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pdf

合集下载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摘要:本文档是一份测量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提供一系列指导和步骤,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涵盖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指导书,学生将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1. 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测量的基本概念2.1 测量的定义2.2 测量的目的和意义2.3 测量的基本要素3. 测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1 线量测量仪器3.2 面量测量仪器3.3 角量测量仪器3.4 时间量测量仪器3.5 电量测量仪器3.6 温度量测量仪器3.7 光量测量仪器3.8 声量测量仪器3.9 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测量误差的处理4.1 测量误差的定义4.2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4.3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4.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4.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方法5. 实验操作指导5.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5.2 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5.3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4 实验后的清理和整理6.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6.1 实验环境的安全要求6.2 测量仪器的安全使用方法6.3 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保护措施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1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7.2 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7.3 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结论:本文档是一份针对测量作业的指导书,通过对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方面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同时,还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与保证进行了详细解释,确保学生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为学生在测量作业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指导书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指导书

ZYW07-11 第1 页共4 页修改码0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对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作出规定,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提供指导,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作业和质量检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中未涉及到的技术要求,应按照相关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执行。

2. 作业引用文件2.1 技术标准2.1.1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2.1.2 DGJ08-86-2000 《1:500、1:1000、1:2000 数字地形测量规范》2.1.3 JSB304《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技术标准》2.1.4 JSB501《1:500 地形图DWG 数据技术标准》;2.1.5 JSB502《1:1000、1:2000 地形图DWG 数据技术标准》;2.1.6 JSB512《基础地理数据库1:500 数据维护技术标准》;2.1.7 JSB516《基础地理数据库1:2000 数据转换技术标准》;2.1.8 项目设计和/或专业技术设计书;2.2 管理文件2.2.1 GLW001《测绘项目技术设计规定》2.2.2 GLW002《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编写规定》2.2.3 GLW020《上海市测绘院测绘产品检验实施细则》2.2.5 GLW011《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2.2.6 GLW012《测绘资料档案管理办法》2.2.7 GLW018《 1:500~1:2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管理规定》2.2.8 ZYW06-01《各级人员的岗位规范》3. 作业流程图:详见附图。

4. 作业程序:4.1 接收任务4.1.1 由分院将任务下达到作业科室,并签发ZJL0712 测绘项目任务单。

4.1.2 作业科室接收任务后,应按照GLW011《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必要时由分院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引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节:工具准备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测量工具:1.全站仪: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和水平角度。

2.测量尺: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3.水平仪:用于检测水平面。

4.经纬仪:用于测量方向和角度。

5.测量笔:用于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节:测量基本原理建筑工程测量依赖于一些基本原理,包括:1.三角测量原理: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建筑物的尺寸和角度。

2.水平线原理:建筑物的水平线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线。

学习者需要理解这些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具体的测量工作中。

第四节:测量方法1.距离测量:利用测量尺或全站仪测量线段的长度。

2.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和地面的高程。

3.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建筑物的角度。

4.校正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定期校正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测量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五节:测量实践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测量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具备以下技能:1.设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合适的控制点,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2.测量平面: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

3.测量立面:测量建筑物的立面尺寸和分布。

4.测量交点:在建筑物的交叉点上进行测量,保证交点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

第六节:误差和精度控制测量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学习者需要掌握误差的控制方法:1.精度要求:根据建筑设计和测量任务的要求,确定测量的精度要求。

2.误差来源: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3.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的主要原因。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为了使施工测量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特编制《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以规范测量作业人员行为,指导测量作业工作。

二、测量作业依据铁道部部颁标准TBJ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三、工程简介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位于兰武铁路增建第二线乌鞘岭隧道左线,距左线25米处。

井口位置实测高程3021.9米,井口设计高程为3018米,竖井设计深度为514.65米.全隧除出口端位于R=1200米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隧道设计为单面纵坡,坡度为11‰.左线隧道迟于右线隧道投入使用,在右线隧道贯通前,左线隧道为平行导坑施工(特殊类别的围岩除外)。

四、洞外控制测量作业的内容1、平面控制测量结合本隧道长度、地理环境、地貌状况和竖井测量精度的要求,洞外平面控制采用闭合导线控制网形式复测原设计院提交的GPS导线点;井口插网采用三角形和多边形闭合环形式,以GPS控制网复测成果作为起算数据,平差并精确计算出插点的坐标(要求坐标计算时边长投影至2550米的隧道平均高程面上)。

2、高程控制测量竖井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精度复测。

沿井口地表采用水准高程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从设计院所交的水准点至井口由于山势陡峻、高差较大)相结合的方法。

井口施工高程采用水准仪从设计院所交的水准点(FBM09和FBM10)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引测至井口;两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应尽量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测出为宜。

3、使用仪器使用2秒级或以上精度的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和陀螺经纬仪)和DSZ3级或以上精度水准仪。

测角精度达到Mα=±1.8秒,水准精度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

五、洞内控制测量1、竖井施工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利用GPS控制点测设出井口位置。

前40米施工采用悬挂重垂球投影井口中心位置的方法进行施工控制,并定期对所测设的井口投点进行检查,以确保竖井施工准确、无误。

2、当施工40米至设高度(514.65米)段时,采用悬挂重垂球和激光指向仪同时投点的方法指导竖井施工,确保竖井施工的准确无误。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制造业等领域。

准确的测量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为您提
供测量作业的指导,包括测量方法、常用仪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您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
测量作业。

二、测量方法
1. 直尺法
直尺法是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一,适用于测量简单的线段长度。

使用直尺时,需要将其与要测量的线段对齐,然后读取直尺上的刻
度值。

在使用直尺法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垂直握持直尺,以减少误
差的发生。

2. 量程法
量程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较长距离的方法。

它利用较长的测量
仪器,如测量尺或测量带。

在使用量程法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测量
尺或测量带的一个端点与待测点对齐,然后利用目测或使用其他工
具进行测量。

3. 光电测距法
光电测距法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过发射
光束并利用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信号,可以测量出物体与传感器
之间的距离。

光电测距法适用于测量一些特殊形状或难以直接接触
的物体。

三、常用仪器
1. 测量尺
测量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适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量尺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刻度,可准确读取被测量线段的
长度。

2. 测量带
测量带是一种长尺,适用于量程较长的测量任务。

测量带通常
由带状的软性材料制成,具有刻度,并且可卷起来方便携带和存放。

3. 光电传感器。

测量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

测量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

目录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量 (1)1.3 工期要求 (1)2.编制依据 (1)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1)3.1 技术准备 (2)3.2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2)3.3 作业工器具 (3)3.4安全器具 (3)3.5其它准备工作 (3)4.作业程序及方法 (3)4.1 作业流程 (3)4.2 作业方法及内容 (4)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6)5.1 质量目标 (6)5.2 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7)5.3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 (8)5.4 质量标准及要求 (7)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6.1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别及相应对策表 (8)6.2 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8)6.3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8)7.附件 (8)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廊坊信安220kV变电站位于位于霸州市城东21km,信安镇北1.5km。

地势开阔,用地性质为林地,地面自然高程5.2m左右(黄海高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无不良地质作用,无文物。

根据站内环形道路和站内构筑物位置,站内设置控制点4个,坐标分别为K1(A=8.8,B=10.7) ,K2(A=100.9,B=10.7) ,K3(A=100.9,B=71.1) ,K2(A=8.8,B=71.1)。

1.2工程量所有建筑物的轴线、设备支架基础控制轴线、事故油池及排油管道,污水泵房等,标高控制测量。

1.3工期要求2009年11月10日至工程竣工。

2 编制依据3.1 技术准备安全帽、太阳伞、胶鞋、安全带、绝缘鞋等。

3.5其它准备工作完成厂区内场地的平整,阻挡视线通视的建筑物拆除或转移。

4 作业的程序及方法4.1测量作业流程厂区测量放线流程图4.2作业方法及内容4.2.1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测量工序施工图纸会审→设计方格网布点图→选定纵横垂直主轴线→测定主轴线→根据主轴线确定方格网的角点→精测甲方给定控制点→精测II级方格网(测角、量边、平差、调整)→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变电楼4.2.2建筑物控制网控制点的测定埋设标桩(可利用控制网的控制点)→三等水准测定控制网→四等水准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4.2.6沉降观测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主控楼设置沉降观测点。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测量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配合《重庆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暂行办法》(渝规发2010〕?号)的实施,更好地服务于规划管理,核查建设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确定的有关内容进行建设。

本作业指导书对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建筑面积测量的工作程序作必要阐述,规定作业程序及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院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建筑面积测量工作。

3引用标准3.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3.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3.3《重庆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暂行办法》渝规发(2006)147号;3.4《重庆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暂行办法》渝规发〔2010〕?号;3.5《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建设工程批后管理规划测量有关问题及其处理意见的通报》渝规发〔2008〕158号3.6《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有关条文执行标准研究会议纪要》法规字〔2007〕9号3.7《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建筑面积核算相关问题研究会会议纪要》建管字〔2007〕73号3.8《2009年第一次建筑规划管理季度例会会议纪要》建管字〔2009〕22号4工作程序和要求4.1接收任务4.1.1 经营人员应根据建设方的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作业环境,落实是否具备测量条件和有无其它特殊要求,并要求建设方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纸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纸质、电子)、建筑竣工图(电子)、经规划批准的设计变更书等。

4.1.2 对建设方提供资料齐全和现场具备测量条件的项目,经营人员应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及时下发服务卡。

在下发服务卡时,应描述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涉及的图号、顾客提供的财产、对外提供的资料、具体的工作量、合理的工期等。

4.1.3 生产部门在接收经营办下达的任务时要检查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服务卡的内容是否表达清楚,提供的资料是否与服务卡标注的一致,工期的合理性等。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汝州陵头5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工程招标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实施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测量规范》GB_50026-2007二、工程说明1、工程地址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申坡村。

2、工程概况汝州市陵头镇50MWp光伏电站项目场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申坡村,占地面积约1500亩,容量为50MWp。

根据设计木项口发电系统由50个lM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组成;每个lM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主要由lMWp光伏电池方阵和1台1000RW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

每lMWp光伏发电单元经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后,通过1台lOOOkVA箱式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至35kV;经5回35kV线路接入项冃新建的llOkV升压站。

升压站以1回线路接入项目以南范集llOkU变屯站llOkV侧,最终接入并网。

该光伏电站25年总上网电量约为1495914. 51MWh,年均发电量约59836. 58MWh,年等效小时数为1173. 27h。

拟建电站主要由综合楼、升压站及光伏组件组成。

2016. 4.1开工,2016年6 月30号并网发电。

三、工程范围根据合同规定,河南福润新能源有限公司汝州陵头50MWp光伏电站项口38MWp 阵列区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四、测量工作本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耍包括:控制网测量及复测、桩基定位测量及复测、箱逆变基础测量及复测。

1、控制网测量控制网施工条件建设单位或勘探单位已提供原始控制点,月.已校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1・2人员选择及培训1)控制网测量应由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

2)测量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且持证上岗3)专业的测量人员应具备通晓控制网测量的专业知识及测量过程屮的安全隐患;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1.3机具准备控制网测量使用工器具有,全站仪、木质三脚架、凸透镜,红油漆。

1.4全站仪控制网测量操作1)测量前应检查:全站仪设备应完整无故障,三脚架无破损情况且有支撑全站仪并保持其稳定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项目
作业指导书
审定:
审核:
编制:
2015年11月9日
工程测量项目
作业指导书
1、任务接收
1.1.项目负责人明确任务的技术要求和作业工期。

2、作业准备
2.1.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仔细阅读任务的要点、地点、性质、作业周期等有关内容。

2.2.收集资料、实地踏勘、编写技术设计方案。

2.3.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准备外业工具,其中包括:全站仪、电子手簿、对讲机的准备与充电,及脚架、钢尺、木桩、锤子、地钉、红漆等的准备。

要保证仪器作业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正常工作。

3、图根控制
3. 1.图根点可以采用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和RTK布设,可同级附合一次。

A)图根选点要选择易通视,并且避开人群密集、不宜观测地段,且周围无强
磁场和反光物。

图根点要打入木桩或地钉作为标记,尽量避免只画红漆的情况出现,软土地木桩应选布设在稳定、开阔、好架仪器的地方。

B)测站人员首先架设仪器,严格对中、整平;然后检查已知点间的距离。

注:1.d为检测边边长或检测已知点高差的距离;
2.已知方位角与检测角较差,最大不得大于40″。

C)摆站时间长的测站要经常检核零方向,若归零超限立即重测。

D)图根控制一般宜采用三连架方式施测,前视一条线方向上严禁同时架2个不同距离的棱镜。

前视、后视基座应严格的对中,整平、架设棱镜;若是对中架,气泡要居中;仪器高和棱镜高采用小钢尺量至毫米。

棱镜架设后,要注意安
全,严禁离人。

E)搬站时,检查脚架螺旋是否连接好,主机水平制动螺旋、垂直制动螺旋要松开。

F)支导线观测时要照准花杆根部,传递高程时要返测垂直角,跑棱镜人员支点时要用小钢尺量棱镜高至毫米;设站后必须首先观测导线点和支点。

H)测站观测人员与前后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若三脚架移动了要及时提出,进行重测。

3.2.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准,平坦地区图根点密度不宜低于下表规定,复杂地区要加大密度。

依照《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124 表8-2-1。

4、碎部点采集
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 应严格的对中、整平,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水准管气泡不应超过1格。

先定向,然后观测地物点,当观测点较多时,中途要进行归零检查,若归零差大于1分,该段观测数据甚至该测站应立即重测。

4.1.采集地物点时棱镜前后左右应改正,保证碎部点精度。

地物采集时必须绘制草图,采集点要输入编码。

4.2 跑尺人员要熟悉规范要求,掌握好地形地物取舍标准。

太细没有必要,还增加图面负担;过于宽松又达不到规范要求。

4.3每天采集完成后须留有一定时间进行巡视、装绘和检查,看采集点有没有到位,严禁少测或漏测。

4.4注意事项
A)项目负责人要组织好人员,合理安排工作。

B)野外作业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5、内业处理
5.1.使用计算机要保证资料的安全、可靠。

5.2.外业采集结束后,及时将采集数据从全站仪导入计算机。

5.3.导入计算机的数据,应及时绘制成图。

在计算机绘图时,应采取‘点’捕捉模式,避免绘图误差产生。

5.4.内业编辑完成后喷绘一套纸图进行外业巡视,对漏绘、错绘及误差较大的点必须加以处理,保证成图质量。

6.成果提交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长需提交如下资料:
6.1 作业指导书
6.2 原始资料
6.3 测量报告
6.4 电子档测绘成果
附:测量作业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