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八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绝版】 第五章、第六章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绝版】 第五章、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0daf057931b765ce050814bb.png)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第五章语言要素教学我们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看成语言四要素。
为了使讨论的内容带有系统性,就需要首先对语言要素本身作一点介绍。
语言要素属于语言知识,对于系统地学过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读者来说,这些都不是新知识。
不过我们的介绍将完全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突出跟第二语言教学直接有关的内容,并力求简明。
本书所说的“汉语”,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
所以下面要讨论的汉语诸要素,都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要素。
这一点以后不再专门说明。
第一节语音和语音教学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都是一种系统。
不同语言之间和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语音系统不同,所以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都必须学习和掌握这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
最能代表汉语语音系统特点的是音节和音素,我们在这一节里重点介绍汉语的音节和音素并讨论语音教学的有关问题。
1 、音节汉语的音节是最小的语音表达单位。
我们用汉语说话,总是一个音节连着一个音节地说,至少要说一个音节,音节当中没有任何停顿。
例如, xuã(科学)是两个音节,说话的时候,在k ý和xuã之间可以有长短不等的停顿,但是在ký当中不能有任何停顿,在xuã当中也不能有任何停顿。
汉语的一个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和一个声调三部分组成。
声母就是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全部由辅音充任;韵母就是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或元音加鼻辅音充任。
有些音节只有韵母,没有声母,我们把这样的音节看成零声母音节。
汉语共有21 个声母、35 个韵母,这些声母和韵母根据一定的规则互相结合,共构成395 个不同的声韵组合。
这些声韵组合跟有关的声调结合,共构成1200 多个音节。
这也就是汉语的全部音节。
声调是指音节读音的高低升降,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汉语有4 个基本声调,分别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在教学中通常把它们叫做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Microsoft Word 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129e71f650e52ea5518986f.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的名称一个学科的名称应该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目前在国内,教授外国人学汉语的学科一般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和看法。
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学)5、对外汉语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由“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关键词组成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也充分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应该属于应用语言学。
三、学科的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包括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如何学”等内容,如“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之应用研究”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2、具有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等;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结构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类型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教学环节的理论,有关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不同语言要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等。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已成为对外汉语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赵金铭,2001)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赵金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在业内基本形成共识: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https://img.taocdn.com/s3/m/a640854ccaaedd3383c4d3f1.png)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e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我们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图形上,这四大环节属于主体结构。
我们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就是研究这四大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定义任何一项第二语言教学都是一种系统工程。
这种系统工程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由众多的教学人员分工合作。
它既要受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就必须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方案。
上面所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对象、执教者、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设施和设备,经费条件等。
教学措施包括班级的划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的确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教师配备的计划.教学设备的使用,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规定,等等,这些措施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有多种选择。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在全面分析各种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从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这种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
要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途径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能够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能够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以上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和选择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的过程。
精品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三
![精品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三](https://img.taocdn.com/s3/m/7a77c0673169a4517723a370.png)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三第二章语言学习从事语言教学必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这一章专门讨论语言学习,就是结合有关的语言学习理论,阐明我们对语言学习规律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作为讨论语言教学问题的理论依据之一。
第一节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这两个术语是从英文的1anguage 1earning和1anguage acquisition直译过来的,我们对这两个术语的解释跟英文原来的意思不完全一致。
1.什么是语言学习每一个语言器官健全的人都至少会说一种语言,有的人因为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会说两种甚至多种语言。
这说明,凡是语言器官健全的人都具有获得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能力。
但是具有获得语言的能力不等于就能获得语言,要获得语言就必须学习语言。
我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叫做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包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在学校里的课堂上学习,例如,人们学习第一语言首先是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上学以后才在课堂上继续学习;学习第二语言有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但是多数人是在学校里学习,在学校里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
在学校里的课堂上学习,要在一定的计划和组织下进行,一般都要程度不同地学习语言规则,特别是语法规则,所以是有计划的学习;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语言则是无计划的学习。
有―种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语言是无意识的学习。
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语言因为要学习语言规则,所以是有意识的学习。
我们暂且不采用这样的说法,只区分有计划的学习和无计划的学习。
2.什么是语言习得我们对“语言习得”的解释是:“习得”就是“学会”,“语言习得”就是通过学习而获得语言。
人们学习语言总是从学习言语开始的,学会一种言语现象.例如学会一句话,也可以说是对这种言语现象的习得。
一种言语现象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和实际应用才能学会,只有学会了大量的言语现象,并且逐渐形成了用这种语言思维并能创造性地自由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才算习得了这种语言。
事实上,无论是学习一种语言,还是学习一种言语现象,从学习到学会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4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篇4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https://img.taocdn.com/s3/m/aa4c3ae95ef7ba0d4a733be3.png)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
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涉及目的语教学与母语或媒介语的关系。 教师能不用就不用; 学生应严格体现“沉浸法”。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涉及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问题。 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先简
后繁、先一般后特殊、循序渐进; 循环往复、加强重现。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 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涉及语言要素的教学。 各要素教学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从交际原则出发,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
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全面要求,协调发展,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初级阶段:突出听说(听力理解),汉字认 写要跟上。 中级阶段:听说读写并重。 高级阶段:侧重读写,听说训练要紧抓不放。
3、科学性
(1)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 (2)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3)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要注意准确性,避免
造成对学习者的误导。 (4)教材内容要反映出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 平,及时更换陈旧内容。
4、趣味性
(1)教材的趣味性与教材的实用性、交际性
紧密相关。 (2)教材内容要反映现实,是学习者所关注 的话题。 (3)教材内容要逐步加大文化内涵,多方面 介绍目的语文化。 (4)多样化是形成趣味性的重要因素。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学 理论与应用(上)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
80年代初,吕必松提出了总体设计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四大环节: 总体设计 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 语言测试
陕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关书目
![陕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关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cb46a1b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9.png)
李小寒
《内科护理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尤黎明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乐之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聃龄
《发展心理学》第三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临床心理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胡佩诚
353卫生综合
《流行病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詹思延
《卫生统计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 幸
麻醉学
《麻醉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文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徐 克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尤启冬
药剂学
《药剂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 亮
生药学
《生药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蔡少青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杭太俊
针灸学
《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
李冀、连建伟
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赛美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讲义》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 琦
温病学
《温病学》高等中医院校西部精品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杨宇、陈文慧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何清湖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詹红生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第三版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吕必松](https://img.taocdn.com/s3/m/0f99e63e27d3240c8547ef42.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吕必松)目录初印说明《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者按绪论第一章语言第—节什么是语言第二节语言与文化第二章语言学习第一节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第二节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形成过程第三节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第四节中介语和汉语中介语研究第三章语言教学第—节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第三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第四节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第一节总体设计第二节教材编写第三节课堂教学第四节语言测试第五章语言要素教学第一节语音和语音教学第二节词汇和词汇教学第三节语法和语法教学第四节汉字和汉字教学第六章言语技能训练第一节听力训练第二节口头表达训练第三节阅读训练第四节笔头表达训练初印说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是作者199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讲课的讲稿,曾以打印稿发给学生作为教材。
打印稿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匆匆革就的,文字粗糙,结构不够严密,内容详略不均,观点和表述也有前后不尽一致的情况,后来打算修改成书,并获批准列入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科研规划项目,书名定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在修改的过程中,(汉语学习)杂志刘明章主编表示愿先在该杂志连载,《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部得知后,建议不要舍近求远,便决定从1992年第2期开始仍以“讲义”的形式在《世界汉语教学,上连续发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广泛征求意见,以便在正式出版前再作一次系统修改。
1111996半第2期为止已发完前六章。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最近要求把在杂志上发表过的章节汇集成册,先在内部印行,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读参考书之一,因为时间紧迫,只能把原稿粗略地通读一遍,对文字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稍作加工,结构和内容未作任何变动。
拄原计划还有“言语交际技能训练”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两章,将争取尽快完稿,并在今年最后两期载完。
借这次内部印行的机会,再一次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对书稿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正式出版前一并修改。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百部经典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百部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68350fd35022aaea998f0f91.png)
文学院本科学生百部经典阅读书目(2013年修订版)一、汉语言文学:1.《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2.《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1981年3.《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2004年4.《汉语词汇》孙常叙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5.《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6.《训诂学概论》齐佩瑢著中华书局2004年7.《说文解字》【汉】许慎著中华书局1979年8.《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9.《孟子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10年第3版10.《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曹础基著中华书局2007年第3版11.《史记》【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版12.《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14. 《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5.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6. 《汉字学》,王凤阳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17.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8. 《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符淮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0.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1.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2.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4.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5.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王希杰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6.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瑞士]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7.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八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八](https://img.taocdn.com/s3/m/70c1f1f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5.png)
第⼆节教材编写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要提⾼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有理想的教材。
对理想教材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易教易学。
但是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怎样编写第⼆语⾔教材就成了第⼆语⾔教学研究中⼀个⼗分重要的问题。
第⼆语⾔教学要⾯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以及不同的教学⽬的和教学时限,因此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
每—种类型的教材都有⾃⼰的特点,各种类型的教材也有⼀些共同的特点。
我们这—节⾸先讨论第⼆语⾔教材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类语⾔课教材共同的编写原则以及练习的类型和教材编写的前期准备⼯作等。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单位都要⾃⼰编写教材,在多数情况下.是对教材的选择问题,这⾥谈到的有关内容也可以作为选择教材时的参考。
1.第⼆语⾔教材的类型任何⼀种第⼆语⾔教材都必须针对⼀定的教学类型、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
就是针对同⼀种教学类型、同⼀种课程类型和同⼀种教学对象的教材,也可以⽤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法编写。
由于第⼆语⾔教学的教学类型、课程类型、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法不同,就需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
1.1从教学类型的⾓度分类。
我们前⾯讨论了第⼆语⾔教学的教学类型,每⼀种教学类型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
也就是说,有多少种教学类型,就要求多少种教材。
此外.还应当有⾃学教材。
1.2从课程类型的⾓度分类。
同⼀种教学类型往往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或课型,每⼀门课程或课型都应当有专门的教材。
前⾯谈到,语⾔课可以分为综合课、专项技能课和专门⽬标课等不同的课型。
专项技能课⼜可以分为听⼒、说话(⼝语)、阅读、写作等课型,这⼏种课型还可以变化为听说、听读、读写、视听、视听说,热门话题等课型;专门⽬标课有结合有关的专业内容和专门的语体或⽂体的课型,如⼝语(作为⼝语体的⼝语)、⽂学阅读、报刊阅读,新闻听读,科技汉语等,这些不同的课型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
1.3从教学对象的⾓度分类。
精品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七
![精品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七](https://img.taocdn.com/s3/m/fc7d39e6a98271fe900ef903.png)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七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我们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图形上,这四大环节属于主体结构。
我们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就是研究这四大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定义任何一项第二语言教学都是一种系统工程。
这种系统工程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由众多的教学人员分工合作。
它既要受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就必须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教学方案。
上面所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对象、执教者、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设施和设备,经费条件等。
教学措施包括班级的划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的确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教师配备的计划.教学设备的使用,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规定,等等,这些措施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有多种选择。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的收获,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取得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在全面分析各种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从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
这种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
要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途径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能够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能够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以上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和选择教学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的过程。
第二语言教学中有多种设计,例如有课程设计,教材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吕必松](https://img.taocdn.com/s3/m/7690de5b312b3169a451a44e.png)
对外汉语教学吕必松第三节课堂教学这一节要讲的课堂教学,是关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的总论。
语言课有不同的课型,要进行各种语言要素的教学,要训练不同的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不完全相同,不同的语言要素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言语技能的训练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这里不是讨论某一种具体课型的课堂教学,也不是讨论某一种语言要素的课堂教学方法或某一种言语技能的课堂训练方法,而是首先讨论语言课的课堂教学的一般问题。
关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的各种具体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专门讨论。
1.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
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也是有计划地安排的,计划中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展示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操练,这种操练也要在课堂上进行;学会一种言语现象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和巩固这样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大部分都要在课堂上完成。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因此,课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
因为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包括交际性练习在内的言语操练。
组织和指导操练也包括对学生操练中出现的错误在适当的时候有重点地加以纠正,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适当的讲解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
老师要创造一些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外使用所学的语言。
例如,可举行讲演比赛、朗诵会,表演会,办学习园地,组织座谈会和参观访问等。
这些活动都叫做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活动,也可以看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所以当我们讲“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在这四个字后面加一个括弧,注明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约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绝版】 第三章、第四章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绝版】 第三章、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de5197f7ba0d4a7302763abb.png)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第三章语言教学第一节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了解要做的事情的性质和特点。
而一种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又总是在跟其它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所以只有通过跟其它事物的比较,才能对这种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许多人不了解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不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又特别是不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是因为他们往往把语言教学跟其他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混同起来,特别是跟语言学教学混同起来;把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混同起来,特别是跟对本族人的语文教学混同起来。
所以我们讨论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就要拿语言教学跟语言学教学作比较,拿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作比较,拿对外汉语教学跟其他第二语言教学作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首先把语言教学跟语言学教学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再把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区别开来,最后把对外汉语教学跟其它第二语言教学区别开来。
1.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他们之间的区别至少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教学目的不同语言学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中学生);为了培养学生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能力(对大学生和研究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等。
语言教学虽然也有不同的目的(我们在第二章列举了第二语言学习的5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即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目的、职业工具目的和其他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是教学目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际。
也就是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无论是第一语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都不能背离这样的目的。
有些地方的汉语教学,包括作为第一语言的汉语教学和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不注重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5d4921f78a6529647d53d5.png)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向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3.第二语言习得4.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5.语言测试与评估三、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2-3年,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在学期间,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已公开发表3篇以上(含3篇,其中至少有1篇为CSSCI检索源刊物)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硕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7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且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和指导教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组以指导教师为主,由3-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研究视野。
2.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计划。
3. 硕士生应于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阅读目录,每学期至少提交一篇文献阅读报告。
4.根据需要,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承认学分,实现开放式培养。
5. 有计划地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2教学方式为课程讲授和研讨并重,选取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水平论文、著作进行研读并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考核方式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HSK口部动词研究及启示
![HSK口部动词研究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e28554f69eae009581bec28.png)
义 等情 况 , 明 了 “ ” 证 吃 的优 越 性 j 。姜 先 周 J 、
课 题 。从发 表 的众 多 文 献来 看 , 汉语 动 词 的研 究 正逐渐 成 熟 , 得 了 丰 硕 的 成 果 。 “ 十 年 来 动 取 近
词研究 的特 点 可 以用 二 十个 字 来 概 括 。这 就 是 : 思想 较 开放 、 论 有 建树 、 法 多 样化 、 果 上 台 理 方 成 阶 。 [ ’ ]
大纲》 中共筛 选 出 口部 动 词 4 9个 , 考《 参 现汉 》 和
< K汉语 8 0 < HS 0 0词 词典 》 释义 , 口部 动 词 分 的 将
为 以下几类 :
1 释义 中含 有 “ 、 嘴 ” 或 口的一 部 分 . 口” “ 等 如“ 嘴唇 ” “ 齿 ” 表示 人 或 动 物发 声 、 、牙 等 咀嚼 等 动作 的词 。笔 者将 其 称 为 “ A类 口部 动 词 ” 如 。 “ ( 吹 合拢 嘴唇用 力突起 ) 、 吐 ( ) 使 东西从 嘴 ”“ t ( 里 出来 ) 、 吻 ( 嘴唇接触 人 或 物 ) 、 嚼 ( 下 ”“ 用 ”“ 上
H K 口 部 动 词 研 究 及 启 示 S
杜
婷
济南 2 00 5 00)
( 山东大学 国际教育学 院, 山东
摘
要 :口部动词是动词 的特殊 小类 , 也是对外汉语集 合式词 汇教学 的一个重要集合。通 过对《 汉语水平考试词汇
与汉字等级 大纲》中口部动词的研究发现 : 口部动词可分 为四类 , 且义项丰富 , 多义 口部动词 义项泛化的基本形式 为: “口
部动作义一 一般 口部动作义一引 申艾 或比喻义” 口部 动词的使用频度与 大纲的设计基本 一致 。根据 这一 研究结果 , ; 对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过程性考核作业2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过程性考核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e2f832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f.png)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过程性考核作业2试题列表单选题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下列各组词中,是状态形容词的是()。
A漆黑B模糊C清楚D优秀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2语素教学,就是利用汉语语素构词的优势,将()和语素的学习结合起来。
A句B词C段D字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3以下()是语音。
A打喷嚏B咳嗽C哈欠D耳语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4下列各组词中,不是离合词的是()。
A睡觉B离婚C讨论D照相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5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A意义B形态标志C语法功能D音节结构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6以下不属于单纯词的是()A爱B灿烂C姥姥D提高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7以下属于单纯词的是()。
A老虎B星星C爸爸D马虎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8单音节词依然是现代汉语词汇的基础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
A正确B错误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多选题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41下列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是()。
AbBpCmDf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42语音的属性包括()。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学生答案:A;B;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43词缀的误加是指留学生在构造词汇的过程中,由于不理解词缀的内涵或者过度泛化使用词缀,以致于出现错误添加词缀的情况,常见的典型词缀有()。
A老B子C小D力E第F者学生答案:A;B;E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较难得分:44普通语言学主要内容有()。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g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g](https://img.taocdn.com/s3/m/55aff7998bd63186bcebbcc2.png)
4 .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词汇教学至少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词汇量的控制;词的选择;词义解释,主要的练习方式。
下面分别讨论这几个问题。
( 1 )关于词汇量的控制。
词汇量的控制就是决定教多少词。
词汇总量的无限性和常用词的有限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词汇量控制的必要性。
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中的所有的词,说这种语言的本族人不可能,其他人更不可能,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交际范围,在一定交际范围内常用词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
教多少词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一是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对听、说、读、写4 项言语技能是全面要求,还是只要求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技能。
二是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即既定的教学对象学习多少时间。
前者是必要性,后者是可能性。
词汇量的决定不但要考虑必要性,而且要考虑可能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达到某一种等级水平需要掌握多少词。
假设我们把水平等级分为初、中、高3 个等级,这3 个等级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分别为2500 、5000 和8500 ,那么,每一个等级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就属于必要性。
所谓可能性,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掌握多少词。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在课外学习,所以我们所说的学习时间,既包括课堂教学时间,也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
目前在词汇量的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测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丙能掌握多少词。
难以测定的原因是:对人们习得词的潜能以及学习和教学中的许多变因难以测定和控制,难以进行数量化处理。
学习和教学中的变因包括:对听、说、读、写4 项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是全面要求还是部分要求;学生课内练习的机会和课外学习的时间;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方法、技巧;语言环境。
学习汉语并不是只记住词就行了,除了词以外,还要学习语调、汉字、语法规则和有关的文化知识等,还要通过练习掌握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格物致知——浅谈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格物致知——浅谈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e1a2383aee06eff9aef80774.png)
语, 如前面提 到的“ 下海 ” 、 “ 汉奸头” 等。这类词 打上 了鲜 明的 历史 文化烙印 , 可 以通过历史文化语境的还原来 释词 。 非完全 对应词语是指语言对应而文化 内涵不对应或不完全对 应的词 语 ,这些词语就需要在异质文化 因素的对 比中进行释词。例 如, 中国俗语形容愚笨 的人为 “ 笨猪” , 但是在韩 国 , 笨人被 称 为“ 笨鸡 ” , 俄罗斯则在形容一个人 喝多了酒时才说他“ 像一头 猪” 。 在词汇教学 中,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 的主动性 , 在这些异 质文化因素的对 比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 另外 , 文化差异还表现在价值观念上, 如果不 了解 中国传 统 的价值 观念 , 就不可能理解 中国人 的语 言表达方式及行为 模式 。 如留学生在读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 时, 认 为i1 J 1 1 姑 的 打扮 无可厚非; 又如《 阿 Q正传 》 中的小尼姑骂 了句 “ 断子绝 孙 的阿 Q ” , 便使得他精神恍惚 , 想入非非 。 许多留学生也深感 迷 惑, 就是 因为他们不 明白中国儒 家文化中传宗接代是关乎 家族孝道 的重大责任 。 2 . 2 让 留学 生了解汉文化的精髓 值得 我们 注意的是, 中国文化 与其 他国家的文化在存有 形态 上是有重大区别 的。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 它 的政治体制 、 思维方式 、 风俗 习惯 、 审美情趣 、 价值标准等, 早 就已经形成 了一套固定 的模式,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如中国的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社会和个 人 的道德 理想的实现, 无论儒家 还是道家 , 都把 追求个人 的 自我完善视作生命价值之所 在。 从这层意义上说, 中国文化可 以说是一种德行文化。 中国文化 中有 着浓厚 的务实精神与恒久意识, “ 重实 际, 黜玄想” , 不注重形 而上的抽象思维, 比如中国的哲学 从来 没 有黑格尔 、 康德式的理性思辨 。 这不仅仅是可以单独论述的文 化, 因为中 国文化 的特有 的整体性 、 有机性, 从 根本上决定 了 中国的传统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 的不可分离。 因此, 我们对外 汉语教师,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 中国文化,汉字 的间架结构 、 声 调 的阴阳上去 、 语调 的抑扬顿 挫 、 语句 的意会 功能的缘 由, 以 完成 自己传播中华文化知识的使命 。 文化是一个宏 大的概念 , 与此对应并且相互交融的 , 还有 “ 民俗” 等概念 。无论是什么 , 作 为对外汉语教师 , 我们都需要 对此有深刻的 了解 , 并且针对不 同程度的汉语学习者 。 如何进 行传播 , 同样值得逐步探究。 参考文献 : 【 1 】 吕必松 :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 讲义 ) 》 . 北京 : 国家 汉办 编印 【 2 】 吕叔 湘: 《 未晚斋语文 漫谈》 , 中国语 文, 1 9 9 1 . 4 作者简介 : 马雪睛 。 ( 1 9 8 9 一 ) , 女。 甘肃省兰 州市 . 兰州大学 文学 院汉语 国际教育硕 士 . 2 0 1 2年 9月- -2 0 1 3年 1月 赴韩 国东亚大学进行汉语教学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八第二节教材编写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有理想的教材。
对理想教材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易教易学。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怎样编写第二语言教材就成了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时限,因此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
每—种类型的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各种类型的教材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我们这—节首先讨论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类语言课教材共同的编写原则以及练习的类型和教材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等。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单位都要自己编写教材,在多数情况下.是对教材的选择问题,这里谈到的有关内容也可以作为选择教材时的参考。
1.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型任何一种第二语言教材都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类型、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
就是针对同一种教学类型、同一种课程类型和同一种教学对象的教材,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编写。
由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课程类型、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不同,就需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
1.1从教学类型的角度分类。
我们前面讨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每一种教学类型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
也就是说,有多少种教学类型,就要求多少种教材。
此外.还应当有自学教材。
1.2从课程类型的角度分类。
同一种教学类型往往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或课型,每一门课程或课型都应当有专门的教材。
前面谈到,语言课可以分为综合课、专项技能课和专门目标课等不同的课型。
专项技能课又可以分为听力、说话(口语)、阅读、写作等课型,这几种课型还可以变化为听说、听读、读写、视听、视听说,热门话题等课型;专门目标课有结合有关的专业内容和专门的语体或文体的课型,如口语(作为口语体的口语)、文学阅读、报刊阅读,新闻听读,科技汉语等,这些不同的课型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
1.3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类。
同一种教学类型和同一种课程类型中往往有不同的教学对象,每一种教学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
教学对象不同,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写不同的教材。
前面谈到,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的起点、学习时限等项内容,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类,就是按照这几个特点分类。
(1)按自然特征分类,自然特征不同,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同。
前面谈到,自然特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和第一文化同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关系等项内容。
[1]针对不同年龄的教材。
粗略地分,至少要分为儿童教材和成人教材。
[2]二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教材。
在成人教材中.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的文化程度,至少要求有以下三种类型的教材:针对学者的教材,针对一般文化程度(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教材,针对低文化程度(未受完中等教育,即不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教材。
[3]针对不同的第一语言和第一文化的教材,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针对学习者人数较多的语种和文化圈,目前最迫切的是第一语言为下列语种的学生所需要的教材:英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韩国语、意大利语等。
针对其他语种的教材,只要有条件,也应当尽快编写。
(2)按学习目的分类。
因为学习目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前面谈到的五种不同学习目的中的每一种学习目的也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
前述五种学习目的都有一定的概括性,即使同一种学习目的,交际范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例如,同样是职业目的或职业:工具目的,因为职业不同,交际范围就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就不同;同样是学术目的,因为要学习的专业或准备研究的领域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就不同。
因此,针对同一种学习目的的教材还需要分出若干小类。
(3)按学习的起点和水平等级分类。
学习的起点不同,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同。
前面谈到,学习的起点包括零起点和有一定的目的语基础。
如果有一定的目的语基础,还要区分原有基础的水平等级。
前面谈到的初,中,高三个等级,是现在比较通行的等级,因此我们至少要求有三种起点或三种水平等级的教材,不同水平等级的教材能互相衔接(4)按学习时限分类。
前面谈到,学习时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多长时间,例如数周、半年、一年、两年、四年等;二是周课时和总课时,即每周学习多少课时,一共学多少课时。
学习对阳不同,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学习时限编写不同的教材。
我国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有些在国外不适用,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材往往是根据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时限编写的。
我们的周课时较多,学期较长,而国外多数学校周课时较少,学期较短.因此同样一课书,我们一天或两天可以教完的.在国外往往要一周甚至两周才能教完;同样一册书,我们两三个月就可以教完的,在国外往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教完。
这样的教材在国外的适用性自然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1.4从教学法的角度分类.从教学法的角度分类,主要是指用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指导教材编写。
语言交际要涉及结构,功能、话题、语境(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文化、语用等多种因素,因此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就包括怎样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横向结构功能话题语境文化语用结构○☆☆☆☆☆☆○☆☆☆☆话题☆☆○☆☆☆语境☆☆☆○☆☆文化☆☆☆☆○☆语用☆☆☆☆☆○在上面的图表中,左边竖行中的内容表示纵向关系,上面横行中的内容表示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表示按照什么样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说以什么为纲编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表中反映了六种不同的原则,即:(1)以结构为纲。
就是根据语法结构的难易程度和词语的分布编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2)以功能项目为纲。
就是根据功能项目的常用程度和其他相关条件编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3)以话题为纲。
就是根据话题的常用程度和其他相关条件编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话题是指谈话的中心内容,如学习、家庭、职业、婚姻等等,(4)以语境为纲。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境是指交际的场合(如在饭店、在机场、在医院、在宴会上、在课堂里等)、交际双方的身份、谈话的目的等。
以语境为纲就是有计划地安排交际对象、谈话的目的和场合。
同样的语境中往往要涉及不同的话题,所以以语境为纲也要有计划地安排话题。
(5)以文化知识为纲。
这里所说的文化知识,可以是“知识文化”,也可以是“交际文化”,因此以文化知识为纲可以是以“知识文化”内容为纲,也可以是以“交际文化”内容为纲。
由于我们对“交际文化”的研究还没有达到能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程度,所以以“交际文化”为纲的对外汉语教材至今还没有出现。
以“知识文化”为纲的教材为数也很少。
(6)以语用项目为纲。
由于我们对语用规则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展开,所以这类教材目前只能是理论上的,但是前五种类型的教材都可以适当结合语用规则的教学。
上面说的都是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是指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处理教课书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叫做以什么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
图表中的“☆”表示与有关的因素相结合,以有关的因素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
例如,以结构为纲的教材,可以分别与功能项目、话题、语境、文化和语用项目等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结合,或同时与所有这些因素结合;以它们中的一个因素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或主要以一个因素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也适当以其他因素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
“O”表示不与其他因素相结合,而是以自己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
不与其他因素相结合的教材,可以分别叫做纯结构型、纯功能型、纯话题型、纯语境型、纯文化型、纯语用型教材。
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型自然跟教学目标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包括使用目的语的范围和要达到的等级,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已经包括在按教学对象的特点分类的类型中,所以不需要单独列出。
如果根据上面的图表分类,仅根据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编写教材,除去以语用规则为纲的这一类(因为近期内还不可能编写出这类教材),就可能编出25种。
前面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类的各种类型的教材,每一类都有可能用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编写,因此每一类都有可能编出25种。
例如针对不同学习目的的教材,每一种有可能编出25种,针对不同语种的教材,每一种也有可能编出25种,其余类推。
这样,第二语言教材的种类就相当可观。
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可能性,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要用五六种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编写。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某些类型的教材不一定适用,而有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则适用于多数甚至所有类型的教材。
例如,纯结构型、纯功能型、纯话题型,纯语境型、纯文化型和纯语用型的编写方法就不一定对所有类型的教材都适用,而结构一一功能型的编写方法也许对所有类型的教材都适用,至少多数类型的教材都可以采用。
2.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第二语言教材的编写原则必须以总体设计中规定的教学原则为依据,但是总体设计规定的教学原则不能完全代替教材编写原则。
第二语言教材有不同的类型,类型不同,编写原则也不能完全相同,但是不同类型的教材也需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
我们这里讨论的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就是对各种类型的教材普遍适用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包括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所需要的,常用的。
这一点不但跟实现教学目标有关,而且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关。
学生学习积极的高低跟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成正比的,跟教学效果也是成正比的。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交际需要。
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能够在课外及时应用,就能在应用中得到巩固。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就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能够使学生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也就是易教易学。
(2)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言材料的组织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选择的语言材料要有交际价值。
我们过去的教材中有“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虽然语法完全正确,但是这样的话语实际上不提供新的信息,人们一般不这样说,所以没有交际价值。
其次,语言材料的组织要尽可能接近生活真实,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并且要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角色,使他们感到课堂就是交际的场所,学习就是参与交际,自己就是交际的一方。
即使选用原著作为课文.也要充分考虑作品语言的现实交际价值。
(3)知识性原则。
知识性原则就是教学内容要包含学生感兴趣的新知识,使学生感到不但能学到语言,而且能增长知识。
保证教材的知识性是激发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4)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就是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学习第二语言本来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又不像学习第一语言那样有天然的学习动力,所以教材的趣味性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