还失败,终止测验。
境的总和的整体能力。 皮亚杰:智力就是创造力。 通俗的智力概念:过目不忘或过目成诵(记忆);料事如神(远见);
巧出匠心(创造思维);入木三分(观察力、洞察力)。智力是适应 环境的能力。
智力的现代概念
智力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一般性认知能力,有注意力、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力等基本因素构成。 智力是适应新情境的能力;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智力是指抽象的思
例如: 五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二个月)项目: ①对人像画补笔。 ②折叠三角。如,模仿将一张六寸见方的纸对角折迭两次。 ③为皮球、帽子、火炉下定义。 ④临摹方形。 ⑤判断图形的异同。 ⑥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备用项目福一比纳量表智力测验的结果是智商。智商是个体的智力年龄 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即“比率智商”,为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 100。现今大多数智力测验都沿用了智商这个概念。
用因素法,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由G因素决定。
2、智力的多因素理论
桑代克的三因素理论 抽象智力:包括心智能力,尤其是
运用语言、数学符号等从事抽象思 维推理的能力。 具体智力:即个体处理具体问题、 具体事物的能力。 社会智力:在社会活动中处理人与 人相互交往的能力。
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智力是由以上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
24
四、智力的发展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合集5篇)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合集5篇)

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合集5篇)篇1: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的描述:(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及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学习心理学家在提出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布鲁纳于1961年发表了《发现的行为》一文,并在以后的著作里进一步发展发现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现已形成了一种发现式教学方法群,并不断发展,不断包容新的方法。

如体验学习教学法,积极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研究法,智力激励法,主题法等等。

这些教学方法均主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不仅重视学生心智技能获得发展,而且也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投资理论及其对心理学教学的启示

创造力投资理论及其对心理学教学的启示

创造力投资理论及其对心理学教学的启示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创造思维能力是未来社会中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智力,没有独创力的人将随时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创造力投资理论对创造力的构成成分及结合方式做出比较全面、深入的解释。

将这一理论运用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我国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创造性教育提供启发,并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一)创造力投资理论概述斯腾伯格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 人的创造就如市场上的投资一样, 是将人的能力和精力投入到新的、高质量的思想中, 投资讲究花最小的代价创造最高的利润,创造则是用现有的知识、才能等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产品。

创造力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 而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恰到好处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智力。

智力是创造力的一个基础源泉。

斯腾伯格关于智力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现论。

成分亚理论在三重智力结构中处于最底部的操作层面上,是- 种最基本的信息加工过程,它又包括三种成分: 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操作成分。

其中元成分(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 调整解题思路, 分配心理资源等)是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第二、知识。

知识是创造力产生的重要条件。

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重新定义问题仅解决了知道需要哪些类型的知识,而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高级知识。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以及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因此,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思维风格。

思维风格是指人们如何运用或驾驭他们的智力和知识,是对智力和知识的整合的方式、方法和技能。

斯腾伯格把人分为三种, 即立法型、执行型和审判型。

高创造力的个体具有较好的处理问题能力,而且有挑战欲望, 有以自己的方式组织事件的愿望, 这就是“立法风格” (即个性化风格)。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的创新性研究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必须要创新教材来满足教学需要。

本文从创造性心理学中得到启发,进而将这种启发应用到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中,实现信息技术教材改革创新。

关键词:创新性信息技术教材新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081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热潮下出现了各种学习方式,相比之下尤其是以合作、自主及探究学习作为主要模式,从该模式上又出现了许多学习策略与方法,比如小组学习、迁移学习及发现式学习等,这些策略与方法成为了当前教育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形式下,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该如何发展和创新,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研究其教材设计创新性具有时代意义。

2 信息技术教材设计创新思想在新课程改革中,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个性潜能,自然设计信息技术教材也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产生出一套具备学科特色、应用性较强的教材。

从创新角度设计教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三结构理论的认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专家阿玛比尔依据自身日常研究总结出十条基本假设,在假设基础上产生出了创造性成分框架,被称为创造力三结构理论。

这三部分分别为领域技能、创造技能与工作动机,如下图所示。

图1 创造力三结构示意图三个方面总结出了影响创造力发展关键因素,尤其是关键领域技能中属于活动基础,包含了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一些个体具备了特殊专业天赋;其有关的创造技能帮助个体认识创新途径,以工作态度与实践能力作为动机,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专业程度。

2.2 引申出创新性思路在创造力三结构基础上,就能够将信息技术教材对学生创造力影响因素转化到一种比较单一链接思路,如图2所示:图2 单一链接思路示意图从图2中可看出来,学习规律能力与创造意识与能力两者之间存在先后逻辑关系,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层面,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支持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这两个过程才能够真正调动学生创造意识。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摘要]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特丽莎·阿玛布丽的创造力三结构理论关于创造环境、创造动机与创新教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建构创新教育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

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创造力研究的思想资源,探索出“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新教育模式工科高校创造力结构理论1996年有两份研究报告备受世人瞩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成为发达国家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宣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凸显了创新教育的时代主题:“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

中国领导人敏锐把握到了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不失时机地推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深刻认识到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源于美国的创造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传入我国,得到来自科学方法论和心理学领域的率先关注,极大推动了我国关于创造力及创新教育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就成为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重视的共同话题。

一、阿玛布丽创造力三结构理论的现实启迪哈佛大学教授特丽莎·阿玛布丽(Teresa. M. Amabile)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创造力心理特征。

她在《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分观念》(1983)一文中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三结构理论”,即著名的“创造力组分模型”(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第02节:创造力概述

第02节:创造力概述

半生坎坷几十年, 潜心发明终不倦。 试问志趣何许有? 回眸笑答是信念。
4.“能 力 观”
“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
的创造性技能。”
“活化知识的能力。” “根据己知,发现未知的能力。”
创造力定义的表述:
创造力是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产生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 为能力的总和。
创造作品中渗透着创造者的人格特征。”
“创造力中体现着人的情感、意志、理想、人
生观、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
如:周扒皮半夜鸡叫;曹雪芹的红楼梦 。 。
有兴趣就不苦
杨振宁说过这样一段话:“上海一家杂志社写了一篇 文章,介绍我的生平。文章有一个小标题叫做‘终日计算, 沉思苦想’。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不同意,尤其不同意 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 界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做物理学的研究没有苦 的观念。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它对你的吸引力是不 可抗拒的。如果一个人觉得搞得很苦,他应该考虑他是否 应该选择这个方向,是否应该再搞下去。”他的话引起了 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去问在创新上奋勇攀登的人,你在 彻夜攻关时是感到很痛苦,还是觉得很兴奋,而且越干越 有劲!每一个从事他所感兴趣的创新时,都会感到快乐。 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特 殊 性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十分珍贵的特殊能力。
a.个人创造时间的有限性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在世时未被认同。 赫兹在1887年证实。 b.创造时机的随机性或不可变性 创造力的结合往往也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
伟大的创造力
爱迪生以罕见的热情和精力完成了2000多项发明,仅
1869~1910年期间,经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种。日本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

xxxx智力结构理论吉尔福特认为,人的智力是由120个智力因子组成,这120个智力因子分别负责着人类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水平是由这些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而影响这些智力因子发展水平的是思维内容、思维操作过程和思维结果。

思维内容是指输入我们头脑中的信息内容,我们把这些信息归为四大类:图形类、符号类、语义类和行为类;思维过程是指我们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对信息加工的方式有多种,它们是认知、记忆、评价、集中思维(也称聚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思维结果是指我们对信息加工后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形式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推衍。

思维内容每天通过我们的感官系统输入到我们头脑中的信息非常多,我们将这些信息划分为图形类、符号类、语义类和行为类信息。

1.图形类: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听到或触摸到的具体信息。

如图形、形状、简单的声音或一个具体的“东西”等。

2.符号类:指具有代表特性的抽象信息,如标志、字母、数字、音符电话号码、乐曲、统计表格等。

3.语义类:指信息的概念和意义。

如“树”在中文中用“树”来表示,在英文中用“tree”来表示,但它们都是指“树”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和概念。

4.行为类:指那些非语言信息,是人类交往中的感受、想法、愿望、情绪、情感、意图以及行为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线索获得的信息。

思维操作我们对输入到头脑中的各类信息会进行加工,加工的方式有认知、记忆、评价、聚敛思维和发散思维。

1.认知:发现、吸收新信息和认识以前接触过的信息的能力。

可视同为“理解能力”。

2.记忆:储存和再现信息的能力。

3.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指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

可视同为“判断能力”。

4.聚敛思维:根据给定信息,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或确定的答案的能力。

可视同为“解决问题能力”。

5.发散思维:找到符合问题要求的多种答案的能力。

可视同为“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结果在头脑中加工后的信息(思维结果)有不同的生成形式,我们归类为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推衍的形式。

创造力

创造力
具体事物→抽出→相对独 立的各方面的关系/属性
演绎 抽象 比较
共同点、差异
创意开发的思维特征 1、联想性; 2、求异性; 3、综合性; 4、发散性; 5、逆向性; 6、创造性;
理论思 维
逆向思

联系思
创意开发

倾向思 维
思维形式
抽象思
形象思 维

重整过 去的知 识 唤醒新 检讨已
思想
创造性思 维本质
美国学者:罗兹
创造4P:
1、创意开发者(person),人格特征; 2、创造过程(process),心路历程; 3、创造的产品(product); 4、创造环境(press),个人、环境交互作用。
创意开发的特征
1、目的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价值取向;
2、新颖性,“前所未有”; “相对新颖
性”/ “绝对新颖性” ; 3、主观能动性;
建立“自我意象”
每天30分钟,独自一人,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排 除一切干扰,集中注意力,锻炼想象。将自己的目 标、过程比作剧本或电影或连续剧,作为剧中主角, 演出各个场景,让剧情生动、详细,画面接近实际 经验,接受自己的体验。通过这样的“心理意象” 训练,在头脑、中枢神经系统,建立起一个新的 “记忆”或存储数据,达成“自我意象”,指引、 鼓励、帮助自己朝目标前进,当它与实际的自我融 为一体时,达到目标的时刻来到了。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创造想象:对新形象重新组合、熔铸创造出进一步
的新形象过程。
想象的特征
新颖性: 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再 组合。 形象性: 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不是词或符 号。
“投篮心理意象” 实验
投篮训练: 第一组:20天内,每天练习投篮20分钟,记录下第 一天、最后一天的成绩; 第二组:20天内,不做任何练习,记录下第一天、 最后一天的成绩; 第三组:20天内,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每天在想 象中练习投篮20分钟,如果不中,则进行相应纠正; 实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第一组:进球增加了24%;第二组:未练习,成绩 没有增加;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

美术教育与学龄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与学龄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与学龄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这方面的远见,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科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智力都处于相差不多,而为什么在后天的发展中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这就归因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现在,我们完全有条件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而在人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儿童教育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很多能力都是在这一阶段打下基础的。

国家倡导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必须是科学的,如何能在合适的时间给孩子进行教育,进行怎样的教育,都需要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美术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现就美术教育与学龄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创造力【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7-02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继续进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水平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提高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要走在时代前沿,要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都需要有创造力,死读书的方法早已不适用,我国对创造力的培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予重视,不论是在科研还是教育方面,就是希望尽快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带领中华民族继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人的认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能为大脑的开发打好基础,而对于培养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很多学者已经对此作出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美术教育对学龄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套理论是否合理,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出严密的理论分析。

一、人脑结构理论美国医学生理学家罗杰尔·斯佩里博士指出:大脑左半球(左脑)控制人体的右侧器官,主要司语言、计算、逻辑思维、辐合思维、分析思维,主管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等,是理性的脑;大脑的右半球(右脑)控制着人体左侧器官,主要司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主管人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模仿、音乐、节奏、情感等,是创造的脑。

创造力及其培养

创造力及其培养

第七章创造力及其培养【教学目的】1、知识:掌握创造力概念、创造过程和结构;了解创造研究的历史进程、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学会对创造力进行测量,创造力的培养。

2、技能与能力:通过创造性思维测验,进一步认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能够初步开展创造性思维的测验研究。

【重点难点】1、创造过程、结构以及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1、创造性思维测验【教学时数】理论讲授:3学时实验与实践: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创造力概述一、创造与创造力(一)创造第一,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第二,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

第三,创造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结果。

(二)创造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有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二、创造过程与创造力结构(一)创造过程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明朗阶段4.验证阶段(二)创造力的结构5.创造力的静态结构2.创造力的动态结构三、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1.第一阶段(1870-1907年)1869年,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发表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为国际上最早的关于创造力研究的系统的科学文献。

2.第二阶段(1908-1930年)许多心理学家对创造力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和研究3.第三阶段(1931-1949年心理学家们开始从认知结构和思维方法来探索创造力的形成。

4.第四阶段(1950-1970年)这一阶段是创造发明研究取得真正的实质性突破和迅速发展阶段。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年会发表了题为“创造性”的著名演讲,引起了心理学界、教育界的极大轰动。

5.第五阶段(1971年至今)这一阶段在量和质方面都有大进展。

第二节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生理基础二、年龄和性别三、知识和智力(一)知识知识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一种是张力观,认为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

张力观的核心在于,知识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知识会限制个体的思维方式,从而阻碍其创造力的发挥;一种是地基观,认为知识越丰富,创造力就会越高。

论创造力的动态有机结构

论创造力的动态有机结构

这种 意义上 来说 .创造 动机 即解 决 问题 的需 要 。
分 析创 造 动机 .关键 就 在 于探 讨 解决 问题 的需
要。
强调创 造动 机 的必 要性 在于 . 问题 与解 决 问
题 的需要 并 不相 同 . 因为 即 便有 了问题 。 也并 不 意味 着会有 解决 问题 的需要 , 而也并 不意 味着 进
趋 平衡 系统 。 问题 与解决 问题 的动机 之间 的矛 盾
即非平 衡与趋 平衡 之 间的矛盾 . 这无 疑是一种 更
分 析其实 就是 一整套 微观创 造学 。 它不仅 对整个
创 造学 理论 体 系的协 调 和 完善 起着 统领 与 引 导 作用. 而且 对创 造教 育的有 效实施 也具有 极为 重
张 阳
(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 20 ) 3 0 0
摘要: 创造即人的精神有机体的 自 然生长 , 创造力即精神有机体的生命 活力 , 创造力的动态 有机 结 构 包括动 力 系统 、 控制 系统 、 作 系统和保 障 系统 。 操
关键 词 : 造 力 ; 态 ; 创 动 有机 结构 中图分 类号 : 5 1 G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8 2 8 (000 —0 6 0 10— 2 X2 1)30 3— 7
初 性观 念矛 盾 .它 所提供 的是 一个非 平衡 系统 . 而 动机 则是 派生性 观念矛 盾 . 所提 供的是一 个 它
创 造力 结 构理 论 在整 个 创造 学 理论 体 系 中
无 疑居 于核心 地位 。 作用就 相 当于元素 周期 表 其
对 于化学理 论 的作用 一样 。 种好 的创造 力结 构 一
是 必须进 一 步完善价 值建 构 。

心理学第五章 智能理论xin

心理学第五章 智能理论xin
第 五 章 智 能 理 论
本章旨在分析青少年智力发展在水平、类型、 性别和表现早晚上的差异,并探讨智力的早期发展 及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
能力
智力理论
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一、能力的概述
能力
(一)概念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孟昭兰)

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 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 综合。
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一)区别 第一 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 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第二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 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的多,而且不是永 远随知识的增长而成正比发展的。
(二)联系
1. 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2. 其次,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2、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 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 他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 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 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
空间智力(毕加索)
音乐智力(斯特拉夫斯基)
言语智力(李敖)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 主观努力。
第二节 智力
一、智力理论
(一)因素理论
1、单因素论 推孟等人认为:所谓智力是指一种总的 能力,是单因素的。
2、二因素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 (C.Spearman,
于1904年提出。
他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两部分构成的,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有

创造力结构理论

创造力结构理论

创造力结构理论一、创造力的定义自古以来,创造力始终是有关人类精神现象的探讨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创造力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现在被大家较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创造力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能力或特征.二、创造力的本质创造力的本质,有史以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现代心理学领域中,对创造力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看法:精神分析党派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创造过程是自我控制被放松的状态下,前意识介于意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中的观念自由组合、自发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回归于幻想,并把幻想与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新观念通过自由表达就产生了.在这派心理学家中,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在创造力中的作用;荣格将创造性的艺术看成是个体在不受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对集体无意识的改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来源于人格,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人生来就具备的潜能,在后天一定的环境中得到开发.这派心理学家认为,提高个体创造力的途径主要是诱导个体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自我知觉,或改善环境,使环境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表达.认知派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的头脑对情景的一种完美经验的组织以及完善、灵活的认知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创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收集信息;2孕育让观念在头脑中自由联结;3明朗以顿悟方式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4验证检验解决的正确性、有效性;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斯腾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认为创造力由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人格维度构成.一些研究大脑半球功能特化的心理学家强调大脑右半球是创造力的物质基础,创造过程依赖于通过胼胝体实现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联合.一些专家认为,传统教育教学活动过分强调了辐合思维,重左脑、轻右脑.他们建议:以通过延迟判断不急于评判学生作业的对与错、创造和谐人际关系、刺激潜伏期引发思索,并通过生物反馈、默想以及放松等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右脑功能.从上述有关创造力本质的不同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于其中的一些共同点:1教学应创设有利于消除创造性思维障碍的各种条件;2让学生了解自己观念的价值所在;3延迟判断;4训练思维的灵活性;5不断激发创造性行为.三、创造力的结构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创造力研究之后,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创造力绝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人们逐渐放弃了那种“单维创造论”,渐渐地构建起了创造力系统观,使得创造力研究向“多维取向”和“聚合模型”发展.这样的模型主要有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艾曼贝尔的创造力成分理论,斯腾伯格的创造力三维模型和创造力投资理论,以及西克森特火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1、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20世纪最早对创造力进行系统研究,并推动创造力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当推吉尔福特,他的创造力一书被西方心理学界视为现代正式研究创造力的先锋着作,后来他又提出了着名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就好象智力有外显与内隐之分,创造力同样也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即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创造力静态结构主要指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表现;创造力动态结构是指个体外在的创造性的表现.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特征是: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创造性个体人格特征是: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在各种有关创造力的结构模式中,吉尔福特的研究最具有典型性.1吉氏认为智力应当包括对创造性表现特别重要的种种能力,因而他特别注重鉴别智力中的种种基本能力.2为了说明这些能力在解决问题中的运演方式,吉氏又建构了一个“智力结构解题SOIPS”模式,说明了发散性加工、辐合性加工、评价和转化四类能力是如何在解题过程发挥作用的.3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后来的创造力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可是吉氏模式虽是过程和内容的结合,却只限于创造性思维,因而是一个比较微观的描述:1从根本上来看,吉氏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种种能力与人格测验者用测量法得出的各种因素都是在鉴定创造力的静态组成.2他把发生在思维过程以外的全部内容都笼统地当作环境变量引入,而其功用仅限于向系统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3个体仅仅被当成了抽象的“问题处理器”.他忽略了个体当前的动机状态及其它个性特征、个体以前的生活史以及解题过程中由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作用.2、创造力成分理论特丽莎艾曼贝尔,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她因其有关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独特贡献而闻名于国际心理学界和创造学界.她于于1983年发表了论文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成成分观念,正式提出了创造力成分理论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理论基本观点:她认为,不管在什么领域中,创造力的产生都是三个组成成分联合作用的结果.它们是领域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创造技能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和工作动机Task motivation .这三个组成成分对于创造力的产生是充要条件,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领域技能,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有助于产生各种可能反应的全部背景,也可以说是指个体进行创造加工的“原材料”. 包括1熟悉该领域有关的实际知识:事实、原理、范例、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审美标准等.2是该领域的基本技能,如实验技能、雕刻技能.3属于该领域的特殊才能,如文学天赋、音乐天赋和数学天赋等等.领域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个体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创造技能是指对创造水平具有最直接影响、对问题解决甚至是具有决定作用的方面.它包括1有利于创造的认知风格,2启发产生新观念的知识,3有助于创造产生的工作风格.创造技能除了取决于训练而外,还与创造个性有关.她认为,工作动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工作的基本态度,一是个体对他从事该工作的理由的认知.创造的过程大体可为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酝酿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评价结果.工作动机负责发动和维持创造过程,并对产生反应的某些方面有影响作用即直接影响一、三阶段;领域技能则是用于该过程的全部材料,它决定了初始搜索的可能途径,并为所产生的可能反应提供评价标准即直接影响二、四阶段;创造技能则充当控制和执行部门,它对搜索方式起决定作用即直接影响第三阶段.我对创造力成分理论评价:1阿氏创造力模式则可称得上是创造力研究史上第一个综合模式.它是一个集主体和客体、内容和形式、宏观和微观等方面于一体的创造力综合模式.2引入工作动机这一概念,是这个理论关键所在,也是它的核心和最精彩之处.3这一模式既适合高创造力的情况,也适合低创造力的情况.4以上涉及的主要是个体创造力模式,从理论上将创造与创新结合起来,是阿氏思考问题的又一出发点.后来她进一步把原来适用于个体创造行为的模式扩展到了团体创新.然而,尽管阿氏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框架,但其中各个细节无疑还带有许多假设成分,验证这些假设成分还需要大量时间.3、斯腾伯格的创造力理论1创造力三侧面模型理论创造力三侧面模型理论是斯腾伯格在创造力的性质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创造力由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和人格维度组成.这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种维度,任何创造力都是以上三个侧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三种维度相互结合的程度、成分、方面以及各维度所起的作用等都有所区别,从而体现出创造力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力度特征和深度特征.2创造力的投资理论斯腾伯格和他的助手洛巴特在分析以往创造力构成万分各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创造力的投资理论.他们认为:人的创造力和市场上的投资一样,是将人的能力和精力投入到新的、高质量的思想上面;创造是用现在的知识、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产品;尽管所有的人都想使自己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却往往受到自身的环境方面和种种限制而未能如愿.创造是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六种因素分别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价格特征、动机与环境.创造力三维度模型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而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则是对创造力做出较完整、较全面的解释.4、创造力的系统理论创造力的系统理论是西克森特米哈伊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他认为,创造是在特定专业领域里的活动,是具有特定价格特点和价格整体性的人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个外部环境包括学科和领域两个方面.个人、学科和领域就成为创造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于创造性的产生与发挥作用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创造任务的完成人是个体,是对自身所处文化的信息做出一定改变的人.他能够作出这种改变,与他自身认知的灵活性、动机或不同寻常的令人鼓舞的经历有关.个体的创造力不是在真空中实现的,而是以一定的学科及领域为依托的.学科具有文化传递和创新参照的两种作用.领域是由活跃在这个学科及有关的人员组成的,它具有选择、评价、鼓励或刺激创造的作用.这个理论改变了创造力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什么是创造力”以及“创造力是由什么构成”转变为“哪里有创造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它不是将创造力视为特殊的产品或者人物的特征,而是将它视为人体、学科与领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充分说明了学科与领域的作用,同时将文化的作用具体化为学科和领域对创造者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有了更加广阔的视角.从创造力理论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理论向多元化、复合化发展,研究也越来越趋于跨学科、跨领域的社会多元化;而创造力也并不再让人们感到那么的神秘了,这也正是心理学家们自古以来坚持于研究创造力的初衷吧.。

创新创造力

创新创造力

创造能力的评价体系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

一般认为创造力和创造性指个体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和特征。

儿童创造力测评体系研究是创新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只有解决了评价问题,才能真正树立起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引导创新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创造力的结构创造力绝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

人们逐渐放弃了那种“单维创造论”,渐渐地构建起了创造力系统观,使得创造力研究向“多维取向”和“聚合模型”发展。

1.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20世纪最早对创造力进行系统研究,并推动创造力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当推吉尔福特,他的《创造力》一书被西方心理学界视为现代正式研究创造力的先锋著作,后来他又提出了著名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就好象智力有外显与内隐之分,创造力同样也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

即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创造力静态结构主要指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表现;创造力动态结构是指个体外在的创造性的表现。

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特征是:敏感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

创造性个体人格特征是:(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可是吉氏模式虽是过程和内容的结合,却只限于创造性思维,因而是一个比较微观的描述:(1)从根本上来看,吉氏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种种能力与人格测验者用测量法得出的各种因素都是在鉴定创造力的静态组成。

陶行知创造力的组成

陶行知创造力的组成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为此,他提出了六个解放: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巾必须撕下来。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手的活动,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孩子心灵手巧。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不戴上有色眼睛,使眼睛能看事实。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特别要有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

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

要给他们一些空间、时间消化学问,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力结构理论一、创造力的定义自古以来,创造力始终是有关人类精神现象的探讨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到目前为止关于创造力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现在被大家较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创造力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二、创造力的本质关于创造力的本质,有史以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现代心理学领域中,对创造力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看法:精神分析党派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创造过程是自我控制被放松的状态下,前意识(介于意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中的观念自由组合、自发释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回归于幻想,并把幻想与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新观念通过自由表达就产生了。

在这派心理学家中,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在创造力中的作用;荣格将创造性的艺术看成是个体在不受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对集体无意识的改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来源于人格,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人生来就具备的潜能,在后天一定的环境中得到开发。

这派心理学家认为,提高个体创造力的途径主要是诱导个体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自我知觉,或改善环境,使环境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表达。

认知派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的头脑对情景的一种完美经验的组织以及完善、灵活的认知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创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收集信息);(2)孕育(让观念在头脑中自由联结);(3)明朗(以顿悟方式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4)验证(检验解决的正确性、有效性);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

斯腾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认为创造力由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人格维度构成。

一些研究大脑半球功能特化的心理学家强调大脑右半球是创造力的物质基础,创造过程依赖于通过胼胝体实现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联合。

一些专家认为,传统教育教学活动过分强调了辐合思维,重左脑、轻右脑。

他们建议:以通过延迟判断(不急于评判学生作业的对与错)、创造和谐人际关系、刺激潜伏期(引发思索),并通过生物反馈、默想以及放松等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右脑功能。

从上述有关创造力本质的不同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于其中的一些共同点:(1)教学应创设有利于消除创造性思维障碍的各种条件;(2)让学生了解自己观念的价值所在;(3)延迟判断;(4)训练思维的灵活性;(5)不断激发创造性行为。

三、创造力的结构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创造力研究之后,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创造力绝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

人们逐渐放弃了那种“单维创造论”,渐渐地构建起了创造力系统观,使得创造力研究向“多维取向”和“聚合模型”发展。

这样的模型主要有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艾曼贝尔的创造力成分理论,斯腾伯格的创造力三维模型和创造力投资理论,以及西克森特火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

1、吉尔福特创造力结构理论20世纪最早对创造力进行系统研究,并推动创造力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当推吉尔福特,他的《创造力》一书被西方心理学界视为现代正式研究创造力的先锋著作,后来他又提出了著名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就好象智力有外显与内隐之分,创造力同样也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

即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创造力静态结构主要指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表现;创造力动态结构是指个体外在的创造性的表现。

吉尔福特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来源于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重要特征的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特征是: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

创造性个体人格特征是:(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在各种有关创造力的结构模式中,吉尔福特的研究最具有典型性。

(1)吉氏认为智力应当包括对创造性表现特别重要的种种能力,因而他特别注重鉴别智力中的种种基本能力。

(2)为了说明这些能力在解决问题中的运演方式,吉氏又建构了一个“智力结构解题(SOIPS)”模式,说明了发散性加工、辐合性加工、评价和转化四类能力是如何在解题过程发挥作用的。

(3)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后来的创造力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可是吉氏模式虽是过程和内容的结合,却只限于创造性思维,因而是一个比较微观的描述:(1)从根本上来看,吉氏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种种能力与人格测验者用测量法得出的各种因素都是在鉴定创造力的静态组成。

(2)他把发生在思维过程以外的全部内容都笼统地当作环境变量引入,而其功用仅限于向系统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3)个体仅仅被当成了抽象的“问题处理器”。

他忽略了个体当前的动机状态及其它个性特征、个体以前的生活史以及解题过程中由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作用。

2、创造力成分理论特丽莎?艾曼贝尔(Teresa.M.Amabile),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

她因其有关创造力社会心理学的独特贡献而闻名于国际心理学界和创造学界。

她于于1983年发表了论文《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成成分观念》,正式提出了创造力成分理论(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理论基本观点:她认为,不管在什么领域中,创造力的产生都是三个组成成分联合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领域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创造技能(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和工作动机(Task motivation )。

这三个组成成分对于创造力的产生是充要条件,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

领域技能,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所具备的、有助于产生各种可能反应的全部背景,也可以说是指个体进行创造加工的“原材料”。

包括(1)熟悉该领域有关的实际知识:事实、原理、范例、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审美标准等。

(2)是该领域的基本技能,如实验技能、雕刻技能。

(3)属于该领域的特殊才能,如文学天赋、音乐天赋和数学天赋等等。

领域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个体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创造技能是指对创造水平具有最直接影响、对问题解决甚至是具有决定作用的方面。

它包括(1)有利于创造的认知风格,(2)启发产生新观念的知识,(3)有助于创造产生的工作风格。

创造技能除了取决于训练而外,还与创造个性有关。

她认为,工作动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工作的基本态度,一是个体对他从事该工作的理由的认知。

创造的过程大体可为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酝酿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评价结果。

工作动机负责发动和维持创造过程,并对产生反应的某些方面有影响作用(即直接影响一、三阶段);领域技能则是用于该过程的全部材料,它决定了初始搜索的可能途径,并为所产生的可能反应提供评价标准(即直接影响二、四阶段);创造技能则充当控制和执行部门,它对搜索方式起决定作用(即直接影响第三阶段)。

我对创造力成分理论评价:(1)阿氏创造力模式则可称得上是创造力研究史上第一个综合模式。

它是一个集主体和客体、内容和形式、宏观和微观等方面于一体的创造力综合模式。

(2)引入工作动机这一概念,是这个理论关键所在,也是它的核心和最精彩之处。

(3)这一模式既适合高创造力的情况,也适合低创造力的情况。

(4)以上涉及的主要是个体创造力模式,从理论上将创造与创新结合起来,是阿氏思考问题的又一出发点。

后来她进一步把原来适用于个体创造行为的模式扩展到了团体创新。

然而,尽管阿氏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框架,但其中各个细节无疑还带有许多假设成分,验证这些假设成分还需要大量时间。

3、斯腾伯格的创造力理论(1)创造力三侧面模型理论创造力三侧面模型理论是斯腾伯格在《创造力的性质》一书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创造力由智力维度、智力方式维度和人格维度组成。

这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种维度,任何创造力都是以上三个侧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这三种维度相互结合的程度、成分、方面以及各维度所起的作用等都有所区别,从而体现出创造力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力度特征和深度特征。

(2)创造力的投资理论斯腾伯格和他的助手洛巴特在分析以往创造力构成万分各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创造力的投资理论。

他们认为:人的创造力和市场上的投资一样,是将人的能力和精力投入到新的、高质量的思想上面;创造是用现在的知识、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产品;尽管所有的人都想使自己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却往往受到自身的环境方面和种种限制而未能如愿。

创造是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六种因素分别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价格特征、动机与环境。

创造力三维度模型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

而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则是对创造力做出较完整、较全面的解释。

4、创造力的系统理论创造力的系统理论是西克森特米哈伊提出并逐步完善的。

他认为,创造是在特定专业领域里的活动,是具有特定价格特点和价格整体性的人与外部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个外部环境包括学科和领域两个方面。

个人、学科和领域就成为创造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于创造性的产生与发挥作用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创造任务的完成人是个体,是对自身所处文化的信息做出一定改变的人。

他能够作出这种改变,与他自身认知的灵活性、动机或不同寻常的令人鼓舞的经历有关。

个体的创造力不是在真空中实现的,而是以一定的学科及领域为依托的。

学科具有文化传递和创新参照的两种作用。

领域是由活跃在这个学科及有关的人员组成的,它具有选择、评价、鼓励或刺激创造的作用。

这个理论改变了创造力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什么是创造力”以及“创造力是由什么构成”转变为“哪里有创造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它不是将创造力视为特殊的产品或者人物的特征,而是将它视为人体、学科与领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理论充分说明了学科与领域的作用,同时将文化的作用具体化为学科和领域对创造者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有了更加广阔的视角。

从创造力理论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理论向多元化、复合化发展,研究也越来越趋于跨学科、跨领域的社会多元化;而创造力也并不再让人们感到那么的神秘了,这也正是心理学家们自古以来坚持于研究创造力的初衷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