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品牌建设-赵永鹏

合集下载

基于CIS战略的新建本科院校品牌形象塑造问题探讨

基于CIS战略的新建本科院校品牌形象塑造问题探讨

文章编号 : 1 0 0 9—2 2 6 9 ( 2 0 1 3 ) 0 2— 0 1 0 1— 0 4
基 于 CI S战 略 的新 建 本 科 院 校 品牌 形 象 塑 造 问题 探 讨
陆 斌 , 方 元
( 1 . 兰州工业学 院 管理工程系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2 . 西北 民族大学 新 闻传播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3 0 )
职业 性 高等专 科 学 校 和师 范 类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升 格
而来 。它们在 不 断增强 自身竞 争力 的同时 , 逐渐 意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o 5 - 0 6 基金项 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 ” 规划课题([ 2 0 1 2 ] G S G X G 0 7 9 ) 作者简 介: 陆 斌( 1 9 7 8 一 ) , 男, 甘肃定西人 , 讲师 , 硕士.
师生 向共 同 价值 观 靠 拢 , 只 有 这 样 才 能形 成 O M 的收敛 曲线— — 师生 成 长 的 轨迹 。该 理论 简 单 表
中心 的竞 争 。在这 种形 势下 , 形成 和 产生 了企 业形 象 识 别 系统 C I S的概 念 。C I S战略 , 是英文 C o r p o — r a t e I d e n t i t y S y s t e m 的缩 写 , 可 以理 解 为 企 业 组 织
识 到 目前 的高校 竞争 已经 由传 统 的教学 竞争 、 科研 竞 争走 向 品牌 形 象竞 争 。但 是 , 高校 办 学行 为 、 育

1 0 2・

州 工





第2 0卷

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高校教育品牌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一个强大的教育品牌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资源,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明确定位和传递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校的定位和传递核心价值观。

学校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愿景使命,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媒体传播,不断强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比如,一所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可以强调自己的创新教育模式,推广学术研究成果和创新项目。

明确的定位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建立学校的独特形象,吸引目标学生和教师群体。

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学校应该提供一流的学科专业和师资力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招聘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企业、政府和社会资源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学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学生发展支持和服务,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口碑。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艺术节、文化展览等,展示学生的才艺和特长,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追求绿色、环保的校园建设理念,塑造学校的美好形象。

四、有效利用传媒和社交媒体传媒和社交媒体在高校教育品牌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与记者建立联系,发布学校的新闻和成果。

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宣传内容,与目标受众进行互动,提高品牌曝光度。

学校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校友来校进行演讲或举办讲座,吸引公众的关注,树立学校的权威形象。

湖北省高校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促学生党建

湖北省高校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促学生党建

湖北省高校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促学生党建
佚名
【期刊名称】《学苑教育》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武汉大学的珞珈文化系列、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华中农大的"红色微博"、江汉大学的延安精神教育……在此间召开的湖北省高校党的建设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各高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纷纷亮相。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品牌--200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概览 [J], 组委会
2.树旅游文化品牌促修文跨越发展 [J], 魏明禄
3.铸校园文化品牌促教育和谐发展 [J], 齐道兰
4.立文化品牌促医院发展——以孝感市中心医院为例 [J], 方敏
5.文化品牌促和谐发展 [J], 刁吉海;刘忠宪;陈桂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品牌建设方案

大学品牌建设方案

大学品牌建设方案1. 引言大学品牌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高校形象的塑造、声誉的提升以及吸引力的增强。

通过良好的品牌建设,大学可以更好地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提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并为学校的发展和竞争提供更多优势。

本文将提出一套大学品牌建设方案,并介绍具体的实施步骤和策略。

2.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它是确定大学独特价值和差异化的关键过程。

大学品牌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与其他大学的区别,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定位应该符合大学的发展目标和特点,并与大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相一致。

3. 品牌传播和推广策略品牌传播和推广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大学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与目标受众建立联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品牌传播和推广策略:3.1. 建立一个专业的品牌形象大学可以通过设计专业的品牌标识、品牌色彩和品牌字体等方式建立一个专业的品牌形象。

这个形象应该体现大学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在受众中产生积极的联想和认同。

3.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是传播信息和建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之一。

大学可以通过创建和维护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校园新闻、优秀学生故事和研究成果等内容,与学生、教师和社会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3.3. 参加重要会议和展览参加重要会议和展览是大学宣传品牌的重要机会。

大学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研究成果,同时设立展台展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展示大学的实力和特色。

3.4. 开展校园活动和招生推广通过开展校园活动和招生推广,大学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例如,组织校园开放日、讲座和交流活动,向学生和家长展示学校的学术实力、办学理念和人文关怀。

4. 建立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大学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大学塑造独特的内外形象,增强员工和学生的归属感,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品牌文化建设策略:4.1. 树立学术研究导向大学应该培养一种学术研究的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品牌建设的思考——基于滨州学院的办学实践

新建地方综合院校品牌建设的思考——基于滨州学院的办学实践

品牌意识 ,新建地方综合 院校必 然要在校 园文化核 心层 面的精 神文 化 中注入 “ 品牌 意识 ”并 将其凝 聚为全体教职 工和学 生共 ,
同的价值取 向和精神追求 。
高 校 要 进 行 品 牌 建 设 除 树 立 品 牌 意 识 外 最 为 关 键 的 问
题 是对 学校 进行 合理 而 准确 的定位 。 “目前 , 困扰 我 国高校 提 升 核 心竞 争力 的 关键 问题 之 一就 是对 自身 的定位 不 准 , 乏 缺 个 性 和特色 。 【 ”2 】 高校 的定 位 缺失 使得很 多 高校 的办学 目标 不
滨州 学 院品牌 建设 的 办学 实践
滨州学 院是经 国家教 育部 批准成立 的一所综 合性普通本科 院校 , 坐落在渤海之滨 、兵圣 ” “ 孙子故里和 富饶美 丽 的黄河三 角 洲 腹地——滨州市 。学校前 身是 滨州师 范专科 学校 ,0 4年 5 20 月, 经教 育部批准 , 正式升格为本科 院校 。学 院 自升本 以来 , 校 学
教 育 新 论
新建地 方综合院校 品牌建设 的思考
基于滨州学院的办学实 践
【 摘
吴 l 霞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 品牌效应的概念 已由经济范畴渗入高等教育领域 。作为我 国高等教 育基础力量 的新建地
方 竞 争 中赢得 优 势 地 位 , 颖而 出 , 立 品牌 意 识 , 品牌 建 设之 路 具 有不 可 替代 的 战 略意 义 。 脱 树 走
显 品牌 亮 点 , 升 品牌 内涵 。 提
身卓越的办学理念 、 质的教育质量 、 优 高水 平的科研能力 等办学
实力以及长期的办学传统基础上逐渐形成 的 ,并获得 了社会 公 众的认 可 , 是高校 内在 质量 和外 在特征的综合反 映。一般来说 ,

高校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

高校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

高校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高校形象和品牌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高校形象和品牌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生源和外来投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探讨高校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及对策。

一、高校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校的形象和品牌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一所知名度高的大学通常会获得更多的媒体关注,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学者加入,进而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一直以来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给这些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相对较大的优势。

2.为顶尖人才提供吸引力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优秀的学生和学者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求职观念和选择标准。

在存在多种选择的情况下,高校的形象和品牌成为影响他们最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拥有良好形象和品牌的高校,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和学者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前景和人脉资源,从而使学校成为吸引顶尖人才的“摇篮”。

3.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个强大的高校是由其师生构成的知识和创新体系所支撑的。

只有通过良好的形象和品牌建设,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学生和学者加入到这一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良好的学校形象和品牌还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为学校提供有力保障,在市场竞争中占得更大优势,进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高校形象和品牌的现状高校形象和品牌的现状是复杂多样的。

在一些知名高校中,形象和品牌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同时也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本投入;但也有不少学校的形象和品牌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1.形象和品牌的认知度不足在现实中,有不少高校的形象和品牌还未被广泛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品牌建设的推进。

基于品牌个性理论的大学品牌塑造——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基于品牌个性理论的大学品牌塑造——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基于品牌个性理论的大学品牌塑造——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杨世爱;杨佳慧;卢泼;杨凤梅【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前沿》【年(卷),期】2024(13)5【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各大学之间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将本校与同类院校区别开来,各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大学品牌在学校营销中的运用,希望通过塑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品牌个性来吸引目标消费者。

在管理的视角下,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自身的实体资源和无形资源,如何塑造良好的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此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一所大学都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云南民族大学现有的学科实力、教师资源和学校规模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提升云南民族大学的全面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众多高校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显得极其关键。

然而,各行业品牌个性维度研究大多数针对的是消费市场,而专门针对大学这种非营利性机构的品牌个性维度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而且传统的企业品牌个性量表可能无法精确地测量大学品牌个性。

鉴于此,文章试图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对云南民族大大学的品牌个性维度进行提炼,实现对云南民族大学品牌个性的测量,并初步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品牌个性维度量表,为大学品牌个性量表的研究进行优化补充,并为今后云南民族大学建设自身特色品牌以及自身品牌的未来发展策略提出意见建议,也为其他高校构建自身品牌形象提供了借鉴性意见。

【总页数】9页(P379-387)【作者】杨世爱;杨佳慧;卢泼;杨凤梅【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昆明【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相关文献】1.消费者人格对品牌个性塑造的影响——基于女大学生人格与品牌个性的相关研究2.基于品牌个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3.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塑造初探——基于台湾农作品牌塑造的对比分析4.基于品牌个性理论的扬州“美食之都”品牌塑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高校工科党支部“双创”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工科党支部“双创”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工科党支部“双创”工作探索与实践作者:韩思孟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33期[摘要] 高校党建工作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基层党建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坚持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党支部建设面临新的发展和机遇,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电子、计算机党支部“双创”工作经验为基础,阐述高校工科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总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成果。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党建与学风建设、学习科研深度融合,探索如何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样板党支部,提出可供推广借鉴的适合工科党支部的有效创建路径,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带动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工科;大学生;党建[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办公厅“双创”工作项目“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项目”(教思政厅函〔2019〕18号);2020年度嘉兴市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以品牌化建设为重点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实践与探索”(嘉教党〔2020〕46号)[作者简介] 韩思(1990—),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孟冉(1991—),男,河北石家庄人,学士,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3-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3-17一、新时代高校“双创”工作的背景和意义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1]。

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党支部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融入教育系统党建的各项工作中,不断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补齐基层党建短板,总结高校党建的新探索和新进展,做好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简称“双创”)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品牌塑造提升方案

高校品牌塑造提升方案

高校品牌塑造提升方案
高校品牌塑造提升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高校应加大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流的学术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并通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

2.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应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有吸引力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丰富的培养机会和资源。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 打造特色专业和学科:高校应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和学科,提供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教育培养方案,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4. 加强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影响力。

通过与知名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提高对于学生就业的支持度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5.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高校应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实力,吸引更多关注和认可。

同时,加强品牌意识,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品牌共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高校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学生报考,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学校品牌建设保障措施

学校品牌建设保障措施

学校品牌建设保障措施学校品牌建设是提升学校形象、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优秀的学校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学生和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保障学校品牌建设的有效进行,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保障措施:1.定位明确:学校品牌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学校应该明确自身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和办学目标,确定具体的品牌定位,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品牌定位的明确,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学校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2.建立专门的品牌建设团队: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品牌建设团队,负责学校品牌建设的规划、实施和管理。

这个团队应该由具有品牌建设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能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品牌建设策略,并监督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实施。

3.加强宣传推广:学校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合适的宣传和推广手段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发布宣传册、在各种媒体上投放广告等方式来推广自己的品牌。

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展览会、学术交流会等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

学校应该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进修和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进一些优秀的教育家、学者或国际名师担任客座教授或特聘教师,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教学水平。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艺术节、运动会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过校园文化的塑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7.加强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学校品牌的建设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简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以滁州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为例

简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以滁州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为例

第28卷㊀第4期Vol.28㊀No.4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0年4月Apr.2020简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以滁州学院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为例马㊀报(滁州学院,滁州239000)摘㊀要:校园文化项目化运作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与提升的重要手段㊂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启动了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在项目申报㊁管理验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法㊂然而,项目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品牌数量与质量㊁项目目的与实施手段㊁品牌培育与传播之间的矛盾问题㊂本文结合滁州学院凤阳花鼓传承建设项目现实运营,探讨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与提升策略㊂关键词:地方高校;文化品牌;塑造;提升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20)04-0104-03㊀㊀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启动了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化品牌㊂所谓 一院一品 ,就是把培育和实施的重心放到二级学院,通过发挥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打造出一批既反映学院历史积淀,又体现学院现实特色的校园文化成果,从而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文化品牌生产机制㊂本文拟结合滁州学院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考察项目实施流程,揭示建设运营中的矛盾问题,进而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塑造提升的实施路径㊂一㊁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概况2012年开始,滁州学院就开展了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评选活动㊂其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和管理的部门是党委宣传部,有的高校则设在校团委㊂项目申报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要求在各个高校之间有所差异㊂但总体而言,项目申报要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政治思想健康向上,能够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政治方向上要与党的路线㊁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二是要彰显学校特色,能够体现学校事业发展实际㊁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专业特色,能够体现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和历史积淀;三是项目覆盖面要广,师生的参与度较高,实施效果较好,并具有文化品牌活动的名称㊁标示㊁符号㊁概念㊁内容㊁风格等形象元素㊂滁州学院对活动举办年限有一定要求,对连续举办相应活动三年及以上者优先考虑㊂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文化育人展开,分不同的层级开展,在这方面不同高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㊂滁州学院主要着眼于宏观,项目内容包括思想教育类㊁组织建设类㊁学风养成类㊁科技实践类㊁创新创业㊁文化活动类等方面㊂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工作实际㊁学科专业特点以及传统特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创造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㊂有的地方高校则仅聚焦于校园文化领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教育㊁院风建设㊁文化载体建设㊁文化艺术活动㊁实践育人等方面㊂项目申报流程一般包括提出申请㊁现场答辩㊁立项确定㊁公示公布等环节㊂项目通过验收检查才能结项,由学校组成专家组或者由专门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检查评估小组进行审核验收㊂验收时主要看项目成果能够达到预定目标要求,还包括能否形成文化理念和思路㊁工作模式㊁文化品牌和精神,能否体现本单位的特色和工作水平,是否具备较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等方面㊂有的高校还要求项目开展情况得到校级以上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或获得校级以上表彰㊂经过验收,审核评估小组还会评审出一㊁二㊁三等奖,对获得奖项的单位还给予经费奖励㊂经检查评审不合格的项目,由评审单位提出整改或撤项意见,要求整改的项目需限期整改完㊀㊀收稿日期:2019-12-31基金项目:滁州学院校级思政专项课题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 ,编号:2017SZ06㊂成,由评审单位复审后办理结项手续㊂地方高校纷纷启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迫切需求㊂相对于老牌重点大学来说,地方高校办学历史不长,无论是师资㊁设备㊁文化积淀等方面均处于弱势㊂基于此,很多地方高校把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作为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手段㊂除此之外,推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㊂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的总体任务就是要在高校构建 十大育人 体系,而文化育人作为其中的重要方面是不可或缺的㊂因此,地方高校对推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十分重视,统筹谋划比较到位,在组织领导㊁物质保障㊁考核评价㊁导向激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㊂在组织领导上,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㊁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或者校团委牵头负责,党政工团学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凝聚了工作的合力㊂各建设单位对项目日常管理运营基本能够做到有领导㊁有计划㊁有分工㊁有考核,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分步骤㊁分阶段持续推进㊂二㊁项目建设运营中的矛盾问题从项目实施过程可以发现,地方高校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还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集中表现为品牌数量与质量㊁项目目的与实施手段㊁品牌培育与推广之间的矛盾㊂(一)品牌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从地方高校现实情况来看,各地方高校在推进项目实施中,普遍存在重数量㊁轻质量的问题㊂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开展了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导致校园文化品牌数量不断增长,但这些文化品牌质量还有待提高,真正的精品力作还非常少,而且各学院的项目建设成果大同小异,区分度不高㊂从滁州学院运营情况来看,每一届评审都会有8~10个校园文化品牌㊂如果每年连续进行评审的话,仅三年就可以达到24~30个品牌,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培育的品牌质量是有待商榷的㊂因此,滁州学院把评审间隔作了弹性调整,主要就是为了引导各二级单位把重心放在品牌质量上来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建设时间紧而任务重,从而产生质量问题㊂校园文化品牌的生产培育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它需要一个漫长而连续的建设周期㊂然而,很多地方高校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周期大多为一年,抛开项目申报和结项评审的环节,实际建设周期可能更短㊂而且,很多二级学院项目成员在推进项目实施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㊁科研和日常其他工作㊂学生成员在担负学业任务的同时,还要从事文化品牌建设相关活动㊂可想而知,项目建设者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㊂当建设者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的时候,所产出的成果质量往往也是难以保证的㊂个别高校项目建设者甚至是为了项目而项目,把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工作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这完全背离了项目实施的初衷㊂还有就是地方高校在项目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比如,宣传部门作为项目的管理部门,在项目立项实施以后,要经常性地关注各实施单位项目实施进展,及时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管理部门因业务工作繁重,难以做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㊂(二)项目目的与实施手段的矛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必须立足学院发展历程,同时结合时代变化和师生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创造性设计一些品牌活动㊂然而,很多学院在品牌培育过程中往往因循守旧,对传统亦步亦趋,不能够运用新技术㊁新手段㊁新形式丰富和扩展品牌的内涵与外延㊂项目目的与实施手段之间的矛盾与高校文化活动管理体制有着很大的关联㊂目前,地方高校大多采用的是树型管理结构,文化活动管理方面行政化色彩较重㊂很多行政领导思想观念㊁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理念还很滞后,对新生事物接受力不够㊂比如,吉林大学广播站曾贴出 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 来欢迎新同学,在社会上还引起一些争议㊂很多高校管理者对此也不能接受,认为标语不能传达正能量,这其实凸显出高校文化活动管理者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生活㊁语言特征等方面缺乏理解㊂可想而知,如果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文化活动管理当中去,必然会对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产生负面影响,很多富有时代性㊁创新性的文化活动成果很可能无形中会被扼杀在摇篮中㊂因此,培育和繁荣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要变革文化活动管理体制,在确保文化活动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赋予师生更多的自主权㊂正如有的学者评论的: 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 ,或许未必就契合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规则,但特例的青春式表达,只要不违背法规和公序良俗,就应该允许和接受它的存在㊂ [1](三)培育与传播的矛盾文化品牌培育的最终追求是为了传播,进而扩501第4期马㊀报:简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大品牌影响,从而达到教育人㊁感染人的目的㊂在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中,很多地方高校往往是重培育㊁轻传播,造成文化品牌培育和传播相脱节现象㊂之所以造成培育与传播相脱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有的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品牌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比如,滁州学院音乐学院的凤阳花鼓传承项目㊁化工学院化学科技文化节项目,难以在其他学院推广㊂而且,校院两级还缺乏一定的文化品牌传播机制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 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播是一个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㊂ [2]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传播受众特点和需要,设计传播信息,完善传播机制,不断拓宽品牌传播渠道,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㊂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各二级学院之间㊁校院两级之间和校内校外之间都缺乏一定的品牌传播机制,这对文化品牌的传播会造成不利影响㊂三㊁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与提升策略滁州学院自启动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凤阳花鼓传承建设项目㊂2012年,该项目就在滁州学院第一届 一院一品 校园文化成果评审中获一等奖㊂此后,经过进一步的建设运营,在2015年又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㊂通过考察凤阳花鼓传承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可以管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与提升的路径选择㊂(一)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着力提升文化品牌质量凤阳花鼓 是一种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民间艺术㊂滁州学院历来高度重视传统花鼓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把它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有力载体来抓㊂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期间,学校就结合滁州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拜访民间老艺人㊁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挖掘㊁记录㊁整理了传统凤阳花鼓表演艺术,取得了积极效果㊂近年来,艺术团紧扣时代脉搏,以扶贫攻坚㊁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以及身边的事例为题材,创作㊁改编并演出了‘青春纪念册“‘我生长的地方“‘兰花赋“等10余部原创节目,讲述青春的故事,展示青春的风采,感动了无数莘莘学子和校友㊂艺术团还邀请了 凤阳花鼓 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孙凤城女士担任学校客座教授,负责艺术团的技术指导,帮助编排演出节目㊂在继承传统花鼓技艺的基础上,增设了女生独唱㊁民歌联唱㊁竹笛独奏㊁歌伴舞㊁小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浓郁的滁州地方特色和高超的艺术水平㊂(二)坚持校院两级共建,创新文化品牌培育机制2007年3月,学校指导音乐学院组建了花鼓艺术团,有成员100余人,下设声乐团㊁舞蹈团㊁器乐团㊁音乐剧团四个机构㊂为了推动品牌创建,学校积极完善校院二级管理机制,负责社团的宏观指导,并在经费和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以支持,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广阔空间㊂音乐学院则担负社团的具体指导工作,负责完善艺术团管理制度,帮助艺术团选聘相关专长的指导教师,并且加强对骨干力量的培养锻炼㊂学校在加强对艺术团管理指导的同时,在艺术创作编排方面,给予花鼓团充分的创作空间,鼓励支持艺术团扎根于生活,敢想敢干,大胆创作,运用艺术手法积极展现大学生的时代新风貌,不断培育打造精品力作㊂(三)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拓展文化品牌传播路径为了推动花鼓艺术品牌的传播,滁州学院专门开设了‘凤阳花鼓“‘形体舞蹈“‘安徽花鼓灯“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花鼓艺术爱好者的需要㊂同时,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做客滁州学院 蔚然大讲堂 ,为师生讲授花鼓技艺㊂在这个基础上,学校积极走出校门,不断拓宽文化品牌传播路径㊂每年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艺术团深入滁州各地,通过开展艺术培训㊁文艺交流㊁义务演出等形式,送文化下乡㊂与此同时,学校组织艺术团连续多年参加了由农业部㊁中宣部㊁文化部联合举办的 中国农民歌会 等活动,每年举办各类大型活动20余场,近200人表演,100多人次获奖,近万人次观看了演出㊂艺术团在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㊁安徽省 地方音乐展演 等一系列省级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㊂滁州学院花鼓艺术团还依托教育部 高雅艺术进校园 演出活动,每年赴省内兄弟院校举行 鼓乡情韵 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演出,从而推动了花鼓艺术品牌的广泛传播㊂参考文献:[1]㊀王聃.对大学另类迎新标语别太较真[N].新华每日电讯,2014-09-04(7).[2]㊀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责任编辑:谢蓓)601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引言在当今社会,高校校园文化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

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1.1 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文化形态。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

1.2 校园文化的功能- 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 凝聚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 传承功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 创新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2.3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打造宜居宜学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外在形象。

2.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三、高校品牌塑造的策略3.1 明确办学定位根据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和社会需求,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3.2 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4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加强对外宣传,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结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某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某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某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品牌不仅是高校的形象和代表,也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目前,高校虽然在一些专业方面具备一定的声誉,但整体品牌建设还比较薄弱。

因此,为了提升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制定此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品牌专业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和优势,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2.增强品牌知名度:通过宣传推广和外联合作,提升学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培养优质品牌专业:加大教学和研究力度,培养一批优质品牌专业。

4.完善品牌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建设完善的品牌教育体系。

三、项目内容1.提升品牌形象(1)制定品牌标识:设计学校的品牌标识,包括校徽、校名等,在学校各处进行标识使用。

(2)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学校的校园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3)建立品牌文化:打造学校独特的品牌文化,传承和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2.增强品牌知名度(1)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学校的品牌形象和专业特色。

(2)外联合作:与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动。

3.培养优质品牌专业(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优化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3)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

4.完善品牌教育体系(1)建设课程群体:组建专门的课程群体,负责品牌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推广。

(2)开展品牌教育:设计和开展系列品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素养。

(3)加强评估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品牌教育评估和管理机制,确保品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项目资源1.人力资源: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

2.设备资源:办公设备、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等。

3.财务资源:资金用于学校品牌建设和专业建设。

高校教育的品牌建设

高校教育的品牌建设

高校教育的品牌建设近年来,高校教育的品牌建设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校需要通过有效的品牌建设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优秀的师生资源,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可行的策略以及其带来的挑战。

一、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高校教育的品牌建设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品牌建设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在竞争激烈的高校市场中,知名度是吸引优秀师生的关键。

一个有声望的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顶尖教师和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其次,品牌建设有助于学校的资源整合和优化。

一个有品牌价值的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进而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设施。

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学校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最后,品牌建设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一个有知名度和声誉的高校品牌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学生,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合作伙伴。

这将为高校提供更多的机会,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策略1.树立特色和优势高校需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通过适当的宣传和推广,使其成为学校品牌的核心元素。

例如,某高校拥有优秀的人文科学学院,那么该学院的师资力量、学科竞争力和学术成果就可以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基础。

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培训机制和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与知名学者、企业家和专家的合作,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学校。

3.优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该投资更新设施和教育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图书馆和教学楼等硬件设施。

同时,学校还要关注教学环境的软实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高校品牌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校可以与国外知名大学进行学术合作、师生交流和项目合作,开展国际化的课程和项目。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河南大学寸草报春晖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河南大学寸草报春晖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

Vol.33No.7Jul.2012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所共同塑造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情操、鼓舞士气、凝心聚力、催人奋进。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一直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逐渐达成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共识。

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在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河南大学“寸草报春晖”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活动背景及基本概况河南大学历来注重文化育人,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熔铸与造就了自强不息、海纳百川、深厚广远的人文精神;积淀与凝聚了底蕴厚重、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尤其是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学校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百年老校的实际出发,深度挖掘浓郁的文化底蕴,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

“寸草报春晖”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设计实施的。

“寸草报春晖”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首创于药学院,全称是“‘寸草报春晖’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五个一’活动”,该活动开始于2004年寒假期间,包括学做一道菜、每天干一件家务活、每天说一句礼貌用语、每周给长辈洗一次脚、写一篇实践后的心得体会等五项内容,寒假结束后,在这“五个一”活动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体会深刻的学生,举行“寸草报春晖”感恩教育报告会,深化、拓展活动的育人效果。

高校品牌建设-赵永鹏

高校品牌建设-赵永鹏

高校品牌就是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主体,是高校(教育者)在品牌意识的强烈驱使下的现代教育系统价值体现。

主要包括五层含义:其一,高校品牌是一种教育(教学)主体标识,它同任何一类商品品牌的商品标识一样,有外在形态,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二,高校品牌是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主体,是创建品牌的特色化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环境、师资队伍、培养的学生等;其三,这种特色教育(教学)主体,是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在公众中有较高知名度、信誉度,而不是自我标榜的卖弄炒作;其四,高校品牌还须依赖高校(教育者)的品牌意识的建立和完善,所谓品牌意识即指高校(教育者)在教育发展中产生的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具有个性化特色教育的心理倾向,品牌教育与品牌意识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目标一致,发展方向相同,不可分割;其五,高校品牌是一种效应,是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赖。

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各个用人单位,都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公益形象有不同角度的评价和认同。

2品牌高校的构建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类公办、民办大学风起云涌,从研究生到本科、中专及夜大、自修、脱产、在职生五花八门。

而且高校每年不断地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使教育质量受到严峻地挑战,社会公众(受教育者)对大学教育的认可度日益下降。

创建高校品牌的目的就在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对高等学校的重点建立在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及数量上,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因材施教,走“精品”之路,使得高等教育朝着“精品”方向发展。

品牌高校构建的主要要素见图1,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品牌”实质上是一所高校的整体标识,高校中的某位著名教师最多也只不过是其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这里所说的“品牌”显然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高校在创立品牌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有的观念。

单独一个人所能创造的“品牌”效应无法同团体的品牌效应相比,如果单单只是为某位教师而去创立品牌,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会出现社会公众(受教育者)只认可某位教师,形成某一学科领域的“品牌效应”的现象。

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品牌创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品牌创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品牌创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郭海育;鲁敏;雷振海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2)2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品牌创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进行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热点。

当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组织成员品牌认识、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以高校党建品牌的创建工作为索引,对H校G学院第二党支部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过程梳理和方法明析,从而探索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品牌创建方法以及提升路径,更好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总页数】5页(P146-150)
【作者】郭海育;鲁敏;雷振海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7.6
【相关文献】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研究——创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党建品牌
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研究r——创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党建品牌
3.高校党建工作的效能提升及品牌创建实践研究
4.党建搭台品牌唱戏——围绕党建品牌创建提升公路行业新形象
5.以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党建质量的路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优质校品牌建设路径思考

高职优质校品牌建设路径思考

高职优质校品牌建设路径思考
赵红英
【期刊名称】《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卷),期】2018(008)001
【摘要】高职优质校的建设是落实教育部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如何深化改革,彰显高职优质校品牌和特色,是各优质校建设学校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高职优质校品牌建设应遵循办学定位精准、治理水平先进、专业建设卓越、师生素养优良、社会服务高效的理念和途径.高职优质校建设应依托地方产业优势,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治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赵红英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职高专“优质校”的评价方法与建设路径——高职高专“优质校”建设与评价论坛综述
2.高职院校专业品牌建设路径思考
3.优质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r——以全国前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
4.以评促建引领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优质校”建设与评价论坛综述
5.高职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优质校建设中的服务思考——以浙江省公办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品牌塑造

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品牌塑造

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品牌塑造
王新鑫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09(000)023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能够形成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文化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校园形象,而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高较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进行品牌塑造,将校园文化与品牌"捆绑",校园文化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作用.
【总页数】2页(P40,54)
【作者】王新鑫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微时代下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透视——以安阳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例 [J], 魏延庆
2.简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以滁州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为例 [J], 马报
3.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初探——以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例 [J], 司新霞
4.高校塑造校园文化品牌的问题及对策 [J], 刘菊;段俊霞
5.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独秀”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例 [J], 陈蕴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品牌就是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主体,是高校(教育者)在品牌意识的强烈驱使下的现代教育系统价值体现。

主要包括五层含义:其一,高校品牌是一种教育(教学)主体标识,它同任何一类商品品牌的商品标识一样,有外在形态,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二,高校品牌是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主体,是创建品牌的特色化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环境、师资队伍、培养的学生等;其三,这种特色教育(教学)主体,是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在公众中有较高知名度、信誉度,而不是自我标榜的卖弄炒作;其四,高校品牌还须依赖高校(教育者)的品牌意识的建立和完善,所谓品牌意识即指高校(教育者)在教育发展中产生的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具有个性化特色教育的心理倾向,品牌教育与品牌意识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目标一致,发展方向相同,不可分割;其五,高校品牌是一种效应,是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赖。

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各个用人单位,都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公益形象有不同角度的评价和认同。

2品牌高校的构建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类公办、民办大学风起云涌,从研究生到本科、中专及夜大、自修、脱产、在职生五花八门。

而且高校每年不断地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使教育质量受到严峻地挑战,社会公众(受教育者)对大学教育的认可度日益下降。

创建高校品牌的目的就在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对高等学校的重点建立在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及数量上,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因材施教,走“精品”之路,使得高等教育朝着“精品”方向发展。

品牌高校构建的主要要素见图1,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品牌”实质上是一所高校的整体标识,高校中的某位著名教师最多也只不过是其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这里所说的“品牌”显然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高校在创立品牌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有的观念。

单独一个人所能创造的“品牌”效应无法同团体的品牌效应相比,如果单单只是为某位教师而去创立品牌,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会出现社会公众(受教育者)只认可某位教师,形成某一学科领域的“品牌效应”的现象。

此外,也会因该教师授课面不广,不能经常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这方面需要向一些国外著名的高等学府学习,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等,他们都是成功的品牌高校。

因为“哈佛”、“牛津”带给人们的是一整套充满个性化的品牌教育,它们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教育,这个品牌教育并非是“哈佛”等一流学校的创始人一个人所能做到的,而是这些一流学校的“品牌”整体形成的。

“哈佛”等学校在发展中所显现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在创立品牌教育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理念。

由此看来,要创立“品牌高校”,不仅要求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还应有若干年的建校历史。

因为教育品牌与经济
类品牌有所不同,前者不可能像后者那样,为了迅速占领某一市场而很快制造出品牌效应,前者必须有深厚的积淀之后,才可能形成一定的品牌动力资源。

所以,“品牌高校”的创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2.2创建品牌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模式多种多样,如学分制、半学分制等等,对学生而言,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相比,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然而在教育发展和学生年龄结构、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变化的今天,学校管理模式的灵活性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是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然而如何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良好地引导他们学会进行知识结构优化完善,并充分发挥个人兴趣取向和特长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而这一切都需要学校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发展。

学生学习的成绩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业余生活管理和学生意识形态的管理,无一不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绩管理人性化,不能以单科成绩定位一名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每个学生都有优点,而如何引导,如何因材施教往往成了扩招后的重大难题。

日常生活是学生的基本保证,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状况。

管理好学生的衣食住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管理的理论和重要性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如何在这方面创建品牌,大家也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管理体制的执行和落实、实施的持久性才是大家工作的重点。

2.3创建品牌师资团队
教师队伍是保证。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被概括为下列两个观点:其一,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队伍事关重大;其二,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动力,应该是所有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

所以,高校应推出一批职业道德好、知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颇受学生好评的“品牌教师”。

“品牌教师”要求是“双师型”人才,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技能上,是所在省市同类学校相近专业上的佼佼者,而且还应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及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品牌教师”的分布应是多学科、多专业的,同时还应结合学校对此类教师的大力宣传。

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推出以人名为品牌的教育体系。

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规律性进程。

教师除了要正确分析自身专业上的优势与不足,树立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外,还要通过工作方式的改进来获得更多的读书、研究时间,并要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如同事间的相互合作、网络资源的利用、名师课堂实录的研读。

另外,还要善于以课题为载体,激活自己的思考力,培养资料收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与提炼观点的能力。

然而,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难以预测,十分复杂,也不可能找到唯一应对的办法。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开阔视野,开放心态,随时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及专业能力发展进行评估,并把学校视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场所,在实践中反思、研究、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而学校则要创设有利于名师成长的环境,建设有利于名师成长的制度和机制。

总之,教师要有工作的创造性,使“工作”同时成为“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主动地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悟”、构建教育教学实践知识,成为教育实践理论的主动构建者,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论。

2.4创建品牌教育环境
教育理念是先导。

教育品牌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学校品牌的核心是学校精神,而学校
精神的培育,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的引领。

因为有“成功教育”理念的指导,才会有“成功教育”的品牌。

为此,要求学校领导在具备一定哲学修养的条件下,选择既符合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又符合学校发展现状及大多数成员需要和动机的价值取向。

此外,确立品牌教育的理念还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体制先进。

办学理念要能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用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的发展规划;
2)管理体制超前意识。

与时俱进是新时代的广泛特征,学校要能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进行科学的判断与展望,把握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理论前沿,不断地丰富和调整学校的办学理念;
3)鲜明的特色。

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在把握教育背景、社区环境和学校情形的情况下,从公众需求、实际状况和现代教育理念出发,根据自己的特殊优势而做出的,是富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从而才能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4)大局为重、全面发展。

无论学校的哪个方面,都离不开学校的大环境,离不开学校的整体发展,只有学校协调发展,全面考虑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品牌”。

2.5创建品牌大学生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层次已逐步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高低的尺度。

品牌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培养品牌毕业生,以期获得巨大的社会公众效应,对品牌毕业生的要求是政治素质过关,精通专业,爱岗敬业,谦虚谨慎,任劳任怨,不计名利,有合作、务实的精神并能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才干,作出成绩。

打造品牌毕业生,高校任重道远,重点工作有两点:一是对校内学生的培养教育要始终突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方针;二是建立毕业生追踪、回访、宣传的一套完整体系,并以此不断激励在校大学生,形成毕业生流向社会的固定模式。

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宽阔的就业市场和就业层次,这样,品牌就业市场随之建立,高校的“品牌教育”体系便完成了“一条龙”的战略构想[5,6]。

3结束语
高校品牌可以是对高校整体指标的综合,也可以是学校某个教学环节达到品牌的高度。

品牌学校既有一流教育的共性,也有特色学校的个性。

教育的大众化、个性化、优质化趋势,使人们期盼更多品牌教育、品牌学校的涌现。

创建高校品牌,不仅仅需要动力、策略,还要依赖国家、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扶持、宣传及优厚的政策,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发展或者全面发展。

无论侧重在哪个方面,都要以全校的大局为重,目标是唯一的: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公众认可度。

比尔盖茨曾说过:“你的工作场所和教育观念将被改变,也许被改变得几乎面目全非。

”在这个充满残酷竞争的新时代,教育发展将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智慧密集型行业及教育品牌的历史性转变,而这种转变,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教育的地位、权利、效率和工作强度。

总之,树立品牌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品牌学校的认定及发展是沉重而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