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合集下载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将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引入BP线来分析汇率、国际资本 流动等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特点
• 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 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它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 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 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特点
繁荣阶段
经济活动活跃,生产迅速增加,投资 增加,需求旺盛,价格上涨。
0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 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进 而影响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货币政 策目标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 现率、利率政策等
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目标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原因
• 结构性通货膨胀:某些部门或地区物价上涨速度超过其他部门 或地区,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原因
01
02
03
需求过度
政府支出增加、投资过热 或消费需求旺盛等原因导 致总需求过度增长。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长期性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的投资、技术创新和制度改进。
波动性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 ,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 段。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资本积累
通过增加投资,提高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 长。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及其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企业和政府如何共同决定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它们如 何影响总体价格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经济周期
指经济活动水平随时间而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 的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政策调整等;经济周期则反映了经济活 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等因素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微观经济 学的结合,强调价格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主张政府干 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农村改革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农村改革,包括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 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民收入。
城市改革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 施城市改革,包括国有企业 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促 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
级。
开放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开放政策,包括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区 建设等,扩大了对外经济合 作和交流。
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升级、企 业改革等,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
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 滞。
结构改革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金融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以应对经济 停滞问题。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教版PPT课件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教版PPT课件第一章

说在前面的话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静下心,埋下头,多动手,多思考
课堂纪律要求
关手机,无闲谈,无睡觉,多发言
成绩计算
平时表现(包括上课与作业)30%+期末考试 70%
联系本人
pei-zhen@
上海立信 裴 瑱
教学方式
Teaching
Learning by yourselves
上海立信
裴 瑱
3.生产可能性边界:

(1)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也称生产可能性曲
线,表示给定资源条件下的最大产出界线,或 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的产品和 大炮 生产可能性曲线 劳务之界限。举例,
15A 12 B
9 6 3 0
上海立信 裴 瑱
说在前面的话
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 (续)经济学理论所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内各种 因素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各领域内具体操作技巧的 理论基础,所以不仅以经济学研究为职业前景的人 应该学好,其他有关领域内以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为 职业前景的学生也应首先学好,缺了这一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实践性知识和操作 技巧也难以融会贯通。萨缪尔逊的《经济学》,其 实是美国大学公共课的教科书——不是经济系、管 理学院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而是整个大学文理工 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他们要求每一名大学 生具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
上海立信
裴 瑱




广义资源与狭义资源: 传统要素:劳动、土地(自然资源)、 资本(非人力资本) 现代要素:人力资本、技术、制度、 信息、社会资本、诚实等 资源(物品)分类: 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无限 性,无代价获取,如空气。 经济资源或物品(economic goods):有限性,有代价获取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GDP增长率、失业率、通 货膨胀率等主要指标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课件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或人均产出的持续增加,通常用 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经济增长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等,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因 和机制。
经济周期现象及解释
经济周期定义
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 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核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生产法: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 业盈余。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
可持续发展
分析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 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A
经济增长与转型
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如 何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金融市场改革
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和改革方 向,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和金融监管等。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 上升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下降。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例如,在失业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而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高鸿业版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高鸿业版课件
2、k和LM曲线斜率是正向关系 h和LM曲线斜率都是负向关系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3
高鸿业版
2.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主要是通过移动IS曲线对国 民收入y变动产生的影响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研究IS曲线的移动
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2.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
形成:g↑→y↑→L1↑→L2↓意味着r↑→i↓、c↓,即政 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r
LM
E r2‘
re
IS ’
IS
• 挤出效应
y y y 宏观经济学第0 章宏观2经济政策分1 析
高鸿业版
y
17
如 果 货 币 政 策 不M变r
扩张性的财政 y政0 策 y1
L1L m L2r i y c
5
高鸿业版
1.1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 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税率和税率结构(津贴) -----变动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 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 G、T或t、TRIS曲线右移
•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 G、T或t、TRIS曲线左移
政策种类 r
减少税收 上升 增加支出 上升
投资津贴 上升 货币增加 下降
c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i
减少 减少
y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8
高鸿业版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
2.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2.2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3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一二章PPT(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一二章PPT(完整版)
公式为:
exy Q Py x//Q Pyx
Qx Py Py Qx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符号取决于相关产品 之间是何关系。若两种商品是替代品,符号为正; 若是互补品,符号为负。
PY 替代关系
PY
eXY>0
互补关系 eXY<0
O
QX
O
QX
➢2.需求的收入弹性
(1)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公式为:
三、不同经济组织模式的粗略比较
1.自由放任 ➢ 市场是如何解决基本经济问题的 ➢ “看不见的手”原理 ➢ 市场失灵 2.命令经济 ➢ “看得见的手” ➢ 政府失灵 3.混合经济
第二章 供给—需求 分析概述
要览
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eM<1,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
(3)恩格尔系数与富裕程度的划分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二、价格放开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四、农产品的价格支持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二、价格放开
应该将“西方”两字去掉吗?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 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二、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易知,当ed>1时,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3)eS=1,单一弹性 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3)商品对生活的重要程度 第二章 供给—需求 分析概述 它包含三种类别: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经济模型的不同表现形式:文字描述;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 管理政策的配合
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也需要 相互配合。在短期内,可以通过需求 管理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而在长期内 ,则需要通过供给管理政策来提高潜 在产出水平。同时,供给管理政策也 可以为需求管理政策提供更好的环境 和条件。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在制定和 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并加强与其他 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例如,可以通 过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来维护汇率稳定 ;通过国际贸易政策协调来促进贸易 自由化等。
影响因素
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 拉动、成本推动等因素都 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关系
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 系的曲线,即降低失业率可能会导致通货 膨胀率上升。
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政策来刺 激经济,降低失业率,但可能会导致通货 膨胀率上升。
长期关系
现代宏观经济学流派
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对 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价格水平、经 济增长等,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这 些经济变量。
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关注经济现象的 描述和解释,也关注经济政策的设计和评价。同时,还广泛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经济数据和预测经济 走势。
宏观与微观的相互作用
宏观经济现象往往是由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所决定的,而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到微观经济单 位的运营。
融合的方法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核算教程(共24张PPT)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核算教程(共24张PPT)
居世界第二位, 年GDP 亿美元
01、广东 45636 02、江苏 40088 03、山东 38165 04、浙江 27005 05、河南 21165
12.8% 10.4% 10.9% 8.9% 11.5%
1、上海市 亿元 2、北京市 亿元 3、广州市 亿元 4、深圳市 亿元 5、苏州市 亿元
增长 9.9% (沪) 增长10.2% (京) 增长11.0% (广东1)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二、 国内生产总值的纵横比较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1.支出法:产品支出的加总
n
GN Q 1 P P 1Q 2P 2...Q nP n Q iP i i 1
2.收入法: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Y=C+I+G+X ;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I-S)+(G-T)=(M-X)
均衡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述析
C+I+ +X=C + 1、上海市 亿元 增长 9.
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
G
+S+T M
二、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及其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即I-S=T-G ,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
3、广州市 亿元 增长11.
图Y=9C-3+I+G四+部X 门;收入循环流动=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 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讲.pptx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讲.pptx
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对宏观经济运 行施加影响;
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 运行;中国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国的央行是美国联邦 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如 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衰退)以 较合适的速度增长,是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 理论,故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价格水平 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表示;
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本国货币贬值,实际购买力 下降;
各国都有通货膨胀现象,但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不 尽相同。进而导致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化,即汇率 的变化。
全球的经济体系对本国的国民经济会有怎样的 影响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广泛地蔓延到东亚、俄罗斯 巴西等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受到影响,我国的外部 经济环境也因此恶化;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增长
※ 经济周期 ※ 失业或充分就业 ※ 通货膨胀(Inflation) ※ 开放经济 ※ 宏观经济政策
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香港、韩国、台湾 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四小龙”,而 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这 种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 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 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 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 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 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经济模型
❖ 科学研究从形式来看,就是对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到 的经验数据材料,加以概括和抽象,建立相应理论 模型(Theoretical model)的过程,也就是要抓 住现实对象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忽略其它非本质的 细枝末节,将现实对象予以简单化、理想化。例如, “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模型,它包括 一系列假设:如假设厂商和居民都是有理性的,都 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设市场上具有众多的 厂商和居民户,从而每一个厂商和个人都是既定市 场价格的接受者,都不能操纵市场价格;假设资源 可以自由流动;假设厂商和个人能够及时、方便、 轻易地获得所有各种市场信息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也正因为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重要,所以它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济学家们常常谈论“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这是指,任何一个社会都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并用于生产各种物品。

资源的量是一定的,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

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大炮与黄油这两种物品,那么,多生产大炮就要少生产黄油,多生产黄油也就要少生产大炮。

这种“大炮与黄油不可兼得”的情况就是“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假定在一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只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万门,只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不同数量的组合。

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出表1一1可以根据表1一1,我们可以作出图1一l:在图l—l中,连接A、B、C、D、E、F点的AF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与黄油最大产量的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AF线还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黄油要放弃多少大炮,因此,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不到AF线,而只能在G点上?——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AF线,例如,达到H点?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Study Objects of Economics)“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根源于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由这种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一、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Scarcity)生产大炮与黄油需要各种资源(resource)(资本、人力、自然资源等)。

如果这些资源是无限的,能生产出来的大炮和黄油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

但谁都知道,人类社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我们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wants)而言,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用我们所举的例子来说,一个社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或侵略他国,所需要的大炮是无限的,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黄油也是无限的。

但是,能够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是有限的。

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就是经济学中稀缺性的含义。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

这也就是说,稀缺性不是指能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的绝对数量有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

资源再多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也就具有稀缺性。

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正是稀缺性存在的表现形式。

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

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

以大炮和黄油来说,也许在某一时期内社会更需要大炮,而在另一个时期内更需要黄油。

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即既可以用于生产大炮,也可以用于生产黄油。

这样,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作出选择(choice)。

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第二,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

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产量,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率并不相同。

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这也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选择,即“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和“为谁生产(for whom)”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问题。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三、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针对30年代的大危机不无讽刺地说:当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时,“英国有三百万工人失业,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数字刚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

”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例如在图1一l中的 C 点上),稀缺的资源被浪费了。

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也不能仅仅瞒足于达到生产可能线的水平,还要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大的产量(例如达到图l—l中的H点)。

这样,资源的稀缺性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资源利用。

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即大炮与黄油的产量达不到生产可能线上的各点。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什么会有周期性波动。

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即实现经济增长。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

这样,就必然涉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问题。

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

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也许更恰当一些。

四、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尽管各种社会都存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都存在稀缺性,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并不同。

换句话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

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

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

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

也就是说,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用什么方法生产大炮与黄油,生产出来的大炮与黄油分配给谁都由中央计划来安排。

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

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制度称为“混合经济”。

但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因此,许多过去采用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

这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用,由此形成了各研究不同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经济学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其中研究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与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学是其基础。

本书所要介绍的内容正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的英文为“Micro”,它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小”。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与厂商。

居民户又称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

厂商又称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

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消费者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即以前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

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人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

价格象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

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

也正因为这样,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individual analysis)。

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就是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

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到的变量,例如,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这一类。

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

就微观经济学而言,其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第一,市场出清。

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

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资本价格)的调节使金融市场均衡,工资(劳动价格)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